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平脉辨证书

平脉辨证书

发布时间:2022-01-23 15:01:31

1. 李士懋的学术思想

形成了“溯本求源,平脉辨证”的思辨体系。即:第一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第二从整体观出发,第三以虚实为纲,第四以脉定证,第五动态辨治,第六崇尚经方。
具体学术思想体现:第一在脉学方面,提出脉诊在四诊中当居四诊之首,权重占50—90﹪,以脉定证,法依证立,方由法出,方无定方,法无常法,谨守病机,园机活法。第二在温病学方面,提出温病的本质是郁热,温病只分两类,温热与湿热,不存在伏气温病,温病的治疗大法为:“透、清、滋”。第三对汗法的见解,认为发汗法不仅用于表证,而且大量用于里证。发汗法用于寒凝证的治疗,并提出寒凝证的标准,即脉痉、寒象、疼痛。第四火郁发之。对火郁概念、分类、病因病机、传变、临床特点、涵盖范围、治则、治法、方药等,尽皆论之。提出脉沉而燥数,是诊断火郁证的重要指征。
总之,在临床上遵从传统的中医理论体系,即“溯本求源,平脉辨证”。对西医知识积极借鉴,但不以西医理论指导中医诊治和用药,也没有僵死固定的套路,追求辨证论治的最高境界是方无定方,法无定法,谨守病机,灵活辨治。

2. 伤寒论序多少字

摘要 伤寒论序原文选段:

3.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是什么意思求解

意思是:勤奋研求前人的遗训,广泛地搜集很多医方。

汉朝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述说了撰写《伤寒杂病论》的过程:“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译文:我为过去宗族的衰落和人口的丧失而感慨,为早死和枉死的人不能被疗救而悲伤,于是勤奋研求前人的遗训,广泛地搜集很多医方,选用《素问》《九泉》《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书,并结合辨别脉象和辨别证候的体会,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即使不能全部治愈各种疾病,或许可以根据书中的原理,在看到病证时就能知道发病的根源。如果能运用我编写的这本书的有关内容,那么对于伤寒病的问题,大多数能弄通解决了。

(3)平脉辨证书扩展阅读

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与军阀混战,再加上不断发生的疫情和自然灾害,使河南这一地的人民大量死亡和外迁,从而导致人口锐减,曹魏建立之后,河南人口不足东汉时期的十分之一。

正是目睹人民大规模死于伤寒,同是河南人的张仲景因此撰写了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对控制当时的疫情产生了极大的作用。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在纸张尚未大量使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的年代,这本书很可能写在竹简上。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伤寒杂病论》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专书,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

4. 《金匮要略》所论杂病,与《伤寒论》的区别有:

《金匮要略》一书的内容主要以内伤杂病为主,其中也有一些妇人妊娠、产后、急救中毒等疗法。《伤寒论》一书主要是论述外感热病的专著。《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主,《金匮要略》以脏腑辨证为主。据《伤寒论》自序里说“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可知两书原为一体,但伤寒是感邪为患,故变化较多,内伤则是本脏自病,故传变较少,因此,治伤寒是以祛邪为主,祛邪也即安正,治内伤以扶正为主,扶正也即祛邪
答案:ABCDE

5. 《伤寒杂病论》之《张仲景原序》是张仲景撰写的吗

一、《伤寒论自序》质疑(《浙江中医杂志》1995年07期P320)

湖北省鄂州市华容人民医院 廖又明

《伤寒杂病论》原书早已亡佚。传之于世的《伤寒论》一书,学术界一般公认确系张仲景著作。然而,《伤寒论》之自序(以下简称《序》),恐非仲景原作。不信,请看以下疑点。

避 讳

《序》文首句云:“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东汉开国皇帝为刘秀,是时应避“秀”字讳。如“茂(秀)才异等诏”。前几版统编本科教材皆谓张机生活在公元150-219年,考其时系恒帝刘志(132-167),少帝刘辩(176-190),献帝刘协(181-234)即位之时,然《序》中“降志屈节”、“平脉辨证”,均未避“志”字、“辨”(“辩”与“辨”通)字之讳,并无改字、空字、缺笔之象。殇帝刘隆,《金匮要略》中用“淋”而不用“癃”,而《难经》则用“癃”而不用“淋”。说明仲景有避讳之例,而《序》文却不避讳,当非出自仲景手笔。

史 实

张机生卒年代有如前所述,今又有人说生活于二世纪中叶至三世纪中叶,而三世纪中叶为三国时代,其时战乱频繁,大疫流行。如曹植《说疫气》:“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曹操亦云:“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建安七才子之一王粲的《七哀诗》云:“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均说明当时大疫流行之广,死证之多,而疟、利、霍乱等病死率应不在伤寒之下,可《序》中却言:“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气。”又观《伤寒论》文,死证并不多见。《序》中言:“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上古”一词实指汉代以前,仲景本为汉代,诚非自述之语气。

文 体

汉代行文用词委婉,常以“不幸”、“见背”、“不禄”表示人之死亡,且有“入境问禁,入门问讳”之礼仪,而《序》中却直言:“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又《序》中有“委付凡医”之语,“凡医”一词与《金匮要略》之用“中工”、“下工”亦不一致,若以为互文,本非一篇,毋须如此。此外,《序》中文字尚有不合之处,姑不赘述。

综上所述,《序》中实在破绽之处不少,颇疑此《序》乃他人所作,后人张冠李戴,妄题仲景之名。然而无论是自序或他序,所具唯物论观点仍应受到重视,不得因为非出仲景之手而否定其学术价值。

引用
河间金栋 2015/7/3 22:16

二、《伤寒论自序》考略(《中医药学刊》2004年第22卷第8期P1469)

杨佃会 刘一凡

(山东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山东济南//第一作者,男,1966年生,医学博士,讲师)


要:对《伤寒论》仲景自序,学者聚讼纷纭。基本分三种观点:多说学者认为序为张仲景所写,但也有人对此持质疑态度,全盘否定,还有一种即认为,序文大部分为仲景所写。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往往使人莫衷一是。从序的源流入手,通过考证序产生的历史背景、作用,明确表明自己的学术观点,认为《伤寒论》自序乃仲景所写。序之内容也很复杂,曹之概括大致有以下四种:1解释书名,交代卷数;④介绍作者生平及写作经过;四介绍学术源流,评论得失;1/4介绍版本情况。当然,以上四点并不是孤立的,很多序文这四个方面兼而有之,只是重点有所不同罢了。

对《伤寒论》仲景自序,学者聚讼纷纭。基本分三种观点:多说学者认为序为张仲景所写,但也有人对此持质疑态度,全盘否定,还有一种即认为序文大部分为仲景所写。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往往使人莫衷一是。笔者从序的源流入手,通过考证序产生的历史背景、作用,明确表明自己的学术观点,认为《伤寒论》自序乃仲景所写。

1、序之源流

考序之起源,可以上溯到屈原《离骚》,刘知几《史通·序传》指出:“(离骚)其首章上陈氏族,下列祖考;先述厥主,此显名字。自叙发迹,实基于此。”当然,《离骚》毕竟是一篇楚辞,还不能说它是一篇真正的序文[1]。那么真正的序究竟起于何时?就传世文献来看,西汉已有不少序例,如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就是一个代表。到了东汉,班固《汉书叙》、许慎《说文解字叙》、王逸《楚辞章句序》、郑玄《诗谱序》、高诱《吕氏春秋序》等都是很著名的[1]。所以说生活于东汉末年的张仲景,遵从当时的生态文化环境,在其写成的《伤寒杂病论》一书写有序文是不易让人产生任何怀疑的。

2、序之位置

序是图书正文之前说明写作经过、刊刻情况、学术源流等内容的文字。序之位置古今不一。早起的序多附于书后,这是由写作时间的先后所造成的。写书之始,要从正文第一卷写起,一直写到最后一卷。只有在全书写完后才有可能回顾一下全书的内容,或交待一下写作经过,才有可能写序[2]。如上述所说的《史记·太史公自序》、《汉书·叙传》、《说文解字叙》等都是放在书后的。然而对于读者来说,由于序能揭示全书梗概,让读者把握作者写作思路,并能提示读书门径、激发读书兴趣,在读正文之前,首先读序是非常有益的。因此,为了方便读者,后来的刻书者或抄书者就把序移至书前。当然,也有一些序,至今尚未移至书前,人们常以“后序”名之。《伤寒论》自序恐也不能例外。

3、序之作者

就序之作者而言,分自序和他序。自序是作者本人所写;他序非作者本人自写,而由他人写成。在一些非医学古籍中,他序产生较早。据记载,晋代左思《三都赋》写好之后,不为人重,陆机甚至扬言要作覆瓿之物。后来皇甫谧写了篇序言,大加赞扬,张载、刘逵、卫权又先后为之注解,“于是,富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2]。综观古代医籍,象王叔和《脉经》、葛洪《肘后备急方》及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均为本人写序,况且仲景当时学问淹贯,名噪一时,其书序毋庸找人代写,而是由自己写成是合情合理的。

4、序之内容

序之内容也很复杂,曹之[1]概括大致有以下四种:1解释书名,交代卷数;④介绍作者生平及写作经过;四介绍学术源流,评论得失;1/4介绍版本情况。当然,以上四点并不是孤立的,很多序文这四个方面兼而有之,只是重点有所不同罢了。

细考仲景自序,有“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愤恨当时的士人之流不留神医药,只知追逐权势,并迷信巫祝。“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仲景目睹广大人民由于疾疫流行死亡惨重的情况,内心十分伤感,激起了他著书立说以拯救夭亡的愿望,并明确交待了写作方法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书名是《伤寒杂病论》及卷数是十六卷。象这种序文自己不写,难道他人更比自己了解写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曹之.中国古籍编撰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529-547

[2]唐·房玄龄.晋书[M].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74,2377

[3]王聘贤遗稿,丁启后等整理.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2,(4):24

6. 伤寒杂病论义疏的平脉法

第一
平脉法者,启后贤以诊要也。平,释如《书》“平章百姓”之平,义犹辨也(脉法旧皆以平脉冠之,序云平脉辨证者是也。后人以辨之义释平,遂讹有平脉、辨脉之分)。病有证,脉有象。辨证而后能议病,别象而后能平脉。证之表见者,藏府消息之外着也。脉之效象者,气血变化之形容也。故首明气血先见,以示效象之源。次示平脉大法,以明诊要有分部、察息、辨象、审势之方。次则明藏气之异用,而脉各呈其象焉;分六气之异性,而脉各呈其象焉。次则示察色之妙,明问闻之法。更合脉证而析其呿吟之微,洞其参伍之变,而终之以奇经八脉。学者苟能精求其象,更进而通其效象之源,熟肄其法,更深而得其奇恒之巧,察合之于色脉,比类之于证候,则病之在内在外,属藏属府,伤荣伤卫,病气病血,中于何气,舍于何经,莫不各有其不变不易之诊,至明至晰之辨。惟精惟一之理,既微妙以玄通,复彰显而质实,此真发天地之秘奥,出赤水之玄珠者矣。盖先师以脉学统四诊,以出入升降象势统脉法,举一例凡,无法不摄。孔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在精而熟之,思乃通也。若乃受师不卒,意惑心迷,思用难精,隅反莫悟,广之万卷,其义莫穷。师之序曰: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下根邪悟,末之何也。
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藏府之诊也?师日:脉乃气血先见,气血有盛衰,藏府有偏胜。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气独盛者则脉强,血独盛者则脉滑,气偏衰者则脉微,血偏衰者则脉涩。气血和者则脉缓,气血平者则脉平,气血乱者则脉乱,气血脱者则脉绝。阳迫气血则脉数,阴阻气血则脉迟。若感于邪,气血扰动,脉随变化,变化无穷,气血使之。病变百端,本原别之。欲知病源,当平脉变。欲知病变,先揣其本。本之不齐,在人体躬。相体以诊,病无遁情(通行本佚)。
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藏府之诊也?此问脉者血之府,心之合也。寸口者,则手太阴之动脉也。气血异病,何以辨之?藏府异候,何经辨之?六气异邪,何以辨之?又一脉何以为数十病?一病何以见数十脉?脉何以因病而效其象?象何以辨别而知其源?此理难明,故首问之。师曰以下答辞,明脉之源也。盖人处于气交之中,以天地之气生,以四时之法成,如鱼之育于江海,如金之冶于烘炉。圣人仰观俯察,有以知形假物成,命惟天赋,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于是推物性变化之理,以定藏府血气之诊。求之物性,纷赜而不可尽也,统之以金木水火土,而物之性尽矣。更进而求其承制之化,则金遇火而液化,水得冷而冰凝,木绝水而枯,火加水而灭,土性中和,兼乎四气(经曰:木得金而伐,土得木而达,水得土而绝,火得水而灭,金得火而两缺,万物尽然,不可胜竭。疏义本此)于是知物性不同,随缘变异,性由体具,象以变形。圣人既究极乎天地物性之变,而论理于人形,原其本则万物同体也。清者为气而无形,浊者为血而有质。在人身虽内有府藏经络,外而毛肤官窍,无不资气以煦之,血以濡之。气竭则华痿,血弱则荣枯。更见夫天地温和,则经水(义即江河)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血脉者,亦人身之江河也。荣行脉中,卫行脉外,气血和谐,脉道以行。故合之于人,凡藏气之内变,六淫之外伤,邪之及体,气血受病,气血扰动,病虽未见,脉象先形,故曰:脉乃气血先见也。气血有盛衰,藏府有偏胜者,此释人之秉赋不同。气血在人,各有偏盛偏衰之异,藏府之秉,各有偏强偏弱之殊。脉之动也,气血使之。故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阴阳指寸尺,兼浮按沉按,脉随气血为变化也。气独盛者则脉强,血独盛者则脉滑,气偏衰者则脉微,血偏衰者则脉涩。此释脉诊气血之辨,诊法之最为微妙者也。察脉之法,曰分部,曰察息,曰辨象,曰审势。何谓分部?浮中沉为表里之部,以察气血之出入;寸关尺为上下之部,以察气血之升降。故分部乃可以定病之所舍。何谓察息?脉之动也,随息迟疾(平人亦有呼吸促而脉徐者寿,呼吸徐而脉躁者,不病则夭,不尽随息也)。经曰:脉一呼再至,一吸再至,闰以太息,五至曰平,此言其常也。然人之呼吸,迟疾之度各异。故但察迟疾,不足以为虚实寒热之准。分部察息,庸工易晓,脉之微妙,在象与势。何谓势?势者,脉动之变也。气动无形,故以势彰。何谓象?象者,脉形之异也。血流有质,故以象显。气血之辨,势象攸分。气独盛则脉强,强者势也。血独盛则脉滑,滑者象也。气偏衰则脉微,微亦势也。血偏衰则脉涩,涩亦象也。诊法之妙,先别气血。在经络为荣卫,言其循周之用也。在藏府为气血,表其变化之体也。病在气分,则脉之势变。病入血分,则脉之象改。故脉之势变而象不变者,气病而血不病也。脉之象变而势不变者,血病而气不病也。象势俱变,则气血俱病。故气血和者则脉缓,气血平者则脉平,气血乱者则脉乱,气血脱者则脉绝。脉随病变,如影随形。候气者,当审其上下出入强弱之殊;候血者,当辨其刚柔大小滑涩之异。气盛势盛,气衰势衰,血虚象虚,血实象实。但平人之常,气血相维,卫行脉外而内交于荣,荣行脉中而外交于卫。血气者,不得相离也。气病则必及于血,血病亦必累于气。但有微甚主客之分,未有气病而血独安也。故脉有象实而势衰者,或气衰不足以运其血,或血凝遂有以郁其气。势盛而象虚者,有为气亢而耗其血,有为气充将生其血。盖血病累气者,其势虽来去不盛,而按之必有鼓而欲起之情。气病累血者,其势虽出入奋张,久按之终见留滞难前之象。气虚血实,则势弱而象充。血衰气盛,则势强而象减。血独不和,则时弦时涩,而脉象屡变。气独不和,则时强时弱,而脉势迭更。微妙在脉,不可不察,明乎象势,诊道得矣。阳迫气血则脉数,阴阻气血则脉迟,此明脉息迟疾之故。阳者,谓人之动气;阴者,谓人之精血。体之温暖,源于动气;体之腴润,滋于精血。故数理阴阳,则贵阳贱阴。人身阴阳,以平秘为要,不得有偏重也。阳迫气血,则脉之行度急而为数;阴阻气血,则脉之行度滞而为迟。数为阳迫,有阳盛而迫者,有阳厥(逆也)而奔者(阳亡于上),有阳亡而外迸者(阳亡于外),故数不尽以为热。迟为阴阻,阴盛而气行迟者有之,精液凝泣而脉道不利者有之(凡津液痰血之凝结,脉象虽松软宽缓,按之必内有劲线,或有若珠粒之形可辨),气血结聚而为症瘕者有之,故迟不尽以为寒。气血相维,病则俱病。故气寒则内束其血,血热亦外鼓其气。气寒者,象亦紧而类血脉,血热者,势亦盛而类气脉,盖气热而血亦奔逸,血寒而气亦凝滞。当于象势之中,推其主客之辨,气热血沸,清其气而血自平;血热气奔,凉其血而气亦静;气寒血结,温其气而血行;血凝气滞,通其血而气畅。凡人病气者暴,病血者久。故治气者不必及血,治血者必顾其气。病在经络,则气分血分皆有之。其在藏府及血分,则藏体伤矣。气血之动,原于谷神,是为胃气,气血之出入升降,此为其源,故凡中宫无权,升降不利,则脉之象势,必久按之而疏密不匀,强弱互变。中宫者,脾胃也。脾为阴而统血主液,胃为阳而统气主津。势屡变者胃气衰,象屡变者脾气馁。斯道久晦,知者鲜矣。“若感于邪,气血扰动,脉随变化,变化无穷,气血使之。病变百端,本原别之,欲知病源,当平脉变。欲知病变,先揣其本。本之不齐,在人体躬,相体以诊,病无遁情”者,此示后学,以见病知源之奥,平脉辨证之理。盖脉之变化,由于气血,故诊脉而气血之消息外见,当合证以究其表里藏府经络之舍,虚实盛衰气血之偏。一脉可为数十病,一病可见数十脉,平脉可以辨证,非据脉可尽知病名所苦。后世方书,但云某病当见某脉,或某脉当主某病,依果求因,本末倒置。不究气血之源,于诊道何益也。病邪之乘,但有六气(此专举外感为例),邪之中人,如工施色,青黄化绿,黑朱成紫,随其所合,变化各殊,病变莫穷,证由体异,察体异秉,诊无遁情。执方求病,昧于一贯,研穷皓首,泛海迷津。经曰:执其要者,一言而终。此之谓欤。上示脉法大纲,下乃条记而明辨之。
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乘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具陈,令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百刻,一周循环,当复寸口,虚实见焉,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蓄,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终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府藏,独见若神。为子条记,传与贤人。
此承上文已明血气阴阳之故,更进而问诊法之详。先述所问曰:脉有三部,因阴阳二气之乘,阴盛则乘阳位,阳盛则乘阴位,其变化由于荣卫血气,在人体躬,随呼吸之出入,循脉道而上下,因气息之游布,津液流通于四肢百脉。脉象因气候、病邪、藏气之转,随时异其动作,效其象状。而病邪之变,藏气之偏,四时之候,莫不有其形容,可以指别,如春则脉应肝而象弦,秋则脉应肺而象浮,冬则脉应肾而象沉,夏则脉应心而象洪。四时之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藏王于四季,具应候法时之义。及乎诊视病变,察色观脉,或大或小,应指不同。即就一诊之中,初中后按,脉亦象势迭改,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或寸浮而尺沉,或尺长而寸短,或上下乖错,上溢而入于鱼,下覆而入于尺,象势无常,或存或亡。病辄改易,或进退以变其升坠之常,或低昂而易其俯仰之位,令人心迷意惑而纪纲动失。愿为具陈诊要,令得分明无惑也。师曰以下答辞,曰:子之所问,乃诊道之根源也。脉有三部者,尺寸及关也。荣卫流行,各有法度,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天温日明则卫气浮,天寒日阴则卫气沉,如衡之称物,不失常度。肾沉心洪,肺浮肝弦,各有本藏经常之象,见于指下,不失铢分。气血荣卫,随脉上下,出入升降,应乎漏刻。水下百刻,日夜一周,五十度循环于身,至翌日平旦,复会于手太阴寸口之动脉(义详《灵枢》卫气行、荣卫生会),而虚实之准可见。故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五藏有馀不足,六府强弱盛衰,悉无遁形。若饮食既进,食入于阴,长气于阳,则脉随变化,非复本来少胃之象(常有久病多服补剂,真藏之脉,惟平旦时一见,至食饮入胃,过午诊脉不见败象者,不可不知)。故诊病重、病久、痼疾之法,必以平旦决其死生,惟暴病则不拘时也。下举变化相乘,阴阳相干者,言脉之本象,内而五藏,外而六淫,五六相乘,病随体异,太过不及,变现无穷,而总之则皆阴阳二气之互干,气血扰动所变化。学者当先明常脉,乃进而求之参伍错综之变,则万病在纲,皆可以比类得之。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畜,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者,略举脉随病变之例。风者天之动气,中于身则气血为风鼓而象浮虚。浮虚者,举之皮肤而得,象不实也。寒中于身,则气寒而内束其血,脉道内敛而为牢坚。牢坚者,言外貌实而坚牢也。沉潜水畜者,言水气留于肌皮之内,则肌肉胀而脉难外鼓,行于肌肉之下(水病脉出者死)而为沉潜。或水气内畜,溢于经脉,脉气亦当内沉。水病而脉浮者,必兼风以鼓之,此为风水。支饮急弦者,饮结于胸隔之间,上支而为胸满且痞(支,犹撑拄也),饮结则气行不利,气行不利,则脉度急。急者,强力以趋也。弦为血郁其气,津液痰血,异名同源。藏府化液,其体皆水,《脉法》“水入于经,其血乃成”是也。故饮结则血行亦郁,而脉之象弦。急弦者,饮欲动而未畅也。动则为痛者,动为阴阳二气之争,气血相搏,荣卫之行则壅,壅而不通则痛生。数为阳迫,阳迫而沸气则热,阳迫而烁血则烦(此但举阳盛一端,以明气血之异,勿泥),故或为热,或为烦也。设于临病之顷,粗察之脉病若不相应,或阳气外泄而脉见外鼓,或壮火食气而脉反内衰,庸工遂有舍脉从证、舍证从脉之疑。智者知其气血根源变化所缘之故,三部之效象不伺,病邪之合化各异,气血之偏盛而为太过者固可怪,气血之偏衰而为不及者亦同然。但脉为气血先见,则邪无空见之候,脉乃气血变化,则象无遁形之时,细索其故,终必有奸。学者当审气血之出入以定病之外内,察气血之升降以定病之上下,则表里三焦,分明指下,平脉辨证,见病知源。料度府藏,非假洞垣之明,独见若神,不外质实之理。当为子条记其法,传示后贤也。
师曰:平脉大法,脉分三部。浮部分经,以候皮肤经络之气;沉部分经,以候五藏之气;中部分经,以候六府之气(通行本佚)。
此条示平脉大法。脉分三部者,浮、中、沉也。用指之法,曰举,曰按,曰寻。以指轻取,平于皮肤之分而切之,曰举。微重取之,平于肌肉之分而切之,曰按。重取之,平于筋骨之分而推切之,曰寻。脉之应指于皮肤之部者,曰浮部。脉之应指于肌肉之部者,曰中部。脉之应指于筋骨之部者,曰沉部。浮、中、沉按者,以察气血出入之消息也。浮部分经以候皮肤经络之气者,人身皮肤经络在外,气行于表,故浮取以候之。府藏十二经,病异所舍,故分经以决之。三阳经为表(此对内之府藏而言),当浮取之。浮缓者中风,浮紧者伤寒,经属太阳。浮大者,经属阳明。浮弦者,经属少阳。三阳同在表,各有深浅,太阳为表,少阳为中(半表半里是也),阳明为里。又浮部可以分三候,浮部之浮者候太阳,浮部之中者候少阳,浮部之沉者候阳明。病之万变,统于六经,知病所舍,分经辨之,候浮部之势,而皮肤经络之病在气分者无遁情;候浮部之象,而皮肤经络之病在血分者无遁情。故曰浮部分经,以候皮肤经络之气。举气者,言脉之动,赅血而言也。沉部分经,以候五藏之气者,沉而濡者,经属太阴;沉而细者,经属少阴;沉而弦者,经属厥阴。候沉部之势,而藏气之盛衰可辨;候沉部之象,而藏体之虚实可知。故曰沉部分经,以候五藏之气。中部分经,以候六府之气者,府者为阳而主外,藏者为阴而主内。肝弦、肺毛、肾石、心洪、脾缓。五藏合于六府,藏府相合,病有外内。凡病,沉取之而象见者在藏,中取之而象见者在府。故按之而弦者,胆也;寻之而弦者,肝也。微按之而毛者,大肠;按之而毛者,肺也。按之而石者,病在膀胱;寻之而石者,病在肾。微按之而洪者,病在小肠;按之而洪者,病在心(此当熟玩而深思,胶柱鼓瑟,不能通矣)。心肺气浮,分三部用指当轻。胃为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脾胃之气,实主中州。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是以五藏六府之气,皆出于胃、而脾者为胃行其津液者也。故候胃气之衰亡,当以中部为准;候肾气之虚实,当以沉部为准。故曰中部分经,以候六府之气。经者,统府藏而言。杂病辨干移相乘之法,本此推之。
师曰:脉分寸关尺,寸脉分经以候阳,阳者气之统也。尺脉分经以候阴,阴者血之注也,故曰阴阳。关上阴阳交界,应气血升降,分经以候中州之气(通行本佚)。
师曰:脉分寸关尺。寸关尺者,上中下之部也,以候气血之升降。气血在人,循环动作,出入升降,为其机用。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含生之伦,无物不具,四者废息,生机灭矣。脉位之辨,古多异说。变见寸口,其理至微。上古大圣,以禅观内察经脉藏气流行之轨,知三阳经行身之表,三阴经行身之里,五藏异用,三焦气分。心气行于左,其位在上,气由上行于左,故候在左寸。肝气亦行于左,在心下,由心下左行于关,故候在左关。肺气行于右,气由上行于右,故候在右寸。脾气亦行于右,在肺下,由肺下右行于关,故候在右关。两尺左水右火,其位居下潜藏,有气无形,水火之源,阴阳之根,水借火以温而不热,火借水以凉而不冷,平匀相济,故曰既济。冷则病,热亦病,名曰反。肾气下行于左,故候在左尺。相火下行于右,故候在右尺。经气为病,候于所合(如小肠经热而内眦赤,则脉见于左寸,心合小肠也);府藏自病,随脉位上下而分候之(如小肠有宿食,暮发热,则当右尺实也,馀可类推),此分诊之法也。盖脉诊有总按、分按之殊。分按惟杂病藏府干移之变,及伤寒坏病一部独陷之邪,当分部求象以密察之。馀悉以总按之用为多。故师就寸口三部,明气血升降之用。曰寸脉分经以候阳,阳者气之统也。气之体清而主升,脉之动势,气鼓之也。脉行于寸口(指寸关尺三部言),至寸(寸部)而上于鱼际,其体渐细。气有馀则脉大,气不足则脉小,气外泄则脉势上溢,气内陷则脉势下坠。气之内陷而不能出于表,则脉外出于皮肤之势弱(此言出入);气之下陷而不能升于上,则脉上升于寸部之势坠(此言升降)。故曰寸以候阳,阳者气之统也。尺脉分经以候阴,阴者血之注也。血之体浊而性沉,脉之效象,血为之也。脉行于寸口,至尺而脉体渐束,脉束而血注之,则体充而象实,血满而脉束之,则体重而下潜,故尺脉之候,当沉而石。尺为根,寸为叶,尺部势弱者肾气衰,尺部象虚者肾精少。故曰:尺以候阴,阴者血之注也。寸阳而尺阴,故曰阴阳,此分寸尺候气血之法也。脉行于寸口,由尺而上于高骨曰关,血气谐行,至尺部而脉道稍束,则势敛而不伸,上高骨而脉道宽平,则束者开,敛者展,故平人关脉,常大于寸尺。气血升降,此为交界,故候关以审中州之气。中州者,胃皖之阳也。分经之法,五藏有本脉,六气有本脉,六经有本脉。如太阳脉浮,阳明脉大,少阳脉弦。假令浮而寸弱势坠者,太阳之气陷也。大而寸弱势坠者,阳明之气陷也。弦而寸弱势坠者,少阳之气陷也。五藏脉象,肝弦、肺毛、心洪、肾石、脾缓,其气血盛衰,出入升降,太过不及之诊,皆可以分经辨之。诊法之妙,惟象与势,升降出入,消息尽之,病非痼疾,一部独异,但依象势,决病死生,消息诊看,百不一失,故先师但举气血升降之源。寸尺者,气血之统,关中者,升降之枢。分诊三焦(义即上、中、下三部),以定病之上下所在。脉之变化,或纵或横,为移为干,分部求象,其理自得,脉位分诊,不可泥也。
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师曰:脉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菽者,小豆也)。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者,肾气也。若见损至脉来(通行本误作损脉来至)为难治。
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之重,何谓也?盖举古医经之义以问。“师曰”以下答词,明分浮中沉为五部,以候五藏之法,盖古义有之,非始于越人也。举经曰者,言此为古医经之词云尔。今以出入之位,分五部以权之。初按脉,轻取之,如持三菽之重,平于皮肤之部者,以候肺气也。稍重取之,如持六菽之重,略下于皮肤,平于经络之部者,以候心气也。又稍重取之,如持九菽之重,平于肌肉之部者,以候脾之气也。再重取之,如持十二菽之重,平于筋之部者,以候肝之气也。重取之,平于骨之部以切之,以候肾之气也。此分出入为五部,以候五藏之气。皮毛者,肺之合也,故候肺气平于皮肤之部。脉者,心之合也,故候心气平于经脉之部。肉者,脾之合也,故候脾气平于肌肉之部。筋者,肝之合也,故候肝气平于筋之部。骨者,肾之合也,故候肾气平于骨之部。盖藏气之候,有出入升降之分。候出入则以按之至骨,候肾气之盛衰。候上下则以尺之象势,候肾精之强弱。下言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者,肾气也。此示后学以合升降出入为诊之法。病而下利,中气之下陷也。气陷则脉亦陷,脉势下而不上,陷之甚则尺不上于关,而寸口关上按之悉不见脉。尺为根,寸为叶,若寸关脉不见,而尺中时一小见,则肾气尚未绝也。此分上中下三部,以候藏气之法。若尺中未绝,犹有生理,但寸关已不见脉,则脉已失上升之力,当再候其出入之消息以察之。若尺中小见,而按之能应指外鼓,则出入之用未失。脉再举头之义,即一再应指外鼓,能再鼓则能三鼓,举其多数言之,以别于暴来而乍鼓乍歇之谓。凡病出入升降,骤失其一,犹可救之,两者同失,则胃气已绝。若见损至脉来为难治。六至以上为至脉,三至以下为损脉。至脉来为阴绝,损脉来为阳绝,此乃藏气之损,证为难治。难治者,非不治也。盖暴病得之,犹可幸生,久病得之,真藏见矣。

7. 张仲景是什么人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8. 平脉辨证为什么不写成凭脉辨证

中医认为,杏属于热性食物,有小毒,吃多了会伤及筋骨,引起老病复发;现代营养学则强调,鲜杏里较强的酸性物质,会使胃液激增,引起胃玻 是“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想起这句顺口溜,只因正值大量水果集中上市的夏季,而每每路过这些...1753

9.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区别

东汉张仲景著述的《金匮要略》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撰于3世纪初。作者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杂病”部分,经晋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共3卷上卷为辨伤寒,重卷则论杂病,下卷记在药方。.后北宋校正医书局林艺等人根据当时所存的蠹简文字重予编校,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仍厘订为3卷,改名《金匮要略方论》。全书共25篇,方剂262首,列举病症六十余种,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证。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专著。撰于公元200-205。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 。《伤寒论》全书共12卷,22篇,397法。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个。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他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的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候归纳出症候特点、病变部位、损及何脏何腑,以及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

阅读全文

与平脉辨证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科学院无形资产管理办法 浏览:67
注册资本金认缴期限 浏览:828
申请商标到哪个部门 浏览:762
购买无形资产的相关税费可以抵扣吗 浏览:982
商标注册被骗怎么办 浏览:160
朗太书体版权 浏览:268
大学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浏览:680
马鞍山向山镇党委书记 浏览:934
服务创造价值疏风 浏览:788
工商登记代名协议 浏览:866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卷 浏览:985
创造营陈卓璇 浏览:905
安徽职称计算机证书查询 浏览:680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会议记录 浏览:104
泉州文博知识产权 浏览:348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会议小结 浏览:159
马鞍山揽山别院价格 浏览:56
施工索赔有效期 浏览:153
矛盾纠纷交办单 浏览:447
2010年公需课知识产权法基础与实务答案 浏览: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