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

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22-01-27 17:00:54

A. 当今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
教育心理学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除学习心理等传统领域受到重视外,还呈现出如下新的发展趋势。
(一)转变教学观念,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
教育心理学研究从S-R范式向认知范式的转化,特别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引起了教学观念的转变。学习与学习者不再是被动知识的接纳者,学习是一种认知加工过程,是学生对知识的一种主动构建过程、学习不是记录信息而是理解信息。而教学的重心也从课程转向学生的认知,帮助学生发展适合于各种学科的学习和思考策略。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也从50年代以前集中于学习问题转向对教学问题的极大关注,这种转变最初源于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所进行的教育与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问题的关注更使教育心理学摆脱了50年代中期没落的局面。而教育心理学由于对实际教学问题的关注而成为生命力旺盛的学科。
从此教育心理学不再单纯关注于学习的实质问题,而是关注于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的问题,关注学生学习中的认知过程,关注教师如何促进这些认知过程的发展,对教学问题的关注,最直接的成果就是促进了教学心理学的发展.从1969年加涅(Robert M.Gagne)等人提出教学心理学概念以来,教学心理学发展至今已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和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
(二)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 教育心理学对学生学习的关注,也使教育心理学研究者认识到,学生的学习并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相同教学环境的学生,其所能达到的成就是各不相同的,这就促使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去探求影响认知过程的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最近,沃尔勃格(H .L. Walberg)通过广泛的引文分析(citation analysis),寻找当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发现影响教学的社会心理因素的探讨将是教育心理学在未来一段时间的热门话题之一。研究发现,学习动机及教育情境中的社会心理因素对学习和教学具有重大影响,这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已开始反映到教育心理学中,如韦纳(B.Weiner)的归因理论,班杜拉(A .Banra)的社会学习理论。
(三)注重实际教学中各种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
教育心理学研究从实验室转向教学实际,更加关注教与学的有效性,使得对学生学习中的各种策略与元认知问题就成了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热点与方向。特别是当前教育心理学在学科教学方面的研究中.更是密切结合学习策略、教学策略、问题解决策略以及元认知理论,以期解决相关学科的教学有效性问题。目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工作者们正在不断地吸收国外的先进科研成果,结合我国教育教学的实际,开展理论和应用研究,对教育教学实践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B. 深入学习教育心理学教育方法打出18教育理念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教学过程的什么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发表了西尔斯(Seels)与里奇(Richey)合写的专著:“教育技术的定义和研究范围”。该书是在AECT主持下,通过美国众多教育技术专家的积极参与,并举行一系列专题学术会议进行研究讨论,历时5年时间,最后由西尔斯和里奇总结成文。所以该书实际是美国电教界的集体研究成果。书中对教育技术学给出了一个全新的定义,该定义反映了美国电教界,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当前国际电教界对教育技术的新看法。根据这个定义,作者对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作出了新的界定。1994年的“美国教育媒体与教育技术年鉴”对该书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认为该书对教育技术学所作的新定义有广泛的基础,指出该定义不仅通过了AECT专业协会的审核,而且得到这一领域绝大多数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认可。因此,我们认为按照这一新定义来认识当代教育技术学的特点及其研究内容,是比较符合当前的世界潮流,也是比较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的。
这一新定义是这样的:“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到,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应当包括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其中每一个领域的具体研究内容则如图1所示。

图1.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
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是指,为达到给定的教学目标,首先要进行学习者的特征分析和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策略中又包含教学活动程序和教学方法等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的教学系统与教学信息的设计(其中包括教学内容和相应知识点排列顺序的确定、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信息与反馈信息的呈现内容与呈现方式设计以及人机交互作用的考虑等等)。
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开发包括,将音像技术、电子出版技术应用于教育与教学过程的开发研究,基于计算机的辅助教学技术(CAI和ICAI)的开发研究以及将多种技术加以综合与集成并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开发研究。
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利用,应强调对新兴技术(包括新型媒体和各种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与传播,并要设法加以制度化和法规化,以保证教育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
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管理,包括教学系统、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研究计划与项目的管理。
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评价,既要注重对教育、教学系统的总结性评价,更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并以此作为质量监控的主要措施。为此应及时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参照规范要求(标准)进行定量的测量与比较。

2. 77'教育技术老定义与新定义的比较
在确认并发表94年的教育技术新定义之前,AECT曾于1977年正式公布过一个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那个定义是这样的:“教育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各种人、各种方法、各种思想、各种设备和组织机构,而这些人、方法、思想、设备和机构是在分析人类学习中的所有各方面问题以及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进行的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
长期以来,这个定义一直被认为是对教育技术的最权威的概括,没有人提出过怀疑,直至80年代末,美国教育技术界才有人指出,该定义已经过时,需要进行修改。仔细分析77年的老定义,不难发现它与94年的新定义之间有以下几点明显的区别:
(1) 老定义认为教育技术只是一个“过程”,该过程包括与人类学习有关的各种因素(例如人和设备,思想和方法等);而新定义则认为教育技术是从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全面研究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理论与实践”。
(2) 老定义所说的“过程”是指人们将先进的技术设备、思想方法应用于教育、教学并使之优化的过程,这里强调的是先进技术手段与方法的应用过程,换句话说,老定义只是把教育技术看作是先进技术手段与方法的应用,而没有把它看作是一门独立的有自身理论体系的学科;新定义则把教育技术看作是指导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各种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即认为教育技术已形成了一套用于指导优化学习过程的各种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论体系,因而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3) 老定义认为教育技术是先进技术手段与方法应用于教育的过程,其着眼点只是实际应用;新定义认为教育技术是研究如何优化学习过程的理论与实践,因此其着眼点是既重实际应用又重理论研究。
(4) 老定义认为教育技术是包含与人类学习诸因素有关的过程,这里所说的“人类学习”(human learning)概念是比较笼统、比较抽象的,既不能为教学设计提供明确的指导思想也不能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指明方向。而新定义认为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的理论与实践,这里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proces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概念则是很明确、很具体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的认知过程;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环境和条件。它有人类资源和非人类资源之分。人类资源包括教师、辅导员和学习小组;非人类的学习资源包括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所有教学媒体都是物化的硬设备,而教学环境则不仅有硬设备(如教室和实验),还包括通过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某种交互作用而体现的教学模式(如个别化教学模式或协作型教学模式)。在新定义中用比较明确、具体的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概念取代比较笼统、抽象的人类学习概念,对于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表明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即认知过程;同时也要考虑学习资源。为了优化教学过程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在学习资源的设计中不仅要注意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也要注意教学模式的设计。忽视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是不完整的、不可取的,是不符合现代教育技术学的要求的。这样,就不仅为教学设计提供了全面的、正确的指导思想,也为教育技术学的深入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以上四个方面的对比可以看出,94'新定义与77'老定义相比,不仅在表述上更为简洁、明确,而且更能抓住问题的关键与实质,因而更全面、更深刻。这表明人们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已逐渐由表及里、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教育技术本身也已由一般的应用技术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有自身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的学科。这种情况反映了信息社会的客观需要,也是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历史必然。
3. 94'教育技术新定义给我们的启示
结合我国当前电教事业和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现状,认真学习94'教育技术新定义可以从中获得不少有用的启迪与教益,从而对推动我国电教事业和教育技术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94'新定义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这两个方面考察了教育技术学的性质和研究内容,如上所述,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的认知过程,因此主要涉及的是“人”(学习者);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环境和条件,因此主要涉及的是“物”。多年以来,我国有些电教工作者由于受77'老定义的影响往往只见物不见人,只关心学校电教设备的配置,而不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认为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学生的学习是校长和老师们的事,和电教工作者无关。少数地方的教育领导部门也持有类似的看法,致使个别地方的电教馆等同于仪器设备供应站,未能在教学改革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学习94'教育技术新定义,首先就要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这两个方面来正确认识教育技术的性质与作用,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尤其要强调学习过程这一方面。这样,才能使广大电教工作者从传统的只管物不管人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大胆投身到学校教学改革中去,全面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努力帮助各科老师运用好电化教育手段。这样,我们电教工作者的路子就会愈走愈宽,并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就学习资源(即主要涉及“物”的)设计而言,由于人类学习资源(如教师、辅导员等)是事先确定无法选择的,所以学习资源设计一般是指非人类学习资源,即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的设计。多年以来,由于受77'教育技术老定义的影响,我国电教界往往只注意到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这一个方面,而忽略了教学环境设计这一方面。不少同志误认为“电教”或者“教育技术”只是研究“媒体的理论与应用”,有少数同志干脆认为“电教”就是“媒体的应用”,更有甚者,把媒体作更加狭隘的理解,到80年代后期还认为媒体就是(或者主要是)“视听媒体”,把计算机及其它新型媒体均排除在电化教育之外,从而造成有一段时间“电化教育”等同于“视听技术”的观念在我国甚为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电教事业的发展。所幸的是,近年来这种认识从领导到群众均有了较大的转变,从而使我国电教事业逐步走上更加健康发展的轨道。
(3) 就教学环境的设计而言,由于和硬设备有关的环境(如教室和实验室等)要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往往难以选择,所以教学环境的设计一般是指与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有关的教学模式的设计。多年以来,由于受77'教育技术老定义的影响,在我国电教界乃至整个教育界不少人对教学环境设计都存在片面的甚至错误的认识,以为教学环境设计只是盖校舍建机房,而对教学模式的设计则从不考虑。这样就造成一种很奇特的现象:一方面由于教育经费短缺,机房建设和设备添置非常困难;另一方面由于不重视学习过程和教学模式的设计,致使不少花费大量投资建设的机房和用重金添置的设备长期积压,除了供人参观,炫耀一番以外,在教学上几乎不起多大作用,甚至完全不起作用。令人遗憾的是,这种认识至今在不少基层领导中仍相当根深蒂固;只重视硬件投资,不重视软件建设;购买设备不看现实的条件和需要,只是互相攀比,盲目追求高档次。令人痛心的是,这种现象至今还没有得到纠正,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事实上,从教学环境的设计要求来看,其重点应放在教学模式的设计,而不在硬设备的建构。当然,硬设备条件的改善是必要的,但设备是死的,而教学模式中的交互作用过程和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认知过程却是活的,重视教学模式和学习过程的设计与开发就可以在一定的硬设备条件下,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对于我们这个还比较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应当这样做。\par总之,对于我国电教工作者来说,既要注意研究媒体的理论与应用,更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的教学模式,这就是我们通过学习94'教育技术新定义所获得的最重要的启示。

二.当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八十年代后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科学委员会考虑到微型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对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有深刻的影响,于是计划对该领域作一次全面的调查与研究,由此导致“高级教育技术”(Advanced EcationalTechnology,简称AET)专门研究项目的确立。AET项目得到NATO科学委员会的支持与资助,并于1988年开始实施。该项目持续6年,曾先后组织过多达50次的高级研讨会和专题学术讨论会,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所有成员国的几百名一流教育技术专家多次参予了这些会议,对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的前沿课题以及这些新发展对教育、教学领域产生的影响等重大问题进行了认真、深入的研讨,在不少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分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AET项目的研究结论,并综合近年来有关教育技术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例如美国的AECT年会以及UNESCO召开的亚太地区教育技术专家研讨会)的主要观点,可以看出当今教育技术的发展有以下趋势:
1. 网络化
(1) Internet的由来与发展
教育技术网络化的最明显标志是交互网(Internet)应用的急剧发展。Internet实际上是遍布全球的网络的集合。它的前身是由美国国防部开发的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高级研究项目机构)网,该网络在60年代和70年代为军队提供可经受住核袭击的可靠通信,当时网络中只包括上千台大中小型计算机。后来非军事系统的研究人员和科学家对联网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满足这方面的需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于1986年实施了一项功能更为强大的新的骨干网计划,该网就被称作NSFNET。与此同时还采取较为开放的政策,使非军事系统的大学和企业部门的研究人员都可以入网。
到80年代后期,美国国会担心在超级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方面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落在后面,就通过了一项“高性能计算法令”,这项立法是由当时的参议员阿尔伯特.戈尔(Albert.Gore)提议,其目的是将原有NSFNET的性能升级,并大大扩展其使用范围,使包括中小学教师,农村医生和图书管理员在内的人群都能入网。这项新的高速骨干网的试验项目被称作NREN(National ResearchAndEcational Network,即国家研究与教育网),它就是目前Internet的主要骨干与基础。
1993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为了解决资金不足问题,通过允许像IBM,AT&T和Sprint这类公司承担网络管理的责任,逐步使网络实现私有化。从那以后,这些公司就陆续宣布了对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进行大量投资的计划(例如Sprint公司和它的伙伴已保证今后十年要在这方面投资200亿美元)。
就传输速率而言,Internet网已从早期ARPA网时代的56Kbps(bits-per-second)提高到1992年基于NSFNET的45Mbps(提高近1000倍),这是一个很大的跃进。事实上,这样的网络传输率相当于每秒传送500页的文本,或是每分钟传送两套大网络全书。而下一步基于NREN的Internet将要把传输速率再提高1000倍,即达到几十Gbps(每秒几百亿位)以上。这样的传输速率是极为惊人的,因为这相当于在一分钟之内传送整个美国国会图书馆全部图书所包含的信息量。这就是大众媒体广为宣传的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
据最近的报道,目前已在Internet上联接的各种计算机已达400万台,网上的用户已达3000万以上,而且还在以每月递增用户10%的速率急剧增长。专家们认为,这种增长势头估计会持续到下个世纪初,直至所有使用计算机的人都成为网上的用户为止。
体现在Internet上的这种远程、宽带、广域通迅网络技术的重大革命,肯定会对未来的高等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变上,而且将引起教学模式和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
(2) 基于Internet网络环境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
加拿大开放大学研究与发展规划中心的贝兹(A.W.Bates)博士,于1994年6月,在他为“教育多媒体与超媒体”国际会议所作的特邀报告中,对基于未来的Internet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提出了具体的设想,并通过一个实例对这种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过程作了生动的描绘。在贝兹的实例中,学习者是苏珊小姐,她是一名为电视台制作动画的美工人员。她正在设计某种动画,为了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她需要学习和咨询,并希望通过这种学习掌握一种制作动画的最新技术。根据她原来的了解和同事们的帮助,她打听到国内该领域著名专家的名字(假定是维纳),但距离较远,于是苏珊通过多媒体教育网络给维纳打可视电话,向他请教有关问题。维纳便把关于该同题的软件从自己的文件中调出,和苏珊在网络上共同讨论(通过可视电话,这种网络上的讨论就象面对面的讨论一样)。苏珊提出几个问题请教维纳,并在维纳指导下做几个用新技术制作动画的作业,然后苏珊把具有新技术特点的软件从维纳的文件上拷贝下来。当然,苏珊和维纳都应该是事先在这种教育网络中注册登记过的。这样,当苏珊拷贝软件后,在苏珊的工作站上将会自动显示出将该软件拷贝下来所需支付的版权使用费,以及每分钟向维纳请教或咨询所需付出的费用。在刚才的教学过程中,维纳也可能向苏珊请教或咨询某些他所关心的问题或信息,若有这种情况出现,则苏珊的身份将由学生变为教师并且反过来要向维纳收费。当苏珊把所需的软件拷贝下来后,她就不仅得到了这种新技术而且可以随时向维纳请教和该软件有关的问题。\par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全新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这种教育体制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通过计算机网络可扩展至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是全世界,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大学;在这种教育体制下,每个人既是学生又是教师,不仅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一身二任,就是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既是学生又是教师,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平等;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工作与学习完全溶为一体,上班工作,下班学习的界线被打破,每个人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网络自由地学习、工作或娱乐(在你工作或学习感到疲劳时,可以从电影资料库中随时调出你所喜欢的任一部电影或从音乐资料库中调出你所喜爱的任一首交响乐来欣赏),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个性自由;在这种教育体制下,每一个人,不管贫富贵贱都可以得到每个学科第一流老师的指导,都可以向世界上最权威的专家“当面”请教,都可以借阅世界上最著名图书馆(例如美国国会图书馆或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的藏书甚至拷贝下来,都可以从世界上的任何角落获取到最新的信息和资料……。由于是基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多媒体教育网络,所有这些都可以在瞬息之间完成,你所需要的老师、专家、资料和信息,都是远在天边,但又近在眼前。世界上的每一个公民,不管其家庭出身、地位、财富如何,都可以享受到这种最高质量的教育,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教育。
在上述教育网络环境下,既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又可以进行协作型教学(即可以开展集体讨沦或辩论),还可以将“个别化”与“协作型”二者结合起来,所以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完全按照个人的需要进行的,不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式甚至指导教师都可以按照学习者自己的意愿或需要进行选择。学习者可以在家里或是在办公室学习(通过工作站),也可以在旅途中学习(通过便携式多功能微机)。
纽约大学校长赫伯特·兰道1990年曾预言,要在校园中度过4年的传统大学将要消亡,这个预言是否会实现?何时实现?目前还难以判断。但是,到了二十一世纪,这种基于Internet的、不受时空限制的、真正的开放大学将会变得愈来愈普遍则是确定无疑的。

(3) 澳大利亚和日本的教育网络计划
由于Internet的前景如此广阔,目前世界各国对Internet的应用都极为重视,Internet不仅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开始进入中小学和家庭。
例如,澳大利亚的国家公共资源管理局已于1995年4月决定建立“澳大利亚教育网”,计划于1996年初开通,并通过Internet加入国际网络。该教育网不仅包括全部高等院校而且还要覆盖全澳大利亚的所有中小学。其主要目标有四项:
①鼓励所有各类学校(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各类技术学校及大学)的学生、教师加入和使用Internet;
②鼓励开发可通过网络得到的各种教育服务(包括信息查询检索、信息发现、辅助学习、单科专业培训、系统学习与学位授与等等);
③通过网络为各地的教育与培训部门提供一个全国性的信息交流与协作服务中心;
④激发更多的信息技术发展机会。
日本政府也通过文部省与通产省合作于今年开始实施一个在基础教育领域有重大影响的“100所中小学联网”试验研究项目。共有遍布全日本各地的111所中小学(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和中专)参加试验,所有试验学校均要求利用联机系统加入Internet。该项目的目标是要在传统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的框架之外,探索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并通过网络使更为理想的交互式学习成为可能。他们试验的基本出发点是确信:让学生在全日本范围乃至全世界范围进行广泛的信息交流,将大大增强他们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培养出有高度创造性的、能适应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全新人才。我们认为日本政府的这种决策是有远见的。日本战败后,经济之所以能迅速振兴和日本政府一贯重视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是分不开的。事实上,目前在日本的一般大学中Internet的应用也不过一两年,只是教授们较普遍加入了Internet网络,一般的大学生还没用上。可是就在这种刚起步不久的条件下,日本政府就敢于在100所中小学进行这种有相当规模的试验,这种气魄既让人钦佩也让人吃惊。但是更令人震惊的还在后头。让我们看看他们在这个项目中所作的试验吧!这个项目绝不只是像其他国家那样只是让学生了解和学会使用Internet,而是要作一系列的科学研究与试验。目前在初始阶段要作的试验就有以下三个:
①南瓜生长模式研究:此项目要求全国范围的试验学校都要同时参与种南瓜,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当地南瓜种子的生长条件与形态,并通过Internet与其他地区试验校所观察的结果随时进行比较,以便了解超出正常气候与地理条件下南瓜的生长情况,激励学生去寻找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从而大大扩展了学生的视野,打破了书本的局限,为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和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②酸雨研究:此项目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从小培养起热爱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参加试验研究的学生要在老师指导下了解酸雨产生的原因、危害并寻找解决的办法。通过Internet学生们可以获取有关酸雨研究的最新的国内外情况及有关资料,从而使学生们从中学开始就能直接进入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破除对科研的神秘感,培养起敢于创新的意识。
③热点新闻论坛:计算机网络为试验校的所有学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提供国内外最新消息报道,与此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交流观点、发表评论的公开论坛。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表达能力。
从日本教科书修改事件中表现出的一再否认侵略行为和粉饰美化军国主义的倾向,再看看他们对培养年轻一代能力素质方面所表现出的不可动摇的决心与咄咄逼人的气势,我们该作何种感想?!我们能不感到震惊、能不感到担忧吗?我们能不想一想:如何才能使我们的下一代适应21世纪的激烈的国际竞争?同志们,千万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落在日本人的后头,更不能败在他们的手里啊。

C. 20 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20世纪80年代以后,来教育心理学的源体系日益完善,内容越发丰富。
1994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成果:
(1)主动性研究,即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做出控制。
(2)反思性研究,即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3)合作性研究,即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中所涉及的人力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
(4)社会文化研究,即研究社会文化背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和结果。
此外,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探讨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以及如何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来促进其获得知识并培养其学习能力等。这些研究为学习和教学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D. 教育心理学在再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哪些成就

人类从古代开始,历经中世纪、文艺复兴以至到19世纪中叶,对心理的探索和研究,都是处于一种无明确的研究目的、目标,无明确的研究思想、方法的混沌状态下自发的或不自觉地进行的,夹杂在对哲学和神学的研究中。心理学的内容融汇或包括在哲学和神学的内容体系中,心理学家是由哲学家、神学家、医学家或其他科学家兼任,心理学的方法也主要是思辩的方法。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可以说是世界上的第一部心理学专著。 心理学的真正历史,是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才开始的。 冯特,是公认的第一个把心理学转变成一门正式独立学科的真正奠基者,也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心理学家。他的《生理心理学原理》是心理学史上第一本真正的心理学专著。 心理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心理学在成为一门独立科学之前的发展 古代东方的心理学思想 禁止解剖肉体造成对人体构造的不理解。在东方各国(而后在古希腊)都认为血液循环具有决定性意义,认为生命力的基础是两种因素:血液的浓度和血液中的空气。古埃及的医学纸莎草文献认为,人类是一种“起源于用鼻子吸入万灵气体的生物”。中国医学文献认为心脏是身体之本,是心理活动的主要器官,气是生命机能的基础。气在人体内与其他的组成部分相混合,既有生理的功能,也有心理的功能。它赋予人以语言的能力,成为“思维的动因”。 古印度到后来在“心脏中心”说的同时又出现“脑中心”说。 古希腊罗马的心理学 朴素唯物主义的出现,使人们认为自然界的因果起源存在于自然界本身之中,而不是存在于超感觉世界中的、经不起逻辑分析和试验研究(观察)的、随心所欲的力量的作用之中。 德漠克利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封建社会的灵魂学说 在欧洲,基督教取得胜利,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后,严重摧残已经衰落的古代文化。它让人们仇视一切以经验和理智为基础的知识,而强调教会教条的千真万确。古迹被毁坏,图书馆被封被烧,书本被用以各种诸如取暖的莫名用途。 19世纪末20世纪初,心理学的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出现了以冯特、铁钦纳为代表的构造主义学派,以詹姆士、杜威、安吉尔为代表的机能主义学派,以华生、托尔曼,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派,以维台默、考夫卡、苛勒为代表的格式塔学派,以弗洛伊德、阿德勒、荣格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等等。这些学派的基本理论观点不同,研究的范围和方法不同,却都想以自己的理论体系来统帅整个心理学,于是形成长期的争论和对峙。这在一个新学科的开创阶段是不可避免的,它表明这个学科的不成熟,也表明它正在发展壮大。到了20世纪30年代,有些学派萎缩了,有些学派发展了,新行为主义和新精神分析学派成为两个比较有影响的学派。到了60年代,在美国出现了心理学的第三种力量——人本主义心理学,它反对用机械论和还原论的观点研究人,主张心理学应是人化的心理学,强调研究人的本性、价值、尊严和自由。与此同时,认知心理学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它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决定于认识活动,强调心理学主要应研究人类认识的信息加工过程。还应该指出,二战以后心理学的研究中心是在美国,其他国家多是学习和借鉴美国的心理学。近些年来已经出现了从本国实际出发研究心理学的倾向,这种倾向先是出现在欧洲、接着出现在亚洲。 我开设这个站点,目的就在于推进我国心理学的研究、发展和交流,结合中华民族特有文化和现实工作生活,多出成果,使我国的心理学研究水平能够出现较大飞跃。

E. 如何有效应用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提高教学成效

创造性的形成受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创造性与智力成中等程度的相关;与右脑半球有密切联系;创造性要以一定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但并不与知识经验成正比;创造性受动机和个性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对创造性的培养也有重要影响。

F.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发展、成熟、完善阶段: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问世,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他以“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这个角度建立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中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前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末)。在20年代以后,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学和心理学测验方面的成果,大大地扩充了自己的内容。此时行为主义占优势,强调心理学的客观性,重视实验研究。杜威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教学改革实验。

30年代后,学科心理学发展很快,也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这些成果也影响和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3、成熟期(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这一时期,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4、完善时期(80年代后)。教育心理学越来越注重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育心理学得到了大发展。教育心理学理论流派的分歧越来越小。一方面,认知派理论和行为派理论都在吸取对方合理的东西,两派都希望填补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另一方面,东西方心理学相互吸收互补。

5、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交叉性特点鲜明的学科,其交叉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的交叉;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交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教育心理学的重点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所得应用在教育上。教育心理学可应用于设计课程、改良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动机以及帮助学生面对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项困难和挑战。

G.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第一,揭示学习结果的性质。
第二,对学习结果进行分类。
第三,阐明学习的过程。
第四,阐明有效学习的条件。

H. 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主动性 反思性 合作性 社会文化性

I. 教育心理学

帮我找一下下面的材料,在教育心理学中。万分感激!
1、认知发展与教育
(1)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2)记忆的种类、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3)想象及想象力的培养
(4)思维的类型、思维品质及其培养
(5)问题解决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创造性及其培养
(6)注意及其规律的运用
2、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
(1)情感的发展及其教育
(2)意志品质及其培养
3、人格发展与教育
(1)需要、动机、兴趣与教育
(2)能力的类型、能力的差异、能力的测量、能力的培养
(3)气质与教育
(4)性格的形成与教育
确定是哪儿都能找到教育心理学,原因是教育心理学很容易找的,而且教育心理学现在也不是太难找。关于找具体的教育心理学,我建议你到这里看看教育心理学,之所以这里的教育心理学比较全,其他地方的教育心理学网,可能不如这里的教育心理学全面,确定是哪儿都能找到教育心理学,原因是教育心理学很容易找的,而且教育心理学现在也不是太难找。关于找具体的教育心理学,我建议你到这里看看教育心理学,之所以这里的教育心理学比较全,其他地方的教育心理学网,可能不如这里的教育心理学全面

J. 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我可以帮你,怎么联系。 .

阅读全文

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
穂康投诉 浏览:146
嘉兴万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34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浏览: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浏览:867
国办发明电200330号 浏览:602
公共服务事项自查报告 浏览:872
2014年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浏览:873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题库 浏览:245
购买软件使用权合同 浏览:134
灰烬创造者职业 浏览:566
德州扑克发明者 浏览:78
如申请驰名商标 浏览:225
知识产权平台协议书 浏览:506
个人存款证明的期限 浏览:466
四川正华知识产权公司 浏览:287
海南期货从业资格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74
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浏览:875
执转破成果 浏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