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成果川西

成果川西

发布时间:2022-01-23 03:08:38

⑴ 川剧的由来

川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乃至更早的时期,而后两汉的角抵百戏,为早期的川剧奠定了基础。

据《太平广记》及《稗史汇编》等文献记载,自蜀郡守李冰起,便有《斗牛》之戏。三国时期,更是出现了四川第一曲讽刺喜剧《忿争》,可谓川剧喜剧的鼻祖。

至唐五代时期,是川剧最为鼎盛之期,出现了“蜀技冠天下”的局面。这一时期常演的剧目有《刘辟责买》、《麦秀两岐》和《灌口神》等。并出现了中国戏曲史上到目前为止最早的戏班,即《酉阳杂俎》中所载的干满川、白迦、叶硅、张美和张翱五人所组成的戏班。

从《斗牛》之戏到宋杂剧《酒色财气》,历时千有余年,它们是地地道道的“四川戏”,可以视为广义的川剧。而现代意义上的川剧,应该说是在宋元南戏、川杂剧、元杂剧基础上的产生于明代的“川戏”开始的。

至清代川剧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和灯戏五种不同的声腔杂陈,晚清时期,便出现了五腔共和的新局面,使川剧面目为之一新,各类声腔的特色剧目和保留剧目开始形成。其后的川戏改良运动,成立了”戏曲改良公会”,集资兴建了“悦来茶园(今锦江剧场旧址)”、“蜀剧部”等演出场所。

由此,川剧艺人自己组织的“三庆会”于1912年成立,也现了康子林,杨素兰,萧楷臣等一大批名角,精英多达三百余人。创作上也出现了赵熙的《情探》,黄吉安的《三尽忠》、《柴市节》等一大批名人名戏,流行剧目多达700余个。

20世纪以来,虽然也现了以刘怀叙为代表的“川剧创作家”们所创作的现代戏,但国家处于黑暗时期,川剧也开始衰落了;建国后,在党和新中国的扶持下,川剧又开始焕发艺术青春,重新进入自己的“黄金时代”。

(1)成果川西扩展阅读

流派艺术

川剧由于各种声腔流行地区和艺人师承关系,逐渐形成一些流派。在这些流派中,除象旦行浣(花仙)派、丑行傅(三乾)派、曹(俊臣)派等以杰出艺人称派外,主要则是按流行地区区分为四派:

一是“川西派”,包括以成都为中心的温江地区各县,以胡琴为主,形成独特的“贝调”;

二是“资阳河派”,包括自贡及内江区和县市,以高腔为主,艺术风格最为谨严;

三是“川北派”,包括南充及绵阳的部分地区,以唱弹戏为主,受秦腔影响校多;

四是“川东派”,包括川东以及重庆一带,由于来此演出的外地剧种很多,导致其特点是戏路杂,声腔多样化。

近半个世纪以来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演员有:

小生袁玉堃、曾荣华、姜尚峰、谢文新;旦角琼莲芳、阳友鹤、杨云凤、薛艳秋、胡漱芳、陈书舫、许倩云、竞华、杨淑英;

正生陈淡然、司徒慧聪;丑角周企何、刘成基、周裕祥、陈金波、李文杰,武生彭海清。另外还有名鼓师王官福、苏鸣清等。

⑵ 三星堆与巴蜀古国有什么关系

学术界普遍认为,三星堆遗址是古蜀国的一个重要统治中心。蜀国是川西平原的一个古国,但它的面貌一直不为人知。千百年来,人们对它的了解,仅限于西汉扬雄的《蜀王本纪》和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中残缺不全的记载。三星堆文化的发现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学者们开始对历代发现于川西地区的不同于中原地区的一些古器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肯定了巴蜀文化的存在,进而又勾画出古蜀国文明的初步轮廓。通过对遗址进行的深入调查表明,三星堆遗址总面积为12平方公里,在三星堆的东、西、南三面,还发现了巨大的城墙,证明它是一个古城。这个城东西长1800多米,南北宽1400米,总面积2.6平方公里。城墙始筑于商代前期。城内已发现房屋基址40多间和许多窖穴,祭祖坑和其他遗存分布于城内各个部位。从古城中的发现可以看出,蜀国是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古国。尤其对神权力量的信服程度高深。

据测定年代数据和考古工作者的推断,三星堆祭祀坑的年代分别为公元前14世纪和公元前11世纪左右。

尽管对三星堆祭祖坑乃至三星堆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要完全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尚须作大量工作。随着成都平原及其附近地区的考古工作不断扩大,新资料不断出现,一些结论将会受到挑战,不少学术问题的讨论将继续进行,但对有些问题的认识也会不断趋于深入。

⑶  勘探现状与勘探成果分析

一、勘探现状

截至1999年底,四川盆地经历了油气勘探46年的历程,累计完成二维地震200980.392km,三维地震3125.819km2,累计完成井3769口(其中探井2940口),获工业气井1489口(其中探井1059口),工业油井509口(其中探井319口)。发现地面构造259个和潜伏构造428个;已钻探地面构造153个和潜伏构造224个,圈闭钻探率54.88%;钻探获油气的地面构造98个和潜伏构造167个,圈闭钻探成功率70.29%;获气田97个和油田13个,发现含气构造60个和含油构造6个;获工业油气层19层。截至1999年底(表10-1),获剩余预测储量2070.37×108m3,剩余控制储量1238.19×108m3,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5787.07×108m3,三级储量合计9095.63×108m3,天然气资源发现率12.66%,探明率8%。

表10-1四川盆地勘探成果表

(资料截至1999年底)

四川盆地勘探程度不均,总体达到中等程度。从钻井密度和圈闭钻探率两项主要指标衡量,钻井密度最大的是川南地区,其次是川西南地区,而川东、川中、川西北三个地区钻井密度都很低。

四川盆地已发现地面背斜构造圈闭和潜伏构造圈闭钻探率均比较高。截至1999年底,在已发现地面背斜构造圈闭259个,已钻探153个,钻探率为59.34%,其中川南地区和川西南地区分别高达75.47%和80.00%。川东地区相对较低,潜伏构造428个,已钻224个,钻探率52%。钻探率较低的地区是川中和川西北地区,未钻探的潜伏构造多为埋藏深、圈闭小、圈闭资源量少。而非构造圈闭的勘探还刚开始,并且获得了一些好的成果。上述情况表明,四川盆地的待勘探领域是广阔的,但是勘探的难度和风险将会越来越大。

二、勘探成果分析

1.气田个数多,大中型气田少;裂缝性气田储量小,层状孔隙型气田储量大

截至1999年底,四川盆地共获气田97个,获得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5787.07×108m3。以气田为单元计,其中气田探明地质储量大于300×108m3的大型气田5个(即卧龙河、五百梯、沙坪场、威远及磨溪气田),累计探明地质储量2149.67×108m3,占全盆地探明地质储量的37.15%;探明地质储量介于(50~300)×108m3的中型气田22个,其探明地质储量合计2450.95×108m3,分别占四川盆地气田总数和总探明地质储量的22.68%和42.35%;探明地质储量小于50×108m3的小型气田70个,其探明地质储量合计1186.45×108m3,分别占四川盆地气田总数和总探明地质储量的72.17%和20.50%。从上述已探明气田储量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四川盆地目前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主要集中在少数大中型气田中,这为气田的高效开发创造了很好的先决条件。在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中,裂缝性气田47个,累计探明储量为1440×108m3,只占总探明储量的1/4。

上述勘探成果表明,今后一段时间内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仍以寻找层状孔隙型储层为特征的大中型气田为主要勘探方向。

2.天然气资源大且分布不均,资源探明程度低

四川盆地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震旦系到侏罗系8个层系(Z、

—O、C、P1、P2、T1—2、T3、J)。根据第二轮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总资源量为83.203×108t(油当量),其中天然气资源量为71851×108m3,占总资源量的86%,石油资源量为11.351×108t,占总资源量的14%。可见,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占主导地位。

油气资源分布不均,天然气在上述8个层系中均有分布,但石油只分布在侏罗系。从层系上看,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下古生界(包括震旦系)、C以及T3,分别占总资源量的29.8%、18.8%、15.9%。从地区上看,川东地区油气资源最丰富,占全盆地总资源量的34%;其次是川中占24%;再其次川北占14%。再从不同地区不同层系资源分布看,川东地区石炭系资源占主导地位,其次是下古生界和三叠系,川南、川西南均以下古生界和三叠系占主导地位,川中以侏罗系石油和上三叠统天然气为主;川西主要以上三叠统天然气为主,川北主要以三叠系和侏罗系为主。

油气分布格局与盆地的形成、演变分不开,盆地演化的有序性决定了盆地油气资源分布的有序性。早古生代四川盆地作为上扬子克拉通的组成部分,大面积分布巨厚的烃源岩形成了丰富的油气资源。就川东地区而言,巨厚的志留系烃源岩为石炭系天然气成藏提供了资源保障,上三叠统坳陷生烃中心和沉降中心相吻合,主要分布在川西坳陷带。侏罗系湖盆区主要分布川中,适中的有机质热演化使得川中石油资源丰富。

值得说明的是油气资源评价结果受当时的勘探程度、地质认识限制。随着勘探程度和地质认识的提高,早期油气资源评价结果可能与勘探成果不匹配,甚至出现矛盾。因此,油气资源的评价必须以动态的观点来看待。“八五”以来的勘探实践,尤其是“九五”以来的勘探证实,四川盆地油气资源预测与勘探实践结果相佐,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资源量巨大,探明程度很低。如下古生界(包括震旦系)资源量巨大,占全盆地总资源量近1/3,但截至到目前下古生界勘探只发现了威远气田以及一些含气构造,资源探明率很低,小于2%。另外,川西的上三叠统探明率也不到5%。②资源量过低,已发现的圈闭资源量、储量超过资源量。如川西侏罗系在二轮资源计算石油资源量折算成天然气资源仅有11.4×108m3,目前已探明三级储量远大于资源量。川东的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预测鲕滩圈闭资源量已近7000×108m3,也远大于资源量。因此有必要对四川盆地油气资源量进行重新计算。

目前,四川盆地在六个层系获得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见表10-2),从新到老分别为侏罗系、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奥陶系及震旦系。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主要集中在石炭系、三叠系和二叠系气藏中,三层探明地质储量合计达5352.99×108m3,占整个四川盆地探明地质储量的92.50%,剩余可采储量合计为2226.55×108m3,占整个四川盆地探明剩余可采储量的99.34%,其中石炭系(全部分布在川东地区)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及剩余可采储量分别为2639.60×108m3和1486.68×108m3,分别占四川盆地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及剩余可采储量的45.61%和66.33%。因此,石炭系、三叠系、二叠系气藏,特别是石炭系气藏还有很大的开采潜力。

表10-2四川盆地各层系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统计表

(资料截至1999年底)

从地区来看(见表10-3),目前四川盆地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主要分布在川东地区,探明地质储量达3511.72×108m3,占整个四川盆地探明地质储量的60.68%,探明可采储量为2582.86×108m3,占整个四川盆地探明可采储量的63.67%,其次为川西南、川南地区,而川西北、川中地区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及可采储量较少,均不到500×108m3

表10-3四川盆地各地区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统计表

3.天然气勘探实现了两个大的转折

(1)1977年发现相国寺石炭系孔隙性气藏,是四川盆地勘探发生重大转变时期,首先是以勘探裂缝性气藏为主,转变到以勘探孔隙性气藏为主;在勘探指导思想和决策方面,明确提出以孔隙性储层为对象,以大中型气田为目标,大力甩开勘探,争取较大的新发现;在勘探技术方面,由模拟地震发展到数字地震,形成了高陡复杂构造处理解释技术、储层横向预测技术、侧钻中靶技术等。由于指导思想、决策正确和技术进步,取得了重大的勘探成果,获得了五百梯、沙坪场、大池干井、高峰场等一批大中型气田,实现了四川盆地储量高速增长,累计获石炭系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为2639.6×108m3

(2)“九五”期间川东北部三叠系飞仙关组鲕滩勘探的突破以及川西地区侏罗系次生气藏勘探的突破,实现了川东石炭系的接替以及勘探领域由川东向川北、川西北的转变,勘探层系由石炭系向二叠系、中生界的转变。

位于开江-梁平海槽区南侧已发现有铁山南、双家坝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在海槽北侧地区有“九五”期间发现的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即渡口河、罗家寨构造带和铁山坡等,这一发现是继川东石炭系发现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现已发现铁山、渡口河、铁山坡等飞仙关组鲕滩气藏10个,获探明地质储量为319.69×108m3、控制储量为35.19×108m3,预测储量为365.54×108m3,三级储量合计为720.42×108m3(不含高桥、罗家寨储量),在川东地区排名第二,勘探成效十分显著。在海槽北侧地区即渡口河—五宝场地区预测飞仙关组鲕滩圈闭22个,面积达795.81km2,圈闭资源量达6764×108m3。飞仙关组鲕滩为岩性-构造复合圈闭气藏,储层主要为溶孔鲕粒云岩、溶孔云岩和溶孔鲕粒灰岩。

川西白马—松华地区地震勘探始于1967年,先后在该区共作6轮地震工作(线距0.7~1.2km)及油气综合化探。钻探始于1995年,于1995年7月在白马庙潜伏构造钻探的白马1井,在侏罗系蓬莱镇组获工业气流,从而揭开了该区浅层侏罗系天然气勘探的序幕。到2000年3月底为止,以蓬莱镇组为目的层已钻探46口,测试获工业气井25口,钻探成功率为54.35%,获天然气控制储量为391.76×108m3。此外,在川西地区的观音寺、三皇庙、苏码头等构造也发现了侏罗系浅层气藏。

⑷ 葛肖虹的研究成果

主持承担科研项目与获奖情况:
1978—1980年主持承担北京密云地区地震地质研究,即墙子路-喜峰口、马坊断裂,密云水库东侧葡萄园断裂的活动构造研究,成果获北京市1980年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3—1986年参加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攀西裂谷”和南方碳酸盐岩找油第20-1项,为三级课题W-5-7(D)项目负责人,成果获地质矿产部1987年科技成果三等奖;
1987—1991年主持承担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青海石油管理局资源评价项目“柴达木盆地区域构造特征及其演化”,成果《柴达木盆地的形成与演化》由国家科委作为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正式登记,颁发证书(证书编号:017094),获1997年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三等奖,入编1998年度《世界华人重大科学成果公报》,并颁发证书(登记号:202766);
1990—1995年参加主持地质矿产部“八五”重大专项项目《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GGT)多学科综合研究》项目(85-06-202),为项目副负责人,负责组织项目技术工作实施与管理;
1993—1996年主持承担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吐-哈石油会战指挥部委托项目《吐鲁番-哈密盆地构造复位研究》,成果获地质矿产部1996年科技成果三等奖;
1997—2000年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阿尔金断裂运动学特征及其对中国西北大陆构造的影响》(科学部编号4977215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国际合作项目《阿尔金断裂带运动学变形年代学研究》(99国科金外资助字49910130800号;2000国科金外资助字40010131363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青海石油管理局项目《格斯断槽与柴西地区含油气评价》;
2001-2004年主持承担吉林大学、青海油田分公司、奥地利 萨尔茨堡大学 地质-古生物系国际合作项目《阿尔金断裂、昆仑山前推覆体对柴达木盆地构造形成的控制及柴西地区有利Ⅱ级油气聚集带的预测》,为项目总负责人;2003-2005年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阿尔金山构造隆升与柴达木盆地沉降的时代耦合研究》(科学部编号:40272099)。

发表的论文/专著:
1. 葛肖虹、任收麦、马立祥、吴光大、刘永江等,青藏高原多期次隆升的环境效应,地学前缘,2006,13(6):118-130
2. 葛肖虹、任收麦、刘永江、袁四化,中国大型走滑断裂的复位研究与油气资源战略选区预测,地质通报,2006,25(9-10):1022-1027
3. 任收麦、葛肖虹、杨振宇、林源贤、胡勇等,36Cl 断代法应用于青藏高原末次快速隆升的构造事件研究,地质学报,2006,80(8):1110-1117
4. Liu, Y.-J., Neubauer, F., Genser, J., Takasu, A., Ge, X.-H. and Handler, R. 40Ar/39Ar ages of the blueschist facies pelitic schists from Qingshuigou in the Northern Qilian Mountains, Western China. Island Arc, 2006, 15(1), in press.
5. A.B. Rieser, Y. Liu, J. Genser, F. Neubauer, R. Handler, X. Ge. Uniform Permian 40Ar/39Ar detrital mica ages in the eastern Qaidam Basin (NW China): where is the source? Terra Nova,2006,18:79-87, doi: 10.1111/j.1365-3121.2005.00666.x.
6. 葛肖虹、任收麦,中国西部治理沙漠化的战略思考与建议,第四纪研究,2005,25(4):484-489;
7. A.B. Rieser, F. Neubauer, Y. Liu, X. Ge. Sandstone provenance of north-western sectors of the intracontinental Cenozoic Qaidam basin, western China: Tectonic vs. climatic control. Sedimentary Geology,2005,177:1-18.
8. 王亚东,刘永江,常丽华,Andrea B.Rieser, 计桂霞,沉积物粒度分析在阿尔金山隆升研究中的应用,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35(2), 155-162
9. 葛肖虹、刘永江、任收麦,青藏高原末次快速隆升与“亚澳”陨击事件,第四纪研究,2004,24(1):67-73;
10. 任收麦, 葛肖虹, 刘永江, 常丽华, 吴光大, 袁四化,晚白垩世以来沿阿尔金断裂带的阶段性走滑隆升,地质通报, 2004, 23(9-10): 926-932.
11. 任收麦、葛肖虹、刘永江,阿尔金断裂带研究进展,地球科学进展,2003,18(3):386-391
12. Y. Liu, J. Genser, X. Ge, F. Neubauer, G. Friedl, L. Chang, S. Ren, R. Handler. 40Ar/39Ar age evidence for Altyn Fault tectonic activities in western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3, 48(18): 2024-2030.
13. 刘永江, 葛肖虹, J. Genser, F. Neubauer, G. Friedl, 常丽华, 任收麦, 阿尔金断裂带构造活动的40Ar/39Ar年龄证据,科学通报, 2003, 48(12):1335-1341.
14. 葛肖虹、刘永江、任收麦,青藏高原隆升动力学与阿尔金断裂,中国地质,2002,29(4):346-350;
15. 葛肖虹、刘永江、任收麦、叶慧文、刘俊来等,对阿尔金断裂科学问题的再认识,地质科学,2001,36(3):319-325;
16. 葛肖虹、任收麦、刘永江、刘俊来等,中国西部大陆构造格架,石油学报,2001,22(5):1-5;
17. 葛肖虹,中国西部大陆构造的新认识,第二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会议文集,美国加利福尼亚斯坦福大学,2000,A369-A371;
18. 葛肖虹、刘永江、任收麦,青藏高原隆升动力学与阿尔金断裂,第三届海峡两岸三地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香港大学,2001,67-69;
19. 刘永江、葛肖虹、叶慧文、刘俊来、N. Franz、J. Genser、潘宏勋、任收麦,晚中生代以来阿尔金断裂的走滑模式,地球学报,2001,22(1),23-28;
20. Yongjiang Liu, J. Genser, F. Neubauer and Ge Xiaohong. Blueschists from Qingshuigou in the Northern Qilian Mountain, China. Schweizerische Mineralogische und Petrographische Mitteilungen;
21. Franz Neubauer, Johann Genser, Yongjiang Liu, Xiaohong Ge. The Aka´sai basin: an active peripheral foreland basin to the Altyn orogen, China? Geologische Rundchau;
22. 刘永江、葛肖虹、叶慧文、陈文等,阿尔金断裂变形岩激光微区40Ar/39Ar年龄及其构造意义,科学通报,2000,45(19):2101-2104;SCI检索
23. Liu Yongjiang, Ye Huiwen, Ge Xiaohong, Liu Junlai, Pan Hongxun, Chen Wen,Laser Probe 40Ar/39Ar Dating of Micas on The Deformed Rocks From Altyn Fault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ons, Western China,Earth Science Frontiers,2000,7(Suppl.):233-234;
24. Ge Xiaohong, Liu Yongjiang, Ye Huiwen, Liu Junlai, Pan Hongxun, Ren Shoumai,Research Progress of Altyn Fault in Western China,Earth Science Frontiers,2000,7(Suppl.):243-244;
25. 葛肖虹、刘俊来,被肢解的西域克拉通,岩石学报,2000,16(1):59-66;SCI检索
26. 潘宏勋、葛肖虹、刘俊来,对祁连山北缘榆木山隆起的质疑,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0,30(1):9-13;
27. 陈文、葛肖虹、刘新宇、刘永江、张思红、叶慧文,用激光微区40Ar/39Ar定年技术研究阿尔金断裂系变形作用时代,2000 Extended Abstracts with Program-The Second World Chinese Conference on Geological Sciences,2000,A351-A355;
28. Liu Junlai, Pan Hongxun、Ge Xiaohong et al.,An early stage faulting along the Altun mountain range-microstructural evidences. Journal of Geoscientific Research in Northeast Asia,1999,2(2):160-165;
29. 葛肖虹,中亚大陆一次重要的板内会聚事件,地学前缘,1999,6(4):330;
30. 葛肖虹,中国西北大陆构造若干问题的新认识,大陆构造及陆内变形暨第六届全国地质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地震出版社,1999,34-35;
31. 葛肖虹、王锡魁、昝淑芹、董清水、朱晓军、柳平,新疆东北部大地构造的新认识,构造地质学—岩石圈动力学研究进展:北京:地震出版社,1999,93-104;
32. 葛肖虹、刘俊来,北祁连造山带的形成与背景,地学前缘,1999,6(4):223~230;
33. 葛肖虹、张梅生、刘永江、叶慧文、石采东,阿尔金断裂研究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思路,现代地质,1998,12(3):295~301;
34. 葛肖虹,对中国西北部找油的战略思考,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研究所编:《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第6集:12-18;
35. 葛肖虹,对中国西北部找油的思考,勘探家,1997,2(3):53-59;
36. 葛肖虹、王锡魁、昝淑芹、董清水、柳平,试论吐鲁番-哈密盆地为剪切-背驮型盆地,地质论评,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43(6):561-568;
37. 葛肖虹、段吉业、刘先文、王锡魁,中国西北的大陆构造,地质矿产部岩石圈构造与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1995年年报: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9-18;
38. Ge Xiaohong,Zan Shuqin and Wang Changgui,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Turfan-Hami basin,<Tectonics of China>,Geological Beijing,1996,p.107-173;
39. Ge Xiaohong,Duan Jiye,Liu Xianwen and Wang Xikui,Continental tectonics of northwest China,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1996,Vol.1,p.262;
40. Ge Xiaohong,Wang Xikui,Zan Shuqin,Dong Qingshui and Liu Ping,The piggyback Turfan-Hami basin,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1996,Vol.1,p.336;
41. 葛肖虹、王锡魁、 昝淑芹、董清水、柳平,吐鲁番-哈密背驮式盆地的特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学前缘,1995,2(4):241-244;
42. Ge Xiaohong,Mesozoic collision tectonics in eastern Jilin and Heilongjiang province,Northeast China:a coexistence of two tectonic regimes,IGCP-321 ,Proceedings of Four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1994;
43. 刘先文、申宁华、葛肖虹,吉黑东部中生代两种机制的碰撞构造,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4,4:385-389;
44. 段吉业、葛肖虹,论塔里木-扬子板块及其古地理格局,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2,22(3):260-268;
45. 葛肖虹、段吉业、李才、杨惠心、田玉山,阿尔金断裂与西北大地构造格局的新认识,《地球科学进展》:39,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2;
46. 张贻侠、葛肖虹、陈琦,中国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简介,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41-47;
47. Ge Xiaohong,A new recognition of the Altun fault zone and geotectonic pattern of north-west China,IGCP-321.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48. ,publishing house:1991,125~128;
49. 葛肖虹,吉林东部大地构造环境与构造演化轮廓,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学报《现代地质》,1990,4(1):107-113;
50. Ge xiaohong,Recognition of the Yanyuan nappe terrane,western Sichuan, China,Earth Science series, 1990, Vol.13,p.269-270;
51. 葛肖虹,华北板内造山带的形成史,地质论评:地质出版社,1989,35(3):254-261;
52. 葛肖虹,宁镇山脉推覆构造特征与形成,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87,17(2):143-154;
53. 葛肖虹,川西盐源推覆构造初探,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84,1期:36-43;
54. 崔盛芹、杨振升、仇甘霖、葛肖虹,燕山地区晚元古代(震旦亚代)古构造演化史,26届世界地质大会交流论文集(构造地质),1980,117-127

⑸ 西南油气田在川勘探获得哪些新成果

西南油气田着力提高油气勘探质量、全力抓好高效勘探,不但预计能全面完成全年的储量任务,而且在四川地区取得五项突出的勘探新成果,川西海相油气勘探再获新发现;南北向构造下沙溪庙组油气勘探获得新发现,隆兴1井在沙溪庙组测试日获产5.5万立方米;阆中地区须家河组油气勘探取得新进展。星101井在须家河组四段、三段测试均获得工业气流,在须四段测试日产量达17.5万立方米;川西南井研-犍为探区页岩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金页1HF井在寒武系筇竹寺组喜获日测试产量5.95万立方米,首次实现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寒武系页岩气勘探的重大突破;威页1井、永页1井在龙马溪组钻遇大厚度优质页岩,勘探突破前景明朗。

⑹ 西部地区大地电磁研究工作综述

在中国西北盆山-青藏高原地区已开展了许多大地电磁测深工作,以深部探测为目的的大地电磁剖面主要有:

·青海大柴旦-四川大足大地电磁测深剖面

·攀西裂谷带及龙门山断裂带的大地电磁剖面

·攀西裂谷地区的大地电磁剖面

·洛扎-那曲大地电磁测深剖面

·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

·羌塘地区南北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

·新疆叶城-西藏噶尔大地电磁测深剖面

·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

·中美加国际合作西藏高原大地电磁深探测剖面

·青藏高原东缘大地电磁剖面

·吉隆-三个湖大地电磁测深剖面

以上研究工作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大地电磁测量结果,其处理和解释成果散见于各种期刊文献中。

下面分别对主要剖面综述如下。

4.1.1 青海大柴旦-四川大足大地电磁测深剖面

青海大柴旦-四川大足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是中国地质大学受地矿部物化探局的委托完成的(图4.1.1)。

大柴旦-大足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自青海大柴旦,经过德令哈、都兰、花石峡、达日、阿坝、龙日坝、绵阳,止于四川大足,全长1550km;它斜贯我国大陆腹地,连接西北和西南的地质构造区,是台湾-新疆阿尔泰地学断面的组成部分。剖面所经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具多种大陆岩石圈构造类型,包括柴达木微型地块、东昆仑岩石圈缝合带、巴颜喀拉陆内造山带、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带和扬子地块。这些构造单元岩石圈的电性结构具有不同的特征,稳定地块具有清晰的层状电性结构,高阻层发育,并有较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造山带电性结构复杂,岩石电阻值降低,高导层增厚;缝合带是岩石电性结构的巨大变异带,电阻值大幅度降低,地壳和岩石圈厚度有显著变化。

图4.1.1 大柴旦-大足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电性分布图

4.1.2 攀西裂谷带及龙门山断裂带的大地电磁剖面

为了查明攀西、龙门山地区的深部电性结构并为该地区的深部地质研究提供基础资料,1984~1985年地质矿产部物化探研究所布置了两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南剖面横切攀西轴部,自云南的宁蒗经西昌直至泸州,剖面长约480km;北剖面跨龙门山断裂带,自阿坝经灌县也终止于泸州,剖面长约570km。两剖面总共18个测点(图4.1.2)。

通过攀西、龙门山地区及其邻区的大地电磁测深,发现了埋藏深度11~37km,厚5.5~11km,电阻率几到几十欧姆·米的壳内低阻层,推测它是由部分熔融的花岗岩类物质引起,在攀西及龙门山主构造带上,这一低阻层近于消失。得出了四川西部地区岩石圈的厚度,它们是80~143km。上述两个主构造带以西,岩石厚度明显增加。在主构造带上均发现了深部高阻异常,它们与重、磁异常有明显的对应关系。推测深部高阻异常是由早期大量上涌的地幔物质所造成,可能与本区最重要的一次成矿密切相关,值得进一步研究(图4.1.3,图4.1.4)。

4.1.3 攀西裂谷地区的大地电磁剖面

为了研究攀西裂谷地区地下电性结构,在1983年和1984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四川和云南两省交界地区的九个测点上做了大地电磁测深工作(图4.1.5)。测线沿东西向展布,西起丽江东至巧家,全长约300km。攀西地区大地电磁测深结果表明,这一地区可划分为三个条带:丽江至华坪、华坪至会理和会理至巧家。三个条带内电性结构有明显差异,反映出本地区地质构造十分复杂。测区内沉积层厚度为3~5km,其电阻率小于30Ω·m。在地壳中约33km深处有一低阻层,厚度为5~12km。在红格和华坪两测点之下,深度为82~90km处出现第二个低阻层,它们指示出软流层顶部埋深(图4.1.6)。

图4.1.2 攀西裂谷带及龙门山断裂带的大地电磁剖面位置

图4.1.3 云南宁蒗—四川泸州地区岩石圈电性结构图图中电阻率单位为Ω·m

图4.1.4 四川阿坝—泸州地区岩石圈电性结构图电阻率单位为Ω·m

图4.1.5 测区和测点分布图

图4.1.6 用一维反演模型绘制的测线剖面图

4.1.4 洛扎-那曲大地电磁测深剖面

在1980~1982年中法两国科学家开展“喜马拉雅地质构造与地壳上地幔形成演化”合作研究期间,双方共同完成了洛扎-那曲的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剖面全长40km,穿过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和羊八井地热区(图4.1.7)。

图4.1.7 洛扎-那曲剖面大地电磁测深点分布图

图4.1.8 为洛扎-那曲剖面大地电磁测深点地电模型图,由图可以看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两侧电性分布差异较大。在雅鲁藏布江北侧壳内普遍存在高导层,高导层厚度为7~17km,电阻率为2~8Ω·m;高导层埋深为17~41km,从南向北逐渐加深。壳内高导层埋深与地震低速层埋深基本吻合,推测该层可能是部分熔融的花岗岩层。

图4.1.8 洛扎-那曲剖面大地电磁测深点的地电模型地震的低速层

大地电磁测深结果发现,在洛扎有一个早于主中央断层的缓倾角逆掩断层,可能是温度较低的印度板块沿此断层及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向北俯冲到西藏地壳之下,俯冲摩擦产生大量的热,使上地壳岩石部分熔融,形成壳内高导层。在倒不龙一带可能存在着熔融地幔岩的底辟上升,垂向的应力使岩石圈变薄并产生张性断裂,为藏南的水热活动提供热源及通道。测区岩石圈厚度为120~170km,南部薄,北部厚。

4.1.5 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及地质矿产部共同资助下,从1987年开始,地质矿产部及中国科学院所属8个单位合作,由六十多位地质和地球物理学者参加,共同完成了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YGT)研究。YGT南起亚东,中经康马、拉萨、羊八井、安多、沱沱河、格尔木,全长1400km。沿断面共作了29个大地电磁测深点(图4.1.9)。

测区内电性分布在横向上可分出5个构造区:喜马拉雅、拉萨、羌塘、巴颜喀拉和昆仑构造区。纵向有5个电性层(图4.1.10):低阻表层,电阻率1~10Ω·m,厚度小于500m;上地壳高阻岩石层,电阻率100~1000Ω·m,厚度15~25km;壳内高导层,电阻率1~10Ω·m,厚度5~10km;壳幔高阻层,电阻率1000~30000Ω·m,厚度百余千米;上地幔高导层,电阻率约50Ω·m,其顶部埋深南部浅北部深,在雅鲁藏布江上隆地区,最浅约100km,在羌塘地体下最深约200km。在雅鲁藏布江和康马处地下有两个由浅至深向北倾斜的高导薄层,它们可能反映这两个俯冲带处于上部破碎,地表水下渗,深部因剪切热而形成局部熔融,使电阻率降低。

4.1.6 羌塘地区南北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

1993年以来石油系统为勘探油气,在西藏羌塘地区布置了若干条南北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其中一部分深部测点可穿透岩石圈。以冈玛错-西亚尔岗隆起和唐古拉隆起为界把羌塘盆地分为南北羌塘。

图4.1.9 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测线与测点的分布图

大地电磁测深结果表明,南北羌塘深部电性分布差异十分明显。在北羌塘,壳内有一个高导层,深度一般为10~30km,电阻率为1~60Ω·m。在班公错-怒江缝合带和南羌塘地区,上、下地壳各存在一个高导层,上地壳高导层深度为10~25km,电阻率为10~80Ω·m;下地壳高导层埋深为40~70km,电阻率为3~50Ω·m。在班公错-怒江缝合带,两侧壳内高导层表现为由南向北俯冲,且下地壳高导层向北增厚。下地壳高导层可能是由于印度板块以低角度向青藏高原地壳挤入过程中,地壳物质破碎及摩擦升温所致。在班公错-怒江缝合带南侧至北羌塘,岩石圈厚度逐渐增加,陡度较大。巨厚的北羌塘岩石圈构成了一道天然屏障,阻止印度板块继续向北运移。

4.1.7 新疆叶城-西藏噶尔(狮泉河)大地电磁测深剖面

1989年,国家地震局在青藏高原西部从新疆喀什至红其拉甫及新疆叶城至西藏噶尔(狮泉河)做了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剖面北起塔里木盆地,横跨昆仑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至冈底斯西段,全长800km(图4.1.11)。

地体和缝合带年龄由北向南不断变新,分别为奥陶纪—志留纪、二叠纪—三叠纪、晚三叠世、晚侏罗世和始新世。探测结果表明,不同测段地下电性分布差异较大,有的地段壳内有两个高导层,有的地段则只有1个高导层。第1个高导层埋深为10~35km,第2个高导层埋深为30~65km。以南昆仑缝合带为界,缝合带以南壳内高导层自南向北逐步加深;而其北侧壳内高导层埋深有自北向南加深的趋势,壳内高导层向北倾的梯度明显地大于南倾的梯度。但是,总体上看,本地区壳内高导层向南或向北倾斜的梯度都较缓,说明在高原的西部,印度板块地壳是以低角度挤入欧亚板块的,而且碰撞的强度比高原中部和东部要弱,表明测区已处于青藏高原边缘地区。测区内上地幔高导层埋深为100~150km,也和青藏高原周边上地幔高导层埋深相吻合(图4.1.12)。

图4.1.10 亚东-格尔木剖面二维地电模型图中数字单位为Ω·m

图4.1.11 新疆叶城-西藏噶尔剖面大地电磁测点位置图

4.1.8 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

继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YGT)完成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地质矿产部又共同资助了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GET)研究。GET与YGT首尾相接,南起格尔木,往北穿过柴达木盆地,经哈拉湖切过祁连山,过河西走廊,越过北山,止于中蒙边界附近的额济纳旗,全长900km(图4.1.13)。1992~1993年对GET开展了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多学科的野外调查和资料综合分析。地球物理剖面沿断面进行了宽角反射和折射深地震测深、重力测量、磁力测量、热流和大地电磁测量,从北祁连至河西走廊进行了深地震反射测量。

根据电性分布,把整个断面分为5个地体,从南往北依次为:柴达木地体、中南祁连地体、北祁连地体、北山南部地体和北山北部地体;和YGT相似;在纵向上分出5个电性层,即地表覆盖层、上地壳、壳内高导层、下地壳和上地幔软流圈;壳内高导层埋深不尽一致,大致在5~30km,电阻率为2~20Ω·m。和高原内部不同,壳内高导层没有一致北倾的特征,而是南倾、北倾交互出现;岩石圈厚度在145~155km之间(图4.1.14)。

图4.1.12 新疆叶城-西藏噶尔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的地质解释结果图

图4.1.13 额济纳旗-格尔木剖面大地电磁测点位置图

图4.1.14 额济纳旗-格尔木剖面大地电磁成果解释图

4.1.9 中美加国际合作西藏高原大地电磁深探测剖面

从1995年开始,中美加三国科学家在藏东南地区做了6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图4.1.15):亚东-雪古拉,雪古拉-当雄,达孜-巴木错,德庆-龙尾错,那曲-格尔木,错那-墨竹工卡,吉隆-措勤。大地电磁观测结果将在后面详细描述。

4.1.10 青藏高原东缘大地电磁剖面

在“973”项目的支持下,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于2000年8~11月在川西—藏东地区开展了大地电磁探测工作。根据研究目标,在川西—藏东地区布设了三条MT剖面,共完成测点76个。第一条是EW向剖面,东起自四川资中甘露镇(29°52',104°46'),沿川藏公路,经洪雅、雅安、康定、雅江、理塘,终止于四川西部的巴塘县(29°52',104°46'),全长约680km,布设测点48个;第二条剖面呈SSW—NNE向,由四川西南部的稻城县桑堆乡(29°24',100°10'),向北东穿过雅江、道孚,直至金川县的观音桥(31°41',101°39'),长达350km左右,布设测点18个。为了加强对鲜水河断裂深部结构的控制,在上述第二剖面的东侧又增设了一条SSW—NNE向剖面,该剖面从西南部的新都桥(30°03',101°29')向北东延伸,经乾宁、丹巴,至金川县的安定乡(31°17',101°29'),长约170km,布设测点10个。测区位置及MT测点布设见图4.1.16。

利用大地电磁测深(MT)方法对青藏高原东缘地区进行了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探测研究,发现该区具有特殊的电性结构特征。探测结果清晰揭示出:①鲜水河断裂带是一条规模巨大的岩石圈断裂,它是川滇菱形块体的重要边界断裂;②测区为强震多发区,块体两侧介质的差异是强震活动带重要的深部背景;③川滇菱形块体北部地区十几千米下,发现存在大规模低阻体,电阻率仅为几至几十欧姆·米,该层向东约以45°角向东南下延,与青藏高原隆起侧向挤压,物质向东流变,受刚性块体阻挡有关;从深部介质电性特征,推断现今川滇菱形块体北部处在热状态,是近代很活动的块体之一;④测区内岩石圈厚度由西段(川滇北部块体)逐渐向东(扬子块体)增厚(彩图2)。

图4.1.15 青藏高原大地电磁剖面位置

4.1.11 吉隆-三个湖大地电磁测深剖面

在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资助下,为了研究拉萨地体和羌塘地体的电性结构分布情况以及班公错-怒江和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深部电性状况,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1994年夏季沿84°E~86°E线从吉隆至三个湖完成了包括大地电磁测深的深部综合地球物理剖面。沿测线南起吉隆,穿越萨嘎、改则、鲁谷,北到三个湖,共布设了16个大地电磁测深点(图4.1.17)。

萨嘎以南壳内高导层埋藏浅、厚度大,平均埋深6~10km,厚度5~12km;由于14,15,16三点得到的视电阻率曲线普遍较低,由此反演得到的50~55km深处的低阻体为下地壳高导层或壳幔混合过渡层。

图4.1.16 研究区构造背景及大地电磁测线、测点位置

图4.1.17 吉隆—鲁谷大地电磁测深的台站位置

鲁谷以北地区的岩石圈电性结构与雅鲁藏布江以南相似,只是其高导层埋深加大,为15~30km,厚6~8km。自萨嘎至鲁谷,以改则附近为界,在其南,地壳又被达瓦错南断裂分为两个区,南区壳内发育双高导层,上地壳高导层埋深约10km,厚度约1.2km,下地壳高导层埋深35km,厚度5~7km;北区壳内高导层埋深20~45km,厚度5~10km,并且显示出由南到北逐渐加深的趋势。在改则以北,壳内发育双高导层,上地壳高导层埋深16km,厚约1.5km,下地壳高导层埋深55~60km,厚5~7km。

在改则以南,除在达瓦错附近有一局部隆起,上地幔软流圈起伏不大,平均埋深100km,自改则向北,软流圈埋深急剧增加,至鲁谷达最深230km(图4.1.18)。

图4.1.18 吉隆-三个湖剖面岩石圈电性结构分布图

⑺  前陆盆地油气成藏与富集规律

一、上三叠统是主要的烃源岩

上三叠统煤系地层烃源岩包括煤、炭质页岩、灰—黑色泥岩和粉砂质泥岩。区域分布上,须家河组须一段、须三段的泥页岩及煤层厚度由东向西逐渐增厚,坳陷中心位于绵竹—彭县—大邑—灌县地区,泥岩厚达700余m,煤层厚达8m以上;须四上段、须五上段泥页岩厚度由北部缺失区向西、南增厚,坳陷中心亦可达700余m,煤层厚20余m,可见上三叠统烃源岩厚度大、分布广。

区内烃源岩属腐殖型(Ⅲ型)干酪根,据641块样品分析统计,泥岩有机碳含量多集中在0.5%~6.5%,有机碳平均含量普遍大于1%,其中川西平均2.43%,川西北为1.69%,川中为1.71%。氯仿沥青“A”含量中等,平均为0.0564%。

据“八五”研究成果,川西上三叠统烃源岩主要集中在须一段、须三段、须四上段、须五上段,总生气强度大于50×108m3/km2,最高达200×108m3/km2,总生气量为276.34×1012m3

由此可见,上三叠统煤系烃源岩为川西坳陷油气富集提供了雄厚的物质保障。

从隆丰1、白马2、松华2、中46井埋藏史和热演化史研究表明(图9-19),隆丰1井由于上三叠统沉积厚度大,须家河组底部在三叠系末就进入干气的生成阶段,而须家河组顶部尚未进入生油窗。中坝地区于侏罗纪末进入生油窗,白垩纪为生油高峰期,现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须家河组底部Ro值仅0.96%。其他地区上三叠统烃源岩主要的生气高峰期是早白垩世—老第三纪。

可见,从纵向层段上讲,上三叠统烃源岩顶底成熟度差别较大。早白垩世时,上三叠统顶部烃源岩为低成熟阶段,底部进入生气高峰期;现今顶部相当于成熟阶段,而底部Ro达1.6%左右。川西地区现今须五成熟度相对较低,最低只有0.9(大15井),松华—白马、大兴西、平落坝等地区钻井须五上段Ro一般不超过1.5%,而须四上段、须三段演化程度较高(Ro>1.5%),甚至接近2%。

平面上川西坳陷区处于坳陷的沉积中心,沉积速率高、厚度大,古地温梯度大,因此,该区有机质生烃较川西北地区早,热演化程度高,已达高成熟演化阶段,川西平落坝、隆丰场等地Ro已达2.2%以上,进入过成熟阶段;川西北、川中较低,但Ro均大于1%。

另外,从生烃强度、排烃强度平面展布上亦具有明显差别(表9-5)。

侏罗系内下侏罗统具有一定的生烃能力,但只起辅助作用,且分布局限,如大安寨组介壳灰岩对川中及关8井大安寨组油源有贡献,而川西地区侏罗系的气大部分来自上三叠统须五段(蔡开平,1999)。

图9-19川西地区部分井埋藏史及热演化史曲线图

表9-5四川中西部地区生、排烃强度演化表

二、川西坳陷天然气成藏模式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生烃强度普遍大于50×108m3/km2,属高丰度生气区,天然气资源也很丰富,但截至目前在该区尚未发现大气田。究其原因,除勘探程度较低外,对天然气成藏模式及其富集规律性认识不足是其关键原因之所在。通过对盆地演化及天然气形成的地质条件的认识,作者认为川西坳陷至少存在三种类型天然气成藏模式。

1.以断层为运移通道的构造气藏或构造岩性复合气藏成藏模式

这种类型的气藏发生在和通源断层相伴生的构造圈闭或构造-岩性复合圈闭。从构造变形特征看,主要分布在龙门山山前地带以及川西南部的龙泉山等构造带,在龙门山前缘断裂发育,构造圈闭成排、成带分布,特别是龙门山断裂带与娥眉—瓦山断裂带交会部位,断裂和局部构造发育,圈闭类型主要为构造气藏或岩性-构造圈闭。从层系上看,包括上三叠统强气藏和侏罗系气藏。

侏罗系的气源来自于上三叠统,断层及由此伴生的张扭性断裂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河道沙体和三角洲体系中分支河道砂体构成主要的储集体,构造圈闭和继承性古隆起上的岩性圈新闭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

川西南部断裂较北部发育,除雾中山—三和场、龙泉山等地区部分断层断至地表,造成侏罗系保存条件被破坏以外,大部分地区断层对成藏起建设性作用。平落坝、大兴西、白马庙、苏码头等地区均发育有油源断裂,这些断层一般断距较大,断开了上三叠统源岩或气藏,向上断至侏罗系砂岩储层发育带,并且与断裂有关的微裂缝发育,从而既改善了储层的储集性能和孔喉的连通性,又为油气运移(特别是垂向运移)提供了通道。例如,白马庙地区大兴⑤号断层沿构造轴线延伸,把整个构造分成大致对称的两部分,长度17.5km,落差范围60~270m,断开层位J3p—T2l4,对蓬莱镇组天然气的成藏具重大影响。再如大兴西中下侏罗统气藏,天然气组分及碳同位素分析表明气源来自遭断层破坏的须四下段气藏,天然气沿断层面向上运移,断层面附近和裂缝发育的构造高部位的有利沙体将成为天然气重新聚集的场所。

按照后期构造改造的程度不同,尤其是断裂作用的强弱及其对气藏形成的影响,可分为三种亚型。

(1)平落坝型

断层沟通上三叠统源岩和侏罗系储层,但断层未通到地表,侏罗系剥蚀弱,上覆有白垩系和老第三系地层,侏罗系保存条件较好。如平落坝、白马庙侏罗系气藏(图9-20)。

图9-20大兴西侏罗系沙溪庙组气藏成藏模式

(2)观音寺型

断层切割到地表,但气藏未暴露,由于侏罗系储层沙体的不连通性使气藏得以保存至今。如观音寺、三皇庙气藏(图9-21)。该类气藏受到一定的破坏,上覆地层较薄,气苗较发育。

图9-21三皇庙侏罗系沙溪庙组气藏成藏模式

(3)三大湾型

浅层气藏受构造作用强烈,进一步的抬升和断裂的破坏作用,使天然气散失殆尽,侏罗系大部地层出露地表,如高家场、油罐顶、三大湾等构造。该类气藏在川西南部裂缝发育地区分布较广,规模较大。

2.地层尖灭带沙体上倾尖灭气藏成藏模式

在坳陷前缘隆起斜坡部位,由于地层向前缘隆起顶部发生地层超覆,易于形成沙体上倾尖灭岩性岩性气藏。川西坳陷形成初期(须一段—须三段沉积期),在川中与川西的过渡带发育上三叠统须一段至须三段的地层尖灭带,且长期处在深坳陷油气向川中隆起带运移的过渡带,具备形成沙体上倾尖灭气藏地质条件。

(1)尖灭带的分布范围

根据对川西北—川中地区的地震剖面解释,结合该区已有钻井资料分析,已有成果均揭示出川西北地区的须家河组须一段—须三段往川中方向尖灭。从须二段尖灭带位置来看大体在南充泸溪—蓬溪—蓬莱镇—土桥镇一线。地层的尖灭与前陆盆地深坳陷不断下沉和前陆隆起的不断隆升有关,属于同构造期不整合类型。

(2)尖灭带须二期岩相古地理与储集层特征

须二期整体沉积格局受双物源控制,靠近龙门山为扇三角洲沉积,往川中方向逐渐变为滨浅湖相沉积,同时从川中往川西也发育三角洲沉积。尖灭带位置沉积相的展布格局是:射洪及其以西为浅湖(湖湾)—半深湖泥页岩夹粉砂岩相区(Ⅰ区);西充—大英(蓬莱镇)—淮口为滨湖砂岩、泥岩相区(Ⅱ1区);桂花一带为滨湖砂岩相区(Ⅱ2区);泉5井—土桥镇及聚龙—高灯场两地区为三角洲前缘河口坝-远沙坝相区(Ⅲ1区);八角场一带及平1井一带为三角洲平原辫状分支河道砂岩夹分支间滩泥岩、粉砂岩相区(Ⅲ2区)(图9-22)。

图9-22前陆隆起西斜坡地层尖灭带须二期岩相古地理图

带数据的曲线为T3x2段泥岩所占百分比等值线(含粉砂岩)。Ⅰ—浅湖(湖湾)—半深湖泥页岩夹粉砂岩相。

1—滨湖砂岩、泥岩相;Ⅱ2滨湖砂岩相。Ⅲ—相区界线及相区代号

物源方向。Ⅲ1—三角洲前缘河口砂坝、远砂坝相,Ⅲ2—三角洲平原辫状分支河道砂岩夹分支间滩泥岩、粉砂岩相

由上述沉积相的展布可看出,须二段沉积时,T3x2尖灭带附近反映有两个物源方向,一为由南向北经平1井至泉5井一带入湖,另一个为自东(北)而西经八角场地区至聚龙—高灯场一带入湖。沉积相的展布表明,T3x2尖灭带主要处于三角洲-滨湖相区内,是有利于油气聚集的相带。

须二段尖灭带内须二段储层主要为细粒(少量中粒)岩屑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及石英砂岩,与须四下段砂岩比较,粒度稍细,成分稍杂(须四下段几乎全为长石石英砂岩),以及泥质含量稍高,且常出现泥页岩夹层。

由于尖灭带内钻井,测井资料甚少,对T3x2段的物性特征仅从以下两方面作了一些研究。首先,将尖灭带附近8口井的(八角场仅有1口井钻穿T3x2)T3x2段中可作为储层的砂岩(粉砂岩未计)作了统计,勾绘出了砂岩累厚等值线。由图可知,区内的八角场地区与平1—泉5井区是两个砂岩储层厚度较大的地区,达50m以上。但其余地区仍不乏砂岩储层。

(3)须二段尖灭带天然气成藏条件分析

根据形成天然气藏所需的生、储、运、圈、保等5要素的具体分析,T3x2段具备了形成一定规模气藏的各要素。

1)烃源条件较好

据“八五”攻关课题研究成果,T3x2尖灭带地区T3x1—T3x3段的生气强度达(1~20)×108m3/km2。此外,尖灭带还可从生气强度更大的西北侧侧向获得丰富的天然气补给,因此,T3x1—T3x3的烃源是较充足的。

2)具备一定的储集条件

如上所述,尖灭带内具备一定储集条件,虽不是很好,但相对于整个四川盆地中西部的上三叠统来说,尚属于中等。同时,T3x2较厚的砂岩层仍可提供可观的储集空间,弥补孔隙度欠佳的不足。

3)尖灭带是油气运移的指向区

在各期古构造图上尖灭带所处位置均比西北侧高,油气要向东南方向的高部位运移。

4)圈闭条件好

据地震资料作出的T3x2顶面构造图显示,T3x2尖灭带内有两个大型地层构造复合圈闭:一为踏水桥-柳树沱圈闭,面积597.8km2,闭合高度450m;另一个为文井场-泸溪场圈闭,面积361.7km2,闭合高度390m。这是两个又大又完整的圈闭。

5)保存条件好

尖灭带的T3x2位于远离露头区与断裂发育区的地腹,同时,其上下方及东南侧均为泥质岩类所限,因此,T3x2段中聚集的油气很难泄漏,地表渗入水也无法达到此带(属沉积封存水高矿化区),故其保存条件是很好的。

由于尖灭带内的T3x2同时具备了上述成藏所需的各项条件,因此,其含气应是无疑的,并且可能形成一个大气田。

由此可见,川西—川中过渡带须二段尖灭带内的烃源条件、储集条件、保存条件、古构造条件及圈闭条件均较有利,该区勘探程度很低,是上三叠统天然气勘探的有利领域。

3.深盆气成藏模式

“八五”研究成果表明上三叠统油气运聚总体上遵循深盆气运聚机理(图9-23)。和国外典型深盆气的形成条件与特点相比较,具有很好的相似性。

具体地说,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图9-23川西坳陷天然气成藏模式图

(1)由被动大陆边缘发展而成坳陷,存在深坳陷。

(2)生油气源岩均为海陆交互相的煤系地层,生气作用活跃,目前仍在不断生气。

(3)砂岩储层总体上具低孔渗—致密的特点,存在局部物性较好和裂缝发育带。

(4)深坳陷区存在超压异常,并认为是热生成作用及其在致密层系中聚集所致;气的补给和扩散维持动态平衡。

(5)勘探已证实深坳陷油气勘探成功率高,钻井成功率近70%,且油气受构造圈闭控制不明显。

(6)从区域上看,孔渗相对较好的隆起区如川中、中坝和川西区南部,水更多,更活跃一些。

经对川西坳陷有10个构造的须二段和须四下段的气水界面深度资料(表9-6)。

从表9-6可见,坳陷北部的中坝须二段气藏的气水界面深度变动范围为2335~2670m,向东至文兴场降至4406m,柘坝场为4232~4581m,白龙场为4649m,气水界面深度落差最大达2000m左右,由此朝NE向的九龙山气藏气水界面抬升到3415~3554m,比中坝气藏的深度低1000m左右,而朝SW向的隆丰场含气构造气水界面深度降至4973m。从坳陷整体上看,气水界面为一个高低起伏变化较大的曲面(图9-24)。

川西坳陷南部须四下段气水界面以平落坝气藏的为最深,除平西1井深度为3844m外,其他井均未见水层,产气深度最大为4184m。据此由平落坝气藏向东至龙泉山,向南至汉王场,气水界面逐渐抬升,最浅的3118m,构成一个上倾的曲面形态。

图9-24川西坳陷须二段气水界面三维分布示意图

表9-6川西坳陷须二段和须四下段气水界面一览表

将上述须二段和须四下段的初始气水界面深度分布形态与同层系渗流场的同地区水头等值线分布态势是完全吻合的,两者呈“镜像对称”关系。另一方面,也说明川西坳陷深部位普遍含气也是存在的,并完全受构造高低所限制。

总之,川西坳陷上三叠统存在形成深盆气的地质条件,但由于目前勘探程度很低,坳陷深部位钻井少(以往钻探井以钻构造圈闭为主),对深盆气认识有待深入研究。

三、燕山期古隆起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

侏罗系是在印支运动造成的区域性不整合古地貌上沉积的,故可用侏罗系地层厚度勾绘燕山期古隆起。本书在统计大量钻井资料和野外露头资料基础上,通过侏罗系、白垩系剥蚀厚度的计算,编制了川西坳陷白垩纪前上三叠统顶面和中侏罗统沙溪庙组顶面两层古构造格图。

从图9-25中可以看出,白垩纪前上三叠统顶在川西南部的平落坝、油罐顶一带埋深最浅,仅2000~3000m,在新场一带埋深也小于3500m。埋深最大的在米苍山前缘的旺苍—广元一带,达5000m以上。同样,白垩纪前中侏罗统沙溪庙组顶在川西南部的平落坝、油罐顶一带埋深最浅,仅1800~2000m,在江油一带沙溪庙组顶埋深也较小,小于2300m。但在新场一带埋深较大,大于2300m。埋深最大的在米苍山前缘的旺苍—广元一带,可达2800~3200m。由此可见,侏罗纪末期的燕山运动在龙门山前缘中南段形成古隆起。

图9-25上三叠统顶面白垩纪末古构造图

上三叠统的生烃中心主要位于都江堰—成都—绵竹—安县一带,生烃高峰期主要为白垩纪—老第三纪,因此燕山期古隆起区为生烃高峰期有利的油气运移指向,古隆起上发育的圈闭构造为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

从已经发现的侏罗系气藏的分布来看,江油-绵阳古隆起带、邛崃-新津古隆起带是川西坳陷中两个有利的天然气聚集带。

(1)江油-绵阳古隆起带

该带印支期已有趋型,在白垩纪前上三叠统顶面和沙溪庙组顶面构造图上具明显隆起形态。江油地区于中坝构造川9和中33井侏罗系测试分别获气2.8548×104m3/d和1.29×104m3/d;绵阳地区发现孝泉-新场气田、合兴场气田,鸭子河和丰谷两个含气构造。其中孝泉-新场气田已经探明300×108m3天然气;丰谷构造川丰132井在下沙溪庙组—自流井组获天然气13.2×104m3/d、凝析油5t/d,川丰175井在不完善测试情况下,获天然气22.04×104m3/d、凝析油1.5m3/d。可见侏罗系资源丰富。

(2)邛崃-新津隆起带

包括邛崃、蒲江、新津、彭山等地区,带内已发现有平落坝、大兴西沙溪庙组气田,白马—松华、洛带蓬莱镇组气田,观音寺、三皇庙沙溪庙组和苏码头蓬莱镇组等含气构造。

总的来看,上述两个燕山期古隆起带为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带,是川西坳陷浅层天然气聚集的主体。

四、裂缝对油气成藏和高产的影响

1.裂缝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裂缝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对储集空间的调整和渗滤通道的形成。裂缝是天然气运移的重要通道,同时,对低孔、低渗储层来讲,也是重要的储集空间。下面以平落坝为例加以说明:

(1)裂缝既是渗滤通道,又是重要的储集空间

铸体和孔隙网络鉴定表明,平落2井20个样品,平均总面孔率为4.76%,其裂缝平均面孔率占总面孔率的46.8%。n>M5%的多数样品裂缝面孔率占总面孔率的25%~95%,且呈网络状发育,彼此沟通,也沟通孔喉,并起到有效孔喉和宏观裂缝之间的连通作用。

(2)裂缝控制渗透率大小

平落坝须四下储层有效喉道半径小,基质渗透率很低,气体渗透主要靠裂缝。渗透率k与孔喉半径r、孔隙度n的关系可表征为:

k=12.25×106nr2

由上式可知,当孔隙度为定值时,则渗透率与孔喉半径平方呈正比,即r增大10倍,k将增大100倍。裂缝的宽度比孔隙喉道大得多,因此具裂缝的岩石k也必将远比无裂缝岩石的k大。

2.裂缝的发育程度是气井高产的重要因素

四川盆地勘探实践证明,裂缝的性质和裂缝的发育程度是气井高产的控制因素,对碳酸盐岩储层是这样,对致密砂岩储层也是如此。川西坳陷的钻探结果证实随有效裂缝密度的增高其产气量呈指数函数增高(表9-7)。

表9-7裂缝发育程度与产能的关系

3.裂缝发育带预测

川西坳陷南部断裂较发育,以NE向为主,倾向在大兴鼻状构造西以西倾为主,东侧以东倾为主,形成对冲构造格局。川西坳陷北部断裂相对不发育,且规模较小,断裂走向呈现多组,以NE向和NW向为主。而在龙门山前缘绵竹—安县一带存在NW向横向断层。

横向断层又称为调节断层,它是由于断层两侧地层通过不同变形方式而产生的,或者是由于断层两侧地层缩短的差异性产生的(Dahlstorm,1970)。本区横向断层两侧发育的地层岩性有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了地层缩短差异或变形方式差异,由此产生横向断层。龙门山中段横向断层发育带向川西坳陷延伸,导致了坳陷南北部构造变形方式上的差异,同时,造成该带裂缝相对发育,裂缝与古构造隆起相配合,有利油气聚集。

龙门山前缘构造带为龙门山断裂向盆地推覆挤压应力集中释放带,上三叠统褶皱、断裂发育,为裂缝高度发育的有利区带;龙泉山断裂下盘前缘,包括洛带至三苏场一带,现今应力场为低值区,应力释放充分,裂缝发育。另外,川中南部龙女寺-磨溪构造带和华蓥山前缘构造带裂缝发育(图9-26)。

图9-26川西地区断裂裂缝分布预测图(据西南油气田公司)

五、保存条件对天然气成藏起关键作用

1.多套区域性盖层分布是油气富集的有利保障

研究区内发育多套区域性盖层。须三段、须四上段、须五上段是川西上三叠统的三套主要区域盖层,沉积相主要为湖泊沼泽相、较深湖泊相沉积。泥质岩类十分发育,泥、砂岩比大于70%,累计泥岩厚度大于500m,横向分布稳定。

另外,上侏罗统遂宁组地层以暗紫红色、暗紫色泥岩及砂质泥岩为主,泥岩累计厚度显示小于其他层组泥岩累计厚度,多数在250m以下,但封盖性能好,仍可作为优质区域盖层;蓬莱镇组上覆的上白垩统灌口组亦为重要的局部盖层。白马庙—松华地区蓬莱镇组气藏的该套盖层较厚,均大于200m,对气藏的形成和保存起到了很好的封闭作用。

平面上,各层位泥岩厚度叠加对比认为,上三叠统和侏罗系盖层分区性明显,上三叠统盖层以隆丰场为中心,龙门山前一带的盖层为最好;侏罗系盖层则以北部魏城、柘坝场一带较好。

纵向上,以上三叠统须三段、须四上段区域盖层为最好,须五上段区域盖层次之,然后是侏罗系遂宁组盖层。白垩系灌口组含膏泥岩地层是较好的局部性盖层。

2.盖层封盖性能良好

(1)低孔、超低孔渗盖层

盖层微观参数分析表明(表9-8),孔隙度值多小于1%,渗透率多小于0.1×10-3μm2,甚至达到10-7μm2,属于超低渗盖层。扩散系数较小,天然气运移速度慢;中值半径小,比表面高,说明微孔所占比例高,对烃气的吸附能力强,易于对油气进行封闭。

表9-8川西地区泥岩盖层封盖能力参数表

川西北地区基本上属于致密型地层,除泥岩可作为有效盖层外,部分地区砂岩也可作为盖层,其渗透率甚至表现出比泥岩的渗透率还低的特点,介于10-9μm2~10-7μm2之间,成为超低渗盖层,特别是平落坝须四下段的砂岩渗透率很低,封闭气柱高度在500m以上。

(2)突破压力高,封闭能力强

突破压力主要阻滞油气的渗流运移,突破压力越高,表明盖层的最大连通孔径越小,毛细管阻力越大,封盖能力越强。从所做的盖层样品分析,多数样品的突破压力大于10MPa,封闭油气柱高度在500m或1000m以上。

(3)盖层扩散系数小,封闭能力强

样品分析表明,三叠系和侏罗系的扩散系数介于1.0×10-9cm2/s~1.0×10-7cm2/s,属于好—较好盖层。对白马庙上侏罗统蓬莱镇组气藏盖层分析,气藏盖层为上白垩统灌口组,岩性为泥岩夹石膏(石膏占组厚的10%),石膏有效扩散系数为1.0×10-9cm2/s,两者加权平均得盖层扩散系数为4.024×10-8cm2/s,即0.1269×10-3km2/Ma。

⑻  中生代前陆盆地含油气系统

一、基本要素

1.烃源岩

上三叠统煤系地层烃源岩包括煤、炭质页岩、灰—黑色泥岩和粉砂质泥岩。区域分布上,须家河组一段、三段的泥页岩及煤层厚度由东向西逐渐增厚,坳陷中心位于绵竹—彭县—大邑—灌县地区,泥岩厚达700余m,煤层厚达8m以上;须五段泥页岩厚度由北部缺失区向西、向南增厚,坳陷中心亦可达700余m,煤层厚20余m,可见上三叠统烃源岩厚度大、分布广。区内烃源岩属腐殖型(Ⅲ型)干酪根,有机碳含量普遍大于1%,绵阳—邛崃地区大于2%,氯仿沥于“A”含量大于0.06%。据“八五”研究成果,上三叠统烃源岩主要集中在须一段、须三段、须五段,总生气强度大于50×108m3/km2,最高达200×108m3/km2,总生气量为276.34×1012m3。综上可见,上三叠统煤系地层为川西含油气系统的形成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川中北部的侏罗系也存在烃源岩,主要发育在下侏罗统自流井群大安寨组和凉高山组。生油岩为黑色页岩及介壳灰岩,在有利生油区内生油岩厚度可达80~90m。黑色页岩的平均有机碳含量为0.88%,介壳灰岩有机碳平均含量为0.34%。

2.储层

川西上三叠统沉积是在前陆盆地发展过程中,由浅海相向海陆交互相、陆相过渡时形成的灰岩、砂泥岩含煤组合。沉积中心在彭县—灌县一带,向东、南西、北东减薄,且具向东、向南逐层超覆的特点。其中须二段、须四段为大套河流、三角洲体系的块状砂岩,为区内主要储集岩,另外,须一段厚层石英砂岩、须三段至须五段内部中粒砂岩亦具有一定储集性能。储集空间类型包括:剩余原生粒间孔、次生粒间孔、粒内溶孔、杂基微孔和裂缝等。总体上须家河组储层具有两低(低孔、低渗)、一高(束缚水饱和度高)、一强(非均质性强)、一小(孔喉半径小)、裂缝对改善储集条件和高产关系密切的特点(表5-2)。

表5-2川西地区上三叠统-侏罗系岩心物性统计表

另外,川西侏罗系以内陆冲积扇、河、湖、三角洲相沉积为特征,发育河道、分流河道、河口坝、湖坝等沙体。整体上物性好于上三叠统,如白马庙蓬莱镇组砂岩平均孔隙度达11%以上,属常规储层,但孔隙连通性较差,横向上沉积相变化较大,沙体追踪困难。

3.盖层

须三段、须五段、上侏罗统遂宁组泥、页岩作为上三叠统的区域盖层具有厚度大、突破压力高和分布稳定的特征;川西上三叠统每套储层上部均为厚层泥页岩所覆盖,可作为直接盖层;白垩系内的膏、盐层可作为侏罗系的直接盖层。

另外,上三叠统内异常高压的存在亦说明孔隙内流体排驱不畅,封盖能力强。可见,除局部地区构造剥蚀严重或断层直通地表外,一般盖层不成问题。

二、上三叠统含油气系统

1.动态因素分析

(1)生烃特征

研究表明,上三叠统烃源岩大部分地区于侏罗系成熟生烃,于白垩系进入生烃高峰期(图5-14)。从区域分布和纵向层系上,须一段、须三段、须五段烃源岩的热演化存在一定差异,总体上川西坳陷区处于前陆盆地的沉积中心,沉积速率高,厚度大,古地温梯度大,因此,该区有机质生烃较川西北地区早,热演化程度高(表5-3)。研究区整体上热演化进入中—高成熟阶段,须五段较低(Ro:0.85%~1.45%)而须四段、须三段、须二段、须一段热演化依次增高。

图5-14白垩纪末上三叠统含油气系统

表5-3川西、川西北生烃演化区别表

侏罗系内下侏罗统具有一定的生烃能力,但只起辅助作用,且分布局限,如大安寨组介壳灰岩对川中及关8井大安寨组油源有贡献,而川西大部分地区侏罗系的气来自上三叠统(蔡开平,1999)。

(2)运移特征

上三叠统内生成的烃在早期以水溶相随地层水运移。当地层水停止流动,而烃类仍在不断生成时,以扩散方式进入储层。大量生烃,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烃类以连续或间断的烃相运移。当由于烃类生成造成的流体压力大于围岩的破裂压力时,间歇式破裂脉冲方式成为主导运移方式。川西地区上三叠统烃类的运移是上述几种方式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主要的运移时期发生在烃类大量生成之后,运移方向以川西和梓潼两个生烃坳陷为中心,向四周发散。

另外,断层及其伴生裂缝经前人研究证实,可作为侏罗系次生气藏的油气运移通道(段勇,1996;郭正吾,1997),如大兴西侏罗系气藏。

(3)水动力、水化学特征

水化学、水动力及油气运移方面的研究表明:上三叠统绝大部分地区处于地层水沉积封存高矿化区;水动力研究发现,位于沉积中心的成都—绵阳—梓潼地区古水位最高,向四周降低,而且与异常高压区的分布范围及趋势吻合较好;水动力作用下的油气运移方向总体上由川中北部向川西北、再向川西方向运移(详见第九章)。

(4)圈闭特征

本区处于龙门山逆冲断裂带和川中隆起之间的前陆盆地主体部位,受龙门山断褶带的影响,川西前陆地区主要经历了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三次大的构造运动作用,其中喜马拉雅运动对前期构造的改造作用最强,四川盆地内大部分圈闭定型于该次运动,但该期圈闭形成较晚,不利于油气的运聚。相反,印支期形成的古圈闭,如龙门山山前带的中坝、鸭子河、平落坝等圈闭,形成时间早,有利于油气运聚,勘探效果较佳。燕山期古隆起对侏罗系油气的分布控制作用明显,如孝泉—新场地区、白马—松华等地区均处于燕山期古隆起背景之下。

2.含油气系统划分

通过对前述动、静态因素及油气分布规律的分析、总结,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本书将川西上三叠统划分成3个油气系统,即须一段—须二段(!)、须三段—须四段(!)和须五段—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图5-15,图5-16)。

图5-15川西坳陷上三叠统含油气系统分布图

图5-16川西上三叠统油气系统事件图

A—须一段—须二段(!)含油气系统;B须三段—须四段(!)含油气系统;C—须五段—侏罗系(!)含油气系统

(1)须一段—须二段(!)含油气系统

该系统烃源岩层为须一段泥页岩,储层为须一段上部、须二段砂岩,须三段泥岩作直接盖层(图5-16)。已发现的中型气田都分布在该系统内,如中坝、平落坝;小型气田有九龙山、合兴场、鸭子河和大兴西;另外,还发现汉王场、大兴场等一批含气构造。它们在生烃凹陷周围油气运移指向区内成带分布,受古、今构造和圈闭控制,其中以中坝气田最具代表性。中坝气田具有如下几个有利成藏因素:①烃源丰富的构造西北翼须一段烃源岩厚度大于350m,有机碳含量1%~2.4%,生烃强度(20~30)×108m3/km2;②中坝构造为一印支期占隆起背景上的构造圈闭,圈闭形成期早于油气运移期,有利油气运聚;③发育良好的裂缝系统;④保存条件好,须三段泥岩累计厚度大于100m。

(2)须三段—须四段(!)含油气系统

该系统烃源岩层为须三段泥页岩,储层为须四段砂、砾岩,须五段泥岩作直接盖层。该系统在平落坝、川中的八角场获得了气藏;在梓潼地区发现柘坝场、魏城、丰谷镇、文兴场、老关庙等一批含气构造,其中部分井获高产,如魏1井测试产气90.15×104m3/d,丰谷1井测试产气达45×104m3/d,文4井测试产气达81.84×104m3/d;另外,邛西、观音寺、苏码头等构造须四段均见良好显示。梓潼地区具有如下几个有利成藏因素:①须三段生烃能力强,在魏城1井页岩累计厚大于300m,为须四段提供了丰富的气源;②储层厚度大,须四段在该区厚200~400m,砂、砾岩占总厚度的65%~90%;③保存条件好,该区普遍具高压异常,高压与物性的双重封堵对保存有利。

(3)须五段—侏罗系(!)含油气系统

该系统烃源岩层为须五段泥页岩,储层为侏罗系砂岩,侏罗系泥岩和白垩系膏岩作直接盖层,分布在川西坳陷南部。目前已发现孝泉-新场气田、平落坝沙溪庙组、观音寺遂宁组、白马庙蓬莱镇组气藏。其中,除蓬莱镇组气藏属常规砂岩储层外,其他大部分气藏储层属低孔、低渗裂缝-孔隙型储层。下面以白马庙蓬莱镇组气藏为例,总结其成藏有利因素:①须五段烃源丰富,厚度大于800m,厚度大,分布稳定,且有大兴5号断裂与侏罗系沟通;②储层物性好,蓬莱镇组平均孔隙度为11.69%,平均渗透率为1.46×9.9×10-16m2,较好的储层分布在蓬莱镇组中上部;③气藏保存条件较好,该气藏虽然埋深较浅,但该区白垩系灌口组膏岩、芒硝层封闭效果较好,阻止了气体的散失。

三、川中侏罗系含油气系统

继晚三叠世后,早侏罗世自流井期也是内陆湖盆相沉积中形成油气的一个重要时期。自流井群在纵向上共有三套黑色页岩与介壳灰岩、薄层砂岩间互层组成的含油层系。大安寨油层是其中最主要的含油气层系。当时的湖盆中心在川北的达县一带,不仅有深湖相黑色页岩(图5-17),而且在半深湖斜坡带发育介壳灰岩,形成黑色页岩和介壳灰岩互层,两者构成很好的烃源岩。在有利的生油相区内,生油岩厚度可达80~90m。这套烃源岩层系和上三叠统一起共同构成前陆盆地的两套烃源岩,并且构成各自含油气系统。

图5-17川中地区大安寨油层岩性分区图

该系统主要分布在川中地区(图5-18)。烃源岩层为中下侏罗统大安寨组和凉高山组页岩和介壳灰岩,储层为大安寨组介壳灰岩、凉高山组砂岩、沙溪庙组砂岩,区域性盖层包括大安寨组稳定分布的页岩、沙溪庙组和遂宁组泥岩。目前已发现南充、龙女、蓬莱、合川、营山、桂花等油田。

图5-18白垩纪末—老第三纪侏罗系含油气系统

目前,该系统处于成熟阶段,以生油为主,但在达县—广元地区已处于高成熟阶段,以生凝析油和天然气为主,是天然气勘探潜在勘探领域。

⑼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认识

1.2.1 取得的主要成果

1)系统地划分了四川盆地及周缘构造体系类型:纬向构造体系、华夏构造体系、新华夏构造体系、经向构造体系及弧形构造体系等,各构造体系之间形成斜接,反接、叠加及穿切等复合联合关系,构造体系演化具四大明显特征;第一古构造体系控制构造-沉积迁移作用;第二构造体系叠加复合作用;第三构造体系差异性,即:同一个构造断裂带两端活动性及强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2)深化了单一构造体系或多构造体系的复合控油源区及生、储、盖组合分布,如川西上三叠统及侏罗系油气区主要受控于华夏构造体系和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复合作用。

3)建立了3种构造体系控油模式:①新华夏构造体系与纬向构造体系联合控制广福坪气田模式;②反“S”型构造体系控制下的永宜气田,石油沟-东溪油气田及相国寺气田等;③纬向系与经向系联合作用下形成纳叙气田。

4)总结了四川盆地油气分布规律:①各时代古隆起控制油气田分布,如乐山-龙女寺、泸州、开江、大兴、江油-绵竹等古隆起及周围是油气田分布重要地区;②各时代区域性不整合面控制油气分布,如震旦系与寒武系、寒武系与奥陶系、奥陶系与志留系、志留系与泥盆系、泥盆系与石炭系、中三叠统与上三叠统等,这些区域性不整合面经历不同程度的风化剥蚀和淋滤作用,造就了程度不同的碳酸盐岩缝、洞、孔储集体,有利于油气富集成藏;③沉积相控制油气田分布,如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和侏罗系碎屑岩的三角洲相,及石炭-二叠系的礁滩相,均是油气田分布有利地区(带);④多期不同方向应力作用形成多组裂缝是油气有利聚集地区(带)。

5)指出了四川盆地油气勘探有利地区和勘探方向:①5个古隆起及周围地区(乐山-龙女寺、泸州、开江、大兴及江油-绵竹);②石炭系-中三叠统碳酸盐岩礁滩相带;③上三叠统和侏罗系碎屑岩三角洲及河道砂体区;④多个区域性不整合面碳酸盐岩缝、洞、孔发育层(带);⑤各时期多应力方向形成的多组裂缝区(带)是油气聚集的重点,如川西和川中须家河组。

1.2.2 创新点

1)首次系统地划分了盆地及周缘地区构造体系类型,即华夏构造体系、纬向构造体系、新华夏构造体系、经向系及弧形构造体系及其复合、联合关系。

2)首次恢复了在构造体系控制下的各时代盆地原型,即元古宙裂谷盆地、震旦-奥陶纪裂陷克拉通盆地、志留-泥盆纪挤压、克拉通盆地、石炭纪-中三叠世克拉通内坳陷盆地、晚三叠世-新近纪前陆盆地。

3)建立了3类构造体系控油模式:①纬向和新华夏体系复合型;②反“S”型;③纬向构造体系与SN向构造复合型。

阅读全文

与成果川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三兴商标织造有限公司 浏览:657
加强和改进公共服务实施方案 浏览:991
迷你世界创造熔岩号角 浏览:479
爱奇艺激活码有效期 浏览:507
医疗纠纷官司南方周末 浏览:855
公共服务类大楼的物业管理方案 浏览:284
电影版权买卖合同范本 浏览:167
口罩在商标注册属于哪个类目 浏览:25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
穂康投诉 浏览:146
嘉兴万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34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浏览: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浏览:867
国办发明电200330号 浏览:602
公共服务事项自查报告 浏览:872
2014年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浏览:873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题库 浏览:245
购买软件使用权合同 浏览: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