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新型城镇化成果

新型城镇化成果

发布时间:2022-01-26 09:59:04

㈠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区别和联系

二者在价值取向上、发展方式、发展重点上区别如下:

二者的区别:

1、在价值取向上不同:

“以物为本”是传统城镇化道路的发展理念。在这种发展理念主导下,一个地区往往将城镇化发展片面地理解为城镇化率的提高,即城镇人口的持续增加和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张。

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全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是新型城镇化道路在价值取向方面的转变。

2、在发展方式上不同:

传统城镇化道路较为粗放,不惜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实现外延扩张和数量增长的目标;

新型城镇化坚持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强调要走集约型发展道路,不断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协同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和政府调控的引导作用,是新型城镇化道路在发展方式和外生动力等方面的转变。

3、在发展重点上不同:

传统城镇化道路通常片面强调单一规模等级城市的发展,忽视其与其他规模等级城市的互动与联系,甚至控制或限制其他城市的发展;

容易导致在整个城镇体系中,受重视的某一规模等级城市因为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要素而一枝独秀,其余城市则大多发展滞后,从而使得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之间难以实现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坚持城镇化发展的全面性和协调性,强调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并通过城市群建设、“四化”同步、城乡统筹、区域共建等;

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之间、“四化”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等各个层面实现协调发展,是新型城镇化道路在发展形态、发展重点、内生动力、空间结构等方面的转变。

二者的联系:

1、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应传承传统城镇化道路的优点并弥补其缺陷而提出的,目的是要同步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实现城镇化又好又快发展。

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提出并不意味着传统城镇化道路一无是处,并不是对传统城镇化道路的全盘否定,我们不能忽视和否定传统城镇化道路推动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面。

只是由于具有单一性、片面性、盲目性、粗放式等缺陷,传统城镇化道路在推动一个地区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和挑战,即无法实现“好”字当头的快速发展。

2、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总体要求是既要结合时代特征,又要体现中国特色,还要符合自身特点;

内生动力来源于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外生动力则来源于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的有机结合;

主体发展形态是城市群;主要特征表现为经济高效、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生态文明、城乡一体和区域协调。

㈡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

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时间当中,城市空间扩大了二三倍,城镇化率也达到了52.6%。但是,空间城市化并没有相应产生人口城市化。中国有2.6亿农民工,户籍问题把他们挡在了享受城市化成果之外,他们是被城镇化、伪城镇化的。如果挤掉水分的话,我国只有36%的城镇化率。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列为2013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之一。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是确凿无疑的大方向。
在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了2013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同时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㈢ 什么是新型城镇化建设

中教联盟老师: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与人们日常生活中单纯从字面理解的意思不同,城镇化,就是指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关系到大至都市,小到农户的产销、合作、互动、和谐的新型社会关系。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时间当中,城市空间扩大了二三倍,城镇化率也达到了52.6%。但是,空间城市化并没有相应产生人口城市化。中国有2.6亿农民工,户籍问题把他们挡在了享受城市化成果之外,他们是被城镇化、伪城镇化的。如果挤掉水分的话,我国只有36%的城镇化率。[4]
[4]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是确凿无疑的大方向。这是世界最多人口的城镇化。仅此观之,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言:五年转移农村人口8463万人,城镇化率由45.9%提高到52.6%——中国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种变化得益于两个因素:一是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二是有关户籍等政策逐步调整,公平的“城门”在制度层面逐渐打开。[4]
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重头戏。这不仅因为美国城镇化率达到90%、韩国达到80%等现实差距,更因为城镇化背负着扩大内需、拉动增长的重任。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列为2013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之一。
发改委主任张平近日更在人大记者会上表示,发改委正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中国城镇化发展规划,今年如果顺利的话,今年上半年有可能出台。这些信号都表明——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新时期的国家战略。[4]
据《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分析,城镇化当然要圈地扩容、要盖楼建房,但是,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显然不是房地产化。以城镇化的方向来修复地产股估值等逻辑,显然忽略了以下几层思考:
一者,1995年以来,我国城镇化经历了历史上最快的发展阶段,同时也带来一个更令人头痛的问题——市场房价进入快速上涨甚至暴涨期。房价问题的背后,还有以下值得注意的数据:从2000年至2010年的10年内,国内城市建设用地扩张83%,但同期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人口仅增长45%,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速度极不匹配。那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积极稳妥”之意,当然在于纠偏类似失衡,在平抑房价的同时,引导地产业理性归位。[4]
二者,新型城镇化之“新”,就是要区别于“造城运动”,真正将工作重心转移到进城人口权益的市民化上来。有数据显示: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79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36亿人。今日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速度,恐怕还要再等等“市民化”的进程。换句话说,“城镇化”固然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一个过程,但这种“转化”不仅要有“广度”、更要有“深度”——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提高城镇化质量,使之健康发展”。[4]
三者,城镇化固然是农民进城的过程,但这个过程绝不仅仅停留在盖房子层面。社科院发布的蓝皮书称,按照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当城镇化率达到40%—60%的时候,标志着城市进入成长关键期,“城市病”进入多发期和爆发期。此时,继续推进城镇化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即便是硬件而言,我们更需要对城市交通、环境、社会等方面统筹安排,还得考量城市群内部的协调发展问题。[4]
真正的城市化,或者说我们吁求的新型城镇化,正如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主任慕海平所言,不仅要有“人口的城镇化”,更应是产业、人口、土地、社会、农村五位一体的城镇化。城镇化不是给“房地产化”代言。[4]

㈣ 新型城镇化该怎样推进:新阶段的城镇化需要政府积极引导

编者的话近年来,学术理论界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不少共识,但在一些重要问题上也存在不同看法。本期“互动天地”刊登的两篇文章探讨了在我国发展新阶段怎样更好推进城镇化的问题,各自的论述都持之有据,但又有不一致甚至相冲突之处。比如,推进城镇化究竟应以大城市为主,还是重点发展农村小城镇?应着力解决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还是让农民就地享受市民待遇?应避免政府主导城镇化,还是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相信这样的学术讨论和争鸣有助于深化人们的认识、推动相关的研究。 新阶段的城镇化需要政府积极引导 当前,城镇化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抓手和突破口。有一种观点认为,推进城镇化应依靠市场机制,政府不应介入。如果这种观点针对的是前一时期一些城镇建设中政府主导的大拆大建,是有参考意义的;但就现阶段城镇化所要担负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来说,则不能排除政府的积极引导作用。 新阶段的城镇化应重点发展农村城镇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农民创造的城镇化道路主要是市场调节的结果。当时以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为代表,在农村启动工业化的同时发展小城镇、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这种农民自发的城镇化“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走的是分散型道路。后来农民进城意义上的城镇化也是市场导向的,即所谓“百万民工大流动”。如果说这一阶段的城镇化有政府导向,那主要是指设立各类开发区所推进的土地城镇化以及各级政府所进行的城市建设。 现在我国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人口城镇化率已超过50%。过去以城市建设为中心的城镇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也转移了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但工农差距、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了。与此同时,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普遍出现了人口拥挤、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房价高涨等“城市病”。在此背景下推进城镇化,决不能重复以前的老路,而应赋予其新的内涵,特别应把重点放在发展农村城镇,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城镇化的作用。 以城镇化促进城市现代化。通过发展城镇,使偿付土地租金能力差的大量工业、普通住宅等从城市迁出进入城镇,为租金偿付能力强的金融、商务、公司总部及公共建筑等进入城市腾出空间。与此相适应,增强城镇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就业吸纳、人口集聚功能,使其具有吸收城市产业和人口的能力。这种城市产业和人口向城镇转移意义上的城镇化,可以克服“城市病”;可以在提升城市经济价值的基础上,为提升城市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创造条件;可以优化城市中心业态,提高城市单位土地使用效益。 以城镇化带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这是以城镇化带动“三农”问题的解决。目前的城乡差距体现在多个方面,除了城乡收入差距,还包括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差距等。在现阶段,最为紧迫而又有可能优先缩小的就是城乡居民居住和生活条件的差距。其基本路径是发展农村城镇,使其具有城市功能。首先,使城镇具有城市生活功能,让城镇周边的农民能就近享受城市生活。这样的城镇就成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键性节点。相应的城镇建设包括:适宜人居的城市设施支撑体系,如安全饮用水、环境卫生和能源供应;达到城市水平的文化、教育、医疗服务等设施;便捷通畅的交通、信息网络;等等。具有城市功能的城镇,不仅能留住农村的人力资本,还能吸引城市人来居住,为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各种支持。其次,使城镇具有城市的增长极功能。城市的基本功能是市场中心,是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聚地,也是服务业发展的载体。发展农村城镇,提高城镇的市场化水平和生产要素聚集能力,发展达到城市水平的金融、商业等服务,可以推动生产要素在城乡间顺畅流动,增强城镇以及农业获取资源的能力。第三,使城镇具有带动新农村建设功能。根据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要求,许多支持农村发展的公共设施只能建在城镇,通过城镇向周边农村辐射。相应地,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适当推行农民集中居住的村庄集中化。这有利于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集中建设和供给,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以城镇化推动农村居民享受市民待遇。推进城镇化需要改革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户籍制度,消除农民和市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现在形成共识的是进入城市的农业转移人口应该市民化,解决他们在城镇入学、就医、居住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但仅仅解决这部分人口的市民化问题是不够的,还需逐步实现农民在城镇就能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福利和保障。否则,农民只有进入城市才能享受同市民大体相当的福利和保障,这样发展下去,必然诱使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导致城市不堪重负、各种福利水平严重下降,农业发展要素也会加快流失。这就需要将提供给市民的机会和设施安排到农村城镇去,把高质量的教育、文化医疗设施办到农村城镇,增加城镇的公共产品和公共设施供给,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引导作用 推进具有上述新内涵的城镇化,需要创新机制。首先,过去的城镇化重点是城市面积扩大和人口比例增加,而新阶段城镇化的重点应是城市要素出城进入城镇,包括产业和人口向城镇分流。这是与市场调节的方向相背的,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其次,目前农村城镇与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市场化水平的差距十分明显,如果任凭市场调节,在优胜劣汰机制的作用下,农村城镇不但没有能力吸引城市发展要素,自身的发展要素还可能被城市吸走,因而需要政府发挥积极引导作用。 规划先行。目前,城镇实际上是涉及县城、中心城镇、小城镇和新农村的结构。分散的城镇区位形不成集聚效应,达不到规模经济。新阶段推进城镇化需要政府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做到规划先行。应科学合理地规划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布局和功能,实现城市和城镇规划一体化。除了功能规划,还应重视空间规划,突出城镇发展的集中、集约和生态要求。 政府投资引导。发展农村城镇,需要民间投资,但政府的引导性投资是不可或缺的。国家应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城镇。政府按照规划在城镇进行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并给农村集中供水、供电、供气,通路、通电话、通电视、通网络,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办学校、办医院。当然,政府对城镇建设的投资主要是引导性的,还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这方面的主体是政府,主要涉及两大问题:第一,由于历史和经济的原因,优质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特别是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基本上集中在城市,这就造成城乡享用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的巨大差距。推进城镇化,应扩大基本公共产品在农村的覆盖面,同时逐步把优质的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安排到城镇,使农民在当地城镇就可以就近享受城镇化的成果。第二,基本公共服务能否实现均等化实际上同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相关,说到底同现行的财政体制相关。目前,不同地区的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地方财力越强,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就越强。显然,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就要将之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脱钩。政府需要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进行城乡统筹协调。 总之,新阶段的城镇化需要各级政府主动推进和积极引导。同时,为防止大拆大建和滥用土地,城镇化也不应是开发商自发的行为,而需要政府科学规划和严格监管。当城镇发展水平提升到与城市相当,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实现,政府就可以将调节任务主要交给市场了。 (作者为南京大学教授)

㈤ 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有什么区别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 城镇化的基本涵义 “城镇化”一词出现很显然要晚于“城市化”,这是中国学者创造的一个新词汇,很多学者主张使用“城镇化”一词。1991年,辜胜阻在《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中使用并拓展了“城镇化”的概念,在后来的研究中,他力推中国的城镇化概念,并获得一批颇有见解、影响较广的研究成果。与城市化的概念一样,“城镇化”概念也是一片百家争鸣的景象,至今尚无统一的概念。不过,就数量看,对城镇化“概念”的论述要少于“城市化”。据粗略估计,近5年来,关于城镇化的概念,至少在20种以上。具有代表性的并符合中国西部地区现实的观点是城镇化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

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产生了。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80年代末期,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隔离发展,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出现,城乡一体化思想逐渐受到重视。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城乡一体化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生活、空间景观等多方面,人们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有所不同。

㈥ 如何理解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要性

答案示例: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总论点)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分论点)。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促进城乡和谐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例如:近年来,在上海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外来务工子女享受和城市的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使农民工真正共同享有了上海经济发展的成果,使他们开始真正融入城市生活。)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必然要求(分论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吸纳农村转移人口进入城市安居乐业,使进城农民及其家属享受到与城镇居民相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教育、卫生医疗、养老等)。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例如:在上海这个特大型城市,其郊区还有一半人口居住在农村,教育、文化和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配套方面以及保障水平与中心城区有很大差别。加速上海郊区的城镇化建设可以改善这种状况,有利于农村居民共享上海城市发展的成果,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分论点)。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增加就业机会,扩大消费需求,成为我国扩大内需的最大动力。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增长由消费、投资、出口三者协调拉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例如:10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由此带动了巨大的消费需求,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这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然要求(分论点)。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带动大批富余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进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新型城镇化建设会促进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吸纳就业人口主导力量。(例如:上海把发展小城镇与发展产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培育第三产业、农业服务业,引导和鼓励各类企业向小城镇集聚,形成了产业互动的格局。或临港新城城镇化规划例。)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看清楚试题要求的答题所用的知识点范围。本题限定的知识点范围是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可以说限定的范围比较大,知识点较多。这就需要进一步去研究设问,通过分析设问进一步划定答题所用知识点的范畴。本题设问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性。我们可以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等几个方面并结合书本知识及时政热点知识论述。

㈦ 如何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促互进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但城镇化更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关键阶段,顺势而为,妥善引导,城镇化会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走得不好,也会带来诸多矛盾和问题,患上“城市病”,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近段时间以来,关于新型城镇化的讨论非常多,地方上冠以城镇化的各种规划层出不穷。但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地方,各种含糊不清的认识确实掩盖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模糊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与政策重点。例如有的地方领导认为城镇化就是建新城、扩老城,不断扩大城市面积,就是刺激房地产,就是搞工业化,还有的地方认为城镇化就是拆掉农村、消灭农村,就是让农民抓紧“上楼”,等等。城镇化概念被随意“泛化”;城镇化变成了什么都能往里装的筐,政策重点被错误理解,这些苗头已经十分明显。 只有对新型城镇化内涵有正确理解,才能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当前情况下,至关重要的是要在认识上回到正确的逻辑起点上,认清城镇化究竟是什么、不是什么等根本性问题;要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为什么城镇化在地方实践中会“跑偏”;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探讨在哪些方面能凝聚对城镇化的共识,推动城镇化沿着一条主线健康发展。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逻辑起点是“人” 从理论上来看,城镇化是人的行为过程,即乡村里的人“化”为城镇里的人。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就是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从历史背景看,在我们国家,城镇化主要是指乡村人口突破几十年来的城乡二元体制的阻隔进入城镇工作、生活。显然,农民以及农民的转化形式——农民工,是城镇化的主体。建国以后,户籍、就业、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制度,限制了农村人进城。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经过一系列制度改革,户籍、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有所放松,但是农村人要想进入城镇工作与生活,至今仍然会遇有各种或明或暗的“隔离墙”。 从现实情况看,截至2012年底,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了52.6%。按照一个现代化发达国家的通常情况,结合我国国情,我国的城镇化率可能最终会达到70%以上。也就是说,未来二三十年,还将有近3亿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同时还要看到,目前已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多数农民工,他们还没有城镇户籍,不能享受城镇居民的所有公共服务,这部分人口约有2.5亿,可以称为“半城镇化”人口。两者相加,5亿多人口如何市民化就成为中国城镇化中一个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 从政策设计来看,我国的农村户籍人口与城镇户籍人口,在基本公共服务如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保障性住房等许多方面还有巨大差距。近年来的多份中央文件反复强调,要通过制定一系列城镇化政策,积极稳妥地推动农民继续进城,推动农民工市民化,推动农民、农民工与市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从理论、历史、现实及政策设计意图来看,城镇化问题的逻辑起点是一个“人”字,本质就是市民化。农民工与农民是城镇化过程中主要的行为主体,也是最重要的受益主体。城镇化的政策重点就是要让农民工与农民这个群体中的每个人,都能跟城镇居民一样,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服务,就是农民与农民工的市民化。 人是城镇化的逻辑起点,农民与农民工的市民化是城镇化的本质与主要任务。围绕超大规模的城镇化,我们就应该在集约、节约用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城镇人口的承载能力;应该加快发展各种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满足进城人口的各类就业需求;应该积极支持与发展各种租赁房、保障房,解决进城人口的安居问题;应该合理预测进城人口的规模与速度,有序、分类、逐步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积极稳妥推进农民进城,保持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探寻城镇化偏离本源的原因 一是认识问题。对城镇化的概念、历史、现状以及对城镇化部署和政策认识不够或者认识有偏差。有的地方领导认为城镇化就是城镇建设,就是城镇投资,就是盖楼造房,就是让农民上楼,而且越快越好。 二是路径依赖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从上到下,对城镇化的热情都非常高。各地形成了一些传统的模式或者叫路径。比如,东部沿海一些城市通过撤县建区、撤县建市等做法,扩大了城市面积;一些地方通过工业化引领,上了一批大项目,积累了财力,改进了城镇基础设施;一些地方通过大搞房地产,城区里高楼林立,体现了现代化的城市面貌。当前,虽然热议“新型城镇化”,但行动上不少地方还是在按以往的轨道往前走。 三是对地方领导的考核评价机制。目前的考评主要是看地方政府有没有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因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总体目标还需要通过各个地方来分解、承担。另外,城市面貌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可比性高、可视性强,容易为地方官员树立政绩。上级领导去一个城市考察,往往都在参观这个城市最宽阔的马路、最亮丽的街道、最气派的地标建筑,夸奖的主要就是这个城市的外在面貌。 四是本地户籍人口会对当地政府施加压力。本地人口给当地政府施加或明或暗的压力,要求当地政府优先满足本地户籍人口在生活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方面的种种需要,并对外来人口给予一定限制。 凝聚共识,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面临的最重要的战略机遇之一。如果我们清晰地认清城镇化的逻辑起点,沿着正确的主线推动城镇化发展,我们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城镇化的综合效应、长期效应、全局效应,推动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形成人口转移有序、资源集约利用、环境保护良好、产业支撑有力、城镇形态合理、发展成果共享的城镇化发展新局面。 如果找不准城镇化发展的着力点、迷失了城镇化的主线,城镇化带来的将只是片面效应、短期效应、局部效应。这样的城镇化会过度消耗未来的资源,会积累城乡矛盾、积攒城市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与问题;会带来更加难以根治的各种“城市病”。从根本上看,跑偏了的城镇化将会损害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大棋局”,贻误我国通往现代化的宝贵时机。 凝聚对新型城镇化的共识,形成科学的城镇化发展观,这是当前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尤其是各个城市,要提高对城镇化科学内涵的认识。思想认识对头了,行动才可能正确。 第一,要研究借鉴世界各国城镇化的规律,研究中国城镇化的特殊条件,总结以往城镇化的经验教训,要力求在掌握城镇化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健康发展。 第二,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要积极稳妥、适度推进城镇化。未来我国还将转移相当于半个欧盟或两个日本的农业人口,同时还要有序解决现有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城镇化水平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城镇化不能太慢,也不能太快,在发展速度上要适中。 第三,城镇化的当务之急是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要优先、着力解决好3000多万举家迁徙的农民工家属的市民化问题,解决好“第二代”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要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妥善处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的问题。 第四,城镇化的一项主要工作是要通过改革,在户籍、土地、社会保障、住房、投融资、设市体制方面有所突破,减少农民进城的阻力,增强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要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并通过发挥城镇化发展的综合效应、长期效应、全局效应为进一步改革创造更好更坚实的基础和条件。城镇化不等同于城市建设、城市经济增长,不是一味地扩大城市面积、大上工业项目、大搞房地产、大举拆迁。城镇化的关键内容是一系列深刻的改革,是改革与发展的互动,在城镇化的主要内容上要把握好。 第五,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取决于各个主体之间的协调与平衡。要推进城镇化,中央与地方之间,地方的省、市、县、镇之间,东部与中西部政府之间,人口输出地与流入地政府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农民工与市民之间,新老市民之间,会有一系列资源分配与利益的调整。在这个意义上,城镇化是一场深刻的经济与社会的大变革。城镇化政策的要义在于找到能够撬动城镇化的杠杆支点,找到各方可以接受与包容的平衡点。 (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

㈧ 如何以新型城镇化来引领城乡发展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发展要以新型城镇化引领 黄祖辉 摘要: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期,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城乡一体化发展不仅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而且要以新型城镇化 为引领。本文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与现状,阐述了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三个关键,即把握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关系;推进城乡、区域、上下三大联动改革;加快中小城市的发展。 一、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与态势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城乡一体化发展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社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的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的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的合理化和城乡产业发展的协调化,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以来,我国以工支农,以城带乡,新农村建设等新举措频频出手,城乡关系开始走上健康发展轨道。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了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方针,并首次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则进一步阐述城乡发展一体化问题,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强调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同时,提出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举措,如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期,总体发展思路与目标趋于清晰,核心是要通过改革深化、内外协调、结构调整,推进“四化”同步协调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经济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和民富国强的现代化目标。在这一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社会将会突显三大态势。一是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创新与改革深化将加快。因为既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障碍是城乡二元结构,那么破解或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改革将势在必行。二是围绕产业转型与升级的结构调整将持续进行,并且具有长期性。一方面,我国目前的资源与环境状况已难以支 撑粗放和高耗的经济增长,增长方式的转变势在必行,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粗放增长对人力资源的使用也很粗放,导致我国的人力资本状况并不理想,非农产业劳动力中有2/3 是文化层次较低的农民工,这些劳动力与粗放型增长方式相适应,短期内难以适应产业转型与升级的要求,如果产业转型不恰当,会带来高失业率和社会动荡的风险。这意味着,我国的经济转型是处于两难境地,不转不行,要转又会面临人力资本状况的制约,因此转型任务长期而艰巨。三是围绕“四化”同步协调的城镇化进程将加速,并且将成为近中期我国经济能否保持较快发展的重要抓手与突破口。城镇化加速发展不仅是因为长期来我国城镇化发展一直处于滞后状态,而且也因为实现我国“四化”同步协调的基本路径就在于城镇化。但是,加快城镇化进程,不能走过去那种城乡分割和牺牲“三农”的城镇化道路,而是要走新型城镇化的道路,这种新型的城镇化道路,就是要突出人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协调的城镇化,是体现城市群架构的城镇化,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和城乡一体的城镇化道路。 二、以新型城镇化引领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正确路径选择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不仅要消除影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阻碍,即城乡二元结构,而且还应选择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正确路径,这条路径应该是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四化”同步发展的内在要求。撇开信息化不论,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这“三化” 关系看,我国现阶段是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 “三化”总体上不同步、不协调。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3 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53.7%,工业化率是43.9%。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是1.22(53.7% /43.9%)。但从全球来看,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0 年全球平均的城市化率为50.9%,而工业化率为26.1%,两率的比值是1.95(50.9%/26.1%),中国的两率比值要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较,2010 年两率的比值,美国为4.1,法国为4.11,英国为4.09,德国为2.64,日本为2.48,均呈现出城市化率远远高于工业化率的特征。即便是“金砖五国”中的巴西、俄罗斯、南非和印度,该项指标也分别达到了3.22、1.97、1.38 和1.15,中国仅比印度略高。从动态角度看,尤其从改革开放以来这段历史考察,相对于工业化的发展,我国城镇化的滞后性在逐步缓解。我国城镇化滞后性的减缓主要归咎于我国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但需要指出的是,我国不断加快的城镇化存在明显的偏差,集中体现在进城就业农民的身份转变滞后于其职业转变,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城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农民非农化滞后于土地非农化,这些偏差的核心是土地 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不协调,本质是农村转移进城人口的市民化进程过于滞后。我国城镇化的滞后与偏差意味着加快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的紧迫性,意味着提高城镇化水平,不仅要加大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而且还应着力解决转移进城人口的市民化问题。值得高度关注的是,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不仅滞后于工业化与城镇化,而且从动态看,这种滞后性还呈现加剧的态势。这可从两个方面来判断。一是从静态的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看。2012 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0.1、45.3、44.6,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为33.6:30.3: 36.1。这两组数据反映了一个基本问题,就是我国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大大高于农业GDP 的比重,表明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很协调,非农产业的发展对农业的带动,尤其是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不充分。此外,从三次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或劳动力对GDP 的贡献率看(用“产业增加值比重/产业劳动力比重”的比值来测算),结果是:一产为0.30(10.1/33.6);二产为1.49(45.3 /30.3);三产为1.23(44.6/36.1)。很显然,在三次产业中,农业劳动力的生产率或农业劳动力对GDP 的贡献率最低,大体上是全社会1/3 的劳动力贡献了1/10 的GDP,其次是三产,二产最高。二是从动态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看。1978 年,我国农业占GDP 的比重是28.2%,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为70%。用这组数据与2012 年时我国的农业GDP 比重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相比较,可以明显看出,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转移出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但我国农业GDP 的比重下降速度要大大快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下降速度。前者从28.2%降到 10.1%,后者从70%降到33.6%,进而,我国农业劳动力对GDP 的贡献率,或者说是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不是在提高,而是进一步下降了,已由改革开放1978 年的0.4(即28.2%除以70%)下降为2012 年的0.3(10.1/33.6),可见,相对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我国农业发展的滞后性是在加剧,而不是缓和。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协调的后果必定是产业结构的不协调,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不协调以及城乡关系的不协调,要改变这种状况,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无疑是正确途径。一是我国产业结构进一步演进的需要。我国目前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排序是二、三、一,进一步演进的趋势必然是三、二、一,而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是城镇化,因为第三产业的核心是服务业,服务业的发展与人口的集聚密切相关,人口的集聚又依赖于城镇化的发展。二是我国就业结构演进的需要。我国农业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业产出比重与农业就业比重不协调,使其协调的办法不是提高农业产出比重,而是降低农业劳动力比重,唯一的途径是进一步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从我国目前三次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状况和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看,今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去向主要 是第三产业,而这也必须加快城镇化的发展。以上分析可以给出的结论是:如果说过去30 多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是依靠工业化推动的话,那么到现阶段,无论从“三化”同步协调,还是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进看,我国都已进入了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 三、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几个关键 新型城镇化能否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还需把握几个关键。 1、把握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关系。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这不仅是城镇化的本质要求,而且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城镇化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此外,四化同步、环境友好,产城融合、大中小城市以及城市群的合理分布与协调、城乡一体化均是新型城镇化的题中之义。城乡一体化既是新型城镇化的特征体现,又是目标所在,但城乡一体化并非城乡无差异、城乡同一化,而是城乡经济社会关系的高度协调与融合、城市与乡村的各具特色和共同繁荣。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不能做简单的加减法,而是要在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缩小城乡差距。也就是说,我们既要摒弃过去那种城乡分割、牺牲“三农”的城镇化思路,又要防止放缓城镇化发展进程的“三农”发展思路,只有通过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才能既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又实现城乡整体经济协调发展,才能做到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相协调,才能真正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的现代化目标。 2、推进城乡、区域、上下三大联动改革。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最大制度障碍是城乡二元结构,因此,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是基本前提。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由来已久,其本质是对广大农村居民不平等的权利结构,这种不平等的权利结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共权益的城乡不平等,二是财产权益的城乡不平等,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必须从公共权益和财产权益两个方面同时入手。还需要认识的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不仅仅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前提,而且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是市场能否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前提,因为微观主体基本权利的平等性是市场经济体制最为基本的属性和要求。最近,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14〕25 号),就统筹户籍制度改革和相关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合理引导农业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出了具体的部署,对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破解具有重要意义。但我们还要意识到,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是由相关制度锁定的,这种制度不仅与城镇户籍制度有关,而且与农村的产权制度和我国基本公共 权益的供给制度有关。城镇户籍制度的改革主要是解决基本公共权益的均等化问题,而财产权益的城乡不平等问题要靠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来解决。农村产权制度与农村户籍制度,与农村社区集体经济制度密切有关,具有相当复杂性,涉及农村土地(承包地与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农民宅基地与住房产权,农村集体经济收益与其它资产等产权问题。公共权益的供给制度则与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保制度有关,这一制度不仅存在城乡二元的特性,而且带有明显的地方化供给特点。这表明,在我国数亿人口跨地区流动,同时基本公共权益又带有地方化供给特征的背景下,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真正难点不是本地的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而是非本地的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因此,要彻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同步推进三大联动的改革。一是推进城乡联动的制度改革。“城乡联动”改革就是要推进城镇户籍制度与农村户籍制度的联动改革,以实现区域性公共权益和财产权益的城乡一体,进而实现本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二是推进区域联动的制度改革。“区域联动”改革就是要推进与跨地区(主要是跨省)人口流动有关的流入地和流出地的联动改革,以实现按人享有的地方公共品(权益)的跨地区流动与交易,进而推进非本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三是推进上下联动的制度改革。“上下联动”改革就是要实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联动改革,以理顺中央和地方在财权与事权上的关系,实现基本公共权益的全国一体化或全国通兑,进而真正实现非本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在上述三大联动的制度改革中,属于地方范围的城乡联动改革,只要国家给予明确的赋权,地方应该可以自行探索解决,但区域联动改革和上下联动改革需要通过相关地区的改革协同,尤其是中央政府对这些改革的顶层设计,相关改革的整体推进来解决,否则,会阻碍区域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这次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改革的意见中涉及了相关制度的设计与改革,如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体系,逐步理顺事权关系,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中央和地方按照事权划分相应承担和分担支出责任。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地方税体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财力均衡力度,保障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等。此外,还应探索人口流入地与流出地在住房建设等用地指标的交易。鼓励地方性社保、义务教育等基本公共权益的跨地区携带与置换。 3、加快中小城市的发展。现阶段加快中小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在于,尽管从总体上看,相对于工业化的发展,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仍处在滞后状态,但具体分析看,我国城镇化的滞后主要不是大城市,而是中小城市,尤其是那些在改革开放30 多年来农村工业化发展较快,劳动密集型加工业迅速发展的乡镇与地市县, 其城镇化的进程明显滞后。而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和一些省会城市,其城镇化不仅不是滞后,反而是过度了。把中小城市作为现阶段我国城镇化的重点,首先能真正改变我国城镇化滞后的局面,并且有助于引领和带动所在区域的产业转型升级。其次,中小城市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比较低,有助于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就近市民化和城镇化,同时缓解大城市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方面的压力。再次,大多数中小城市与农村连接相对紧密,城乡行政体制比较顺,其发展有助于城乡统筹,有助于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互促共进,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z转载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作者。祝你愉快,满意请采纳哦

㈨ 推进以什么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发展波澜壮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 提升到2015年的56·1%,城市数量、城市规模、城市经济总量也有了较快的发展,我国城镇化和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要坚持以人为本,顺应发展规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镇化和城市发展道路。

(9)新型城镇化成果扩展阅读:

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的实质,也是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坚持城市建设和城镇化同步推进,不断提高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使城乡居民平等参与城镇化进程,共同分享城镇化发展成果, 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四化同步,就是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㈩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哪些成果,面临哪些困难和问题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产城互动、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以及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其核心在于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效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同时在新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着诸如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狭窄、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等问题。以辽宁省盘锦市为例,通过对该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特点、融资需求等情况的调研,深人分析资源转型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对策建议。

城镇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盘锦市先后承载东北振兴、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辽宁沿海经济带、石油能源四个国家战略和辽宁省综合改革试验区一个省级战略。尤其自2009年被正式确立为辽宁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相继出台多项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见措施和指导办法,并在全面借鉴国内外城镇化先进经验的同时,充分结合自身地域小、人口少和城镇化水平高的地域特色,逐渐确立了“城乡联动、全域推进”的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坚持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有序推进“五点”城市带、重点镇和特色新村建设,逐步构建“城区-县城-重点镇-新农村”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全面提升。截止2013年末,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达125.63平方公里,城镇总人口100.2万,城镇化率为69.85%,高于2009年5.85个百分点.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投资主体单一,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目前,财政投资在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所占份额仍然较大。但是财政资金毕竟有限,并且随着经济增速持续放缓,财政收入增速已经出现了大幅回落。从盘锦情况看,全市财政收入增速呈下滑趋势。2013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6.1%,比前几年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之相对应的是,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6%,持续高位运行。2013年,全市施工项目总数高达150余个,总投资近千亿元,其中融资需求占比将近一半。随着向海发展、全面转型战略的进一步推进,预计未来几年全市施工项目数将出现新的增长,由此会带来巨大的资金缺口。在这种情况下,仅靠财政资金投入难以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资金需求。

融资渠道狭窄,多元化融资需求难满足。虽然政府每年安排统筹城乡发展专项资金,并对县城建设给予资金扶持和税费减免,但是城镇化多元化融资需求依然较大。

一是新型工业化过程中产业集聚发展产生的大型项目资金需求和日常性资金需求;

二是城镇化基础设施,如水、电、路、网及能源应用改造等资金需求;

三是医疗、卫生、教育及农转非人群创业、再就业等公共服务领域资金需求;

四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打造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的资金需求;

五是建设特色乡镇等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资金需求。

而从目前盘锦市融资渠道来看,能够满足城镇化的融资渠道相对较少,主要包括一般性财政支出、银行信贷和利用外资等,而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直接融资依然不足。另外,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民创业、住房、规模化多种经营等资金需求也将迅速增加,需要金融机构在营业网点、支付手段、投资理财等多方面为农民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城镇化建设融资渠道过于狭窄,使得新型城镇化多样性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融资环境亟需改善。由于农业发展的天然弱质性,金融机构对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金融供给积极性普遍不高,致使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严重不足。

一是农村金融服务能力不足。乡镇以下地区较多储蓄类网点尚未升级为综合类网点,如盘锦市乡镇地区金融网点中50%仅能办理储蓄业务,而综合类乡镇金融网点跨行支付系统接入率不高,对公结算还仅依托传统支票、汇兑结算方式,清算渠道狭窄、资金流转慢和业务单一等弊病致使很多坐落乡镇的大中型企业纷纷舍近求远到县城开立账户,办理结算。

二是农村支付服务项目较少。农业银行(601288,股吧)和储蓄银行虽然在助农取款服务推广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但受制于转账电话取款限额低,缴费业务功能未开通,以及邮储银行推广进度缓慢而局限了助农服务的深入拓展。

三是农村支付供给需求不对等。受农村地区经济落后和生活差异化影响,农村支付供给使用率不高,支付工具总体使用驱动力小,制约了农村地区银行卡广泛推广应用。

资金管理不够规范,融资效果有待提高。城镇化建设普遍周期较长,政府下拨财政资金时,由于资金流通环节较多,且管理不够规范,使得城镇化建设资金到位不及时,资金使用效果不高。另外,城镇化建设资金多来源于银行贷款,资金使用成本较高,且政府融资偿还大部分来源于土地使用权出让或财政补贴,其他营利渠道较少。而土地抵押存在变现能力和流动性不强、土地流转和价格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大等问题,随着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未来走势的不确定性加大,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持续下降。高额的利息支出换来的资金只能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的当下需求,却给政府部门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还款压力,融资效果有待提高。

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完善资金投入机制,丰富城镇化投资主体。

一是完善公共财政投入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吸引社会投资主体广泛参与城镇化建设发展,建立城镇化专项基金,对由社会资本牵头的一些基础设施投资和公益性支出给予鼓励、奖励和补偿。

二是强化财政金融协调配合机制。对于城镇化基础设施项目,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改变财政投入管理部门众多,资金安排分散,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现状,能够更好的促进城镇化基础设施整体功能的发挥。

三是探索市场化融资方式。实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融资方式多元化、规范化与市场化运作,发挥各类投资者和经营者建设小城镇的积极性。同时在坚持项目资本金制度的前提下,鼓励金融机构进行固定资产贷款、项目贷款和地方政府贴息贷款。

创新融资模式,提升资金供给能力。

一是探索多种物权担保形式的产权抵押贷款。积极推行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推广应收账款、仓单、渔权等多种权利质押方式,有效扩大抵押担保范围,解决农民融资难题。

二是组织大型项目银团贷款。允许多家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组成的银行集团采用同一贷款协议,按商定的期限和条件向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项目的投资人提供融资,开展代理和批发性融资服务。

三是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鼓励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代农民专业组织、新兴行业的中小企业开展直接融资。鼓励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筹集资金,用于地方政府负责的城镇化项目建设,弥补地方财力不足。

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改善金融服务环境。

一是构建多层次金融组织体系。各金融机构应改善小城镇的金融资源配置,增加小城镇机构网点、人员配置和基础设施。并根据自身比较优势和经营发展战略明确市场定位,减少同质无序竞争,开展差异化、特色化服务。

二是创新金融产品以满足城镇化建设个性化的金融需求。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针对小城镇服务行业的贷款产品,加大对小城镇服务行业的金融支持。探索创新经营收益权质押、绿色信贷等模式,提升城镇文化设施、医疗条件以及社区养老标准化建设水平,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三是提高金融服务便利性。应根据城区扩建及人口增加情况,不断加大支付渠道建设,增加城镇ATM机、银行卡受理设备数量,积极推广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等支付创新能力。

规范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一是建立资金专项管理制度。城镇化建设关系城市经济发展大局,关系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的进步。应建立城镇化资金专项管理制度,做到专项资金专人管理,专项资金专门用途,杜绝资金违规滥用和到位延迟的情况发生。

二是建立资金使用监督机制。建立城镇化专项资金监管组织,对于资金的发放、管理和使用提供必要的监督,避免资金挪作他用和不必要的流失。

三是制定资金使用情况定期通报规程。政府相关部门要对资金使用情况、资金主要用途进行定期通报,让群众掌握资金去向,有效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有利于城镇化资金使用的群众监督。

阅读全文

与新型城镇化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
穂康投诉 浏览:146
嘉兴万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34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浏览: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浏览:867
国办发明电200330号 浏览:602
公共服务事项自查报告 浏览:872
2014年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浏览:873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题库 浏览:245
购买软件使用权合同 浏览:134
灰烬创造者职业 浏览:566
德州扑克发明者 浏览:78
如申请驰名商标 浏览:225
知识产权平台协议书 浏览:506
个人存款证明的期限 浏览:466
四川正华知识产权公司 浏览:287
海南期货从业资格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74
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浏览: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