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审计成果的价值

审计成果的价值

发布时间:2022-01-30 04:03:25

⑴ 审计的价值

审计的价值主要指审计的使用价值,即审计的作用,没有使用价值的审计基本没什么价值。
审计价值不仅仅是指审计的经济价值,即审计能直接带来多少经济效益。审计的价值体现应分别情况,区别对待。对于社会审计来说,主要直接体现为经济价值(业务收入),间接体现社会价值(公平、公正);对于内部审计来说,直接体现内部管理价值,间接体现经济价值(通过管理促效益);对于国家审计机关来说,直接体现政治和国家治理价值,如政策落实审计,参于反腐促廉等工作,间接体现经济价值,即通过审计的查漏补缺功能,促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那么审计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儿呢?主要表现审计结论上。审计结论要达到“治已病,防未病”的生产力功能,必须要有四个要件:一是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的共性问题;二是提出有份量、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而且审计建议的使用者层级越高,审计价值越大;三是审计发现大要案线索;四是审计结论是稀缺的,不可替代的资源,即除了审计,别的部门和人员不可能有此成果。以上四点,如有任何一点,都是含金量高的“值钱"审计。这是从审计的价值本身说的,但是审计本身有价值,并不能说明价值就已经实现,不能造成“有价无市”,否则审计结果就是一纸空文,所以,审计结果只有供给有法定需求的部门或领导,并且有需求的部门或领导使用了审计结果,审计的价值才能得以完全实现。
以上简要说明了审计价值的性质,表现形式和实现途径。其中表现形式,即审计结论的自身价值最为重要,它是其他要素的基础,是内因,所以,提高审计自身含金量,使审计变得更值钱才是重中之重。

⑵ 浅谈如何加强审计整改,提升审计成果

审计成果是审计工作的结晶,是审计工作的价值所在。审计成果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审计项目的成败优劣,直接关系到审计的价值实现和审计质量的高低。

审计成果的三层含义
首先,什么是审计成果?笔者认为,审计成果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一是被审计单位就审计查出的问题接受审计机关的处理处罚,采纳审计机关提出的意见、建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二是被审计单位变被动接受审计整改为主动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对同类问题举一反三,通过修订、完善内控制度来加强和改进管理,在机制和体制上进行自我完善。
三是审计机关上报的审计结果和建议被上级领导批转或者采纳后,做出对行业性、全局性的指导意见、办法、措施、制度、法规等。一方面有助于规范各种经济活动,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屡查屡犯、重复审计等问题。
当前审计成果运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审计成果得不到被审计单位的足够重视。审计实践中,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往往采取“就问题改问题、避重就轻、敷衍了事”办法,造成同类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这在无形中加大了被审计单位管理风险。
二是审计成果得不到被审计单位的充分利用。审计实践中,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及其他审计文书往往只有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财务人员才能看到,真正参与具体工作的人员很少能够了解情况,导致整改方案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可操作性,审计成果的功能大大折扣。
三是审计成果得不到审计部门的充分利用。一是认识不到位,审计工作重处理轻分析、重处罚轻披露等,造成有些问题屡查屡犯,审计整改不落实;二是审计成果转化运用的意识不强,没有运用有效的方法去转化应用审计成果,致使审计成果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三是审计成果运用机制不健全,与纪检、组织、人事、财政、被审计单位等多个部门之间的联动和协调欠缺,信息不对称,审计成果利用渠道不畅通,使大量的审计信息和成果被闲置,一直未能建立完整的审计资料库,审计资源严重浪费。
审计成果充分利用的方法和对策
一是采取“四个回头看”力促审计整改意见落实。组成审计回访小组,进行实地监督回访。一看审计决定是否执行。二看审计建议是否被采纳。三看审计效果是否明显。四看被审计单位在执行财务政策及制度的理解上是否有需要审计部门帮助解决的困难。
二是尝试“三个结合”确保审计成果得到充分利用。首先,将审计的整改落实与审计实践活动的全过程相结合,坚持边审计、边整改、边规范,及时纠正违规问题,并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其次,将审计整改落实情况与审计结果公开相结合,形成审计监督与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的合力,促使有关部门对审计查出问题进行认真整改;最后,将审计整改情况与部门绩效考核相结合,与组织、纪委、监察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将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纳入部门绩效考核内容,共同推进各项整改措施落到实处。
三是紧抓“两个基本点”加大对审计成果的宣传力度。一是紧抓审计保卫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的“卫士”作用,宣传审计监督揭露出的各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提高审计的威慑力。二是紧抓审计服务于社会发展,促进政府中心工作的“谋士”作用,宣传审计在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民生、改革与稳定,服务干部监督管理和预防腐败方面的丰富成果,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提高审计的公信力。
四是围绕“一个核心”提高审计人员成果利用意识。审计成果利用是发挥审计成效最关键的环节,也是实现审计免疫功能的最重要途径,要实现这一途径,必须紧紧围绕提升审计人员成果意识这一根本核心。首先打铁还需自身硬,审计工作者必须严格按照“审计干净、干净审计”的审计理念,确保审计质量,为创造优秀的审计成果奠定基础。其次,要激发审计人员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促进审计职能的转变,努力从宏观上、机制上研究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实现审计成果由微观领域向宏观领域的转变。最后,要建立健全有关激励机制,将审计成果利用作为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单位考核制度中,落实责任,明确各部门单位的任务和目标,规定考核标准和办法,使其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⑶ 审计成果的介绍

审计成果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实践中经过实施审计程序,汇总工作成果而形成的审计结论与建议,是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形成的工作结晶。

⑷ 审计成果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审计成果利用的因素
审计成果未能充分、有效利用,有多方面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领导重视不够。少数领导对内部审计认识不足,认为审计工作妨碍营运,审计结果否定了自身的工作,因此,在审计成果的利用上不给予充分的支持,导致审计成果的浪费。
(二)被审计单位不予配合。被审计单位是审计决定、审计建议的实施者,因而审计成果的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审计单位是否配合。一些被审计单位不能正确认识内部审计的意义和作用,在审计工作中不支持配合,对一些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千方百计阻止审计人员披露。对审计结果、审计意见和决定、审计建议等软拖硬抗,甚至置之不理。致使一些偏离制度、规定的行为得不到纠正,并且反复出现。
(三)制度不完善。内部审计法规制度建设不到位,如缺乏审计评价标准,使审计人员在评价中用语模糊,审计成果使用者无所适从;对于审计成果运用没有相关规定,审计成果的利用缺少保障。
(四)审计质量不高。审计工作自身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审计成果的可用性。审计人员受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的限制,职业判断力不强,提示问题不充分,改进建议的可操作性不强。部分审计人员没有认识到审计成果利用的重要性,认为提出审计报告、下达审计决定,已经完成审计任务,至于执行与否,不是自己的责任范围,因此不关心审计成果的利用,不认真履行跟踪审计的职责,使审计决定的执行、审计成果的利用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反馈。

⑸ 如何认识内部审计价值

价值增值型审计是内部审计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内部审计如果要在企业内部得到发展、生存下去,就必须突破传统的仅对管理和规章制度的监督职责,将内部审计的资源和技能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紧密相结合,不断为企业创造新的价值。下面就内部审计如何为企业实现价值增值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转变观念,正确处理控制与服务的关系 做好价值增值型审计的前提是,我们应转变过去固有的传统观念,正确处理好控制与服务的关系。首先,审计人员要摆正自身位置,清楚自己是企业中的一分子,不能将自身利益凌驾于企业整体利益之上。审计工作既要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又要维护企业的整体利益。其次,在思想上认识到审计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控制要考虑到投入的成本,既不能出现控制盲点,也不要控制过度,不能因控制过度而影响到企业的未来发展。第三,服务不能局限于企业其中某一部分,要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操作的全方位进行服务,它既包括对企业各控制点和所有风险的防范,又包括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有序进行和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二、加速实现内部审计队伍的职能转换 目前,内审部门因受现有人员知识结构、行动惯性的制约,还不能完全适应企业的战略目标与市场需求,不能够及时提供具有前瞻性、创新性、高附加值的审计成果信息。我们要做的就是加快内部审计人员队伍的职能转。首先,要把好新调入人员的来源关。内审人员的来源直接决定了内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可塑性。其次,重视内审人员的组成结构。内部审计效能的发挥不仅与内审人员的个人素质相关,更与其所组成团队发挥的整体效能有关。第三,加强内审人员的自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通过学习提高应变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之能够适应高层次审计工作的需求。第四,以适当的激励和奖惩措施促使审计人员积极参与到审计项目的管理中去,提高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第五,鼓励内审人员与外部进行交流。每年以适当的比例与企业内业务部门人员进行交流,不断更新人才知识结构。 三、运用灵活多样的审计手段,实现价值最大化 以最小的成本创造最大的价值是内部审计开展审计项目的最终目的。这就要求内审人员运用灵活多样的审计手段,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工作,来达到审计目的。一是积极开拓思路,在做好审计项目的同时还要做好管理咨询等增值型服务工作。二是采取参与式的审计方式,让被审单位的人员积极参加到审计项目中,协调好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三是提高审计方法中的新技术含量,特别是提高计算机在审计领域中的应用范围。要不断优化非现场审计软件,减少现场审计时间,节约审计成本,实现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控制风险。四是做好风险成本控制。 四、内部审计发挥价值增值作用的几个方面 内部审计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下面列举发挥作用的其中几个方面: 1.协助企业实现收益最大化:内部审计工作可以通过控制和防范票据错误、欺诈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收益流失现象,从而确保企业应该获得的经济利益能够实现。 2.控制支出:内部审计一贯重视对企业各种支出的管理,现在随着电子通讯、网上商务和供应链管理的出现,在对这些新兴领域内进行支出的审核与评估中,内部审计的作用更加举足轻重。 3.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因接触面较为广泛和地位相对独立,可以为企业的风险管理与评估提供信息。有时业务部门虽然专业技术很娴熟,但可能缺乏对企业整体经营环境治理的经验和对风险控制问题的基本了解,此时,如果内部审计部门能够充分参与进来,可以协助业务部门考虑每一项控制可达成的目的,以实现控制风险的目的。 4.对新技术与相关程序的监控:内部审计必须掌握技术研发方面的重要技能,此处所说的技术不仅仅是科学技术,而是包括企业在经营运作中、在日常管理中所涉及的各种专业技术。当新技术的应用导致经营程序的变革时,内部审计通过对这种变化的效果进行监测与评估,确保其达到既定目标。 5.改进流程: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中一般从查帐开始,但决不是单纯查帐,而是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在业务流程和有关策略、措施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从中发现企业的经营效果、内部资源的开发利用、产品种类和服务质量等各个方面有无可以改进之处。 6.内部咨询:内部审计因对企业的整体发展情况有所了解,因而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为企业在经营运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出谋划策,提供解决方案;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提出前瞻性的、建设性的建议。 7.为战略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内部审计可以通过检查企业分支机构的经营状况、内部控制及综合执行力效果,为企业分支机构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思路,保证其经济活动符合总体战略发展方向。 总之,积极活跃的内部审计必然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帮助企业增加核心竞争力、提高经营收益、改进经营程序、增进部门交流、加强风险管理等诸多方面产生积极影响,为企业增加价值做出应有的贡献。

⑹ 审计成果转化率是什么

摘要 通过全面实施“审计整改落实年”活动,着力在深化审计整改工作机制、制度上下功夫,以审计查处问题整改率、审计移送事项成案率、审计成果运用转化率三项标准明显提高为目标,进一步提升审计质量和审计价值。

⑺ 审计的作用及意义

审计的作用及意义作用是指对某些事项产生的影响和效果。进一步的认识是,只有具有某些方面的职能,审计意义其职能的发挥才能取得相关的效果。就此而论,审计作用与审计职能紧密相连,审计意义是发挥审计职能而取得的效果.我们认为,审计应发挥保证、促进、调控三种作用。
保证作用是指要通过审计,审计意义保证被审计单位报出的各种信息资料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贯性,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被审计单位报出的信息资料对该单位的存在与发展及其业务经营活动非常重要.国家的财政收人、企业股份的筹集、银行信贷资金的周转等,审计意义都与被审计单位报出的信息资料密切相关。所以,被审计单位报出的各种信息资料真实、正确、可靠与否.会直接涉及国家、企业、企业投资人、债权人及其潜在投资人的经济利益.审计依其独立的身份对被审计单位报出的会计报表等进行审核、脸证,查出各种错误与弊端.是保证被审计单位报出的信息资料真实、可靠的重x环节.这也是审计应发挥的最基本的作用。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审计对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审计意义可靠有保证作用并不等于审计就是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的保证人,而是强调审计要以其经济监督和经济鉴证职能的发挥达到使被审计单位信息资料真实可靠的目的.
促进作用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审计可促进被审计单位更有效地介人社会经济活动,二是指审计可促进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从第一方面来看,审计在完成对被审计单位的审查验证之后,审计意义要出具审计证明,即审计报告,以证实被审计单位报出的信息资料是否合法、公允以及是否与以前会计期间保持一致,这样就会使被审计单位的信息资料具有更强的可靠性,审计意义从而取信于投资者和潜在的投资者。这样做的结果.可使被审计单位易于取得其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也可使信息资料的使用者依据披龙的信息资料提出加强对被审计单位管理的决策。也可以说,这是审计的经济鉴证职能得到发挥而带来的结果。
从第二方面来看,审计可将在审查验证过程中发现的间题以审计报告、审计意义管理建议书的方式报告给委托人或授权人.或者是进行旨在提高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水平、经济效益的经营管理审计;要以这样的工作确定被审计单位取得的成绩,审计意义并总结经验,提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或者是找出被审计单位存在的不足和弊端,审计意义并深人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从而促使被审计单位克服缺陷.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这是审计的经济监替和经济评价职能发挥而带来的结果。

⑻ 审计的重要性及其意义是什么

审计的作用是改善财务报表的质量或内涵,增强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
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按获取审计证据的目的单独运用或综合运用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以及分析程序,这些程序可以称之为具体审计程序。
1.检查
检查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生成的,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的记录和文件进行审查,或对资产进行实物审查。
2.观察
观察是指注册会计师查看相关人员正在从事的活动或实施的程序。
3.询问
询问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向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的知情人员获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并对答复进行评价的过程。
4.函证
函证是指注册会计师直接从第三方(被询证者)获取书面答复以作为审计证据的过程,书面答复可以采用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等形式。
5.重新计算
重新计算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记录或文件中的数据计算的准确性进行核对。重新计算可通过手工方式或电子方式进行。
6.重新执行
重新执行是指注册会计师独立执行原本作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程序或控制。
7.分析程序
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分析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

⑼ 审计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审计核心价值观,是对审计工作长期以来的实践探索和国家审计精神的高度概括,体现了审计人员的信仰追求和价值规范。审计青年作为审计事业的希望,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审计事业的未来。以下资料来源于网络, 由 原创论文联盟网 整理 剖析审计青年的心理特点,并针对其心理特点创新培育手段,从思想意识、制度规范、行动实践等方面探索其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路径,真正将审计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使审计青年成为审计核心价值观的忠实践行者,进而推动审计事业科学发展。

一、审计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一)责任、忠诚。责任、忠诚,是审计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审计既是一种权力,更是一种责任。审计工作没有丰厚的待遇,也没有显赫的地位,伴随的只是枯燥的数据、厚厚的帐本、辛勤的汗水和如山的责任。审计人要扛起这个责任,靠的就是忠诚,是对审计事业的忠诚,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二)依法、独立。依法、独立是审计核心价值观的法律要求。随着国家法治政府建设进程的加快,依法执审是对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独立开展审计工作,是宪法赋予我们的责任。审计机关在开展审计工作中,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非法干涉,同时审计机关在工作中必须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按程序开展工作,不得滥用职权,坚持依法执审、独立从审,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


(三)清廉、奉献。清廉、奉献是审计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公生明,廉生威”。清廉是一种品行,是一种操守,清廉应成为每位审计工作者的坚守和底线。审计作为财政经济卫士,处在一种特殊的环境中,为了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难免会与审计对象的利益发生尖锐的冲突,审计对象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可能会采用一些诱惑手段。清廉、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就要求审计人员要以“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禁得住诱惑”为信念支撑,不受社会各种金钱或关系等因素困扰,坚持内心的正直。这样才能摈弃私心杂念,坚守职业道德,方能真正清廉为公,不在利益面前迷失自己,树立审计机关的良好形象。


二、审计青年价值观的现状



(一)主流思想积极健康向上。主要表现为大多数人都能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崇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认同社会主义荣辱观,能辩证地思考各种社会问题。认同审计核心价值观,拥有自已的理想追求,能够奉行正确的审计职业道德准则。具有一定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反对极端狭隘的个人主义。

(二)价值选择呈现复杂多元化。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各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思想意识呈多元化态势。审计青年受各种因素影响,价值观和心态呈现复杂多样性。具体表现为:在价值观培育上,重视自我感受、自我判断和自我体验,从中形成自已的价值取向;在价值取向上,世俗与崇高并存,务实与理想同在,存在重利轻义,重知识轻道德现象;在价值目标上,追求事业、健康、爱情,但存在重金钱、重实惠、轻理想、轻追求的现象;在价值实现上,追求求真、务实精神,但存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脱节的现象。

(三)价值判断标准趋向功利化。当代青年审计人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意识,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实际利益的获得。部分审计青年以经济收入的高低和工作职务的高低作为判断人生价值大小的标准,在工作中对那些工作环境优越、经济收入高的审计对象产生攀比心理,近而导致心理失衡,影响到价值判断标准也因此发生了新的变化,价值判断标准从理想主义转向实用主义,出现“价值功利化”的现象。


三、审计青年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路径


(一)创新培育手段,将审计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内在养成需要潜移默化的岁月积累,推进审计核心价值观教育,更需要点滴积累、长期渗透、逐步实践。针对审计青年求新、求实的心理特点和价值观现状,审计机关应采取一些时尚新颖的方式,搭建行之有效的宣传、沟通交流平台,引导审计青年将审计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 组织创作倡导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文艺作品,用通俗易懂的形式阐释好审计核心价值观,让广大审计青年在美的享受中受到鼓舞,得到启迪,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审计核心价值观。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针对审计人员日常工作分散在各个审计组,工作压力大的情况,设计多种心理沟通方式,如创作网络对话空间、团体心理行为训练、建立短信互动平台等,在解决审计青年心理困惑的同时,培养其乐观、豁达、坚强、自律的优良品格,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为审计青年对审计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奠定心理基础。

(二)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将审计核心价值观固化于制。制度是组织中所有人遵守的共同行为准则。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离开制度建设谈价值观培育,会流于空谈和形式。在将审计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的基础上,把审计核心价值观转化成审计工作制度、审计业务流程和审计业绩评价标准,并严格执行和落实各项制度要求,做到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审计管理有机融合,以此来规范和引导审计青年的行为,促进其对审计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实践。

(三)强化行为习惯,将审计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教育并非万能,制度也难以覆盖一切,覆盖一切的往往是行为习惯。做好对审计青年日常行为习惯的教育引导,不断对其好的行为进行褒扬,对其不当的行为及时纠偏,使审计青年切实感受到核心价值观力量的存在,培养审计青年以审计业务行为规范化为基础的良好岗位行为习惯。努力把审计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激发广大审计青年干事创业的热情,并把审计核心价值观转化成工作动力,推动审计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千万别忘记点击采纳答案和顶一下哦-----------

阅读全文

与审计成果的价值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商标注册被骗怎么办 浏览:160
朗太书体版权 浏览:268
大学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浏览:680
马鞍山向山镇党委书记 浏览:934
服务创造价值疏风 浏览:788
工商登记代名协议 浏览:866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卷 浏览:985
创造营陈卓璇 浏览:905
安徽职称计算机证书查询 浏览:680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会议记录 浏览:104
泉州文博知识产权 浏览:348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会议小结 浏览:159
马鞍山揽山别院价格 浏览:56
施工索赔有效期 浏览:153
矛盾纠纷交办单 浏览:447
2010年公需课知识产权法基础与实务答案 浏览:391
侵权责任法第5556条 浏览:369
创造者对吉阿赫利直播 浏览:786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 浏览:846
深圳市润之行商标制作有限公司 浏览: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