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经验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㈡ 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和改革开放40周年的为大成就,论述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
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走向富强,才能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㈢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内容
1、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抗战期间,毛泽东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以此为基点,构筑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框架。毛泽东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从客观上来讲,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因为它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并不是建立资本主义共和国,而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一特殊性质的社会具有过渡性,它的目的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样,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只能是社会主义社会。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毛泽东认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方案都是行不通的;同样,现阶段社会主义的条件也不具备,只能建立一个全国大多数人民为基础的工人阶级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国家制度,即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
①在政治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有一个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联合一切民主阶级统一战线的政治制度;
②在经济上,要没收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于这个共和国的国家所有,建立国营经济;没收地主的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发展“有益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富农经济。以此消灭旧的经济制度,建立以国营经济为龙头的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
③在文化上,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认真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独创性的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讲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科学地回答了近代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正确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实践中反对各种错误思想倾向的过程中形成的。它是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出发,不拘泥于已有的结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独立自主地分析和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路线: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动力和前途等问题,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并把新民主主义革命概括为“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完整的科学表述。
这条总路线包含了以下方面的内容:
一是革命的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它的根本目标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是革命的对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三是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四是领导力量。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
五是革命的具体步骤。基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六是革命的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它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但它与社会主义革命又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只有认清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才能正确领导中国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为党的各项工作确立了总的指导方针。在这条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并为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创造了必要的前提和条件。
㈣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目的
考研政治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2006-08-08 考研教育网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形成
首先,我们要搞清这一段时期中共各次大会的主要成果和问题。如中共一大对于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重要性没有认清;中共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初步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但是二大仍没有分清新旧民主革命;中共三大提出与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但没有提出在国民革命中争夺领导权的问题;中共四大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和工农联盟思想,但对政权和武装斗争问题的极端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
这些历史知识都有可能考到,而且它是以后知识的基础,希望考生能记住这几次大会的基本内容。
在经过了这些会议和抗日战争的实践后,毛泽东在一系列文章中阐述了新旧民主革命区别和联系、革命的性质和前途、统一战线等问题。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概念,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动力和前途等作了全面而深刻地论述,并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概括为“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这一知识点在04年考过:
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的著作是
A《〈共产党人〉发刊词》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新民主主义论》D《论联合政府》
答案:B
我们要熟记该文是“首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接着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将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一起列为中国革命的对象,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该考点在00年被考察过:
毛泽东完整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
A《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B《新民主主义论》
C《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D《论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C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都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如果它们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会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
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阻碍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就是要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和腐朽的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2003年真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B 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面貌
C 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
D 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答案:D
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官僚资本主义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2002年真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规定了
A 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B 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中国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D 中国革命的前途是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E 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答案:ABC
这一部分要牢记这三个革命对象,因为有封建主义,所以革命的性质也就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了。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1)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和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
2005年真题: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两头”是指
A 无产阶级B 农民阶级C 地主大资产阶级D 城市小资产阶级
答案:AC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他们受压迫最重,生活最悲惨。其中,富农是农村的资产阶级;中农可以成为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者,是重要组成部分;贫农是最广大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天然的最可靠的同盟者。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无产阶级必须依靠农民。
1992真题: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A 武装斗争问题B 党的斗争问题
C 统一战线问题D 农民问题
答案:D
中国农民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决定了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又受到封建主义的束缚,它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因此有革命的要求;另一方面,它又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具有软弱性。毛泽东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从娘胎里带出来的老毛病”就是指的其软弱性。
2001年真题: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决定因素,是它天生的
A 软弱性B 动摇性C 妥协性D 不彻底性
答案:A
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两面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对它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这也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
===============================
2007年考研政治18金鉴之十:新民主革命的性质和前途问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性质。因为他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凡是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都是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
(2)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他有了新的领导者无产阶级;有了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了新的前途社会主义;处在新的时代,十月革命之后;具有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3)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①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明确论述了二者关系,指出只有认清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二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
②两个阶级革命的区别: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成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而社会主义革命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以后进行的,它的任务是完全消灭城乡资本主义的成分,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③两个阶级革命的联系: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④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在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上,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是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即把中国革命进程中的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割裂开来,只看到两者的区别,没有看到两者的联系,而在两个阶段革命之间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二是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主张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企图把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阶段并作一步走,一举取得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两种观点都违背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
[来源:海文考研]
================================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能有所帮助
㈤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标志性成果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主版的资产阶级性质的人权民民主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㈥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
意义是,无产阶级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完整的科学表述。
这条总路线包含了以下方面的内容:
一是革命的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它的根本目标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是革命的对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三是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四是领导力量。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
五是革命的具体步骤。基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六是革命的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它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但它与社会主义革命又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只有认清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才能正确领导中国革命。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动力和前途等问题,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并把新民主主义革命概括为“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必须拥有一个新的救国阵营,有一场新的、来自于人民群众的民主革命。
㈦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现实指导意义
中国共产党经过年艰苦的革命实践,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彻底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我国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中国革命的这一胜利,给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提供了极为丰富、极其宝贵的经验。认真总结这一阶段我党成功的经验,对于提高我们的思想理论水平,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本文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及其现实指导意义逐一探讨。
一、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登上中国政治舞台以后,中国革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特别是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长期梦寐以求的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中国能从最悲惨的境遇向着光明的前途实现伟大的历史转变,就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依据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得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会所确认的伟大真理。
中国人民之所以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归根结底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从建立的时候起,就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目的是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掠夺,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封建的买办的生产关系,以及改变建立在这种经济基础之上的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确立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新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先进、最科学的思想武器为指导,并将它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提出和发展能够对中国人民起到巨大动员、鼓舞和指引作用的先进理论和先进文化。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先进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不仅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而且在革命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提出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政治口号,这就为团结全国人民共同奋斗奠定了政治基础。党号召全体党员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地为革命的胜利而英勇斗争,广大党员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和自我牺牲精神,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在人们心中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光辉楷模,党也由此赢得中国人民的信赖和拥护。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全部工作表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站在时代前列,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并作出最大牺牲的党。正是由于党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先进性,使中国人民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他们利益和意志的忠实代表,从而自愿地选择和接受党的领导,并在党的领导下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奋斗。
由此可见,坚持党的领导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同样,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我国现代化事业的社会主义方向,从而团结全国人民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伴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形势和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党的领导面临全新的任务。面对这样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长期执政的考验,我们党要以改革的精神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更好地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从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
二、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
马列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真理,也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最好的思想武器。它的生命力,在于同社会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能够为人们认识真理指明方向和开辟前进的道路。在长期的复杂的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克服党内曾经盛行的照搬马克思列宁主义书本和别国经验的错误倾向,经过艰苦的探索,总结极为丰富的具有独创性的革命实践经验,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并由此产生了毛泽东思想。这个理论成果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全党革命实践的经验总结。党把民族革命的任务和民主革命的任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路线,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大地上深深地扎下了根。这个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旦被中国人民所接受和掌握,就转化成对中国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伟大的物质力量。中国共产党所以能够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正是由于它坚持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方向,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和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过去是我们胜利的旗帜,今后也永远是我们胜利的旗帜。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中,我们仍然要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安定团结的思想基础。只有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才能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和行动,才能使全国人民有一个统一的社会理想和道德标准,为着一个共同的伟大目标而奋斗。一句话,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才能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只有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根据中国的特点,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开拓出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三、必须重视加强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其中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重视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壮大是建党的根本条件。但是,在中国的社会条件下,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也有不少来自知识分子,还有来自非劳动者阶层的革命分子。同时,党又长期处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环境中。根据这些特点,党把自身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高度重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成功地解决了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建设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根本问题。通过经常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教育和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总结经验和整党整风,使党能够克服主观主义、宗派主义以及政治上的“左”倾和右倾错误,并从错误和失败中汲取教训,获得进步,逐步走向成熟。党在长期奋斗中培育和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及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并把这三大作风作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强调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对实现党的政治任务的重要作用。经过长时期革命烈火的千锤百炼,党的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从一个开始只有50余名党员的党,到1949年9月已成为一个拥有448万余名党员的全国范围内的群众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保证中国革命胜利的最先进和最强大的领导力量。
当前重视加强党的建设仍然是全党同志应当注意的重要问题。我们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改革的精神,不断地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把党建设好,才能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早日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任务。
四、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由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敌人的强大和革命力量的弱小,由于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和不平衡性,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仅过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等几个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首先是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都只占人口的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只有争取和联合这些占人口多数的阶级,巩固工农联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才能胜利。其次是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同时在革命的进程中,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等等。
通过统一战线工作,赢得了全国绝大多数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支持,使党在人民群众中有崇高的威望,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广泛的基础。现在,党中央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战略决策,是对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新发展。另外,新一届中央政府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有利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广大党的群众基础,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五、必须开展武装斗争
必须建立一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毛泽东同志指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2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毛泽东同志的论述,是把马列主义关于暴力革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的原理,灵活地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得出的正确结论。
中国近代的北洋军阀政权和蒋介石政权,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在政治上,我们的国家对外没有民族独立,人民根本没有民主自由可言。这是中国共产党当时面临的险恶社会政治环境。中国共产党要实现建立独立、民主、自由、统一、富强的新中国的政治主张,根本不能像西方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那样,利用议会进行合法斗争,除了拿起枪杆子,把武装斗争当作革命的主要形式外,别无他途。因此,必须把建立人民军队当作党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第一次大革命时期,由于党中央总书记陈独秀轻视并阻挠我党发展工农武装,当蒋介石、江精卫举起屠刀时,我们便无法组织有效的反击,导致第一次大革命惨败。中国共产党吸取了这一血的教训,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直到解放战争结束,不管客观情况多么复杂,斗争环境怎么变化,始终把开展武装斗争放在第一位,同各种企图削弱我军的错误思想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在战争年代,军队是我们夺取政权的主要工具。在和平年代,军队仍然是保卫和平与改革建设的钢铁长城。因此,我们一定要增强居安思危的军事风险意识,大力加强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建立起以现代科技为主体的强大国防力量,才能为抵御外敌入侵为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回顾和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对于我们党更好的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㈧ 为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中国革命能够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第一、中国是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第二、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正确。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第一、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第二、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全国人口中的 80% 是农民,农民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主力军。第三、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并且长期占领着中心城市。
“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意义:第一、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转变和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的转变,从而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第二、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指出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第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第四、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依据:( 1 )中国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在中国革命中具有极端的重要性,这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同时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 2 )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第一,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第二,农民是中国军队的来源;
第三,中国革命进行长期的武装斗争,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农民游击战争。
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和革命转变的根本点在于: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地掌握中国革命的领导权。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两重任务的领导,都是担负在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双肩上,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任何革命都不能成功。
㈨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哪些新的内容和特点
新的内容:
1、领导力量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基本上是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上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
2、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以君主立宪制为政治目标,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政治目标,主张发展西方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毛泽东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思想武器,为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国而奋斗,以人民民主专政为政治目标。
3、革命发展的程度和广度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不彻底,群众动员不足,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动员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
4、结果与未来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有胜利的一面,但最后的成果被偷了,革命任务没有完成,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最终被打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
5、革命范畴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以后,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扩展阅读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主的资产阶级性质的人民民主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为党的各项工作确立了总的指导方针。在这条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并为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创造了必要的前提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