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城市绿化的成果
⒈城市绿化步伐加快。许多城市结合道路建设、河道整治和旧城改造开展绿化工作,有效增加了绿地面积;园林化街道、小区和单位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快速推进,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1.66%,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96.3万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39平方米。城市森林建设方兴未艾,大多数省会已将城市森林建设纳入了城市总体规划。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沈阳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⒉草原保护与建设成绩突出。截至2005年底,草原家庭承包经营面积达2亿多公顷,占到可利用草原面积的70%;全国种草累计保留面积超过26.7万公顷,草原围栏超过33.3万公顷,全国禁牧面积超过33.3万公顷;2000万头牲畜改为舍饲圈养,干草产品200多万吨,牧区和半牧区依赖天然放牧的生产方式正在发生转变。退牧还草工程项目区植被得到明显恢复,牧草产量提高40%以上,草原生态明显改善。
⒊绿色通道工程稳步推进。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宜宽则宽、宜窄则窄的原则,坚持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的要求,坚持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紧密结合的方向,多部门(系统)齐抓共管、密切配合,有力地推动了绿色通道建设的顺利进行。“十五”期间,全国绿色通道建设里程达50多万公里;湖泊、水库绿化面积17920公顷,江河沿岸绿化18650公里。在全国6.1万公里国家铁路营业线上,宜林铁路3.73万公里,已绿化达标2.03万公里。
⒋部门绿化作用明显。各部门按照分工负责制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成为国土绿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十五”期间,铁道系统累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996.3万人次,植树3843.9万株,建成义务植树基地162个,面积达1752公顷。水利部门义务植树1940多万株,绿化荒山、荒沟、荒滩1663万公顷,庭院绿化870多公顷。共青团等部门组织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等活动,社会反响强烈。妇联等部门坚持组织开展了“三八绿色工程”建设,有效提高了广大妇女的生产技能和本领。解放军一直走在义务植树的前列,大力开展荒漠、荒滩、荒山造林绿化,每年植树13万公顷以上,同时还有力支持了地方绿化工作。武警部队营区绿地率平均达到32%以上。石油系统坚持把改善矿区生态环境作为建设石油矿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覆盖率已达23.8%。
⒌资源保护力度加大。2005年,全国征占用林地管理日趋规范,林地确权发证面积已经超过90%,林木采伐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全国森林资源监测取得明显进展,全国林政案件查处率达98.30%。全年共查处破坏草原案件4000多起,资源保护工作显著加强。
全国森林公安全年共查处行政和刑事案件205239起,处罚各类违法犯罪人员271805人次,收缴木材90.16万立方米,野生动物193万多头(只),野生动物制品32974件。“十五”期间,相继开展了“猎鹰行动”“春雷行动”“绿剑行动”等一系列集中统一行动,有效遏制了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高发的势头。
全年发生森林火灾11524起,受害森林面积73701公顷,因火灾死亡人数92人。发生草原火灾500多起,受害草原面积5万公顷,损失维持在较低水平。
全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933万公顷,防治面积700万公顷,防治率为75%,其中无公害防治率64%,成灾率5‰。农业草原鼠虫灾防治面积953万公顷,减少经济损失近10亿元。
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登记建档、围栏挂牌、远程监控、宣传教育等工作扎实推进。普查结果显示,全国共有一级古树(500年以上)5.1万多株,二级古树(300-500年)104.3万多株,三级古树(100-300年)175.3万株,国家级名木5281株。
⒍绿色产业发展迅猛。林业产业年总产值达到7269亿元,比上年增加376亿元。人造板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经济林总面积达到2573万公顷,比“九五”期末增长29%;林产品年总产量达9400万吨,比“九五”期末增长36.5%。全国花卉种植面积超过64万公顷,年产值超过431亿元。竹林面积超过480万公顷,比“九五”期末增长15%。“十五”时期,全国共生产各类林木种子1.26亿公斤,合格苗木1549亿株;林木基地供种率和良种使用率分别由“九五”期末的30%和20%提高到37%和43%;社会育苗比重由“九五”期末的65%提高到80%。
2. 谁能帮忙弄到园林专业中级业绩与成果吗评中级职称用!谢谢
中级业绩包括合同审核,工程量签证,图纸设计,这些你可以去网上弄。
成果论文就自己写或者载录就行了!
3. 风景园林开题报告预期成果怎么写
假如生命不再拥有绿色,依然还在求索的我们,为什么不行动起来,保护绿色,保护环境,让我们永远都拥有绿色。到那时,绿色才会高唱:“我轻轻的来,正如你(沙漠)悄悄地走
4. 园林设计家【】所著【】一书是明清园林建筑理论成果
园林设计家【 计成 】所著【 园冶 】一书是明清园林建筑理论成果。
《园冶》,中国古专代造园专著,也属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明末造园家计成著,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成稿,崇祯七年刊行。全书共3卷,附图235幅。主要内容为园说和兴造论两部分。其中园说又分为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10篇。该书首先阐述了作者造园的观点,次而详细地记述了作者造园的观点,次而详细地记述了如何相地、立基、铺地、掇山、选石,并绘制了两百余幅造墙、铺地、造门窗等的图案。书中既有实践的总结,也有他对园林艺术独创的见解和精辟的论述,并有园林建筑的插图二百三十五张。
5. 景观园林设计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你可以去景观中国的网站看看,首页里的“国际资讯”栏目会有景观园林设计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6. 园林规划设计的最终成果是什么
园林规划设计得最终成果是园林规划设计图纸,其中包括总平面图、单体景观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等。
7. 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的科研成果
建所以来,我院的科研成果共获各级科学技术奖141项,包含国家级科学技术奖4项,市部级科学技术奖52项,局级科学技术奖85项。成果内容涵盖园林生态;树木引选育;草坪、地被、宿根花卉引种和筛选;草花育种;古树保护;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生物多样性保护;特殊环境绿化;工程技术 。
园林生态与数字园林
北京园林科学研究院从事园林生态研究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在园林生态的前沿领域,做了许多基础与开拓性的工作,其创新发展与北京经济和园林绿化建设紧密相连,是中国园林生态科学发展的一个浓缩。在后奥运时代,仍将瞄准北京乃至国家的科技需求,致力于园林生态理论创新和应用研究 。
第一阶段(1979年-1990年):构建园林生态学的定性研究框架
建所伊始,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为我所)就强调园林生态与绿化美化功能的和谐统一,即在清除卫生死角,保证“黄土不露天”的简单绿化基础上,首次在国内系统开展了园林绿地生态效应定性研究。
其中,由我所李嘉乐与刘梦飞主持的“航空遥感在绿化方面的应用研究”课题,是国内首次探索利用航空遥感资源的方法研究城市绿化,并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城市绿化数据库,是我国最早、规模最大的北京市城市绿化遥感研究工作,得出了具有我国知识产权的城市绿化生态效益数据,此项课题成果在国内同类研究中不仅居于领先,还达到了国外同类研究的水平,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另外,由李嘉乐主持的“北京市绿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城市生态系统中作用的研究”课题,通过对1983年北京市航空影像资料的解译计算,分析了规划市区范围内的植物分布特点和建成市区范围的绿色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了城市热岛的强度和平面结构与绿化程度的关系,对绿化覆盖率不同地段对城市小气候和人体舒适度的影响做出综合评价,并对绿地减少降水径流、涵养地下水的效益进行分析和测算。此项课题成果在全市进行了示范推广,受到了市民的广泛关注。
同时,我所还进行了绿色植物改善城市小气候、净化城市大气,以及道路绿化的减噪效应等研究,从定性角度揭示了北京市绿地对城市小气候的影响以及各种结构绿地的小气候特点,很多研究成果对后续研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第二阶段(1990年-2000年):园林生态的定量化研究
1990-2000年,是在原有基础继续扩大影响、颇有成就的十年,期间,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北京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以定量化研究北京城市绿化生态效益为中心,首次引入园林植物“绿量”的概念,首次建立了以绿量作为关键要素的园林生态效益评价方法,定量评估了北京城市绿化生态效益;在系列化研究城市园林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的基础上,重点推荐了适用于北京的园林植物,提出了提高北京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的合理绿化方向,以及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结构种植模式,其定量研究成果,被引频次合计超过了700次,后续对应研制的园林绿化生态效益定量经济评价软件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第三阶段(2000年-2009年):园林生态研究水平全面提升
针对北京城市园林发展的新需求,从城市区域的尺度,为促进城乡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努力探索多学科交叉下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围绕遥感普查、北京城市绿化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研究、小尺度气象模式在北京城市绿地建设规划中的应用等课题,继续加强国内外合作研究,着力解决园林生态学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北京城市楔形绿地系统规划建设、集中绿地改造等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支撑、是园林生态研究成果相对最丰硕的时期。跟踪调查显示,重点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8. 园林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园林发展的趋势:以生态学的原理和实践为依据,将是园林设计的发展趋势。 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依赖自然——利用自然——破坏自然——保护自然——人工摹仿自然。
9. 梁辉的主要成果
1987—1990年红河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从事农作物遗传育种工作,参与“小麦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课题,1991年新品种“84—420”获州人民政府科学进步二等奖,主持“早地麦新品种引种示范研究”课题,1993年新品种“872—232(71)”获州人民政府科学进步三等奖;1990年至今,红河州风景园林(旅游)管理处从事园林、绿化、旅游业、历史文化名城(名村)、风景名胜区(国外称国家公园)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一直致力于“山水城市”建设和大地景观和人类生存空间的研究,探讨风景园林理论及学科体系建设。1994-1998年间还从事植物生长调节剂ABT生根粉系列推广与研究工作,曾获国家科委科技成果司和林业部科学技术司的推广特等奖和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林业部科学技术司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林科院二等奖,两篇论文获中国林科院三等奖,一篇获中国林科院ABT生根粉综合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优秀奖。1998年7月被中共红河州委、红河州人民政府评为群团工作先进个人。2000年分别被建设部和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评为先进个人。2001年被中国科协和国家经贸委评为先进个人。《红河州城市绿化美化园林病虫防治的对策及措施》一文,1998年11月被中国园林学会植物保护学术专业委员会评为二等奖,被世界文化名人成就金像奖评委会常设机构、中国国际名人院评审委员会、中国国际名人协会评审委员会、北京市名人文化研究中心授予“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撰写的《风景园林师体系建构初探》(载于《中国市容报》1998.3.11)已录入《世纪论典——当代中国领导干部文选》、《世界学术文库·华人卷》和《中国当代战略文典》等书籍,《现代风景园林科学的学科建设》已录入《中国改革发展文库》一书,《红河州旅游业发展战略及对策》(州“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分课题)已录入《呼唤新的朝阳》一书,《园林风景名胜CI战略》(载于《经济地理》1997年旅游专集)已录入《中国社会科学文库·十四大以来中国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和《中国世纪发展文论大系》等书籍,《红河州草(坪)业发展的地位及作用》(载于《经济地理》)已录入《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文选》和《面向21世纪的中国草坪科学与草坪业》(中国农业出版社)等书籍,《刍议红河州花卉产业的地位及作用》(载于《中国花卉报》主办的《中国园林花卉信息》等)已录入《中国农业发展文库》一书,《盘活集镇土地,加速乡村城市化建设》(载于《云南土地》1998.2)一文被评为州土地局、《红河日报》社征文三等奖,已由中央电视台-7改编拍摄成电视纪实片,并录入《中国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研究文库》和《中国改革与建设研究文库》等书籍,《红河州风景名胜产业发展问题及措施建议》(《城乡建设》1999.3),已被收录《中国当代兴国战略研究》、《中国新世纪理论文献》、《世纪文典》、《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典范文献》等多部大型典籍,还撰写了《红河州风景园林事业发展研究》(《中国建筑科技与经济管理》2006.8),《云南屏边大围山风景名胜区资源调查评价报告》,《开远南洞风景名胜资源调查评价报告》,《泸西县逸圃乡农业发展问题研究》(原载《红河州委党校学报》并被红河州科协评为1996-1999年度优秀论文三等奖),《云南石屏历史文化名城调查报告》。承担编制了《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红河州部分)》,参与编制了《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旅游业发展规划》,参与编辑出版《红河建设大观·风景园林篇》、《华夏城市之花》和《锦绣中华万里行》等大型画册,组织《植物立体扦插育苗试验》并获1998年红河州政府科技成果二等奖和1998年云南省建设厅科技成果三等奖。事迹已被上级有关单位(部门)推荐编录入《中国当代社会科学专家学者大辞典》、《世界名人录》、《世界文化名人辞海·华人卷》、《中国人才辞典》、《华夏英杰》、《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当代学者风采录》、《国魂——跨世纪中华兴国精英大典》等辞书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