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苏建的主要科研成果
成果名称、项目类别及经费、鉴定级别、获奖情况、获奖证书编号、本人排名角色
序号 成果名称 项目类别 起止时间 经费(万元) 鉴定级别 获奖情况 证书编号 本人排名角色
1 在用车辆智能化检测新技术研究 “211工程” 2001-2004 总体项目到款350 省部级 2003年度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03-04-10; 负责人(第一名)
2 在用车辆智能化检测系统新技术 “211工程” 2001-2004 总体项目到款350 省部级 第二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 JQJ2005-X-004 负责人(第一名)
3 基于底盘测功机的汽车综合性能分析诊断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吉林省科技厅 2001-2004 总体项目到款15 省部级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05-2-14-01 负责人(第一名)
4 四轮定位仪检验装置 发明专利 2005.9 总体项目到款2.0 国家知识产权局 第十五届全国发明展获银牌奖 152050 第一名
5 汽车整车动力性台架快速检测与评定系统的研究 吉林省科技厅 2001-2004 总体项目到款5.5 省部级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0433702 课题负责人(获奖第二名)
6 “汽车转鼓试验台滚筒附着力实时控制方法的研究” 项目编号:20030183032。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 2003.12-2006.6 总体项目到款2.0 省部级 负责人(第一名)
7 城市车辆的运行工况实验统计分析及环境与节能技术研究20000525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 2000-2003 总体项目到款7.0 省部级 2004505-08 第二名
8 新型城轨铁路客车高精度成型技术及非金属模具材料的开发20050303 吉林省科技厅高新技术重大项目 2005.7-2006.12 总体项目到款50.0 省部级 第三名
已经完成的横向科研课题
序号 项目名称及编号 项目来源 起止时间 经费(万元) 本人排名角色
1 “双辽市汽车、摩托车综合性能全自动检测线开发” 双辽市横向课题 2001.1-2003.6 到款87.0 负责人(第一)
2 “牡丹江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系统技术开发”2003220101000408 S506 牡丹江市横向课题 2003.4-2004.10 合同151.77到款80 负责人(第一)
3 “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线技术开发”2003220101000407 通化粮食运输公司 2003.5-2004.11 到款55.0 负责人(第一)
4 蛟河市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线开发2005220100001125 蛟河市交通物流中心 2005.6-2006.6 到款30.3 负责人(第一)
5 沈阳市汽车检测中心综合性能检测线 沈阳市汽车检测中心 2004.11-2006.11 到款59.18 负责人(第一)
6 “全自动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系统技术开发”2003220101000734 大庆市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 2003.7-2004.7 到款10.56 第二名
7 “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线测控技术开发”2003220101000622 S549 辉南县昱龙实业有限公司 2003.9-2004.11 到款20 第二名
8 “通化市机动车检测线测控技术开发”2004220100000941 S624 通化市货运枢纽站 2004.7-2005.7.20 到款33 第二名
9 “大庆市机动车检测站检测线测控技术开发”, 大庆石油管理局运输公司 2003.7-2004.7 到款69.1 第二名
10 桦甸市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线2005020100000808 S696 桦甸市道路货物运输公司 2005.4-2006.4 到款59.18 第二名
11 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线测控系统开发 昱龙实业有限公司 2003.9-2004.11 到款20 第二名
12 “德惠市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线”2004220100000949 德惠市东风运输车辆技术检测站 2004.9-2006.12 到款50 第三名
13 “大安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线” S6842004220100001310 大安市诚信机动车维修检测有限公司 2004.11-2006.12 到款49 第三名
14 华北双阳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线2005220100000836 长春华北汽车车厢制造有限公司 2004.12-2006.12 到款20 第三名
15 不锈钢城轨车辆车身部件成型技术研究与开发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2005.5-2006.11 到款40 第三名
② 张清华的潜心学术,硕果累累,勇做科研排头兵
张教授在模糊控制与智能控制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不断取得新的成果,曾获广东省科技奖三等奖。在《控制理论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等一级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多篇被EI、ISTP收录。其中,《模糊控制数字仿真系统软件设计》获1996年中国自动化学会颁发的“优秀论文一等奖”;《二维-三维复合模糊控制器在交流调速系统中的应用》获2001年茂名市科协颁发的“茂名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2002年广东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他先后主持了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广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项、教育厅资助项目1项、茂名市“科技三项经费”项目4项、茂名石化公司等横向课题5项,科研总经费近100万元。其中,2002年9月《电力拖动智能控制仿真系统》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取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知识产权授权证书,并获2002年度茂名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实用新型专利“喷灌、滴灌智能控制装置”2003年5月已正式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2001年12月主持完成的《茂名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十年规划》课题已通过了茂名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评审。
在科研中,他注重创新,注重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针对我国工业控制通用软件薄弱的现状,在《电力拖动智能控制仿真系统》课题设计中投入了近十年的时间,成果在一些高校和企业的应用中很受好评。针对智能控制理论在国内外农业节水灌溉方面的应用上几乎是一片空白的情况,率先开展了这方面的应用研究,得到了广东省教育厅、茂名市农业局、茂名市科技局及众多专家学者的支持,并取得了国家专利。他在茂名石化公司的多项技术攻关科研课题,如“K201机组智能故障诊断系统”、“润滑脂自动称重系统”、“蜡块重量自校正系统”等,在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与显著的经济效益。
作为主管科研的领导,张教授为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的科研工作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努力组建科研团队,积极开拓省、市和茂名石化公司的科研课题,想方设法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使原来科研基础薄弱、气氛较为淡薄的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的科研工作有了可喜的进步,2003年该学院喜获学校“科研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③ 顾正桂的主要成果
(1)组建了“江苏省院士工作站”、“南京市院士工作站”、“江苏省萃取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市分离集成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及“南京市节能减排产业创新中心”;
(2)编著《化工分离单元集成技术与应用》及《化工单元操作技术与工业应用》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3)近5年,在《化学工程》、《应用化学》、《现代化工》及《Chemical and chemistry》等核心期刊上发表100多篇论文;
(4)主持16项国家、省(部)级课题,12项课题通过验收(鉴定);目前主持国家创新基金(反应精馏集成萃取制备电子级甲缩醛的工业化)、火炬计划项目(90吨/年真菌酮康唑生产过程综合利用)、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研究课题及中石化“裂解芳烃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等11项课题;
(5)获全国发明博览会金奖(排名第1),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奖2项(排名第1),江苏省优秀专利奖1项(排名第1),南京市科技进步奖及优秀发明奖3项(排名第1),江苏省石油化工科技进步奖1项(排名第1);
(6)近5年,申请专利131项(发明专利75项,实用新型专利56项),其中123项专利授权或公开,72项专利技术已工业化;(7)承担了60多项横向课题的研究和改造工程,均通过验收。
④ 蒋金泉的主要研究方向
为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曾任采矿工程博士点二级学科带头人,现为山东科技大学复杂条件开采重点实验室建设负责人、深部开采冲击地压预测与防治技术科研创新团队骨干、矿山灾害预防控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骨干。针对我国煤矿岩层控制与安全开采的需要,深入开展理论与应用研究工作,先后完成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煤炭部科技计划等纵向项目,参加完成国家科技攻关、煤炭工业科技攻关、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等纵向项目,负责完成横向课题30多项,经科技成果鉴定10多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出版学术著作5部,主编教材2部,在国内外刊物及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检索20多篇, 申请授权专利8项。获国家教委、煤炭部、山东省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等科技进步奖20多项,获山东省青年科技奖、中国煤炭学会青年科技奖。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指导的研究生获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1990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3年破格晋升教授,1997年由煤炭工业部遴选为博士生导师。1993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煤炭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标兵、山东省新长征突击手标兵、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记二等功)、泰山先锋等荣誉。
⑤ 王贵成的主要研究成果
(一)共主持省级科研项目4项,分别是:
1. 平顶山市盐矿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自选项目,河南省科技厅鉴定,豫科监委字2002.第194号;
2. 平顶山市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自选项目,河南省科技厅鉴定,豫科鉴委字2002.第242号;
3. 河南省大小公峪金矿成矿断裂构造特征研究;横向课题,河南省科技厅鉴定,豫科鉴委字2003.第322号;
4. 叶县区域农业土壤地质及化学背景的调查研究;横向课题,河南省科技厅鉴定,豫科鉴委字2004.第316。
(二)主持市级科研项目4项:
1. 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 平顶山市主要地质灾害的综合防治研究;
3. 平顶山市硅灰石矿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
4. 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中应处理好的几组辩证关系;
另外,参加市级科研项目6项。参编教材一部:地质学基础。国家专利一项:安全保健书包(实用新型)。
(三)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1.我国自然资源安全及其保障的战略优化途径。理论探讨(CSSCI)。2006(6)
2.河南省舞阳铁矿田铁山庙式铁矿床的形成过程及氧化作用特征研究,矿物学报(CSCD),2006(6)。
3.基于专家群的矿床经济技术灰关联评价方法,矿冶工程(EI.CSCD.CA)2006(6).
4.用灰色理论确定边坡最优监测点及安全系数,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E I),2007,(3)。
5.知识经济时代我国西部矿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资源开发与市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2(5)。
6.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经济地理(CSSC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0(5)。
7.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资源开发与市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9,15(4)。
8.矿业经济发展中应注意地质环境保护,中国矿业(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9年第8卷总第43期(增刊)。
9.区域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国矿业,1999年。
⑥ 施进发的学术成果
1987年于重庆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本科毕业,1990年在该校获硕士学位,1994年获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学位,后在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继续深造学习至出站。先后参与承担了原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航空科学基金等十几项研究课题。曾经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称号、郑州市优秀青年教师园丁奖。2000年被确定为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001年被授予河南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2015年2月6日上午,首届“河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颁证仪式在郑州举行,施进发教授获此殊荣并参加颁证仪式 。
基金资助期间,针对大型零部件曲面外形的非接触测量这一较重大的问题,在其原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激光聚焦对中、光电图像信息转换、伺服随动和软件插补等技术为基础的一种近似法线方向即准法线方向跟踪扫描的非接触测量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单像出结果、双像需随动的随动测量规则,探讨了测量头与被测量表面保持等距离的原理与技术;提出了集成创新的从三个方面克服测量盲区的方法;还研究了克服激光表面反射导致测量误差的实用涂层及后处理办法等,对于不宜接触的大型零部件或部位的形廓测量技术和工程实践有较重要的创新价值。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2篇,其中被EI收录4篇,ISTP收录1篇;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级优秀论文奖8项,成果鉴定3项。
1、近三年申请者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
(1)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2005KYCX001,网络环境下生产企业制造信息系统集成技术研究,2005.10-2008.10,20万+20万(配套),主持,河南省教育厅,结项;
(2)航空科学基金项目,2008ZG55008,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008.10.01~2010.09.30,8万,主持,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在研;
(3)横向课题,20091207,激光测距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研制,2009-2010,80万,主持,中航工业光电研究所,在研;
(4)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611052200,基于GIS的铁路水电设备空间数据库管理技术应用研究,2006.01-2007.12,2万,参加,河南省科技厅,结项;
(5)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攻关计划,2007460024,基于Web的网络化分散制造电子服务(e-Service)平台的开发与应用,2007.1-2008.12,1万,参加,河南省教育厅,结项。
2、近三年主要论文、论著及科技成果目录
A.近三年主要论文(06年以来):
(1)Jinfa Shi,Jianhui Sun. OVERVIEW ON INNOVATION OF TOPOLOGY OPTIMIZATION IN VEHICLE CAE,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Computer Technology (ICECT 2009):457-460 EI索引
(2)Jinfa Shi,Hejun Jao,Jianhui Sun. Research on Collaborative Design System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or Networked Manufacturing. Proceedings of the 3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Instrial Engineering(2008):2146-2153 ISTP索引
(3)施进发,李济顺,焦合军,李晓东.基于优化支持向量机的网络化制造安全检测[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8(06):93-96
(4)施进发,李济顺,焦合军.面向网络化制造的中小企业协同设计系统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8(12):43-46
(5)Shi Jinfa, Jiao Hejun. Research of Security Detection for Networked Manufacturing based on Optimized Support Vector Machine.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Human-Machine Systems and Cybernetics(IHMSC 2009):32-35,Hangzhou,China
(6)孙建辉,施进发,谢金法,赵炎水.浅谈车辆工程CAE中拓扑优化技术的应用[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8(08):7-11
(7)焦合军, 施进发, 李济顺. 网络化制造系统关键技术分析[J]. 价值工程 , 2007,(09):101-103
(8)Shi Jinfa, Zhou Yuhui. Study on the rapid prototyping manufacturing technique of the vehicle body hull.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Transmissions(2006):1590-1593
(9)焦合军, 施进发, 李济顺. 网络化制造资源状态估计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和加权支持向量机(WSVM)[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 2008,(02):78-80
(10)施进发. 建立健全教学督导制度 确保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3):111-115
(11)施进发. 加强本科实践教学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05):148-151
(12)胡中艳,宗思生,施进发. RESEARCH AND REALIZATION OF PROGRAM ABOUT ALGORITHM OF BEZIER CURVE’S CONTROL POINTS. Proceedings of the 38r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and Instrial Engineering(2008):ISTP索引
(13)Zhiqiang Jiang, Xilan Feng and Jinfa Shi.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of Damage Mechanics of Ductile Iron.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Vol. 324-325, 2006, pp. 327-350 EI、ISTP-收录
(14)Zhiqiang Jiang, Xilan Feng and Jinfa Shi. Influences of Heat Treatment on 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ast Fe-B-C Alloy.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AMR), 2008, Vol. 33-37, pp459-462 EI、ISTP收录
(15)孙建华,张霖,施进发,严金波. RPW法在混合装配线工序同期化的应用,工业工程,2008,(01): 101-103,108
(16)于永玲, 宗思生, 施进发. 基于MRPII思想的库存管理系统及高架库接口设计[J]. 中国科技信息 , 2006,(20):118-120
(17)Jiang Zhi-qiang, Feng Xi-lan, Shi Jin-fa, Zong Xue-wen. Web Service-Based Study on BPM Integrated Application for Aero-Manufacturing.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LNCS), Valume: 3842/2006, pp.1049-1052. (SCI-BDV63收录,EI-2006279982372收录,ISTP-BDV63收录)
(18)Zhiqiang Jiang, Xilan Feng, Jinfa Shi. A CR-Oriented Investigation of PCM Model based on PFSC for Aeronautical Subcontract Pro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2008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Modeling (KAM 2008), December 18-19, 2008, Wuhan, China. EI、ISTP收录
(19)Xilan Feng, Zhiqiang Jiang, Jinfa Shi and Xuewen Zong. Windows DNA-based Study on the Integrated Applic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formation System.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Multi-Symposium on Computer and Computational Sciences (IMSCCS 2006), 20-24 June 2006, Hangzhou, Zhejiang, China. pp.372-377. (EI-20065110322815收录,ISTP-BEV98收录)
(20)孙建华, 胡中艳, 严金波, 施进发. 基于多品种混合流水线的平衡设计方法研究[J]. 机械设计与制造 , 2007,(07):4-6
B.出版著作:
(1)施进发,游理华,梁锡昌编著.机械模块学[M].重庆出版社. ISBN 7-5366-3586-9,1997
(2)蒋志强,施进发,王金凤等编著.先进制造系统导论[M].科学出版社.ISBN 7-03-016945-X,2006
(3)施进发,孙建华,胡仁喜等编著.Dreamweaver CS4入门一与提高实例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ISBN 978-7-111-26473-6,2009
(4)葛瑞锦主编,刘文等编写,施进发参编. 生产管理实用手册.航空工业出版社, ISBN 7-80134-520-7,1999
C.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1)基于MRPII思想的企业现代生产管理系统及应用研究(横向课题HX200410),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河南省科技厅,第1完成人;
(2)零部件外形非接触测量方法及其应用研究(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0021),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6年,河南省科技厅,第1完成人;
(3)基于GIS的铁路供电段电力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横向课题),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年,河南省科技厅,第1完成人;
(4)DC-21型接插件端子挤压成形机的研制(横向课题),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年,河南省科技厅,第2完成人;
(5)基于快速成型技术的节水滴头快速开发(省攻关0224310017),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年 ,第2完成人;
(6)三维曲面宏观形状非接触测量方法研究(航空基金98I55003),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3年,河南省科技厅,第1完成人;
(7)信用合作银行综合业务处理网络系统(横向课题),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第1完成人。
D.获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
有省级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二等奖15项(清单略)。
E.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
(1)符寒光,蒋志强,施进发.一种低裂纹型高速钢轧辊及其离心铸造方法,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号:第340761号),专利号:ZL 200610041705.3,专利申请日:2006年1月19日,授权公告日:2007年8月15日。【公开号:CN 1803339,公开日期:2006-7-19】
(2)蒋志强,符寒光,施进发.一种高速线材轧机导入钢坯用导卫辊及其制备方法,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号:第379220号),专利号:ZL 200610042770.8,申请日:2006年4月15日,授权公告日:2007年12月14日。【公开号:CN 1847439,公开日期:2006-10-18】
(3)符寒光,蒋志强,施进发.一种用于耐磨钢铁材料的中间合金及其用途,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号:第426083号),专利号:ZL 200610104502.4,申请日:2006年9月5日,授权公告日:2008年9月3日。【公开号:CN 1916215,公开日期:2007-02-21】
(4)蒋志强,符寒光,冯锡兰,宗学文,施进发,李明伟,张轶.一种低合金高速钢轧辊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号:第474791号),专利号:ZL 200710018126.1,申请日:2007年6月26日,授权公告日:2009年3月4日。【公开号:CN 101078090,公开日期:2007-11-28】
(5)唐朝伟,梁锡昌,施进发. 激光扫描曲面测量装置,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号:第166270号),专利号:ZL 93 2 38983.x,专利申请日:1993年7月9日
F.省科技厅鉴定成果:
(1)“基于GIS的铁路供电设备空间数据库管理技术应用研究”(横向开发课题),河南省科技厅鉴定成果,2007;
(2)“改进型铸造高速钢的组织性能及应用研究” (省攻关0624250005),河南省科技厅鉴定成果,2007;
(3)“基于GIS的郑州水电段电力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横向开发课题),河南省科技厅鉴定成果,2006;
(4)“基于MRPⅡ思想的企业现代生产管理系统及其应用研究”(横向开发课题),河南省科技厅鉴定成果,2004;
(5)“零部件外形非接触测量方法及其应用研究”(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0021),河南省科技厅鉴定成果,2004;
(6)“基于快速成型技术的节水滴头快速开发”(省攻关0224310017),河南省科技厅鉴定成果,2003;
(7)“DC-21型接插件端子挤压成形机的研制” (横向开发课题),河南省科技厅鉴定成果,2003;
(8)“机载高清晰度显示器模具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省攻关0424250045),河南省科技厅鉴定成果,2004;
(9)“三维曲面宏观形状非接触测量方法研究”(航空科学基金项目98I55003),河南省科技厅鉴定成果,2002;
(10)“信用合作银行综合业务处理网络系统” (横向开发课题),河南省科技厅鉴定成果,1998。
3、主要学术成绩、创新性贡献和推广应用情况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航空学会理事、河南省技术进步和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会长。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河南省优秀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7项、二等奖8项;发表科技论文80余篇(其中EI收录13篇、ISTP收录9篇);出版著作4部;省科技厅鉴定成果10项;主持过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航空科学基金项目、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项目和横向开发项目等12项。
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项目“网络环境下生产企业制造信息系统集成技术研究”,区别于传统制造技术,提出了制造信息系统集成技术的一些原理和方法;研究了如何充分利用社会制造资源的理论和技术。
“基于MRPII思想的企业现代生产管理系统及应用研究”,是为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开发的实用型生产管理系统。04年4月份该公司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评审验收,在当年通过省级技术成果鉴定,并于05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课题的研发奠定了研究企业制造信息系统相互间集成技术的基础。
“基于GIS的郑州水电段电力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该项目是为郑州铁路分局郑州水电段研究开发的基于GIS的应用系统。该项目06年通过省级技术成果鉴定,并于07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基于GIS的铁路供电设备空间数据库管理技术应用研究”,该项目是为郑州铁路分局面向“数字铁路”工程迫切需要所开展的应用研究课题。该项目07年通过省级技术成果鉴定,现已进入实际应用阶段,为研究三维数字信息集成技术奠定了必要基础。
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网络的虚拟制造技术研究”,探索了网络化制造技术的一些原理和方法;研究以非资产重组方式组合成的虚拟网络联盟的组织生产模式;探索通过网络合作将资产投资趋于最低而竞争优势趋于最大的方略。该课题的研发奠定了研究企业制造信息系统集成技术总统框架的基础。
“信用合作银行综合业务处理网络系统”,该项目是为河南省南阳市信用合作联社研究开发的实用性横向课题。1998年通过河南省科委鉴定,居国内领先水平,并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相应的网络版软件Credit Cooperation Bank System(信用合作银行系统,简称CCBS2.0)获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该课题的研发奠定了研究异构数据库接口的技术基础。
以上这些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目前已分别在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洛阳014中心(空空道弹研究院)和郑州博誉机械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推广应用,效果显著,每家企业都已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4、拟开展的研究工作
项目立足服务科学与工程,基于现代制造服务理论,研究产品设计、作业管理、定置管理信息化服务的集成架构、理论,从图形信息、工程数据、管理信息服务共享的角度构建服务集成模型,探讨定置管理服务的优化算法,研发论证集成原型。
项目研究目标
(1)揭示现代制造信息化服务集成的体系结构、方法,提出现代制造定置信息化服务集成的理论、方法;
(2)基于GIS原理,从产品设计信息化、定置管理信息化、作业计划管理信息化服务集成的角度,提出信息化服务集成模型、技术、服务驱动和优化算法,充实信息化服务集成理论基础;
(3)通过信息化服务集成系统的原型开发,验证完善集成模型、算法及相关理论。
项目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现代制造信息化服务集成研究。对服务科学与工程、现代制造服务业、共性服务共享技术及服务集成已有成果进行调研。以现代制造信息化服务为对象,分析信息化服务集成的体系结构,探讨服务集成的理论、方法、领域。
(2)现代制造定置信息化服务集成理论框架的提出,主要在对现代制造产品设计信息化、现代制造管理信息化服务、GIS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产品设计信息化、定置管理信息化、作业计划管理信息化服务之间的关系,利用三者之间信息化服务的关联、共性部分,基于GIS原理,提出实现服务集成的理论框架。
(3)服务集成建模。抽象规范统一定置环境、物等为定置几何模型,设计定置信息模型,设计图形信息归档结构,参照GIS信息模型,构造定置空间、关联关系信息模型;从产品设计获取产品各组成部分特征及结构信息构建产品特征、信息模型和产品结构关系模型,获取作业计划中产品与设备关系信息构建作业计划模型和设备、产品关系模型;构建信息存储模型。
(4)服务集成驱动。探讨信息检索开发方法,规范信息检索功能,构建信息检索共性服务驱动的WEB服务封装模式;设计图形显示开发方法,构建动态显示服务驱动的WEB服务封装模式。
(5)优化方法。探讨物料轨迹节点设备重合度模型,提出设备的空间、时间重合度网格及网格参数指标;提出物料轨迹节点设备搜索算法,统计网格节点指标值,采用阀值法,提出优化路径算法,探讨其有限解;以空间、关联关系为权重指标,提出优化定置求解算法,探讨利用辅助设计平台优化有限解。
(6)人机工程的应用。探讨人机工程在信息服务集成建模、原型开发中的应用,提出在优化方法设计中人机工程的应用方法。
(7)集成原型开发验证。针对合作单位进行应用研究,实地调研、分析,开发集成系统原型,测试论证原型的有效性,给出所研究的理论、方法的例证。
⑦ 陆玲的科研项目
主持的教研科研项目
1.《计算机图形学课件》,江西省教改项目,1997年
2.《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制》,横向课题,16万,2000年
3.《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江西省教改项目,2004年,
4.《基于椭球变形的三维植物果实造型的研究》,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GZS0472),2007年
5.《基于形状变形的植物花朵可视化造型研究》,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GJJ09262),2008年
6.《校园一卡通集成系统》,横向课题,7万,2007年
7.《法学教学软件》,横向课题,12万,2005年
8.《计算机图形学实验系统》,江西省重点新产品项目(200720700044),2007年,获国家软件著作权
9.《法学训练软件》,江西省重点新产品项目,2007年通过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赣科鉴字[2007]第11号)
10.《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网上实验教学支持平台的设计与应用》,江西省教改项目,2009年
11.《放射性水化图件矢理化处理》,横向课题,8.5万,2009年
12.《疲劳驾驶预警系统》,江西省国土重点实验室项目,2010年
13.《南方工程检测管理系统软件》,横向课题,10万,2011年
14、《嵌入式系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教学质量工程,2010年
15.《计算机图形图像教学团队》,省教学质量工程,2011年
⑧ 赵谋明教授有什么成就
赵谋明教授所获奖项:发酵与代谢调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2013, 国家科技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大宗低值蛋白资源生产富含呈味肽的呈味基料及调味品共性关键技术,2009,国家科技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大豆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2011,国家科技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二。高品质酱油啤酒苏氨酸高效发酵与代谢调控关键技术,2012,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一。大宗低值蛋白资源生产呈味基料及高档调味品共性关键技术, 2008,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拓展资料:
1、赵谋明教授教学情况:负责主讲《食品化学》、《食品添加剂化学》、《食品添加剂》、《食品生物技术》等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能重视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特别是动手能力和思维方法的培养,注重理论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的相结合。
目前已培养毕业硕士12人,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11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6人。先后入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863”项目首席专家,第十届广东省丁颖科技奖获奖者。兼任中国粮油学会食品专业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常务理事,国家食品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发酵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科技战略专家、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食品学会常务理事,国内多个期刊编委和国外期刊(如Food Chemistry,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等)特约审稿人。
2、 在生物活性肽制备及功效活性、蛋白质结构与改性、蛋白乳浊体系、酶解机理及其酶解产物功能特性、食品发酵工程技术等应用基础及关键技术创新领域取得显著成绩,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包括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示范工程重大专项、国家“十二五”、“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关键领域重大突破项目、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以及横向课题项目等80多项,相关技术已有6项通过省部级成果鉴定。
在此基础上开发的相关关键技术与产品在国内30多家大中型企业转化,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排名第一2项;排名第二1项),省部级科技技术奖一等奖(4项,排名第一),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论文共400多篇,其中SCI、EI索引论文共208篇,其中A类(JCR SCI一区、二区)论文85篇,SCI索引论文单篇最高引用次数134次,H指数为28,进入国际农业科学家ESI排名前1%(42/4670,2016年);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8件,获“中国专利优秀奖”1件;作为主编或副主编撰写了4部著作与教材。
⑨ 胡晓登的主要成就
独立出版个人专著12部,430万字.(其中:国家级出版社10部);主持课题42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14项,省部级28项,地厅级课题2项、横向课题8项);呈送中央政治局常委《成果要报》1份;获省政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发表文章90篇(其中:重要期刊、核心期刊20篇);政策建议12份;研究报告32本340.2万字;科研成果总字数约800万字利益·和谐·稳定——预防和解消西部重大群体性事件研究[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8出版.38万字. 独用。
一、社科方法论著作
1.《锤炼竞争力——社科研究选题、设计、研究的实证分析[》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出版.35万字.独著.(社科方法论)
本书是一部以实证分析为基础的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专著,也是一本社会科学研究的工具书。本书以“研究研究者”为目的,以实用为特色,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申报设计为主要线索,以大量社会科学选题、设计论证书为案例,以广大西部欠发达地区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提升为重点,结合部分硕士、博士论文分析,从社会科学研究的选题、设计论证和研究成果质量三大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探讨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理念、态度和方法,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实用的借鉴和参考。
该书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了社会科学研究从选题、设计到研究的全过程。其中,尤其是第一次完整地展示了大多数相关人士难得一见的7份成功立项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设计论证活页原件,对广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的研究工作有重要的实证参考价值。
研究生论文和学位论文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广大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未来和希望。本书在大量指导、评审和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基础上,针对研究生论文需要注意和改进之处进行了归纳总结,供广大研究生作为论文选题和论文写作的参考。
2.《精神生产面向与研究焦点选择——西部地区“三点”问题深度关注》[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年出版.40万字.独著.(社科方法论)
内容摘要:
该书是作者的另一部专著《锤炼竞争力——社会科学研究选题·设计·研究的实证分析》(《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7月)的姊妹篇。《锤炼竞争力——社会科学研究选题·设计·研究的实证分析》是一部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著作,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怎么做”。与读者交流的是社会科学、尤其是地方社会科学研究怎样提高科研竞争力。这本书也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做什么”。与读者交流的是地方社会科学研究做什么才能实现地方社会科学研究最大价值,才能获得社会科学研究者自身广阔的发展空间。从经济学角度看,“怎么做”和“做什么”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一切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核心内容和决定性范式。同样,在社会科学研究这个精神生产领域,“生产什么”和“怎样生产”也构成了社会科学研究(者)、尤其是广大西部欠发达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前提。
此外,中国、尤其是广大西部落后地区依然很穷,养不起太多做闲学问的人——这不仅仅是一个事实,更重要的是人的良知。
该书选择了著者设计、承担的以8项国家社会科学项目为中心、绝大多数经国家和相关部门验收结项的17个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的成果简介(部分重要项目附“成果目录”)及后续成果——数十篇公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作为案例,供社会科学研究者、尤其是广大西部地区社会科学研究者“做什么”的参考。从学科分类角度看,这些项目和论文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一级学科;从研究内容上看,广泛涉及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大多数“三点”、即重点、热点、难点问题。
该书能够为广大人文社会科学专职研究者、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和高年级研究生的科研活动和学位论文提供有益的参考案例。
3.《研究研究者——中国社会科学成果质量鉴定分析》[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43万字,独著...(社科方法论)
内容摘要:
本书是首部以社会科学科研成果鉴定评审意见为基础,对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质量进行分析研究的专著。
本书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成果、地方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研究生学位论文等三篇组成。全书共收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质量鉴定意见31项,地方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质量鉴定意见38项,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意见63份,共计132项(份)。
第一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成果质量研究。包括四个部分。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成果质量分类研究。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础类优秀成果十大优点分析;国家社会科学应用类优秀成果十大优点分析;国家社会科学暂缓结项成果质量十八大原因分析。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成果质量鉴定分析及实例。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成果十五大优点分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成果质量鉴定二十五大问题分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成果质量鉴定意见(包括预鉴定)实例(23项、份)。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被”鉴定成果质量分析与实例。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被”鉴定成果十二大优点分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被”鉴定成果六大不足分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成果质量“被”鉴定意见实例(8项、份)。四、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成果质量研究专题。包括:原始创新匮乏——中国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最大不足,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详解,《导言》的正负效应三个专题研究。
第二篇是关于地方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质量研究。包括三大部分。一、地方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质量鉴定意见分析与实例。包括:地方社会科学科研成果十二大优点分析;地方社会科学科研成果十六大不足分析;地方社会科学科研成果鉴定意见实例(27份)。二、地方社会科学“被”鉴定意见分析与实例。包括地方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被鉴定优点分析;地方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被鉴定不足分析;被鉴定意见实例(11份)。三、地方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质量研究专题。包括:地方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质量与改进,关于对策研究两个专题研究。
第三篇是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研究。包括: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意见实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十五大优点分析;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十五大不足分析;研究生学位论文鉴定意见实例(63份)。
成果质量分析和鉴定评审意见涵盖了经济学、社会学、民族学、政治学、管理学、人口学等学科;研究生论文评阅意见涵盖了经济学、行政管理学、社会保障学、MBA、MPA等学科。
通过对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不同类型、不同选题的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质量分析和鉴定评审材料的展示,可以使广大专职或业余社会科学研究者、高等院校教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均能够全方位接触了解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质量要求,作为提高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质量的参考。
二.经济学著作
4.《“西电东送”电力产业政策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出版..37.5万字.独著.(产业经济学)
内容摘要:
该书是第一本关于中国重大区域产业布局——“西电东送”的专著,也是大量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一批学术论文在新的研究框架下有机整合和凝结。该书以产业政策学为视点,以“西电东送”的实践为基础,对“西电东送”的战略布局与区域产业结构政策、电价政策、移民与社会政策、市场政策、资源环境政策以及电力企业改革政策等涉及“西电东送”和西部电力产业科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产业政策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提出了相应的产业政策建议,可为相关决策层和电力产业企业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参考。
该书一方面运用产业政策学的相关理论对“西电东送”及西部电力产业发展进行了首次系统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以“西电东送”及西部电力产业实践的需要为基础,突破了现行产业政策学的研究框架,通过产业实践丰富和完善了产业经济学和产业政策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内容,对中国产业经济学和产业政策学的现行体系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挑战。可为相关理论研究界和产业经济学教师、研究生及高年级学生作为科研教学参考。
5.《利益·和谐·稳定——预防和解消西部重大群体性事件研究》[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8出版.38万字. 独著.(经济社会学)
内容摘要:
该书是关于中国西部水能资源开发过程中以移民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的首次深入系统研究。该书包括八大部分,对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理论、西部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情况、西部重大群体性事件的演化轨迹和现状、西部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基本原因、预防与解消西部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理念、预防与解消西部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方略、预防与解消西部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基本前提、预防与解消西部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基本对策等进行了首次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具有相当理论学术价值。同时,该书提出了以预防西部重大群体性事件为主的五大机制建设,具有相当的决策参考价值和实践作用。此外,本书还对贵州省瓮安“6.28”大规模暴力性群体性事件进行了专题深入研究。
6.《欠发达地区农产品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贵州省烟叶出口的典型研究》[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年出版. 40万字.独著.(贸易经济学)
内容摘要:
该书是关于中国烟草生产和出口大省——贵州省烟叶出口的首部专著,也是国内烟叶生产出口省(区、市)关于烟草出口方面的首部专著。该书以贵州省烟叶出口发展问题的典型研究,实证性地阐明农产品出口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和体制进步的关系,对如何发展贵州省烟叶出口问题进行了首次全面系统研究,提出了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及烟草进出口企业有重要参考决策价值的系列政策对策。以贵州烟叶出口发展为典型个案的系统、全面、深入研究,对广大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产品出口的理论和实践有相当的参考借鉴价值,对于农产品(包括工业品以及其他出口产品)出口的研究具有范本作用。
7.《以农民为本:贵州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30万字.独著.(农村经济学)
内容摘要:
内容该书是关于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专著。该书在理论和实践两大方面详细深入分析贵州省农民征收的基本情况、特点、增收特殊困难及主要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农民增收五大机制框架,即做大一种经济——农民工经济,夯实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机制;发展一大产业——建立产业结构调整机制,建立农业内部增收机制;加大加大公共产品投入——铸造公共资源分配的“多予”机制;改革征地制度和对农民减负——构建“少取”机制;促进两大转移和实现两大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居民城镇转移,形成“分母”减少机制;减少农民负担、减少农民成本支出。该书对调整产业结构的增收、乡镇企业与农民增收、科技驱动农民增收、农民经济自组织化与增收、贫困农民增收、促进两大转移与实现两大减少与农民增收等进行了大量实证分析,提出了包括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促进增收、大力发展畜牧业促进增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增收、贫困农民增收等20条增收途径和相关措施,对贵州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构建具有广泛的参考、咨询和指导的现实意义,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对全国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设有着广泛的参考借鉴价值。
8.《道德的竞争力——加入WTO与西部地区政府道德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出版,35万字 .独著.(政治经济学)
内容摘要:
本书在第一次提出狭义和广义WTO原则概念,并以此揭示广大西部落欠发达地区政府在对应WTO的道德原则方面存在的某些缺失。本书着重从经济体制基础、社会人文环境和历史道德沉淀三个方面对道德缺失进行多学科、广视野、大时空、全方位深入分析,提出了西部落后地区政府道德建设的基本思路、方略和对策构想。
对区域政府道德问题的研究,不过是使问题更为集中、更为典型而已。实际上,整个中国的相关问题与西部地区之间仅仅是一个不太大的程度而已,对整个中国加入WTO以后的政府道德建设,具有“窥一斑而见全豹”的宏观性、全局性、前瞻性意义。
该书对政府道德问题的全面深入研究,可以为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学、政治学等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学生提供参考读物。
此外、甚至更重要的是:政府,不过是人的集合体。因此,对政府的道德研究完全可以直接等同于对人的道德研究——这是本书的一个重要要初衷——将“政府道德”一词在电脑的“编辑”栏中选“替换”,就完全可以替换成“人”和我们每一个人自己。
9.《特殊关注与民族发展——西部少数民族失地农民状况实证调研与方略对策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 38万字.独著.(民族经济学)
内容摘要:
该书是关于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失地农民的首次全面实证调查和深入系统研究。对中国的征地制度与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失地农民中的特殊群体——西部少数民族失地农民、西部少数民族失地农民失地前后经济状况进行了详实的调研。该书从八大学科视角对西部少数民族失地农民八大特殊性进行了实证调查和研究。对中国征地制度的基本弊端——补偿标准过低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提出了中国征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对西部少数民族失地农民八大特殊性的关注与政策对策。
该书在研究对象、学术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较大创新,在相关理论学术研究以及学科建设等方面具有较高价值。该书提供了大量丰富、准确、系统的实证调查资料和数据,对于相关理论学术研究有重要资料价值。该书提出了“等价征购”这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土地制度改革方向及其基本内容;提出的西部少数民族失地农民进行特别关注的“八大特殊性”及其相应的政策对策,对中国征地制度改革和解决西部少数民族失地农民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国家相关决策层和相关职能部门具有很强的可决策性、可操作性。
10.《区域利益协调与深度协调研究》[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0年出版. 35万字. 独著.(区域经济学)
内容摘要:
该书是关于中国东西部区域利益失衡和深度失衡的首次系统研究。该书对中国东西部生态补偿、矿产资源开发和电力资源开发的区域利益失衡与深度失衡所涉及的广大农民、尤其是少数民族农民利益受损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东西部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及对策和区域利益深度协调的方略对策。
该书的主要特点与价值在于:一是现实性和应用性突出,二是以东西部区域利益失衡和深度失衡的实际为基础,提出了国内外相关经典理论的不足甚至缺陷,三是进行了富有创新性和开创性的探索。该书提出了全新的“区域利益深度协调” 理论,提出了“东西部区域利益表层协调”与“东西部区域利益深度协调”、“区域市场公正失灵”、“区域利益失衡转嫁”、“补偿客体错位”、“利益还原机制” 、“民族社会环境战略影响评价”、“民族社会环境重建机制”、“人本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等一系列新概念,在相关理论学术研究以及学科建设等方面具有较高价值。提出的关于东西部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及对策和区域利益深度协调的方略对策具有较强的可决策性和可操作性。
该书对区域经济利益问题的全面深入研究,可以为高等院校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民族学等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学生提供参考读物;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启发性的新视角和新思路。
11.《障碍与对策——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43万字.独著.(人口经济学)
内容摘要:
该书是关于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与对策的首次系统研究。该书研究提出了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十大障碍,提出了消除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障碍的方略对策。
该书的突出特点一是研究内容较为系统全面;二是现实性针对性较强;三是第一手调查资料较为丰富详实;四是创新性较为突出。
该书的主要建树一是构建了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障碍及对策较为完整的框架体系。二是运用新理论和从新视角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进行了创新性研究。主要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能力建设研究、资产代际转移研究和城镇资产建设问题研究。三是提供了大量最新调查资料数据。四是在创新性方面。主要包括发现新问题,理论的新运用,提出新概念,构建新体系、提出新观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视角下“多元代际培训教育”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农村资产转移和代际转移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城镇资产建设问题,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建设问题等四大问题在相关研究及实践中几乎完全是空白。该书首次发现这四大新问题并进行调查研究。该书首次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三权一体经济权益”概念,“三元代际培训教育”概念,“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建设”概念;该书首次构建了新生代农民工三元代际培训教育体系,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建设理论体系,新生代农民工资产建设体系。该书首次提出了“中国城镇资产建设的重点瞄准群体:市民化进程中的新生代农民工”的观点,能力素质建设是解决授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渔”、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重要的“治本”之路的观点等。具有相当的学术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该书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障碍与对策问题的全面深入研究,能够为相关理论和实践提供参考,为相关研究提供启发性的新视角和新思路。
12.《资产·效应·资产建设——中国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资产建设制度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39万字.独著.(理论经济学)
内容摘要:
该书是将资产建设理论与中国农民工问题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首部专著。
该书对资产建设理论进行了全面的详细介绍;综合提炼出资产的多重效应;对中国资产建设的主要瞄准群体进行甄别;调查分析了农民工城镇资产的匮乏及其制度性原因;提出了促进资产建设的制度体系框架及实施方案。
创新性强是该书的基本特点之一。一是提出基于房屋资产的基尼系数及计算,对于传统基于收入的基尼系数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二是实现了研究对象创新;三是丰富了资产效应理论;四是拓展资产建设的途径,形成新的资产建设框架;五是对资产建设理论所没有提及的资产“负效应”进行了研究论证;六是提出了一些关于资产及资产建设的新概念。基本特点之二是“接地气”。该书通过资产建设理论与实际生活的相互诠释和印证,将资产和资产建设理论生活化,把实际生活机理化、规律化,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该书主要致力于资产及资产建设的机理性规律性研究,从而具有超越农民工这个特定群体之外更为广泛的普遍适用性。同时,对资产建设理论的拓展创新和资产建设理论的中国化,对于世界范围内资产建设理论及相关学术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启发价值。
⑩ 丁喆的科研成果及所受奖励:
组合式多功能逆变焊机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神经网络在经济系统建模中的应用 河南省科研成果鉴定
小型传动机构磨合及效率测试系统 结题(横向课题)
某型号舵机特性测试系统 结题(横向课题)
某型号导弹活塞特性调试系统 结题(横向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