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成果导读

成果导读

发布时间:2022-01-29 16:46:03

⑴ 熊跃根的主要成果

2012年,“国家、市场和家庭关系中的性别与权利配置”,《学习与实践》,第1期
2012年,“福利的理念和中国社会政策的限制”,《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八辑
2011年,“风险社会中的大城市治理与社会政策的发展”,《探索与争鸣》,第1期
2011年,“社会政策的比较研究:概念、方法及其应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3期
2011年,“ Social work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aging context of China ”,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Vol.4,No.2
2011年,“经济不安全和全球化背景下变迁的中国福利体制”,载于王卓祺主编《东亚福利制度:全球化、文化和政府角色》,社会出版社
2011年,“转型进程中城市社区发展和公众参与的理论分析”,《中国民政》,第12期
2010年,“转型时期我国福利体制的改革与社会政策的发展”,《学习与实践》, 第1期。
2010年,“转型经济国家的社会变迁与制度建构:理解中国经验”,《社会科学》, 第4期。
2010年,“全球化背景下福利国家危机与变革的再思考”,《学海》,第4期。
2010年,“福利体制比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对意义与真实世界的探究”,《社会福利研究》,第2辑。
2010年,“中国福利体制建构与发展的社会基础:一种比较的观点”,《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5期。
2010年,“地理学在社会政策研究领域中的含义和应用”,《地理学评论》,第2辑。
2010年,“转型经济国家的社会变迁与制度建构:理解中国经验”,《新华文摘》,第16期。
2009年, Ku, H.B., Ip, D. and Xiong, Y.G. (guest editors). Special Issue on Disaster Relief and Social Work in China, 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 Vol.2, No.2
2009年, 转型过程中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与本土化实践的理论分析 , 载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1988-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年,“转型经济国家社会保护机制的建构:中国与波兰的比较”,收录于 高全喜(主编):《大国策. 全球视野中的社会转型》,第131-14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年,Ku. H.B., Ip, D. and Xiong, Y.G.“ Social work in disaster intervention: accounts from the grounds of Sichuan”, 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 (Routledge), Vol.2, No.3, pp. 145-149.
2009年,Xiong, Y.G. A book review on Indicators of Social Development: Hong Kong 2004 , Social Work Ecation, Vol.28, No.5, pp. 577---578.
2009年,Xiong, Y.G.Social Change and Social Policy in China: National Adaptation to Global Challen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Japanese Sociology (Blackwell-Wiley), Vol.18, Issue 1, November, pp.33-44.
2008年,“志愿服务发展关键在日常化与制度化”,《人民政协报》,6月24日。
2008年,“以自由的名义追求工作的快乐”,《中国青年》,1月。
2008年, “ A book review on East Asian Welfare Regimes-From Confucianism to Globalization”, 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 Vol.1, No.1
2008年, “转型经济国家社会保护机制的建立:中国与波兰的比较”,《学海》,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5期论点转载)。
2008年,“‘震’兴公民社会的道德基础”,《政工研究动态》,第13期。
2008年,“第五讲社会福利制度”,《社会工作》,第11期。
2008年,“国家力量、社会结构与文化传统---中国、日本和韩国福利范式的理论探索与比较研究”, 《社会政策评论》,第二辑,第83-111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年,“我国私营医院‘公营化’运行机制分析:新制度主义的视角”,《江苏社会科学》,第3期(与王颖合著)。
2008年,“转型经济国家社会保护机制的建构:中国与波兰的比较研究”,载于谢立中(主编)《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比较研究及其启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7年,“个人努力奋斗永远是成功的源泉”, 《中国青年》, 7月。
2007年, “Development of social work ecation in China in the context of new policy initiatives: Issues and challenges”, Social Work Ecation,,Vol.26, No.6, pp.560-572.
2007年, “国家力量、社会结构与文化传统---中国、日本和韩国福利范式的理论探索与比较分析”,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第5期。
2007年, “医疗救助中公民身体与国家治理关系研究---以山东省T市医疗救助为个案的研究”, 《学习与实践》,第12期(与曾宪才合著)
2007年,“ In Search of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Analyzing the Welfare Regimes in East Asia: China, Japan and Korea Compared ”, a plenary speech at the Fourth Annual East Asian Social Policy research network (EASP)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Restructuring Care Responsibility: Dynamics of Welfare Mix in East Asia ”, held at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Japan ring 20-21 October, ( Invited speaker )
2007年,“ Understanding social policy in China through its reforming social assistance scheme: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new challenges ”, a plenary speech at the 15th ICSD Symposium “ Seeking Harmony and Promoting Social Development in a World of Conflict ” held in Hong Kong SAR ring 16-20 July, ( Invited speaker )
2007年,“国家力量、社会结构与文化传统---中国、日本和韩国福利范式的理论探索与比较分析”, 《江苏社会科学》 ,第4期。
2006年,“劳动的价值与意义是永恒的”, 《中国青年》, 11月。
2006年,“无名者的青春与凝视的社会记忆,为摄影家黑明《走过青春》一书做的跋”, 5月。
2006年,“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welfare pluralism in reform China: An assessment of China’s welfare regime ”, 《社会政策学会志》(日本社会政策学会 主编),法律文化社,日本东京。
2006年,“In Search of Legitimacy and Professionalism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The Growth of NGOs in Reform Chin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th IPSA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 World Congress held in Fukuoka, Japan ring July 9-13.
2006年,“第三章 福利经济学及其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载于《现代社会福利思想》,钱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第五章社会福利制度”, 载于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后现代主义与当代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反思”,《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4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年,“论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过程中的实践逻辑与体制嵌入”,载于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专业化及本土化实践》(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03-2004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社会责任感的终极意义在于行动”,《中国青年》, 12月。
2005年,“明星梦与精英文化的再生产”,《中国青年》,5月。
2005年,“e时代的新邻里关系”, 《中国青年》,1月。
2005年,“论当代社会变迁中的社会资本建构与市民社会发展”,《广东社会科学》,第5期。
2005年,“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2005年,《社会问题读本》“导读”,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重建社会公德的民间力量”, 《中国新闻周刊》, 7月访谈。
2004年,“The Emergence of Social Protection in the Post-Communist Countries: China and Eastern Europe Compared”, Paper Presented 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Welfare State? World Society,Transnational Social Policy and 'New Welfare States' In Transitional Countri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ina) ring 7-9 February, at the Hans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Delmenhorst, Germany.
2004年,“我国城市弱势群体自助组织的社会资本的建构与发展”,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3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何欣合著)
2003年, “论当代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中的专业性与专业自律问题”,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工作---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01论文集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中国上海)。
2003年,“第三章国外社团的发展情况”、“第四章有关社团的主要理论”,载于 王思斌(主编),《社团的管理与能力建设》,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3年,“市民社会向何处去”,《中国发展简报 》冬季刊,第17卷。
2002年, “从城市贫困问题探讨中国社会政策模式和分析框架的建构”,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 》第1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大二分法与福利国家的性别化:西方社会工作的现代性思考”,《长沙民政学院学报》第6期。
2001年, “转型经济国家中的第三部门发展:对中国现实的解释”, 《 社会学研究 》,第1期。
2000年,“Enterprises’ contribution to social welfare in reform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9th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Social Welfare in the Pacific Rim, 14-17 November, Tokyo, Japan. ( with Wang Sibin ).
2000年,“宏观实践模式与当代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载于《华人社会工作本质初探》,香港八方文化企业公司。
2000年,“社工专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第1期。
1999年,“关注‘单位’研究最新动向”, 《中华读书报》, 6月2日。
1999年,“21世纪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专刊。
1999年,“论国家、市场与福利之间的关系:西方社会政策理念发展及其反思”,《 社会学研究 》,第3期。
1999年,“我国城市居家老年人晚年生活满意程度研究: 对一项调查结果的分析”,《 人口与经济 》,第4期。
1999年,Xiong, Y.G.“ Social policy for the elderly in the context of aging in China: Issues and challenges of social work e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elfare for the Aged, Vol.1, No.1, pp. 107-122.
1998年,“成年子女对照顾老人的看法”, 《 社会学研究 》,第5期。
1998年,“高龄化过程中城市老年人的社区照顾: 论家庭、社区与政府之间的联结”,《 香港老年学报 》,第12卷第2期。
1998年,“宏观社会工作在当代中国的意义”,《 中国社会工作 》,第4期。
1998年,“需要理论及其在老人照顾领域中的应用”,《 人口学刊 》,第5期。
1998年,“中国城市家庭的代际关系与老人照顾”,《 中国人口科学 》,第6期。
1996年,“A question never ends by itself: What is happening to our social work ecation ”, Paper presented at Joint Congress of IASSW, IFSW, APASWE and HKASW, held in Hong Kong, July 26-29, . 2009年,《社会政策:理论与分析方法》(专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社会政策概论》(修订版)(主编),华文出版社。
2008年,《需要、互惠和责任分担---中国城市老人照顾的政策与实践》(专著),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社会政策概论》(主编),华文出版社。
2004年,《社会工作导论》(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撰写三章)。
2002年,《中国就业妇女社会支持网络研究: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应用》(译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⑵ 李润霞的研究成果

1.《从超越的飞翔到回归的停泊——透视洛夫诗歌的思想内涵》,《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与研究》1997年第3期。 《人大复印资料》1997年第11期转载。
2.《反传统:后新诗潮的语言实验》,《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3.《历史与诉说历史——从电影<鸦片战争>看谢晋的历史观》,《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4.《从消解走向逍遥的无地彷徨——20世纪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反思》,《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第5期。
5.《“潜在写作”研究中的史料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3期。
《人大复印资料》2001年第10期转载。
6.《被湮没的辉煌——论“‘文革’地下诗歌”》,《江汉论坛》2001年第6期。
《人大复印资料》2001年第12期转载。
7.《灵魂守望者的泣血之作——读散文集<背负自己的十字架>》,《写作》2001年第3期。《南方文坛》2001年第5期、《安徽文学》2002年第2期转载。
8.《九十年代长篇小说创作的一种倾向》,《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9.《一片诗心在爱心——论韦娅诗歌的创作主题》,《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全文收入《呼唤月光》一书,【香港】21世纪人文出版社,2001年7月版。
10.《中国新诗研究的一个新高度》,《中华读书报》2000年9月20日。
11.《从潜流到激流——博士论文内容提要》,《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5期。
12.《热闹散漫的生命眉批与仪态万方的文化解析——近二十年大陆女性散文扫描》,【香港】《香江文坛》2002年第8期。
13.《近二十年的南开诗歌写作》,【日本】《蓝·BLUE》2002年第3期。
14.《一个诗人与一个时代——论食指在文革时期的诗歌创作》,《芙蓉》2003年第2期。
《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第5期转载。
15.《“年代诗丛”出版的深意与第三代诗人的归途》,《扬子江诗刊》2003年第2期。
16.《朦胧诗:一代人与一代诗的崛起》,《文艺评论》2003年第5期。
17.《历史与生命的长歌——论李瑛20世纪90年代的诗歌创作》,《江汉论坛》2003年第9期。
《文学与文化》2003年第四辑。《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第11期转载。
18.《纪弦<你的名字>赏析》,《扬子江诗刊》2003年第5期。
19.《王家新<帕斯捷尔纳克>赏析》,《扬子江诗刊》2003年第6期。
20.《灾难与爱情——重读<倾城之恋>》,《青春阅读》2003年第9期。
21.《谈中学语文中的诗歌教学》,《天津教育》2003年第11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2004年第5期转载。
22.《<扎根>:一个“四不像”的东西——韩东访谈》,载《天津青年报》2003年9月21日。
22.《从历史深处走来的诗兽——论黄翔文革时期的地下诗歌创作》,【日本】《蓝·BLUE》2004年第2期。
全文收入《见证》一书,【美国】纽约柯捷出版社2004年7月版。
23.《在喧嚣中寻找诗歌的路标》,《江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2005年第1期转载。
24.《颓废的纪念与青春的薄奠——论多多“文革”时期的诗歌创作》,【日本】《蓝·BLUE》2004年第3期。
25.《关注边缘,重写诗史——从“文革地下诗歌”的概念谈起》,《江汉论坛》2004年第8期。
《人大复印资料》2004年第12期转载。
26.《渎神者的判决书——根子诗歌<三月与末日>赏析》,《扬子江诗刊》2004年第6期。
27.《新诗的“维新”与传统的“魔咒”》,《河北学刊》200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2005年第6期转载。
28.《<绿衣人>:绝对的真实,绝对的虚构——王旭烽访谈》,《中文自学指导》2005年第1期。
29.《诗与哲学的起点——郑敏访谈》,《新诗评论》2005年第1期(创刊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0.《革命诗风中的另类诗意——论文革时期上海诗人群的诗歌创作》,【日本】《蓝·BLUE》2005年第1期。
31.《回归家园中的守望灵魂——论王英琦近十年的散文精神》,《南都学坛》2005年第2期。
32.《当代诗歌编选中的问题与方法——关于<朦胧诗新编>的讨论综述》,《南方文坛》2005年第2期。
33.《以艾青与青年诗人的关系为例重评“朦胧诗论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2005年第8期转载。
34.《历史关结点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05年第1辑(创刊号),巴蜀书社2005年版。
35.《细读根子诗歌作品》,《诗探索》(理论卷)2005年第1辑。
36.《平淡诗意中的历史追忆——解读于坚诗歌<纯棉的母亲>》,《诗探索》(作品卷)2005年第2辑。
37.《辛笛<风景>解析》,《海子<春天,十个海子>解析》,《扬子江诗刊》2005年第4期。
38.《论“白洋淀诗群”的文化特征》,《南开学报》2005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2006年第1期转载。
39.《中国新诗史写作的问题与方法》,《文学前沿》第10辑,学苑出版社2005年9月版。
40.《闻一多<也许——葬歌>导读》,《蔡其矫<川江号子>导读》,《诗刊》2005年第7期。
41.《站在民刊<今天>的起跑线上——重论朦胧诗的崛起》,【日本】《蓝·BLUE》2005年第4期。
42.《“文革”后民刊与新时期诗歌运动——以《启蒙》与《今天》为例》,《新诗评论》第3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43.《一个刊物与一场诗歌运动——论朦胧诗潮中的民刊<今天>》,《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44.《颓废的纪念与青春的薄奠——论多多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诗歌创作》,【台湾】《中国现代文学》(半年刊)2006年12月。
45.《现世生活的末日寓言——根子诗歌<致生活>赏析》,《名作欣赏》2007年第5期。
46.《2005-2006新诗纪事》,《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三辑,学苑出版社2007年5月版。

⑶ 刘守兰的主要研究成果

学术专著有《英美名诗解读》(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3年);《狄金森研究》 (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3年)《艾米莉·狄金森》(WendyMartin著,刘守兰导读,上 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8年)等5部;主编和参编的教材有《英语》(全国文科统编教材,商务印书馆,1989年)等10余部;在全国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有《狄金森诗歌的影响源探索》、《弗洛斯特诗歌现代派色彩研究》等20余篇;并有译著《林肯传》(三 联书店,1979年)等2部。

⑷ 姚丹的主要科研成果

独立完成的著作
1、《西南联大历史情境中的文学活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34万字,2000年。
2、《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导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3万字,2004年。
3、《中国文学》,五洲传播出版社,6万字,2006年。
4、《“革命中国”的通俗表征与主体建构——<林海雪原>及其衍生文本考察》,北京大学出版社,25万字,2011年。
主要论文
01.《〈故事新编〉意义的建构与消解》,《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95第3期
02.《青春的陷阱与超越》,《东方艺术》,1998年第4期
03.《沈祖棻创作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年第1期
04.《西南联大中文系、外文系和校园里的新文学创造》,《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1期
05.《“第三条抒情的路”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2期
06.《“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成规审视下的“新英雄” 》,《现代中国》第2辑,2001年
07.《鲁迅的儿童本位观和文化原罪感》,《语文建设》,2002年第8期
08.《闻一多四十年代的转变》,《语文建设》,2002年第10期
09.《“事实契约”与“虚构契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3期
10.《“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实践及其成效初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3期
11.《被“样板戏”遮蔽的历史》,(台湾)《中国现代文学》,2006年第2期
12.《我们的时代不需要悲剧和英雄》,收《话题2006》(论文集),2007年3月
13.《〈林海雪原〉影视化研究》,《河北学刊》,2007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7期
14.《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小学新文学教育——以教材为考察对象》,《鲁迅研究月刊》,2008年第8期15.《80年代怎样成为方法》,《文艺争鸣》,2010年第1期16.《“一个人的文学史”——洪子诚学术研究的范式意义》,《南方文坛》,2010年第5期,《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0年第7期全文转载。17.《“新人”想象与“民族风格”建构》,《文学评论》,2010年第3期。18.《重建“革命中国”的政治正当性》,《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年第1期。19.Revolution/Narration, The China Review, Vol.11,No.1(Spring2011)20.《“革命”叙事的“民族化”诠释及其悖论》,《文学评论》,2011年第6期。

⑸ 阅读课题成果具有哪些实践指导意义

阅读课题成果的意义是来自于团队实践思考的结果,具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实践价值,能专对某一领域的发展属起到指导性和推动性的作用。
阅读是所有课程的核心和基础,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经我们初步调查,如今的小学生除了读读教材内容和课外的作文、童话故事等常见的书籍之外,很少有自主选择阅读其他有益书籍的嗜好和习惯,更谈不上诵读经典了。故小学生在选择课外阅读时显得单一化,又特别是现今的作文书籍、童话故事等良莠不齐,粗制滥造。正是由于小学生阅读面窄小,加之其阅读水平和社会阅历的局限,以及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有限等诸多因素影响着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从古至今,只有博览群书才能才华横溢,也只有诵读经典才能感知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如果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所以,教师要引领学生广泛阅读,尤其是那些经久不衰的名篇佳作,才能博采众长,收到更好的阅读效果。

⑹ 读书成果怎么写

读书的乐趣

读书,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我想这种享受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的到。能享受到读书的乐趣依我看来也需要缘分。缘深,似乎成了书呆子,愚不可及;缘浅,开卷无益,掷书而茫然。

我所说的读书,主要是指无功利性的读书。所谓功利读书,一来读书为升学;二来读书为考试;三来读书为交差。这几种读书目的是显而易见的,我不以为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为升学而读书,这是无可奈何之事,如郑板桥之谓敲门砖,门敲开了砖头不妨扔掉。为考试而读书,是上班族常常要应付的,譬如业务考试、职称考试、学位考试等,大多数人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考试,而不在乎能学到什么东西。为交差而读书更常见,这种读书常常是要求写读书心得,我则根本没有认真地读过指定的必读书,到了交差的时候上网一阵狂搜,剪贴拼凑起似通非通的文章,交上去就算大吉。

我所说的读书,没有特定的指向,但凭自己的兴趣,依乎性灵,择己所好,有所会意,有所感受。今天写这篇文章与朋友交流,以为我们论坛的书友较多,其中必有同好者,以书会友,以友辅心,人生乐在遇知音,相知心,能遇知音,上此生一大赏心乐事。

我所说的读书,不仅仅局限于报纸媒体的书刊,看过有本杂志,名为《世界博览》,其所谓读书就是读天地,读历史,读自然,读人文,似乎世间没有一样不可以当作书来读;有支叫做《读你》的歌,歌词是“读你千遍不厌倦”,却是读人。我不敢给读书下定义,况且站的角度不同,观念不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分工不同,读着影音、图画、文字……心里感觉着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受,那种感觉区别在于视角迥异。

为什么读书?这本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希望与各位爱读书人能作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在此我只谈点自己的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读书是有乐趣的。这种乐趣是发自内心、无可替代的,五柳先生说:每有会意,欣然忘食,这种乐趣是吸引人的,不为外物所滞,而求于内心的乐趣。有时读书的乐趣可以用放浪来形容,有些书读过了以后,也许我们会手舞足蹈呢。

二、善读书可以陶冶性情。腹有诗书气自华,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我相信读书能改变人的气质,林语堂的解释是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善读书,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而香却在骨里。

三、读书是为了安身立命,是为了不断的精神追求。桃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地,唯有用思想建立起来的精神家园才是自己心灵的永久归宿。现代竞争的社会人们越来越失去自我而成为空心人,我曾体验到冰凉彻骨的虚无感,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正是这种虚无感的真实写照。带着这种强烈的困惑,我开始读圣贤书,从他们那儿体会到了人生的智慧。我正在修建自己的精神后花园,这个花园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人,天地间最伟大的事业在于做一个人。

四、读书可以不断的启蒙自己,更新自己。有一本书曾经讲过这样一个道理,即“久假不归论”,与三人成虎的道理差不多。我们虽然处在信息时代,但我们却经常被蒙蔽。这种蒙蔽有时来自于外界,我们因为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而不自觉的就相信了。但更多的是自己蒙蔽了自己,因为懒惰而不想突破,不更新思想就会受蒙蔽,而广泛的阅读显然有助于摆脱受蒙蔽的状态。

以上四点,第一点是总论,后三点可以归之于美善真,陶冶性情是求美,精神追求是求善,启蒙自己是求真。一言以蔽之,读书就是在乐趣之中求真善美!

时光悠悠,岁月匆匆,好读书,乐此不疲,不好读书,亦无所谓。读书只是我们所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古人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真诚地希望各位朋友,不管你们是经常来还是偶然光临此地,希望你们在这个应该有所作为的时代来都做出一点事业来,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民族,为人类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然而,成功并不是人生的目的,心中只有成功两个字的人,心灵也许注定是残缺不全的。因此还是尽可能多读点儿书吧,洞察历史,省察人生,然后有所作为。如果你不以追求成功为目的,也不以事业为人生为重心,你喜欢过一种优雅的生活,那请你选择多读书吧。

不论你的人生航向驶往何方,如果你有时间了,还请你拿起书本来吧,多与书接触,多与书亲近。我们只有一次人生,而读书却可以扩展我们的视野,体验多种人生的可能,这才是最为广阔的世界!

春花秋月、暮雨朝云、泰山奇观、南海椰林,东京湾的海浪,曼哈顿的夜景——这些都是世间的美丽。谁不愿意去领略这些美丽、把握这些美丽呢?在众多获取美丽的方式中,最容易的是读书。
读书不受时间限制。喧嚣的白昼可以读书,宁静的夜晚,更可以读书,晨曦初照时也可以读书,落日西垂时还可以读书。读书也不受空间的限制。明净的教室、宽敞的图书馆固然可以读书,树荫下、走廊上、山间小径、大道通衢同样可以读书,车上、船上、枕上甚至厕上也可以读书。只要我们

⑺ 请问现在已经出版的海子的传记或其诗的导读有哪些

海子传

地址:
http://book.sina.com.cn/nzt/1081841179_haizi/

我好像是在网上看的,感觉写得不怎么样哈,呵呵,读海子感受就好了,诗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嘛,读不懂也没办法,也许时候未到,也许志不同道不合...

另:
西川——《海子诗全编》编后记

海子在1989年春天去世以后,骆一禾和我从海子在北京昌平的家中运回了所有带文字的纸页。当时我们两人分工,由他负责编辑海子的长诗,由我负责编辑海子的短诗。不幸的是海子去世七十天后,一禾亦作别人世,匆匆上路,我不得不目瞪口呆地面对了这一场命运的狂风暴雨。
编辑《海子诗全编》的工作既痛苦且漫长。翻动海子的诗稿,并将它们逐一抄写、复印下来,是一个深入死亡与火焰的过程。当时就有朋友劝告我尽量少动海子的遗物,因为那上面遗存着太多逝者的信息。记得在抄写海子《叙事诗》的那个晚上,我不得不五次停笔,每一次都恐惧地从“一”数到“十”,我似乎被一种异样的感觉控制着。如果说痛苦、恐惧尚属个人心理,还不足以妨碍我的编辑工作,那么诗歌界一直存在的对于海子诗歌价值的怀疑则是对我判断力和道德勇气的考验。刚开始着手编辑这部厚达近千页的大书时我还缺乏对海子理性的认识,到1992年5月此书编竣,我己毫不怀疑海子作品的跨时代价值。
本书基本上反映了海子的创作历程。海子一生自行油印过八册诗集,它们是《小站》(1983)、《河流》(1984)、《传说》(1984)、《但是水、水》(1985)、《如一》(1985)、《麦地之瓮》(1986,与西川合印)、《太阳·断头篇》(1986)、《太阳·诗剧》(1988),其中《小站》、《如一》《麦地之瓮》为短诗集。此外,海子在1988年还与《太阳·诗剧》同时油印过《诗学·一份提纲》。本书“短诗(1983-1986)”部分收入了《河流》、《传说》中的所有短诗和《如一》、《麦地之瓮》中的大部分诗篇;由于《小站》属少年之作,本书只收入了其中的《东方山脉》。
在为《土地》(即名《太阳·土地篇》单行本, 1990年11月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所写的序言《我考虑真正的史诗》一文中,骆一禾开列了《太阳·七部书》的目录,它们是《诗剧》《断头篇》,《但是水、水》《土地篇》、《弥赛亚》、《弑》和《你是父亲的好女儿》;但是本书编者根据海子各篇作品的创作年代以及海子创作思想的转变过程(可参见海子《日记》,将《但是水、水》从一禾所称的《七部书》里抽出,另补入《大札撒》(残稿),依然沿用《太阳·七部书》的名目。实际上,海子原打算创作的《太阳》远不止七部,有案可稽的便有《太阳·语言》一部,其中三篇《献给韩波;诗歌的烈士》、《水抱屈原》和《但丁来到此时此地》曾以《水》题发表于1987年第6期《巴山文艺》。因未见《语言》其他名篇,称“书”太短,故编者将其归入“短诗(1987一1989)”部分。
海子本人相当看重《太阳》的写作。他生前曾表示过他将给世界留下两部书,其中之一便是《太阳》。另一部则是他的自传。但他的自传我们永远也不会看到了。在他的遗稿中没有任何自传的章节。
海子作品中最为混乱的要算短诗。他虽有几个横格本抄录过一部分短诗,但多数作品仅存草稿。一页一页不曾编码的稿纸被他用塑料强捆成许多纸卷。我打开一卷稿纸便不敢打开另一卷稿纸,因为我害怕将不同的纸卷混在一起。海子时常有一诗数稿的情况,且未标明创作年代。因此我根据自己的记忆、作品风格与题材,以及同一纸卷其他作品的创作时间,将某些短诗作了大致的归类。这样,本书两个短诗部分便没有严格按照各篇作品的创作时间编排。遇一诗数稿的情况,有些作品本书仅收入一稿,有些作品则数稿并用。或有当收未收的诗篇,流传于世而编者未见,实在编者搜集不周,希读者海涵。
还有几点必须说明:海子行文,“的”和“地”时常混用,我已尽量将它们区分开来。海子在标点符号的使用上相当随意,我尽量遵从海子的本意:有时诗行末尾有句号,有时没有;有时省略号点三点,有时点六点。由于海子晚期情绪波动较大,其行文难免存在混乱、不通之处。曾有人建议我完全保留这些混乱和不通,以真实地反映海子那时的心境,但我没有这样做。一来这有悖于出版原则,二来所谓“真实”并不在于文字表面的误笔。因比在不损害海子原作词意、语气、风格的前提下,我在几处做了极其有限的更动,例如删除冗句,重新安排诗节等;这些作品包括《叙事诗》、《黎明》(之三)、《四姐妹》、《日全食》。凡我更动之处我在原稿中都一一注明,以俟将来学者研究之用。
我原打算按年代而不按体裁安排本书的目录次序。这样,读者也许会在短诗、长诗、短诗、日记、长诗、文论、小说、短诗、短文、诗剧、短诗面前有零乱和应接不暇之感。尽管海子是一位综合运用各类文学体裁的诗人,但为读者考虑,我接受了上海三联书店倪为国先生的意见,将短诗、长诗、文论等做了次序上的调整。惟有《太阳·七部书》部分依然保持海子综合动用各种文学体裁的风貌。
《海子诗全编》早在1992年5月既已编竣。当初编辑此书的基本目的之一是使海子的诗文不致佚散,所以把一份诗文稿变成多份,成了最紧要的问题。骆一禾和我都不知道此书有无出版的可能。一禾曾说在我们这里,无法指望五十年或一百年之后会有人重新发现一个过往的诗人。我记住一禾此言,所以勉力编成此书。然而此书的出版一直麻烦不断。从1992年起,先后有几家出版杜表示过愿意出版此书,但都终因此书规模大、耗资过巨、份量过重而不了了之。由于出版的耽搁,致使有人对编者本人产生了疑心,以为我欲私有海子遗作,然而我心惟天可鉴。海子留下的精神财富不可能属于哪一个人,它们属于这个时代,属于这个民族。所幸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在这样一个重利轻义的环境中决定出版此书,使编者感佩不已。
本书的编辑工作曾得到罗洪依乌小姐的大力协助,在此致谢。当时她正在北京中央民族学院读书,而现在我们已失去联系。倪为国先生、徐如麒先生他们为本书的编辑工作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特此表示感谢。
愿本书带给读者一份精神的震撼。
愿海子对我的工作满意。

西 川
1996年9月22日

为海子而作
西川

你没有时间来使一个春天完善,
却在匆忙中为歌唱奠定了基础。
一种圣洁的歌唱足以摧毁歌唱者自身。
但是在你的歌声中,
我们也看到了太阳的上升,天堂的下降,
以及麦子迎着南风成熟,
以及鹰衔着黑夜飞过姐妹们的田垅。

泪水。霞光。远远的歌声。
天光变暗,姐妹们回到她们赖以生存的房间。
星体向西,一个哑巴寻找知音
来到我们的世界,他所看到的
是旧火添新柴,灰烬在增加
我们一生的收获
必将少于这一夜的丧失
一个自由而痛苦的声音归于静默

一个自由而痛苦的声音归于静默
汇入更大的静默,正为黑夜所需求
万物发展它们幽暗的本质
迎来你命中注定的年头,这一年
大理石的面孔露水丰盈,被你触摸
而你的死却不是死而是牺牲
而你的静默却不是静默而是歌唱

改变了!肉体所能做到的仅此而已
灵魂了结了恨而肉体浑然不知
于是半夜睡在麦地里的人
将成为粮仓里的第一颗麦粒
白天走在大路上的人
将听到神灵在高空的交谈
于是在桃花,火把的引领之下
灵魂有了飞翔的可能
携带着人间屈辱的雷电

于是在这一个秋雨绵绵的黎明
我又一次梦见你,一个少年
两手空空拍打大天使肮脏的岩石
用歌唱的嘴唇亲吻故乡贫脊的泥土
而此刻,你应当回到你那焚烧着印度香的小屋
爱上一个姑娘,结婚,堕落
并在闲暇时写作一个天才的绝望

荒凉的大海,震荡在远方
天空深邃,望不见天堂。
一片广阔的麦地,一个孤独者死去
一个孤独者的黄昏,浸透了霞光
那时是谁曾在你耳边低语,说时间到了?
谁曾在你眼前浮现,
为你开辟了那黑夜的通途?
啊,时间到了--
在时间的尽头,曙光向你致敬

《姐姐,我的诗章已用尽天空和海水---重读海子<日记>》

文 /■杨云生

《日记》是我读到的第一首,也是几年来最偏爱的一首海子诗作。多年来汉语诗歌经历了多少纷繁的争吵和谩骂,众生喧哗,我想我们厌倦了。于是重温那些美丽的、高贵的、在我们的头顶上空闪烁光华的作品就相当必要。《日记》是一首美丽得让人心碎的诗。在这里要说的是诗中的“姐姐”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由血缘关系或年龄差异而生的那个普通的称呼。海子诗中有很多词语具有其特殊含义,比如 “麦子”“大地”、“村庄”、“太阳”、“海水”这些已成为一个独立体系,并影响了二十年以来诗歌发展的意象。 “姐姐”这个简单的词汇在海子的诗中也有着相当深刻的含义,它包涵着母性、善良、和救赎。也有人说诗人们把生活中最重要的女性称为“姐姐”。姐姐,是对生活的一种命名。

实际上, 海子并没有姐姐(倒是有三个弟弟),但他却为我们创造出“凉入骨髓的温馨”。“姐姐”代表着尘世里百折不挠的柔情,和所有最悱恻动人的生命细节。它是一个虚构的寄托,一个乌托邦,已成为带有宗教色彩的一种信仰。

克尔凯郭尔说处在信仰中的人,要经历更多的精神考验。由于承担着诸多行而上的重负和遭遇更多的悖论,也便有了与外部世界不可通约的内在性。 90年代诗歌的在场者大抵都听说过曾流传过的《诗坛英雄排行榜》,用水泊梁山108将的名字比附当代诗人。海子则是榜外高人,给他的评语是:“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虽然这是一种对死者的尊重,但也似乎暗示了海子与当代诗歌的某种疏离关系。

海子与他的时代正有着深刻的不可通约性。他对诗歌的理解以及在诗歌的题材、构成和手法上,与80年代“XX主义”的狂热是极不协调的,同时也与当时的过度实验拉开距离,海子的诗大多以乡村经验为背景展开,又有相当多“泛神论”的影子,甚至于对神秘主义的钟情,由此构造的是庄子《齐物论》中所谓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与外部世界、神明、星辰甚而万物都平行的,辽阔的大境界。但海子又是敏感而脆弱的,海子对语言性质有特殊的敏感,并把这种敏感转化成一种创造性。

海子造的是一种“场”,你必须有足够的天性才能置身其间,才能感知。
《日记》中的“夜色”和“草原”是作为一个背景存在的,在这一瞬,世界只有“天空”和“石头”(长诗《太阳•陈述》),诗人只有“美丽的戈壁”,在世间恒久的哀伤中悲痛,但却“握不住一颗泪滴”,火车经过德令哈,无论是路过的还是居住的,都不能改变什么,也无须改变什么,“今夜我不关心人类” ,这里已超越了善恶伦理的二元对立,这种境界应该是“一”,是本源。
这种本源是拒绝理性阐释的,在诗歌读解中过度的理性等同与肢解。诗应该是“to be to mean”,“to show ”而不是“to tell”,伊沙曾在《文友》中的世纪诗典栏目里说海子是一个“从青麦地里走出的古典浪漫主义歌者”。这样高贵典雅的浪漫气质与当时的先锋性实验相去甚远。但这只是一个表面的印象,从内在的角度看,海子的诗歌生涯、或者说他的“殉诗”历程,非但不是与当代诗歌的发展没有关联,反而是以一种剧烈的方式凝聚了当代诗歌。海子对诗歌语言、想像的挥霍性、创造性使用,在新诗史上是十分罕见的。在80年代诗歌的背景中,这种形式创造性非但不是孤立的,反而与80年代诗歌的整体理想,有内在的一致性。卓而不群,海子的诗已不可避免地成为80年代诗坛的大师级文本。

海子说“我的诗歌理想是在中国成就一种伟大的集体的诗,我不想成为一个抒情诗人,或一个戏剧诗人,甚至不想成为一名史诗诗人,我只想融合中国的行动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海子把过多的任务加在诗歌和自己的头上。于是“我注定要牺牲自己,成为时代的祭品。”但在《日记》中 “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海子却似乎要放下那些大如“人类”的负担,只想一个远方的“姐姐”。这或可看做诗人对自己的颠覆和消解,这并没有导致悲悯情怀的缺席。反而有了一种空灵、悲凉、天人合一的美感。艾略特在自己的形而上学院主义登峰造极之时写了这样的句子:
静止,就像一只静止中的中国花瓶
永远在静止中运动

《日记》又何尝没有这种玄学美感呢?在《日记》中可以看出处于创作后期的海子通过超越艺术形式和言词的努力,达到了“神圣的静止”。而在最后一长段里,海子已把自己一分为二,即“我”和“宾我”,“我”作为德令哈的路人看着这雨水中的一座荒凉的城,而“宾我”则是在草原上,把石头归还给石头/让胜利的胜利,虔诚地跪拜青稞的另一个“我”。是海子本人移情到身外的那个观众。高夫曼说,主我在前台表演,宾我神秘地坐在某个角落里看戏。高夫曼和海子都切实地知道其间的悲剧含义。抒情诗是血,海子如是说。这种超越世俗的写作手法正是诗人内心挣扎和冲突的产物。

《日记》的意象承载了相当大的含义,当然,对于这些意象意义的理解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象者所以有意,得意而忘象”,诗无达诂时,诗其实也无须达诂。《日记》的美感是易感难知的,这就是好诗。虽然亚里士多德说一切可感觉本体均有物质,但在神性写作中,有相当多的时候是对康德所说的“彼岸性”的迷恋,神性在诗歌写作中,是以天性修养,世界观为基础,以“爱”和“畏惧”为最终缘由的。“爱”指的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爱和关怀,更是人与世界,个体与环境之间依存的融洽,这也包含着悲悯。至于“畏惧”,它包含个体的和公共的,个体自不必说,而公共的则具有群体性认同。比如面对宇宙的无限和神秘,谦恭如里尔克或狂妄如维特根斯坦都会产生畏惧。

海子的创造力不仅是缘于天才,更是对诗歌对万物极端虔诚的结果。海子的神性部分来源于《圣经》——连祷句式、“《雅歌》体”在他的诗中均有吸收和发展。我们还可以看出他的诗歌中还有叶赛宁、兰波、荷尔德林等诗人的句法和抒情方式。很显然,这是个不世出的无冕之王。然而陈嘉映说“海子高蹈他的理想走了,留下我们在歌舞升平中消费一切,挥霍无度。” 世界上缺少了一位诗人,大地垂首默默无言。

作为八十年代后期新诗潮的代表诗人,海子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地位十分重要。骆一禾认为“海子是我们祖国给世界文学奉献的一位有世界眼光的诗人”谢冕称“他已成为一个诗歌时代的象征”。在《新中国文学五十年》《中国新诗300首》等书中,对海子都有着相当高的评价。它在客观上强调了独创性对于一个诗人的重要性。朱大可说:所有海子与骆一禾的写作成果,都可以纳入诗歌神学的形而上框架。虽然后来造成了诗坛一窝蜂地模仿,使汉诗发展受到了严重伤害,但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海子作为一个诗人的历史价值和地位。

⑻ 帮我找下这些名著导读,每篇300+字就可以了,最好能筛选

生命不仅属于人类,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脚下的土地,哪怕是一片贫瘠的土地,那上面和下面都有无数潜藏和飞翔的生命。这些生命的创造力,远非人类想象力所及。早在19世纪初期,一位法国中学教师走出生物实验室,投身旷野,从此与渺小的昆虫相伴,唱出了生命的赞歌:
你们撕裂动物而我研究活体;你们把它变成悲惨而可怜的物体,而我使它变得可爱;你们在拷问室和解剖室工作,而我在蓝天下观察,倾听知了歌唱;你们用细胞和原形质做化学实验,而我在昆虫高尚的行为中研究它们的本能;你们窥探死亡,我观察生命。
最终他成为举世闻名的博物学家、昆虫学家和散文家,他就是法布尔。
对于一位令人心仪的学者,他的生平会使我们亲近他,从而理解他真实的思想情感和学术成就是大有裨益的。更重要的是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
法布尔(Jean-Henri Fabre 1823~1915年),1823年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业士学位、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847年,来到阿雅克修中学,在那里遇到了影响了他人生选择的两位学者,他从此打定主意,教学之余潜心研究昆虫。1857年,他发表了处女作《节腹泥蜂习性观察记》,这篇论文修正了当时的昆虫学祖师列翁·杜福尔的错误观点,由此赢得了法兰西研究院的赞誉,被授予实验生理学奖。达尔文也给了他很高的赞誉,在《物种起源》中称法布尔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1879年,《昆虫记》第一卷问世。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不毛之地,却为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所钟爱,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蛰居在荒石园,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鉴于他独特的研究成果,在他晚年时,斯德哥尔摩科学院授予他最高奖励:林奈奖章。被誉为“昆虫界的荷马”“科学界的诗人”。
法布尔的旷野实验室“荒石园”是块贫瘠荒芜的土地。但对他而言却是生命的“伊甸园”。
我想说说我那一小片我所珍爱的土地。长期以来,我一直计划建立“生命昆虫学实验室”。终于,从一个孤零零的小村庄,我获得了一片和谐的土地,本能地把这样一个名字赋予了一片未开垦、多砾石、被遗弃的区域。这里太荒凉了,地上长着麝香草属植物,不能耕作;但春天有羊群经过,这时偶尔会下几场雨,几棵小草冒了出来。
在我的哈马斯,尽管地面的少量红土被大量的石头覆盖,还是曾经有过初步的耕作,这里原来种过葡萄。事实上,为了种树,我们曾四下挖掘,结果到处都翻出了以前遗留下来的树干,它们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半炭化了。所以,三股叉是唯一能穿透这片土壤的务农工具。早先的植物已经消失,我为此惋惜。再没有百里香,没有薰衣草,没有笨重的大红栎树。矮栎曾形成树林,我穿过它时,略微加大了工作进程。因为这些植物,特别是前两种,可能有利于向蜜蜂和黄蜂提供食物,所以,一旦用叉子挖掘出来,我就让它们重新在地上站立起来。
这就是我所拥有的、天赐的伊甸园。我从此就要和昆虫一起生活在这里。40年不懈的努力使我赢得了它。
伊甸园,从她对我的影响而言,这样的称呼一点儿也不过分。他是蜜蜂和黄蜂的乐园,而没有人愿意在这片该诅咒的土地上耕作播种。她长出蓟属植物和矢车菊,把周围所有蜜蜂和黄蜂都吸引到我身边。在我捕捉昆虫的经历中,从来没有在一小块地方看到过这么多昆虫;条条大路通向这里,这里是昆虫的集合地。汇聚的昆虫有捕捉猎物的猎手、运作黏土的建筑师、棉布厂的纺织工、花瓣和树叶的采集者、纸板建筑师、搅拌灰泥的泥瓦匠、钻木的木匠、处理金箔皮的师傅和许多其他工匠。
就是在这样的一块贫瘠土地上,法布尔建立了他的“生命昆虫实验室”,写出了10卷本的《昆虫记》。
《昆虫记》不仅是科学巨著,也是文学名著。它不仅体现了探求本真的科学理性,同时也浸润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大胆的黄蜂把我的住房据为己有。在我的门槛上,有一块垃圾,那里舒适地安置着白带砂泥蜂。我进门时,必须小心别弄坏她的藏身之处,别碰了那些正在全神贯注于工作的“矿工”。从我上次看到这莽撞的猎蟋蟀者,已经过期了1/4个世纪。当初我跟她相识后,常常到几英里以外去拜访她,每次都意味着在火热秋阳下的远征。今天我在门槛下发现了她,我们成了亲密的邻居。我关闭窗户为干泥蜂提供了温度适宜的公寓,土筑的巢固定在石灰石上。为了进家,这位蜘蛛女猎手总是开着一个小洞,以防窗框上发生什么事故。在窗户凸凹的窗棂上,一些流浪的石蜂修筑了一组小室;在窗板的外部,一只裸赢(注意:本字中“贝”应为“虫”)筑造了圆顶小土屋,在顶上修了一个短铃铛口状的颈。普通黄蜂和长脚胡蜂是我的食客:她们来访问我的餐桌,看看供应的葡萄是否像她们希望的那么成熟。
从上面的引文中,同学们可以初步感觉到《昆虫记》所体现的科学人文精神和文学魅力。
从文学表现手法看,《昆虫记》的突出特点是采用了拟人手法。这种手法的运用源于作者对生命的敬畏——他把昆虫视为自己的朋友。
从科学人文的角度看,《昆虫记》通过对昆虫世界的观察,折射出对人类以及人类社会的睿智思考。
现在就让我们来聆听“昆虫诗人”法布尔对于生命的吟唱吧。

⑼ 冯永刚的研究成果

1、刍议制度文化在道德教育中的功效[J].教育研究,2012,03。《教育科学文摘》2012年第4期摘编(独立)
2、公平与均衡视域下义务教育资源有效配置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9,12(2/2)
3、德育叙事的异化及其改善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07,11。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8年第2期论点摘编,《教育科学文摘》2008年第1期论点摘编,《中国德育》2008年第2期摘编(独立)
4、儿童道德教育中家校合作偏失及其匡正[J].中国教育学刊,2011,09(独立)
5、教师教育艺术风格:内涵、影响因素及形成过程[J].中国教育学刊,2011,04(独立)
6、家长:警惕道德启蒙教育中的两个误区[J].中国教育学刊,2006,06(独立)
7、制度安排:道德教育不能遗失的基本向度[J].南京社会科学,2012,05。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12年第8期全文转载(独立)
8、多元文化背景下促进道德教育发展的制度安排[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01。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10年第6期全文转载(独立)
9、对峙与融通: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制度与道德[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独立)
10、道德教育制度供给不足及其路径选择[J].浙江社会科学,2012,09(独立)
11、制度安排:多元文化背景下道德教育的题中要义[J].外国教育研究,2011,09(独立)
12、环境教育:英国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J].外国教育研究,2010,03。《小学德育》2010年第17期论点摘编,《中小学德育》2011年第3期论点摘编(1/2)
13、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作用与误解[J].外国教育研究,2008,09(独立)
14、复杂科学视域下的德育评价[J].外国教育研究,2007,11。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文摘卡》2008年第2期论点摘编(独立)
15、道德教育的制度资源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02(独立)
16、对峙与整合: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教育思潮之比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08(独立)
17、“道德可教性”的限度及其制度保障[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新华文摘》2012年第19期篇目辑览。(独立)
18、哲学是课程研究与发展的基础[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1/2)
19、道德教育中制度供给过剩及其补救路径[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1。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12年第6期全文转载(独立)
20、以制度安排促进道德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2。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文摘》2012年第2期摘编,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12年第4期全文转载(独立)
21、制度:作为道德教育的一种手段[J].当代教育科学,2010,21。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11年第4期全文转载(独立)
22、俄罗斯家庭教育:父亲“缺席”[J].教学与管理,2006,12。人大复印资料《家庭教育导读》2007年第5期全文转载(独立)
23、Вопросы морально-нравственного воспитания дошкольников в современном Китае‖Этногенез и цивилизационные перспективы в образовании России—C .2004—03(独立)

⑽ 名著导读是什么

《海底两万里》:科学与幻想之旅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866年,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应邀赴美参加一项科学考察活动。这时,海上出了个怪物,在全世界闹得沸沸扬扬。科考活动结束之后,生物学家正准备束装就道,返回法国,却接到美国海军部的邀请,于是改弦更张,登上了一艘驱逐舰,参与“把那个怪物从海洋中清除出去 ”的活动。在捕捉过程中却不幸与其仆人(康塞尔)掉入水中,却意外游到了这只怪物的脊背上。经过千辛万苦“怪物”未被清除,驱逐舰反被“怪物”重撞,生物学家和他的仆人以及为清除“怪物”被特意请到驱逐舰上来的一名捕鲸手,都成了“怪物”的俘虏!最后发现“怪物”是一艘尚不为世人所知的潜水艇,名“鹦鹉螺”号。潜艇对俘虏倒也优待,只是,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潜艇艇长尼摩从此永远不许他们离开。阿龙纳斯一行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十个月之后,这三个人终于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脱,生物学家才得以把这件海底秘密公诸于世。主人翁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的人。他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精心研究、设计、建造了这只独角鲸大怪物——潜水船(鹦鹉螺号),他与潜水船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但好像这又不是他这种孤独生活的唯一目的。他躲避他的敌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搜寻自由,又对自己孤僻的生活感到悲痛。在这孤独的生涯中他巧遇了阿龙纳斯并与他共同经历了一幕幕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事件。
小说里,故事的主人翁阿龙纳斯教授跟随尼摩船长乘坐鹦鹉螺号在海底进行了一场既趣味盎然又惊险刺激充满了浪漫主义的奇幻旅行,而尼摩船长这个是最吸引人的,他博学多才,沉稳却又内心充满热情的个性以及其迷一样的身份和内心对人类主流社会的蔑视、隐恨、愿乘风而去却又不能尽释其牵挂的复杂感情更令人久久回味而不得释怀!作为尼摩船长的座驾鹦鹉螺号是完全超越了当时的科技水平的产物。小说中描述鹦鹉螺号为长70米,宽8米的细长纺锤型潜艇,航行性能极好,最高航速可达50海里每小时。这是一艘理想化的潜艇,船的驱动完全靠电力供给,而电力则是由海底煤矿燃烧而提取海水中含有的氯化钠,将钠与汞混合,组成一种用来替代本生蓄电池单元中锌元素的合金,再转化成电后取得的,储存在伏打电池堆里。 食物则全部为鱼类、海藻等,所以说能源和船员的生活必需品都来自于大海,它完全不需要陆地的补给,可以无限期的在海上航行。鹦鹉螺号内部有巨大的压缩空气储存柜,因此可以连续在海底潜行数天而不需浮上海面。船的内部很宽敞舒适,甚至还有博物馆和图书馆!船的武器是船头的钢铁冲角,凭着船自身的高速和坚固外壳,冲角的威力十分巨大,小说中最后鹦鹉螺号就是靠它反击攻击它的敌战舰,鹦鹉螺号高速从战舰的船侧撞了过去,冲角穿透船身!
《海底两万里》有几处写得引人入胜:上部第二十章托里斯海峡:“鹦鹉螺号”第一次遭受困境碰触到海峡的礁石而被迫停下来。然而这对阿龙纳斯,他的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却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们能在旁边的小岛上逗留了两天,这对一个原来生活在陆地上却因为某种原因而留在海上3个月的人来说是上天何等的优厚待遇啊!然而,在他刚想享受战利品时却遇到了土人围攻。最终以尼摩船长沉着冷静去对付土人围攻而告一段落。
《海底两万里》赞美了那深蓝的国度、史诗般壮丽的海、一个无忧无虑,与世无争的地方。“诺第留斯号”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是一部不朽的神话。是它揭开了海洋中无限神秘的一切,是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对于船长尼摩来说,更是精神的家园。
练习:
1、《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生物学家凡尔纳的三部曲之一,他的另两部作品是《格兰特船长的女儿》 、 《神秘岛》 。
2、《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拥有广大的读者,原因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险),小说如此动人,还在于它们是(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小说广为流传,还因为他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凡尔纳被公认为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3、(尼摩船长)是一名(反抗压迫)的战士,这一形象正是凡尔纳(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奴隶制和压迫者的进步思想)的体现。
4、《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 法 )国人。 5、阿龙纳斯的仆人叫(康塞尔),故事中,阿龙纳斯曾经在法国出版过的一部书叫(《海底的秘密》),“鱼叉手之王”指的是(尼德•兰)。
6、鲸鱼用(肺)进行呼吸,《海底两万里》中的潜艇叫(鹦鹉螺号)。
7、潜艇的主人是(尼摩船长),他会说(四)种语言,分别是(法、德、英、拉丁)。
8、潜艇上的人睡的床是用(大叶藻)材料做的, 潜艇上的人穿的衣服是用(贝壳类的足丝)做成的。潜艇上的人用来写字的笔是用(鲸的触须)做成的。潜艇上的人用的墨水是用(墨鱼或乌贼的分泌物)做的。
9、 鹦鹉螺号上的藏书量有(12000)册, 鹦鹉螺号的造价是(200)万法郎。
10、请举例说出海底的三种植物。(裙带菜、海带、紫菜、石花菜、石花菜、鹅掌菜)
《名人传》: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
1.作者
罗曼•罗兰,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指出人生是艰苦的,生活里充满了贫困、忧虑、孤独和辛劳,人们却彼此隔膜,不懂得互相安慰,所以他要写作《名人传》,要把伟大的心灵献给受苦难的人们,使他们得到安慰和鼓舞。
2.内容简介
《名人传》又称《英雄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其中,贝多芬是音乐家,米开朗琪罗是雕刻家兼画家,托尔斯泰是小说家。三部传记都着重记载了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与正义,为创造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他们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和对人类的信心,作者把他们称为“英雄”,只因为他们是“人类的忠仆”,具有伟大的品格,能倾心为公众服务。
罗曼•罗兰认为英雄的伟大不在于他的体魄,而在于他的心灵和品格。贝多芬、米开朗琪罗这样的天才竟终身未婚,未能享受到真正的爱情;而托尔斯泰夫妻之间持续数十年的互不理解,则是他的悲剧的最直接的根源。他们在社会上更是受到了最冷酷的对待。贝多芬面对的是怀着敌意的城市维也纳,他的音乐受到欢呼,他的困难却无人问津。米开朗琪罗除了被迫为教皇服务之外,他每从事一项工程,都有一批卑鄙小人处于嫉妒和怨恨,对他进行恶毒的污蔑和攻击。托尔斯泰面对的则是整个贵族上流社会,以至于被教会宣布为“邪教徒和叛教者”而开除教籍。他们面对家庭生活的不幸和社会的排斥,进行不屈不挠地抗争。真实的苦难使他们直面人生,而与苦难的搏斗,则造就了他们的伟大。一个遭受家庭生活不幸和社会排斥的人,要么在孤独和痛苦中死亡,要么不屈不挠地抗争,这三位伟人正是属于后者。贝多芬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米开朗琪罗直到临终前几天还整天站着塑像,终于留下了传世的杰作;托尔斯泰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
《名人传》非常好地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许会使我们取得成就,毕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我们的时代千变万化,充满机遇,我们渴望成功,但我们却不想奋斗。我们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许会使我们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就,但绝不能让我们跻身人类中的不朽者之列。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老大的欧罗马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质主义镇压着思想,阻挠着政府与个人的行动。社会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窒息以死。人类喘不过气来。——“打开窗子罢!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名人传》告诉我们:人生难免会遇到磨难,生活也并非充满了鲜花和欢乐;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评价人物要看人的品质和价值,而不能以貌取人,以偏概全。
3.三位天才所遭受的忧患
①贝多芬——耳聋、与琪丽哀太和勃仑斯维克的爱情先后受挫、在维也纳他的天才受到冷遇甚至厌恶。 ②米开朗琪罗——受教皇势力左右,而又从未完成一件教皇工程的雕塑;遇到了美丽的加伐丽丽和虔诚的维多利亚•高龙纳,却终身未婚。 ③托尔斯泰——与妻子持续数十年互不理解;被教会宣布为“邪教徒和叛教者”而开除了教籍。
4.三位天才的抗争
①贝多芬——生命的末日里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②米开朗琪罗——直到临终前几天还整天站着塑像,终于留下传世的杰作。 ③托尔斯泰——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
5.三位天才的代表作品
①贝多芬——《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② 米开朗琪罗——《大卫》雕像、西斯廷礼拜堂壁画;③ 托尔斯泰——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
练习:
1、《名人传》的作者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
2、《名人传》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国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3、《贝多芬传》是罗曼•罗兰的得意之作,在文学领域内一直被奉为经典,从首次出版到现在,其具有的独特价值让“人们似乎从中找到了新的支撑点”,因此被评为“人类有史以来的30本最佳书”之一。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就是以贝多芬为原型的小说。
4、《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作品中最为深刻和雄伟的,凝聚着音乐家毕生的心血。
5、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 《复活》)
6、我国先哲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在《名人传》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深刻体现,请以其中一个人为例,说说他是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孟子这句话的。(要求写出人名和具体事例,不少于30字) 示例: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后来发展到耳朵失聪。可是这位自尊心极强的音乐家仍然相信,“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握住命运的咽喉。”他凭着超凡的毅力和奋斗精神,从事音乐的创作,写出《第九交响曲》等传世之作。
7、在西方,提起著名的传记作家,人们首先举出的是古代希腊史学家布吕达克,著有《名人传》,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偶然翻阅此书,从中找到了可以帮助他忍受疾病痛苦并战胜痛苦的精神安慰。罗曼•罗兰由此得到启发,他计划编写一组大人物传记,以安慰和鼓励那些不幸的人们,使他们振作起来,和命运作斗争,从(精神)和(道德)的角度,改造社会。
8、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了《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三部传记。其中,(贝多芬)饱受耳聋折磨。
9、请你根据《教学大纲》推荐的课外阅读名著,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 示例:读《名人传》,我了解到: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一生充满了苦难,但他却把苦难铸成了一支支欢快的乐曲,奉献给了世人。
10、请概述其中一位名人的一个典型事例。
示例: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举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当高度耳聋的贝多芬出场时,他受到观众五次热烈地鼓掌欢迎。贝多芬在终场后感动得晕了过去。
11、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为音乐家(贝多芬)、雕塑家(米开朗基罗)、文学家(托尔斯泰)写的三部传记。这三人共同的特点是 :三人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
12、贝多芬在致艾尔多迪夫人的心中有两句话成为今天一切勇敢人的座右铭,它们是(“唯其痛苦,才有快乐”)。
13、有一座先知雕像,草图很早就画出来,但一直无人敢接手,米开朗琪罗成功的完成了这伟大的作品,它是(《大卫》)。
14、米开朗琪罗至死还留在佛罗伦莎画室里的惟一作品是:(《胜利者》)
15、《贝多芬传》还附有:(医嘱、书信集、和思想集)。
16、“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这是对(托尔斯泰)的外貌描写。
17、脑袋滚圆,额头方方,凸出,布满皱纹,头发呈黑色„„又小又忧伤但有很敏锐的眼睛,颜色深褐,但有点蓝褐和黄褐的斑点,色彩常常变化。“是对(米开朗琪罗)的外貌描写。
18、“矮小粗壮,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一张土黄色的阔脸庞„„额头凸起、宽大„„双眼闪烁着一种神奇的力量,使所有看到他的人都为之震慑。”是对(贝多芬)的外貌描写。
19、贝多芬第一首真正为革命而创作的音乐是(《第五交响曲》)
20、托尔斯泰最喜欢的中国古代哲人是:(老子)。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阅读全文

与成果导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嘉兴万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34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浏览: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浏览:867
国办发明电200330号 浏览:602
公共服务事项自查报告 浏览:872
2014年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浏览:873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题库 浏览:245
购买软件使用权合同 浏览:134
灰烬创造者职业 浏览:566
德州扑克发明者 浏览:78
如申请驰名商标 浏览:225
知识产权平台协议书 浏览:506
个人存款证明的期限 浏览:466
四川正华知识产权公司 浏览:287
海南期货从业资格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74
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浏览:875
执转破成果 浏览:20
羊年限定金克丝现在多少钱 浏览:568
附近店面转让或出租 浏览:412
广东海亿食品有限公司商标 浏览: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