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科技成果转化分为直接转化和间接转化:㈡ 如何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
《实施意见》提出“健全完善技术入股、股权期权激励、分红奖励等激励政策,允许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的科研人员、高技能人才参与技术入股”。这是对去年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激励人才创新创业若干政策的意见》有关激励政策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周昊表示,正在重新制定的《黑龙江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将运用国家实行科技成果管理改革试点的成功经验,全面改革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管理,调动单位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利用财政资金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和国有企业转化科技成果所获得的收入全部留归本单位,在对完成、转化职务科技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和报酬后,主要用于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等相关工作。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后,由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对完成、转化该项科技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和报酬。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可规定或与科技人员约定奖励和报酬的方式、数额和时限。周昊说,一方面,对科技成果转化收入的用途作了规定,另一方面,兼顾单位的自主性,促使单位合理利用留归本单位的转化收入,服务于科研开发及成果转化工作。
周昊说,关于高校、科研院所领导人员科技成果转化取酬,将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约定优先”的原则,维护单位和科技人员双方在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的合法权益。比如,利用财政资金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的正职领导是科技成果的主要完成人或对科技成果转化做出重要贡献的,可获得现金奖励;以科研工作为主的副职可以获得现金奖励或股权激励;其他以科研工作为主的管理人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审批后,可在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兼职,获得一定的现金奖励或股权激励。
《实施意见》明确“继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改革,实行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职务成果知识产权由所在单位和发明人共有”。周昊认为,“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的核心内容是职务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由职务发明人和单位共同所有。具体实现路径有两个:既有职务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的分割确权以及新知识产权的共同申请。周昊说,根据国家及我省有关政策,我省应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科技成果转化实体。省政府计划要调整现有行业和地方的科研机构,充实企业研发力量,要与驻省央企、中直研究开发机构探索二级、三级单位的多元股权合作机制。深化以生产经营活动为主的研究开发机构市场化改革,做好研究开发机构与资本市场有效对接,鼓励实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鼓励并支持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将现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与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以及科技成果等无形资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入股组建科技成果转化实体。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建设15个省级中试中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所谓中试,就是将科研成果先小规模的进行实验性生产,成熟以后再到工厂生产线实现大规模生产。任何一项科研成果的转化,中试是必经阶段。时泽远说,要注重做好“抓两头带中间”。抓两头:就是一头抓成果研发培育,另一头抓成果产业化,在这两个方面我省一直支持力度较大。带中间:即是抓中试中心建设,这方面的支持还要加大力度。所以,为进一步提升我省的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快科技成果的培育、转化和产业化,将依托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院士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省级中试中心。具体将通过有效整合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和仪器设备的科技资源,建设省重点实验室,以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利用先进的科研装备,突破重大科技关键技术瓶颈。将依托科技型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接和熟化大学和院所的科技成果,对科研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为企业规模生产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技术装备和技术标准,不断推出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系列新产品,实现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和产业化。将以企业创新需求为导向,以院士及其团队为核心,包括院士助手和学生,联合搭建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研究行业和企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性和共性技术问题,为产业整体技术的提升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㈢ 完善对科研人员科研成果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有什么好处
这个问题问得好,如果想要振兴科技,改善科技人员的科研环境很有必要,下面从几个方面阐述一下。
1、现在很多科研单位也行政化了,负责科研的一把手不一定是内行,但一线科研人员有了科研成果,就要加上领导的名字,甚至还要放在首位,严重影响了一线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科研环境直接影响人才的走向,过去几十年间从中国走出去的学子有多少回来?有多少留在国外?
科研环境不单是对教育初期的扶持,同样要在科研的前端领域吸引人才留下来。
虽然我们国家一直对科研前端的投入巨大但还是不能与欧美的科研人员待遇相比,爱国不等于就不需要经济发展科研人员也有自己的家庭。
这是国家在科研经济投入方面,还要让民间资本对科研投入产生持续的兴趣。
科研立项国家可以民间资本也可以,毕竟科研成果是要市场化,以利获利留住更多的人才,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在科研领域和欧美竞争。
科研领域不能以名校效应选才,要以公平的方式进行。很多民间资本会在这方面出现最基本的错误,认为留过学,国内顶尖大学就是人才。很多大科学家并不是出身名校,还是以公平参与的方式为好。
㈣ 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生产力的意义 在当前,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和意义主要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1.重视科技成果转化是世界竞争发展的需要。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的竞争愈来愈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表现科技成果(特别是高技术成果)转化数量、质量和转化速度的竞争。
归根结底是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程度及其市场占有率的竞争。
2.科技成果转化是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关键。
发展经济要依靠科技进步,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而只有把作为第一生产力重要体现的科技成果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的作用,才能有效地提高国的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转变。
3.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最好形式。
新技术的产生并不等于新产业的形成,要使科技成果变成现实的生产力,特别是要形成规模效益,就需要科技工作者与经济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制定有力措施,创造有利于成果转化的环境条件,加快成果转化的步伐,为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重点问题作出贡献。
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现状 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形式主要有以下6种:高校自己创办企业直接转化科技成果通过技术转让向社会转化科技成果与地方政府、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并实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利用一批重点科研基地,加强对重点科技项目的研究、开发和转化,使高校自己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参加各种技术交易活动,向外宣传和推广高校科技成果,通过“技术+资本”的方式与企业合作直接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及产品开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三、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现状 国每年都取得数以万计的最新科技成果,其中高校科技成果每年就达3万多项,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显示出了国的科技潜力和实力,但应当清醒地看到,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不到20%、专利实施率不到15%,而发达国家高达70%、80%。
同时,在为国民经济发展做贡献方面也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据有关资料报道,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后,能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的只占被转化成果的30%,而真正形成产业的还不到5%。
国家知识产权局2003年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知识产权工作的调查资料显示:高校为了独占市场而申请专利的动机比重不足1/3。
,在高校明显存在专利申请量年年上涨,但成果转化情况令人担忧的现状,这样势必到技术进步。
面对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严峻挑战和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的国情,加快国民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战略转变已迫在眉睫。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一定的实践主体基于已有的知识和技术条件,为了提高或扩散技术、促进和发展生产、丰富和改善生活,在、开发、试验、生产、营销等实践活动中所实现的已有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社会化。
它的主要特征在于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科技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突出强调已有科技成果的商业化、产业化生产、社会化普及。
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条件 发展中国家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概括起来说就是制度条件,而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恰恰抽象掉了制度因素。
简单观察经济现象就可发现,一个社会的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总是表现为新技术的广泛使用;
新技术的扩散依赖于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度投资与制度创新。
当实行低效率的产权制度时,个人的获利能力会既缺乏又不完善,其结果是技术进步变得缓慢,自然资源存量的收益呈递减趋势。
制度创新之所以是一个国家实行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因为制度创新可塑造出新的激励或动力机制,激发行为人参与交易活动、进行技术创新的动机。
一个社会的经济缺乏活力或停滞不前,一般总是与既定的制度因素窒息行为人的创新动机或行为人的创新活动得不到最低限度的报偿有关。
五、科技成果向实现生产力转化对策 市场导向型生产力跨越式实现生产力转化模式的制度基础就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含义就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其实质就是资源配置的等级规则协调向产权规则协调转换,从而为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创造制度性条件。
首先,构建有助于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微观基础。
微观基础重构的核心是通过企业制度的改革,明晰产权关系,为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新的刺激,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企业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国有企业改革,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第一,实施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战略。
国有资本的进退并不只是从企业规模的大小来确定,而是主要从企业所处行业的性质来区分。
对于涉及重大国计民生的行业,国家应实施有效控制;
对于竞争性中小型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应逐步退出;
对于大型竞争性国有企业应按照国际惯例进行股份制改造,在政企分开的基础上,以产权主体多元化实现产权关系明晰化,建立规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
第二,实现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
通过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在公司的出资人、经营者与生产者之间形成自约束、相互制衡的机制,促使企业长期发展。
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完善对经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当前可选择的是及早引入以年薪制、奖金和股票期权计划为主要内容的最优报酬计划,完善对经理人员的激励机制,试行吸收“新分享经济思想”的员工持股制度,使员工的收入与企业经济效益相联系。
第三,完善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
为了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一方面应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逐步增加研究开发费用,掌握高新产业的核心技术;
另一方面应从制度上对技术创新行为实施有效激励,如对科技人员实行新产品新增利润提成、技术折价入股或股票期权计划等制度。
其次,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构建良好的市场环境。
优化市场环境的核心是完善市场机制。
所谓市场机制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形态下,市场供求、价格、竞争等诸要素互为因果、互相制约所形成的联结系统和运转方式。
市场机制的完善除了市场主体必须产权明晰、具有硬的预算约束等特征之外,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营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
自由竞争、充分竞争和无歧视竞争是平等竞争的基本含义,垄断通过限制平等竞争损害市场效率。
为此,既要尽可能减少通过行政干预设置进入壁垒的行政性垄断,又应通过规章制度的改革尽可能避免自然垄断对市场效率的损害,同时应坚决反对不正当竞争与地方保护主义。
二是进一步开放市场,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市场体系,同时在充分竞争和放开价格的条件下,形成一个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市场价格体系,这里不仅包括一般商品价格,而且包括工资率、利率等要素价格。
三是优化市场约束系统。
市场经济是一个在法制基础上的讲道德、诚信的经济,而不是一个为了追逐自身利益可以不择手段损害他人利益的经济。
市场经济鼓励人们合法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惩罚损人利己的行为,并努力形成一个通过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最终导致社会利益最大化的机制。
再者,构建有助于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政府体制。
政府需要通过机构改革转变职能,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一是理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避免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凡是市场能做的就由市场去做,政府只在市场做不好或做不了的领域发挥作用。
二是明确经济政策目标,优化经济政策工具,提高经济政策效率。
政府在调控经济时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
三是通过机构改革建立一个精简、高效和廉洁的政府服务体系。
四是尽可能使政府的政策及政策的制定过程具有透明性,从而引入公众对政府行为的必要监督。
五是政府应成为遵守法律的楷模,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并努力创造一个公正的法律环境。
六是实行国民待遇与非歧视原则,每一个市场参与者包括国外的厂商,都能在中国的市场上获得平等的竞争机会。
㈤ 政府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的举措有哪些
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制度
第1条 目的
为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激发科研潜能,根据公司技术中心的工作实际,制定本公司技术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制度。
㈥ 如何奖励在成果转移转化中有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
这个得根据各个地区的政策而表现形式不同,最典型的就是现金奖励,按科技成果转化总费用的百分比给予科技人员或者现金奖励,根据试行的新政策,奖励比例最低仍为20%,但以单位和个人之间的约定优先。比较“”的比例达到65%至70%,即三分之二左右,而在一些地方最高比例已达99%。想要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科易网是个不错的选择。
㈦ 我国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新规发布,如何看待这一新规的发布
其实我们国家对科学技术是越来越重视了的,而且也能够花更多的费用去投入科研。我们国家能够有更多的科研成果,而且也能够转化为经济优势。
我们国家是能够出台一些新的规定去促进科研的,而且也能够让那些科研人员有更多的政策福利,并且能够让那些科研人员有更多的积极性。我国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新规发布,如何看待这一新规的发布?对于这一新规的发布,我主要有三个看法:
一、我认为这能够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其实在我看来,我认为这一新规的发布是能够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的,因为科研人员能够通过让自己去有更多的科研成果来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收入,也能够让自己有更多的奖励,这是能够让科研人员有更多的积极性去进行科研活动的,而且也能够让科研人员变得更加的自觉。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大家有什么想法吗?
㈧ 西南大学科研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的第三章 奖惩
第十四条 对成果转化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其奖励按《西南大学科研奖励办法》回执行。
第十五条 任何答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进行成果转化,擅自转让、变相转让职务科研成果、专利或植物品种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学校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一)在科研成果转化活动中弄虚作假或非法牟利的。
(二)泄露本单位的技术秘密的。
(三)其它违反成果转化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