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校史馆成果

校史馆成果

发布时间:2022-01-24 04:44:46

⑴ 何芳川的贡献及成果

在担任北京大学主管人文社会科学工作的副校长期间,他深入实际,对各院系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主持制订了北京大学文科发展战略;他组织领导了申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工作,并取得了13个研究基地成功列入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的卓越成果,居全国高校之首;他主张人文社会科学要“开大船”,主持实施了以中华文明史、盛唐工程为代表的北京大学“985工程”一期文科学科建设项目,参与领导了部分文科院系的调整和学科设置工作;他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大力提倡“清除赝品,拒绝平庸,树立北大文科精品意识”,为进一步繁荣北大的人文社会科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何芳川教授以历史学家的眼光洞悉北京大学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1995年他担任海外教育学院院长,以其高屋建瓴的视角、雷厉风行的作风和豁达谦和的人格魅力,为海外教育学院的工作注入了活力,使得北京大学留学生教学、管理和境外办学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在他的倡议和推动下,北京大学成立了专门负责留学生汉语教学的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作为第一任院长,他提出了学院的发展规划和努力方向,为北京大学参与国家的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何芳川教授对档案馆和校史馆的工作给予了无私的关怀和支持。他以超前的意识和锐意改革的精神,提出北大档案工作要倡导“精品意识,凝聚共识,团结奋斗”,要求档案工作者苦练内功,深入实践,树立“精品意识—金牌战略—亮点工程”的思想,为全国高校档案工作做出榜样。他要求校史馆大力加强对校史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提高展览的水平和质量。在他的带领下,“北京大学档案馆馆藏与利用成果展”首次成功举办,北京大学校史馆如期开馆。他为北京大学档案事业和校史研究工作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众多的学术团体和评议组织中,何芳川教授对中国历史学,特别是对世界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筹资举办“中国世界史研究百年回顾和展望”学术讨论会,还在北大举办了各省市史学会会长会议,对历史学在新世纪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北京市历史学会会长任内,他主持举办了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系列纪念活动,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

⑵ 校史馆设计前该注意些什么,设计要点是什么,并且去实例参观时该带着怎样的问题去

我觉得应该从如下角度来分析——
1、宏观角度,外形设计上,应该是有个象形的,最好有个重要意义;
2、内部框架结构上,要考虑最大空间的利用。
3、在用料上,是否应该考虑环保,自然的材料
4、在内部的设计上,我们可以考虑按历史的发展、或是其他来设计。
参观的话,可以按以下问题:建设意义,主旨,重要特色,给力的卖点

⑶ 校史馆设计主要展示内容是什么

史馆首先是学校的编年史,是以陈列学校发展历史、展示学校办学过程和不同时代学校面貌的场馆;其次是学校传统与校园文化的集中表现的舞台,即以一定的平台和形式,将学校的优良传统与校园文化精粹充分展示的场所;第三是学校博物馆,能把学校的文博全景陈列;第四是学校的荣誉室,是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荣誉展览室;第五是学生德育教育基地,即通过校史馆的陈列与展示,成为学生德育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基地。

设计方法,校史馆的设计通常考虑到校史馆的整体空间的局限性,内容展示的传统性和现代科技性,设计团队不仅只是通俗的死板式陈列,需要将学校的发展史通过互动体验传播式展现出来,陈列展示将校史陈列变成一个讲故事的展示,它不是简单的展示,它是有感情的展示,建筑案例,同济大学,同济大学历史,同济大学由1907年德国海军随舰医生埃里希·宝隆创办;1996年与上海城市建设学院和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合并;2000年4月又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同济大学目前是一所拥有理、工、经济、管理等学科的全国综合性大学,校史馆选址,同济大学校史馆坐落于上海市 杨浦区四平路同济大学本部校区东北部,是校区建筑沿四平路 城市界面的节点之一,其与百米高层综合楼、设计院办公楼、教学北楼、行政楼共同围合近4000平方米的绿化景观广场,广场下地下车库与综合楼地下室连为一体,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⑷ 校史馆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校史室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深入的发展意义。做好校史室建设工作,既是对学校发展艰辛历程的记忆,也是对今后工作的1种负责。校史室展现学校发展历史、展现学校办学历程和不同时期学校面貌的浓缩;是学校传统与校园文化集中表现的舞台;是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荣誉展览室。校史室更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学校办学思想不断发展的源泉,是鼓励师生共同成长的重要土壤,是实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校史室的建设,有益于增进学校传承和发扬良好的教育教学传统,有益于学校不断积淀校园特有文化、创新办学特点,有益于鼓舞学校士气、以不竭的精神动力迎接未来的挑战。

⑸ 珲春一小校史馆的作文

天津市耀华中学,这座令代代耀华人自豪的学府,刚刚度过自己的八十华诞。她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崛起,伴随着伟大祖国的发展而腾飞,如今,已成为知名的教育品牌。八十年风雨兼程,薪火传承,厚重的历史积淀凝结出深邃的文化特质;八十年励精图治,开拓创新,耀华中学竖起一座坚实发展的里程碑。


耀华的发展如同流淌着的江河,由1927年时的涓涓细流汇成2007年的浩瀚波涛,承载着耀华学校文化的“扁舟”,在学校发展的长河中引领航程。

以爱国为魂自然生成的学校文化,包天地之大气、抒民族之豪气、显人杰之灵气,在耀华校园生生不息,福荫万千学子,润泽书香门庭。耀华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气质特点和精神风貌,已凝固为意识形态,书写成校训“勤朴忠诚”。今天的耀华中学仍不歇息地前进,一步一步,与时代携手;一级一级,与国际并行。

历史传承

形成耀华精神文化

学校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由三个层面构成,即表层的环境文化(物质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和深层的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学校整体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一所学校的精神是不能自发产生的,它的孕育和生成首先取决于校长的引领和栽培,同时依赖全体师生员工(校园人)在长期践行中得到培育,逐步凝聚为校园人共同追求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并体现和渗透在学校环境文化和制度文化当中,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价值观体系。耀华文化的历史积淀,正是经历了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

1、爱国教育家赵天麟校长,将“教育救国”之种播撒耀华,将“教育兴国”之根深植于耀华。

赵天麟校长作为耀华中学第三任校长,继承前两任校长的办学思路,将“光耀中华”的深刻内涵跃然匾上,同时谱校歌、树校旗、定校色、撰写校志铭(《天津耀华学校记》和《本校礼堂落成记》),从此,校训“尚勤,尚朴,惟忠,惟诚”的价值追求便成为耀华中学数十载办学的灵魂,成为培育千万耀华学子成才的法宝。他将多年实践、积累、总结的教育思想融入耀华。他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教育思想融合;专制管理与民主开放融合;人文思想与科学精神融合。他围绕着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制定了一整套“严格管理,严谨教学,严肃学纪”的治校方针,他主张“教学相承,渊源接续”,推行“校长负责,专家治校”的管理体制。他以国际一流学校为参照,购置了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设施,特别是他倾全力招贤纳士,将清华、北大毕业生作为学校师资的主要来源,为高质量办学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

2、各任校长接力领跑,传承着耀华的历史文化传统

历任校长凭借他们的民族气节、道德修养、高尚情操、学术造诣、人格魅力、创新精神成为耀华“奔跑”历史上当之无愧的领跑者。耀华中学在80年中有16位校长任职:首任校长王光龙系当年北洋大学校监;继任校长严松章曾官费留学美国哈佛大学,获得建筑工程学博士;第三任校长赵天麟早年留学美国哈佛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回国后曾任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校长,1934年出任耀华学校校长,定校训、谱校歌、选校色、制校旗、校徽,堪称耀华学校的奠基人;第四任校长金伯平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第五任校长陈晋卿毕业于京师法政学堂。他们都是教育界名家。还有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职的著名校长韩烽、金秉真、阎治身,及现任校长曲丽敏等。一代又一代的耀华校长,传承耀华的光辉历史,弘扬耀华的灿烂文化,带领耀华一路走来,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时代内涵

丰富耀华精神文化

耀华历史传承下来的财富,包含了十几代人的心血,凝聚了十几代人的智慧,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珍惜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历史资源,将其挖掘整理出来,无疑就是今天和未来耀华的发展基石。

1、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传承发扬耀华精神文化。

为了使代代人传承的耀华精神文化在这一代耀华学子身上得以彰显和发扬,耀华将镶嵌在学校礼堂前庭墙壁上、由耀华的奠基人赵天麟烈士撰写的两块碑文:《天津耀华学校记》、《本校礼堂落成记》,标点、注释,译成现代文,取名《校志铭》,发给学生作为入学的开篇之课,使之成为所有耀华人了解耀华、解读耀华、融入耀华的必读经典。

耀华为“勤、朴、忠、诚”的校训作了具有时代特征的诠释。勤:勤劳、勤奋、勤俭三个方面既体现在行为作风上,也体现在学习态度上,勤是成事之基。朴:朴实、朴素、纯朴三个方面是人的内在素质特征,朴是立人之本。忠:忠诚、忠实、忠孝三个方面是具有责任感的保证,忠是为民之道。诚:诚信、诚实、诚恳三个方面是人道德行为的基本标准,诚是成功之源。学校把校训镌刻在校园的重要位置上,让学生每天在校训的熏陶下成长,使校训内容从强化到内化。

2000年,耀华园内,与赵天麟校长的铜像相辉映,又设立了《耀华科技名人园》和《耀华艺苑名人廊》;2004年在学校宽阔的甬道上,矗立起从耀华中学毕业的十四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及两位英模的雕像,润物无声影响耀华学子奋发图强;2005年,在尊重历史的客观性、真实性基础上,学校广泛收集散落于各地的历史资料,建成了资料较翔实、陈列物较丰富、内容较全面的校史馆。耀华精神文化给予耀华学子深入人心的影响力和穿透力。

2、以教师的职业认同为主体,传承营造耀华精神文化。

耀华精神文化的传承不仅体现在一代代耀华学子的身上,更体现在一代代耀华教师的身上。在一任任名校长的引领和感召下,耀华名师荟萃,俊彦云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数十位曾执教于清华等名牌大学的名教师在耀华任教,如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音乐教育家张肖虎、数学名师赵伯炎及田崇厚、何作艇、刘迪生、骆公权、王守惠、何学师等,还有享誉津门的体育名师姚恩汉、英籍名师穆玛丽。解放后,又有各科名师齐聚耀华,如生物教师孙哲森,外语教师严懿珍、马奔,美术教师李文珍,体育教师陈赞棣、刘素华,化学教师娄钟英、谭培容、曹金荪,物理教师阎治身、袁克群、赵仲恺、史渊明,数学教师沈希咏、李希侯、王瑜庭、陈明耀、陆钦樾,语文教师陶继安、王宗仁、陈桂芬等,数不胜数。名校出名师,名师铸名校,正是这一代代名师造就了耀华持久的辉煌。

耀华领导清醒地认识到:“今天的学校,要成为人民满意的学校;今天的教师,应是德艺双馨的教师。这是培养高质量接班人的需要,也是我们国家强盛的需要。”正是基于这种崇高的历史责任感,近年来,耀华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不断推出新举措,教师队伍的德、能、勤、绩整体水平持续攀升,彰显出耀华特有的教师文化特色。耀华教师视精神成长以为师之魂;视职业道德以为师之本;视育人能力以为师之道;视教学技艺以为师之基;视科研能力以为师之源。学校以引领教师认识耀华为切入点,通过一系列活动反观学校的发展,透视学校的行进轨迹,带给教师以发自内心的感动。在分享荣誉中,使教师明白耀华精神文化的内涵。强化自豪感、荣誉感,强化被敬重、被崇拜的心理感受,多数教师逐渐从表层的感觉深入为内在的知觉,认识到今天我们享受着荣誉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努力缔造着更辉煌的荣誉。教育先行者们大力提倡、亲身践行、辛勤培植的民族精神成为存在于耀华园时空中、渗透进耀华人灵魂里的文化的力量,潜移默化、滴水穿石,形成了一种不甘平庸的氛围。耀华教师们以敬业乐群的精神不断实现新的超越。

3、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传承发展耀华精神文化。

昨天的耀华人才辈出,群星璀璨。今天,耀华遵循“为成功的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正在培育着新时代的耀华学子。曲丽敏校长说:“成功的人生应该是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人生,其生命质量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而且个人必将获得身心愉悦和幸福的感受。”耀华的责任就是要在这一总理念下,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高质量、有潜质、发展全面、具有“成功人生”追求的后备人才。让我们走进耀华的学生世界,去感受他们的热情,去鉴赏他们的风采,去体味耀华学生的文化特质。

所有耀华人都不会忘记,在耀华几十年的发展史上,校内学生社团是耀华生命力集中体现。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还是建国初抗美援朝战争时期,耀华的学生社团活动都起到了推动和鼓舞正义、战胜邪恶的作用。今天的耀华学生把学校社团活动同学生的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走出了一条学校社团活动的创新之路。进入新世纪以来,除耀华园传统的文艺、体育社团一如既往保持辉煌外,各种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社团活动异彩纷呈。

(1)心理健康使者团

耀华中学心理健康使者团由著名青少年心理辅导专家、耀华心理健康教师张丽珊主持,于1999年吸收了8位耀华学生为同龄求助者提供帮助。这8位同学便是使者团的第一批使者,而且在“助人”的同时,“自助”成长,到高中毕业时,4位考入北京大学,1位考入清华大学,1位升入复旦大学,2位升入南开大学。1999年建团以后,始终坚持“自助,我心成长;助人,播撒阳光”的社团宗旨。经过8年的成功运作,数以百计的耀华学子的共同努力,使者团取得了惊人的成果。耀华中学心理健康使者团有“章程”,有组织机构,除一位辅导老师外,全部工作由学生自主设计、自主管理、自主开展活动。2002年创办了团刊《闪耀年华》,迄今已出版18期,计2万余册。刊物创办人、第四任使者团团长马静远在高三时被评为“全国首届十佳中学生”,并在大学期间取得优异成绩。

(2)爱心志愿者社团

耀华中学爱心志愿者社团成立于新世纪初。7年来数千名爱心志愿者用自己的行动培育着爱心、奉献着爱心、连接着爱心、享受着爱心,在把爱洒向别人的同时,也感受爱心的阳光沐浴着自己的心灵。爱心志愿者社团是一面引领中学生培育爱心、践行爱心的旗帜,是一个展示中学生乐于助人、融入社会、积极实践的平台。“感恩”从这个社团惠及到全校,教师们纷纷参与其中,中层以上干部每个月从自己工资中拿出100元资助一名生活困难的同学,许多老师对所教学生中的困难生默默无闻地资助,只有当学生毕业时,通过家长的感谢信,才能传递给学校。

(3)科技俱乐部和青少年环境科学爱好者协会

校园科技俱乐部和青少年环境科学爱好者协会等几十个科技小组,开展了热火朝天的学生业余科技活动和课题研究,获得了天津市,乃至全国、全世界的各级奖项。其中,薛荣、苏芳两位同学观测到的英仙座流星雨的数据是我国业余天文工作者首次被世界天文组织采用的观测记录;环保小组《厄尔尼诺现象及其对天津水资源的影响》的论文在全国第10届青少年发明创造竞赛和科学讨论会上获得一等奖;胡晓峰、薛腾、吴念众在全国第十八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夺得一金一银的成绩;王威撰写的《典型民居的保存价值与保护性开发》一文在天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

(4)原创音乐社

该社团创立于2006年5月,以创新为特色,以原创音乐为形式,以乐曲创作和音乐知识学习为主要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006年12月成功地举办了一场由春、夏、秋、冬四个乐章组成的原创音乐会。整场音乐会有如一出由若干个故事串成的音乐剧,委婉动人。

类似的社团活动不胜枚举。学生在社团中得到锻炼。至于耀华学生在体育、文艺上的优势则是长盛不衰。

学校文化是根,扎进学校的每一寸土地,贯穿历史,联结社会;学校文化是魂,融进校园的每一个晨昏,给学子力量,给教师勇气;学校文化是光,照在每一个人的脸上,照出微笑,照出希望;学校文化是种,深深植在每个人的心中,今天播撒,明天开花。如何营造学校文化,如何发挥学校文化的影响力,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究的大课题。回首往昔,我们骄傲;展望未来,我们向往;恩承荫庇,我们感激;承前启后,我们深感任重道远。成就是昨天的句号,开拓是永恒的主题。在新的岁月里,在新的长征中,耀华将紧紧把握时代的主旋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向着“积淀文化底蕴,注重精细管理,创办特色学校,培育一流人才,打造教育品牌”的宏伟目标大踏步迈进。

作为高一新生……苦啊 可以摘抄一部分 采纳吧 o(∩_∩)o

⑹ 珲春一小参加校史馆观后感40

今天下午,党支部组织我们参观了我校的校史馆。校史馆让我们对杭电沧桑的足迹、五十年的历史、白发的教授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在那记录岁月雕痕的回廊里游走,看着历史不断的上演和谢幕,昨天就在眼前翻开每一张泛黄的书页。
校史馆将杭电在风雨里成长的历程一一呈现,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获得,都包含着历史的意义。走近那一张张老照片,仿佛又走进了杭电那段辉煌绚烂、令人回肠荡气的历史。一幕幕历史的见证很是振奋人心,看到这些,我们的心中是感叹,更是自豪。
据悉校史馆是母校五十岁生日的礼物,它占地近千平方米,由“发展历程”、“领导关怀”、“师资队伍”、“学科科研”、“人才培养”等十个板块组成。进入校史馆,几副大图片格外醒目,杭电的三个校区都出现在图片上,下沙、东岳和文一,隐隐中散发着杭电独特的气息,现代与古典结合、科技与人文并进。谁能想到这被现代都市所掩埋的拥挤校园,这已没有昨日模样的红果园,竟曾上演过那么多的故事。
一张张的照片按时间的顺序排列着。那些泛黄的照片仿佛在告诉我们:这里,人才辈出;这里,教学成果丰硕;这里,走出过名仕大家…… 当照片的颜色愈发鲜活起来,一个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杭电迈着与时俱进的步伐,向我们走来。老校新姿,催人奋进。不论是德育工作,还是教学工作,都是硕果累累。在先辈殷切的注视下,杭电前进的步伐日加坚定沉稳。50年,对人的一生是漫长的,而对一个学校,则是弹指一挥间。杭电,摆脱了蹒跚学步的稚嫩,走过了少不更事的涩涩青春,成熟稳重中,不失锐气,意气风发中,添几多睿智。
50年来所有的科研成果,荣誉奖项,名师教授,对外交流成果以及一切的一切,都被容在这千平方米的空间里,感谢他们,正是他们构成了杭电的精神基座,让半个世纪的我们底气与汗颜同在。通过参观,我了解到到杭电的创建人以创设一所现代大学为标杆,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的观念无疑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岁月如歌,征程漫漫。
历史被浓缩为惊鸿一瞥,在母校未来漫长的岁月里,相信每个瞬间都会更加精彩。“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印在了每个人的心中。历史我们要缅怀,未来我们要创造。作为杭电的莘莘学子,我们要不懈努力,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⑺ 沈阳市东北中山中学校史馆观后感800字怎么写

记得大二时,学校校史馆对外开放,我跟几个同学就去参观过,当时没有专业的解说员讲解,所以也就走马观花式的看过一次。这次院里组织我们参观校史馆,让我认认真真的跟着讲解员的脚步,重温学校的点点滴滴历史,让我深刻地了解了我们学校旳校史,让我有了许多感慨和想法。
一张张照片按时间的顺序排列着,那泛黄的照片仿佛告诉我们这里人才辈出;这里教学成果丰硕;这里走出过名仕大家……当照片越发鲜活起来,一个个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建筑科技大学迈着与时俱进的步伐,向我们走来。不论是德育工作,还是教学工作,都是硕果累累。在先辈殷切的注视下,建大前进的步伐日加坚定沉稳。百年,对人说是漫长一生,而对一个学校,则是弹指一挥间。建大,通过四次改名,汇聚四大老校的精神,摆脱蹒跚学步的稚嫩,走过了少不更事的涩涩青春,成熟稳重中,不失锐气,意气风发中,添了几分睿智。
百年来所有的科研成果,荣誉奖项,名师教授,对外交流成果以及一切的一切,都被融在这三层空间里,感谢他们,正是他们构成了简答的精神基座,让这一个世纪的我们底气与汗颜同在。通过参观,我们了解到建大的创建人以创造一所现代大学为标杆,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的观念无疑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岁月如歌,征程漫漫…… 通过了解历史,我对学校增添了更多的热爱和崇敬。我了解到了我校已建校近70周年,历史悠久。并且我校的前身还是四大名校,这令我感到无比自豪。另外,在我得知作为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建校以来,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时,我真是由衷的感到自豪,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为我们的学校作出贡献吧,可以从多方面做起,让我们把学校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为以后的校友指点迷津,让我们为校争光,给以后的校友树起榜样,让他们继续把这种精神继承,让我们从日常点滴小事做起!
历史被浓缩为惊鸿一瞥,在母校未来漫长的岁月里,相信每一个瞬间都会更加精彩。自强,笃实,求源,创新的校训印在每个人的心中。历史我们要缅怀,未来我们要创造。作为建大的莘莘学子,我们要不懈努力,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加校史馆是一件意义非凡的活动,更是为我们开辟了一次精神之旅!它让我们每一位同学兴高采烈而去,满怀豪情而归。
“ 今天,我们为建大骄傲,明天,让建大以我们而骄傲!“我们要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这片土地上播撒希望,放飞梦想!……

⑻ 校史馆的主要意义

校史馆从性质上看,属于收藏、研究、陈列和开展教育活动的场所。具有博物馆的部分属性,也有研究院的部分属性,从本质上看,应是博物馆的一种。它在收藏、研究、陈列、展览的同时,更大的作用是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学校研究和产生思想、汲取和形成精神、积淀和创造文化的摇篮,是激励师生共同成长的重要土壤,是对师生开展德育教育、人文教育的重要场所。
校史馆的意义:是学校发展历史的陈列室。她是学校办学思想不断发展的源泉,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校史馆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学校传承和发扬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有利于学校不断积淀校园文化、创新校园文化和形成办学特色
1、校史写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要建校史馆,最难的还是校史的编写。在编写校史的过程中,要组建校史内容创作组,设计好写作的主线,规划写作的框架,突出重点和亮点,每所学校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把学校有特色的地方加以宣传。主线确定后,在写作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面面俱到,不分重点什么都包括进去。对于合并的院校,原来学校的历史和现在学校的发展这两块写作比例如何分配要充分论证。
在写作的过程中,要建立一个审稿的机制,请学校退休的老领导来做顾问团,同时征求有关职能部门的意见,最后请学校现任的一二把手终审,这样几上几下,保证展出校史的满意度。
在创作校史文案内容阶段可以征询专业展示策划团队,参与项目前期策划,正确运用先进科技形式和项目预算。目前国内有知名的展示策划团队如上海易道展示工程公司。
2、校史馆选址、展版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校史馆的建设是学校的文化工程之一,学校在选择校史馆地址时,要有前瞻性的考虑。要显得大气、庄重,便于参观,要彰显学校的文化氛围,不要临时安排一个地方建设校史馆,过几年又换位置,这样装修的开销非常大,同时也浪费人的精力;同时在安排校史馆房间的时候,要有预留的空间,为以后续写校史留下空间。
3、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展示校史馆的内容
现代技术的运用,给校史馆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力,他的图像、声音等的加入,使得展出更加生动、有趣,不枯燥。在校史馆的展出中,有条件的学校,充分运用多媒体的手段,穿插于展览中,以此达到提高办馆质量的目的。
我们在写校史内容时,要全部做成电子版,对于征集到的照片、文字等史料性的资料全部扫描数字化,为以后校史馆后期的制作打下基础。
部门历史故事可以通过场景化去表现,如学校历史上的发生的大事件等。也可以运用虚拟校园演变系统,让参与者体验校园的历史变迁演绎。上海九杨科技公司的虚拟校园演绎系统在策划和系统的创新性上比较突出,可以借鉴。
4、校史馆建设要纳入到学校的整体建设中,加强管理,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
校史馆的工作不是一时一事的,学校在校史馆建成后,就要考虑校史馆建成后的管理,要建章立制,规范校史馆的管理,不要认为校史馆工程完成后,就放松管理,应该把它看成一个工作的开始,要规划好,不要虎头蛇尾。
校史馆是学校精神的再现,要维护就需要学校从人、财、物等方面给予支持,在机构、人员、经费上要落实,为下一步校史馆的完善打下基础。
5、做好校史馆史料的征集工作
要使校史馆能吸引人,除了要做好相关的工作外,史料及实物档案的征集尤为重要,它能补充文字本身的不足,鲜活再现当年的事情。很多时候一个实物,就牵涉一些校友的故事,这些故事很能打动观众的心,借助于这些生动的史料及实物,宣传了学校,很有说服力。
6、编研校史,走一条集校史研究、教育、宣传之路
不要停留在校史馆完成以后就了事的观点,档案馆要走出一条学习型的路子来。高校的档案工作者,不仅要做好平时的整理、利用等工作,更重要的是利用馆藏档案丰富的内容搞一些编研,走一条研究校史的学习型的路子,拓宽工作的途径,使得档案工作的路子走得更广阔些。
7、重视校史展的讲解工作
在校史馆建设完成后,要准备几套解说方案,针对上级领导、专家来校检查的侧重点,有针对性的解说,这样效果更理想。同时档案馆要培养负责解说和接待的人员,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要逐步加以完善。
8、关注临时办展问题
在校史馆的建设中,有条件的学校要预留空置的位置,为临时办展用。要使校史馆办得丰富多彩,有人气,最好不定期地举办临时专题展览,这是对校史馆工作的补充。

⑼ 观通州区潞河中学校史馆有感

和我聊聊
我可以帮帮你
但不能把作文告诉你

⑽ 我们学校要建校史馆,要准备哪些内容

这个就可以参照的东西比较多吧,你可以收集一些名校的资料参考一下,目前我能想到的方面就挺多的:
一、学校的成立、发展相关历史
二、建校以来学校知名校友、知名教师
三、那些个人、单位、政府机构、慈善机构对学校有过帮助
等等能收集的内容很多!

阅读全文

与校史馆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迷你世界创造熔岩号角 浏览:479
爱奇艺激活码有效期 浏览:507
医疗纠纷官司南方周末 浏览:855
公共服务类大楼的物业管理方案 浏览:284
电影版权买卖合同范本 浏览:167
口罩在商标注册属于哪个类目 浏览:25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
穂康投诉 浏览:146
嘉兴万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34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浏览: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浏览:867
国办发明电200330号 浏览:602
公共服务事项自查报告 浏览:872
2014年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浏览:873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题库 浏览:245
购买软件使用权合同 浏览:134
灰烬创造者职业 浏览:566
德州扑克发明者 浏览: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