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三次档案编研成果
三次档案编研成果是在一、二次档案编研成果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而编写出来的文献,人们常把这类文献称为“情报研究”的成果,如综述、专题述评、学科年度总结、进展报告、数据手册等。
2. 缩微技术在档案管理中有什么作用
1、应用现代化技术,建立信息网络
档案部门作为档案信息汇集、交流的中心,应该跟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多渠道争取资金,积极引进计算机、缩微技术等现代化设备和技术手段,提高对档案信息的存储、处理、检索能力,从而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效率。档案部门可以通过建立档案信息网络,打破馆藏档案的地域性、封闭性,使档案信息资源成为一个统一的、开放的信息资源系统,真正达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2.开发室藏资源,提高利用效率
开发档案信息要有针对性。档案部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必须首先了解社会的需求,要紧紧围绕服务对象的发展规划和工作重点进行选题,做到有的放矢。
加强档案的编研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利用者需要档案部门快速、高效地提供多层次的档案信息。这就要求档案部门不仅向利用者提供原始档案,还要根据利用者和社会的需求,提供一次加工、二次加工、多次深加工等不同层次的档案信息。
建立完善的检索体系,最大限度地揭示档案信息。档案检索工具是记录、报道和查找馆藏档案的手段,是管理档案和提供利用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是充分揭示馆藏内容,迅速、准确地提供档案和检索档案的主要途径。档案部门只有编制出系统、实用、多角度、多功能的档案检索工具,才能缩短档案检索时间,提高档案的查全率、查准率。
3、加强档案编研工作,提高编研质量
档案编研工作可以把档案承载的信息从静态转化为动态,由传统的服务转化为提供综合档案信息的高层次服务,通过档案信息的采集、分析、加工、整序、综合制成档案信息半成品,向社会提供报务,使利用者直获得信息,缩短收集信息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推进各项工作的发展,它是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报务的重要方式,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主要手段。加大编研工作力度,提高档案编研水平,确立编研工作的中心地位,是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必然所在。
档案编研质量对深层次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有着重要决定作用,加强编研工作,档案工作者必须参与社会活动以,了解利用者档案需求,从中确定带有普遍性需求的编研题目,进行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价值的编研。下真功夫编写出一些时时效性、特色性、专业性、实用性较强的档案信息资料的编研成果,确保编制出适合和社会需求的编研成果,提高档案编研成品的质量,使档案信息增值,最大限度地满足和各级领导决策以及广大档案利用者的信息需求。
4、强化服务职能,提高服务质量
为了全面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档案部门应运用各种服务方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利用者的需求。在服务态度上做到热情主动、细致周到,善于与利用者沟通,了解利用者的需求。在服务内容上做到紧跟社会形势,了解社会需求,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开发档案资源,提供社会急需的高质量档案信息。在服务形式上做到上门服务、档案信息上网等多种形式并用。
5.实行有偿服务,调动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是一项投入多、周期长、见效慢、效益大的工作。每一项档案信息开发成果都凝结着档案人员的辛勤劳动。档案作为社会公益,一直靠国家有限的投入开展工作。档案经费的缺乏,抑制了档案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直接影响着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与其创造的经济效益挂钩,按一定比例收取费用,增加经费投入,促使其健康发展,走以档案养档案的路子,使档案信息开发工作形成良性循环。
6.加强对档案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意识。
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支持和参与,才能促进工作的开展。这就需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档案宣传。可以通过举办档案展览、印刷宣传资料、开展档案信息咨询、报道档案工作等各种形式,广泛地宣传档案的重要作用、档案部门的职能、档案工作的内容和基本任务。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逐步了解档案和档案工作,熟悉档案部门的室藏内容、利用档案的方法等,有针对性地利用档案。扩大档案工作的影响,使档案走向社会,提高和强化全社会档案利用的意识,普及档案知识,向社会传递档案信息,吸引人们更好地利用档案。要有重点地进行宣传,加强室藏内容的宣传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关键。宣传档案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的价值作用。为档案信息的开发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 开发利用地质档案资源之我见
杨丽兰何云
(云南地矿博泰矿业有限公司,昆明650021)
摘要 针对地质档案在开发利用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更新观念、加强领导、加快数字化进程、处理好保密与利用关系、加强开发利用实例的收集总结,提高工作人员素质等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地质档案;开发利用
地质档案资源是在地质勘查、地质科学研究和其他地质活动中所形成而归档保存的地质成果图纸、图表、文字材料、照片、影像等科技或技术文件材料。它是地质成果的集中体现。如何适时而有效地充分开发利用好这些地质档案资源,为地质工作和推动地勘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结合实际工作谈点粗浅的个人看法。
1 开发利用好地质档案资源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地勘单位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仅靠现有生产条件开展地质勘查(察)工作是不够的;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新的地方经济建设环境必将给地质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提供很多良好的发展机遇。如果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好地质档案资源并与市场流通有机地结合起来,必将有效地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获得更好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在知识经济的新形势下,大力开发利用地质档案资源,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应当是地勘单位及其档案管理部门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2 开发利用地质档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广大的档案管理工作者守职尽责、兢兢业业,发挥管理职能作用,在保管好地质档案、对行业内开展地质工作提供参考利用服务方面普遍都做得比较好,但向社会开发利用方面确远远做得不够,致使地质档案资源应有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应有的经济价值得不到充分的实现。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以下问题:
2.1 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不利于地质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
有些档案管理工作者在思想观念上不同程度地缺乏市场经济意识,依旧把纯粹的管好档案作为档案工作的重点,没有充分认识到档案资源的潜在作用,致使地质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与经济建设不相协调。
2.2 现行管理的统计口径不适宜促进地质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
目前的地质档案管理中,档案利用信息的反馈机制尚存在只重视地质档案利用情况的简单的数据统计,而轻视地质档案利用后的实际经济效益的统计的情况。比如统计口径上只重视年内各类地质档案的增减情况、年利用(查借阅)人次、份次、件次,而轻视了解地质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后获得了什么样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3 片面强调保密而阻碍了地质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
由于受传统保密观念的影响,目前普遍还存在着一成不变地看待地质档案的秘密性,无视其秘密性的时效和范围,重保轻用。由此产生的弊端是大批档案得不到及时、全面、有效地充分利用,甚至有些很有价值的档案长期被束之高阁。
2.4 对有效利用实例的汇集编发重视不够影响了地质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
有些地质档案馆(室)虽然也注重地质档案利用信息反馈工作,收集有价值的档案利用实例,但仅作为档案目标管理认证和达标的应付材料,收集起来应付完毕之后就束之高阁,不汇集编发向社会宣传,这对影响和扩大地质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不利的。
2.5 编研工作跟不上影响了地质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
由于编研工作滞后,利用单位或利用人就无法了解馆(室)藏地质档案的全面情况,就难以知道馆(室)藏档案中究竟有些什么资料可供利用、可用程度有多高、可用价值有多大等等。
2.6 对网络化建设重视不够影响了地质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
最近几年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和科技的进步,很多单位档案资料馆(室)都配备了计算机,有的档案馆(室)也做了些著录检索的实际工作,但仅能供所在单位内部使用,离社会性的信息共享,在网上直接提供检索查询服务的要求还远远不够。
3 开发利用地质档案资源之我见
3.1 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广大的档案管理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开阔视野,拓展服务领域,走进市场,走向社会。一是开发利用地质档案资源,必须加强现代档案管理、情报信息基础理论的学习,并结合实际工作,克服“坐、等、靠”的落后思想,树立起地质档案开发利用创造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新观念,把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真正提高到以创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二是要改变传统的检索手段,以现代化方法取代传统的检索模式,主导思想上要以计算机检索为主,加快地质档案信息网络管理的进程,努力实现档案信息利用途径的转移;三是要提高开发利用馆(室)藏档案的能力和水平,向社会提供经过编研加工后可利用的信息,以减少利用者查阅耗时的现状,从而提高档案馆的整体形象,使其鲜明的特点和独有的多重功能发挥得更加完善。
3.2 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开发利用工作
地质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没有各级领导的足够重视是难以打开局面加快步伐的。尤其是各级主管地质勘查技术工作的领导,一是他们对地质档案资源的情况相对比较了解;二是他们接触社会地质勘查的面比较广、信息渠道比较宽、机会比较多。
3.3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保密与利用的关系
我们应把遵守国家保密规定和地质档案资源的具体情况紧密结合,从工作实际出发,正确分析和鉴别地质档案内容的现实作用和历史作用,客观、全面地确定地质档案的保存价值,准确地判定它的保管期限。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只要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都应向社会开放利用。
3.4 以网络管理为目标加快数字化建设进程
网络化档案管理将更有利于地质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传统检索相比,它的最大特点是能够通过网络迅速流动,这对管理、研究和开发利用都将冲破传统的限制,促使档案管理工作从档案的保管向社会利用职能方向转变。这就要求档案人员既要懂得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也要懂得进一步深化发展了的档案学理论、原则和经过改革了的档案管理方法与技术,这样才能为加快实现地质档案数字化网络建设提供充足的技术支持。
3.5 加强开发利用实例的收集和总结
衡量一个地质档案馆(室)的工作与实绩,开发利用地质档案资源的实情最能说明问题。用户通过利用地质档案,获取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就是地质档案馆(室)工作的实绩体现。所以,我们应在地质档案利用实效的收集、总结、提高上下功夫。基本做法:
(1)认真做好查借登记工作。登记时,一要认真按项目填写不要漏项;二是对利用目的和将起到的作用及将产生的效益不可填写得太简单,特别是利用效益要写得具体一点,以便事后确定有否必要进行跟踪调查。
(2)建立用户联系制度。在查借地质档案时,一般无法估计所产生的效益,而要通过实践,才能反映出利用后的实际价值。因此,要建立用户联系制度,加强跟踪调查,了解情况、征求用户意见,目的有二:一是掌握利用效果的第一手资料,把利用地质档案后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情况搞清楚,为编研工作打基础;二是为改进我们的工作和服务方法,更好地为社会和用户服务了解基本情况。
(3)对所收集到的利用信息要及时整理,一是编写地质档案利用效益实例;二是要总结经验指导往后的工作和促进利用水平的提高;三是对所编写的地质档案利用效益实例要向社会反馈、宣传,这样既可进一步宣传地质档案的作用和价值,又可使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地质档案,从而积极主动地来利用地质档案资源。这比你天天空喊“地质档案资源重要”的说服力强得多,影响力也大得多。
3.6 提高业务素质搞好编研工作
编研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对编研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所以档案管理人员至少应做到:一是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能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工作需要来确定选题,选择材料进行加工汇编,使编研成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地质档案资源的作用;二是有良好的调查研究习惯,踏踏实实地坐下来翻阅各类地质档案,查找资料,研究问题,依据本地区经济发展要求把握材料,决定取舍;三是有开拓创新精神,能根据时代和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将那些对当今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益的地质档案资源,及时地整理出来,使馆(室)藏地质档案资源在现实工作中做到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只有这样,编研资料才容易引起地方相关部门和领导的兴趣和关注,才能够对地方经济建设起到良好的参考作用,才能够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才能够为开发利用好地质档案资源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
3.7 从实际出发搞好开发利用的制度建设
制度是规范管理程序和行为的规定和办法,也是管理过程中所必须遵行的基本准则。制度定得合理、切实可行,才能有力有效地保障地质档案的开发利用沿着正常、健康、有序发展的轨道运行。
总之,只要我们认清形势,按上述思路和措施在工作中不断地实践、探索,一定能对开发利用好地质档案资源起到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一定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地质档案资源,使长期“沉睡”在库房中的地质档案“活”起来,为社会经济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真正实现它应有的价值,从而转变为地勘单位的又一市场竞争优势。
4.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的使用对人类有什么意义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电的广泛运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
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
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电气
发明。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
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迅速发展起来。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
19世纪早期,人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根据这一现象,对电作了深入的研究。在进一步完善
电学理论的同时,科学家们开始研制发电机。1866年,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制成一部发电机,后来几经
改进,逐渐完善,到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动机的发明,实现了电能和机械能
的互换。随后,电灯、电车、电钻、电焊机等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又一重大成就是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
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诞生,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内燃机的发
明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成功地制造了第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
汽车。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得到迅速发展。内燃机的发明,还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
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早期汽车
20世纪初,以内燃机为动力的飞机飞上蓝天,实现了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随着内燃机的广泛
使用,石油的开采量和提炼技术也大大提高。1870年,全世界只生产了大约80万吨石油,到1900年
已猛增到2000万吨。
早期飞机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电讯事业的发展尤为迅速。继有线电报出现之后,电话、无线电报相继
问世,为快速地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从此,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
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地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
作用,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其次,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
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发展相对缓慢;而第二次
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
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第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尚未完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它们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
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275396.htm
5. 什么叫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举例说明
关系:一次文献为原始文献,二次文献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的产物。三次文献是对有关的一次文献、二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概括而成的产物。
1、一次文献
又称原始文献,是情报学中的一种主要文献,指以作者本人的工作经验、观察或者实际研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具有一定发明创造和一定新见解的原始文献,如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技术标准等。
2、二次文献
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产生的一类文献,如书目、题录、简介、文摘等检索工具。
3、三次文献
是在一、二次文献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而编写出来的文献,人们常把这类文献称为“情报研究”的成果,如综述、专题述评、学科年度总结、进展报告、数据手册等。
(5)二次加工编研成果更具有参考作用扩展阅读:
文献特征
最主要的是根据载体把其分为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和声像型。
(1)印刷型:是文献的最基本方式,包括铅印、油印、胶印、石印等各种资料。优点查可直接、方便地阅读。
(2)缩微型:是以感光材料为载体的文献,又可分为缩微胶卷和缩微平片,优点是体积小、便于保存、转移和传递。但阅读时须用阅读器。
(3)计算机阅读型:是一种最新形式的载体。它主要通过编码和程序设计,把文献变成符号和机器语言,输入计算机,存储在磁带或磁盘上,阅读时,再由计算机输出,它能存储大量情报。近年来出现的电子图书即属于这种类型。
(4)声像型:又称直感型或视听型,是以声音和图像形式记录在载体上的文献,如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科技电影、幻灯片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一次文献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三次文献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二次文献
6. 负责档案管理的同仁,能否告诉我什么叫做编研材料
一次加工的编研材料是指将单位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原始文件(一般是原始文件的重份文件),或者原始文件的复制件汇集装订起来,形成的一种汇编材料。如《发文汇集》、《专题汇编》、《技术标准汇编》等。
一次加工的编研材料的特点是利用原始文件或原始文件的复制件汇编形成的,基本保持档案原貌,编辑相对简单,主要起到依据的作用。
二次加工的编研材料是通过摘录、缩编、剪辑档案内容,并按照一定的要求重新组织整理,形成的概要性、介绍性材料。二次加工的编研材料类型比较多,有档案文摘、专题简介、提要和索引等。常见二次加工的编研材料有《大事记》、《组织机构沿革》、《基础数据汇编》、《产品简介》等。
二次加工的编研材料的特点是种类多,针对性强,信息集中系统,提供利用简便迅速。二次加工的编研材料同样具有依据的作用。
三次加工的编研材料是依据档案,并参照有关的资料,在系统、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编写形成的一种新的参考材料。三次加工的编研材料属深层次的档案编研,常见的大多为工具书式的,如《手册》、《年鉴》、《志》等。
三次加工的编研材料的编写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知识创新过程,难度比较大。三次加工的编研材料的特点是以档案为素材,应用档案中记载和反映的观点、方法、规程、原理、结果和结论,参照有关参考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和归纳等加工处理,不同程度地产生其他材料所没有的知识和内容,形成新的知识产品。特别是有关技术开发等工作和活动方面的三次加工的编研材料,带有明显的技术调研报告特点,更具有参考价值。
常见的几种编研材料的编写
参看
7. 谁有档案方面的选择题呀
1、现代特殊载体档案类型主要有 ABD 等。
A照片档案 B磁性载体档案 C图样档案 D电子档案
2、根据不同的加工深度,档案编研成果分为ABC 等几种类型。
A一次档案编研成果 B二次档案编研成果
C三次档案编研成果 D四次档案编研成果
3、《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的执行范围包括 AC 。
A党政机关 B军队系统 C人民团体 D企业事业单位
4、在 C 行政处分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归档时其保管期限定为30年。
A记过 B降级 C警告 D撤职 E开除
5、机关外事活动中形成的ABC 等文件材料归档时保管期限定为30年。
A出国审批手续 B执行日程 C一般性会谈纪录 D发表的公报
6、外购设备文件材料积累的重点阶段有ABC。
A设备开箱时 B设备安装、调试结束后
C设备大修完毕后 D领到施工执照之后,破土动工之前
7、除了案卷题名外,科技档案案卷封面的其他内容还有 ABC和档号等。
A立卷单位 B起止日期 C保管期限 D页号
8、由设计单位编制竣工图的情况有AB 。
A行业主管部门规定 B施工单位委托
C发生变更时 D技术改造项目
9、企业事业单位档案编研工作的一般程序为ABC 总纂和审核。
A选题 B选材 C加工编辑 D编写
10、企业事业单位常见的一次加工档案编研成果有 ABCD。
A专题汇编 B发文汇集 C图样汇编 D文集
8. 什么叫文献什么叫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根据文献内容、性质和加工情况可将文献区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一次文献指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如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等。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产生的一类方面,如书目、题录、简介、文摘等检索工具。三次文献是在一、二次文献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而编写出来的文献,人们常把这类文献称为“情报研究”的成果,如综述、专题述评、学科年度总结、进展报告、数据手册等。与此类似,也有把情报区分成一次情报、二次情报、三次情报的。
一次文献
(primary document):是指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为基本素材而创作或撰写的文献,不管创作时是否参考或引用了他人的著作,也不管该文献以何种物质形式出现,均属一次文献。大部分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和在科技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均属一次文献。
二次文献
(secondary document):是指文献工作者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提炼和压缩之后所得到的产物,是为了便于管理和利用一次文献而编辑、出版和累积起来的工具性文献。检索工具书和网上检索引擎是典型的二次文献。
三次文献
(tertiary document):是指对有关的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综合概括而成的产物。如大网络全书、辞典等。
也有研究者在以上分类基础上再加上零次文献,它是指未经过任何加工的原始文献,如实验记录、手稿、原始录音、原始录像、谈话记录等。零次文献在原始文献的保存、原始数据的核对、原始构思的核定(权利人)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9. 伽马能谱资料“二次开发”多金属找矿应用研究
郭安北
(核工业地质档案馆)
摘要 针对核工业地质档案馆馆藏的大量铀矿地质档案资料——伽马能谱资料,提出了“二次开发”在多金属找矿方面的应用论题,论述了资料应用的理论基础、技术方法,并引用国内外的找矿实例和效果论证了档案资料“二次开发”利用的可行性,为核工业地质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效方法。
关键词 伽马能谱资料“二次开发”理论与方法 应用
1 概述
伽马能谱资料是在铀矿勘查过程中,利用伽马能谱测量仪器对勘查工作区进行测量所记录的伽马能谱测量数据以及资料解释推断形成的成果报告等。本文所称“二次开发”,是指地质找矿技术层面上的档案资料第二次加工利用。与档案编研学理论的“二次加工”、“二次文献”概念上略有区别,前者是指再次利用的意思,是地质界的习惯术语;后者是档案学对档案编研的程度划分,但二者均属档案资料开发利用的范畴。铀矿地质与普通地质最大的区别在于“放射性”,而放射性伽马能谱强度的变化往往与地质事件有关,如断裂构造的发生、火山活动和成矿作用等都可能引起伽马能谱的变化。本文重点探讨伽马能谱资料“二次开发”在多金属找矿方面应用的理论基础、开发利用方法和方法的可行性。
2 伽马能谱资料“二次开发”多金属找矿应用的理论基础
2.1 伽马能谱资料应用的信息理论
伽马能谱数据资料是最原始的记录,是客观的成矿地球化学环境的体现,信息量十分丰富。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对伽马能谱信息的加工和开发利用方法,不会停留在过去的认识水平上。不断研究信息的处理方法与实际应用效果,使这些内存的、潜在的、静态的资源,通过编研使其由静态走向流通,潜能转化为动能,价值得到增值。
2.2 伽马能谱资料应用的地质理论基础
2.2.1 伽马能谱多金属找矿应用的核物理基础
伽马能谱资料记录的是自然界中238U、236Th、40K的能量特征。而K、U、Th元素与多金属元素(如铜、钼、铅、锌、锑、铋等)具有较稳定的亲和性,在成矿作用过程中,常常共同迁移、富集,甚至形成共、伴生矿床。因此通过解析能谱资料特征,由已知到未知,指导多金属找矿。这就是伽马能谱多金属找矿应用的核物理基础。
2.2.2 伽马能谱多金属找矿应用的地球化学基础
地球化学演化过程中,在矿体或近矿蚀变岩中放射性元素呈有规律的分布,出现放射性元素的分带性或放射性局部异常的叠加。因此,放射性元素对多金属矿床的定位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这就是伽马能谱多金属找矿应用的地球化学基础。
3 伽马能谱资料多金属找矿“二次开发”方法
3.1 放射性特征模型法
模型应是建立在对客观实体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从中提取能够确定实体属性的特征信息的综合描述与模拟。模型必须反映实际勘查资料的客观性、可类比性和可解性、代表性。在模型建立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处理,提取有用信息,为找矿提供参考资料。
3.1.1 数据处理方法思路
“二次开发”的数据处理需要解决针对多金属找矿区域内放射性异常信息较弱的情况下如何找到异常的问题,因此,在数据处理中要突出有用信息。主要通过不同地质单元的归一化处理,以地质单元统计平均值为衬度的差值/方差转换处理,以抑制不同地质单元岩石建造放射性元素含量本底的影响,从而突出与成矿有关的信息异常。
3.1.2 数据处理一般程序
一般处理程序是:地质单元编码,输入地质信息,以地质单元统计K、U、Th含量平均值,计算各采样点与单元平均值的差值,计算各地质单元方差,计算各采样点差值与方差之比,输出方差等值图和数据,计算特征模型参数(突出某种元素或抑制某种元素的方法)。
1)按地质单元分别统计K、U、Th含量平均值(Xd)。
2)计算各采样点K、U、Th含量(Xi)与单元平均值(Xd)的差值(△Xi)。
△Xi=Xi-Xd
3)计算各地质单元方差值σxd。
第九届全国地质档案资料学术研讨会文集
4)计算各测点差值/方差比σx′,作方差等值图。
σx′=△xi/σxd
5)计算特征模型参数。由于地质情况的复杂性,模型的区域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一个模型的建立不可能通解不同区域的找矿问题,但能够解决相似地质条件区域的找矿问题。对不同地区模型参数的计算公式是不一样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6)输出σK、σU、σTh等值图和特征模型参数等值图。
通过上述原始数据转换处理,把不同地质单元的随机变量,统一到相对一致的衬度水准上,既保持了元素分布特点,消除了地质单元的背景值的影响,突出了与成矿作用有关的局部异常,减少了异常判别的随意性。
3.1.3 数据处理实例
本文选取了北方满洲里地区与南方粤北地区两片区域进行了试验研究。
1)根据对满洲里地区斑岩型铜钼矿床放射性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和对火山热液石英脉型银矿床放射性特征参数的统计分析,建立模型数学表达式为
Sm1=K3/(eU×eTh)(斑岩铜钼矿床伽马能谱特征模型)
Sm2=K×eTh/eU2(中低温钾硅混合蚀变型银、金多金属矿床的放射性特征模型)
式中:Sm1表示矿床模型1;K 表示钾元素含量;eU 表示铀的当量含量;eTh 表示钍的当量含量(以下同)。
2)南方的粤北地区,统计分析斑岩型铜铅锌和与近矿弱碱性钾蚀变岩有关的矽卡岩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能谱测量特征,建立了如下数学模型:
Sm1=K3/eU×eTh(中低温热液钾交代蚀变模型,钾特征参数)
Sm2=K×eU/eTh(热液温度判别模型,中低温热液蚀变判别参数)
Sm3=eU×eTh/K2(高温接触交代带判别模型,矽卡岩带模型)
根据上述模型进行区域批数据处理,输出成果图件,提供了预测找矿靶区。
3.2 放射性特征参数法
比值法一般用于面积较小的局部,地质条件相对简单的区域。其特点是速度快。伽马能谱测量资料开发应用中实际常用的比值有:
3.2.1 K/Th
K/Th值应用广泛,比较适用于异常为K高Th低类型的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及其蚀变带。
3.2.2 KU/Th
该参数对于指示蚀变岩有特殊功效。非蚀变岩比值小,而蚀变岩比值大。
3.2.3 Th/U
不同温度的热液中Th、U富集程度不同,用Th/U来归一K元素,有助于消除岩浆成分或高温热液蚀变的影响,突出低温的钾化蚀变带。
3.2.4(K/Th)×(K/U)
其中K/Th有突出钾化热液蚀变作用,在热液成矿过程中U和K常有分带现象。在中低温条件下,K异常往往是蚀变矿化中心,是内带,而U异常则是外带,因此K/U有突出蚀变中心的作用。K/Th和K/U的乘积有同时突出热液蚀变和蚀变内带的作用。
3.3 弱信息增强法
运用概率论与数据统计中有关分离异常与提高信噪比的方法和技术,增强有用信息,抑制干扰信息,突出与多金属矿床有关的信息,使其易于被识别。方法的流程如下:
3.3.1 有用信息的提取
通过常规方法,非常规方法,古铀、钍、钾分离方法,归一化处理等方法,提取特征信息。其中,弱信息增强特征信息表征为
F1= U2/Th(增强铀信息处理,寻找与铀钍信息相关性矿产)
F2=1000·U/TC(突出铀与放射场总量关系的处理,TC为放射性总量)
F3= U/Rn(考察铀镭平衡的关系,以此确定成矿地化环境,Rn为氡气浓度,依靠射气测量获得)
3.3.2 地质单元方差提取
对有用信息使用地质单元方差提取公式:
Ai=[f(xi)-f(x)]/σ(x)
式中:Ai表示测点i的能谱弱异常信息;f(xi)为测点的有用信息值;f(x)为有用信息平均值;σ(x)为有用信息的均方差。
3.3.3 综合评价
采用上述评价因子,根据需要选取包括原始信息和特征信息在内的数据,参与程序计算,输出成果图件(计算程序不赘述)。
3.4 滤波法
3.4.1 计算机平均滤波法
对伽马能谱资料剖面数据,设定参数进行重新滤波处理,并对异常进行地质分析,用聚类分析方法,厘定找矿靶区。优点是适于物性参数较少的局部地区,重新处理的数据更贴近特殊找矿的客观实际。
实用方法程序是:根据工作任务寻找对应档案卷宗,提取仪器校准计量刻度原始数据,提取原始测量数据,选取待处理的测量GPS数据,选取滤波指数,输出成果图件。
3.4.2 手工滤波法
在伽马能谱原始记录剖面中,直接提取钾峰值异常,异常位置投影至平面地形图上,然后套合在地质图上进行分析,筛选有意义的钾异常,通过找钾交代来直接找多金属矿。
该方法在冀东地区、湖南凡口铅锌矿区、粤北和赣南地区进行过多次实验,简单有效。
3.5 多元分析法
用多元综合分析方法来提高“二次开发”的效果。
常用的方法有:伽马能谱数据、遥感数据和磁场数据、钻孔数据及已知矿点等多元信息,可进行复合处理、叠合处理等增强信息,提高伽马能谱资料在金属找矿应用方面的可靠性。如遥感资料可提供线性、环形等构造信息,受构造控制的矿产可根据遥感影像所提供的信息在有利的区域内寻找;磁场数据所反映的往往是地质体的属性,如含铁质矿物多的岩石,可引起磁异常。磁异常可做延拓、化极等处理,了解深部变化和断裂构造等情况。
4 伽马能谱资料“二次开发”金属找矿应用实例效果
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在胶东和临沂地区系统开展应用伽马能谱找金的试验研究。依据地质情况,制定了异常和比值异常信息提取模型,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图1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山东应用放射性找金矿的成果图。图1中央右侧是已知金矿采矿位置,左侧是新发现的放射性异常和预测金成矿区。
图1 山东堆金山金矿伽马能谱K/U比值异常图
(据中国科学院曾庆栋等,略有改编)
2)伽马能谱测量资料“二次开发”技术方法运用在承德-平泉多金属成矿带约1×104km2进行了方法试验。经过对该区5个已知金矿床进行地面伽马能谱剖面测量,并进行能谱特征统计分析,建立了3个能谱资料找金数据处理模型,经电算数据处理,得出组合变量异常晕圈图,对资料处理产生的125个异常进行野外检查验证,共发现金、银矿化点和异常点20处,其中发现金矿产地1处,矿化点2处,金矿化异常点17处,其中6处已开采。异常总见矿率达20%。
3)在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铜多金属成矿带,应用伽马能谱测量资料“二次开发”方法,对1.5×104km2进行了综合成矿研究,总结了两个信息提取模型。经对航空伽马能谱资料进行电算处理,划分了36处多金属成矿靶区。异常晕圈与已知矿床、矿点的总符合率达80%左右,找矿预测效果显著。
4)档案馆与石家庄晶莹黄金开发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对冀东地区和新疆个别地区航空伽马能谱测量钾的原始剖面资料重新进行滤波处理,在冀东地区筛选出钾异常40个,分析出7个与金及多金属矿产相关的钾异常。共对7片信息点进行了验证,4片信息点与矿化对应,其中1处发现了较有利金成矿条件的线索,2处与原采矿点吻合,1处与含金石英脉有关。矿化异常与信息异常吻合率达60%左右。对新疆克里麦里多金属成矿带地区进行滤波处理,发现钾信息异常成线形带状分布,且与该区已知典型金矿床的空间位置吻合,也指示了进一步找金方向。
5)20世纪50~70年代,在乌兹别克斯坦西部发现了数个金矿床。其中有几个矿床是用航空伽马能谱测量资料,根据放射性元素特征变化而发现的。①穆龙套金矿田。穆龙套金矿于1956~1957年间由物探工作发现。所有矿床中,在热液蚀变带的范围内都出现铀和钾的异常,而且都靠近金矿床。②南1 矿床。伽马能谱测量表明,矿带呈现为铀和钾含量的增高。在矿带上,铀含量上升至9×10-6~10×10-6(本底值为3×10-6~5×10-6),钾含量上升至3.2%(本底值为2.0%~2.5%)。③卡拉库坦矿床。在矿体上显示铀、钍、钾的明显增高特征,而在硅化岩石上显示铀增高明显,而钍、钾略有增高的特征。
5 结论
本文简要叙述了伽马能谱资料“二次开发”的理论基础,对能谱资料二次开发方法进行了论述,并列举了能谱资料“二次开发”应用于多金属找矿的实例效果,证明伽马能谱资料“二次开发”是可行的。
作为原始地质资料之一的伽马能谱资料,不仅在多金属找矿方面有开发前景,在非金属找矿(如石油天然气、钾盐等)和工程地质方面均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地质档案资料管理人员结合专业知识对其进行“二次开发”,则是实现其价值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