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涉密工作证书

涉密工作证书

发布时间:2022-01-23 06:10:00

『壹』 2年前取得保密工作岗位资格证书,现准备从事涉密工作还需上岗培训吗

因为涉密还分绝密、机密等不同等级,并且行业不同,保密工作的要求也不同,所以,上岗前仍然需要接受培训。

『贰』 公司保密资格证书是不是涉密文件还有装备承制资格证书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28

『叁』 保密资质分几种啊

保密资质分三种,分别是:甲级、乙级和单项三种资质。

1、甲级资质单位可在全国范围专内从事属涉密系统集成业务。

2、乙级资质单位仅限在所批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辖行政区域内从事涉密系统集成业务。

3、单项资质单位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但仅限承接所批准的涉密系统集成单项业务,如:软件开发综合布线、系统服务、系统咨询、屏蔽室建设、风险评估、工程监理、数据恢复等。

(3)涉密工作证书扩展阅读:

申请条件/资格: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成立(港澳台地区除外);

2、由中国公民投资、中国法人投资或国家投资的企事业单位;

3、具有法人资格三年(含)以上,无违法记录;

4、工作人员仅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中国公民;

5、具有胜任涉密系统集成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6、具备符合国家保密局规定的安全保密措施和硬件环境。

符合以上基本条件的企事业单位方可提出申请。

『肆』 我是做保密工作的,想考一个有关保密类的证书,请问大家什么证书和保密有关

国家有一个保密干部的培训,你可以报名参加

『伍』 保密资质是什么

保密资质即涉密系统集成资质,是指从事涉密系统业务的单位所需要具备的从事涉及国家秘密活动的资格和保守国家秘密的能力。

根据国家保密局《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的规定,涉密系统集成资质实行行政审批制度。申请从事涉密系统集成资质业务的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须经有关国家保密工作部门审批,授予《资质证书》。

涉密系统集成资质依据其资本构成、人员构成、技术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保密设施等要素进行综合评定。

资质单位要求

根据《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保密标准》

甲级资质单位应当设置专职保密总监,保密总监为单位领导班子成员。

3.2.1.2甲级资质单位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由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保密总监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组长由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保密总监担任,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应当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乙级资质单位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由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分管保密工作负责人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组长由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分管保密工作负责人担任,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应当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以上内容参考:国家保密局-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保密标准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

『陆』 如何考取保密员资格证

摘要 保密师职业资格证书必须通过培训能够取得。想从业这一岗位,在这一制造行业有所发展,就务必要报考取这一证书,这是毋庸置疑的。因而,报名参加培训认证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环节。

『柒』 哪些行业或单位需要办理保密资质证书

保密资质(格)管理在不少领域缺位,安全风险突出。随着军民融合战略的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将由最初的科研生产、军队保障、人才培养、国防动员等重点领域,拓展到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等更为宽广的新兴领域,现有的3个保密资质(格)已经远不能满足这一进程的要求。例如,近年来随着军民融合的深入推进,在军事设施建设、涉军中介服务等领域,已经有不少社会企业承接涉密项目,接触和知悉涉密信息。但对这些企业,并没有相应的保密资质(格)和保密标准,尽管采购单位与承担涉密项目的企业也签订了保密协议,明确了保密义务,不少企业仍然缺少基本的保密意识、常识和保密管理能力,不具备安全保密技术防护能力,保密管理漏洞隐患十分突出。
事密成(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2月。我们以客户安全、保密、涉密需求为导向,构建了完整的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信息系统安全服务资质、军工保密资质、涉密系统集成资质、国家秘密载体印制资质、军工涉密业务咨询服务单位备案资质认证咨询、安全保密产品规划一站式解决方案。从保密制度的建立、保密管理的培训、体系支撑文件和过程文件的优化、保密设备选型等一揽子服务解决客户所面临的问题。
事密成(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服务的目的不仅仅让企业从安全、保密管理制度上得到进一步提升,而且从资质上能丰富企业的业务需求,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强人一步。

『捌』 保密资质和涉密资质有什么区别

壹、“涉密”和“保密”名称的区别
“涉密资质”全称: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保密资质”全称: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认证。
贰、业务领域的区别
(一)“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是经过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确认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的法定资格,IT领域的国字号资质。“涉密信息系统集成”是指涉密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监理和运行维护等活动。
1、涉密集成资质包括总体集成、系统咨询、软件开发、安防监控、屏蔽室建设、运行维护、数据恢复、工程监理,以及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许可的其他涉密集成业务。取得总体集成业务种类许可的,除从事系统集成业务外,还可从事软件开发、安防监控和所承建系统的运行维护业务。
2、资质单位应当在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许可的业务种类范围内承接涉密集成业务。承接涉密系统咨询、工程监理业务的,不得承接所咨询、监理业务的其他涉密集成业务。
3、”国家秘密载体印制资质“是指以印刷、复制等方式制作国家秘密载体的行为。涉密印制资质是指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许可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国家秘密载体印制业务的法定资格。涉密印制资质包括涉密文件资料、国家统一考试试卷、涉密防伪票据证书、涉密光电磁介质、涉密档案数字化加工,以及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许可的其他涉密印制业务。
(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认证是国家对承担涉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企事业单位进行保密基本条件的评价和认可,是国家批准的一项涉密行政审批工作。
根据《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认定办法》规定:国家对承担涉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实行保密资格认定制度。承担涉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保密资格。
叁、资质等级区别
(一)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 分为甲级和乙级两个等级。甲级资质单位可以从事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信息系统集成业务。乙级资质单位可以从事机密级、秘密级信息系统集成业务。
(二)最新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分为两个等级分别为 一级、二级。一级保密资格单位可以承担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科研生产任务;二级保密资格单位可以承担机密级、秘密级科研生产任务。2021年6月3日,国务院发文,取消军工三级保密资质,二三级合并。
肆、主管机构、审核周期、有效期的区别
(一)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由国家保密局、省保密局、省军融合办、市军融办共同负责;审批时间周期为:7-9个月,认证有效期为3年。
(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认证由国家保密局会同国防科工局、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共同负责;审批时间周期为:7-9个月,认证有效期为5年。
伍、基础条件的区别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认证:30个装备承制受理点开具等级建议表、密级证明,军工合作协议或者意向合作协议。

『玖』 河北省涉密岗位资格证书怎么考

联系河北省保密局,他们会组织有关培训和考试。

『拾』 涉密资质分哪几种

根据国家保密局修订下发的新的管理办法规定,涉密系统集成资质分为甲级、乙级和单项三种,并引入了评估机制。
1)甲级资质单位可在全国范围内承接涉密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实施业务,并仅可承担本单位承建的涉密信息系统的系统服务和系统咨询工作,不得从事其它单项资质业务。
2)乙级资质单位仅限在所批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辖行政区域内承接涉密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实施业务,并仅可承担本单位承建的涉密信息系统的系统服务和系统咨询工作,不得从事其它单项资质业务。
武汉好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企证易 ” 品牌 商标 持有),华中区领先的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评估(CS)、 两化融合贯标、ITSS运维评估认证、CMMI评估认证、 信息系统安全服务资质(CCRC)、 涉密系统集成资质、涉密档案数字化加工资质、军工保密资质、人行备案AAA信用等级、ISO27001、ISO20000专业一条龙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3)单项资质单位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但仅限承接所批准的涉密系统集成单项业务,如:软件开发、综合布线、系统服务、系统咨询、屏蔽室建设、风险评估、工程监理、数据恢复等。作为我国信息安全行业最高级别的安全集成认证,目前国内只有少数顶级自主信息安全企业具备该认证的最高级别甲级资质等。

阅读全文

与涉密工作证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三兴商标织造有限公司 浏览:657
加强和改进公共服务实施方案 浏览:991
迷你世界创造熔岩号角 浏览:479
爱奇艺激活码有效期 浏览:507
医疗纠纷官司南方周末 浏览:855
公共服务类大楼的物业管理方案 浏览:284
电影版权买卖合同范本 浏览:167
口罩在商标注册属于哪个类目 浏览:25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
穂康投诉 浏览:146
嘉兴万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34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浏览: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浏览:867
国办发明电200330号 浏览:602
公共服务事项自查报告 浏览:872
2014年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浏览:873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题库 浏览:245
购买软件使用权合同 浏览: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