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孙东川的主要研究成果
这是孙东川教授等人自2004年以来全力以赴开展的研究工作。他们认为,研究与创建现代管理科学中国学派,是当代中国人、尤其是管理学界的历史使命和历史机遇。
现代管理科学中国学派的英译为the Chinese school ofmodern guanli science(CSGS),其中guanli为汉语“管理”之拼音。中国人的管理理念很丰富,涵盖了英语的management,administration等单词,没有哪一个英语单词可以完整地确切地表达汉语的“管理”;“管理科学”的丰富内涵也不是management science(MS)或administrationscience(AS)所能表达的,唯有表达为guanli science(GS)。就是说:
管理(guanli)= management + administration + ……
管理科学(GS)= management science(MS)+ administration science(AS)+ ……
中国人研究管理和管理科学,不能简单套用英语世界的概念,不能削足适履、自废武功、“被绑架”。孙东川教授等人主张构建中西合璧的管理科学话语体系,争取中国人在管理世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他们提出:管理是人类的第二类活动,它为第一类活动服务,使之提高效率和效益(第一类活动是生活的与生产的作业)。这是一个很有创意的基本定义。
图1表示管理科学的内涵与结构。这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知识体系,大大超过了西方的MS和AS。
?
CSGS具有以下特点:
1.它是中国的: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它是在中华大地上生长起来的,适合中国国情,能够有效地解决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问题,而且,中国人应该是创建中国学派的主力军;
2.它是现代的:运用现代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体现世界上最新的管理科学与管理工作成就;
3.它是先进的:博采众长,推陈出新,综合集成;
4.它是世界的:具有普适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尤其是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所借鉴;
5.它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将会不断完善与发展,永葆青春。
创建CSGS的基本途径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近为今用,综合集成。其中“近为今用”是重点,其含义是从我国近期的社会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上升到理论高度,指导当前和今后的社会实践。所谓“近”,主要是改革开放的30多年—新中国的60多年—中国共产党的90多年;“近”还可以上溯到辛亥革命(1911年)—洋务运动(始于1860年)—鸦片战争(1840年)。
图2是创建途径的形象化表示:“三室一厅”的工作模式。
“中国模式”是“中国学派”的学术形式,“中国学派”是“中国模式”的实践形式。实践先行,理论随后。有了实践形式,才能产生学术形式;有了“中国模式”,才能产生“中国学派”。各行各业都是这样,尤其是经济领域和管理领域。在管理领域,“中国模式”已经基本形成并且不断发展与完善,CSGS要靠管理工作者和管理科学研究者积极打造和创建。
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黑格尔)。凡是发展的都是合理的,凡是成功的更是合理的。中国模式是存在的,发展的,成功的,无疑是十分合理的。经济发展与管理工作是正相关,社会安定团结与管理工作是正相关。尽管当前我国的管理工作还有不少问题,甚至很严重,但是,我们应该把握大方向——对于我国的管理工作基本肯定而不是全盘否定,同时,克服缺点和错误,加以改进与提高。
研究中国的管理,在理论和方法上有所建树,建立一个体系或框架,并且为它起一个名称——国内许多学者都想到了,而且采取了行动。目前名称多种多样,例如:和谐管理(HeXie management),和合管理,中国管理学,东方管理学,中国式管理,中道管理,中国管理科学,中国现代管理科学,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科学,等等。虽然这些名称在字面上差异比较大,其实学者们的心愿都差不多:研究中国的管理,创建一些理论与方法,用以改进和提高中国的管理工作,并且为管理科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CSGS具有最大的兼容性,是个大平台(大舞台)、聚义厅,是个大家庭。
CSGS是一个大学派,是一个总的名称,它可以而且必然会分为若干小学派。如同先秦诸子百家,CSGS也会有新的诸子百家。
CSGS可以借鉴和移植系统工程中国学派的许多内容。
创建CSGS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千军万马长期作战。“干”字当头,又好又快地完成我们当代中国人的历史使命!
孙东川教授及其学术团队相信:再有5-10年时间,中国的管理工作将会有极大的改观,CSGS的创建工作将会基本就绪。事实上,两者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CSGS将为世界的管理科学宝库增添具有中国特色而熠熠生辉的丰富内容。 孙东川于1980年开始由工科专业转向系统工程与管理科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由于他有较好的数学、运筹学和控制论的知识基础,并且具有在企业工作的经验,所以,很快就完成了转型,成为新领域的佼佼者。
他推导了PERT等效计算的一组公式,证明了确定critical path的必要条件与判别定理,提出了“最紧急路线”的概念和判别准则。在一些企业成功地开展了PERT的应用研究。
他在系统模型、系统工程方法论和系统工程基本原理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进展。例如,面对一些教科书上以讹传讹的Hall三维结构,他追根溯源,找出A.D. Hall的原作,指出其中第三维应该是“专业维”而不是“知识维”(1983)。
孙东川教授先后编写了三部系统工程教材:《系统工程简明教程》(孙东川,陆明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钟俊教授写序,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此书出版后被推荐为“七五”期间全国高等工科院校试用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系统工程引论》(孙东川,林福永,孙凯),中国工程院院士汪应洛教授写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2009年第2版,此书每年重印,总印数已超过2万册;中国科学院规划教材《系统工程基本教程》(孙东川,朱桂龙),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教授和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前理事长、国际系统研究联合会前主席顾基发研究员写序,科学出版社,2010. 这三本教科书都很受欢迎,在系统工程学术界有很大的影响,书中较多的内容被其他教科书引用。
孙东川教授坚持按照钱学森体系来阐述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他指出:系统工程中国学派已经形成——这就是钱学森学派,这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是系统工程学科的宝贵资产;他认为:系统工程在中国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功,同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系统工程在中国可以实现更大的辉煌;人类社会到了共产主义还需要系统工程,一万年以后也需要系统工程,系统工程将与时俱进,永葆青春! “中山文化”这一重要的创新理念是孙东川教授在1998年提出来的。1999-2001年他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9BJL048)“中山文化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现实意义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专家鉴定意见是:“本项目立论正确,有创造性,开辟了研究孙中山先生的新领域,研究成果堪称佳作,填补了研究‘中山文化’这块学术园地的空白,具有国内领先水平。”2001年11月初,以项目研究成果为基础,在澳门召开了“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暨中山文化研究成果报告会”,海峡两岸四地学者出席,会议开得很成功,孙中山先生的孙女孙穗芳博士从夏威夷专程到澳门赴会。
“中山文化”定义为: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40年,他和以他为首的革命志士,在为实现振兴中华的目标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过程中所创立的革命学说、价值观念和思想理念,所表现的革命风范、奋斗精神和献身精神,及其合理延伸。
中山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包括:
(1)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学说 孙中山先生的著作在1000万字以上,不同版本在国内外大量出版,影响深远。孙中山先生在遗嘱中特别指出:“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是所至瞩!”
(2)孙中山先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理念 孙中山先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理念,不但反映在他的著作中,而且凝聚在他提出的奋斗口号和题词中。例如,“振兴中华”,“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等。为了培养革命和建设事业人才,1924年春季他亲自倡导成立两所学校:“武学校”黄埔军校,“文学校”广东大学(1926年更名为中山大学),他给文学校的题词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他在生命弥留之际呼吁:“和平,奋斗,救中国”。他说:“革命者是要做大事,不是要做大官。”他认为革命者都是人民公仆,大总统也不例外。
(3)孙中山先生的革命风范、奋斗精神和献身精神 孙中山先生的人格是高尚的、伟大的,他的精神感人至深,有众多至死不渝的追随者。他干革命不屈不挠,愈挫愈奋。他一生不知道遇到了多少挫折,多次危及生命,但是他从来不退缩。许多亲密战友牺牲了,但是丝毫不能动摇他的革命决心。孙中山先生是勤政廉政的楷模。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他募集了大量的革命经费,但是他从不为自己谋一点私利,全部奉献给革命事业。他的大哥孙眉先生倾家荡产支持他的革命事业,从夏威夷富甲一方的“茂宜王”变成一贫如洗的平民;1912年初,广东省革命力量推举孙眉担任广东省都督,孙中山先生不予批准。孙中山先生的家事遗嘱是:“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留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
(4)以上所说,特别是(2)(3)还包括:在孙中山先生漫长的革命岁月中,他的战友、学生和追随者等一大批革命志士的杰出表现、创造和奉献。他们前仆后继,义无反顾,抛头颅,洒热血,很多人牺牲了年青的生命。
(5)中山文化还包括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以后,以上各点的合理延伸这里所说的“合理延伸”,包含两个方面。其一,他的革命继承者们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丰富和发展中山文化所作出的贡献,包括思想理论的贡献和革命实践的贡献。其二,在全中国普遍出现的社会现象,例如大中城市一般都有中山路、中山广场、中山公园及孙中山先生塑像等;又如,每年11月12日和3月12日,孙中山的诞辰与忌辰,北京、南京、广州等地都要举行纪念活动。翠亨故居、广州中山纪念堂、南京中山陵,北京香山碧云寺衣冠冢等,都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参观和瞻仰的重要地点。神州大地到处都有中山文化氛围,令人追念伟人,激励革命斗志。
中山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孙中山先生留给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宝贵的历史遗产。
孙东川教授多次参与广州、北京、南京、上海等地相关的全国性纪念活动和学术活动,积极宣扬中山文化。在他的推动下,澳门辛亥革命与中山文化研究会、澳门辛亥·黄埔协进会先后成立,积极开展研究工作和社会活动。他还多年担任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常务理事。 孙东川教授还开展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省级劳改系统研究、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等,都取得了比较出色的研究成果。
综上所述,孙东川教授的研究领域比较宽,成果比较丰硕。但是,他自己认为有利有弊。弊端在于不能朝着一个方向深入下去,作出系列性的重大研究成果。(主要是客观原因造成,他自己感到身不由己,很惋惜。)
因此,他告诫他的弟子和年轻学者:要与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白头偕老!千万不要“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他呼吁青年学子学习袁隆平院士几十年如一日,专心致志研究杂交水稻的精神;要做到:心无旁骛,目不斜视,勇往直前,持之以恒!
孙东川教授认为,市场经济给教育界和学术界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浮躁,普遍的浮躁。不少人物欲横流,一切向钱看,挣钱很多却永不满足。这样,中国出不了大学问,出不了大师。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他认为,借鉴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共同致富的重大举措,现在需要大力提倡:让一部分人先静下心来做学问!逐步带动越来越多的人静下心来做学问。这需要大学校长和教育部等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出台有关政策措施。
孙东川教授表示:要把自己的余生奉献给CSGS,哪怕只有绵薄之力,哪怕只能作铺路石子,也心甘情愿,在所不辞。他认为:老教授应该超越马斯洛,上升到第六层次:物我两忘——孜孜以求,做学问不带功利性。
孙东川教授的座右铭: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B. 昆虫记作者情况,写作背景,社会价值
昆虫记作者情况: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1823~1915)享年92岁】,他是一个著名的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作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圣莱昂的一户农家。
此后的几年间,法布尔是在离该村不远的马拉瓦尔祖父母家中度过的,当时年幼的他已被乡间的蝴蝶与蝈蝈这些可爱的昆虫所吸引。
写作背景:
1859年,法布尔获得了此类研究的三项专利。后来,法布尔应公共教育部长维克多·杜卢伊的邀请,负责一个成人夜校的组织与教学工作,但其自由的授课方式引起了某些人的不满。
于是,法布尔辞去了工作,携全家在奥朗日定居下来,并一住就是十余年。在这十余年里,法布尔完成了后来长达十卷的《昆虫记》中的第一卷。
此后,法布尔将发现的几种植物献给了早逝的儒勒,以表达对他的怀念。对真菌的研究一直是法布尔的爱好之一。
社会价值:
法布尔花费了一生在自己的“荒石园”里挖出一个世界,为昆虫世界歌唱,也为人类社会哀叹。他是“昆虫世界的荷马” ,可在现实生活中一直极其艰难—— “前半生一贫如洗,后半生勉强温饱” ,还常常要忍受教育、科学界权威们的种种漠视和偏见。他与他热爱的昆虫,一起永生。
艺术特色
《昆虫记》一书,其艺术特色概括起来可以说是: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亦诗情画意的散文笔调,同时兼具人文精神,人性与虫性交融,知识、趣味、美感、思想相得益彰,其准确无误地记录了观察得到的事实,没有任何增添,也没有什么忽略。
法布尔具有“哲学家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此书是为昆虫谱写的生命乐章,也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
它将作者对昆虫的细心观察、潜心研究和人生体会熔于一炉,不仅使人们在阅读时获取相关的科学知识,而且睿智的思想哲理跃然纸上,在作者朴素的笔下,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如优美的散文,读者们不仅能从中获得知识和思想,阅读本身就是一次独特的审美过程。
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在该书中,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种种昆虫、日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同时,该书的问世又被看作是动物心理学的诞生。人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黄蜂”“蝎子”“象鼻虫”在内,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
C. 清朝末年的背景
一,已经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的,危机四伏(政治背景)
二,中国封建社会自身孕育着的资本主义萌芽正缓慢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在皇室,大官僚,大地主手里,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十分严重(经济背景)
三,军队里,装备陈旧,操练不勤,营务废弛,纪律败坏
(军事背景)
四,财政上,入不敷出(财政背景)
五,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它们为了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外部原因)
六,清王朝依旧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皇帝和多数大臣不料界外部的世界和时代的变化
D. 朱光潜的背景资料
朱光潜,桐城县人。父亲朱子香,是乡村私塾先生,颇有学识。朱光潜少年在父亲的督促下读私塾,15 岁上孔城高小,半年后升入桐城中学。在桐中他弃时文而从古文,受国文教师潘季野熏陶而对中国旧诗产生浓厚兴趣。中学毕业后,入免费的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入学后一年又考取北洋政府教育部派送生,到英国人办的香港大学学教育。
民国7 年(1918)至民国11 年,学习了英国语言和文学、教育学、生物学、心理学等课程,奠定了一生教育活动和学术活动的方向。入香港大学后不久,国内爆发五四运动,朱光潜由《新青年》杂志看到胡适提倡白话文的文章,深受震撼,毅然放弃古文和文言,改写白话文,后用白话文发表美学处女作《无言之美》。香港大学毕业后,经同班好友高觉敷介绍结识吴淞中国公学校长张东荪,并应邀于民国11 年夏到该校中学部教英文,兼校刊《旬刊》主编。编辑助手是当时以进步学生面貌出现的姚梦生(姚蓬子)。
在吴淞时期,朱光潜心向进步青年却不热心于党派斗争,不问政治,与左派郑振铎、杨贤江,右派陈启天、李璜等都有往来。江浙战争中吴淞中国公学关闭,由朋友夏丏尊介绍到浙江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教英文,结识匡互生、朱自清、丰子恺诸友。不久匡互生不满春晖中学校长的专制作风,建议改革未被采纳,遂辞去教务主任职。朱光潜同情他,一起断然离开春晖中学赴上海谋生。后夏丏尊、章锡琛、丰子恺、周为群等也陆续离开春晖中学赶到上海。加上上海方面的叶圣陶、胡愈之、周予同、陈之佛、刘大白、夏衍等,成立了一个立达学会,在江湾办了一所立达学园。按匡互生的意见,朱光潜草拟了开办宗旨,提出教育独立自由的口号,矛头直指北洋政府的专制教育。他们还筹办了开明书店(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前身)和《一般》杂志(后改名《中学生》)。
立达学园办起后,朱光潜考取安徽官费留英,民国14 年夏入英国麦丁堡大学,选修英国文学、哲学、心理学、欧洲古代史和艺术史,民国18 年毕业后转入伦敦大学,同时又在法国巴黎大学注册听讲,对巴黎大学文学院长德拉库瓦讲授的《艺术心理学》甚感兴趣,并受其启发起念写《文艺心理学》。后离开英国转入莱茵河畔歌德的母校斯特拉斯堡大学,完成《悲剧心理学》。
英法留学8 年中,朱光潜先后获英国文学硕士和法国国家博士学位。但由于官费经常不发,经济拮据,他只得边听课、边阅读、边写作,靠稿费维持生活。先后替开明书店的《一般》和后来的《中学生》写稿,曾辑成《给青年十二封信》出版。该书反映了当时一般青年小知识分子的心理状况,畅销全国,影响很大。从此他和广大青年结缘。接着《文艺心理学》及其缩写本《谈美》、译著克罗齐的《美学原理》、总结自己对变态心理学的认识的《变态心理学派别》(开明书店)和《变态心理学》(商务印书馆)陆续问世,《诗论》写出初稿,还在罗素的影响下写过一部叙述符号逻辑派别的书(稿交商务印书馆,抗日战争中遭焚毁)。这些书文笔优美精炼,资料翔实可靠,说理明晰透彻,见解独到精辟,蜚声海内外学术界。
回国前,经高师同班好友徐中舒介绍给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胡适,委聘北大西语系教授,除讲授西方名著选读和文学批评史外,还在北大中文系和清华大学中文系研究班开过《文艺心理学》和《诗论》,后又应留法老友徐悲鸿之约到中央艺术学院讲了一年《文艺心理学》。
当时正逢“京派”(多是文艺界旧知识分子)和“海派”(主要指“左联”)对垒。朱光潜由胡适约到北大,自然就成了京派人物。京派“新月”时期最盛,诗人徐志摩死于飞机失事后日渐衰落。胡适、杨振声等人想重振京派,由朱光潜、杨振声、沈从文、周作人、俞平伯、朱自清、林徽音等人组成编委会,筹办《文学杂志》(月刊,商务印书馆出版)。朱光潜任主编。朱自清、闻一多、冯至、李广田、何其芳、卞之琳等经常为杂志撰稿。杂志于民国26 年5 月创刊,至8 月,出了4 期,是当时最畅销的一种文艺刊物。抗日战争爆发后停刊。民国36 年复刊,民国37 年出了6 期后终止,前后共出了3 卷22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朱光潜应四川大学代理校长张颐约任川大文学院长。民国27 年秋,国民党二陈系派程天放接替张颐正式长校,企图推行党化教育。朱光潜为了维护学府的尊严,捍卫教育自由和学术独立,坚决反对易长。他主持全校教师大会,号召罢教,教师们纷纷响应,大家公推他草拟抗议电文和罢教宣言。“易长风潮”轰动一时,但迫于压力,以妥协告终:一方面不拒程天放任校长,一方面不许程天放动全校人事。这场斗争得到中国共产党的支持,沙汀和周文把消息传到延安,周扬立即通过他俩转信约朱光潜去延安参观,朱光潜回信欲去。这时陈立夫邀他去重庆晤谈,又通过他的一些留欧好友劝阻,再由王星拱和陈西滢几位旧友把他拉到武汉大学任教,延安之行落空。晚年朱光潜回忆此事,认为延安之行未果是因自己“当时根本没有革命的意志”,是“一次惨痛的教训”。
民国31 年,武大校内湘皖两派内江,遂以朱光潜出任教务长来调和,因为他是皖人而和湘派较友好。按国民党规矩,学校“长字号”人物都须参加国民党,朱光潜名义上被拉入国民党(后挂名三青团中委和国民党常务监委)。并让他在国民党的《中央周刊》上经常写稿。虽然如此,他并不屈从任何政治偏见,说诗、论文、谈修养,后来集成两本书《谈文学》、《谈修养》。民国30 年至民国31 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中央党部每次密令武汉大学监视一批点名的“奸匪”和“奸匪嫌疑”学生的行动,强制一批学生离校。身为教务长的朱光潜与校长王星拱、训导长赵师梅一面应付教育部,一面向学生通气,提醒他们行动谨慎,维护他们到民国31 年夏天毕业安全离校。
抗日战争胜利后,朱光潜不愿去安徽大学当校长,仍回北京大学文学院,任代理院长。受与地下党有联系的化学家袁翰青影响,他的政治观点逐渐明朗化,开始同情并支持民主运动。民国37 年6 月29 日,他与北平各院校教授104 人联名发表宣言《抗议轰炸开封》;民国37 年10 月,他与郑华炽、陈发松等17 名教授联名写信给蒋介石及行政院长翁文灏,呼吁“解除人为的经济痛苦与不平”,并宣言“停教”;民国37 年11 月4 日,他与北平各院校47 名教授联名发表《我们对于政府压迫民盟的看法》的抗议书,抗议国民政府用所谓“处置后方共产党临时办法”强行解散民盟。
北平解放前夕,国民政府派专机接“知名人士”去台湾,名单上胡适居首,朱光潜列名第三。这时袁翰青教授受地下党的重托,挽留他熟悉的“文化人”不要离开北平。朱光潜毅然决定留下。建国初思想改造阶段,他是重点对象,受到很多教育,特别是在参加文联和全国政协(先后担任了全国政协第二、三、四、五届委员,第六届常委,民盟第三、四、五届中央委员,全国文联委员等)后,常有机会参观访问全国各地,经比较新旧中国,他心悦诚服地认识到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
1957年,中国开始长达6 年之久的美学大讨论。朱光潜积极投入到这场原本起自对他过去的美学思想“批判”的论争,既不隐瞒或回避自己过去的美学观点,也不轻易接纳他认为不正确的批判,客观上他带动了大家不断前进,促进了美学研究空前普遍地蓬勃发展。这次讨论发表的文章辑成6 册《美学问题讨论集》、朱光潜发表的论争文章另辑成《美学批判论文集》,均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这次讨论促使朱光潜认真钻研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年近60 岁时,他还挤出时间攻读俄文,并达到能阅读和翻译的程度。他曾精选几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来摸索,译文看不懂时就对照英、法、德、俄4 种文字的版本去琢磨原文的准确含义,对中译文的错误或欠妥处作了笔记,后写了“建议的校改译文”。同时他惊讶地发现不少参加美学论争的人并未弄通马克思主义,由于资料的贫乏,对哲学史、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之类与美学密切相关的科学,有时甚至缺乏常识。因此他立志翻译一些重要资料,此后20 多年他陆续译出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莱辛的《拉奥孔》、袁克曼辑的《歌德谈话录》、黑格尔的《美学》3 卷、维柯的《新科学》等。
1962 年,朱光潜受邀到中央党校讲授美学史。同年文科教材会议决定大专院校文科逐步开设美学课,并指定他编写教材。1963 年,《西方美学史》这部倾注他多年研究成果、全面系统阐述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的专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它代表了迄今为止中国对西方美学研究的水平,推动了中国美学教育和研究工作。“文化大革命”中,朱光潜被关进牛棚,尽管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从未动摇过对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以及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他坚持锻炼身体,时刻准备重新拿起笔。“四人帮”垮台后,他重振精神,老当益壮,积极翻译名著、撰写文稿、先后出版了《谈美书简》和《美学拾穗集》,还指导研究生,在学术研究和教育领域驰骋不懈,成就蜚然。
1980 年5 月,在昆明召开的中华全国第一届美学会议上,他被一致推选为中国美学会会长。
1983 年3 月,朱光潜应邀去香港中文大学主讲“钱宾四(钱穆)先生学术文化讲座”,一开始就声明自己的身份:我不是一个共产党员,但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这实为他后半生的定论。同年,北京大学为朱光潜举办执教60 周年纪念会。翌年,香港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
1984 年夏朱光潜由于多年工作过于疲累,患疲劳综合症,出现脑血栓。1986 年3 月6 日,朱光潜在北京病逝,终年89 岁。在他逝世的前3 天,他神志稍许清醒,趁家人不防,竟艰难地沿梯独自悄悄向楼上书房爬去,家人发现急来劝阻,他嗫嚅地说,要赶在死前把《新科学》的注释部分完成。
朱光潜视野开阔,对中西文化都有很高的造诣。在他的700 万字的论著和译著(已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全集,共20 卷)中,对中国文化作了深入研究,对西方美学思想作了介绍和评论,融贯中西,创造了自己的美学理论,在中国美学教学和研究领域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在中国文学史和美学发展史上享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近代继王国维后的一代美学宗师,并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日本、联邦德国、英国、荷兰、法国、美国都有人研究他。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中国人民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E. 如何让你的社会实践申报书脱颖而出
二.申报书填写须知
封面:
1.申报书编号:此栏由团委实践部专人填写。
2.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最好能够反映实践项目重点内容,但也可以进行润色。
3.项目负责人姓名:项目负责人是该社会实践项目的第一责任人,项目立项审核通过后不得变更。
4.负责人所在院系:请填写负责人所属院系全称,本学院为“网络教育学院”即可,无须填写所属专业。
5.项目类别:在所属的项目类别前的框中打勾,电子稿中将“□”替换成“■”,不得多选。
6.最下面一空填写提交申报书时所在月份。
表一 项目基本信息
1.项目名称:同上所述。
2.实践地点:根据项目要求填写,细化到具体单位。
3.团队人数:即社会实践项目组人数。
5.备注:如该项目属于多年实施的基地化项目,或是某次社会实践的后续项目,或属于勤工助学中心、社团等团体所申报的项目,请在此栏标明。
表二 项目人员信息
1.负责人信息:如实填写,其中各项内容如有更改请及时联系团委实践部,否则可能造成的损失由项目负责人承担。
2.指导教师:项目组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寻找指导教师。
3.主要成员:项目组里除项目负责人以外的主要成员。如有需要,所有成员列表可附页于本申报书末。
表三 资金预算
填写开展该社会实践项目期间所需的资金预算明细,并确定申报金额。项目人于签署资助协议后领取资助额30%作为前期资金。
表四 项目概况
1.项目背景:请简要介绍开展该社会实践活动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说明开展该活动的原因和意义所在。
2.实践地情况:简要说明实践地或实践单位与该实践活动相关的具体情况,说明选取原因
3.预期目标:请写明通过开展该活动,使参与人(包括项目组成员、调查对象、服务对象等)得到怎样的收获,得出何种成果结论,达到何种社会效应。
4.具体活动计划:请按时间顺序详细列出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必要时可以附页。
5.成果提交形式:每个项目必须以报告册的形式总结实践成果,请在此栏中填写成果报告册预计的主要内容。除此之外,欢迎项目组采用相册、DV短片、录音资料等多种形式记录实践过程。《附件里的成果册制作要求》详细介绍成果册的制作规格。
表五 项目可行性分析
1.项目组准备情况:请详细说明该项目组开展该项实践活动的优势所在,项目组成员对所需必要理论知识的准备情况,并说明已经完成的前期准备工作(附上相关证明材料,如实践地的邀请函等)。
2.安全保障:请简述开展该实践活动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项目组对此进行的专项准备、以及是否购买保险等。在项目开展过程中,项目组成员一旦预见可能发现的危险,应当及时与团委联系。
3.指导教师意见:请指导教师对项目的可行性以及项目实施的价值进行分析并提出意见,可以以附在报告册后。
F. 大学生背景提升的重要性!!!
摘要:在当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社会竞争及社会压力越来越大的背景下,沟通能力已经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生存、生活和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要的素质,这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而且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有重要影响。加强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不仅可为其顺利完成学业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而且可为其毕业后尽快顺利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是大学生健康成才最基本的条件和未来事业成功的必备素质。本文分析了提升大学生沟通能力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培养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 沟通能力 重要意义 策略
引言
“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这段话出自英国文豪萧伯纳,短短的一段文字却生动说明了沟通的意义。大学生作为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素质的群体,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变得不那么“谐”,功利化、世俗化现象凸显,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要使大学生更好地承担其责任,在当今复杂的市场化竞争环境中,必须注重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之全面协调发展。其中,加强沟通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提升大学生沟通能力的重要意义
沟通能力就是在一个群体内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人是社会的人,有人存在,即有沟通存在,良好沟通能力是大学生职业生涯顺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沟通魅力,培养大学生自信、开放的心理素质,进而增强其对学习、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而且可以使其易于取得他人的愉快合作和帮助,是其尽快融入社会,健康成长和成才的必要条件之一,相反,沟通能力差的大学生往往容易被边缘化,并随之产生心理问题、感情问题及人际关系紧张等现象。但良好的沟通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有责任和义务将沟通能力培养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推进。
1、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中指出:“学会共处”是对现代人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学会尊重、学会思考、学会共处、学会共赢,已成为每个现代人驾驭自我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沟通能力的大小不但影响自身成就的大小,直接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现代社会是个开放的社会,开放就要沟通,没有有效沟通就会阻碍发展的速度。因此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学会尊重、学会思考、学会共赢,已成为每个社会人驾驭自我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加强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可以指导大学生把无意识的沟通行为转化成为有意识的、科学的沟通行为,在享受沟通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促进个体的健全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运行。因此,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必须要从技巧操作层面上升到理性的层面,再升华到人的灵魂层面,为社会文明和发展输送健康的血液。
2、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快节奏的信息时代,社会成员大多都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复杂、更快速,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学习和就业压力也同样让大学生群体中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比如焦虑、抑郁、虚荣、人际关系敏感、社会责任感欠缺、亲情淡漠、甚至自杀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除了与学校教育、社会环境有关外,还与大学生自身沟通能力的不足有很大关系。加强大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解决自我冲突和人际冲突的能力,促进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事业发展以及人际关系和谐,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3、迎接信息时代严峻挑战的迫切要求
在信息时代,日新月异的新通信技术已经帮助我们实现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全天候的线上交流。QQ、MSN、微博、微信等交流方式不断涌现,高科技手段使人们之间的交流缩短了时间,缩小了空间,但另一方面在无限缩短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时,也无限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出现了现实生活中离不开网络,依赖网络获得资讯,依赖网络成为各个社交圈子的的活跃分子,通过网络世界中的互动,实现着人与人之间的“紧密”沟通,有的大学生沉醉于网络中虚假的满足,人格和交往模式也被那种虚拟环境模式化了……他们懂得各种网络有效沟通交流的方法,却经常在现实中逃避复杂的人际沟通。这种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使越来越多的现代人的精神家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人际关系日趋扁平化的的挑战,全面而良好的沟通能力越来越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通用能力之一。
4、提升大学生职业发展质量的基本保证
当代大学生应努力培养与他人建立友谊、平等相处、互相尊重、相互学习、协作公关、合作共事的沟通能力。沟通能力不仅是现代人才竞争的重要素质之一,更是影响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很多参加工作多年的大学生在谈到沟通能力时无不感慨万千,他们有的虽然工作认真努力,甚至在某些技术领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就因为不善于沟通,导致一次次发展的机会与自己失之交臂。有的甚至因为沟通能力差,导致工作协调失败,造成上下级之间或同事之间关系紧张,工作效率降低,甚而直接影响了事业的发展。沟通能力关系着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品德,是内在与外在的和谐统一。因此,帮助大学生提升沟通能力是真正帮助他们提升职业发展质量的基本保证。
二、提升大学生沟通能力的主要策略
随着对人际沟通能力重要意义的认识,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沟通能力策略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当今大学生的沟通现状,结合新环境新对象,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高校大学生的沟通能力。 1、沟通培训进课堂,提升沟通意识
高校,作为传道授业的地方,不应仅仅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与人沟通,这样才能更好的应用专业知识。所以高校应针对大学生目前沟通理论缺乏、沟通能力不足的现实的现状,开设管理沟通相关的课程,进行课堂学习培训,让学生通过沟通知识的学习,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为以后步入社会作一些必要的准备。在授课中,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大实践培训课时,如开设专题讨论课,诸如“宿舍矛盾问题”,因为作息不一致导致相处不融洽,同学就出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样发挥沟通的作用有效解决进行讨论,这种形式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而且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2、加强心理教育,克服沟通心理障碍
从紧张的高中生活突然转变到时间自由支配的大学生活,很多学生在入学阶段很不适应,较容易导致一些心理健康问题,而当前部分大学生正是由于心理不健康而影响其沟通能力的提高。因此,高校应该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态,让学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逐步克服师生间、学生间的各种沟通障碍,克服沟通障碍,实现良好沟通。通过心理教育,消除大学生的各种心理疾病,培养大学生自信、宽容、理解、合作、助人的品格,树立积极的沟通意识和良好的沟通心态。
3、鼓励参与实践,提升沟通技巧
鼓励学生能充分利用起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沟通交往能力。对多数同学来说,假期社会实践采取分散实践形式,缺少恰当约束,再者,学生个人联系实践单位也困难,所以社会实践活动往往流于形式,社会实践报告多是摘抄。社会是历练培养在校大学生沟通协作能力的重要舞台,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充分有效地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会与人沟通、与人协作。
结语
当今社会, 高校毕业生人数与社会岗位数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大学生若想在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除了具备必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 还应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因此,人际沟通能力不仅是一个合格大学毕业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良性发展与成功的最基本条件和必备素质。因此,高校应该通过引导、教育和实践平台的搭建等途径,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创新意识,大幅度地提升其沟通能力,为其成长成才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刘长城.网络时代青少年社会化模式的转变[J].中国青年研究,2012(02).
[2]约翰·奈比斯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大新方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3]丁夫.清华能力培养完全手册[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2:314.
[4]于志英.浅论当代大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J].新西部(下半月),2010(11):180.
[5]李谦.现代沟通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1、曹丽(1984-),女,硕士,北京城市学院学生处教师,研究方向:学生素质教育。
2、张璇(1983-),女,硕士,北京城市学院学生处教师,研究方向:学生能力培养。
3、史君(1982-),女,硕士,北京城市学院学生处教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项目支持:1、2012年北京市级财政项目民办高校学生通用能力培养体系建设(项目代码:PXM2012_014202_000197)
2、北京城市学院2011—2012学年度教育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北京城市学院学生公共能力培养总体方案研究(项目代码:JYA201103)
G. 全宋词的编纂背景
旧版《全宋词》在一九三一年着手编纂,至一九三七年初稿竣事,商务印书馆曾予排印,一九四○年抗战时期在长沙出版。这部书的印数无多,流传不广,而且存在着很多缺点。最严重的,就是由于条件和时代的限制,在材料上有许多书不知道或者无法见到,在体例上则参照了《全唐诗》的做法,首以“帝王”宗室”,而殿以“释道”“女流”。一九四○年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对于研究工作者说来,《全宋词》仍然为他们所需要。如果用旧版重印,显然是不相宜的。在南京师范学院党委的关怀和鼓励下,得以对旧版《全宋词》进行重编;其后,又由中华书局文学组对全稿作了订补加工,并使之和读者见面。
《全宋词》简体横排增订本,是据中华书局一九七九年版唐圭璋编《全宋词》繁体竖排本和一九八一年版孔凡礼编《全宋词补辑》本改版重排的。自一九九九年初问世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和欢迎。
近年来,宋词研究和考订工作大有进展,出现了一些新资料。新成果,但因唐圭漳王仲闻先生生前未曾授权编辑部对《全宋词》的内容体例作任何实质性的增删修订,编辑部的工作便只能局限于《改版重印说明》中交代过的四个方面,因此,这些新资料、新成果无法在本书中得到全面的体现。此次重印,我们仅对已经发现的二十馀处文字和标点的错误作了订正。
一九九九年增订新版《全宋词》问世的同时,我们约请冉休丹先生编制了《全宋词作者索引凡》,兼收唐圭璋《全宋词》和孔凡礼《全宋词补辑》中的全部作者,单印一册,随新版《全宋词》一起发行。此次重印,我们将此索引附刊于新版《全宋词》第五册之后,以方便使用。
H. 毕业设计选题依据和背景怎么写
你的开题报告有什么要求?
开题报告是需要多少字?
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开题报告选题通过顺利。
1、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即提出问题,阐述研究该课题的原因。研究背景包括理论背景和现实需要。还要综述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①人家在研究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②找出你想研究而别人还没有做的问题。③他人已做过,你认为做得不够(或有缺陷),提出完善的想法或措施。④别人已做过,你重做实验来验证。
2、目的意义
目的意义是指通过该课题研究将解决什么问题(或得到什么结论),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有什么意义。有时将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合二为一。
3、成员分工
成员分工应是指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所担负的具体职责,要人人有事干、个个担责任。组长负责协调、组织。
4、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是课题方案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时间安排等。研究内容是指可操作的东西,一般包括几个层次:⑴研究方向。⑵子课题(数目和标题)。⑶与研究方案有关的内容,即要通过什么、达到什么等等。研究方法要写明是文献研究还是实验、调查研究?若是调查研究是普调还是抽查?如果是实验研究,要注明有无对照实验和重复实验。实施计划要详细写出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地点、任务和目标、由谁负责。若外出调查,要列出调查者、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交通工具、调查工具等。如果是实验研究,要写出实验内容、实验地点、器材。实施计划越具体,则越容易操作。
5、可行性论证
可行性论证是指课题研究所需的条件,即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实验器材、研究经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及教师的指导能力。另外,还应提出该课题目前已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学校和老师帮助等等。
6、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预期成果一般是论文或调查(实验)报告等形式。成果表达方式是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和多媒体等形式来表现。
I. 什么是文化背景
文化背景是指对人的身心发展和个性形成产生影响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人们所创造和积累、发展起来的文化彼此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人类文化随着发展出现不同的类型,对人的发展便构成不同的文化背景。德国哲学家、史学家施本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把人类文化分为 8 种类型,如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等。英国早期经济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中把人类文化分为 26 种类型。
(9)成果册背景扩展阅读:
发展历程
在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同一类型文化又可根据在不同地区形成的特点分为不同的文化区,如中国的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楚文化等;也可以根据在不同时期形成的特点分为不同的文化时期,如中国的先秦文化、两汉文化、隋唐文化等。
这是人们生活和成长在时间和空间上更为具体的文化背景。人类个体的社会化,人们才智和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与其所处的具体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一个人总是某个民族、某个地区、某个时代的人。
文化作为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是教育活动的基础。教育反映文化发展的需求,为传播、延续和发展文化服务。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都受到文化的深刻影响。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也包含文化对人的影响作用。
J. 成果简述是什么意思
阶段性,是证明你做这是是有分阶段分步骤的,
阶段性成果,你这阶段的成果专或发现,
然后简述出来属。简述:简单的叙述。你可以这样说:xxx事情,的第几阶段(或初级阶段,中期阶段后期)的成果是,1,2,3~(或成果是发现什么,得到什么)
例如;
写论文,计划第一阶段是,市场调查。这个阶段性的成果是:1。xxx得到什么数据
2。什么问题完成3.~~~
简述最好分点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