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考古成果集

考古成果集

发布时间:2022-01-25 13:21:48

A. 信史的考古成果

2015年6月18日 ,中国社科院、山西省委省政府在国新办举办山西陶寺遗址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宣布,“尧都平阳”正在走出传说时代成为信史,尧舜古国文明不再是传说,多年考古形成的一系列证据指向陶寺很可能就是尧的都城。
发布会上,中国考古研究所所长、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全面介绍了陶寺遗址37年来尤其是近10年的重大考古发现与部分研究成果。王巍指出,一系列的考古证据链表明,陶寺遗址在年代、地理位置、陶寺遗址的内涵、规模和等级以及它所反映的文明程度等方面,都与尧都相当契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山西工作队队长何驽指出,陶寺是最初的“中国”。中国最早的国家社会不是夏朝,而是“帝尧邦国”,甚至更早。
何驽指出,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悬案:尧舜禹时代是否存在?它是不是一个传说时代,是不是信史?这在中国人的心中是挥之不去的。说陶寺很可能就是尧的都城到底有哪些证据?
何驽列出了几大证据。
首先,陶寺遗址出土文字可以自证。陶寺遗址出土的一把朱书扁壶上有“文尧”二字,是陶寺城址为尧都平阳的文字自证。
再者,陶寺城址考古资料可与文献中关于尧都和帝尧的史迹系统对应。
还有《竹书纪年》传说尧母庆都感于赤龙而生尧,尧曾梦攀天而上。陶寺早期元首墓中出土的龙盘,画面中赤龙攀天而上,恰似相关传说的生动写照。
“初步形成的相对完整的考古与历史文献对应的证据链,不由得使我们相信,陶寺都城遗址就是尧都。”何驽说。
王巍指出,尽管目前还不到“一锤定音”的时候,但目前没有哪一个遗址像陶寺这样与尧都的历史记载等方面如此契合。

B. 二十世纪以来,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考古的主要成果有哪些500字左右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时代,也是佛教大发展的时代。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省,保存有许多这一时期的遗迹和遗物,随着近十年文物考古工作的大规模开展,使河南的魏晋南北朝考古取得了很大的收获。 1984年,考古工作者在洛阳汉魏故城北城墙发掘了一处马面遗迹。现存马面为一方形夯土筑起的台基,分基础和地上两部分。基础为一方形基槽,内填土经夯筑,东西宽约巧米,南北长12.4米,夯土厚2.3米;地上部分系在基础之上逐层板筑而成,东西宽12.9、南北长n.7米,夯土残高2.1米。马面可分成早、晚两个时期的建筑遗迹,在早期夯土中出有绳纹板瓦、筒瓦残片,当属魏晋时期;晚期夯土包在早期夯土周围,夯土中出有黑色板瓦残片,应属北魏时期。经钻探得知:现存高出地面的城墙也不是一个时期的遗存,而早期和晚期马面遗迹正是各自附着在与其时代大体相当的城墙遗址外侧。故发掘者推断:“这座马面始建于魏晋,逮至北魏都洛,大约已有较严重的损坏,故而在北魏营建洛阳的工程中,于加宽城垣的同时,又以修削过的魏晋马面为核心,重新建筑了马面,新建马面较之魏晋旧物更为高大雄伟”。

C. 近几年有哪些著名的中亚考古成果

近年来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丝路考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国考古工作也逐渐走出国门。
2018年3月23日我国正式启动中国—沙特塞林港遗址考古项目。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选派的5名中方队员将于2018年3月26日奔赴沙特阿拉伯,开展为期20天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2018年4月5日,中沙联合考古队对塞林港遗址有了初步的了解。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已发现建筑基址多处、墓地两处,并发现了疑似水井、围墙墙体等遗迹,初步判断塞林港遗址存在明显的功能化分区。从建筑技术的考察来看,地表建筑物多用砖块、土坯和珊瑚石垒砌。两处墓地中已发现墓葬超过百座,并发现碑刻数十块,部分碑刻还可见清晰的碑铭,记述了墓主的身份信息。

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坎特镇红河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
2018年9月3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该院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方面合作推进的联合考古取得阶段性成果。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历史与文化遗产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坎特镇的红河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考古人员首次对整个红河古城遗址进行了比较精确的测绘,并在古城西侧发掘了一个佛寺遗址。

2016年9月26日丝路考古成果发布:发现古代游牧文化大型聚落遗址中外考古人员深入西天山西端地区开展系统考古研究,全面了解古代游牧文化遗存的分布状况,新发现大批遗址,包括一些古代游牧文化的大型聚落遗址,填补了学术空白。2013年12月,中国西北大学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撒马尔罕签署了关于“西天山西端区域古代游牧文化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项目的合作协议。经过多年调查、发掘和研究,在乌兹别克斯坦苏尔汉河流域及周边山地的考古调查和已有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公元前1世纪,在阿姆河以北的苏尔汉河两岸分布的一批古代城址为代表的农耕文化,应属早期贵霜文化,与其后的贵霜帝国文化关系密切。在苏尔汉河周边的山前地带,分布有同时期的古代游牧文化遗存,这些遗存可能与古代月氏有关。在萨扎干遗址所获考古发掘资料表明,撒马尔罕盆地南缘的西天山北麓山前地带分布的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的古代游牧文化遗存,应属古代康居文化,这与《汉书》等古代文献的记载是相合的。这一发现为确认古代月氏文化的分布范围提供了新资料。

D. 连云港市博物馆的考古成果


2002年7月8日,连云港市博物馆抢救性发掘整理了一座西汉晚期墓葬,古墓葬的地点为连云港市海州区双龙村花园路建设工地。双龙汉墓的抢救性考古发掘,时间从2002年7月8日至7月19日,发掘墓葬两处,清理面积为19.7平方米,编号为M1、M2。两处墓葬分别出土了一批汉代遗物,特别是编号为M1出土了保存完好的汉代女尸“凌惠平”一具,震惊了考古界,此次出土的汉代湿尸,是我国继湖南马王堆西汉女尸,湖北荆州汉代男尸之后的第三具汉代湿型古尸,历史价值和科研价值巨大。
2003年6月份,在来自上海、南京的古尸研究人员及医学专家的主持下,对汉代女尸“凌惠平”进行了扫描和尸体解剖,为透视“凌惠平”提供了医学上的依据。扫描表明其左眼球比较完整,脑组织尽管小了,但仍清晰可见。测量结果是身高1.58米,体重24公斤,头发发根清晰,皮肤除局部有破损,大部分保存完好,肌肉牵拉有弹性和韧性,脊柱很直,足底纹路清晰。解剖结果表明,脑组织萎缩约1/2,但保存完整,大脑额叶沟回清晰,小脑呈碎块状,三*神经也保存得非常完好。女尸内脏器官保存完整,虽然都连在一起,但心、肺、肝肠都看得清楚。专家还截取了皮肤、肌肉、肌腱、坐骨神经等切块或切片,以备进一步研究之用。女尸的肺部呈灰色,似乎存炭类物质,初步分析与她生存的小环境即家庭有关,如家中常用取暖手炉或生炉子等造成室内传染所致。女尸牙齿保存完好的29颗牙齿,但磨损程度要比现代人大,可能与当时人们大多吃粗硬的食物有关。据对棺液样本的测试,PH值为7.55弱碱性,与PH值为5.18的长沙马王堆汉代墓葬的发现的酸性棺液截然不同。“凌惠平”能在适合细菌生存的碱性环境完整保存,其原因还需要医学上更进一步的研究。
双龙汉墓的发掘,尤其是古尸的发现,对我国及我省的考古有着重要的意义。双龙汉墓古尸发现于黄淮地区,属马王堆类型的湿尸,尸身全部浸泡在棺液中,极为罕见。通过双龙汉墓古尸及其出土文物的研究,对研究人类学、考古学、解剖学、病理学、植物学、环境保护等学科都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多学科综合研究,能进行民族的迁移以及周边地区的人种研究,探究古代人类的生存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实物资料。
双龙汉墓的发现对连云港市区域文化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大大地丰富了本地区汉代文化的研究内涵,拓展了研究空间,为我们研究汉代文化提供了新的材料。
藤花落遗址位于连云港市国家级开发区中云乡诸朝村南部,西距新浦18公里,东距连云港港口7公里,处于风景秀丽的南云台山和北云台山之间谷地的冲积平原上,东经119º20’30”,北纬34º41’00”,海拔高度6—7米。
1988年3月20日连云港市开发区南经七路施工建高压电塔挖塔基时发现两个灰坑,出有石斧、石锛、箭镞等原始物品,尤其是有件鸟头状灰陶鼎足,鸟头造型双目一睁一闭,栩栩如生。原中云乡文化站站长王继澄怀疑此物与以鸟为图腾的东夷少昊部落有关,遂立即通知了市文管会。1996年春在南京博物院主持下,由南京博物院、连云港市文管会和市博物馆组成藤花落遗址考古队,进行了试掘,藤花落遗址大规模发掘的序幕由此拉开。确定其为一处保存较好的龙山至岳石时期(距今4500—4000年,中国国家文明形成前夜)的聚落遗址。
1998年—2000年又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大面积钻探发掘,最终确定藤花落遗址为龙山时期古城遗址:双重城垣,城内居住、生产、宗教性祭祀遗迹完备而且文化面貌比较单纯。非常适合进行长期的聚落考古发掘研究。
遗址发掘期间,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和考古学家俞伟超、张忠培、严文明、张学海等人莅临工地检查指导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藤花落遗址因其重要性、代表性和特殊性,荣膺“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藤花落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还在国家文物局召开的“田野考古评审会”上,获得了唯一的一个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对于史前文明,考古学习惯上以一种文化或一种文化典型类型的首次发现地现代地名来命名一系列相同、相似文化。藤花落遗址属于龙山文化,它的晚期是聚落发展的高峰,而后国家也是在这种发展中孕育而出的。因此,藤花落古城的发现无疑对原始社会末期聚落研究以及国家形成前的最后过渡期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藤花落遗址已揭露面积约4000平方米,钻探面积逾30万平方米。发现龙山文化城址、大型台基、居住房址、生活垃圾用灰坑、灰沟、水沟、防护环城壕、水稻田及紧随龙山文化之后的岳石文化的环壕、灰坑等遗迹200多处。出土玉器、石器、陶器2000多件及发现炭化水稻数百粒。藤花落古城已比较充分反映了史前当地社会组织结构(如等级差别)、人们的精神信仰(如祭祀)、社会生产方式与日常生活等诸多方面丰富的内涵。
尹湾汉墓位于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村西南约两公里的高岭上。
在清理男性棺陪葬品时,由于棺底淤泥的附着,未见大的错位和移动现象,但多数木质遗物和漆器早已散乱,无法见其原先放置情形。尸体已经高度腐烂,在清理足部时,一堆散乱的木牍和竹简暴露出来,根据其上有粘连的织物纤维,我们估计入殓时,它的外面应有方缇包裹。部分竹简上还有残留的编绳痕迹,少数竹简已经断裂为数节。木牍字体十分清晰,木牍的表面上还呈现出一层淡淡的油光。木牍虽然迭压在一起,取出时仍有弹性,写在两面的字并没有磨损和粘连的现象。我们十分小心地将这批简牍一件一件取出,盛在水中。经登记,计木牍23件, 竹简113枝,这是此次发掘中获得的最有价值的文物。
经过后来的整理,这些简牍内容包括: 1、东海郡政府文书档案:《集簿》、《东海郡吏员总簿》、《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簿》、《东海郡属吏设置簿》、《武库永始四年车器集簿》等六种簿集; 2、术数历谱:包括《神龟占》、《六甲占雨》、《博局占》、《刑德行时》、《行道吉凶》和元延元年历谱和元延三年日书等; 3、私人文书:包括赠钱名簿、随葬谴策、元延二年日记和名谒; 4、汉赋佚篇: 《神乌傅》等。
从出土木牍记载的内容及随葬的名谒判断,6号墓男性棺主人姓师名饶,字君兄,生前为东海郡功曹史,卒于西汉成帝元延三年(公元前10年)。 在汉代郡政府职官中,功曹虽属百石少吏.但却居功曹史、五官掾、督邮、主簿居属吏之首。《汉官仪》曰:“督邮、功曹,郡之极位”。其职责《百官志》本注曰:“主选署功劳”,即职司选举,掌握人事大权。从出土的郡级政府的主要文书档案如《上计簿》、《武库集簿》等皆掌握于其手并带入墓中的情况判断,功曹史的职权可能正如《论衡·遭虎篇》所记:“其意以为功曹,众吏之率”。他可能统领诸曹,不仅掌握职官选举,甚至也执掌包括上计、武备、钱谷、赋税等大权。陪葬的名谒中,上自东海、沛郡、琅琊郡守以及容丘、良成诸候,下至五官掾、卒史都遣吏奉谒问疾问安,正显示其墓主人生前位宠职尊。
发掘工作完全结束后,立即转入室内对简牍进行整理和释读,从1994到 1996年历时三年。尹湾汉墓简牍,从发现到成书出版历时三载,文易六稿。张政烺先生在鉴定书中的评价是:“从我94年8月初见到这批文物照片到今年结集成书出版,时仅三年,是我多年来所见简帛书整理中速度最快的高水平的著作”,原中国考古研究所所长徐苹芳教授认为:“此书释文准确,达到当前的高水平。”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教授认为此书“在已有的关于汉代简牍释文和整理工作中,是一项高水平的成果,完全达到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所要求的标准。” 李学勤先生在《尹湾墓简牍》出牍鉴定会上指定:“这次《尹湾汉墓简牍》的出版,属于整理的成果。研究工作不是一代人两代人所能完成的。”是的,将这些资料公布于社会,为专家学者的研究活动提供第一手资料,促进历史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就是我们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另外,由连云港市博物馆、中国文物研究所主编的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尹湾汉墓简牍综论》也于1999年2月出版发行,其中收集了国内27位学者有关尹湾简牍研究的专论。1999年4月,由日本国社团法人日本书艺院,编辑发行的《尹湾汉墓简牍》,选取了尹湾简牍中有重要书法艺术价值的《神乌傅》等重要简牍,作为1999年日本书艺院展的特别纪念品,在日本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E. 商朝考古发掘的重大成就

三代考古要看城址,商代当然也是了。
重要遗址的发现:殷墟、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小双桥商城、盘龙城,包括二里头的3、4期
分期:由于上述遗址的发现,先商文化、商代早中晚期,等分期成为可能。甚至具体到某一代王的考古材料都可以仔细划分,配合甲骨文的分期,商代的分期已经相当成熟了
分区方面,由于南方的盘龙城、江西的吴城遗址、新干大洋洲等等的发现,殷商不过长江之说就不攻自破了,但是南方商代遗存的性质(比如说,这些遗存属于商王朝还是南方的方国),还有待确认
取得最大成就,或者说集大成的考古学家当然是邹衡先生了,详见其《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

F. 我国将近一个世纪的考古成果是什么

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元谋人已会使用天然火、狩猎、制造工具等技能。

北京人不但会使用火狩猎、和制造工具,还会管理火(保存火种)。

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他们已会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死后还要下葬,他们还会打制石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他们以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和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东西。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会种植水稻,蒸米饭,使用磨制石器,并用骨制耒耜耕地,住着干栏式的房屋。他们已会挖掘水井、饲养家畜、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等。

半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耒耜耕地,种植粟,饲养猪狗等动物,还用骨制箭头、渔叉、鱼钩等打猎捕鱼。主食为粟,副食为鱼、肉、蔬菜等。住半地穴式的房屋,屋内有灶坑。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会纺线、织布、制衣等。

大汶口原始居民农具有磨制石镰、石锄等。陶器有黑陶、白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了。原始社会晚期的一些墓葬里还有陪葬的奴隶和战俘。

G. 距今4600年平粮台遗址考古成果展是怎么样的

11月8日电,自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距今已4600多年历史的“平粮台古城遗址”考古发掘成果本月15日即将展出。届时,平粮台遗址三十多年来发掘出土的不同时期共300余件文物将于河南博物院集中亮相。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介绍,对于平粮台遗址的考古发掘,缘于1979年的一次考古培训实习。此后,经过三十多年的持续科学发掘,出土了一大批有学术价值的珍贵文物。

此次成果展将集中展示三十多年来在平粮台遗址发掘出土的不同时期文物300余件,展览分为“发掘·研究”、“保护·利用”和“荟粹·诠释”三个单元。

H. 有没有书专门写两汉时期建筑考古成果的

《杨鸿勋建筑考古学论文集(增订版)》收入了较多关于两汉时期建筑考古的文章:
西汉未央宫前殿与椒房殿复原初探
西汉桂宫明光殿复原研究
从遗址看西汉长安明堂(辟雍)形制
略谈王莽九庙的复原问题
南越王宫殿辩——与“船台说”商榷
积沙为洲屿激水为波澜——南越宫苑初露端倪
五华南越王长乐台原状的推测
崇安闽越王宫前殿复原初探
今文学派九室明堂论的体现——东汉雒阳明堂
东汉灵台复原探讨

杨鸿勋先生的在《宫殿考古通论》一书中包括以下章节:
第十四章“非壮丽无以重威”——西汉宫殿
第十五章南越王和闽粤王的宫殿
第十六章东汉雒阳的宫殿

以上是一般的聚落。如果涉及墓葬建筑,还可参考张卓远著《汉代画像砖石墓葬的建筑学研究》,《中国墓葬建筑文化》中的汉代部分。

I. 三星堆最新考古成果,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有何影响

引言:三星堆一直都是我国非常重大的考古项目,在1986年的时候,三星堆1号和2号祭祀坑被人发现。这一次的发现对研究古蜀文明提供了非常大的进展,在解决了我们对于古蜀文化的疑问之后,又添加了很多新的问题。随着考古挖掘三星堆中大量的国之重器也随之出土, 为了解历史发展和演变带来了更多新的认识。

三、冰山一角

现在国家对于三星堆的考古只是刚刚开始,在厚厚的土壤之下,还有更多没有发现的文物。现在出土的这些文物不过是冰山一角,真正隐藏着古蜀文化的还未发掘出来。大家也都期待着,考古技术越来越成熟,将掩埋了多年的古文化重现天日。

J. 资料: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的考古工作成果。。。。。。这里将近一个世纪

这里将近一个世纪,应该是说,从考古进入到中国后的近100年中

阅读全文

与考古成果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
穂康投诉 浏览:146
嘉兴万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34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浏览: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浏览:867
国办发明电200330号 浏览:602
公共服务事项自查报告 浏览:872
2014年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浏览:873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题库 浏览:245
购买软件使用权合同 浏览:134
灰烬创造者职业 浏览:566
德州扑克发明者 浏览:78
如申请驰名商标 浏览:225
知识产权平台协议书 浏览:506
个人存款证明的期限 浏览:466
四川正华知识产权公司 浏览:287
海南期货从业资格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74
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浏览: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