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一、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一定的经济基础必然会产生一定的上层建筑为它的巩固和发展服务。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或早或晚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上层建筑必然或迟或早也要发生改变;经济基础还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的方向。
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当它沿着与经济基础发展的同一方向起作用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 当它沿着与经济基础发展相反的方向起作用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
当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上层建筑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积极的或进步的力量;反之,就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阻碍社会前进的消极的或反动的力量。
当上层建筑严重地阻碍经济基础实现变革的时候,上层建筑的革新,对于经济基础的发展就有巨大的反作用。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只有运用这一规律,我们才能正确地认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及其实质。
1、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既相适应又有矛盾,那末,我们就要及时地自觉地调整和改革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某些方面和环节,使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协调地向前发展。
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要在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矛盾的性质和运动特点决定了这一改革绝不能采取使国家和社会生活发生激烈震荡的阶级斗争方式,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政治上层建筑中的政治体制进行改革,以使之不断完善
B.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什么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成就
改革开放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在经济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1.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接近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先后于1999年和2010年跨入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和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0年,中国出口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97%的出口产品是制造业产品,成为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继英国、美国、日本、德国之后的世界工厂。2013年,中国进出口的贸易总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2017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640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17年的15%左右。
2.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减贫事业成就显著。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即将实现全面小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1978年的343.4元、133.6元提高到2017年的36396元、13432元。共有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97.5%大幅下降到2017年的3.1%,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3.未出现系统性金融经济危机。迄今,中国是唯一没有发生系统性金融经济危机的新兴市场国家,而且在上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重大贡献。
C.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其中心环节为增强企业活力。1985年左右,开始以实施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国有企业改革。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4-2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D. 1992年召开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1992年召开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改革开放所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时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改革开放实践的必然结果,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理论探索的重要成果。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我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我们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979年,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摸索,实施的改革方针政策实际上是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
E.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1、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
改革者也许并没有意识到最初的,以“放权让利”为内容的改革就是产权改革,当时也没有产权理论作为指导.但是,这场改革实质上就是权利关系的调整.这种选择也许是制度变迁的内在力量的推动和人们的本能选择.无论是农村改革,还是城市的改革,或者二者相关的改革,都是以责权利关系及其制度的调整为核心和主线.农村的改革主要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推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乡镇企业的建立、发展和改革,在家庭联产承包制基础上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农业产业化等.考察这一过程,我们发现每一步改革的实质都是“产权制度改革”或“产权关系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实际上从一开始就是产权制度改革,因为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租赁经营责任制、股份制等改革,本质上都是调整企业和政府的产权关系.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实质也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责权利的界定和调整.
2、以旧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
从总体上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最早是从农村的土地产权制度和生产组织制度开始的.为什么制度变迁首先发生在农村?我们认为这是适应客观需要而做出的理性选择.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价格剪刀差以及户籍管理制度,使农民蒙受了巨大的利益损失.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名为集体经济,实为变相的国营经济.与城市的集体和国营经济不同的是,国家对农村的集体经济基本上“管而不包”.这样农村改革的机会成本很低,农村对新制度的需求也就更加强烈.因此,农村相对于城市而言,旧的制度更容易打破,新的制度更容易产生,自发的制度变迁发生之后,更能够得到政府的迅速认可和支持.
3、允许旧体制外生产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前者促进后者.
中国的经济体制,在旧体制的根本性变革难度较大的情况下,确实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增量改革、体制外突破来改革经济体制的结构和促进或倒逼旧体制的变革,这是渐进式改革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和主要经验之一,应该予以充分肯定.但是,不能因此而认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和经济的持续增长靠的就是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无论体制改革还是经济增长,都是“两条腿”走路.公有制经济(包括集体经济和国有经济)的体制,一直都在改革,甚至比非公有制经济的出现要早.对集体农业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包括对土地制度的改革,都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了.而且,在强调体制外改革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决不应当忽视国有经济在改革和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与非国有经济相比,国有经济市场化的速度较慢,这固然不利于市场化的进程,但是可以使大量经济资源特别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部门处于政府直接控制之下,这不仅有利于维护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有利于控制转轨过程中的各种矛盾,而且能够在市场机制很不完善的情况下,通过政府的调节弥补市场的不足,克服市场的缺陷,充分发挥政府导向的作用,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国有经济实际上也为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和非公有经济的发展承担着成本.我们假设:国有经济体制一开始就彻底变革,那么,非公有制经济能否发展到现在的水平?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能否顺利?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要改变.
4、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
中国经济体制变迁过程中的初始主体可能存在比较大的差别,但是在制度的设计和变迁过程中,是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并不断进行着角色的转换.其中,政府作为多元主体中的一员在体制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以农村改革为例.前面已经分析,农村经济体制变迁包括许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股份合作制和与农业产业化相适应的正在进行的制度创新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主体扮演不同角色,起着不同作用,不同阶段的角色及其作用又是有所变化的.政府虽然不是在每一项改革或改革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充当主角或领域者,但是,它作为重要的制度变迁主体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家庭承包责任制作为制度创新在很短时间里向全国推广,则属于新制度的扩散.在这一过程中,中央政府是最重要的主体.它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可、支持极大地打消了广大农民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顾虑,使新制度以尽快的速度扩散.当然,最基本、最重要的事实是:这一变革除了触犯了少数人的既得利益外,于农民、于中央和地方政府、于城市居民都是有益的,基本上属于帕雷托改进,所在大家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支持改革的.
家庭联产责任制也有局限性.还是农民自己在实践中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自然地创造了一种扬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制度形式——股份合作制.毫无疑问,广大农民自己是主角,他们是制度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基本上是认可、顺应、引导.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创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又拉开了帷幕.农民现在已经意识到家庭小规模经营对他们的种种不利.因此,农民们自己又在探索,他们仍然是创新的主角.
乡镇企业的发展既是中国农村的产业革命,又导致了整个农村经济体制的重要创新——可以与农业中的家庭承包责任制相提并论的制度创新.这一创新有一个过程,在过程的不同阶段,创新的不同主体及其相互关系是有所变化的.几乎在家庭承包制刚刚全面实施的同时,“社队企业”开始实行承包制,即由公社、大队包给一些“能人”.这些“能人”都是农民,是农民中的“基层干部”或原来就是“社队企业”的经营者.第一步制度创新,是由“基层干部”唱主角,集体代表——公社、大队、生产队及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广大农民共同参与的,几乎没有反对的主体,因为它对任何一个群体或阶层或国家,都是有益无害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显然支持,但不是创新的发动者和领导者,不是主角.
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经有些大胆的农民开始投资办企业了.有些单独办、家庭办,有些是农户合伙办,这就使乡镇企业自身的组织也出现了新形式——家庭企业和合伙企业.非公有的乡镇企业取得了超常发展.农民自己仍然是创新的主角.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起了一个“放”或“允许”的作用,即所谓“给政策”,例如国务院1984年的4号文件认可、允许个体或联合投资.当然,“放”本身也是一种对创新的“参与”,它与阻挠或观望是不同的,与一般的“支持”也不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也是这一制度创新的重要主体.
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进行了更深层次的体制创新,目标是与现代市场经济接轨.最大的特点就是政府特别是县以上的政府基本上退出了“制度创新主体”行列.因为经过第一、二步政府“放”以后,乡镇企业走上了自我发展、自我创新的道路.在政府跟乡镇企业没有产权关系,乡镇企业也不再需要政府“放”什么权、给什么政策的情况下,政府面对乡镇企业的制度创新,就显得没有什么可为了.进入9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从合伙制到股份合作制,甚至有些向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化的演变,都是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投资者和广大农民自己的事情,他们顺应市尝产业变化的需要,很自然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产权关系和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创新.这是由他们的产权及由此决定的经济地位和经济利益关系决定的,他们有产权,从而有谈判实力,能够左右制度变迁的方向,而且也必须左右,以维护其产权收益.
国有企业至今为止的制度创新,尽管地方政府、企业及企业员工等主体在不同阶段的角色或作用在变化,但是中央政府除了创新初期很短时期外,一直都是创新的主角,一直都是它主导,它决定创新的方向和方式,并组织试点和推广.
5、从制度变迁的规律和中国实际出发,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或道路.
对于体制转轨,理论上存在多种途径或方式.在实践中,也有多种方式,人们把20世纪开始、持续至今还没有完成的许多国家的改革,大体上划分为两种方式:渐进式改革和激进式改革或“休克式疗法”.从改革的效果来看,比较多的人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渐进式改革更加成功.主要标志是,在市场化改革推进过程中,经济快速发展,连续20年经济平均以近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物价上涨率限制在公众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从1979年至1999年,社会零售物价上涨率平均为6.6%(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从1985年至1999年平均为8.9%),没有到两位数,从而没有危及经济稳定和社会稳定(张卓元,2000).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物价上涨率总的来说处于居民可承受的范围内,全国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普遍有较大提高,得到改革的实惠.
所谓渐进式改革是指在根本经济制度不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对经济发展过程中限制或阻碍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进行逐渐地改革.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体现在许多方面:从农村改革开始,然后扩展到城市;先着力发展比较适应市场经济的非国有制经济,而后重点推进国有经济的改革;先发展商品市场,然后着重发展生产要素市场;价格改革先调后放,调放结合,并逐步同国际市场价格相联系;生产、流通、价格等都出现计划内外双轨制,然后向市场单轨制过渡;经济特区、沿海城市改革开放先行一步,逐步向内地推开,实现全方位开放等等.在改革推进的方法上,也是这样.先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然后随着经验的积累,逐步实行相互协调、相互配套的整体推进;还有是先易后难,先改革那些比较容易改的领域,最后搞攻坚战——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中国的国有企业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着密切关系.由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牵涉到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社会成员的就业与福利保障,所以一直是中国经济改革中最为复杂、最为困难的改革.为了保持社会稳定,避免对企业的迅速改革可能导致的生产下降,失去社会大众对制度变迁的支持,同时又要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中国企业制度的变迁实际上是通过体制外变迁和体制内发展相结合的道路来推进的.也就是前面分析的“两条腿”走路.
当然,我们只能说,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比较成功.但是,它同样有其局限性.而且,我们也不能认为或断定激进式改革就不成功或不能成功.一切有待更长时期的时间去检验.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制度变迁所面临的环境和约束条件不同,改革道路的选择也可能不同.
F. 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改革开放所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时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现实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改革开放实践的必然结果,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理论探索的重要成果。
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我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我们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979年,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摸索,实施的改革方针政策实际上是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理论,尽管这一理论仍然坚持计划经济的总框架不变;
但是,必须按照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的要求来进行经济活动已开始成为人们的共识,从而现实经济活动也逐步纳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商品经济的发展轨道。
1987年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的观点。
1992年十四大正式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自党的十四大(1992年10月12~18日)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以来,至今(2019年)已二十七年。这二十七年来,我们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还是在实际改革中,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回顾这二十七年来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改革的前景,对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突破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相互对立的传统观念。它不仅对社会主义的理论和现实产生了巨大冲击,而且也为人们深入认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考。
当震荡的尘埃尚未落定,面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显而易见并存的种种问题,由此引发出国内外的众说纷纭。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欲想把这一改革引向深入,我们有必要对其发展历程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以便今后更好地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理论背景
根据斯大林时代苏联教科书提出的“五段论”,历史发展大体上要经过五个历史阶段,即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中国共产党认为,随着1956年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社会已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根据这种历史观,此后中国一直处于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共产党最后采用的方法是重新定义社会主义,并且力争在党内取得一致意见,即社会主义制度与诸如市场、自由贸易或任何可行的经济政策是不矛盾的。当前,中共认为,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重新定义使得中国可以使用任何可行的经济措施而不会遇到理论上的困难。
中国对社会主义的重新定义使得中国的社会主义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因此被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网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G.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改革开放实践的必然结果,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理论探索的重要成果。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92年10月12~1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十四大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
H.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改革开放所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时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现实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改革开放实践的必然结果,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理论探索的重要成果。
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我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我们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979年,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摸索,实施的改革方针政策实际上是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理论,尽管这一理论仍然坚持计划经济的总框架不变;
但是,必须按照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的要求来进行经济活动已开始成为人们的共识,从而现实经济活动也逐步纳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商品经济的发展轨道。
1987年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的观点。
1992年十四大正式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自党的十四大(1992年10月12~18日)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以来,至今(2019年)已二十七年。这二十七年来,我们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还是在实际改革中,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回顾这二十七年来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改革的前景,对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突破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相互对立的传统观念。它不仅对社会主义的理论和现实产生了巨大冲击,而且也为人们深入认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考。
当震荡的尘埃尚未落定,面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显而易见并存的种种问题,由此引发出国内外的众说纷纭。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欲想把这一改革引向深入,我们有必要对其发展历程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以便今后更好地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理论背景
根据斯大林时代苏联教科书提出的“五段论”,历史发展大体上要经过五个历史阶段,即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中国共产党认为,随着1956年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社会已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根据这种历史观,此后中国一直处于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共产党最后采用的方法是重新定义社会主义,并且力争在党内取得一致意见,即社会主义制度与诸如市场、自由贸易或任何可行的经济政策是不矛盾的。当前,中共认为,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重新定义使得中国可以使用任何可行的经济措施而不会遇到理论上的困难。
中国对社会主义的重新定义使得中国的社会主义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因此被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当代的政治家们通常遵循下面的原则:“中国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全球有将近200个国家和超过50亿的人口。世界上不可能只存在一种发展模式、一种价值观或一种社会制度,因为世界各国的历史条件不同,社会体系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文化传统价值观不同。”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I.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领域指导思想的转变过程及内容
楼主的问题提的非常好,体现了历史的纵深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演进过程,其道路相当曲折,但总体呈上升趋势,体现了小平同志的“摸着石头过河”论断。
//////////////////////////////////////////////////////////////////////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确切来说,是以1978年那个特别的会议为起点逐步开展起来的。最初的中国经济,绝对主体还是计划经济,市场的成分不能说没有,但是绝对是非常次要的,是不成体制的,随时可以被计划手段所扼杀。所以在这样一个计划经济的全国经济基础上,不可能一下子就全盘改造,达到充分的市场经济程度,从1978年到2008年,造成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繁荣,我们走过了整整30年!
//////////////////////////////////////////////////////////////////////
这个市场化的演进过程,具体来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成功,增添了改革的决心和信心;1979年中央设立了4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为大规模市场经济改革积累经验和进行必要的铺垫。
2.80年代初制定的“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总原则。
十2大报告指出:“我国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有计划的生产和流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同时,允 许对于部分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不作计划,由市场来调节,也就是说,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由国家统一计划划出一定的范围,由价值规律自发地起调节作用。这一部分是有计划生产和流通的补充,是从属的、次要的,但又是必需的、有益的。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3.1992年的十4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整个改革开放指明了新的方向。D小平的“南方谈话”和D的十四大,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已不再是传统的计划经济,而是市场经济了,具有市场经济的基本属性。
这个决断明确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这个指导思想的基本要求:
(1)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2)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十五大提出的了新的经济改革指导思想:
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5.十六大仍然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但更加强调对国有企业的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时继续放宽民营资本的市场准入,同时出台法律保护私人资本和财产安全。
/////////////////////////////////////////////////////////////////////
总体看来,这个演进过程也就是市场化的过程。从最开始只把市场经济当作辅助手段,到后来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市场为基本手段辅以必要的宏观调控,再到国有企业改革,抓大放小,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和放宽民营资本参与多个领域,同时保障私人财产安全。。。。。。
这个过程,一个很清晰的脉络,就是在保障国有企业的控制力的前提下,引导和鼓励民营资本创造财富,繁荣市场经济。
J. 从哲学上讲,我国必须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是
从哲学上看,要分清楚,经济体制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经济体制上升到法律制度,就是上层建筑范畴。
改革,是解决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重要方式。
哲学原理有,人类社会两大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这两大矛盾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人类社会矛盾运动构成两个规律,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
改革,就是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