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科研项目的知识产权归属到底归谁
首先看你抄属于什么发明。是不袭是职务发明。
1、如果不是职务发明。是你通过下班后,业余时间搞的研发,这当然属于你自己个人的。
2、是职务发明。那么相应的权利是归属于单位的,但是职务发明人、设计人仍享有下列权利:
一、职务专利的发明人、设计人有权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自己是该专利的发明人、设计人;
二、职务发明人、设计人可获得必要的奖金和报酬;
B. 研究生独立做出来的科研成果,属于谁
在毕业前做出的成来果自归学校(导师)同有,毕业后做出的科研成果如果用到以前的数据还是要归导师共有,因为是在学校的科研条件和导师“指导”下完成的,尽管我们知道跟导师不一定挂边。
你曾经用过原学校的设备,技术,科研力量......在这些条件下才能有科研成果,等到毕业后继续研究那么出了成果还是和母校有一定关联,但是你是成果的主要人。对于原来学校,他侵占你成果可能性不大,顶多就是申报什么什么实验室的时候,会把你的成果挂出来。但是你还是享受科研的全部成果
C. 关于大学生科研立项成果归属
想了解一下关于科研立项的事情。主要是觉得 自己学的知识很少,做科研会不会...Ps:我也是大二的哈哈哈 ...科研立项,最主要锻炼自己应用思维 及联系课本...
D. 您好~!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高校教师的研究成果专利是属于教师还是学校有哪些法律依据
属于谁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看是不是职务工作
具体区分标准:1.完成工作任务版
2.利用职务权便利,利用学校的设施等等
3.有合同约定成果的归属
相关法律:著作权法11条~21条,关于著作权归属的确定
E. 教师科研成果与学校法律关系
以下仅供参考: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在教师和学校之间一直存在“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教师将成果交由学校实行转化,但对于转化的收益,学校总以各种理由归到学校名下,教师收益较少;为获得收益,有的教师自己开公司来将科研成果转化,但这分散了教师的精力,由于缺乏经营经验,转化效果往往也不理想。因此,理顺教师科研成果转化中的利益关系,对推进高校科研及科研成果产业化,至关重要。
为鼓励科研成果转化,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意见提出,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创新培养、用好和吸引人才机制。今后,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将不低于50%,高等院校不再新办企业,校企可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人才。
拥有科研成果的机构,不能自主决定转让,这显然已经不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需要,也不利于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生产力。统计显示,我国科研成果有高达90%在通过项目验收后束之高阁,这与科研成果自身的价值有关,也与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不畅有关。而由高校自主决定转让科研成果,首先必须解决是由科研人员自己去转让,还是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操作的问题。如果由科研人员自己负责转让,那么很可能导致转让的低效率,同时也耗费科研人员的时间。以前,我国高校在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时,鼓励教授、科研人员用自己的科研成果“下海”成立公司,这貌似十分直接地让科研成果迅速产业化的举措,却由于教授、科研人员大多不善于经营,导致成功率不高。而且,教授的精力也被分散,不能再专心投身研究,产出新的成果。另外,由于产权不清晰,时常出现“教授究竟是在为学校服务还是在为自己挣钱”的争议。
这就需要大学在推进成果产业化时,对教授的权责进行明确界定。国外一些大学的做法是,科研成果的产业化由专业机构负责,而不是教授负责。如果使用教授的科研成果成立企业,可以允许教授以顾问的身份在企业工作两年,但两年后必须做出选择:继续在企业或回到学校。在企业期间,由企业负责教授的薪酬。按照我国目前的政策导向,今后高校不再新办企业,科研成果的转化势必将由专业机构负责,而不是由教授去创办企业。
根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草案),转化科技成果获得的收入全部留归本单位,在对完成、转化职务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和报酬后,纳入本单位预算,用于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工作。草案还为加大奖励力度留下空间,允许单位自行规定、约定给予科技人员奖励、报酬的方式和数额,没有约定的则按法定标准。从成果的产权归属来看,这样的规定是合理的,但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出现争议,主要有两方面问题:一是在转让过程中做手脚;二是校方利用强势地位,克扣下科研人员的奖励。
针对这两方面的问题,就需要明确成果转让的程序以及教师的收益。对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应该由学校委托(购买)第三方专业机构的服务,由其来负责学校科研成果的转让、许可和作价投资,在选择第三方专业机构时,应公开招标,确保第三方机构的专业性、独立性,而不能采取由学校组织机构或由科研人员直接负责的办法。与此同时,学校和教师要签订规范的转让协议,一旦签订,具有法律效力,将科技成果转化真正置于法律的保护之下。
F. 高校教师的研究成果专利是属于教师还是学校有哪些法律依据
属于谁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看是不是职务工作
具体区分标准:1.完成工作任务
2.利用职务便利回,利用学校的设施答等等
3.有合同约定成果的归属
相关法律:著作权法11条~21条,关于著作权归属的确定
G. 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归属怎么解决或者个人和单位协商决定
如果是在单位发生的且跟工作有关,研究成果归属单位,个人有署名权。
如果是业余时间的研究和单位工作内容无关,成果归个人。
H. 委托开发合同中约定,技术成果归甲方所有,那在研发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权利归属是怎样的
1、甲方是哪抄方?
2、如袭果甲方是委托方,技术开发成果归委托人所有的,研发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亦属于委托人所有。
3、如果甲方是受托方,技术开发成果归受托人所有的,研发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亦属于委托人所有。但委托人有权利免费使用该技术成果,受托人转让技术成果的,委托人有优先受让权。
《合同法》
第三百三十条技术开发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就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或者新材料及其系统的研究开发所订立的合同。
技术开发合同包括委托开发合同和合作开发合同。
技术开发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当事人之间就具有产业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实施转化订立的合同,参照技术开发合同的规定。
第三百三十九条委托开发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研究开发人。研究开发人取得专利权的,委托人可以免费实施该专利。
研究开发人转让专利申请权的,委托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受让的权利。
I. 关于研究开发成果集指示产权权利归属问题
没有明确约定的事项,由受托人即乙方所有
J. 中国的科研成果是企业承担还是由国家某研究院承担
科研成果的归属属于出资方和研究人员。
如果是企业自行研究的,那么归企业所有。是国家事业单位研究出来的,那么归国家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