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学术成果流失

学术成果流失

发布时间:2022-01-25 10:11:14

❶ 王小龙的学术成果

1995,《论中国市场化改革中的市场失效》发表于《人文杂志》第1期;
1998,《对商业道德行为的一种经济学分析》,发表于《经济研究》第9期;
2000,《我国公共部门的劳动契约和敬业激励----一个存在委托人道德风险的理论模型》,发表于《经济研究》第11期;
2000,《雇员敬业选择与激励机制设计》,发表于《人文杂志》第5期;
2000,《企业会计行为中的道德风险》,发表于《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第5期;
2000,《可持续发展与人类合作的道德契约》,发表于《西北大学学报》第3期;
2000,《博弈论在宏观货币政策研究中的最新应用》,发表于《经济学动态》第2期;
2002,《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契约性阻挠与社会福利损失:一种代理理论分析》,发表于《经济研究》第1期;
2002,《地方保护行为与政府角色定位》,发表于《经济管理》第5期;
2004,《经济发展、地区分工与地方贸易保护》,发表于《经济学季刊》第1卷第3期;
2004,《退耕还林:私人承包与政府规制》,发表于《经济研究》第4期;
2004,《经济成本与公共组织设计:公共部门改革的效率逻辑》,发表于《财贸经济》第7期;
2004,《中国地方政府治理结构改革:一种财政视角的分析》,发表于《人文杂志》第3期;

❷ 你觉得在科研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从媒体到学校,对于科研水平(博士教育)的评价标准都是非常单一和落后的。社会对于科研工作的了解不到位,对于科研人员尊重(从精神到物质)的缺乏,以及对于整个国家的科研水平没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这种现象从下图中即可窥见一斑。打开搜狐新闻主页搜索“中国科研人数”,出来的结果竟然以“中国的研究生教育20多年就走完了美国100多年”为主题展开,这种盲人摸象似的无知也许可以忽悠一下领导,但是作为科研主体的我们,完全应该有能力分辨,我国的设备,人力,社会和经济资源还远远不能够匹配相应数量科研队伍的需求。

❸ 科研成果转化如何不触国资流失红线

官、学、商三种身份集于一身,涂瑶生曾以此为优势,带领企业走出新路;但他也受三重身份所累,败于三者交叉的模糊地带。

刑罪边界

法院认定的另一笔300万元贿款,是谭登平转账给第三人,用于支付涂瑶生的投资本金。2011年底,涂瑶生通过他人购买长白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200万元是谭登平代其支付的。谭登平还帮涂瑶生归还了其在买房时向他人的借款100万元。

法院认定的谭登平证言称,他向涂瑶生行贿300万元,是因为他觉得涂瑶生在科达机电收购股权以及后来定向增发方面提供了支持和帮助,使得一方制药股价升高很多,大家都受益。具体指,涂瑶生利用职务便利为科达机电入股一方制药、谭登平代表科达机电在一方制药行使经营管理权以及科达机电取得重大事项控制权中谋取了利益。2006年,一方制药向专职高管定向增发时,涂瑶生明知定向增发后,广东中研所的国有股权会被稀释到三分之一以下,违反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相关规定,未履行职责向省广东中研所及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一方制药定向增发的重大事项,也没有报告其参与定向增发认购股份,擅自代表广东中研所同意该定向增发重大事项并收受谭登平为其认购及代持的股份,致使广东中研所的国有股权被稀释在三分之一以下,并对一方制药的重大事项决策丧失了控制权。

庭审中,涂瑶生和谭登平都翻供,称这300万元为涂瑶生股份收益。

涂瑶生上诉书称,前述300万元支出时间与2003年科达机电收购一方制药股份已相隔8年,谭登平还以涂瑶生对科达机电公司收购股份有帮助、对一方制药公司起过大作用为由,个人用300万元贿送涂瑶生,其行为完全不能反映其所称动机。2011年时,谭登平已全面掌管一方制药,涂瑶生虽然挂名董事长,但对谭登平无制约、管理、控制、隶属关系,没有行贿涂瑶生的动机。

这一翻供说法因“缺乏正当理由”未被法院采纳。

判决书称涂瑶生未就定向增发事宜报批违规。2003年施行的《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国有控股的公司、国有参股的公司的股东会、董事会决定公司的分立、合并、破产、解散、增减资本、发行公司债券、任免企业负责人等重大事项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派出的股东代表、董事,应当按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指示发表意见、行使表决权。

法院认定的科达机电董事长边程证言称,通过定向增发将广东中研所股份稀释到33%以下是因为,一方制药重大事项都要三分之二以上股东一致同意,而广东中研所作为国有法人持股三分之一以上,很多投资意见都要上级审批,造成很多投资批不下来。经过计算,定向增发持股要达到12.28%左右,才能将广东中研所股份拉低到三分之一以下,此举有利于一方制药的发展。

上述不愿具名的刑法学者告诉《财经》记者,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的精神,认定受贿罪既要看数额也要看权钱交易的具体情节,涉案情节是被告人个人行为还是集体决策,是否造成实际损失,对企业发展是否有积极作用,这些对案件走向、量刑均有影响,判决时需考量。

涂瑶生在广东中研所的一位同事对一审判决结果表示不解。他介绍,现在各科研单位也在倡导让科研人员得到实惠,涂瑶生作为中药配方颗粒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和一方制药的创办者,于情于理应该得到一定的股权奖励。

与此案相似的多个案例显示,科研经费及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项目负责人被指控最多的是贪污受贿——公款被“套取”、“转移”到个人或其所控制的公司名下,都可能触及一条红线——国有资产流失。

近年来,这一问题逐渐被重视。2015年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45条第3款称,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未规定、也未与科技人员约定奖励和报酬的方式和数额的,将该项职务科技成果自行实施或者与他人合作实施的,应当在实施转化成功投产后连续三年至五年,每年从实施该项科技成果的营业利润中提取不低于百分之五的比例。

2016年7月,最高检察院发布《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依法保障和促进科技创新的意见》,强调在办案中正确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如对于身兼行政职务的科研人员特别是学术带头人,要区分其科研人员与公务人员的身份;区分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与贪污、受贿之间的界限;区分突破现有规章制度,按照科技创新需求使用科研经费与贪污、挪用、私分科研经费的界限等。

目前,涂瑶生已经提起上诉,该案正在二审审理中。

❹ 评价科研水平不唯论文和奖项,那还能怎么评价

除了论文数量外,“学术著作”,“科研成果转换”都成为评价科研水平的标准。有教育部官员提到,这次的学科评估调整,关键在于破除以前以教授头衔,教授学历,教授职称来评估学术水平弊端,打破了以前唯论文数量的评估标准,增加了更多像“学术著作”,“技术成果转换”等新考核标准,建立一个更加多维多元的科研水平考核标准。同时考核范围将国内学术期刊和海外学术期刊相结合,鼓励国内学术期刊的发展,将学术成果而不是论文数量作为考核标准,是这次新规最大的变动。

对于大学来说,规定也要求,建立统一的数据核算标准,避免科研人员被过多的数据报表和审批耽误时间,提高对科研技术的量化能力,通过大数据进行更好更公平的激励和补助政策。同时科研院校要减少与教学,科研无关的进校活动,避免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营。


❺ 刘亚猛的学术成果

——刘亚猛,1984,语义场与英语修辞 [J],《福建外语》第2期。
——刘亚猛,1986, 上下文与上下文分析 [J],《福建外语》第2期。
——Liu, Yameng. 1989. The Making of Elizabeth Drury: The Voice of God in `An Anatomy of the World` [J]. The John Donne Journal 8.1 2: 89 102.
[造出一个伊利莎白·德如瑞来:约翰·唐恩“解剖世界”一诗中的上帝之声。 发表于《约翰·唐恩学刊》1989年第1-2期合刊。]
——Liu, Yameng. 1991. Aristotle and the Stasis Theory [J]. Rhetoric Society Quarterly
21.1: 53 59.
[亚里士多德与争议点理论。 发表于《北美修辞学会季刊》1991年第1期。]
——Young, Richard, and Yameng Liu (eds.). 1994. Landmark Essays on Rhetorical Invention in Writing. Eds [C]. Davis, CA: Hermagoras Press, 1994.
[《有关修辞发明的标志性论文》。与美国当代著名修辞理论家Richard Young 教授合编,1994年由美国赫尔玛格拉斯出版社出版]
——Liu, Yameng. 1995. Disciplinary Politics and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the Generic Triad in Classical Rhetoric [J]. College English 57.1: 9-26.
[学科间竞争在古典修辞三大演说体裁的体制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发表于美国全国大学英语教师联合会会刊《大学英语》1995年第1期。
——Liu, Yameng. 1995. The Dilemma of Argumentation and the Possibility of Engagement in Philosophical Debates [A]. In Frans H. van Eemeren et al. (eds.),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gumentation [C]. Amsterdam: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Argumentation.
[哲学论辩中的两难。 发表于国际论辩研究中心1995年出版的《第3届国际论辩研讨会优秀论文集》]
——Liu, Yameng. 1995. Rhetoric and Reflexivity [J]. Philosophy and Rhetoric 28.4: 333-49.
[修辞与反思。发表于西方修辞理论最权威的刊物《哲学与修辞》1995年第4期。]
——Liu, Yameng. 1996. Three Issues in the Argumentative Conception of Early Chinese Discourse [J].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46.1: 33-58.
[从“百家争鸣”的角度理解中国先秦话语时存在的三大问题。发表于西方比较文化研究最权威刊物《东西方哲学》1996年第1期。]
——Liu, Yameng. 1996. To Capture the Essence of Chinese Oratory: An Anatomy of a Paradigm in Comparative Rhetoric [J]. Rhetoric Review 14.2 : 318-35.
[捕捉中国修辞的本质:对一个比较修辞范式的解剖。发表于美国最权威的修辞理论刊物之一《修辞评论》1996年第2期。]
——Liu, Yameng. 1996. Confucius. In Theresa Enos (ed). The Encyclopedia of Rhetoric. New York: Garland. 139-140.
[孔子的修辞思想。美国Garland出版社1996年首次出版的《修辞学网络全书》条目之一]
——Liu, Yameng. 1996. Correctness. In Theresa Enos (ed). The Encyclopedia of Rhetoric. New York: Garland, 1996. 151-53.
[正确性。美国Garland出版社1996年首次出版的《修辞学网络全书》条目之一]
——Liu, Yameng. 1997. Unintelligibility or Defeat: The Issue of Engagement in Philosophical Debates [J]. Argumentation 11.4: 479-91.
[要么各说各的话要么甘拜下风?哲学论辩中不同观点的相互接触。发表于国际论辩理论最权威刊物《论辩》1997年第4期]
——Liu, Yameng. 1997. Authority, Presumption, and Invention [J]. Philosophy and Rhetoric 30.4: 413-27.
[权威,设定和修辞发明。《哲学与修辞》1997年第4期。]
——Liu, Yameng, and Richard E. Young. 1998. “Disciplinary Assumptions and Institutional Imperatives: Structural Tensions in the Pedagogy of Rhetoric” [J]. JAC 18.3: 475-88.
[当代西方修辞教育的学科认定和机构要求之间的矛盾。发表于美国作文理论最权威刊物《高级作文学刊》1998年第3期]
——Liu, Yameng. 1999. “Self, Other, In-between: Cross-cultural Composition Readers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Identities.” In Xin Liu Gale and Fredric G. Gale (eds.). (Re)Visioning Composition Textbooks: Conflicts of Culture, Ideology, and Pedagogy. Albany: SUNY Press. 69-92.
[跨文化作文教科书与文化身份的构筑。发表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作文教科书体现的文化、意识形态和教育思想之间的冲突》一书]
——Liu, Yameng. 1999. Justify My Position in Your Terms: Cross-cultural Argumentation in a Globalized World.” Argumentation 13.3 (1999): 297-315.
[以你的道理来支持我的立场: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论辩。《论辩》1999年第3期。]
——Liu, Yameng. 1999. “Thou Shalt Not Work Both Sides of the Aisle: Dick Morris, Ideology, and the Regulation of the Flow of Rhetorical Resources” [A]. In Jack Selzer and Sharon Crowley (eds.). Rhetorical Bodies [C]. Madison: U of Wisconsin P. 314-25.
[意识形态对修辞资源流向的调节。发表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修辞体》一书]
——Liu, Yameng. 1999. From Arguing Within to Arguing Across Boundaries: Globalization as a New Challenge to Argumentation Studies (A). In Frans H. van Eemeren et al. (eds.).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gumentation [C]. Amsterdam: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Argumentation. 519-23.
[界内论辩到跨界论辩:全球化对论辩研究的挑战。国际论辩研究中心1999年出版的《第4届国际论辩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一书]
——Liu, Yameng. 2000. “Contrastive Rhetoric/Comparative Rhetoric.” In Coming of Age: The Advanced Writing Curriculum. Eds. Linda Shamoon, et al. Portsmouth: Boynton/Cook, 2000. 71-75.
[对比修辞学和比较修辞学。发表于美国Boynton/Cook学术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高级写作科程设计》一书]
——Liu, Yameng. 2002. Invention and Inventiveness: A Postmodern Redaction. In Perspectives on Rhetorical Invention. Eds. Janet Atwill and Janice Lauer. Knoxvill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从后现代的观点重新审视修辞发明与发明性。 发表于美国田纳西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有关修辞发明的当代理论观点》一书。]
——Liu, Yameng. 2003. “Beyond Wartime Propaganda: Argumentation and Hostilities in the Age of Information and Democracy” [A]. In Frans H. van Eemeren et al. (eds.).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gumentation [C]. Amsterdam: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Argumentation. 679-690.
[超越战时宣传:信息和民主时代战争与论辩的关系。 发表于国际论辩研究中心2003年出版的《第5届国际论辩研讨会优秀论文集》]
——Liu, Yameng. 2004. Argument in a Nutshell: Condensation as a Transfiguring Mechanism in Argumentative Discourse. Argumentation 18.1: 43-59.
[一言以论之:浓缩作为论辩的变形手段。 发表于国际论辩学会会刊《论辩》2004年第1期。]
——Liu, Yameng. 2004. “Rhetoric and the Invention of Ancient Chinese Discourse.” Rhetoric Before and Beyond the Greeks. Eds. Carol Lipson & Roberta Binkley. New York: SUNY. 147-164. [“修辞与中国先秦话语的发明.” 长篇英文论文. 发表于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古希腊之前和之外的修辞传统》一书]
——刘亚猛,2004,跨文化“交流失迷”及其因应之道[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刘亚猛, 2004,关联与修辞 [J]. 《外语教学与研究》36.4 (2004): 252-55.
——刘亚猛,2004,风物常宜放眼量:西方学术文化与中西学术翻译.《中国翻译》25.6 (2004): 44-48.
——刘亚猛,2004, 西方修辞学科建设:迷惘与希望 [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 (2004).
——刘亚猛,2004,《追求象征的力量:关于西方修辞思想的思考》. 北京:三联书店, 2004.
——刘亚猛,2005,韦努蒂的“翻译伦理”及其自我解构 [J].《中国翻译》26.5 (2005): 40-45.
——刘亚猛,2006,诠释与修辞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刘亚猛,2006,二十世纪美国修辞的宣言——评韦恩·布斯的《关于修辞的修辞:对有效交流的求索》 《修辞学习》
——刘亚猛,2007, 修辞与当代西方史学论争 《修辞学习》
——刘亚猛,2009,当代西方人文学科的范式转换及中国修辞学的发展模式 《修辞学习》
——刘亚猛,2010, 当代西方修辞研究的两个特点及其缘由 《当代修辞学》
——刘亚猛,2010,言说与秩序:轴心时期中西语言思想的一个重要区别及其当代含义 《浙江大学学报》
——刘亚猛,朱纯深 2011,Rhetoric as the Antistrophos of pragmatics: Toward a Competition of Cooperation in the study of language use 《Journal of Pragmatics》

❻ 顶尖人才的流失说明了什么

中国有很多“世界第一”,顶尖级人才数量流失率世界第一着实令人尴尬——任何国家如果没有足够的一流人才的支撑,绝不可能成为一流强国。也许有人会说,人力资源的流动主要在于个人抉择,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当一个国家近九成的顶尖级人才更倾向于“远走他乡”时,我们就不得不深刻反思造成人才严重流失的外部环境了。再说,当出现“北大清华成了美国哈佛或者英国剑桥的培训班,中国用最多的技术、教育的费用为美国培养了顶级人才”,本身就意味着国家资源的重大流失。
新加坡前领导人李光耀曾说,中国在13亿人口当中选人才,美国是在全球70亿人口当中选人才,这个高低立显,这个格局就不一样了。所以中国如果要赶上美国,先看看这个格局有没有到。反过来,中国必须反思的,只拥有3亿多本国人口的美国为何能站在世界的高度从70亿人口中选人才,而中国却只能在13亿本国人口中选,甚至还要为他国“选”人才呢?这其中难道仅仅是经济实力的差距吗?事实上,中国难以吸引到一流的人才,如果说过去二三十年我们可以有很多借口说中国穷,我们国家没有钱,现在中国有将近三万五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再以经济实力悬殊为借口显然苍白无力。
对比发达国家,我们谈中国人才流失问题或许更该谈到中国软环境的不足,例如生活环境不如国外,前不久一份报告就称不少外国人外国公司就因交通环境差、空气污染严重等不愿意来中国,很明显,不仅是外国人或中国留学生,恐怕也有很多已经回国人员的也考虑是不是要留下来或者要走出去;又例如制度环境,论资排辈现象非常严重,包括体制内体制外的流动的障碍,我们的评选体制机制,往往可能是不是你做的多少工作,而是你有多少关系,或者你有多少人情能够做这个事,这个方面可能给海外回来习惯了纯粹我凭学术凭本事和凭能力来晋升的人才,造成很大的困扰。
因此,中国吸引一流人才的当务之急不仅是要积极改善人才的薪资待遇、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学术环境等方面,更要积极破除各种无形的人才壁垒。比如说我们的绿卡,我们的发放范围还可以进一步扩大,签证政策还可以进一步放宽,在海外要放更多的侨胞证、公民证——观念上要广纳天下人才为我所用,也要在70亿人里边选人才,广纳天下人才为中国所用,共同实现中国梦。
总之,广泛集聚各类人才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做好做实这项工程,需要中将国人才问题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并落实到政策和行动中——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推进政府部门转变职能;一切妨碍留住人才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留住人才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留住人才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唯有如此,中国才能早日由人力资源大国和科技大国走上强国之路。(观点中国)小木虫为个人公益性站点,此信息由网友发布提供。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协助删除,非常感谢!

❼ 很多高材生留学以后就去国外了,这种人才流失大家怎么看

中国顶尖人才大量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很多人滞留海外是因为国外的科研等条件更为优越,更容易做出成果。另一方面,对顶尖人才而言,国外开放、严谨的学术环境更利于学术创新。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有人说国内的科研经费的申请往往搞“暗箱操作”,如果没有所谓的关系或者靠山就没有科研项目,有的人搞科研有一套,可不会拉关系,不会“跑项目”,结果经费申请不下来。这样一来,很难出成果。

在国内,学术自由之风基本上被行政化“绑架”,比如,某大学发生过“四十个教授竞争一个处长”的事,这说明“行政化”已经使人才很难再安心地做学问了。除此之外,在国内某些大学中,论文造假之风盛行,学术造假成本低廉,而学术创新的高昂代价却让普通学生难以承担。如果我们经济待遇不如国外,国内再不能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科研环境,搞论资排辈、学阀垄断、门第森严……回国的顶尖人才当然会越来越少。

或许一切正如网友所说:如果是你,给你绿卡和高收入,更好的科研设施和社会的肯定,安定的生活优质的空气。不用和院领导出去陪酒要赞助,也不用和同事玩宫心计,只要全心全意投入科研就可以了,你走不走?

一些留学生不愿意回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是国内教育系统、教育体制的某些缺陷有所顾虑。如缺乏人文关怀,只见分数不见人,不是把每个孩子当作一个有权利接受教育的个体来接纳。国外偏重素质教育,而在国内则是应试教育。当然国外也要应试,但差别在于国内是“精英教育”,通过考试大规模地筛选,筛出好的去进一步培养,筛下去的就不大受重视了。而国外更注重的是将每个人当作人才去培养。

说到根上,留学生人才需要的不只是优越的个人待遇,还有自己和子女的教育发展空间。他们一方面受国内改革发展形势的影响和政府的大力感召,对回国发展跃跃欲试;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对已“安居乐业”生活现状的取舍,特别是面临着下一代正处培养成长期的问题,究竟是让他们在国外接受教育,还是让他们回国接受正宗的中国教育,这确实是个艰难的选择。更何况,有多少国内有条件的家长,不也正在把子女送往国外接受教育吗?

说了这么多,再来说说国内的就业环境,有人说,它是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综合社会关系能力强弱的检验,这点有时候比个人的能力还重要。而在外国人际关系对人的影响则相对很弱。以袁隆平为例,他先后获得过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但却因“误会”没有

❽ 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做科研就得忍受清贫的生活

做科研的在没有成果出来之前,必须忍受缺少实验经费,缺少场地,缺少器材,缺少这缺少那样的问题。而且还要忍受枯燥无味寂寞单调的生活。但是你一旦有成果出来,那时候鲜花,掌声,荣华富贵会围绕着

❾ 宋清华的学术成果

学术成果:论文
在《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150多篇,其中24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金融与保险》等刊物转载。代表性的论文有(除另有注明外,均为独撰):
1.“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效率的实证分析——基于深、沪交易所比较的视角”,《投资研究》2012年第3期,第二作者;
2.“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信贷化现象“,《中国金融》2012年第14期,第二作者;
3.“高管薪酬、风险承担与银行绩效:中国的经验证据”,《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第12期,第一作者;
4.“论政府主导型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财贸经济》2008年第6期,第一作者;
5.“风险管理与现代金融”,《财贸经济》2007年第11期,第二作者;
6.“论提高股市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经济学家》2002年第6期;
7.“我国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资金互动性分析”,《金融研究》2002年第5期;
8.“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变革及其启示”,《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4期,第一作者;
9.“金融体系变迁与中国金融改革取向”,《财贸经济》2001年第12期;
10.“我国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研究”,《管理世界》2001年第4期,第二作者;
11.“论不良贷款的定价问题”,《金融研究》2000年第4期;
12.“农业发展银行风险管理探讨”,《农业经济问题》1998年第5期;
13.“论‘九七’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维持与发展”,《世界经济》1997 年第6期;
14.“国际汇率波动对我国的影响与对策”,《国际金融研究》1995年第12期;
15.“从存款人角度看我国银行信贷资产流失”,《管理世界》1995年第5期;
16.“外汇期货的保值和投机策略”,《国际金融研究》1994年第4期;
17.“国家风险述略”,《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新华文摘》1993年第4 期全文转载。
学术成果:著作、教材
著作:
1.《中国金融体系变迁与现代化——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关系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独撰;
2.《中国金融风险的管理与控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三主编;
3.《商业银行创新与资本市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第三主编;
4.《银行危机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独撰。
教材:
1.《信用管理概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主编;
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版,第二主编;
3.《金融风险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第一主编;
4.《银行信贷管理》,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三主编。
学术成果:课题
1.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金融机构高管薪酬、系统性风险与金融监管改革研究”(13AJY017),2013年立项,项目负责人;
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NCET-10-0778),2010年立项,主持人;
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关系研究”(03CJY022),2003年立项,主持人;
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商业银行创新与资本市场——关于现代金融体系的思考”(01JA790102),2001年立项,主持人;
5.湖北省软科学课题:“外债风险研究”(20001P2613),2000年立项,主持人;
6.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问题研究”(98AJY005),1998年立项,子课题负责人。
学术成果:获奖
1.“我国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资金互动性分析”,湖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4年;
2.《银行危机论》,湖北省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3年;
3.“银行危机:中国必须正视的现实”,武汉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优秀奖,2003年;
4.《银行危机论》,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2年;
5.“从存款人角度看我国银行信贷资产流失”,第三届全国优秀金融论文三等奖,1996年;
6.“国家风险述略”,湖北省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95年。

❿ 中国科研真的留不住人才吗

其实对于我们来说,留住人才的最主要方式就是呵护每一个人才,认真尊重人才,但是在中国这个大背景下,我们会发现那些认真考科研的人反而不如那些一线的明星地位高,所以说正因为如此大多数人也选择放弃科研,另一方面,科研里面不正学风泛滥,导致真正人才大量流失,也导致中国科研很难留住人才,总的来说也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3,社会价值观出现差异,金钱至上理念深入人心,导致大量人才很难真心的为了科研而贡献青春。

我们会发现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已经出现明显差异,金钱至上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导致大量的人很难为了真正的做科研而贡献出人生,而且大多数人也打着科研的幌子为自己敛财。

其实对于我们来说,中国科研如果想这样留住人才,就需要尊重每一位人才,而且更应该重振学风,让那些真正的人才得到应有的尊重。

与学术成果流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
穂康投诉 浏览:146
嘉兴万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34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浏览: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浏览:867
国办发明电200330号 浏览:602
公共服务事项自查报告 浏览:872
2014年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浏览:873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题库 浏览:245
购买软件使用权合同 浏览:134
灰烬创造者职业 浏览:566
德州扑克发明者 浏览:78
如申请驰名商标 浏览:225
知识产权平台协议书 浏览:506
个人存款证明的期限 浏览:466
四川正华知识产权公司 浏览:287
海南期货从业资格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74
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浏览: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