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调研成果质量系数综合积分

调研成果质量系数综合积分

发布时间:2022-01-30 01:06:03

❶ 2018年至2019年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检测(三年级数学试题(卷))怎么写质量分析

学习成绩的质量分析不过就是一种概率学的问题,求的是人平均分数,和及格人数比,和全年级分数对比率,和以前的学习成绩对比率等等。

❷ 质量衰减系数、质量转移系数和质量吸收系数的区别

x射线光子与吸收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时,一般情况下,光子的一部分能量以散射辐射的方式从吸收体中辐射掉,另一部分转化为高速电子或正电子的动能。 质量衰减系数u/p表示入射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总概率,它包括所有可能发生相互作用的概率之和。质能转移系数Utr/P表示相互作用过程中光子能量转移给带电粒子的那部分份额的总和。质能衰减系数Uen/P表示扣除连续辐射后,光子交给带电粒子的能量用于造成电离,激发,从而真正被物质吸收的那部分能量所占的份额

❸ 旋转质量换算系数

1长吨(longton)=1.016吨(t) 1千克(kg)=2.205磅(lb) 1磅(lb)=0.454千克(kg)[常衡] 1盎司(oz)=28.350克(g) 。

1短吨(sh.ton)=0.907吨(t)=2000磅(lb) 1吨(t)=1000千克(kg)=2205磅(lb)=1.102短吨(sh.ton) =0.984长吨(long ton)。

1长吨(longton)=1.016吨(t)。


(3)调研成果质量系数综合积分扩展阅读:

转动惯量只决定于刚体的形状、质量分布和转轴的位置,而同刚体绕轴的转动状态(如角速度的大小)无关。形状规则的匀质刚体。

其转动惯量可直接用公式计算得到。而对于不规则刚体或非均质刚体的转动惯量,一般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进行测定,因而实验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转动惯量应用于刚体各种运动的动力学计算中。

❹ PKPM中有效质量系数问题:

有效质量不足,一般是因为产生了局部振动。
你可以看看“结构空间振动简图”,每个振型都看一下(不要局限于前三个振型),找出局部振动的部位。我估计应该就是和你加的夹层梁有关。看看是否有输入错误的构件吧(比如铰接点错啊,节点没搭到啊,梁标高不对啊)

另外,你这种算法是错误的。
在一层地面位置只做了梁而没有板,而楼板的平面内刚度非常大(一般认为无穷大,即刚性板),所以这个标高并不能真正形成一个楼层,更不能作为嵌固端。

根据工程经验和一些专家的理论,解决的办法是把一层地面做成刚性地坪,也就是双层双向配筋的钢筋混凝土地坪,并且和周围的地梁锚固(地梁也需要有一定刚度)。即使这样做,也不建议考虑锚固,而是将之作为一层进行计算。当然,可以根据地质情况考虑土的约束比(m值)。

这样应该能解决你的问题。

❺ 什么事教师工作质量系数

为了规范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合理安排教师教学工作,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确保教学任务完成,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教学工作量系数
教学工作:包括理论教学和课内实践,含备课、讲课、答疑辅导、批改作业、测验、出题、阅卷等;课型系数根据课程是重复课、多头课来确定;学生人数系数根据学生人数多少确定。
1、学生人数系数:无论单班上课或者合班上课,均以50人为基数,50人以内课时人数系数为1;以后根据上课人数的增加,课时人数系数上浮,共分为2个档:51-80人的人数系数为1.1;81人及以上的人数系数为1.2。人数以学期末学工处统计的学生人数为准。
2、重复课:对于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同一门课程名称、同一课时,同一学期,所讲授的课程为重复课;课程名称相同但课时总数相差在8课时以内的课程也视为同一门课程;对于全院公共基础课(80%的专业通开课程),同一门课程、同一学期,所讲授的课程为重复课。在第1个教学班级讲授课时系数为1.0,重复讲授课时系数为0.9,以上课班级人数最多的为第1个教学班。
3、多头课:2门课以内(含2门),课时系数为1.0;3门及以上课时系数为1.1。
二、教学工作量计算公式
教学工作量=实际授课课时×[1+(人数系数-1)+(多头课系数-1)+(重复课系数-1)]
三、其他说明
1、教师工作量分学期进行结算。
2、如本办法与其他规定有冲突,以本办法为准。

❻ 用综合分析法来确定成新率时,综合调整系数取值应考虑如下五项影响因素( )

技术状况,维护保养,制造质量,工作性质,工作条件 答案选D

❼ 有效质量系数小于90%,怎么办

对于3层的房子,最多能加的振型数量只有9个,如果超过9个还不能满足要求,就要考虑结构布置是不是合理。 我说的只是针对刚性楼板常见结构。 在《satwe用户手册》P41 有这么一段话:...“地震作用分析方法”一栏参数,其中有“算法一”和“算法二”两个选项,“算法一”是指按侧刚模型进行结构震动分析,“算法二”是指按总刚模型进行结构的震动分析,当考虑楼板的弹性变形(某层局部或整体有弹性楼板单元)、或有较多的错层构件时,建议采用“算法二”...。也就是说,看结构的布置了,如果错层较多,建议采用总刚分析法。 振型数主要看结构形式: 振型数与楼的各层自由度有关,对于刚性楼板的层,只有3个自由度,而对于弹性楼层就要根据弹性质点的数量来定,一个弹性质点2个自由度,振型数=总自由度时,有效质量系数一定≥90%, 振型数与楼的结构布置有关, 一般通过试算来决定选择振型数。在有些结构中,如跃层较多或者空旷的结构,振型数会大于3倍层数,故具体工程要通过不断调整振型数,直至满足要求。

❽ midas中怎样查看质量参与系数

结果中周期与振型:点自振模态旁边的按键,可以看到文件了

❾ 调研技术方法与质量控制

地下水环境背景值调研是通过抽样统计完成的,其技术方法主要包括:环境单元划分、野外调查、采样设计、样品采集、样品测试、数据处理和环境背景值确定等。其中,正确划分地下水环境单元和确定采样点的代表性是前提条件,采样和测试的质量保证是关键环节。调研程序及质量控制体系见图6-2。

研究项目共47项,其中重点研究项目16项:Cu、Pd、Zn、Cd、Cr6、Ni、Hg、As总Fe、Fe2、Mn、Co、V、Mo、Se、F;一般研究项目31项:温度、pH、Eh、电导率、DO、COD、总硬度、总矿化度、K、Na、Ca2、Mg2

、Cl

、B、

、Br、I、H2SiO3、Li、Sr、酚、氰化物、六六六、DDT、有机磷。

一、地下水环境单元划分

地下水的化学物质组成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有其特定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环境相同的水文地球化学单元,其地下水化学成分含量数列应具有相同的总体分布。分类随机抽样的实质是科学分组与抽样原理相结合,即通过划分环境单元,按照一定的统计模式,在单元内随机布点,从而确定背景值。

图6-2 调研程序和质量控制体系图

环境单元的划分是依据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的总体一致性为前提,全面考虑影响地下水化学成分的主次因素而划分的。本区大部分地处黄河冲积平原中上游主流相带,尉氏县西部分布有古黄河冲积平原及小面积双洎河冲积平原。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主要与含水介质、水动力条件、氧化还原环境及地形、地貌有关,所以,将本区浅层地下水划分为4个环境单元,中深层地下水划分为2个环境单元,深层地下水(300~600米)划分为1个环境单元。具体划分如下(图6-3)。

图6-3 环境单元划分图

I1:黄河冲积平原浅层淡水环境单元;

I2:黄河冲积平原浅层咸水环境单元;

I3:古黄河冲积平原浅层地下水环境单元;

I4:双洎河冲积平原浅层地下水环境单元;

1:古黄河冲积平原中深层地下水环境单元;

2:黄河冲积平原中深层地下水环境单元;

Ⅲ:黄河冲积平原深层地下水环境单元。

其中,I1、I2是本次研究的重点单元,Ⅱ1、Ⅱ2、Ⅲ单元作一般了解。各环境单元地质环境特征见表6-1。

表6-1 下水环境单元地质环境特征简表

二、野外调查

(一)野外调查的准备

在已有1:20万水文地质普查成果的基础上,充分收集井孔地质和水质资料,并进行必要的现场踏勘,以获取对工作区地质、地貌及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的总体性认识,了解和掌握地下水水质及环境污染状况,为野外调查工作做好准备。

首先,把有关井孔资料在室内进行初步筛选,将初选水点标定在1:5万地形图上,有关资料填写在调查卡片上。其调查点选择原则是:

(1)水点所属含水层组清楚;

(2)水质状况与环境地质条件相吻合,

含量不超过20mg/l;

(3)受人为污染的可能性小,与公路距离适当;

(4)考虑随机、均匀分布的原则。

其次,要准备总溶固、

野外快速测定仪器和试剂,以及井深、水位等调查用品。

(二)调查方法和内容

调查采用路线穿越方式进行。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地质背景、人为环境、采样可行性方面。

1.地质背景调查

重点了解水点的基本情况及水点在环境单元中的代表性。查明或核实:

(1)水点的基本情况:如位置、井深、水位埋深、动态变化情况、出水量、建井时间及使用年限等。

(2)水点的井孔结构及开采层位,开采利用情况。

(3)地下水的物理性质,现场测定总溶固,以了解其矿化度。

(4)水点所处的地形、地貌特征、周围的土壤,植被状况。

2.人为环境调查

重点是了解水点作为背景点的自然程度及污染状况,需查明:

(1)周围环境状况,与居民点的位置及距离,是否受厂、矿及排污河、沟的影响。

(2)水点的卫生防护状况。

(3)现场测定

含量,了解水质状况。

(4)查明开发利用史及使用过程中有无异常情况或地方病。

3.采样可行性调查

主要了解水点的交通条件及采样条件。

(三)采样点的选择

采样点的选择是在水点调查的基础上现场确定,其数量应多于实际采样点数,选点的原则如下:

(1)工作人员应熟悉区域环境地质条件,按照总体设计的要求,在统一的方式下进行。

(2)采样点尽量选在居民点上游,城镇、厂矿及排污河、沟等易受到污染的地段不得布点。

(3)水点所属含水层(组)清楚,在环境单元中有较好的代表性。

(4)选择地下径流条件较好、经常使用的水点,不选长期废置不用的井。

(5)地下水中

含量小于20mg/l。

(6)考虑交通方便及采样便利因素。

(7)考虑随机与均匀的原则。

野外调查结束后,对野外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划定地下水环境单元界线,为采样设计,制定采样方案提供依据。

三、采样设计

(一)采样点的布设原则

(1)采样点的布设必须在环境单元中具代表性,避开污染源及污染地段。

(2)按随机均匀的原则布设采样点,同时,对不同环境单元具有控制性。

(3)采样点数量应满足数理统计要求,对地质条件复杂、水化学成人变异程度大的重点研究单元,适当增加采样点的数量。

(4)对非重点研究单元和目的层(中、深层地下水),从实际出发,仅布设一定的控制性样点,其数量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5)考虑技术合理、经济可行和因地制宜的原则。

(二)抽样点数及采样数量的确定

1.确定抽样数的数学模式

按下列套合方差分析系统进行采样设计:

yij=u+Δyij,yij=Qi+βj+Cij

式中:yij——第j个单元,i个水点某元素的测定值;

u——地下水中某元素的含量平均值;

Δyij——抽样误差;

Qi——元素真值与均值的离差;

βj——抽样系统误差;

Cij——抽样偶然误差。

因此,抽样总数应满足对抽样误差的控制及所含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分析的需要。

2.各环境单元采样点数的确定

根据抽样理论,抽样单位数与研究总体的变异程度、允许极限抽样误差及抽样推断的信度有关。一般来讲,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变异程度是一定的,常用控制抽样误差的方法估算环境单元所需的基本抽样点数。即利用已有水化学资料,根据某些分析精度可靠而且变异程度较大的研究项目的允许误差统计求得。计算公式如下:

当总体分布为正态时:

,引进变异系数

所以

河南省地下水资源与环境问题研究

3.样品类型及数量

本次研究布设普查样、对比样、内检样、过滤试验样四种地下水样品。

(1)普查样:各采样点同期采集的样品,是调研的主要样品,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均匀性、随机性和控制性。其样本容量满足了环境单元数量统计所需的最少抽样点数。根据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他地区的经验,普查样定在平水期采集。

(2)对比样:在普查样中采集的重复样。于普查样后1个月采集,用以评价系统误差,其数量根据环境单元抽样点数确定。

(3)内检样:是与各类样品同时采集的质量控制样,以检查采样及测试过程中的偶然误差,其数量按普查样的5%布设。

(4)过滤试验样:为了解不同环境条件下地下水物质组分的存在状态而布设的试验样品。

4.其他样品

为了解和研究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的形成与其他环境要素的关系,适当布设了一定数量的地表水样、土壤样和粮食样品。各环境单元样品类型及数量见表6-2。

表6-2 各环境单元样品类型及数量一览表

四、样品采集

样品采集工作是环境背景值调研的关键环节之一。除严格执行有关地下水样品采集规程外,针对环境背景值调研的要求,特别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了采样质量。

(一)采样准备工作

(1)选用材质均一、化学稳定性好的高压低密度聚乙烯塑料桶和硬质磨口玻璃瓶作为盛样容器。

(2)所有盛样容器均在实验室内进行洗涤处理,经检合格后,装入洁净塑料袋中密封待用。

(3)准备好采样所需的物品,如保护剂、采样用品、封口石蜡纱布、塑料袋、包装箱、采样记录卡片等。

(4)专门配备了轻便式的抽水机一台、汽车两部,确保采样工作的连续、顺利进行。

(5)所有采样人员经过必要的培训熟悉采样的规程和技术要求。

(二)地下水样品的采集

1.水源预处理

其目的是抽出井内滞水,保证采样条件的一致性。机井一般在抽水30分钟后,手压井在抽取10分钟后,待新鲜地下水流出后再进行采样。若机井正在连续抽水时,可直接采样。

2.样品采集与保存

采样前,盛样容器及采样工具应用原样水冲洗3次至5次。采样时,一般用容器在出水口直接接取,现场加入保护剂,现场进行编号及填写送样单。普查样采集数量及保存条件见表6-3。

表6-3 普查样采集数量及保存条件一览表

3.样品运输及送检

每采2天为1批样品,用专车于48小时内送到实验室,特殊情况不超过72小时。实验室设专人接收样品,认真办理送检手续,发现不合格样品要及时通知补取。

4.采样过程中质量保证措施

(1)参加采样人员分工负责,熟练掌握采样的技术要求。指定专业人员添加保护剂。

(2)采样时,发现水点有污染迹象或因其他原因不能采样时,应更换采样点,并按照有关原则就近现场选定。

(3)对于个别较长时间不用的井,要延长抽水时间,直至符合采样要求后方可采集。

(4)配备专用抽水机,统一采样条件。不得直接从井中提取。

(5)采样时,注意天气变化及周围环境影响,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6)采样过程中,防止采样用品及盛样容器的污染,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采样时禁止吸烟和使用化妆品。

(8)认真填写采样卡片,防止样品错乱。

(三)其他样品的采集

1.地表水样

采集要求及步骤同地下水相似,采样深度控制在0.5m 以下。

2.土壤样

采集时,先剥去表层土,然后按深度要求采集。每个样品采集2组,深度分别为0.1~0.3m和0.4~0.6m。采集用竹器,禁用铁器,采集后,装入聚乙烯塑料袋中密封后再装入布袋中。

3.粮食样

在土壤样采集处,采集当年小麦颗粒干样2.5kg。

五、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就是对获取的大量分析数据进行统计检验及计算,并正确确定地下水环境背景值。除了部分数据预处理外,整个数据处理均在计算机上完成,形成了一个由原始数据输入、编辑定型、建立数据库、统计检验及计算到结果输出的处理系统。

(一)数据预处理及质量检验

1.污染点的判定

本区为农业区,

含量大小是地下水是否受到污染的主要标志。当地下水中

含量大于20mg/l时,视为受到明显污染的水点,统计计算时,微量元素可参加统计,常量组分予以剔除。

表6-4列出了浅层地下水中

含量的分布状况。从表可以看出,所定抽样点

含量绝大部分小于5mg/l,也就是说,本区大部分浅层地下水基本未受污染,本次抽样调查点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表6-4 浅层地下水

含量分布统计表

2.数据的选用

按下列原则对分析数据进行处理选用:

(1)以同期采取的普查样品的分析数据作为一次性数据参加背景值统计。

(2)对于同期多次分析数据进行方差分析,误差不大者,确定一个为使用值或取其平均值。误差较大者,分析原因后,确定使用值。

3.当元素含量低于检出限时的情况处理

(1)报出率<50%,取元素最小值作为背景特征值;

(2)报出率为50%~80%时,取样本中位数作为背景特征值;

(3)报出率为80%~100%时,取元素最小值的0.7倍参加背景统计;

(4)宏量组分检出为0时,按“0”处理。

4.数据可利用程度检验

根据对比样分析结果,对数据进行了双因素方差分析,检验结果见表6-5。从表可以看出,测试数据系统误差和偶数误差较小,F 检验表明,大部分数据可利用程度较高,误差变化对元素真值的影响不大,可以满足背景值的统计要求。对于个别元素误差较大者,查明原因后,经适当处理后使用。

表6-5 方差分析结果统计表

(二)建立数据库

根据课题要求和调研结果,建立了抽样点基本情况数据库、原始分析数据数据库和环境背景特征值数据库,各库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为数据的分析、计算及查询使用提供了方便条件。

1.抽样点基本情况数据库

该库主要包括抽样点的基本情况,如编号、所属环境单元地下水类型、地理位置、井深、水位埋深等基本情况。

2.原始分析数据数据库

该库是本次调研的重要成果,内容包括了各域、单元、水点的地下水46项化学组分的实测含量,共4500多个数据。每个样点作为一个记录,并确定相应的分类代码,以实现多向分检。

3.地下水环境背景特征值数据库

本库集中反映了本区地下水环境背景特征值,包括浅层地下水和中、深层地下水两个全域、7个地下水环境单元地下水中46项元素组分的分布类型、集中值、算术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几何均值、几何标准差、几何变异系数、中位数、中位数、众数、背景区间、含量范围等特征值,是调研成果的综合反映。

数据库采用DBASⅢ数据管理系统及BASIC语言程序编制:具有速度快,易操作等特点。配备了数据检索、汇总、打印、显示等多种使用功能,建立了相应文本文件。整个数据库信息贮存在360K B软盘上,为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的查询、计算及使用提供了快捷便利条件。

(三)异常值及分布类型检验

1.异常值检验

尽管在布点、采样、测试等过程中已采取了多种控制措施,因人为或自然因素,个别分析数据仍可能是异常值。数据异常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水文地球化学异常,即客观存在;另一种是因人为等偶然因素造成的。前者予以保留,不参加统计,以高含量或低含量表示。后者予以剔除。

异常值检验方法采用GUBBS法、T-M 法和DIXON,以GUBBS法为主。一般取α=0.01确定异常值。异常值的剔除应充分考虑环境地质条件,无论是保留或剔除都要慎重,以少剔除为原则。

2.分布类型检验

本次分布类型检验采用以下方法:

(1)Visetivs置信带法:适用于容量为10~30的样本,该方法精度较高,是主要的检验方法。

(2)W 检验法:适用样本容量为10~50个,也是主要的检验方法。

(3)偏度、峰度法:适用于容量大于10的样本。

(4)Kolmogorv.Smirnov法:适用容量大于10的样本。该方法检验宽容度大。

(5)x2检验法:适用于容量大于50的样本。

分布类型检验显著性水平取α=0.05。确定分布类型时,采用两种以上的方法。N<10时不进行分布类型检验。

3.背景特征值计算

为了较全面地反映环境背景值特征,共计算了算术平均值、算术标准差、变异系数、几何标准差、几何平均值、几何变异系数、对数平均值、参数标准差、对数变异系数、中位数、众数、百分位数等统计特征值。

六、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的确定

(一)统计单元划分

以地下水环境单元为基本统计单元,分别计算确定各环境单元的地下水背景值。在此基础上,将各浅层地下水环境单元视为一个总体统计单元,确定浅层地下水全域环境背景值。将中深层和深层地下水作为一个总体统计单元,确定中、深层地下水全域环境背景值。

(二)环境背景特征值的确定

对于不同的统计样本及分布类型,选用不同的特征参数来表示。

(1)当统计项目为正态分布时,用算术平均值(X)和标准差(S)反映总体的背景特征参数,用算术平均值表征统计对象的集中值,用X±αS表示背景分级值。

(2)当统计对象为对数正态分布时,用几何平均值(X n)和几何标准差(Sn)反映总体的背景特征参数,用几何平均值表示统计对象的集中值,用X n×Snα或X n÷Snα表示背景分级值。

(3)统计项目为偏态分布时,用中位数(Me)表征统计对象的集中值,用一定样本概率下的百分位数(Pp)表示背景分级值。

(4)统计对象样本数小于10时,用中位数表示其集中值。

(三)背景区间的划分

为了反映各元素组分在全域中的分布特征,将背景区间划分为高背景、较高背景、背景、较低背景、低背景五级。背景为95%置信限。背景区间以外的含量为高含量或低含量。背景分级取值见表6-6,各背景级样本概率取值见图6-4。

表6-6 元素组分背景区间划分表

❿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计分方法包括哪些

包括:功效系数法和综合判断法。

功效系数法建立在多目标规划原理的基础上,能够根据评价对象的复杂性从不同侧面对评价对象进行计算评分,正好满足了企业效绩评价体系多指标综合评价企业效绩的要求。

综合判断法由于在市场竞争激烈变化时能考虑到各种非定量的社会、政策、政治因素,使预测更符合客观现实,并且简便易行,在市场预测中有很大的实用性。

在对各指标评价值进行综合时,不同的无量纲方法就可能得出不同的评价结果。一般来说,各种无量纲方法均有其较适用的指标综合评价模型,用功效系数法进行综合时采用改进的功效系数计算指标的评价值,是用来以弥补加权平均法的缺陷。

(10)调研成果质量系数综合积分扩展阅读:

《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对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的规定:

第六条: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由二十二个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和八个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组成。

第七条: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由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和经营增长状况等四个方面的八个基本指标和十四个修正指标构成,用于综合评价企业财务会计报表所反映的经营绩效状况。

第八条:企业盈利能力状况以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两个基本指标和销售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成本费用利润率、资本收益率四个修正指标进行评价,主要反映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投入产出水平和盈利质量。

阅读全文

与调研成果质量系数综合积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商标注册被骗怎么办 浏览:160
朗太书体版权 浏览:268
大学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浏览:680
马鞍山向山镇党委书记 浏览:934
服务创造价值疏风 浏览:788
工商登记代名协议 浏览:866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卷 浏览:985
创造营陈卓璇 浏览:905
安徽职称计算机证书查询 浏览:680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会议记录 浏览:104
泉州文博知识产权 浏览:348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会议小结 浏览:159
马鞍山揽山别院价格 浏览:56
施工索赔有效期 浏览:153
矛盾纠纷交办单 浏览:447
2010年公需课知识产权法基础与实务答案 浏览:391
侵权责任法第5556条 浏览:369
创造者对吉阿赫利直播 浏览:786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 浏览:846
深圳市润之行商标制作有限公司 浏览: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