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口算乘法成果展示标准

口算乘法成果展示标准

发布时间:2022-04-09 04:46:17

1.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三段五环”教学模式

课改以来,我县小学数学教师认真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我县教师本着“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基本理念,以课堂教学为核心,让我们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去学习,并给予学生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让学生充分的经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经过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我县的小学数学教学更加人性化,也更能适应学生的终身发展,不但让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让学生领悟了数学思想、积累了数学学习经验。可以说,课改以来,我县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很大转变,教学方法有了许多改变,数学教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课改的大潮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我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取得的成绩有以下几点:
1、溶入了教学思想: 经过课改的洗礼,课改的诸多教学理念已深入每位教师的心里,溶入了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师不再是课堂的霸主,课堂上不仅能听到教师的声音,更多的话语权已经交给学生。课堂上教师给足时间让学生思考,创造机会让学生探索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的个性彰显,充分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现在的课堂上经常能听到“你还有什么想说的?”“你是怎么想的?”“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这些问话,都能给学生展示自己想法的机会,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感受收获的喜悦。
2、形成了教学模式: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摸索,改变了过去“教师讲授,学生听课,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这一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一些适合新课程的教学模式。有由学校提出并在校内实施的教学模式:实小的“四环四动”;玉沙的“三段五环”;大垸的“生本课堂”, ……。有教师在教学中摸索、探讨形成的一些典型的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探索、分析——交流、小结——巩固提升”;“提供材料——猜测——验证——得出结论——应用”;“生活——数学——生活”等等。
3、积累了教学成果:课改以来,我县小学数学教师认真学习教学理论,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并不断反思、总结,积累了丰厚的教学成果。一是参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省级课题实验,积累了实验成果;二是参加省、市、县课堂教学竞赛,教师们精心设计,自动生成的课堂,为我们积累了很好的教学示范课例成果;三是教师们在教学中善于思考,勤于动笔,撰写了很多教学论文、案例、反思,在省、市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四是配合相关课题制作的课堂教学课件,丰富了我们的教学资源。
虽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上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我们的课堂上也还存在许多问题,应引起我们重视。通过整理这一年来的视导听课记录,下面就我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改进策略。
一、驾驭教材的能力有待提高。
教材是课标理念的载体,是课堂教学的依托,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作为教师,只有认真研读教材,明确编写意图,吃透教材,合理用好教材,才可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干扰(研读深度、理解能力、观念等),在驾驭教材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理解教材不深入,教学目标把握不准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教师把握教材,就是要抓住教材本质的东西。只有把握好教材,才有可能处理好教材。只有对教材进行客观的分析,才能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就可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如果教学目标把握不到位,教学设计就会出现偏差,完不成教材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例: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五下P61)。某教师在教学中给出了如下定位: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理解分数的意义;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出分数;能用分数表示出指定的某一部分。在教学时,教师准备好了圆片,正方形纸及实物等。先让学生用圆片折出四分之一;再让学生用正方形折出四分之一(学生方法很多),再指出线段、面包、香蕉的四分之一;接着是相关练习;最后给学生讲解什么叫分数。应该说按设定的目标任务完成很好!但是教师忽视了教材的编排体系,忘记了螺旋式上升的基本规律。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已经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会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些是本单元开始系统学生分数的基础,也是本节课的基础,本节课的目标应该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把学生对分数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难点是理解单位“1”。所以本堂课的设计重点应该落在为什么不同的图形、物体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从而突出都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四份表示其中的一份,达到突破单位“1”的目的。
改进策略:反复阅读,整体把握,正确定位。
2、对教材的编排意图不明,随意改编教材
灵活使用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创新的改编教材,让教学更适应学生的学习,这是教师应该思考和尝试的工作。但如果教师不吃透教材的编排意图,随意的改编教材,难免会导致教学跑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是误导学生。
例:三上笔算除法(P74)。教师把例题改为:三一班学生参加学校校园集体舞体操比赛,每排12人,排了3排。三一班共多少学生参加比赛?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的过程,教师还给每位学生发了一张上有3排圆每排各12个的学具纸。教师有意把10个与2个圆之间加大了一点距离。教师告诉学生现在每个圆用来代替一个学生,请你们在上面圈一圈、画一画、想一想可以怎么计算,你是怎么想的?其实教师的想法是好的,希望通过借助学生的生活场景引出问题,再引导学生分析算法和算理,展示出不同的学生在计算时不同的思维,再来归纳出笔算乘法的过程。但是事与愿违,最后学生的回答出人意料。有6*6,4*9,3*3*4,10+10+10+6等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在改编教材和提供相应的学习材料时,教师忽视了如下几点:一是学生的直观思维在学习时有时会带来负面影响;二是学生对口算乘法的依赖(所提供的素材刚好可以用口算乘法:4*9,6*6);三是对教材没有深层的把握。我们梳理一下教材,就不难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本单元第一个内容是口算乘法(包括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估算:接近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这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十数乘一位数后,加上已有的知识经验——两位数的组成,再配合图上的3盒12枝彩笔展开的教学。学生根据已有基础应该能自觉把12分成10和2去思考。但改编后,相当于把整合彩笔打开后混在了一起,加之学生对圈一圈画一画也很感兴趣,想尽办法去圈去画,对这些圆片进行了重新组合,所以最后学生没有按照教师设想的过程走下去。这样的改编,没有促进学生的学习,反而误导了学生。
改进策略:弄懂意图,深入研究,慎重改编。
3、使用教材不到位,出现偏差
同样的教材,同样的目标,相同的流程,不同的教师来教,最后出现的结果可能是大相径庭。存在的差异在哪能儿?除了教师个人的教学技巧和素养存在差异外,更多的是因为对教材的使用情况有异,让教学出现偏差,不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教学效果。
例: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P33)。数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又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普遍运用。这个单元的教学从学生具体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的概念,把学生已有20以内数的认识扩充到100。主题图以100只小羊为背景,小羊是一年级小朋友喜欢的动物形象之一。因此教师们借用这一主题图,配合情境图展开教学,让学生去认识100以内的数。我在听课中发现,教师们大多采用如下教学流程:出示主题图——指定区域数一数——估一估,扩大数的范围——出示情境图展开具体的学习活动。这样的流程应该说是合理的,可是在教学中很多教师碰到了意想不到的事。教师问学生:“同学们我们估一估,大概有多少只羊?”这样的处理,有利于养成学生初步的估算习惯,这也是培养数感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当教师满含期待的,等待学生各种各样的估算结果时,没想到学生异口同声的答道:“有100只小羊!”,估算的设想落空了!教学没能在教师设定的轨迹上运行,教师也显得非常难堪!另一位教师采用分割呈现的模式,虽然教学程序完全相同,但效果截然不同。这位教师的做法是:把主题图分几次呈现,先出示20只小羊,让学生数一数、圈一圈。然后说:“在草地上还有好多小羊,比20只多得多,你猜猜可能是多少?”学生猜出各种答案后,然后突出“多得多”,再出现整体,估计谁猜的对一些,最后再让学生圈一圈、数一数(整十整十的数)。这样的处理,让学生对“多得多”有了初步理解,也让学生体验了估算的过程,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大有益处。两种对教材的不同使用,产生了不一样的结果。
改进策略:用心领悟,深入挖掘,合理使用。
二、课堂教学盲目追求形式。
1、情景导入流于形式。
创设情境,这是我们数学教师非常熟悉并广泛使用的一种导入手段,这也是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做法。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追求新异的情境,可谓绞尽脑汁,最后结果确不让人满意。
例如,“倒数的认识”情境导入:一位教师煞费苦心的设计了 “神奇的汉字”,利用这一动画情境导入。先是出示一个“呆”字,然后变成一个“杏”子;接着出示一个词“大海”,然后变成“海大”;最后出现一句话“客上天然居”,然后变成“居然天上客”。同学们,你还在哪些地方发现过这种现象。学生在这一指引下,说出了“吴、另、音、部、防,人好、相互、唱歌、牛奶;……”倒着能读的句子学生没有想出来,教师又说了两个:人过大佛寺;僧游云隐寺。在学生的佩服和赞扬的眼光中,教师说,在我们的数学上也有这样的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倒数”,并板书课题。花了大量的时间,教师终于引出主题了,可惜学生还沉迷于拼凑汉字中,上完新课后,教师安排了一个开放练习,让学生随意写出几组倒数。结果是除了部分正确的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写:6和9;15和51;3.45和54.3的。细细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的确,教师精心的设计,情境可谓新颖,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可是学生的兴趣并不在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上,加之所选的情境与这节课的学习内涵是不相同的,并且在情境中没有数学问题,因些不能达到帮助学生认识“倒数”这一目的,也不能引发学生思考,还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
改进策略:贴近生活,蕴含问题,引发思考
2、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话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共同完成任务时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有利于促进学生学好数学。因此,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利用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在课堂上经常能听到教师说:“四人小组一起讨论一下”“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探讨一下**的规律”等,像这样的指令就是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有了这样的形式,但缺乏实质性的合作。主要表现在: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探讨价值,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给学生的时间不充裕。
有一次在听“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教师要求小组合作完成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思考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面积关系时。有的组就一个强势的学生做了,其他的人无所事事;有的组各做各的,互不相干;有的组面面相觑,不知在教师要求的合作中自己应该做什么。细想,这一过程需要合作吗?一个人不能独立完成吗?
再如,教师让四人小组分析讨论,学生还没开始进入思考状态,教师就开始追寻结果,学生也就胡乱的看似讨论状,做做样子,草草了事。
凡此以上种种都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把小组中的不同思想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没有了独立思考的过程,合作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没有一定的时间做保证,学生的研究探索将一事无成。如果教师设计的合作问题没有一定的难度,讨论就没有意义,就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小组合作往往成了能说会道的小朋友的舞台,其他小朋友的潜能受到抑制。
改进策略:问题明确,给足时间,优化组合。
3、操作流于形式。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及技能,而且还要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经历、感受、体验、探索。操作活动就是帮助学生体验、探索并经历知识形成过程的一种很好的手段。通过操作可把抽象的知识放在直观中去理解,通过操作可以探索规律,并提炼出结论性的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操作活动非常丰富,需要通过操作去帮助学生学习的知识也很多。计算课时可利用操作帮助理解,如:一年级的“退位减法”;几何知识可利用操作推导公式,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还有统计里的相关内容,如:可能性等等。操作活动安排得当,将会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操作活动安排不当,将费时费力毫无意义。
比如,在教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老师创设小明上学选择什么路比较近(家与学校分别在三角形路的两点上)这一情境,几乎所有学生一眼就看出了走一条边最近,而教师硬要学生自己想办法去操作,再比较。有的用尺去量,有的做一个模拟的,拆下两条边与一条边去比。教师在学生操作后,引导学生提出猜想“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本不需要操作的对象,强制操作,这样的操作有意义吗?
但如果是在“圆的面积”时,安排学生操作把一个圆转化为近似的长方形,学生如果在教师的指导下操作好了,学生经历了这一过程,将有助于圆面积公式的推导,也有利于解题能力的提高。又如,在一年级教“退位减法”时,16-9,让学生借助小棒操作,可帮助学生理解6不够减9,用10来减,再与6相加得7。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退位减法的真理,和建立向前一位借1当10的初步感知。
改进策略:精选材料,操作有序,做好提练。
三、计算能力整体下降。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计算能力,应该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方面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在整个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每册书都有专门计算的单元,从整数、小数到分数;从单一的四则运算、混合运算到简便计算。在小学数学教材上,计算内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让整个小学数学教学透出浓浓的计算味。应该说“读数和计数、知道时间、购物付款和找零、计重和测量、看懂浅易的时间表及简单的图表及图示,以及完成与此有关的必要计算、估算和近似计算的能力是成年人生活、工作以及进一步学习对数学的需要 。” 可是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水平都很让人担忧。有教师抱怨,五年级的小孩连乘法口诀都不会、100以内的加减都不能过关;有家长坦言,自己的小孩计算非常粗心,总是出错。的确,我县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整体不强,与课改前比,应该说是整体下降。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除了来自己学生及家庭的影响,更多地应该是我们作为教师的责任。教师在计算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缺少口算能力的培养。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前面谈到的学生计算能力低下的现象,其实是由于我们在教学中忽视口算的重要性造成的。由于学生刚开始学习计算时,年龄较小,记忆随意性强。这时的口算教学,需要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能熟记。
改进策略:重视口算,注重落实;反复训练,达到熟练。
二是重多样化轻优化。课程标准鼓励算法多样化,所以在教学中,我们的教师一味的追求计算方法的多样,不管这些方法是不是同等水平的重复,有些甚至是无任何意义的所谓多样,教师一味的肯定。这样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计算时过度的追求“与众不同”,忽略了算法更忽略了算理,再加上书上没有出现计算的法则,教师也就顺其自然,只要学生能做对就行,忽略了对算法的优化。
例: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P68),学生按照教师的意思给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法,如果允许的话,学生还可以在这样低层次的重复中给出许多看似不同,其实质一样的答案,都是毫无意义的不断拆、分后的答案,这样把多样化变成形式化后在计算教学中是没有意义的,不但不能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还会有诸多负面影响。
又如: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P63),在教师的大胆鼓励下“你还有什么不同的计算方法?”学生提出了除书上以外的24*6*2,24*4*3,12*8*3等(因为学生已经学过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师大加表扬。的确这些方法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不是我们这堂课的目的所在,我们应该把学生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计算法则上引导。虽然书上没有出现法则,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要讲或者不小结计算法则。
改进策略:关注多样,重视优化;弄清算理,掌握算法。
三是课堂训练不到位。教育心理学认为:计算是一种智力操作技能,而知识转化为技能是需要过程的。计算技能的形成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研究表明,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分为四个阶段,即认知阶段、分解阶段、组合阶段、自动化阶段。要使小学生计算水平达到自动化阶段,进行必要的练习是不可缺少的。要按难易程,有层次的安排一定数量的练习,促进学生计算水平的提高。
例:教学整数乘除混合计算后,学生会做:(25*4)/(25*4)=1;过后让学生计算:(25+4)-(25+4)时,居然也给出了得1的答案。说明学生仅在简单的模仿,把这两类计算弄混了,也就是说在学习加减混合时还没有达到自动化的水平。所以在计算训练中要有针对性的、对比性的训练。
又如:在小数乘法计算时,学生经常把小数点位置弄错。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设计练习时,可以分层设计。第一层,基础训练,给积点上小数点(6.7*0.8=536);第二层,变式训练,如何加上小数点使积正确(28*93=26.04);第三层,开放练习,填合适的数,使算式成立( )*( )=4.8。

2. 依依口算一道除法算式时他的口算过程42÷6=20+2=12这道除法算式是()

每天一个科学小实验,陪孩子一起玩科学。
声明
本公众号只作公益分享,供孩子们假期预习(期末复习)使用,请勿商用,违者追究!资源包括人教版1~6年级数学各年级知识点,题目不提供答案。另有电子版可供下载使用,下载方式见文末。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1、① (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 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 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 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 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 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 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 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
2、没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
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3、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3)除法的验算方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基本规律:
(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增:第二单元 课外知识拓展
5、2、3、5倍数的特点
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比如:462,4+6+2=12,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6、关于倍数问题:
两数和÷倍数和=1倍的数
两数差÷倍数差=1倍的数
例: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的和是24,求甲乙两数?
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它们加起来就相当于乙数的6倍了,而它们加起来的和是24。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6倍是24。所以乙数为:24÷6=4,甲数为:4×5=20

同样:若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之差是24,求甲乙两数?
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它们的差就相当于乙数的4倍了,而它们的差是24。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4倍是24。所以乙数为:24÷4=6,甲数为:6×5=30
7、和差问题
(两数和 — 两数差)÷2=较小的数
(两数和 + 两数差)÷2=较大的数
例:已知甲乙两数之和是37,两数之差是19,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如图:
解析:如果给甲数加上“乙数比甲数多的部分(两数差)”(虚线部分),则由图知,甲数+两数差=乙数。如是:甲数+两数差+乙数=甲数+乙数+两数差=两数和+两数差
又有:甲数+两数差+乙数=乙数+乙数=乙数×2
知道:两数和+两数差=乙数×2
(两数和 + 两数差)÷2=乙数
解:假设乙数是较大的数。乙:(37+19)÷2=28 甲:28-19=9
8、锯木头问题。
王叔叔把一根木条锯成4段用12分钟,锯成5段需要多长时间?
如图,锯成4段只用锯3次,也就是锯3次要12分钟,那么可以知道锯一次要:12÷3=4(分钟)
而锯成5段只用锯4次,所需时间为:4×4=16(分钟)
9、巧用余数解决问题。

①( )÷8=6……( ),求被除数最大是 ,最小是 。

根据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规则,余数最大应是7,最小应是1。
再由公式: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知道被除数最大应是6×8+7=55,最小应是6×8+1=49。
②少年宫有一串彩灯,按1红,2黄,3绿排列着,请你猜一猜第89个是什么颜色?

……
由图可知,彩灯一组为:1+2+3=6(个),照这样下去,89÷6=14(组)……5(个)第89个已经有像上面的这样6个一组14组,还多余5个;这5个再照1红,2黄,3绿排列下去,第5个就是绿色的了。
③加一份和减一份的余数问题。
例1:38个去划船,每条船限坐4个,一共要几条船?
38÷4=9(条)……2(人)
余下的2人也要1条船,9+1=10条。
答:一共要10条船。
例2:做一件成人衣服要3米布,现在有17米布,能做几件成人衣服?
17÷3=5(件)……2(米)
余下的2米布不能做一件成人衣服
答:能做5件成人衣服。
第三单元 复式统计表
1、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这个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2、观察、分析复式统计表要先看表头,弄清每一项的内容,再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回答问题。
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
口算乘法
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在脑中列竖式计算。

2、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先用整百数乘一位数,再用整十数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先用整百整十数的前两位与一位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3)在脑中列竖式计算。

3、一个数与10相乘的口算方法:
一位数与10相乘,就是把这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

4、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先用这个两位数与整十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O。
小技巧: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如:30×500=15000 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500=15000

笔算乘法
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积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
注意事项
1.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2、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3、凡是问 够不够,能不能 等的题,都要三大步:
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 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几个特殊数:
25×4=100 ,125×8=1000
4、相关公式:
因数×因数 = 积
积÷因数 = 另一个因数
5、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三 )位数,也可能是( 四 )位数。
6、一个两位数与11的速算技巧:
第五单元 面积
面积和面积单位: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理解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的意义。
面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1平方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
1平方分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1平方厘米: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3.在生活中找出接近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例子。例如1平方厘米(指甲盖)、1平方分米(电脑光盘或电线插座)、1平方米(教室侧面的小展板)。
4.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不同。长度单位测量线段的长短,面积单位测量面的大小。
5.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背 熟:
(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反过来也要会说。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厘米。)
(2)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是(1米 )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也就是(10000平方米)。
(5)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面积单位进率和土地面积单位:
1.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有( 公顷 )和( 平方千米 )。
★“ 公顷 ”→ 测量菜地面积、果园面积、建筑面积
★“ 平方千米 ”→ 测量城市土地面积、国家面积
1公顷: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公顷。
1平方千米: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2.正确理解并熟记相邻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① 进率100:
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 = 100 公顷
② 进率10000:
1公顷 = 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 = 10000平方厘米
③ 进率1000000:
1平方千米 = 1000000平方米
④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 )。
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 )。

背熟公式
1、周长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 2
长 = 周长÷2-宽
或者:(周长-长×2)÷2= 宽
宽 = 周长÷2-长
或者:(周长-宽×2)÷2=长
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 = 周长÷4
2、面积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已知面积求长:长=面积÷宽
已知面积求边长:边长=面积开平方
已知周长求长:长=周长÷2 - 宽
已知面积求边长:边长=面积÷4
A、正确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并能正确运用上面的4个计算公式求周长和面积。
归类:什么样的问题是求周长?(缝花边、围栅栏、围栏杆、池塘或花坛周围小路长度、围操场跑步的长度等等)什么样的问题是求面积?或与面积有关?(课本等封面大小、刷墙、花坛周围小路面积、给餐桌配玻璃、给课桌配桌布、洒水车洒到的地面、某物品占地面积、买玻璃、买镜子、买布、买地毯、铺地、裁手帕的等等)
B、长方形或正方形纸的剪或拼。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长方形或正方形拼成新的图形后的面积与周长。从一个图形中(通常是长方形)剪掉一个图形(最大的正方形等)求剪掉部分的面积或周长、求剩下部分的面积或周长。要求先画图,再标上所用数据,最后列式计算。
C、刷墙的(有的中间有黑板、窗户等):用大面积-小面积。
熟练运用进率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掌握换算的方法。
1、低级单位——高级单位:数量÷它们间的进率
如:零钱换大钱,张数减少;300平方分米=3平方米
1、高级单位——低级单位:数量×们间的进率
如:大钱换零钱,张数增多;5平方千米=500公顷
注 意:
(1)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2) 大单位换算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小单位换算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3)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4)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也不一定相等。
第六单元 年、月、日
(一)年、月、日
1、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和(时、分、秒)。
2、重要的日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月1日元旦节、3月12日植树节,5月1日劳动节,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
3、熟记每个月的天数:知道大月一个月有31天,小月一个月有30天。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一年有12个月(7大4小1特殊)
可借助歌谣记忆:
一、三、五、七、八、十、腊(即十二月),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天,只有二月二十八。
每逢四年闰一日,一定要在二月加。
4、熟记全年天数: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365天,闰年366天。上半年多少天(平年181天,闰年182天),下半年多少天(所有年份都是184天)。
(1)季度:(一年分四季度,每3个月为一个季度)
一、二、三月是 第一季度(平年有90天,闰年有91天),
四、五、六月是 第二季度(有91天),
七、八、九月是 第三季度(92天),
十、十一、十二月是 第四季度(有92天)。
(2)会计算每个季度有多少天,连续几个月共有多少天。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12月和第二年的1月;一年中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
(3)给出一个天数会计算有几个星期零几天。
如:第三季度有(92)天,有(13 )个星期零( 1)天。平年全年有(365)天,是(52 )个星期零(1)天。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年份除以4的方法判断平年闰年。年份除以4有余数是平年,没有余数是闰年。
如:1978÷4=494……2,1978年是平年。
1988÷4=497,1988年是闰年。
(5)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1900年是平年,2000年是闰年。
5、经过的天数的计算:
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1
例如:6月12到8月17日是多少天?
6月12日~~6月30日 30-12+1=9(天)
7月有:31(天) 8月1日~~8月17日 有:17(天)
9+31+17=57(天)
6、给出一个人出生的年份,会计算这个人多少周岁;给出一个人的年龄会计算他是哪一年出生的。
如:小华1994年6月出生,到今年6月(15岁)。小华今年12岁,他是(1997年)出生的。
7、通常每4年里有( 1 )个闰年, ( 3 )个平年。
(如果说某个人不是每年都能过到生日,8岁过两次生日,12岁过3次生日,那么他的生日就是2月29日。)

8、推算星期几的方法:
例如:已知今天星期三,再过50天星期几?
解析:因为一个星期是七天,那么由50÷7=7(星期)……1(天),知道50天里有7个星期多一天,所以第50天是星期三往后数一天,即星期四。
9、会计算到今年经过的年份:就用2013 - 给的年份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到今年建国多少周年?
熟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时间是1949年10月1日;
算式:2013-1949=64(年)
(二) 24计时法
1、普通计时法又叫12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两个12时表示,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加上“上午”、“下午”等前缀。(如凌晨3时、早上8时、上午10时、下午2时、晚上8时)
2、24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24时表示,在表示的时间前可以加或可以不加表示的大概时间段得词语。
3、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时,超过下午1时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把原来的时刻加上12。
如:
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上午9时 === 9时或9:00
晚上9时 === 21时或21:00
4、反过来要把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表示成普通计时法的时刻,超过13时的时刻就减12,并加上下午,晚上等字在时刻前面。
比如:16时等于16 - 12 = 下午4时。(必须加前缀)
5、计算经过时间,就是用结束时刻减开始时刻。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时间段(经过时间)
比如:10:00开始营业,22:00结束营业,
营业时间为:22:00—10:00=12(小时)
★(计算经过时间时,一定把不同的计时法变成相同的计时法再计算)
比如:某商品早上8:00开始营业,下午6:00停止营业,一天营业多少时间?
下午6:00=18:00 18:00 - 8:00 = 10(小时)
6、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时间是一段,时刻是一个点)
如:火车11:00出发,21时30分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0时30分),注意不要写成(10:30)。
正确的列式格式为:21时30分-11时=10时30分,不能用电子表的形式相减。
再如:火车19时出发,第二天8时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3小时)。像这种跨越两天的,可以先计算第一天行驶了多长时间:24-19=5(时),再加上第二天行驶的8个小时:5+8=13(时)
又如:一场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先换算,155分=2时35分,再计算。
7、会根据给出的信息制作月历和年历。如:某年8月1日是星期二,制作8月份的月历。再如:某年4月30日是星期四、制作五月份的日历。
制作年历步骤:
第一:确定1月1日是星期几;
第二:确定12个月怎样排列,
第三:把休息日用另外的颜色标出来。
8、时间单位进率:
1世纪=100年
1年 =12个月
1天(日)=24小时
1小时=60分钟
1分钟=60秒钟
1周=7天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1、小数的意义:像3.45,0.85,2.60,36.6,1.2和1.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2、小数的认、读、写: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几百几十几)。小数部分每一位都要读,按读电话号码的方法读,有几个0就读几个零。
例如:127.005读作:一百二十七点零零五。
3、小数与分数的关系、互换。小数不同表示的分数就不同。
例如:0.5=5/10 0.50=50/100
4、运用元/角/分、米/分米/厘米的知识写小数;把7角、7分改写成以元作单位的小数。
5、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十分之一,也就是0.1
把“单位1”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它的百分之一,也就是0.01
6、分母是10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0.1),
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0.01)。
7、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的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从小数点后最高位比起。
8、比大小的两种情况:跑步是数越少越好;跳远、跳高是数越大越好。
9、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再相加、减。
10、小数加减法计算:。
(尤其注意:12-3.9;9+8.3 等题的计算。)

11、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
(如:5.1 >5 ;1.3 > 1等)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搭配(二)
简单的排列:有序排列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简单的组合:组合问题可以用连线的方法来解决。
组合与排列的区别:排列与事物的顺序有关,而组合与事物的顺序无关。
“数学复习资料”。
2、系统会自动回复最新下载链接。

3. 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链接:https://pan..com/s/13hPckIugr87LyiByEIL5Dw

提取码:841w

口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应该说是一种必备的能力,小学如果能够练习好口算,就会为以后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孩子的能力也是有差别的,方法也是各不相同,如何才能让孩子练好口算,提高口算能力呢?

4. 课例研究对您的专业成长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试举例说明。

一、“课例研究”的有关内容
1、明确“课例研究”的内涵
“课例研究”是在新课改深入开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校本教研活动方式,是一种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研究,它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研究渗透或融入教学过程,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活动方式以同伴成员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是文本的教案和案例式的课堂教学。也是一种“教学与研究的一体化”、十分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的手段。
2、理解与“三课”的区别
第一,专业性活动与事务性活动的区别。课例研究是教师群体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它以研究教学,改进教学为己任,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因此,“研究”是其要务。在常规教研中,备、听、评课被异化为一项需要完成的任务,对教师而言,备、听、评课的目的并非出于解决教学难题,而是为了完成学校领导布置的听课任务。
第二,规范性行为与随意性行为的区别。课例研究有明确的研究主题(本次就三个主题),是一项规范的专业行为。相比之下,常规教研中的备、听、评课就有些随意了。听课教师往往事先不做任何准备,不知道要听什么,也不知道怎样去听,听完课后,往往是“就课论课”, 研讨的主题并不明确, 甚至极为泛化。有时研讨也没有人做记录,授课教师事后也不根据评课意见,形成课例研究报告。
第三,常规性开展与临时性开展的区别。课例研究期望教师群体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和研究,形成和谐互动的专业发展共同体,因此它要求学校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为其常规开展提供时间、经费和政策等方面的保障。但传统教研中的备、听、评课往往缺乏整体规划和强有利的保障,常常会因学校其他事务的影响而被迫中断或敷衍了事,有的学校甚至利用较长的时间来设计或实施一次备、听、评课活动,其他时间则无所作为。
3、把握“课例研究”的特点
一是教学性。课堂的本质是教学,而不是展示。教学重过程,展示重结果。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成长、共同探索新知、共享生命体验的完整的生活过程。如果说教学要展示的话,展示的也应是这个过程本身。
二是研究性。课堂不仅是课程实施的场所,更是进行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的实验室,每一间教室都是独特的,都是教师把教学方案加以落实、试验、验证和修正的地方,因此,每一间教室都是教师教学理论和方案的实验室。研究性意味着课堂不仅要成为教师自我反思的对象,同时也要成为教师同行或专家共同讨论的领域。
三是实践性。课例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课例研究是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行为持续不断改进、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课例研究是没有终点的。
二、研究的三个主题
1、善于激活学习兴趣——有效课堂的“兴奋剂”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而学习最好的动力莫过于学生对学科本身产生的兴趣”(托尔斯泰语)。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在课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把每一堂深讲生动,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求知欲”是人们进行积极探求知识的一种欲望。主要表现为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特点就是“我要学”、“我能行”。如果学生原有认知结构被唤起,思维被激活后,就能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去创新。然而任何认知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感作用下进行的,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直接动力。例如.学习“口算乘法”时,由于计算课比较抽象,再加上本节课知识点单一,就是讲解“一位数乘整十数”的一道例题,而一位数乘整百数、整千数等口算方法放在“试一试”里完成。为了达到有效设计,以“儿童乐园”为背景;以小精灵导游为主线;以坐旋转木马、碰碰车,参加口算比赛,帮助叔叔、阿姨解决问题,师生找朋友等为内容,将学生置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来学习数学,既激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特别是依据“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句名言,首先设计小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儿童乐园,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数学问题,这样很快唤醒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为学生学习抽象的“口算乘法”开辟了良好的途径。
2、勤于挖掘探索潜能——有效课堂的“催化剂”
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之间不能画等号,两者并不是同步的。一般来说,知识的积累是渐进的、明显的,能力的发展是潜在的,潜移默化的。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重要的是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填鸭式的教学,虽然也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知识,但是,它对智力发展和能力的培养起着抑制的作用。所以有效教学能凋动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从不断地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去探索和掌握新知中发展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维活动空间,促进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信息交流渠道要畅通,应该体现多层次、多方向,以此增大信息量,挖掘学生的探索潜能。例如:在让学生尝试探索2×10=?时,教师首先从已学过的“表内乘法”知识出发——2×9=?,然后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2×10=?的口算方法形成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尝试探索的空间,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迁移规律,再次尝试探索20×3=?的口算方法,这时学生对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已形成了表象,教师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以小精灵导游看到“儿童乐园”的小朋友在做口算比赛,邀请学生参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4= 20×4= 200×4= 200×4=,学生在学习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扩展到一位数乘整百数、整千数,并要求学生在口算的同时归纳概括口算方法,以此挖掘学生尝试探索的潜能,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证实了我国著名教育专家、教法改革家尝试教学法的创立者邱学华教授的名言:“在人类住居的这蓝色的星球上,什么样的奇迹都可能发生。问题在于你是否敢于去尝试!”
3、敢于展示学生错误——有效课堂的“润滑剂”
所谓“错误”是指师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偏差或失误。“错误”伴随教学始终,它有时发生在学生方面,有时发生在教师方面。课堂教学中学生一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师有时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尴尬。但我认为,流畅并不意味着教学的顺利成功,表面的达成并不表明学生的有效发展。即使是公开课也应该是常态课中的经典,经典不回避曲折,曲折才显美丽。在教学中,我们不该放过学生中带有普遍性的典型错误,而应发挥教学机智,将这种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转换成教学资源,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教学思路.将错误转化成美丽,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真正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帮助学生超越自我。例如:学生在口算20×3=?时,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想法(1)、因为3个10的和是30,再加上3个10就是60,所以20×3=60;(2)、因为3个20相加是60,所以20×3=60;(3)、也可以把20×3看成是3个20,因为3个20是60,所以20×3=60……这些动态生成的多种想法,虽然没有突出本节课的口算重点,但是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依据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而思考,具有普遍性,所以教师要抓住这些动态资源,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教学思路。前两种方法都是从加法意义的层次思考,是低层次的思考方法,但是对的,应给予肯定;而第三种方法是根据乘法的意义思考,思考层次较高,但怎样口算简便?需要教师引导、提升。特别是学生口算2×4= 20×4= 200×4= 200×4= 这几道题后,让学生归纳概括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等方法时,有的学生说,先乘一位数;有的学生说,把乘的结果加上几个0;有的学生说,我根据2×4=8后补0等等,多好的动态资源呀,学生的思考过程已在提升,教师可抓住这有利时机正面引导,激励评价,提升知识,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种生生、师生之间互动的实现和颇具创意的新知形成,关键是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教师有意暴露学生的错误,使之成为生成新知的有效资源,诱发了学生针对错误展开争辩、探究、交流,于精彩之处挑起矛盾.困惑之时给学生留足探究空间,学生主动积极地去观察、思考、分析,比较,从而发现了规律,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不断张扬学生的鲜活个性,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三、提出几条建议
1、有效教学是一种策略,它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一种策略,要求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并不要求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2、“课例研究”是在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校本教研方式。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每次活动要有明显的主题,不能贪大就全,要小专题、多角度、分层次研究,解决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遇到的困惑,实现有效教学。
3、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5. 课例研究对你的专业成长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试举例说明

答:
一、“课例研究”的有关内容
1、明确“课例研究”的内涵
“课例研究”是在新课改深入开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校本教研活动方式,是一种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研究,它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研究渗透或融入教学过程,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活动方式以同伴成员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是文本的教案和案例式的课堂教学。也是一种“教学与研究的一体化”、十分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的手段。
2、理解与“三课”的区别
第一,专业性活动与事务性活动的区别。课例研究是教师群体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它以研究教学,改进教学为己任,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因此,“研究”是其要务。在常规教研中,备、听、评课被异化为一项需要完成的任务,对教师而言,备、听、评课的目的并非出于解决教学难题,而是为了完成学校领导布置的听课任务。
第二,规范性行为与随意性行为的区别。课例研究有明确的研究主题(本次就三个主题),是一项规范的专业行为。相比之下,常规教研中的备、听、评课就有些随意了。听课教师往往事先不做任何准备,不知道要听什么,也不知道怎样去听,听完课后,往往是“就课论课”, 研讨的主题并不明确, 甚至极为泛化。有时研讨也没有人做记录,授课教师事后也不根据评课意见,形成课例研究报告。
第三,常规性开展与临时性开展的区别。课例研究期望教师群体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和研究,形成和谐互动的专业发展共同体,因此它要求学校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为其常规开展提供时间、经费和政策等方面的保障。但传统教研中的备、听、评课往往缺乏整体规划和强有利的保障,常常会因学校其他事务的影响而被迫中断或敷衍了事,有的学校甚至利用较长的时间来设计或实施一次备、听、评课活动,其他时间则无所作为。
3、把握“课例研究”的特点
一是教学性。课堂的本质是教学,而不是展示。教学重过程,展示重结果。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成长、共同探索新知、共享生命体验的完整的生活过程。如果说教学要展示的话,展示的也应是这个过程本身。
二是研究性。课堂不仅是课程实施的场所,更是进行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的实验室,每一间教室都是独特的,都是教师把教学方案加以落实、试验、验证和修正的地方,因此,每一间教室都是教师教学理论和方案的实验室。研究性意味着课堂不仅要成为教师自我反思的对象,同时也要成为教师同行或专家共同讨论的领域。
三是实践性。课例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课例研究是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行为持续不断改进、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课例研究是没有终点的。
二、研究的三个主题
1、善于激活学习兴趣——有效课堂的“兴奋剂”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而学习最好的动力莫过于学生对学科本身产生的兴趣”(托尔斯泰语)。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在课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把每一堂深讲生动,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求知欲”是人们进行积极探求知识的一种欲望。主要表现为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特点就是“我要学”、“我能行”。如果学生原有认知结构被唤起,思维被激活后,就能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去创新。然而任何认知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感作用下进行的,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直接动力。例如.学习“口算乘法”时,由于计算课比较抽象,再加上本节课知识点单一,就是讲解“一位数乘整十数”的一道例题,而一位数乘整百数、整千数等口算方法放在“试一试”里完成。为了达到有效设计,以“儿童乐园”为背景;以小精灵导游为主线;以坐旋转木马、碰碰车,参加口算比赛,帮助叔叔、阿姨解决问题,师生找朋友等为内容,将学生置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来学习数学,既激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特别是依据“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句名言,首先设计小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儿童乐园,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数学问题,这样很快唤醒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为学生学习抽象的“口算乘法”开辟了良好的途径。
2、勤于挖掘探索潜能——有效课堂的“催化剂”
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之间不能画等号,两者并不是同步的。一般来说,知识的积累是渐进的、明显的,能力的发展是潜在的,潜移默化的。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重要的是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填鸭式的教学,虽然也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知识,但是,它对智力发展和能力的培养起着抑制的作用。所以有效教学能凋动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从不断地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去探索和掌握新知中发展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维活动空间,促进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信息交流渠道要畅通,应该体现多层次、多方向,以此增大信息量,挖掘学生的探索潜能。例如:在让学生尝试探索2×10=?时,教师首先从已学过的“表内乘法”知识出发——2×9=?,然后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2×10=?的口算方法形成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尝试探索的空间,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迁移规律,再次尝试探索20×3=?的口算方法,这时学生对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已形成了表象,教师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以小精灵导游看到“儿童乐园”的小朋友在做口算比赛,邀请学生参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4= 20×4= 200×4= 200×4=,学生在学习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扩展到一位数乘整百数、整千数,并要求学生在口算的同时归纳概括口算方法,以此挖掘学生尝试探索的潜能,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证实了我国著名教育专家、教法改革家尝试教学法的创立者邱学华教授的名言:“在人类住居的这蓝色的星球上,什么样的奇迹都可能发生。问题在于你是否敢于去尝试!”
3、敢于展示学生错误——有效课堂的“润滑剂”
所谓“错误”是指师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偏差或失误。“错误”伴随教学始终,它有时发生在学生方面,有时发生在教师方面。课堂教学中学生一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师有时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尴尬。但我认为,流畅并不意味着教学的顺利成功,表面的达成并不表明学生的有效发展。即使是公开课也应该是常态课中的经典,经典不回避曲折,曲折才显美丽。在教学中,我们不该放过学生中带有普遍性的典型错误,而应发挥教学机智,将这种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转换成教学资源,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教学思路.将错误转化成美丽,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真正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帮助学生超越自我。例如:学生在口算20×3=?时,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想法(1)、因为3个10的和是30,再加上3个10就是60,所以20×3=60;(2)、因为3个20相加是60,所以20×3=60;(3)、也可以把20×3看成是3个20,因为3个20是60,所以20×3=60……这些动态生成的多种想法,虽然没有突出本节课的口算重点,但是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依据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而思考,具有普遍性,所以教师要抓住这些动态资源,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教学思路。前两种方法都是从加法意义的层次思考,是低层次的思考方法,但是对的,应给予肯定;而第三种方法是根据乘法的意义思考,思考层次较高,但怎样口算简便?需要教师引导、提升。特别是学生口算2×4= 20×4= 200×4= 200×4= 这几道题后,让学生归纳概括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等方法时,有的学生说,先乘一位数;有的学生说,把乘的结果加上几个0;有的学生说,我根据2×4=8后补0等等,多好的动态资源呀,学生的思考过程已在提升,教师可抓住这有利时机正面引导,激励评价,提升知识,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种生生、师生之间互动的实现和颇具创意的新知形成,关键是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教师有意暴露学生的错误,使之成为生成新知的有效资源,诱发了学生针对错误展开争辩、探究、交流,于精彩之处挑起矛盾.困惑之时给学生留足探究空间,学生主动积极地去观察、思考、分析,比较,从而发现了规律,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不断张扬学生的鲜活个性,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三、提出几条建议
1、有效教学是一种策略,它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一种策略,要求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并不要求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2、“课例研究”是在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校本教研方式。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每次活动要有明显的主题,不能贪大就全,要小专题、多角度、分层次研究,解决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遇到的困惑,实现有效教学。
3、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6.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要如何进行

一、“课例研究”的有关内容

1、明确“课例研究”的内涵

“课例研究”是在新课改深入开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校本教研活动方式,是一种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研究,它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研究渗透或融入教学过程,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活动方式以同伴成员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是文本的教案和案例式的课堂教学。也是一种“教学与研究的一体化”、十分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的手段。

2、理解与“三课”的区别

第一,专业性活动与事务性活动的区别。课例研究是教师群体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它以研究教学,改进教学为己任,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因此,“研究”是其要务。在常规教研中,备、听、评课被异化为一项需要完成的任务,对教师而言,备、听、评课的目的并非出于解决教学难题,而是为了完成学校领导布置的听课任务。

第二,规范性行为与随意性行为的区别。课例研究有明确的研究主题(本次就三个主题),是一项规范的专业行为。相比之下,常规教研中的备、听、评课就有些随意了。听课教师往往事先不做任何准备,不知道要听什么,也不知道怎样去听,听完课后,往往是“就课论课”, 研讨的主题并不明确, 甚至极为泛化。有时研讨也没有人做记录,授课教师事后也不根据评课意见,形成课例研究报告。

第三,常规性开展与临时性开展的区别。课例研究期望教师群体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和研究,形成和谐互动的专业发展共同体,因此它要求学校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为其常规开展提供时间、经费和政策等方面的保障。但传统教研中的备、听、评课往往缺乏整体规划和强有利的保障,常常会因学校其他事务的影响而被迫中断或敷衍了事,有的学校甚至利用较长的时间来设计或实施一次备、听、评课活动,其他时间则无所作为。

3、把握“课例研究”的特点

一是教学性。课堂的本质是教学,而不是展示。教学重过程,展示重结果。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成长、共同探索新知、共享生命体验的完整的生活过程。如果说教学要展示的话,展示的也应是这个过程本身。

二是研究性。课堂不仅是课程实施的场所,更是进行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的实验室,每一间教室都是独特的,都是教师把教学方案加以落实、试验、验证和修正的地方,因此,每一间教室都是教师教学理论和方案的实验室。研究性意味着课堂不仅要成为教师自我反思的对象,同时也要成为教师同行或专家共同讨论的领域。

三是实践性。课例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课例研究是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行为持续不断改进、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课例研究是没有终点的。

二、研究的三个主题

1、善于激活学习兴趣——有效课堂的“兴奋剂”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而学习最好的动力莫过于学生对学科本身产生的兴趣”(托尔斯泰语)。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在课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把每一堂深讲生动,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求知欲”是人们进行积极探求知识的一种欲望。主要表现为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特点就是“我要学”、“我能行”。如果学生原有认知结构被唤起,思维被激活后,就能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去创新。然而任何认知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感作用下进行的,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直接动力。例如.学习“口算乘法”时,由于计算课比较抽象,再加上本节课知识点单一,就是讲解“一位数乘整十数”的一道例题,而一位数乘整百数、整千数等口算方法放在“试一试”里完成。为了达到有效设计,以“儿童乐园”为背景;以小精灵导游为主线;以坐旋转木马、碰碰车,参加口算比赛,帮助叔叔、阿姨解决问题,师生找朋友等为内容,将学生置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来学习数学,既激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特别是依据“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句名言,首先设计小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儿童乐园,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数学问题,这样很快唤醒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为学生学习抽象的“口算乘法”开辟了良好的途径。

2、勤于挖掘探索潜能——有效课堂的“催化剂”

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之间不能画等号,两者并不是同步的。一般来说,知识的积累是渐进的、明显的,能力的发展是潜在的,潜移默化的。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重要的是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填鸭式的教学,虽然也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知识,但是,它对智力发展和能力的培养起着抑制的作用。所以有效教学能凋动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从不断地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去探索和掌握新知中发展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维活动空间,促进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信息交流渠道要畅通,应该体现多层次、多方向,以此增大信息量,挖掘学生的探索潜能。例如:在让学生尝试探索2×10=?时,教师首先从已学过的“表内乘法”知识出发——2×9=?,然后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2×10=?的口算方法形成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尝试探索的空间,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迁移规律,再次尝试探索20×3=?的口算方法,这时学生对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已形成了表象,教师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以小精灵导游看到“儿童乐园”的小朋友在做口算比赛,邀请学生参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4= 20×4= 200×4= 200×4=,学生在学习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扩展到一位数乘整百数、整千数,并要求学生在口算的同时归纳概括口算方法,以此挖掘学生尝试探索的潜能,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证实了我国著名教育专家、教法改革家尝试教学法的创立者邱学华教授的名言:“在人类住居的这蓝色的星球上,什么样的奇迹都可能发生。问题在于你是否敢于去尝试!”

3、敢于展示学生错误——有效课堂的“润滑剂”

所谓“错误”是指师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偏差或失误。“错误”伴随教学始终,它有时发生在学生方面,有时发生在教师方面。课堂教学中学生一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师有时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尴尬。但我认为,流畅并不意味着教学的顺利成功,表面的达成并不表明学生的有效发展。即使是公开课也应该是常态课中的经典,经典不回避曲折,曲折才显美丽。在教学中,我们不该放过学生中带有普遍性的典型错误,而应发挥教学机智,将这种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转换成教学资源,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教学思路.将错误转化成美丽,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真正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帮助学生超越自我。例如:学生在口算20×3=?时,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想法(1)、因为3个10的和是30,再加上3个10就是60,所以20×3=60;(2)、因为3个20相加是60,所以20×3=60;(3)、也可以把20×3看成是3个20,因为3个20是60,所以20×3=60……这些动态生成的多种想法,虽然没有突出本节课的口算重点,但是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依据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而思考,具有普遍性,所以教师要抓住这些动态资源,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教学思路。前两种方法都是从加法意义的层次思考,是低层次的思考方法,但是对的,应给予肯定;而第三种方法是根据乘法的意义思考,思考层次较高,但怎样口算简便?需要教师引导、提升。特别是学生口算2×4= 20×4= 200×4= 200×4= 这几道题后,让学生归纳概括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等方法时,有的学生说,先乘一位数;有的学生说,把乘的结果加上几个0;有的学生说,我根据2×4=8后补0等等,多好的动态资源呀,学生的思考过程已在提升,教师可抓住这有利时机正面引导,激励评价,提升知识,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种生生、师生之间互动的实现和颇具创意的新知形成,关键是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教师有意暴露学生的错误,使之成为生成新知的有效资源,诱发了学生针对错误展开争辩、探究、交流,于精彩之处挑起矛盾.困惑之时给学生留足探究空间,学生主动积极地去观察、思考、分析,比较,从而发现了规律,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不断张扬学生的鲜活个性,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三、提出几条建议

1、有效教学是一种策略,它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一种策略,要求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并不要求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2、“课例研究”是在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校本教研方式。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每次活动要有明显的主题,不能贪大就全,要小专题、多角度、分层次研究,解决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遇到的困惑,实现有效教学。

3、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7. 小学数学如何运用思维导图

1

小学 数学如何使用思维导图

小学数学如何使用思维导图?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且富有趣味性,使课堂效率也能够得到较快的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培养。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思维训练技巧。

利用思维导图活跃课堂气氛

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是每一名优秀教师希望达到的效果,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可以相互探究,可以到黑板上进行实践填写,使学习的气氛更加浓厚。例如,在学习“认识钟表”这部分内容的时候

首先,教师讲授一下认识钟表的技巧,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到黑板前利用思维导图将认识时间的过程画出来,学生会拿出自己的笔记本,认真地进行思索,教师需要检验学生的完成情况,让学生轮流到黑板上完成之前布置的任务,让其他的学生一同进行审查。最后,教师给予正确的评价与鼓励。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能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探究与合作,活跃课堂气氛,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在思维导图的应用中需注意问题探讨

对思维导图进行灵活的运用,能够使教学效率得到较快的提升,使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得以解决,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会存在较多的问题。首先,有较少的冗余信息量,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就需要在图形中保证简洁的文字,但是也不能罗列描述语句在中心主题周围位置;其次,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能够使知识结构更加清晰、简单且完整,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需要对知识点实施分离以及整合处理,从而实现简化结构,但需保证完整性;第三,能够促进思维以及记忆能力的养成,在教学中,对图形、色彩、空间感以及节奏感进行综合利用,能够有效提高思维以及记忆能力。

在教学中,缺少色彩以及图形的应用,单纯的知识黑色文字,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影响大脑的正常运作。第四,在思维导图的制作上需要对高效工具软件进行充分利用,一般情况下,Inspiration,Mindmanager,Map-Maker,CmapTool,ThinkMaps以及MindMapper等软件是较为常见的工具,借助对以上工具的应用,可以将教学方式进行拓展,不再局限于纸张或者黑板的大小,对图形等能够实现任意修改,加之一定的彩图以及色彩,使思维导图的设计以及应用得到优化,使制作过程也能够得以优化并加快。

4

培养数学思维的策略

要在知识的发生过程,渗透数学思维。

由于数学思维往往蕴涵在具体知识之中,体现在知识的发生、应用过程中,学生掌握数学思维与理解知识、形成技能并不同步,需要经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较长过程,因此,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比数学知识的教学更加困难。尽管如此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还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是中学数学教师应当掌握的。

譬如,实施数学思维教学应遵循以渗透为主线,结合反复性、系统性、化隐为显、循序渐进、学生参与的原则就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规律。总之,挖掘、提炼和概括教材知识中的数学思维方法并将其教给学生,确实体现出某些规律性。但也应看到,数学思维的提高是一个长期过程,因而,教学中必须精心设计,反复渗透,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领会蕴涵于数学知识中的思想方法。

在问题解决方法的探索过程中,掌握数学思维方法。

许多教师往往产生这样的困惑:题目讲得不少,不但学生总是停留在模仿型解题的水平上,只要条件稍稍一变则不知所措,学生一直不能形成较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形成。究其原因就在于教师在教学中就题论题,殊不知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更为重要。

因此,在数学问题探索的教学中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领悟隐含于数学问题探索中的数学思维方法,使学生从中掌握关于数学思维方面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消化吸收成具有“个性”的数学思维,逐步形成用数学思维方法指导思维活动,这样在遇到同类问题时才能胸有成竹,从容对待。因此,在解题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思维解题的意识,注意分析探求解题思路时数学思维的运用,注意数学思维在解决典型问题中的运用。

8. 整十数乘一位数且积是240的乘法算式,你能写出多少

4×60 ,40×6, 30×8 ,80×3 ,240 ×1,3×80,6×40,8×30。

9. 怎样进行小学数学课例研究

怎样进行小学数学课例研究
一、“课例研究”的有关内容

1、明确“课例研究”的内涵

“课例研究”是在新课改深入开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校本教研活动方式,是一种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研究,它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研究渗透或融入教学过程,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活动方式以同伴成员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是文本的教案和案例式的课堂教学。也是一种“教学与研究的一体化”、十分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的手段。

2、理解与“三课”的区别

第一,专业性活动与事务性活动的区别。课例研究是教师群体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它以研究教学,改进教学为己任,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因此,“研究”是其要务。在常规教研中,备、听、评课被异化为一项需要完成的任务,对教师而言,备、听、评课的目的并非出于解决教学难题,而是为了完成学校领导布置的听课任务。

第二,规范性行为与随意性行为的区别。课例研究有明确的研究主题(本次就三个主题),是一项规范的专业行为。相比之下,常规教研中的备、听、评课就有些随意了。听课教师往往事先不做任何准备,不知道要听什么,也不知道怎样去听,听完课后,往往是“就课论课”, 研讨的主题并不明确, 甚至极为泛化。有时研讨也没有人做记录,授课教师事后也不根据评课意见,形成课例研究报告。

第三,常规性开展与临时性开展的区别。课例研究期望教师群体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和研究,形成和谐互动的专业发展共同体,因此它要求学校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为其常规开展提供时间、经费和政策等方面的保障。但传统教研中的备、听、评课往往缺乏整体规划和强有利的保障,常常会因学校其他事务的影响而被迫中断或敷衍了事,有的学校甚至利用较长的时间来设计或实施一次备、听、评课活动,其他时间则无所作为。

3、把握“课例研究”的特点

一是教学性。课堂的本质是教学,而不是展示。教学重过程,展示重结果。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成长、共同探索新知、共享生命体验的完整的生活过程。如果说教学要展示的话,展示的也应是这个过程本身。

二是研究性。课堂不仅是课程实施的场所,更是进行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的实验室,每一间教室都是独特的,都是教师把教学方案加以落实、试验、验证和修正的地方,因此,每一间教室都是教师教学理论和方案的实验室。研究性意味着课堂不仅要成为教师自我反思的对象,同时也要成为教师同行或专家共同讨论的领域。

三是实践性。课例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课例研究是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行为持续不断改进、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课例研究是没有终点的。

二、研究的三个主题

1、善于激活学习兴趣--有效课堂的“兴奋剂”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而学习最好的动力莫过于学生对学科本身产生的兴趣”(托尔斯泰语)。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在课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把每一堂深讲生动,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求知欲”是人们进行积极探求知识的一种欲望。主要表现为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特点就是“我要学”、“我能行”。如果学生原有认知结构被唤起,思维被激活后,就能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去创新。然而任何认知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感作用下进行的,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直接动力。例如.学习“口算乘法”时,由于计算课比较抽象,再加上本节课知识点单一,就是讲解“一位数乘整十数”的一道例题,而一位数乘整百数、整千数等口算方法放在“试一试”里完成。为了达到有效设计,以“儿童乐园”为背景;以小精灵导游为主线;以坐旋转木马、碰碰车,参加口算比赛,帮助叔叔、阿姨解决问题,师生找朋友等为内容,将学生置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来学习数学,既激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特别是依据“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句名言,首先设计小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儿童乐园,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数学问题,这样很快唤醒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为学生学习抽象的“口算乘法”开辟了良好的途径。

2、勤于挖掘探索潜能--有效课堂的“催化剂”

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之间不能画等号,两者并不是同步的。一般来说,知识的积累是渐进的、明显的,能力的发展是潜在的,潜移默化的。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重要的是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填鸭式的教学,虽然也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知识,但是,它对智力发展和能力的培养起着抑制的作用。所以有效教学能凋动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从不断地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去探索和掌握新知中发展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维活动空间,促进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信息交流渠道要畅通,应该体现多层次、多方向,以此增大信息量,挖掘学生的探索潜能。例如:在让学生尝试探索2×10=?时,教师首先从已学过的“表内乘法”知识出发--2×9=?,然后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2×10=?的口算方法形成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尝试探索的空间,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迁移规律,再次尝试探索20×3=?的口算方法,这时学生对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已形成了表象,教师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以小精灵导游看到“儿童乐园”的小朋友在做口算比赛,邀请学生参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4= 20×4= 200×4= 200×4=,学生在学习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扩展到一位数乘整百数、整千数,并要求学生在口算的同时归纳概括口算方法,以此挖掘学生尝试探索的潜能,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证实了我国著名教育专家、教法改革家尝试教学法的创立者邱学华教授的名言:“在人类住居的这蓝色的星球上,什么样的奇迹都可能发生。问题在于你是否敢于去尝试!”

3、敢于展示学生错误--有效课堂的“润滑剂”

所谓“错误”是指师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偏差或失误。“错误”伴随教学始终,它有时发生在学生方面,有时发生在教师方面。课堂教学中学生一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师有时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尴尬。但我认为,流畅并不意味着教学的顺利成功,表面的达成并不表明学生的有效发展。即使是公开课也应该是常态课中的经典,经典不回避曲折,曲折才显美丽。在教学中,我们不该放过学生中带有普遍性的典型错误,而应发挥教学机智,将这种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转换成教学资源,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教学思路.将错误转化成美丽,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真正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帮助学生超越自我。例如:学生在口算20×3=?时,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想法(1)、因为3个10的和是30,再加上3个10就是60,所以20×3=60;(2)、因为3个20相加是60,所以20×3=60;(3)、也可以把20×3看成是3个20,因为3个20是60,所以20×3=60……这些动态生成的多种想法,虽然没有突出本节课的口算重点,但是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依据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而思考,具有普遍性,所以教师要抓住这些动态资源,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教学思路。前两种方法都是从加法意义的层次思考,是低层次的思考方法,但是对的,应给予肯定;而第三种方法是根据乘法的意义思考,思考层次较高,但怎样口算简便?需要教师引导、提升。特别是学生口算2×4= 20×4= 200×4= 200×4= 这几道题后,让学生归纳概括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等方法时,有的学生说,先乘一位数;有的学生说,把乘的结果加上几个0;有的学生说,我根据2×4=8后补0等等,多好的动态资源呀,学生的思考过程已在提升,教师可抓住这有利时机正面引导,激励评价,提升知识,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种生生、师生之间互动的实现和颇具创意的新知形成,关键是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教师有意暴露学生的错误,使之成为生成新知的有效资源,诱发了学生针对错误展开争辩、探究、交流,于精彩之处挑起矛盾.困惑之时给学生留足探究空间,学生主动积极地去观察、思考、分析,比较,从而发现了规律,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不断张扬学生的鲜活个性,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三、提出几条建议

1、有效教学是一种策略,它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一种策略,要求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并不要求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2、“课例研究”是在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校本教研方式。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每次活动要有明显的主题,不能贪大就全,要小专题、多角度、分层次研究,解决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遇到的困惑,实现有效教学。

3、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10. 从家往西北955米到达少年宫,又从少年宫向东南289米到达博物馆,博物馆在家的哪个方向距离多少

喜欢遥远的你

1、往后我不知道还会遇到像你或不像你的人,只是我确信,我再也不能像爱你这样浓烈去取悦她们。
2、遇见你不容易,错过了很可惜,我不想余生全是回忆,我希望余生每天都是你。
3、七月的风,八月的雨,卑微的我,喜欢遥远的你,你还未来,我怎敢老去,未来的我,一定奉陪到底。
4、我无法保证给你一段完美的感情,没有争吵,没有分歧,但我能保证只要你坚持,我定会不离不弃。
5、每天提醒自己一万遍,差不多喜欢你就行了,不能太喜欢,太喜欢会搞砸的。
6、愿从青涩到成熟,从齐肩短发到长发飘飘,陪我的人都是你。睡一觉醒来发现枕边的人是你,只要是你,别的都不重要。

阅读全文

与口算乘法成果展示标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4年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浏览:873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题库 浏览:245
购买软件使用权合同 浏览:134
灰烬创造者职业 浏览:566
德州扑克发明者 浏览:78
如申请驰名商标 浏览:225
知识产权平台协议书 浏览:506
个人存款证明的期限 浏览:466
四川正华知识产权公司 浏览:287
海南期货从业资格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74
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浏览:875
执转破成果 浏览:20
羊年限定金克丝现在多少钱 浏览:568
附近店面转让或出租 浏览:412
广东海亿食品有限公司商标 浏览:287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汇报 浏览:314
横滨商标印刷有限公司 浏览:28
珠吉转让 浏览:191
商业住房贷款年限55岁 浏览: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