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成果发表

成果发表

发布时间:2022-01-24 09:14:21

A. 邹骥的成果发表

邹骥,王海芹,浅谈多边环境公约背景下国际技术转移的特殊性,环境保护,2007年第4B期
邹骥,张云,冯相昭,中国经济、能源与环境关联的综合观察:现状、问题与政策,载于《现代中国环境论》(Aichi University 21 Century COE Program,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2007
冯相昭,邹骥,马珊,极端气候事件对中国农村经济影响的评价,农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2期
王青,邹骥,王磊,基于系统思想的几个大气污染控制策略,环境保护,2006年第4期
田旸,邹骥,运用环境经济管理手段控制机动车排放污染初探,环境保护,2005年第8期
许光清,邹骥,可持续发展与系统动力学,经济管理与经济管理,2005年第1期
邹骥,徐燕,技术开发和转让: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环境保护,2005,1
庞军,邹骥,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在环境经济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环境保护,2005, 1
张象枢主编,邹骥、周景博副主编,《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褚俊英,陈吉宁,邹骥,王灿,中国城市污水处理厂资源配置效率比较研究,中国环境科学,2004,2
褚俊英,王灿,王琦,陈吉宁,邹骥, 水价对城市居民生活用水行为的影响研究评述, 中国给水排水, 2003, 19(11): 32-35
Chu, Junying, Jining Chen and Ji Zou,Perspectives on Urban Water Infrastructure in China for the 21st Century: SDMUWEIC Model,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2003 12(4): 470-480
褚俊英,陈吉宁,邹骥,“我国城市水环境产业发展规模和市场容量的SD模型”,环境科学, Vol.23, No. 4 第1-7页, 2002年7月
Zou Ji, “Assessing Climate Technology Need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oncepts, Methodologies, and Experiences”, presented at the 2 World Congress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sts, AERE/EAERE, Monterey, CA, USA, June 24-27, 2002
Zou Ji, “Working Paper on Tools and Methodologies in Assessing Technology Needs”, prepared for the UNFCCC/UNDP expert meeting on methodologies for technology needs assessments held in Seoul, Republic of Korea from 23-25 April 2002
邹骥:“开放经济与全球气候保护”,载刘燕华、周宏春主编《中国资源环境形势与可持续发展》,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邹骥,陈吉宁,张俊杰,王灿,艾宁,齐小凡:“对布什政府取消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承诺的分析”,《环境保护》,2001年第5期
邹骥:“关于联合国气候谈判中‘灵活机制’问题的理论与政策背景分析”,载胡鞍钢、吕永龙主编《能源与发展:全球化条件下的能源与环境政策》,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Zou, Ji, “Gateways to the Sustainable Energy Development in China”, Energy and Resources, Japan Society of Energy and Resources, Vol. 22, No.1, 2001, pp 25-27
邹骥:《环境经济一体化的政策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百人工程”青年学者文库),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Zou, Ji, and J. Li, “CDM Opportunities and Co-Benefits in China”, in Duncan Austin and Paul Faeth, Opportunities for Financ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via the CDM,Washington, D.C.: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2000.
Zou, Ji and J. Zhou, “Restructuring Water Instry in China: Towards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Vol.11, No.3, pp.316-321, 1999
Austin, Duncan, R. S. Da Motta, C. Young, J. Zou, et al., “How muc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n We Expect from the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Climate Notes, Climate Protection Initiative,
邹骥:“关于可持续城市化过程中保护水资源和发展水工业的几个问题”,北京:《科技潮》,1998年第6期;
邹骥、张坤民:“京都会议与京都议定书:背景、形势和影响”,北京:《世界环境》,1998年第2期
Zou, Ji, “China: Institutional and Policy Variables Influencing on Technology Transfer Related to GHG Mitigation”, prepared for the Workshop on Technology Transfer for Greenhouse Gas Mitig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sponsored by Beijing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 (Beijing), Resources for the Future (Washington, DC), and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Electrical Power Instry (Tokyo). Beijing, China, November 14-17, 1997
Zou, Ji, “Impacts of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on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h: A Case Study of China”, a report prepared for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Flows and the Environment Project sponsored by World Wildlife Fund (WWF) and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WRI), November 1997
邹骥:“用经济手段控制大气污染:以中国能源财税政策为案例”,载于胡涛、王华东主编《中国环境经济学在实践中应用》,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邹骥:“科学技术进步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展示的前景”,载于张坤民主笔《可持续发展导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邹骥、张象枢:“促进可持续的发展:中国环境保护在体制和政策方面的选择”,载于李政道、周光召等主编《绿色战略》,青岛:青岛出版社,1997年11月
邹骥:“环境经济评价的技术方法研究”,北京:国家环境保护局和世界银行机制建设后续项目研究报告,1997年10月
Zou, Ji, “Water Resource Policy and Urban Sustainability in China”, presented at the Seminar on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Policies towards Sustainable Cities in APEC, Beijing, China, September 18-20, 1997
Zou,Ji, and H. Yuan,“Air Pollution, Energy and Fiscal Policies in China: A Review”, in Applying Market-Based Instruments to Environmental Policies in China and OECD Countries(edited by OECD),Paris: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 1997
Spofford, Jr., Walter O., X.Y. Ma, J. Zou, and K. Smith, Assessment of the Regulatory
Framework for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in the Xiaoqing River Basin: a Case Study of Jinan Municipality,,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June 1996
Spofford, Jr., Walter O., X.Y. Ma, J. Zou, and K. Smith, Assessment of the Regulatory
Framework for Instrial Pollution Control in Chongqing,,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February 1996
Zou, Ji, Energy Policy: An Important Overlap Between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London: STICERD Bulletin, No. Spring 1995,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Zou, Ji, Review and Prospect: GEF's Practice in China,, Asian Regional
Consultation on the 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 Bangkok, Thailand, 6-7 April 1995

B. 梁雨谷的发表成果

1991年参与编写《外销员实务》,1992年友谊出版社出版。
1991年参加外经贸部组织的赴黑河边贸考察团,递交调查报告《黑河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展望》。
1992年参加云南玉溪卷烟厂管理咨询,所写咨询报告受厂方好评,并被采纳,每年获经济效益上亿元。
参与编写《中外社会科学名著千种评要》,负责外贸和国际经济部分,1993年6月华夏出版社出版。
1998.11月参与编写《中国经济管理词典》大型工具书,1999年6月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
参与翻译《价值转移》,1999年1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
论文《知识管理的特征》发表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1999年4月。
论文《风险投资的对策思考》发表在《工业技术经济》2000年第4期
论文<<家电市场呼唤理念创新>>发表在<<北京青年报>>2000年12月26日。
论文<<欧盟在华投资企业成功因素研究>>发表在<<决策借鉴>>2000年第6期。
论文<<现代企业呼唤理念创新>>发表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12月26号。
论文<<把顾客当总裁>>发表在<<中国经济导报>>2000年29号 。
论文<<企业技术中心需营造四大创新机制>>发表在<<科技日报>>2001年2月5日。此文获由《科技日报》、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国家经贸委技术进步与装备司共同举办的红旗杯国企改革发展与技术创新论坛征文活动中获一等奖。
论文《顾客,您是总裁-创维集团营销观念》在《中外管理导报》2001年第二期发表。2002年2月刊人民大学复印报刊F512《市场营销》转载。
论文《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呼唤机制创新》在《中国高新技术导报》2001年1月发表,在2001年3月1日人民大学复印报刊F512《工业企业管理》转载。
论文《海尔:与狼共舞的法宝》,《中国报道》,2001年9月。
论文《诺基亚:靠四大战略致胜》,《中国报道》,2001年9月。
论文《新时代 新经济 新规则》,《中国报道》,2001年9月。
论文《中国汽车工业驶向何方》,《中国报道》,2001年10月。
论文《定位 捷径 互动》,《中国报道》,2001年10月。
论文《该轮到民营资本出牌》,《中国报道》,2001年10月。
参与全国十五工商管理培训系列教材《管理经济学》编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
论文《新世纪 新经济 新营销》在《新浪潮》2002年12月刊发表,2003年2月刊人民大学复印报刊F512《市场营销》转载。
论文《美容企业品牌经营的对策思考》,《中国科学美容》,2003年2月。
参与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营销师》的编写,担任副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
论文目标管理需要智慧在《新浪潮》2003年7月刊发表。
博士论文《企业技术中心价值导向管理》,2003年5月答辩通过。

C. 科研成果怎么发表

笔者不是生物学家,不敢对成果的真实性和价值意义妄加质疑。但是人类胚胎干细胞的克隆,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难点,也涉及伦理道德,这样的成果是不是应该等待更多的检验和更权威的鉴定后再公布?千锤百炼始到金,科学家更应该有审慎的态度和谨慎的作风。

在这一事件中还有一个问题值得关注:科研成果应该在何时、由何人、采取何种方式公布?

其实,通过大众媒体宣传科研成果是科技工作的组成部分。重大科研成果的告知,不仅能极大地鼓舞国人,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也是科学家必须承担的科普义务。而且,大部分基础研究的科研经费都来自于纳税人,纳税人有权知道钱是不是用在了刀刃上,花得值不值得。

但是,科研成果的公布必须要谨慎。记得非典期间,有关非典科技成果的信息发布出现了一定的混乱状况。某些科研机构一心想藉此抢占“科研高地”,匆忙公布了一些还未经检验和证实的所谓“成果”。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给公众带来了很多困扰,也给科学研究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种情况导致科技部在2003年7月出台的《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成果管理的暂行规定》中,对SARS成果的发布作出了特别说明:《规定》要求国家科技计划重大成果由科技部统一发布及管理,项目承担单位不得擅自发布。

其实,向公众公布研究成果也有约定俗成的章法。科研成果只有在权威学术期刊发表后,才会由所在科研机构、主管单位或相关机构出面组织,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对外公布。

一定要等到学术期刊发表之后,是因为学术期刊都有由专家组成的审稿人团队,论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也就意味该项成果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同行的认可。这就好比要了解一个人是好是坏,主要还得听别人的评价。若只是当事人自说自话,即便是好话说尽,大概听者最多也不过是将信将疑吧。

然而,学术期刊也分等级,有个衡量术语叫影响因子。影响因子越高,期刊越权威;越权威的学术期刊,审稿人的水平越高,要求也越严格。相对应的,科研成果在何等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项成果的重要性和可信度。大众媒体并不具备专业知识,在科技报道中主要也是依靠成果发表在何处来判断其重要性和可信度。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自然》、《科学》是学术期刊中的翘楚,若论文登于其上,就是成果重要性、原创性的最佳诠释,也更能令公众信服。

一般说来,在我国,科研成果的发布者往往是研究机构或权威科技部门,而非科学家本人。这是因为我国的科研机构大多是公益性事业单位,因此所得成果大多为职务性成果,由所在单位出面才名正言顺。为了维护科学的尊严,防止个别人炒作,很多科研机构也曾经出台相关规定,禁止个人向媒体发布科研成果。

这其中当然也有文化传统的影响。在国人的印象中,知识分子应该淡泊名利、虚怀若谷。笔者接触过很多科技工作者,他们似乎认为对大众媒体公布成果多少有点自吹自擂的嫌疑,往往避之不及。

笔者相信,任何一个中国人都希望我国科学家能够研发出更多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但是面对着公众,科技工作者理应更加谨慎一些。

D. 研究成果的发表有什么意义

首先,这个“意义重大的研究工作”究竟是谁认定的,是他自己还是专家。每个做研究的人都会认为自己的研究很有意义。
第二,他的研究领域是什么,如果是在一个高新技术的前沿领域,这些研究都很有意义,但是这这一领域的牛人太多,别人的研究成果或许更多、更新、更快。如果是一般的研究领域,除非你有重大发现或者研究成果,否则很难发表。
第三,也有一些人做的研究确实很有意义,也做出了一些东西,但是对自己研究的东西部善于总结,或者不善于写研究论文,因为一般的论文都有固定的格式和要求,那么研究成果也很难发表。就像当年陈景润一样,这特定的领域有很多研究成果和自己独特的见解,但就是不善于写作,最后还要别人帮他把他的研究成果整理后才发表。
第四,也有这样的情况,那就是承担的研究课题是属于国家机密性质或类似的研究,那么一般情况下研究成果也不会让发表的。

E. 关于研究成果的发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实验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到科学探究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做实验时必须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家庭小实验实验装置简单易行,便于操作,通过家庭小实验可以获得课本以外的知识,是学性必须做的实验.
故选D

F. 赵建功的发表成果

专著:
1、《六朝宗教》(合著),南京出版社2004年4月版;
2、《华夏群经之首:〈周易〉》,新华出版社2003年6月版;
2、《周易与现代文化》(合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3月版;
3、《宇宙全息探索》副主编,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版;
4、《宇宙全息之谜》(合著),万国学术出版社1993年5月版。
论文:
1、《“先秦儒学中易学从属于礼学”说献疑》,《国际易学研究》第七辑,华夏出版社2003年1月版;
2、《先秦儒家易学略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3、《朱子易学观评述》,《国际易学研究》第六辑,华夏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4、《人的悲剧与审美超越》,《人文杂志》199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5年第1期转载;
5、《人的超越性初论》,《学术论坛》1994年第4期;
6、《全息情报学浅论》,《情报理论与实践》1993年第5期。
研究课题:
获奖记录:
1、1995年 6月于北师大获“京师杯”研究生论文竞赛二等奖;
2、1999年 6月于山西大学被评为优秀年级主任;
3、2000年10月于北京大学获哲学系“爱智杯”论文竞赛三等奖;
4、2001年11月于北京大学获学习优秀单项奖;
5、2002年 5月于北京大学获哲学系“爱智杯”论文竞赛二等奖

G. 姚国华的发表成果

《全球化的人文审思与文化战略》(上卷《文化立国》,下卷《大学重建》),海天出版社2002年10月
《百年中国脑震荡》
《中国大学需要关注天空的人》
《大学文化缺席导致中国现代进程缓慢》
《中国大学的尴尬:该有的没有,不该有的泛滥!》
《质疑主流经济学,追问赶超战略》
《西方文明崛起的文化基因》
《文化改造是中华文明崛起的前提》
《人类文明的驱动,是纵欲,还是节欲?》
《百年启蒙运动的迷雾》
《郑和与哥伦布:两个偶然角色,两种必然命运》
《谁才是我们真正的敌人?》
《“东亚病夫”的健康革命》
《中国高校的奢华与悭吝》

H. 如何发表研究成果

1,首先你去政府相关部门申报专利2,去有关权威大学进行推导,求证3,找相关权威文献惊醒发表

I. 研究成果发表时,哪些人有资格在论文上署名

参与研究的人员 。看论文期刊有没有要求必须几个作者,有第一第二作者。

署名者只限于那些参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做出主要贡献,以及参加论文撰写并能对内容负责,同时对论文具有答辩能力的人员。

仅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按研究计划分工负责具体小项的工作者,某一项测试任务的承担者,以及接受委托进行分析检验和观察的辅助人员等,均不应署名,但署名者可以将他们作为参加工作的人员一一列入"致谢"段,或注于篇首页地脚处。

个人的研究成果,个人署名;集体的研究成果,集体署名(一般应署作者姓名,不宜只署课题组名称)。


(9)成果发表扩展阅读:

论文发表在署名上的要求:

论文的署名必须是真是,即真名,是不能够用笔名的,并且要将工作单位与邮编标明,以便于联系或者供读者进行咨询。一般的排版顺序为工作单位,邮编,作者。

如果是集体创作的应在文章的后面标注清楚执笔人或者是整理者的姓名,以便用来明确责任与查询考证。

论文署名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且不可过多。原则上凡是参加全部或者部分主要的工作,参与文章撰写,能够对文章负部分或者全部责任,可以进行答辩的人, 都要署名。

在署名的次序上应该按照其所作出的贡献的多寡进行排序,主要的人物排在前面,其他依次往下排。

而且从目前各省的晋升要求及实际情况上看,署名过 多也没什么意义,一般来说三到五人即可,参与协作的,做指导工作的,可以根据情况列在书名中或者在文章末尾致谢中写出。

不要出现一篇短文或者临床报道出现 多个甚至十几个作者的情况。

署名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其科学性很强,但是由于近些年来社会上的某些风气也对学术界有一定的冲击,所以在 某些作者署名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署名过多,杂乱,还有一些挂名的。

医学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必须对文章负责的,要讲求原则,不能胡乱署名,尤其是与本文无 关的就更不能写上,不可以用署名来达到帮助别人创造晋升条件的目的。

发表论文时的注意事项:

一、基本要求

1、独立撰写申报人员可以提交为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专门撰写的论文,也可以使用在技术业务刊物上发表过的论文,但必须是由申报人员本人独立撰写,不能是与他人合作撰写,更不能抄袭、拼凑,甚至请他人代笔。

宣传报道、会议发言稿、简报、资料介绍、考察报告、项目报告、教材、毕业论文、译文,参与编写的工作计划、章程、办法以及事务性、操作性的具体工作方案等材料均不属申报论文范畴。

论文要论述完整、独立成篇,不能是文章的摘要或其中部分章节。

2、专业一致申报人员提交论文的专业内容必须与本人申报的专业类别一致,也必须和本人现任工作岗位的专业相一致。

3、内容以阐述个人工作成果为主题撰写论文时要理论联系实际,有一定的独到见解,应有具体详实的材料基础,论文应体现申报人员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和技术水平。

重点阐述本人在其中发现、分析、解决较复杂问题或新技术应用、创新的过程。

4、时限要求;申报人员提交的论文要反映出近几年取得的专业技术工作的成绩,论文必须是参加工作以后撰写的。


二、编写要求

1、论文正文字数在3000字左右,摘要字数在400至500字之间。

2、论文中引用的文字、数据应采取加注的方式,并在参考文献表中注明原作者、原文章名称、页码、日期。

3、论文中引用的表格应在表格下面注释原作者、原文章名称、页码、日期。

4、申报论文须用A4规格的纸打印(可双面打印)3份,并按照编写格式中的项目顺序装订。



三、编写格式

论文应包含:

1、封面(包括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课题的专业方向)。

2、摘要。

3、关键词。

4、目录。

5、绪论(说明研究背景、动机、意义和目的)。

6、论文主体。

7、结论及建议。

8、参考文献(应与正文中的加注对应)。

9、附录部分(包括正文部分没有使用、只使用了部分的与论文有关的重要数据和资料。诸如各类统计表、较复杂的公式推导、计算机打印输出件、术语符号的说明等,都可作为说明论文的有用信息置于附录中)。

10、封底。


撰写论文应避免以下现象:

1、论文的题目太大,论文不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只是泛泛的议论一些观点和问题,或是讲述众所周知的一些道理 。

2、论文以介绍本人接触到的一些新知识、新概念、新方法为主,缺少对有关问题亲自实践和深入研究。

3、论文写成工作总结,简单罗列几年的工作项目。

4、把教材上、报刊上的文章或别人写过的东西大篇幅地抄袭、拼凑成一篇文章,在文章中看不到个人的实践成果和观点。

5、论文缺乏时效性,论文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理论、技术、数据等已被更新、替代,不再有参考价值,不能解释或不适用于目前行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

J. 研究成果和发表文章有什么区别

研究成果不一定发表。比如邓稼先高的原子弹和氢弹,使研究成果,但没有将成果发表。发表的不一定是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阅读全文

与成果发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版权买卖合同范本 浏览:167
口罩在商标注册属于哪个类目 浏览:25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
穂康投诉 浏览:146
嘉兴万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34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浏览: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浏览:867
国办发明电200330号 浏览:602
公共服务事项自查报告 浏览:872
2014年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浏览:873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题库 浏览:245
购买软件使用权合同 浏览:134
灰烬创造者职业 浏览:566
德州扑克发明者 浏览:78
如申请驰名商标 浏览:225
知识产权平台协议书 浏览:506
个人存款证明的期限 浏览:466
四川正华知识产权公司 浏览: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