❶ 教师近年来主要教育教学和科研成果怎么写
教师来近年来主要教育教学和源科研成果怎么写法如下:
先做一个概括,近年来主要的教育教育和研究成果都怎么样,比如说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它要求教师必须尽快地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实话者和创造者。
然后分几条列举以下近年来教育教学的转变:
一、转变观念,形成教育科研的良好氛围
二、健全科研机构和制度,建立有效的保证措施
三、结合实际,以本校教学中的最大问题为科研选题的契入点
四、加强学习,培养本校研究教师
五、研究实践与课堂教学、常规教研紧密结合,以课题研究为核心开展系列活动。
最后总结以下科研成果。
❷ 企业科技档案外文资料
我只有中文得···要吗?
1959年,开始了对企业经济科技档案的管理。1962年,市属22个工业企业,有8个建立了技术档案室。11个建立了文书,技术档案统一管理的综合档案室。到1963年底,市属26个工业企业都已经建立了档案工作。其中有11个单位建立了技术档案室。15个单位建立了文书、技术统一管理的综合档案室;四方机车车辆工厂等企业建立健全了科技档案管理制度。1980年12月,青岛市经委、市建委、市科委、市农委和市档案局联合召开全市科学技术档案工作会议,回顾了青岛科技档案工作的发展情况,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新进展,分析了科技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恢复整顿全市科技档案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在这次会议的推动下,青岛市企业开始恢复整顿科技档案工作。青岛钢厂恢复了以总工程师领导的技术档案室,集中时间、人力突击清理积存档案,为全市企业科技档案的恢复整顿提供了经验。通过整顿,使企业的科技档案工作在管理体制、机构人员、集中统一管理、业务建设等方面达到一个新的水平。1982~1983年,中共青岛市委、市政府把科技档案工作列入企业全面整顿内容,为企业科技档案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机遇。1985年初,在青岛市一些大、中型企业出现了一种集档案资料、情报管理于一体的档案管理机构——档案信息资料中心(也有称之为技术资料中心)。1985年5月,全市123个中央、省属单位,市属大、中型企业均有科技档案机构,企业档案工作综合管理层次进一步提高。1987年《国营企业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公布后,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走上综合管理的轨道。1988年,全市802个大中型企业档案室中,32个实现了档案、信息、资料一体化管理,实行档案综合管理的有300个,档案管理人员达到2 278人。
企业科技档案管理 企业科技档案成分复杂、数量庞大、利用率高、专业性强,是一项科技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随着企业科技档案的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和发展,出现了两种有代表性的发展趋势,一是企业档案工作的网络化,二是档案、情报、资料工作一体化。企业科技档案工作开始建立以总工程师或生产技术厂长直接领导的以科技档案部门为中心的,有关科室、车间的专兼职科技档案干部组成的科技档案工作网络。工作网络定期布置、检查工作,各类档案工作人员形成职责分明、相互制约的工作体系。青岛市石油化学工业公司所属工厂普遍建立了科技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厂长任组长、技术科长任副组长,有关科室和档案室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科技档案的领导工作,车间和有关科室的工艺、设备技术人员兼任档案员,形成了从厂部到车间、科室的网络管理体系。
归档范围 青岛市企业科技档案的归档范围分为二类,一是由专业主管局(公司)制定的本行业、本系统的通用性归档范围,二是由企业自己制定的归档范围。
1982年青岛市化工局制定本系统《科技档案的立卷归档实行办法》,规定本系统科技档案的归档范围分为综合、基建设计、产品工艺、设备仪器、科研、生产技术6大类,每类细分为小项目。其中,生产技术类包括:(一)生产工艺流程图、设备管道安装配置图;(二)各项规程制度;(三)生产准备;(四)生产过程;(五)生产管理。
随着工业生产、科研、管理的发展,企业科技档案的归档范围不断扩大。青岛市纺织系统在恢复整顿科技档案工作中,建立了5大基础图的归档制度,成套保存全厂平面图、设备布置排列图、供水管道路线图、污水排放管线图、供电线路图,彻底改变了纺织老厂因多次改建扩建而造成的基础工程图物不符的现象。归档范围扩大到科技档案、市场调查、产品销售、材料供应、技术水平分析、用户要求等方面,建立“经营档案”和“市场信息档案”。把每种产品的市场调查、市场预测、商标名称、产品说明、原料检查、原料配方、工艺设计、工艺流程、质量检验、生产水平、产品用途、成本预算、出厂价格、用户意见以及有关生产技术总结和国内外同类先进产品对比材料等,列为产品档案的归档范围。
制度管理 青岛市各企业主管部门注意加强科技档案的制度建设。青岛市纺织工业总公司自1981年以来,制定了7项科技档案工作制度,即《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实施细则》、《科技档案分类规定》、《科技档案保密制度》、《科技档案借阅制度》、《科技档案室的基本任务》、《科技档案工作人员的基本职责》、《科技档案鉴定意见》。
在实行企业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方面,青岛市一些单位也进行了摸索和尝试。青岛市化学石油工业公司、市第一轻工业局在本系统统一了原始记录报表、台账、文字材料用纸、目录、卡片的格式与规格,对分类编号、组卷层次、底图规格、案卷装订、图纸折叠等方面也做了统一的规定。
开发科技档案信息 青岛市企业积极开展科技档案信息开发和利用工作。1963年,市政工程管理局组织有20位工程技术人员和档案人员参加的普查组,在为时一年的实地测量、普查的基础上,分别编制了排水、道路、桥梁等档案图集,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反映道路、排水系统的概况,方便了城市基建档案的管理和利用。1985年前后,企业档案部门利用档案编写科技档案参考资料,提供信息服务。青岛第三棉纺织厂编辑了《本厂技术经济指标汇编》、《本厂纺纱工艺主要参数汇编》、《本厂生产设备特征汇编》、《本厂织布工艺参数汇编》等科技档案材料汇编,为领导决策和生产科研提供了依据。市一轻局所属各单位编写了《科研成果汇编》、《新产品简介》和《科技工作大事记》。青岛化学石油工业公司将1979~1985年以来该公司所属企业获奖的名优产品,分门别类编辑成《优制产品汇编》,为企业科技管理和新产品开发提供了依据。青岛第九棉纺织厂先后编写了引进设备、纺纱设备、织布设备主要性能及工艺参数汇编、革新改造典型实例汇编、获奖成果汇编、科技档案利用30例等编研材料,与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92个市县的210个单位进行交流,扩大了科技档案信息共享的范围。同时又将获得的信息,及时通过厂办文摘、小报和目录介绍的形式予以反馈,促成科技信息向科技成果的转换。该厂根据生产一次边剪装置的情报,研制出了织机二次边剪,获得纺织部科技成果奖。
❸ 把一年的科研成果汇编成书,什么书名好
《**************科研成果汇总》
❹ 张会军的科研成果
1)专著:《中华影星》大型画册,15万字,策划、编委。
2)著作:《北京电影学院硕士学位论文集》30万字,主编。
3)著作:《中国音乐电视》35万字,撰稿、作者
4)专著:《电影摄影画面创作》25万字,独立作者。
*该专著系国家教育部科研立项项目、国家级高等学校重点教材。
*该专著1997年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教材专项基金资助。
*该专著2000年荣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部级优秀教学、科研成果 一等奖。
5)论文集:《运行中的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百期文选集)63万字,撰稿 作者之一
6)论文集:《改革开放二十年的中国电影》--(第七届中国电影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8万字,作者之一。
7)专著:《银幕创造-----与中国当代电影摄影师对话》35万字,主编、撰稿
*该专著2005年荣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部级)优秀成果著作类 二等奖。
8)专著:《中外影视大辞典》200万字,副主编,撰稿。
*该《辞典》获北京电影学院董事会专项基金资助。
*该《辞典》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事业管理局专项资金的资助。
*该《辞典》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人文学科科研项目专项基金的资助。
9)专著:《新世纪电影学论丛》(系列专著)12本,435万字。
任该系列专著策划、编委会副主任、编委、主编
10)专著:《影象造型的视觉构成------电影摄影艺术理论》32万字;主编、撰稿作者之一
11)专著:《银幕追求-----与中国当代电影导演对话》(1)30万字,主编。
12)专著:《影片分析透视手册》23万字,主编、作者
*该专著2005年荣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部级优秀科研成果文科著作类二等奖。
13)专著:《银幕造型-----与中国当代电影美术师对话》25万字, 策划、统稿。
14)论文集:《电影表演创新集》30万 撰稿、作者之一
15)专著:《新世纪电影学论丛》(2003卷、系列专著)7本,205万字。
担任任该系列专著策划、编委会主任、编委、撰稿
任该系列专著于2004年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列为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教材
16)专著:《与张艺谋对话》23万字,主要作者
17)专著:《影像本体论-作为创作的电影》(1)28万字,编委、撰稿、作者之一
18)专著:《数字时代的电影制作》20万字,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
编委、撰稿、作者之一
19)专著:《理论与批评:影像传播中的身份政治与历史叙事》23万字,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 编委、撰稿、作者之一
20)专著:《北京影视艺术研究报告2005》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专项资助(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报告) 编委会主任、作者之一
21)论文集:《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22万字 作者之一
22)专著:《银幕追求-----与中国当代电影导演对话》(2)29万字,主编。
本专著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部级)《当代中国电影艺术家创作研究》课题组最终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4BJDWY038;项目类别:基地项目)
23)论文集:中国电影论坛丛书《中国电影新百年:合作与发展》--(第十四届中国电影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48。5万字,作者之一。
24)论文集:《学习与思考》(北京市高校正职领导干部赴美教育管理培训成果汇编)19万字 作者之一。
25)专著:《北京影视艺术研究报告2006》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专项资助(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报告) 编委会主、作者之一
26)论文集:《中国民族文化产业的现状与未来---走出去战略》----2006年第三届文化产业(国际)论坛论文)30万字 作者之一。 1)《影视艺术教育人才素质培养模式及改革实践研究》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人文社会学科研究项目)(部级科研项目)项目负责人
2)《电影导演创作构思的数字化呈现》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人文学科研究项目)(部级科研项目)项目主要成员
3)《影视节目制作教学法研究》
4)《中国电影摄影艺术发展史》 (国家级重点人文社会学科科研项目)项目主要成员
5)《数字背景下的电影画面制作质量控制的研究》(论文集、实验报告)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高等院校自然科学工科研究项目)(部级科研项目)项目主要成员、作者之一。
6)《电影市场运作中的媒体策略研究》
7)年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重大教学改革项目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课题名称:《影视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论文集) (国家级科研项目)项目负责人、作者之一。
该科研项目(序号253)2005年9月,荣获由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发的2004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二等奖
8)《中国电影摄影艺术经典影片研究》专著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北京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负责人、主编、作者。
9)《新世纪电影学论丛》(2003卷、系列专著7本)205万字。
(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重点项目)项目负责人、编委会主任、作者。
10)《中国电影学专业发展研究》(14本学术专著),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2005年度课题立项;课题类别:国家年度课题;批准号:05BC026。
国家级全国艺术科学规划课题科研项目负责人
11)2004年----2006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部级)《当代中国电影艺术家创作研究》;项目类别:基地项目;课题组最终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4BJDWY038;专著:《银幕追求-----与中国当代电影导演对话》(2)29万字。张会军、薛文波。2006年中国电影出版社。
12)中国艺术研究院,全国艺术科学规划特别委托课题,课题名称:《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资助项目;课题类别:国家年度特别委托课题;批准号:(06IG001);
国家级科研课题项目;子课题负责人、作者之一。 《实景的光线处理》
《论电影摄影画面造型形式》
《摄影画面造型形式美断想》
《MTV创作谈》
《中国电影摄影现状五人谈》
《光的感觉》
《音乐电视MTV创作之我见》
《关于利用社会资金办有线广播电视的调查报告》
《中国电影批评的几种状态》
《百名中国学者解答21世纪百问》-
《中国电影如何赢得先机》
《陈凯歌答问录》
《五代精英话当年》
《影视教育如何面对WTO带来的挑战》
与王家卫谈《花样年华》
《银屏创作谈》
与何建军谈影片《蝴蝶的微笑》
《入世后中国电影会发生什么变化》
《强化民族品质,引进民营机构,组建'航空母舰'》
《大腕谈〈大腕〉》
《守望者的梳理与思考》
《全球化环境下的中国电影产业思考》
《把培养电影事业的接班人作为崇高的目标》
《耕耘、创新、开拓》
《美国电影高等教育掠影》
《关于电影批评的思考》
《关于电影批评的思考》
《中国电影及电影教育》(英文)美国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哈佛亚洲季刊》
《影像的精神----谢晋电影研究》
《数字电影.观念.制作之思考》
《由数字技术引起的关于电影制作与观念的思考》
《纪录片《走进毛泽东》创作谈》
《数字电影.观念.制作之思考》
《大力扶持电影产业》
《政协工作》
《警惕影视教育出现泡沫》
《关于电影专业教育的对策与思路-------我们正在做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翱翔的自由-------新导演处女作电影研究》
《数字电影.观念.制作的思考》
《选择了一生中最愉快的事业:电影纪录片《德拉姆》创作谈》
《关注的平静:田壮壮之《德拉姆》--茶马古道断想》
《沉默的远山》---创作角度、电影形态》
《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电影专业高等教育研究》
《策略多元与务实:当代中国电影产业研究》
《十五吊水桶,七上八下万金油地人才最没有意思》
《高等影视专业教育的思路与对策》
《虚拟的《世界》真实的人生 》
《中国电影教育的回眸与思考》
《贡献在那里谁也不能磨灭》
《致敬高仓健》
《78班的故事(上)》
《78班的故事(下)》
《众说凯歌》(陈凯歌---当代电影)
《众说谢飞》(谢 飞---当代电影)
《回眸与思考---中国电影教育、电影产业发展研究与思考》
《众说郑洞天》(郑洞天---当代电影)
《感受与思考》
《对电影的敬仰和真诚》
《电影学院的前景》---访谈录
《规划决定效果,细节决定质量》
《电影学院的前景》
《生命贵在相遇相知》
《感受沉默》
《对中国电影教育的研究与思考》
《民族与世界中国文化与电影思考》
译文翻译:
《改编现代小说成为电影》
《性躁声》
《影片〈放大〉故事梗概》
《安东尼奥尼谈影片〈放大〉的拍摄》
《美能达3F型自动测光表使用说明》
《胶片-----磁带转换的选择》
《英雄-----一个奇异的神话》 《一个时代的影象》
《沙漠黑色片的摄影探索》
《电影摄影大师斯特拉罗与影片《布尔沃思》
《商业摄影思想的创新》-----关于计算机革命如何使一家设计和制作公司将目光着眼于创造性的商业广告作品的制作
《学院派电影》
《西部片》
《美国式的喜剧》
《月光诗人》
《影片《八月圣诞节》的影象世界》
《明星制》
《漫漫回家路-----影片《冷山》的摄影创作》
《细节的讲述》--日本影片《最后的武士》摄影创作 我是1956年出生的,导演系里面有不少比我大的,但摄影系张艺谋最大,我老二,我们78班五个系157个人,最大的和最小的相差12岁,几乎是两代人了。摄影系最小的是赵非,入校的时候才17岁,年龄小的和年龄大的经历不一样,但也有好的地方。像我们这帮人都是十几岁插队或者当兵的,没上过初中、高中,完全是在社会大学中学习的。经历这种动荡和苦难以后,把年轻时经历过的一些事情融入创作中,磨难出人才;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算是赶上了好时候,等我们毕业的时候,中国电影需要很多一线的创作人员。
我之前曾经在北京教育学院当过4年的老师,什么都教。那会儿正是“文革”后期,教书也不是很规范,所以我连体育什么的都教过,也当过团委书记,干过行政工作。但是脑子里特别明确的一点是:上大学是唯一的出路。恢复高考了,我很激动,记得当时还跟单位闹得挺僵,因为要请假复习文化课。当时只让我报师范类的院校,因为我在教育学院教书,不能跨学科考,由于体育类和艺术类院校提前考,我就先报了电影学院,报的是理工科,记得当时的语文题就是《我站在金水桥上》。 当时说实话还真没有把握能考上。我又参加了统一高考,第一志愿报的是复旦大学新闻系,第二志愿报的是人大新闻系,结果复旦差了5分。在高考完的第三天我就接到电影学院录取通知书了,过了几天人大新闻系的录取通知书也到了,最后决定人大不去了,想干摄影。
我也是经过客观分析的,也动过脑子想考表演系或者导演系,那时候脑子也热。后来一琢磨要考表演系得长成王心刚或唐国强那样的,长相普通没希望;另外在很多人面前表演自己实在有心理障碍,这跟上课不一样。有学生对我说,“张老师,您现在几万人面前都敢讲话。”我说这是两码事儿。导演系因为也要考表演,还是算了吧。而考录音呢,我掂量了一下,我音乐不好。考摄影吧,我喜欢画画,但是考美术系当时自认为不行,看到招生简章中说摄影系要求会画画,考进来的很多人像顾长卫、侯咏、吕乐他们画画都很好。绘画和摄影是相通的,很多专用名词都一样。
❺ 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获奖成果汇编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34项)
1. 第一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995年/8项)
王 力(一等奖):工具书《同源字典》;
徐通锵(一等奖):著作《历史语言学》;
林 庚(一等奖):著作《天问论笺》;
孙钦善(一等奖):著作《中国古文献学史》;
陈贻焮(二等奖):著作《杜甫评传》;
蒋绍愚(二等奖):著作《古汉语词汇纲要》;
乐黛云(二等奖):著作《比较文学原理》;
陈平原(二等奖):著作《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2. 第二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998年/9项)
何九盈(二等奖):著作《中国现代语言学史》;
王福堂(集体,二等奖):著作《汉语方言词汇(第二版)》;
裘锡圭(二等奖):论文《释殷墟卜辞中的“▲”等字》;
温儒敏(二等奖):著作《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
袁行霈、孟二冬(二等奖):著作《中国诗学通论》;
陈保亚(三等奖):著作《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
沈 阳(三等奖):著作《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
陈平原(三等奖):著作《千古文人侠客梦——武侠小说类型研究》;
乐黛云(集体,三等奖):著作《世界诗学大辞典》。
3.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03年/2项)
陈平原(一等奖):著作《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
陈保亚(三等奖):著作《二十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
4.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06年/6项)
袁行霈(一等奖):著作《陶渊明集笺注》;
沈 阳(二等奖):著作《生成语法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
袁毓林(二等奖):著作《汉语语法研究的认知视野》;
李 杨(三等奖):著作《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
孟二冬(三等奖):著作《登科记考补正》;
夏晓虹(三等奖):著作《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
5.中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2009年/9项)
陈平原(一等奖):著作《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严绍璗(一等奖):著作《日藏汉籍善本书录(三卷)》;
袁行霈(集体,二等奖):著作《中华文明史(四卷)》;
汪 锋(二等奖):著作《Comparison of Languages in Contact-The Distillation Method and the Case of Bai》;
孔江平(二等奖):著作《Laryngeal Dynamics and Physiological Model》;
刘勇强(三等奖):著作《中国古代小说史叙论》;
陈泳超(三等奖):著作《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轨辙》;
陆俭明、沈阳(普及奖):著作《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
李 零(普及奖):著作《兵以诈立——我读〈孙子〉》。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67项)
1. 第一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87年/8项)
王 瑶(荣誉奖):论文《鲁迅〈故事新编〉散论》;
朱德熙(一等奖):论文《自指和转指》、《汉语方言里的两种反复问句》;
裘锡圭(一等奖):论文《战国货币考》;
陈贻焮(一等奖):著作《杜甫评传(上卷)》;
严家炎(二等奖):著作《求实集——中国现代文学论集》;
徐通锵(二等奖):论文《宁波方言的‘鸭’[e]类词和儿化的残迹》;
孙玉石(二等奖):著作《〈野草〉研究》;
葛晓音(二等奖):论文《论初盛唐诗歌革新的基本特征》。
2.第二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91年/7项)
裘锡圭(特等奖):著作《文字学概要》;
袁行霈(一等奖):《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褚斌杰(二等奖):教材《中国古代文体概论》;
葛晓音(二等奖):著作《八代诗史》;
张少康(二等奖):著作《古典文艺美学论稿》;
吕德申(二等奖):著作《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
陆俭明(二等奖):论文《“V来了”试析》、《“VA了”述补结构语义分析》;
3.第三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94年/6项)
徐通锵(一等奖):著作《历史语言学》;
孙钦善、倪其心(集体,一等奖):古籍整理《全宋诗》;
金开诚(一等奖):著作《屈原辞研究》;
钱志熙(一等奖):著作《魏晋诗歌艺术原论》;
方锡德(二等奖):著作《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
张双棣(二等奖):工具书《吕氏春秋词典》;
4.第四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96年/5项)
何九盈(一等奖):著作《中国现代语言学史》;
商金林(一等奖):著作《叶圣陶传论》;
沈 阳(一等奖):著作《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
蒋绍愚(二等奖):著作《近代汉语研究概况》;
夏晓虹(二等奖):著作《晚清文人妇女观》。
5.第五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98年/9项)
张双棣(一等奖):著作《淮南子校释》;
钱志熙(一等奖):著作《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
孟 华(罗芃等,集体,一等奖):著作《法国文化史》;
张联荣(二等奖):著作《汉语词汇的流变》;
徐通锵(二等奖):著作《语言论》;
佘树森(二等奖):著作《中国当代散文报告文学发展史》;
马 真(二等奖):著作《简明实用汉语语法教程》;
沈 阳(二等奖):论文《汉语句法结构中名词短语部分成分移位现象初探》;
郭 锐(二等奖):论文《过程和非过程》。
6.第六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0年/7项)
袁行霈(集体,特等奖):著作《中国文学史》;
王洪君(一等奖):著作《汉语非线性音系学》;
张 健(二等奖):著作《清代诗学研究》;
袁毓林(二等奖):著作《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
张少康(二等奖):著作《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
孙玉石(二等奖):著作《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
褚斌杰(二等奖):著作《诗经全注》。
7.第七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2年/7项)
张少康(一等奖):著作《文心雕龙研究史》;
沈 阳(一等奖):著作《生成语法理论和汉语语法研究》;
詹卫东(一等奖):著作《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短语结构规则研究》;
杜晓勤(张燕瑾等,集体,一等奖):著作《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丛书》;
张 健(二等奖):著作《元代诗法校考》;
傅 刚(二等奖):著作《文选版本研究》;
王岳川(二等奖):著作《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
8.第八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4年/7项)
袁行霈(一等奖):著作《陶渊明集笺注》;
郭 锐(一等奖):著作《现代汉语词类研究》;
孟二冬(一等奖):著作《登科记考补正》;
董秀芳(二等奖):著作《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
胡敕瑞(二等奖):著作《〈论衡〉与东汉佛典词语比较研究》;
李 杨(二等奖):著作《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
顾永新(二等奖):著作《欧阳修学术研究》。
9.第九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6年/4项)
陈平原(一等奖):著作《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韩毓海(二等奖):论文《所谓无词的言语》;
陆俭明、沈阳(二等奖):著作《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
杨荣祥(二等奖):著作《近代汉语副词研究》。
10.第十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8年/4项)
袁行霈(集体,特等奖):著作《中华文明史》;
严绍璗(一等奖):著作《日藏汉籍善本书录》;
温儒敏(二等奖):著作《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
汪 锋(二等奖):著作《Comparison of Language in Contact》。
11.第十一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0年/3项)
陈平原(二等奖):著作《历史、传说与精神——中国大学百年》;
陈晓明(二等奖):著作《中国当代文学主潮》;
袁毓林(二等奖):著作《基于认知的汉语计算语言学研究》。
■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1.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及指导教师(5项)
孙玉文(导师郭锡良):博士论文《汉语变调构词研究》(1999年);
詹卫东 (导师陆俭明):博士论文《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汉语短语结构规则研究》(2000年);
张 赪(导师蒋绍愚):博士论文《汉语处所介词词组和工具介词词组词序变化》(2001年);
陈 剑(导师裘锡圭):博士论文《殷墟卜辞的分期分类对甲骨文字考释的重要性》(2002年);
姜 涛(导师温儒敏):博士论文《“新诗集”与新诗的发生研究》(2003年)。
2. 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3项)
陆俭明:第一届国家教学名师(2003年);
蒋绍愚:第二届国家教学名师(2006年);
温儒敏:第四届国家教学名师(2008年)。
3.国家级精品课程(7项)
陆俭明等:《现代汉语》(2003年);
蒋绍愚等:《古代汉语》(2005年);
温儒敏等:《中国现代文学》(2005年);
洪子诚等:《中国当代文学》(2006年);
袁行霈等:《中国古代文学史》(2006年);
商金林等:《中国现代名著导读》(网络课程/2008年);
陈保亚等:《理论语言学》(2009年)。
4.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
陆俭明等(一等奖):“现代汉语系列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1996年);
王福堂等(二等奖):“汉语方言学系列课程”(2004年);
蒋绍愚等(一等奖):“古代汉语系列课程建设的新开拓”(2005年);
温儒敏等(二等奖):“建立严格的博士生教育管理制度”(2005年)。
5.国家级教学团队(1项)
沈 阳等:“现代汉语”国家级教学团队(2008年)。
❻ 课题研究成果有哪些
课题研究成果有哪些表现形式
专利,专著,软著 评职称专著挂名专利申请核心论文 2018-09-04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的课题立项申请书中规定课题成果的主要形式:公开发表的专著或研究论文。请根据申请的课题类别的成果要求填写。A.专著 B.译著 C.研究论文 D.研究报告 E.工具书 F.电脑软件 G. 其他
全划办要求课题研究成果基本指论文、专著和研究报告。课题提交的成果是指研究总报告和成果公报;成果附件是指专著和已发表的研究论文。很多省份的教育科学规划办对课题成果的界定也都源于此,大同小异。
课题研究成果形式多样化
对高校而言全规划办对课题研究成果的规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高校也一般就认可专著和论文。但对于中小学老师,写一本专著、发一篇文章不是那么容易的,大部分老师都无法达到这个要求,所以对中小学教师而言,课题研究成果除了专著、论文之外,有多样化的呈现形式。
此外,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实际情况,对课题成果的要求也适当降低。比如,研究论文不一定要正式发表才认可,因为现在的论文发表非常混乱,假期刊、垃圾期刊满天飞,期刊质量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很多老师在发表论文时上当受骗屡见不鲜。
而且,课题成果的形式也非限定为专著和论文。课题主要成果形式有:论文、专著、研究报告、译著、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报告、典型教育案例分析、教学改革实践方案、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中小学已出版或未出版的校本教材、教学软件、教学工具、其他成果。
课题研究成果和课题研究实践效果的区别
开展课题研究、课题实验的实践过程中,肯定还会有一些具体的实践效果,这些虽然不是课题研究成果,但是可以写在结题报告的实践成效分析里。
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和课题研究成果的区别
很多老师将过程性材料当做课题研究成果提交,这是将课题成果范围过于扩大和成果泛化。课题研究成果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高度、研究成分,而不是一般的工作性资料,更不是一般的资料汇编,否则降低课题研究的质量,导致课题研究不科学、不规范。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过程性、工作性资料,这些资料可能并没有研究的成分或者研究的成分不高。比如课题信息变更申请表、研究日志、研究心得、照片等,只是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而不能算成果。
课题研究成果表现形式多样化,且更应该倾向于实践性成果,并强调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所产生的效果。
❼ 陆发熹的主要论著
1陆发熹.广东重要土壤中可交换氮可交换盐基及盐基交换量之研究.中华土壤肥料学会,土壤与肥料(季刊),1937,1(3):58—87.
2陆发熹.彭县什邡之土壤.成都:四川农业改进所土壤专报甲种第一集,1942.
3陆发熹.成都平原区土壤肥力之概性.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季刊,1943,3(4):43—55.
4陆发熹.陕西中部及南部土壤概要.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季刊,1946,5(4):163—175.
5陆发熹.陕西植棉土壤概述.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季刊,1946,5(4):187—190.
6陆发熹.泾渭渠诱致土壤盐渍之情况及改良建议.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季刊,1947,6(1):13—17.
7陆发熹.广东西沙群岛之土壤及鸟粪磷矿.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季刊,1947,6(2):67—76.
8陆发熹.广东水稻田水稻深耕深度问题.广州中国科学院广州土壤研究所,土壤汇刊第一集,1959:11—13.
9陆发熹,沈梓培.中国农业土壤的熟化过程及肥力演变规律.中国农业土壤论文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34—52.
10陆发熹.怎样培养和提高广东土壤肥力.广东农业所,农业简报,1962(27).
11陆发熹.红壤的利用和改良.人民日报农业科学文选第二辑,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64:163—167.
12陆发熹,何金海,朱世清等.湛江及钦州地区土壤农业分区.中国科学院中南土壤研究室,中南土壤季报第Ⅸ号,1965.
13陆发熹.土壤肥力发生的机制和培肥关键.广东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土壤肥料资料汇总——红壤第5期.
14陆发熹,朱世清.广东省主要水稻土肥力状况和培肥措施.广东农业科学,1979(6).
15陆发熹,朱世清.广东土壤农业分区.广州:广东土壤研究所,科研成果汇编(1),1981:1—105.
16陆发熹,袁焕祥,沈道英等.珠江三角洲沙围田区水稻土养分含量状况研究.广州:广东土壤研究所,科研成果汇编(1),1981:151—159.
17陆发熹,朱世清,户家诚.珠江三角洲土壤资源评价及土壤农业利用区划.广州:科学普及出版社广州分社,1984.
18陆发熹主编.珠江三角洲土壤.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8.
19Lu Fa—sxi.A Study of Soil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London:Elsevier Applied Science,《Soils and Their Management——A Sino—European perspective》,1989:91—108.
❽ 赵学勇的主要著述
1.《沈从文与东西方文化》,独著,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初版,2005年1月(修订版);
2.《中国现代作家与东西方文化》,参著(吴小美等著),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参著(王瑶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4.《沈从文名作欣赏》,参著(赵园主编),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版(多次再版);
5.《新文学与乡土中国—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与西部文学研究》,合著,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6.《生命从中午消失—路遥的小说世界》,独著,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7.《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纲》,参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文化与人的同构——论现代中国作家的艺术精神》,独著,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主编,教材,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多次再版);
10.《现代中国文学精品文库》(大型文库),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教材),合编,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版(多次再版,高校文科通用教材);
12.《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研究资料》,主编,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3.《中国电影简史》,编著,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多次再版);
14.《外国电影简史》,编著,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多次再版);
15.《革命·乡土·地域――中国当代西部小说史论》,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山西教育版社,2009年2月版,中国西部文学艺术与文化研究丛书(主编)
16.《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2011年7月版;
17.《中国现代文学经典》(1917—2010)精编本,参著(朱栋霖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版;
18.《守望·追寻·创生∶中国西部小说的历史形态与精神重构》,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版。 1.在历史的反思中探索——近年来沈从文研究述评,文学评论,1986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
2.中国新文学对自然生命形式的两次呼唤,当代文艺思潮,1987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
3.鲁迅·乡土文学·“生命”主题,兰州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1987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论文摘登,1993年《中国文学年鉴》对该文评述;
4.议“五四”文学创作的情绪特征,兰州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论文摘登;
5.沈从文创作的哲学意识和审美选择,中国文学研究,1989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论文摘登;
6.“五四”精神与当代参与意识,甘肃日报,1989年5月4日;
7.现代文化建构的一个重要命题——论沈从文的文化观,吉首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沈从文研究专号);
8.20年代乡土文学与现代意识,兰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论文摘登;
9.人与文化:“乡下人”的思索——沈从文与福克纳的比较研究,兰州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论文摘登;
10.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北方论丛,1989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
11.文明与传统的交战——论沈从文的道德观,甘肃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推荐论文
12.论郁达夫创作的忧郁情结,兰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13.文化深蕴中的艺术营造——论周作人的审美观,兰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14、在配套改革中全面提高〈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学质量,兰州大学学报,1993年高等教育专辑;
15.沈从文创作的民俗构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年第1期;
16.论郁达夫的艺术个性,郭沫若研究第11辑(1994年);
17.中国现代作家审美研究的突破,江汉论坛,1993年第10期,该文收入《国家八·五科研成果汇编》一书;
18.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综论,兰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
19.中国乡土文学:从现代到当代西部海南师院学报,1994年第4期;
20.人与文化:乡下人的追求——沈从文与贾平凹比较论,中国文学研究,199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文摘报》专文评述;
21.吴立昌与沈从文研究,复旦学报,1994年第5期;
22.当代中国文化“商性”管窥,复旦《大潮》(经济·文化论丛),1994年第3期;
23.“乡下人”的文化意识和审美追求——沈从文与贾平凹创作心理比较,小说评论,1994年第4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
24.中国现代文化人形象的自我塑造,兰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25.张爱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兰州大学学报,1995年增刊;
26.沈从文与民俗文化,吉首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沈从文研究》专号;
27.探寻失落的生命之途,国风,1995年创刊号;
28.路遥的乡士情结,兰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该文多家刊物述评,延安大学《路遥研究专辑》转载;
29.守望乡土:经验与悲愤,小说评论,1996年第3期;
30.文明交汇处的痛苦 ,社会科学探索,1996年第4期;
31.论新时期作家的自我意识及其演变,当代文坛,1997年第2期;
32.理想主义者的精神探索——张承志研究评析,兰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
33.办特色教育 抓实践培养 创国内一流硕士点西北高等教育,1997年第1期;
34.鲁迅研究中的儒学阴影,鲁迅研究月刊,1997年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该文引起广泛注目(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以较长篇幅述评);
35.反抗危机者的史学背影——前期“新写实”批评的一种再思考,兰州大学学报,1998 年第3期;
36.文学史意义的失构——“新写实”与五四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1期;
37.自然·生命·历史,读书,1999年第第3期;
38.表现于洒脱背面的沉重——〈朝花夕拾〉与〈文化苦旅〉的精神联系,兰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39.审美遇合:东方的美丽与悲郁——沈从文与川端康成比较研究,飞天,2000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
40.中国文学的本土化意义及前瞻,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4期;
41.重读20世纪50年代小说经典,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
42.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传统与现实处境,兰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43.九十年代的西北乡土小说,光明日报,2002年5月8日;
44.“先锋”的堕落——重读残雪的小说,兰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45.历史的重创与现实的悲伤,甘肃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46.论张承志的精神个性,兰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47.全球化时代的西部乡土小说,唐都学刊,2003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3年第5期全文转载;
48、左翼文学精神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论纲(上)、(下) 兰州大学学报 2003年第1、2期连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6、7期转载;
49.《大漠祭》读法几种,小说评论,2003年第1期;
50.乡土文学的走向与选择,小说评论,2003年第2期;
51.重话20世纪“红色经典”,小说评论,2003年第5期;
52.传统批评理念的现代表现——沈从文文学批评的审美特征,文艺研究,2003年第6期;
53.1990年代:走向叙事自觉时期的短篇创作,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54.30年代的都市想象与叙事,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55.片面的深刻――论沈从文的都市小说,吉首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56.毕飞宇论――兼谈90年代文学现象,理论与创作,2004年第1期;
57.“方法”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汕头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58.审美生成与本土化特征,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59.西部小说:概念、命名及历史呈现――当代西部小说与西北地域作家群考察之一,兰州大学学报,2005年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
60.鲁迅、茅盾比较研究的重要突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3期;
61.论西部作家的文学精神,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4期,《新华文摘》辑目;
62.主体意识、“本土化”与文学超越――当代西部小说与西北地域作家群考察之二,兰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63,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中国考试,2005年第6期;
64.巴金的启蒙主义思想——《随想录》精神指归读解,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12期;
65.革命叙事与史诗性追求的成功与缺失――从《创业史》看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西部小说,唐都学刊 ,2006年第1期;
66.“文学中心”的转移与当代文学“新方向”的确立,山西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67.《新青年》·新世纪·新文学,江汉论坛,2006年第1期;
68.家族文学研究的攻坚之作,中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4期;
69.消费时代的文学经典,文学评论,2006年第5期;
70.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处境和命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6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06年第21期辑目,《文学评论》2006年第5期论文述要;
71.当代文学中的非常态视角叙事研究——以《尘埃落定》《秦腔》《我的丁一之旅》为个案,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72.跨学科视域中的当代文学期刊研究,光明日报,2007年6月16日;
73.地域文化与西部小说,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新华文摘要点文章辑目;
74.鲁迅杂文研究十年,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12期转载;
75.新世纪文学中对失“根”者的叙事,文艺争鸣,2007年第12期;
76.“汉学热”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学术月刊,2008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8年第20期辑目,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
77.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研究述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5期;
78.叙事学视阈中的鲁迅阐释,鲁迅研究月刊,2008年第12期;
79.路遥现象与中国当代文坛,小说评论,2008年第6期;
80.生态文明意识中的西部小说,兰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81.书写“无须厄运特殊拨弄的悲剧”——比较沈从文与张爱玲对“存在”的探询,人文杂志,2009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9年第5期转载;
82.一部近乎被遗忘的史诗——《复仇的火焰》的双向解读,民族文学研究,2009年第1期;
83.“五四”新文学的启蒙指归与当代底层写作,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北京大学“纪念五四九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发言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4期述评文章,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摘登(2009、6),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1期(总第73期)64-66页转载;
84.论中国西部电影的文学改编,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85.非抒情时代的抒情文学——30年代抒情小说论,文学评论,2010年第1期;
86.论长安文化精神对当代秦地作家的深层影响,人文杂志,2010年第2期,收录《长安学术》第1辑(商务印书馆2010年11月版),上海《社会科学报》摘录;
87.转折·构建·流变——论中国当代文学“新方向”的确立及历史实践,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88.近年来甘肃城市小说的发展现状,小说评论,2010年第3期;
89.和而不同: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寻根”现象与审美取向,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90.试论陕西当代小说创作的地域文化特色,山西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91.扩展历史文化视野 提升西部文学品格,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5月25日;
92.1979-2009:沈从文研究的几个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6期;
93.文学文化学视域中的作家研究,文学报,2010年10月21日;
94.重新认识“延安文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延安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95.地理的空间与文学的意象——以贾平凹小说创作为例,人文地理,2011年第2期;
96.“新生代”都市小说中生态美的缺失与重构——以邱华栋的都市小说为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97.新世纪:“底层叙事”的流变与省思,学术月刊,2011年第10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12年第1期转载;
98.“美丽总是愁人的”——《边城》的悲剧诗学解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9期;
99.延安文艺与当代文化建设,陕西日报,2011年8月22日;
100.经典的剥蚀:“柳青现象“的文学史叙事及反思,当代文坛,2011年第4期;
101.欲望的纵情与狂欢——贾平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欲望叙事,兰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102.“老土地”的当代境遇及审美呈现——路遥与中国传统文化,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103.延安文艺研究:历史重评与当代性建构,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8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12年第16期全文转载;
104.延安文艺的大众化:历史实践与当代启示,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5月28日,“全国社科规划办网站”五月三十号“社科文库”“人文”一栏全文转载,人民网“理论版”2012年5月30日全文转载;
105.延安文艺与现代中国文学,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13年第2期转载,中国社会科学网,2013年4月26日;
106.论新世纪延安文艺研究的进展及其趋向,江汉论坛,2012年第9期;
107.再议被文学史遮蔽的路遥,小说评论,2013年第1期;
108.延安文艺与20世纪中国文学论纲,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新华文摘2013年第9期辑目;
109.当代西部小说的三大主潮,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110.天地之宽与女性解放——延安女作家群述论,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7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10期全文转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13年第10期转载;
111.人性的建构与解构——沈从文与张爱玲比较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第9 期;
112.对“民国文学”研究视角的反思,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1月1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学坛新论”,2013年11月5日,中国社会科学在线,2013年11月1日“热点文章”,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要览·阶段成果(2013);
113.“视角”的限制与“边界”延展的困境——对于“民国文学”构想及其研究视角的思考,厦门大学学报 ,2013年第6期;
114.沈从文:从边城走向世界,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4月11日(文学版B01);
115.雷达的文学评论与中国化批评诗学建设(中国化批评诗学建构中雷达的角色),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116.东方智慧:寻找“身体”的自由之境——老舍与村上春树短篇小说中的“身体”意象之比较,文艺争鸣,2014年第7期;
117.论延安文艺的现代性追求及特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高等学报文科学术文摘》2015年第1期摘录,《文学学报》2014年第5期全文转载;
118.延安时期文学启蒙思潮的历史演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第9期;
119.延安文学:现代性与民族性的双重追求,厦门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文学学报》2015年第1期全文转载;
120.文学史书写的鲁迅“形塑”及演变——以唐弢、钱理群、严家炎编《文学史》为例,文艺争鸣,2015年第1期;
121.追求一种有温度的“书写”——以路遥的写作为例,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文学学报》2015年第6期全文转载;
122.延安女作家创作中集体与边缘的双重叙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年第9期;
123.现代主义诗学理论拓展的一个重要界碑——重读袁可嘉的“新诗现代化”理论,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5年第17辑。
❾ 科技成果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为加强集团公司(包括子公司,下同)技术成果的管理工作,促进技术成果管理的完善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加速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特制定本管理办法(试行)。
第二条技术成果的定义本办法中的技术成果是指集团公司技术人员利用科学技术知识、信息和经验作出的产品、工艺、材料及其改进等技术方案。
第三条技术成果主要内容1、列入国家、省、市及有关厅局科技计划内的科研项目所获得的科技技术成果;2、完成公司批准下达的科技创新计划所获得的科技技术成果;3、利用公司提供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项目所获得的科技成果;4、集团与外单位签订的技术合同(横向)项目所获得的技术成果;5、集团公司员工在有公开出版刊号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论著和专著、译著、工具书等;6、在引进、消化、吸收、开发、应用先进技术中取得的科技成果。
第四条技术委员会统一负责公司技术成果管理工作。
第二章第五条技术成果管理的内容技术成果管理细则集团公司技术成果管理的内容包括技术项目的征集与计划、成果鉴定、成果登记、成果申报奖励、成果汇编、成果档案、成果保密及推广工作。
第六条技术项目的申报与评审1、技术项目由技术委员会秘书组织技术委员会相关专家,进行项目评审。
2、技术项目评审对象:科技成果、工法、小革新等“五小”、企业标准、优秀设计、优秀标书、优秀施工方案、优秀论文、优秀作业指导书等;3、项目完成后,应及时填写《企业级科技成果鉴定申请书》、《企业级工法申报书》、《企业级小革新等“五小”申报表》、《技术项目推荐表》、《“五小”推广应用情况评估表》,并准备好相关附件资料,经所在单位(部门)认真、如实填写推荐意见后报集团总经办,总经办在15个工作日内进行形式审查。对符合评审要求的,总经办负责组织评审和确定评审时间、地点、专家名单;不符合评审要求的,及时反馈意见并退回;4、企业级科技成果鉴定除填写申请书外,还应具备的技术资料:
(1)研制报告(2)技术报告(3)工程运用证明(4)经济效益分析(5)企业标准(其中(1)、(2)、(3)、(4)为各类科研项目必须提供的资料,第(5)项则根据科研项目的种类提供);5、企业级工法除填写申请书外,还应具备的技术资料:
(1)工法的技术内容(2)工程运用证明(3)效益分析(4)工法施工过程的照片6、企业级小革新等“五小”申报与推广(1)“五小”申报条件:
A、成果经过三个月以上的实施,证明其先进可行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B、每季度申报的成果须是近阶段之内研制的成果。
C、申报资料齐全,数据详实。包括报表、图纸说明书、图片、标本、模型、实物,经济效益对比分析或社会效益依据。
(2)“五小”推广方式:
各制造部门应在每月底及时提交“五小”成果的应用及推广情况月度评估报告。集团总经办每季度对各制造部门的“五小”成果进行汇总评估,由集团技术委员会对全年度“五小”应用推广情况进行年度评审。
7、项目评审的主要内容:
A.是否完成计划任务书要求的指标;B.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完整,并符合现实;C.应用技术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和成熟程度;D.应用技术成果的应用价值及推广条件和前景;E.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8、技术项目评审资料由集团总经办整理后归档,交档案室统一登记、保管。
第七条技术成果的登记1、项目立项合同书、成果鉴定证书、成果获奖证书、工法证书、专利等有关复印件和资料,及时报集团总经办存档备案;2、集团总经办每年12月对集团公司所有各部门整年度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各类著作、发表的学术论文、参与的标准规范等进行一次性收集、登记。以各部门年度技术指标为标准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供集团人力资源部参考。
第八条技术成果奖励申报各级奖励的技术成果,应根据评奖部门的要求和规定,各申报、实施部门应及时组织好申报材料,经集团总经办审核后,按《安徽伟宏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成果奖励办法(试行)》执行。
第三章其他第九条集团公司在此制度之前颁布的与本制度相抵触的有关规定、通知等,按此制度执行。
第十条本制度由总经理办公会议负责解释、补充。
第十一条本制度经总经理办公会议通过后报董事会批准后施行。
❿ 熊德平的科研成果
(1)《农村科技咨询》,编委,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
(2)《统计学解题分析》,参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
(3)论统计数字的全面质量管理,《江苏农垦》,1990年3期。
(4)《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参编,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
(5)《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理论与实践》,主编,四川科技出版社,1992年。
(6)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对统计工作的影响,《江苏农学院学报(社科版)》1992年。
(7)论国民经济核算的科学涵义,《江苏农学院学报(社科版)》1993年。
(8)投资项目分析成本和效益指标的含义及计算范围浅析,《江苏农垦科技》1993年统计专辑。
(9)论国民经济核算课程的建立与建设,《高教研究》1993年2期。
(10)扬州集贸市场发展与现状分析,《扬州工商》1993年,扬州集贸市场研究课题专辑。
(11)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应正确认识的几个问题,《江苏农学院学报(社科)》1993年版。
(12)《江苏三高农业概论》,撰稿,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13)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农业投资地位与职责,《投资经济》1994年3期。
(14)《企业经营管理学》,副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
(15)《西方经济学》,参编,河海大学出版社,1996年。
(16)《现代农村经济学》,副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年。
(17)优化种植结构 发展“三高一创”农业,《农业技术经济》1997年第6期。
(18)广陵区第三产业发展制约因素与潜在优势及其对策建议,《理论与实践》1996年2期。
(19)实现农业平等贸易的障碍与对策》《农业经济问题》1997第4期。
(20)金融创新与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拓展,《扬州大学税务学报》1997年4期。
(21)《企业经营管理学》,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年。
(22)市场发育与企业组织创新,经济体制改革》1999(S1)。
(23)论创新‘创新体系’,《求是学刊》1999年1期。
(24)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本质涵义与政府职能,农业经济》2000年10期。
(25)论农业早我国加入WTO中的地位WTO对我国农业的深层影响》《农业经济》,2001年第5期。
(26)企业理论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的几点启发,《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1年1期。
(27)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发展内在动力的经济学分析,《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年1期。
(28)利率决定:马克思利率理论与现代西方经济学利率理论比较,《理论与实践》2002年1期。
(29)《现代农业经济学》,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30)现代农业经济学:涵义与构建初探,《高等农业教育》2002年10期。
(31)加快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农业经济》2002年11期。
(32)WTO下农业产业结构的决定因素与调整关键和方向》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科),2002年第4期。
(33)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因素,《农业经济》2002年第8期。
(34)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问题与基本对策》《农村经济》,2002年7期。
(35)我国所有制改革历程的制度经济学探索》《求是学刊》2002年第2期。
(3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所有制关系探索,《扬州大学学报(人社)》2002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0期。
(37)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涵义、关键、问题与对策,《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第6期,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10期转载。
(38)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制度创新,《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年6期。
(39)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定义与建议,《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10期
(40)市场经济中“法”与“德”的经济学解释》《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3年2期。
(41) 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的逻辑,《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8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同年10期全文转载。
(42)我国金融产业诚信化发展战略研究,《海南金融》2003年第6期。
(43)我国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战略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44)论我国金融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战略,《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10期,
(45 )金融产业规模化发展问题研究,《上海金融》2003年10期
(46)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2期。
(47)《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出版 参著.
(48)农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其形成《华东经济管理》2004年第6期 。
(49)农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及其培育《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科)》2004年第3期 。
(50)农户信用评估系统的设计与运用研究《运筹与管理》2004年第5期 。
(51)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金融约束与支持《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4期 。
(52)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管理世界》2004年第5期 。
(53)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2期。
(54)农村小额信贷:模式、经验与启示《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2期 。
(55)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经济研究》2005年9期。
(56)《农村金融学》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
(57)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理论-调研-实践——扬州市社会科学课题成果集》黄山出版社2005年。
(58)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 《重庆社科规划要报》2005年第1期,总第1期。
(59)政府与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关系、机制与行为选择,2006年1期《农村经济》。
(60)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比较及关系,《农村经济》2006年2期。
(61)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差异,《中国软科学》2006年2期。
(62)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制度分析,《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2期。
(63)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江苏省委政策研究室内部刊物《参考》(秘密)2006年3期。
(64)推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要报》2006年3期(机密)。
(65)对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制约因素与基本特征的思考,《生产力研究》 2007年2期。
(66)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发展战略与思想认识,《开发研究》,2007年1期。
(67)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发展:基于交易视角的概念重构,《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2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7年12期。
(68)中国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关系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9期。
(69)中国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协整检验和因果分析,《经济地理》2008年5期。
(70)“十五”期间各地区农村资金配置效率比较,《统计研究》2008年4期。
(71)《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72) 论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经营创新——基于形象与流程再造的视角,《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9年3期。
(73)加快产业组织创新,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软科学要报》2010 年1期,总168期
(74)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6期
(75)安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社科)》2010年第2期
(76) 中国农业投资与农产品对外贸易——基于1983-2008年时序数据的分析与检验,《世界农业》2010年11期,P29-33
(77)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促进农民增收的区域差异,《经济地理》2010年12期;
(78)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国国际收支——基于1983-2009年数据邹检验基础上的格兰杰因果分析,《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2期P61-67
(79)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汇编(第二集)》2006年,社科文献出版社
(80)财政直接补贴政策对粮食数量安全的效果评价《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12期p84
(81)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中国产出影响的实证研究《世界经济研究》ISSN1007-6964;CN31-1048/F 2011.6p16-22
(82)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治理困境与解决对策《农业经济问题》ISSN1000-6389;CN11-1323/F 2011.8p57-61
(83)地理标志保护、特色优势产业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基于闽浙两省的调查分析《农业经济问题》ISSN1000-6389;CN11-1323/F 2011.9p47-52
(84)尹成杰主编《加大城乡统筹力度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1第一版。促进农业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篇:中国农村资金配置效率的时序变化和地区差异。2/2
(85)中国农村金融效率与农产品对外贸易——基于1982-2009年的实证。中国软科学,1/3;2011.10。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12年第2期全文转载。
(86)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贡献的综合估计。科学学研究(ISSN1003-2053 CN11-1805/G3 )2/2;2011,11p1651-1658
(87)中国地区科技效率的组合测度研究。科学学研究(ISSN1003-2053 CN11-1805/G3 )2/3 2011,08p1141-11147
(88)我国取消农业税的政策背景与效应——基于制度分析框架的回顾与总结。税务经济研究(CN-1824/F),2011,04p75-81,2/2.
(89)企业融资交易的契约安排——一个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 审计与经济研究,ISSN1004-4833 CN32-1317/F 2012年第2期(双月刊,三月)P89-97,2/2
(90)台湾农民创业园:三化同步战略的重要实践与策略选择。闽台关系研究,内部资料,季刊,2011年3期,3/3
(91)无效率损失下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理论贡献。现代财经。ISSN1005-1007 CN12-1387/F,2012年2期,2/2
(92)黄祖辉主编《中国三农问题解析:理论述评与研究展望》《中国农村金融产业组织问题:研究述评与展望》(p212-228)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
(93)程刚编著《新城发展路径选择》的《第22章财政发展战略与体制机制》《第23章金融发展战略与体制机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
(94)程刚主编《中国撤县建区的新探索:宁波鄞州模式实证研究(2002-2012)》的《第16章撤县建区的金融体制机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10月
(95)台湾农民创业园:两岸农业合作的重要实践与策略选择《台湾研究》2012年第2期,3/3
(96)中国金融发展的渔业经济增长效应——基于人均GDP和劳动生产率的视角《农业技术经济》2014年第3期
(97)中国农村金融产业组织问题研究述评与展望《金融发展研究》2013年第1期
(98)金融规模、金融调控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证《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8期
(99)地理标志保护视角下的山区特色产业现代化研究——以衢州椪柑为例《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12年6期
(100)人力资本、就业状况对农民工储蓄行为的影响 《金融监管研究》2013年11期
(101)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产品对外贸易研究——1982-2009年数据的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分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6期。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