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去库存是什么 为何要去库存
以楼市为例:
去库存的意思就是消化现在固有住房,目前市场上凡是在售的楼盘都属于库存。
核心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其中,去库存主要是指解决楼市库存。那么,去库存到底是什么意思?
如果一个企业生产的商品需要去库存,说明它的产品积压卖不出去,其中原因无外乎几种:供大于求、价格过高、质量低劣,或者企业资金周转出现了问题,急于将库存出清换取现金。去库存需要拉动需求,最直接、最有效和最通行的方法就是降价倾销,尽快回笼资金。
当前的中国房地产供大于求、价格过高以及地产企业面临负债压力令资金困难,这些都显而易见。按照正常的规律,房地产去库存的第1个选择就是降价提质,让更多的“刚需”释放。然而,伴随着中国的房地产的去库存出现的却是房价飞上了天!
不仅是在一线城市,事实上二、三线城市房价也在上涨。
此前过于依赖房地产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导致全国多地城市发展不均衡,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地区人口密集,资源紧张,房源紧销,房价高企,许多在城市务工、从商的居民都只能望房兴叹,没有幸福感、安全感、归属感,要么背负沉重的房贷,活得没有尊严,没有质量,没有欢乐;要么蜗居在出租屋里,活得不踏实,不安全,不满意。
他们很可能不堪重负居高不下的房价,从而对社会怨声载道,但也无可奈何,这就使得中国这群原本应该比较具有创造力、开拓力、发展力的中青年群体,变得畏手畏脚,过于求稳,失去工作的冲劲、干劲和心劲,一味只想着 “脚踏实地“,以保住目前的铁饭碗为根本,不敢越雷池半步,以避免创业失败、工作过于激进或跳槽不顺所可能引起的在经济上的不稳定,从而导致房贷(房租)断供。
其他三四五线城市,则忍受着人口外流、产业萎缩、经济落后的痛苦,过去仅仅依靠出让大量土地获得财政收入的模式,不但造就了大量的空城、鬼城,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更使得地方政府变得慵懒,缺乏创造力,因为仅靠土地出让,政府就能过上好日子,那么城市规划、社会创新、制度改革等,都会变得微不足道。
Ⅱ 中央为什么频繁强调去库存
(引述网友及时晴)
最近说这个话的是楼继伟。
每个行业都有库存,但是按照我的理解,这里的去库存,着重指的是应该是房地产的库存。因为房地产会影响下游的一系列的产业链。
现在房地产的库存有多大呢?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15年3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4998万平方米。按照一个家庭平均80平方米来算,这些待售的商品房,差不多可以满足800万个家庭住房需要。如果按照单个家庭100平方的住房来算,这些房地产库存也可以满足650万家庭的住房需求了。
中
国一共有多少家庭呢?按《中国家庭发展报告
2014》数据,目前大概是4.3亿家庭。这些家庭中,有多大的比例是拥有住房的呢?按照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2014中国拥有住房的
家庭比例是90.8%。算一下,中国目前没有住房的家庭大概4000万左右。
这样看起来似乎库存也不多啊,才650万到800万这个样子,而没有住房的家庭有4000万呢。这刚需明显很旺盛啊。
但是,不要忘了,这4000万的家庭很可能基本上都是买不起房子的。而选择了租房。
而房地产的供给我还米有算广大的二手房呢。
2014
年3月的数据显示,中国城镇家庭多套房拥有率已上升至21.0%。拥有多套住房,至少就是2套,很多家庭不止2套的,我算的粗劣一点吧。算下来大概是
8200万套住房。(实际上肯定不止这些的)。这些房子当中,有些出租,有些卖。再加上待售的新房,能满足1亿家庭的住房需求。我这都是按照最保守的算法
了。
同样按照《中国家庭发展报告 2014》数据,中国未来会新增家庭的,2045年达到高峰5.03亿家庭,以后会随之下降。也就是说会新增7000户家庭左右。7000加上目前的4000,也就才1.1亿家庭左右。然后就开始下降了。
所以,目前的房产存量,已经基本覆盖了2045年中国家庭高峰时候的需求了。而这30年,我们总不能一个房子都不盖吧。
所以,去库存的意思就是,把目前压在房地产商手上的房子,赶紧转移到其他人的手上。
按照股票的说法就是出货。
Ⅲ 中国政府在应对本次世界性金融危机有哪些成果
其实主要还是希望通过这次的APEC,让中国和美国有机会见面,并且达成回某一些的协议很多人都会问答,有什么的成果,其实主要还是通过见面来促进大家的一个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友谊,或者在军事,在贸易上,而实质到底有多少就很难说啦!
Ⅳ 中国现在为什么要去库存 天涯论坛
去库存指的是去房地产库存, 房子供大于求了 卖不动, 导致地产商资金不能回笼, 就不能继续扩大投资, 而房地产行业又牵扯到 钢铁, 建材 , 等等一大堆产业.
严重的引发大量失业, 增加社会的不稳定性. 所以要去库存
Ⅳ 什么叫去库存化效应
在经济上行周期尤其在2006年和2007年里,中国企业因原材料商品价格上涨预期、出口形势良好、企业盈利前景看好等各种原因,而增加了大量产成品或原材料库存,甚至扩大投资、购进机器设备,大大扩充了产能。而在2008年下半年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急转直下的形势下,这些就形成了库存,2009年只有消化了这些库存,企业才能重新整装前进,经济才能回到增长的轨道。
中金公司将库存及去库存化分成两类,即狭义库存和广义库存,相应地有狭义去库存化和广义去库存化。中金报告指出,狭义去库存化仅指降低产品库存水平,譬如企业降低原材料库存,这一点可能较快实现。但其对于经济的影响不能过分夸大,这是因为:一是中国过去亦经历过了狭义去库存化,譬如2005年企业降低库存水平,但期间并未使得经济大幅下滑,GDP增速仍节节攀升;二是中国的库存变动占GDP的比重,自2000年之后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大幅下降至2.1%左右,远低于2000年之前1980年至1990年代6.1%的水平,反映了科技进步使得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得到较大提高,这一趋势也降低了去库存化对于经济的影响。因此,简单的将目前的经济下滑完全归咎于去库存化是不合适的。
中金报告指出,广义去库存化,即消化过剩产能的过程不会很快结束。中国近年来多数工业品产能扩张了数倍,且2007年至2008年的在建产能仍规模巨大,将于未来逐渐释放,这一产能过剩的严重性从宏观层面的投资与消费失衡局面就可见一斑。中国投资率(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近几年不断高企达到43%,不仅远高于中国自身过去多年38%的平均水平,也远高于其他国家的峰值水平;与此相反,中国消费率则不断降低,从过去多年的平均水平59%降至目前的50%左右,更低于其他国家的正常水平(70%左右)。投资过度和消费不足,使得消化过剩产能要比狭义的去库存化更长期、更痛苦。
Ⅵ 当前存货管理研究国内外的现状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01
Ⅶ 一段话反映中国取得新成就的新闻
中国钢材业,加油!
截止至8月31日,第一财经o我的钢铁网钢材(4932,-4.00,-0.08%)综合价格指数先强后弱,较上月同期上涨0.31%。
8月国内外宏观环境依旧较为多变,其中最重大的事件莫过于标普8月5日晚间宣布下调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价,这是美国评级历史上受此遭到“降级”。“降级”事件的出现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了直接的影响,欧美股市全线大跌,投资者信心受到严重打击。而在国内,7月我国CPI指数上涨6.5%,PPI指数上涨7.5%,不断刷新着新高纪录,由此可以看出,国内通胀形势依旧没有缓解,调整存准、加息等货币政策出台的预期依旧强烈。
8月国内钢材市场表现先涨后跌。本月初期随着宝钢、沙钢等国内主导钢厂先后上调出厂价格带动,国内钢材市场也出现了一波较大的涨幅,不过弱势的需求以及上涨的价格形成了较为矛盾的局面。市场的上行并没有带动成交的回暖,反而使得需求终端观望气氛加重,采购意愿减弱。故到了本月中后旬,钢材市场在外盘大跌以及成交弱势的双重打压下,步入下行通道。
从价格的表现上来看,本月中后期市场报价虽然下跌,但是下跌幅度并不大,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成本的支撑。本月国内矿石价格出现了明显的涨幅,据“我的钢铁网”MyIpic矿石综合指数显示,8月矿石指数较上月出现了4.14%的较大涨幅。正是矿石价格的上涨,加大了钢厂的生产成本,从而钢厂上调价格政策转嫁到商家头上。这使得本就存在价格倒挂的现货市场利润空间再度缩小,故商家深跌意愿并不强烈。
此外,较低的库存也是支撑市场的一大因素,据"我的钢铁网"统计,截止至8月26日,国内螺纹库存较去年同期下跌29.541万吨,热轧库存较去年同期下跌62.872万吨,由此可见,目前国内钢材市场库存水平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部分地区品种市场主流品种缺货情况较为明显,商家惜售心态也有所显现,故8月后期市场价格跌幅开始趋缓。
对于后期市场,不确定因素仍旧较多。首先是房地产市场,随着限购令范围的扩大,后期国内商品房市场将继续弱势,销量的下滑将使得国内房企资金面承受较大的压力,商品房的建设投资或将继续趋弱。不过,由于国家要求11月底前全国必须完成1000万套保障房开工任务,截止至7月,全国保障房开工率达到72%,虽然8月数据还未公布,但可以预见,未来几个月保障房建设仍将加速,对钢材市场会起到较大的支撑作用。
除此之外,其余行业对于钢材市场的支撑仍是未知数。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后期铁路建设的放缓甚至停滞将会对钢市带来较大的影响,此外,铁路建设放缓或将带动一批以铁路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机械装备企业的产销放缓,这也将成为未来钢市的抑制因素,而汽车行业未来能否摆脱产销下滑阴影出现反弹也仍是未知数。
综上所述,后期钢材市场支撑因素相对较弱,并且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故后期钢市的走势仍旧难以判断。不过由于时间已经来到了传统的“金九银十”消费旺季,商家看涨的心态或将带动市场产生一波短期上行,但是如果缺乏成交的支撑,市场价格上涨将会显得较为无力,回调可能性依旧较大,商家仍需谨慎。
Ⅷ 中国的股票市场以后将是什么样的
慢牛是股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充分吸收近十年来中国资本市场探索实践经验、充分反映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成果的基础上,《证券法》的修订的法理和逻辑应着重体现于三方面,即以公众投资者利益保护为基本价值取向,以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为核心,以行为统一监管为原则。从目前公布的《证券法》修法草案来看,把“注册制”这种在英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上普遍采用的发行管理方式正式引入我国,将实质注册管理权限下放交易所,并赋予相关自律组织明确的法定职责,将改变现阶段我国证券发行管制过多过严、发行方式单一、市场层次单一、对投资者保护不力的现状。从这个意义上讲,此次修法对于推动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实现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发展协同、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维持一个繁荣、健康和稳定的慢牛股市对于中国改革极其重要。慢牛有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顺利实现转型升级;有助于营造财富溢出效应、启动民间投资和消费;有助于顺利化解地方债务危机、稳定地方经济发展、利于房地产去库存和出清地方债务,有助于顺利实现“以路一带”的国家战略,助力中国高端装备和制造走出去,有助于亚投行、金砖银行等中国主导的国际金融机构有一个良好的国内金融环境。更为重要的是,股市众多投资者背后是亿万个家庭,中小投资者不是可怜又可恨的赌徒。股市场已经成为普通老百姓分享中国改革和发展红利的新场所,是实现“中国梦”的物质载体。因此,中国资本市场不能失控地让它自己走,更不能失败。
作为发达市场经济体的美国在2001年“9.11”事件时,布什总统和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都出面表示一定有能力稳定股市,体现了美国政府在资本市场重大历史关头的担当。中国股市经历过此轮暴跌之后,相信市场中的投资者认识到“改革牛”和“国家牛”也不会一直狂奔,政府更应当按照“新国九条”的原则加大制度建设,通过《证券法》的修法,在资本市场中除了发挥市场自身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之外,通过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以破除“市场原教旨主义”的迷思,不能让市场任性地自己去走。果如是,中国股市未来失败可控,慢牛可期。
Ⅸ “去库存化”到“去产能化”有什么区别
在经济上行周期尤其在2006年和2007年里,中国企业因原材料商品价格上涨预期、出口形势良好、企业盈利前景看好等各种原因,而增加了大量产成品或原材料库存,甚至扩大投资、购进机器设备,大大扩充了产能。而在2008年下半年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急转直下的形势下,这些就形成了库存,2009年只有消化了这些库存,企业才能重新整装前进,经济才能回到增长的轨道。
中金公司将库存及去库存化分成两类,即狭义库存和广义库存,相应地有狭义去库存化和广义去库存化。中金报告指出,狭义去库存化仅指降低产品库存水平,譬如企业降低原材料库存,这一点可能较快实现。但其对于经济的影响不能过分夸大,这是因为:一是中国过去亦经历过了狭义去库存化,譬如2005年企业降低库存水平,但期间并未使得经济大幅下滑,GDP增速仍节节攀升;二是中国的库存变动占GDP的比重,自2000年之后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大幅下降至2.1%左右,远低于2000年之前1980年至1990年代6.1%的水平,反映了科技进步使得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得到较大提高,这一趋势也降低了去库存化对于经济的影响。因此,简单的将目前的经济下滑完全归咎于去库存化是不合适的。
中金报告指出,广义去库存化,即消化过剩产能的过程不会很快结束。中国近年来多数工业品产能扩张了数倍,且2007年至2008年的在建产能仍规模巨大,将于未来逐渐释放,这一产能过剩的严重性从宏观层面的投资与消费失衡局面就可见一斑。中国投资率(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近几年不断高企达到43%,不仅远高于中国自身过去多年38%的平均水平,也远高于其他国家的峰值水平;与此相反,中国消费率则不断降低,从过去多年的平均水平59%降至目前的50%左右,更低于其他国家的正常水平(70%左右)。投资过度和消费不足,使得消化过剩产能要比狭义的去库存化更长期、更痛苦。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