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样评价《李尔王》
批评家大概都认定李尔王是一部伟大作品,但为什么伟大呢?这可从两部分研究,一为题材的性质,一为表现的手法。
诗人雪莉在诗辩里说:“近代作品常以喜剧与悲剧互相掺和,虽易流于滥,然实为戏剧领域的一大开展;不过其喜剧之成分应如李尔王中之有普遍性,理想的,并且有雄壮之美,方为上乘。即因为有此原则,故吾人恒以李尔王较优于儿底婆斯王与阿加曼姆农。……李尔王如能经得起此种比较,可谓为世上现存戏剧艺术之最完美的榜样。”
雪莉此言是专从悲剧与喜剧混合之一点立论。哈兹立则更笼统地说:“李尔王为莎士比亚最佳的戏剧表现,因为在此剧中,莎士比亚的态度最为诚挚恳切”。像这一类绝口赞扬的批评,我们还可以举出斯文本、雨果、布兰兑斯等等。
李尔王的题材是有普遍性永久性的,这戏里描写的是古今中外无人不感觉密切的亲子关系。父母子女之间的伦常的关系是最足以动人情感的题材。莎士比亚其它悲剧的取材往往不是常人所能体验的,而李尔王的取材则有绝对的普遍性,所谓孝道与忤逆,这是最平凡不过的一件事。所以这题材可说是伟大的,因为它描写的是一段基本的人性。
单是题材伟大,若是处置不得当,仍不能成为伟大作品。但是我们看看莎士比亚布局的手段。乔斯教授说得好:“李尔王的故事本身,自析分国土并与考地利亚争吵以后…仅仅是一篇心理研究…只是一幅图画,描写一个神经错乱的老人,因受虐待而逐渐趋于颓唐,以至于疯狂而死。
所以这故事本身缺乏戏剧的意味,因此莎士比亚乃以哀德蒙的故事来陪衬李尔与考地利亚的故事。……经过此番糅和,故李尔个性的描写以及其心理溃坏的写照便成为此剧美妙动人之处,而哀德蒙的情绪动作及其成败之述,乃成戏剧的骨骼与活动。”
这一段话非常中肯,两个故事的穿插配合不能不说是成功的技法。以互相呼应的表现手法,以末衬主,绿叶衬红花,当使得故事的节奏更紧凑,内容也相对地更丰硕。
回头再来看李尔王的结尾处,莎士比亚把传统的“大团圆”一改而成为悲惨的结局,虽然因此而为十八世纪的一些批评家所诟病,但以我们的眼光来看,“诗的公理”在此地是没有维持的必要。
就大致论,李尔王的题材与表现都是成功的,不愧为莎氏四大悲剧之一。
『贰』 李尔王的艺术特点
一.关于反讽
“反讽”在西方文论界是一个古老的研究课题,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式反讽”及丰富语言表现力的辞格反讽,到19世纪的“浪漫主义反讽”、“戏剧反讽”,再到20世纪的新批评派的诗歌反讽、小说反讽,“反讽”这一概念逐步得到丰富。首先,“反讽”一词来自希腊文eironia,原为希腊古典戏剧中的一种固定角色类型,即“佯装无知者”,在自以为高明的对手前说傻话,但最后这些傻话证明是真理,从而使对方只得认输。在柏拉图的语汇中反讽指苏格拉底的推论方法和风格。苏格拉底佯装无知,在辩论中首先认可别人的结论,然后以讨教的方式向对方提问,逐步把论述引到相反的结论上去,从而驳倒对方,人们把这种方法称之为“苏格拉底式”的反讽。在希腊和罗马修辞学中,反讽被作为“反语”“反话”来应用。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思想家施莱格尔兄弟认为,反讽就是矛盾的形态。20世纪以来,人们对反讽又有不同的解释。根据D.C.米克在《论反讽》一书中的总结,反讽有五个构成因素:⑴“无知”或“自信而又无知”的因素。【2】这种态度在反讽者方面是佯装的,在受嘲弄者方面是真实的。⑵事实和表象的对照。这就是说,反讽要求表象和事实相抵触,对照越强烈,反讽越鲜明。⑶喜剧因素。“喜剧因素似乎是反讽的形式特点所固有的因素,因为在根本上相互冲突、互不协调的事物与或真或假的深信至无知无觉地步的态度结合了起来,……因此故意设置的矛盾的表象,便制造了一种只能在笑声中求得消解的心理张力。”⑷超然因素。这一因素隐藏在“佯装”的概念里,在反讽的情景中,反讽者的心态表现为居高临下、超脱感和愉悦感。⑸美学因素。把生活中的反讽因素通过集中、概括、精炼之后强化反讽的反差和特征。【3】 新批评派则把反讽概念变成诗歌语言的基本原则。其中布鲁克斯对反讽作了最完备的解释,他把反讽定义为“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4】 布鲁克斯的反讽已经不单纯的停留于语言的表层的反讽,而是努力发掘出并不明显的为读者所忽略的反讽。
二.语言修辞层面的反讽艺术
从语言修辞的角度来研究反讽,我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反讽话语的形式特征和语义特征,然而,反讽又并不一定表现在具体的词或句上,而在于语境之中。所以结合语境来谈《李尔王》中的反讽艺术至关重要。《李尔王》是一部诗剧,它的语言主要表现为人物的语言活动。因此对其语言反讽艺术的探析则主要在人物的语言修辞层面。在《李尔王》中,剧中人物语言修辞层面的反讽随处可见。一是在语言上剧中的人物将截然相反的词语并在一起使用,通过逻辑或常识上的矛盾在文字层面的展示,揭示表面荒谬之下隐含的真理。而这些真理在剧情的展开中逐渐地显露出来。“最秀丽的考黛莲,贫穷但也最富有,孤独无依,但最是无双地美妙,被人所贱视,可是最受我珍爱,如果取人家遗弃的可称合法,我如今便取得你和你的那种种美德”。“还有那性情高贵心地真实的铿德给流放了出去!他的罪过只是诚实!真奇怪”。贫穷与富有,遗弃和珍爱,罪过是真实这样矛盾的字眼构成一种语境的张力。在分割王权的角逐中,大女儿和二女儿极尽阿谀之能事,小女儿把最忠诚的心向父亲表白,却什么也没得到,忠诚老实的大臣铿德极力规劝,却落得个流放的下场。显现出李尔作为一位父亲,一位君王的昏溃和专断跋扈。将最爱自己与最忠实自己的人放逐。把权利和荣誉给了欺骗自己的人。
二是人物轻松滑稽的话语方式,由于社会制度的制约,人们谈到性,王权的尊严等禁忌或神圣领域话题以及政治禁忌话题时,往往采取幽默的方式,而这时的幽默又往往采取反讽来掩盖真实意图。在《李尔王》中这种话语方式在傻子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作为傻子,他无需顾及颜面,而且他又是李尔身边的“红人”,因而他的话语方式明显的不同于其他人。莎士比亚用反讽的手法把《李尔王》中的无名弄人刻画成一个集荒诞“傻瓜”与非凡“哲人”于一身的矛盾统一体。弄人来自社会底层,没有人身自由,在宫廷中逗人发笑,供人玩弄。自中世纪起至17 世纪,英国各地王公贵族的奴仆中,常有一两名被称为弄臣,他们是讲笑话或滑稽故事等给主人开心解闷,他们的处境与奴仆无多大差别,只配供君主取笑作乐,常受到贵族的侮辱和歧视。在剧中,他因地位低下,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只被称为“傻瓜”(fool) 。他装疯卖傻,在正常人中间以非正常的姿态生活着,“他不断发现生活中的荒谬,他便同荒谬生活在一起;他扮演荒谬,成了荒谬的化身。”【5】弄人(傻子)的语言与歌唱,滑稽幽默中充满了反讽。“老伯伯。你给我一个鸡子儿,我给还你两顶冠冕”。“哎,我把鸡子儿打中间切开,把里边吃了个精光,便还你两顶蛋壳的冠冕。你把你的王冠分作两半都送给了人,便好比骑驴怕污泥弄脏了驴蹄,把驴子驮在背上走;你把黄金的头盖送人的时候,你那透顶的头盖里准是一点灵性都没有了”。“一个人脑子生在脚跟里,它有没有生冻疮的危险”?“蜗牛有房子,为的是好把它的头缩在里边,不是为拿去送给它的女儿们的,结果却倒反弄得自己的角没有一个壳儿装”。弄人滑稽幽默的话语中对李尔分化自己的王权的荒诞行径进行了批判和反讽。弄人表现的像傻子,其实是智慧的象征。“鸡子儿”、“蛋壳的冠冕”、“脑子长在脚跟上”、“蜗牛”等等这些看似荒诞不经的事情,在当时的语境当中理解起来,让人发笑之余,我们会思考的更多,李尔就是这样的荒诞事物的制造者,他丢了自己的王冠,分了自己的窝,最后被两个女儿赶出了家门,流浪荒原,“反弄得自己的角没有一个壳儿装”。从而更显出李尔的昏溃和无知。
三是人物语言的夸大陈述(overstatement)和克制陈述(understatement)。这一点在三个女儿的语言中得以体现。刚瑙烈:“父亲,我爱你不能用言语形容,要胜过我爱目力和空间与自由胜过一切富丽和珍贵的有价品;我爱你不差似爱一个温雅,健康,美丽,和荣誉的生命;自来儿女爱父亲至多不过如此,父亲也从未见过更多的爱亲心;这爱啊,只嫌语言太薄弱,言语不灵通;我这爱没有边沿,漫无止境”。雷耿:“我和大姐赋得有相同的品性,我自付和她同样地堪当受赐。我抚心自问,但觉她正道出了我预言未道的衷忱;只是她尚有未尽:我自承我仇视官能锐敏到登峰造极时感到的那一切的欢愉,我认定唯有你为父的慈情真能使我幸福”。而造成这一局面的语境则是李尔的宣言:“女儿们,说我听,如今既然我们要解除政柄,捐弃国疆的宗主权,消泯从政的烦扰,你们三人中哪一个对我最存亲爱?如果谁爱亲的天性最合该消受亲恩,那么,我自会给与她最大的恩赐。”可以说李尔是阿谀奉承,欺骗的引诱者,权力的引诱从而必然决定言说者的话语会不真实,会存在虚夸。大女儿和二女儿的语言越是华丽,虚夸,得到丰厚的财富和权力,越说明李尔的无理性,昏庸和溃败。让我们来看看小女儿考黛莲的话语:“(旁白)然后是贫乏的考黛莲!可是并不然:我确信我的爱,沉重要赛过嘴上的夸张”。“我没有什么话说,父亲”。“不幸的很,可是我的心不能把它放在嘴上,我爱父亲按着做女儿的本分不多也不少”。“哎,好父亲”。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与大女儿和二女儿极尽阿谀奉承的能事,把自己对李尔的爱假情假意地夸张的情形相比,三女儿克制了自身对李尔深厚的爱,用非常贫乏却真实的语言来表达,却什么也没有得到。这就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反讽,李尔所极力鼓吹的两个女儿们对自己的深厚的爱,为欺骗者获得了地位、尊严、权力,而鼓吹欺骗行径的李尔失去了三女儿的爱,最后连另外两个女儿所谓的对自己的“爱”也丝毫没有的到,最后一无所有。这是对李尔自身荒诞行径的反讽。
三.意象运用的反讽艺术
在剧本创作中,意象是剧作家通过语言表达,由外在景物和主观感情、思想观念、精神、感官经验交融组成的综合体。在《李尔王》中存在众多的意象,我主要选取眼睛和人物的服饰意象所体现的反讽艺术来探讨。
1. 眼睛的意象。眼睛常被人们称为“心灵的窗户”,了解一个人,我们从眼睛的交流中把握对方。然而我们在拥有眼睛的同时更需要一双慧眼。这样我们才不会被眼前的浮云所蒙蔽。眼睛这一意象在剧本《李尔王》中多次出现,在剧作中一直隐含着眼睛失明与洞察力恢复的反讽过程。莎士比亚最初是通过刚瑙烈(正是她命令要挖掉葛罗斯特的眼珠) 虚假的表白向我们介绍了这一重要的意象, “父亲, 我对您的爱, 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 我爱您胜过自己的眼睛、整个的空间和广大的自由。”自然, 她后来对李尔的虐待也只能激起暴风雨中的李尔呼吁迅捷的闪电将眩目的火焰喷射“进她恶毒的眼睛。”在启幕一场中, 当李尔因为考黛莲诚实地说出“什么也没有”而愤怒地剥夺了她的继承权时, 他忠诚的大臣铿德诚心诚意地劝告他:“看得清楚些,李尔,让我常为你作一方鉴戒的明镜”。可惜, 刚愎自用的李尔却不能“看”清楚。可以说此时李尔的眼睛是一双混浊的,无法辨明真假的眼睛。也是从此刻起, 李尔的眼睛逐渐地回归明净。当李尔第一次遭到女儿刚瑙烈的断然拒绝后, 他大声疾呼:“这儿有认识我的人吗?这不是李尔。李尔是这样走路的吗?这样说话的吗?他眼睛在哪里”?他为自己未能分辨两个女儿的虚伪而自责。由于受到她们的迫害, 他的头脑变得神智不清,然而, 他的眼睛的“视力”却因此而增加。在他开始丧失理智时, 他才看到自己的真实境况。在他完全丧失理智时, 他才有了断断续续的心领神会, 使得他在自己复仇般的愤怒的风暴间歇中, 看到这个世界的内部真相———他的第一次认错“我对不起她”, 他看到了人民的苦难,他对衣不蔽体的不幸的人们的同情以及他对罪恶的假想审判, 等等。虽然在女儿那里遭受虐待, 李尔却不愿哭泣,“痴愚的老眼, 要是你再为此而流泪, 我要把你挖出来。”然而, 这还不过是即将到来的瞎眼一幕的讽刺性前兆。葛罗斯特对刚瑙烈虐待李尔的控诉的辩解既可以作为对他个人遭惩罚的一种提示,也可以作为缓和我们由即将发生的瞎眼场面产生的精神痛苦的一种手段: “因为我不愿意看见你的凶恶的指爪挖出他的可怜的老眼。”葛罗斯特的两只眼珠确实被康华尔的“凶恶的指爪挖出”。他成了瞎子, 被曾是他的佃户的老人领着。但是葛罗斯特叫他离开, 以防他遭到同样的毒手。面对老人的疑问“你眼睛看不见,怎么走路呢?”葛罗斯特承认, “我没有路, 所以不需要眼睛; 当我能够看见的时候, 我也会失足颠仆。”没有眼睛,然而比有眼睛更能看清这个世界,有眼睛时,他看到的是事情的假象——爱德伽对他的背叛。没有眼睛时,他的 “洞察力”却得以再生。他开始意识到自己错怪了他亲爱的无辜的儿子爱德伽, 因此他祈祷, “要是我能在未死以前, 摸到你的身体, 我就是说, 我又有眼睛啦!”他的祈祷很快地应验了, 当时爱德伽(依然装成可怜的汤姆) 正走上前来帮助他。葛罗斯特由于同情可怜的汤姆而忘了自己的痛苦, 让老人去找些衣服来给这个乞丐遮遮裸露的身体。第三个“视力”再生的暗示出现在当他将自己唯一的财产———一个钱囊给可怜的汤姆后, 他对上天发出极富同情心的恳求:天道啊, 愿你常常如此!让那穷奢极欲、把你的法律当作满足他自己享受的工具、因为知觉麻木而深迷不悟的人, 赶快感到你的威力吧; 从享用过度的人手里夺下一点来分给穷人, 让每一个人都得到他所应得的一份吧。这个祷告与李尔在暴风雨中的“命令”相回应:安享荣华的人们啊,睁开你们的眼睛来, 到外面来体味一下穷人所忍受的苦, 分一些你们享用不了的福泽给他们, 让上天知道你们不是全无心肝的人吧!莎士比亚为两位“瞎眼”老人安排会面,从那一刻起, 一个成为“彻头彻尾的君王” 另一个则会“用眼眶子”“看这世界的丑恶”。
2.人物的服饰意象。服饰作为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物,在剧本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运用体现人由兽性向人性,神性复归的历程。李尔开场时是一个威严的君王,他的服饰的典型即是王冠。一顶金光闪闪的王冠是权力与尊严的象征。与之相应的则是奢华的衣着。然而他的话语,行为与他的服饰并不般配,穿着华丽奢侈的衣着,他却充满了兽性:昏溃,暴力,独断,看不到民众的苦难。随着他将王冠分与两个女儿,他的尊严也随之消减。最后被两个女儿驱逐出去,在荒原中流浪。这个时候他没有了黄金的王冠,华丽的衣着也变的破烂不堪。当他见到爱德伽时,他感叹到:“吓?咱们这一伙儿三个都是装孙子的。你才是真东西;原来不穿衣服的人不过是你这样可怜的一个光溜溜的两脚动物。去,去,你们这些装场面的废物!来,扣子解掉”。【撕去衣服】这时,衣着对于他而言,只是废物。毫无意义。他看到了民众的苦难,知道了自己统治下的疆土到处是黑暗,压迫,丑恶。他觉得光着身子的两脚动物似的民众反而比穿着华丽服饰的庸人更高尚,所以他主动地撕去身上的衣物。在第四幕第四景中,李尔“癫狂得像激怒了的大海;高声歌唱着;又把丛生的玄胡索和田间的野草,所有的牛蒡,毒药芹,荨麻,假麦,杜鹃花,和养人的麦子里蔓芜的莠草,都采来编成了草冠戴在头上。最后身上乱插野花。与李尔相似的则是爱德伽。剧本开始,他是葛罗斯忒伯爵的长子,同时是国王的教子。地位是非常崇高的。穿着华丽的衣裳,同时还配有一把象征身份的利剑。他逃亡时,则变成了可怜的苦汤姆。“我已经决心装一副贫困糟蹋人,把他逼近了畜道的那绝顶卑微和可怜的外观;我要用泥污涂面,用毡毯裹腰,使头发缠绕打结,用自愿的裸露来凌冒风威和天降的虐待”。“把一些铁针,木刺,钉子,迷迭香的小枝,刺进他们的那麻木无知的裸臂”。然而李尔见到他时,却把他当作雅典人(即哲人),称赞他的高尚。自愿撕去身上的衣服,愿做一个光溜溜的两脚动物。此时,人在脱去象征尊严的虚假外表——华丽的服饰之后,洗涤了最初的兽性,同时回归了人类最本真的人性、神性。王冠,华丽的服饰这些虚荣的外表只能蒙蔽人的神性,让人披着华丽的外衣,干不可告人的事情,同时也为那些虚伪恶毒的人提供了外衣,刚瑙烈,雷耿,爱德蒙则是这一类的人物,是穿着华丽服饰的野兽!
综观《李尔王》这一悲剧,本文所探讨的语言层面的反讽将人物的性格淋漓尽致地展现给读者,同时莎士比亚将意象完全融入戏剧结构之中,用意象作为象征和暗示的手段,赋予抽象观念以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式,丰富了戏剧的思想内涵。唤起读者和观众对人类社会和人生的全方位思考。反讽艺术的巧妙运用给《李尔王》增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从而也使得《李尔王》获得了更为广阔的阐释空间。成为说不尽的《李尔王》。他的同辈剧作家本·琼生的话是无比正确的:莎士比亚“不仅属于一个时代,而且适于千秋万代”
『叁』 算术研究的高斯的成就
高斯原本计划继续撰写《算术研究》第2卷,但由于工作的变化和研究兴趣的转移,这一计划未能实现。
高斯的许多数学成就都是在他去世后才被人们发现的。从1796年3月30日高斯用尺规作出正17边形后,他开始记科学日记,并且长期坚持下来,到1814年7月9日。高斯的科学日记是1898年哥廷根皇家学会为了研究高斯,向高斯的孙子借来的。从此,这本科学日记的内容才在高斯逝世43年后流传。这本日记共146项研究成果,由于仅供个人使用,所以每一条记录往往只写三言两语,十分简短。有的条目简单得甚至专家也摸不着头脑。
1796年10月11日, Vicimus GEGAN
1799年4月8日,REV. GALEN
这两项研究成果,至今仍是个谜。
在1796年7月10日中有这样一条日记:
Ευρηκα!num=△+△+△
Ευρηκα是希腊文找到了的意思。当年,阿基米德在洗澡的时候突然发现了浮力定律,兴奋地从浴缸一跃而起,在大街上狂奔高喊的就是“Ευρηκα!”高斯在这里找到了费马提出的一个困难定理的证明:每个正整数是三个三角数之和。
高斯的科学日记一经披露,轰动了整个科学界。人们第一次了解到,有许多重大成果高斯实际上早就发现,而公开发表得很晚,有的甚至生前根本没有发表。有关椭圆函数双周期性的内容一直到日记发表的时候人们才知道,以致这个重大成果在日记里整整沉睡了100年。1797年3月19日的一条日记清楚表明,高斯已经发现了这个成果;后来又有一条,说明高斯还进一步认识到一般情况下的双周期性。这个问题后来经过雅可比(1804—1851)和阿贝尔独立研究发展,才成为19世纪函数论的核心。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这样大量的重大发现在日记里竟被埋没了几十年甚至一个世纪!面对这一不可思议的事实,数学家无不大为震惊。如果及时发表这些内容,无疑会给高斯带来空前的荣誉,因为日记中的任何一项成果都是当时世界第一流的。如果及时发表这些内容,就可以免得后来的数学家在许多重要领域中的苦苦摸索,数学史因而将大大改写。
当时的社会环境和高斯个人性格
为什么会出现这现象呢?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高斯个人性格有十分重要的关系。
18世纪,数学界贯穿着激烈的争论,数学家们各持己见,互相指责,由于缺乏严格的论证,在争论中又产生了种种错误。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他们往往自吹自擂,互相讽刺挖苦,这类争论给高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高斯虽然出身贫微,却和他的父母一样,有着极强的自尊心,加之他对科学研究的极端慎重的态度,使他生前没有公开这本日记。他认为,这些研究成果还须进一步加以论证。他在科学研究上遵循的格言是“宁少毋滥”。
高斯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虽然使后辈科学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也给科学研究带来了好处。高斯出版的著作至今仍然像第一次出版一样正确而重要,他的出版物就是法典,比人类其他法典都更高明,因为不论何时何地从未发现其中有任何毛病。
高斯治学的态度正如他在自己的肖像下工工整整地写下的《李尔王》中的一段格言一样:
“大自然,您是我的女神,我一生的效劳都服从于您的规律。”
高斯在数学领域中的成就是巨大的。后来人们问起他成功的秘诀,他以其特有的谦逊方法回答道:
“如果别人思考数学的真理像我一样深入持久,他也会找到我的发现。”
为了证明自己的结论,有一次他指着《算术研究》第633页上一个问题动情地说:
“别人都说我是天才,别信它!你看这个问题只占短短几行,却使我整整花了4年时间。4年来我几乎没有一个星期不在考虑它的符号问题。”
『肆』 李尔王观后感
[李尔王观后感] 昨天晚上睡觉之前看了莎士比亚的悲剧故事 -——李尔王,李尔王观后感。 不知道别人读后是什么样的感觉,每个人读后应该都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谁也不能去将莎士比亚这一伟大的悲剧故事去定性为某一种思想定性,所以我对那些所谓专家做出的研究全是作为参考的态度,尤其是不懂英文的专家.他们有自己去理解这篇文章的权利,却永远不能将其强加给每一位读者.我建议每一位懂英文的读者去用莎士比亚的原文读一遍,因为中文里面多多少少会有翻译者的一些思想感情. 莎士比亚这一著作确实有令人深深回味的价值!将其联系在我们当今的现实生活中也是非常合适的!它体现了一种人性的丑恶与人性的美丽! 莎士比亚是一个语言大师。在文章中,第一幕第一场葛罗斯特与肯特的一段对话,葛罗斯特就用了低俗语言,这种流行于社会底层的俗语,却更能揭示葛罗斯特真实的内心世界,这种低俗语言的运用消解崇高,降低了高雅语言虚伪的自以为是,起到了引导观众洞悉真实而远离虚假的作用。 在第三幕第四场里,李尔被两个女儿驱逐出门以后,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民,跑到暴风雨的荒野,诅咒女儿忘恩负义。在雷电交加中,李尔对穷苦的人们喊道:“衣不蔽体的不幸人们,无论你们在什么地方,都得忍受这种无情的暴风雨的袭击,你们的头上没有片瓦遮身你们的腹中饥肠雷动,你们的衣服千疮百孔,怎么抵挡得了这样的气候呢?啊!我一向太没有想到这种事情了,观后感《李尔王观后感》。安享荣华的人们啊,睁开你们的眼睛来,到外面来体会一下穷人所忍受的苦,分一些你们享用不了的福泽给他们,让上天知道你们不是全无心肝的人吧!”在这个价值迷失的时代,李尔对整个社会贫富悬殊的愤怒和批评,表达了人们在传统价值崩溃时代迷途的痛苦和寻求的渴望。莎士比亚在这里向我们表达了人的激情,他以一个疯狂国王所有的可怕威风怒号出来,同猛烈咆哮激动的自然相抗衡。这种激情和自然界的暴风雨亲和成一体,使剧情悲愤达到高峰 故事中许许多多的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的. 在我们身边的官场里,职场里!为了得到满足自己利益的溜须拍马的小人随处可见,然而所谓的领导就喜欢这样的小人,有多少刚步入社会的正义学子们,被这种风气“感化了”,最终改变了自己立志已久正义之梦.不知道这是因为现在的社会风气造成的还是这就是人的本性。另一方面,都说养儿防老,可是又有多少的老人被自己的儿儿女女女抛弃,又有多少为了争夺家产的亲兄弟,最后反目成仇!都说好人有好报,可又有多少好人得到了好报?还不是有许多坏人逍遥法外! 也许莎士比亚正是没有能力去改变这种现象,才用纸和笔去批判. 很多人都说这篇文章些的好,可又有多少人从中感悟到了它的真谛,又有多少人认识了自己的错误与不足?又有多少人在认识自己的不足与错误后改变了自己. 〔李尔王观后感〕随文赠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伍』 李尔王的点评鉴赏
从权力角度考察《李尔王》中的伦理思想,对李尔王分封国土的举动也不能给予彻底的否定。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认为李尔王分封国土的情节不可信,但是却忽略了中外历代统治者尤其重视继承权问题。在家天下的思想支配下,李尔王在没有儿子继承王位的情况下,考虑自己百年以后的权力继承问题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从亲情的角度考虑,准备将国土分给自己的三个女儿也是他的唯一选择。在家天下的君主政权统治下,这样的分封是无可指责的,也是君王企求自己家族的统治千秋万代的唯一最佳选探,即通过父权与王权的双重作用,保证统治者继承权的延续。
在李尔王的意识里,作为君王,这个国家的一切都是属于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尔王的分封是合理的,其中不包含任何不正义的行为。而柯苔莉亚以道德的名义不赞成李尔所要求的花言巧语,虽然其中没有任何欺诈和抢劫的意愿,但是,在李尔看来,反对一方的柯苔莉亚的“真话。对他的权威构成了不可饶恕的挑战,她不但得不到她所应该得到的一份应有的财产(国土),而且被李尔视为是“非正义“、“非道德”的举动,在李尔一方借助了君王的伦理,同时,在柯苔莉亚一方也借助了道德伦理的力量,而最后,大多读者是倾向于后者的。 从拥有到失落、被剥夺,到最终的放弃,李尔完成了他由一个至尊的王者沦落为绝望的贸者的蜕变。在这个过程中,生存是因为他相信自己还有“拥有”的可能和希望,他无情剥夺了考狄利亚的缓承权,他相信他还拥有其他两个女儿的忠诚和爱戴;他毅然离开里樱的塌地,他相信他还拥有高纳里尔的爱,被高纳里尔逐出城堡后他在暴风雨的荒原上无所顾忌煌诅咒呼啸,他相信他还拥有呼唤自然的威力来报复这无情世间的力量。但是,当他终于意识到他已经一无所有的时模,那种支撑他精神和心灵的柱子便袭然倒塌,疯癫也成为李尔无可逃脱的宿命。对这一点,奈茨曾做出评论;“李尔执拗地认为他还拿着自己根本不能行使的权力,但在无能为力的时候,他只好大发脾气,痛哭流涕……他仍在臆想已经给了人的东西……。”
可以说,李尔王疯癫的根本原因是曾经“拥有权力”这现实以及由此带来的虚荣和欲望。他曾经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个权力使他被奉承和谄媚所包围.而这种气氛中人往往趋向于“不受自己的秘密性质的控制,而成为世界表象一切诱惑肉体和灵魂的事物的牺牲品。”在头上那顶王冠的光芒的笼罩下,任性成为李尔性格的主要特征。
他被剥夺了权力之后.他所表现出来的态度都显得不中用,或者说他的任性不再被任何人所包容和接受,而且这一切都产生一种后坐力,使他成为必然的猎物。正如格兰威尔所言:“李尔在戏剧与精神上的进程,是他的自我意识的消逝的进程……和丧失自我、变成疯狂的过程。
更糟糕的是,当人们在使用权力缓解自卑感的同时,并不能真正赋予权力者以精神的力量,于是内心上更为实在而根本的空虚导致了人类权力的滥用和意志的绝对不满足。只有在面对贪婪时,意志才是自由的。
而现代社会解决矛盾的方法的逻辑则是这样的一既然个人对权力的欲望不可能消灭并且一方压迫另一方的局面不可避免,那么干脆以整个教会或者国家主体作为剥削者对每个个人进行奴役——无论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在这个意义之下人类才有可能是平等的。权力是看似邪恶,但确实为生命的本质
而不可消灭,任何入对其权力的剥夺都不可避免地沦为李尔王的“彻底的空虚”,所以权力的“温和转化”比权力的消灭来得更加实际。而这—过程中的代表性事件便是权力在概念上驯化为“权利”(温和的政治权力)与“金钱”(可量化操作的财产权力)。
翻开现代文明史,权力与疯癫的矛盾随处可见,就连极力鼓吹权力意志的尼采也最终滑入疯癫的泥潭。于是;同样关注权力的福构格探究的目光投向权力规训下的人,他明确提出,人应该回归自我。而回归自我的训练方法之一就是“忍耐和节制”正像—般斯多葛主义者所提倡的那样.每个人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是世界的最佳状态,国王与平民对自然而言同等重要。所以,人只有彻底承认人类自己的不自由性,放下自我的先入为主与情感的固执,彻底的顺应自然而不仅仅地顺其自然,才有可能冷静地看到人生的真伤,避免老李尔王的悲剧。而反过来说,如果人类无法看见自己的不自由性,无疑便会在自由意志的重重迷雾下四处碰壁,永远也无法达至真正的自由。 是考狄莉姬而非李尔真正代表了莎士比亚人文主义理想。虽然对李尔着笔最多,但他是主要人物而绝不是最重要的人物。莎翁在此只不过把他当作考狄莉姬的陷衬来描写刻画,用前者的暴烈、虚荣衬托后者的温柔、真诚;用前者的悲伤遭遇衬托后者的幸福(嫁给仁爱的法兰西王)。李尔的人性复归也是在见到考狄莉姬并得到她的宽恕、爱怜后才完成的,“尽管李尔的双手被捆了起来,但他却感到是自由的,因为他得到了考狄莉姬,对世界找到了新的认识”。她对生活自私、虚伪的一面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也许她已看见了黑暗中的一点朦胧亮光,但还不够清晰。
『陆』 李尔王的英文读后感
口中出蜜,心必剑——《李尔王》读后感 《李尔王》约写于1605年,取材于英国民间一个古老的家喻户晓的传说,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故事讲的是年老昏聩、刚愎自用、目光无识的李尔王把国土分给了虚伪的大女儿吕甘、二女儿贡纳莉,却把诚实率直善良不会取悦父王的小女儿科第丽霞驱逐到国外。科第丽霞被迫离家出走,与爱她的法兰西国王去了法国。李尔王自己仅保留国王的尊号和一百名侍从,准备轮流住在两个女儿家中安享晚年。谁料两个大女儿达到目的后却原形毕露,把老父赶出家门,李尔王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小女儿得知李尔王的凄惨遭遇,起兵讨伐两个姐姐,不幸失败,最后被俘含恨自刎,李尔王也在悲痛疯癫中死去。当然,两个坏女儿的下场也是可悲的。李尔王这个糊涂虚伪的老国王,因为自己的虚荣之心,害了自己更害了那个善良天真的小女儿科第丽霞,在我们看来他遭到这样的后果是活该、是自食其果,话又说回来,人到老年遭受到如此的待遇应该说是他一生中最苦的果子了,更惨的是最善良的女儿又死在了自己的前头。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他是一个平常人,是和我们一样的平常人,如果他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听别人的劝言和真话的时候又怎么能够在自己的王位上做到现在,又怎么能够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得如此呢?可是,由于他平时身居高位,长期生活在一呼百诺的宫廷之中,周围都是争先恐后向他邀功献媚之人,所有的人或事都围绕着他转动,以他的好恶为好恶,以他的是非为是非。年月深久,他就像一个上了瘾的吸毒者,奉承和献媚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每一刻都离不开歌功颂德。当他失去了王位、权势,历尽磨难,却因而恢复了人性,他临终的悲鸣不是为当初他迷恋的宣赫的声势、帝王的威严,而是为了当初被他驱逐出宫受到他诅咒的小女儿,但他却不能从她的长眠中唤回她那颗洋溢着仁爱的热心了,正因为这种种的遭遇他懂得了最宝贵的是不能用金钱、权势收买的人间真情。可是,正当两个女儿都向他献媚花言巧语,哄得他兴高采烈的时候,偏偏小女儿科第丽霞没有摇尾乞怜似的向他奉承,不怕和他顶撞,大大扫了他的兴,一怒之下把小女儿赶出了自己的国家。小女儿科第丽霞是善良的、天真孝顺的,同时她也是固执冲动的,如果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善良、孝顺又有什么用,既然知道自己的两个姐姐是什么样子的又为何不能在此争得一地之位,以此来为自己为老父铺好一条后路呢?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作风是没错,可是人有的时候是需要用言语向他人表白说明的,有的时候言语比行动的作用要大得多。她也是幸福的,因为自己的一无所有而得到了一个真心爱她的郎君,这是她的两个姐姐不曾也不可能拥有的,她是一直活在爱与被爱之中的。但同时她也是冲动的,因为父王受到了两个姐姐的狼心狗肺的对待而出兵讨伐她们,到最后失败受辱而死于狱中,这难道不是她的冲动吗?自己心善不忍,那也要在有把握之时做有把握之事呀,可她在自己没有准备完善的时候冒然地出兵又起有不败之理。李尔王的大女儿吕甘和二女儿贡纳莉更不用说了,是一个狠毒、不忠、不孝、不贞、无知的女人,为了各自的利益驱赶自己年迈的老父,为了自己心中喜欢的浪人而毁灭自己的家,更是相互残害生命,直到死都不知道她们喜欢的那个男人也同样是一个狠毒的男人,而他只是在不断地利用她们罢了,或许是因为她们是国土的拥有都而对待依附她们的丈夫不屑一顾,甚至骂自己的丈夫是懦夫,可怜的两个男人,因为权利而葬送了自己的幸福一生。她们根本就没有一个为人妻、为人女的样子,可能她们直到死都没有明白一个为人的道理吧!这里最坏的、用谋最高一筹的应该说是葛罗斯脱的私生子爱特门了,为了家产、为了更高的地位同样是迫害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更是害了一直把他当作孝子的父亲,这些对他来说还不够,居然用自己的相貌和花言巧语把所有的人哄得团团转,最终有两个女人因为他的虚情假意而死于自己的手中,而他自己到最后一无所有,还葬送了自己。说真小人可恶,可像他这样的带着假面具的伪君子更是比真小人可恶得太多太多。
满意请采纳
『柒』 李尔王的梗概,详细一点的
口中出蜜,心必剑——《李尔王》约写于1605年,取材于英国民间一个古老的家喻户晓的传说,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故事讲的是年老昏聩、刚愎自用、目光无识的李尔王把国土分给了虚伪的大女儿吕甘、二女儿贡纳莉,却把诚实率直善良不会取悦父王的小女儿科第丽霞驱逐到国外。科第丽霞被迫离家出走,与爱她的法兰西国王去了法国。李尔王自己仅保留国王的尊号和一百名侍从,准备轮流住在两个女儿家中安享晚年。谁料两个大女儿达到目的后却原形毕露,把老父赶出家门,李尔王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小女儿得知李尔王的凄惨遭遇,起兵讨伐两个姐姐,不幸失败,最后被俘含恨自刎,李尔王也在悲痛疯癫中死去。当然,两个坏女儿的下场也是可悲的。
李尔王这个糊涂虚伪的老国王,因为自己的虚荣之心,害了自己更害了那个善良天真的小女儿科第丽霞,在我们看来他遭到这样的后果是活该、是自食其果,话又说回来,人到老年遭受到如此的待遇应该说是他一生中最苦的果子了,更惨的是最善良的女儿又死在了自己的前头。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他是一个平常人,是和我们一样的平常人,如果他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听别人的劝言和真话的时候又怎么能够在自己的王位上做到现在,又怎么能够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得如此呢?可是,由于他平时身居高位,长期生活在一呼百诺的宫廷之中,周围都是争先恐后向他邀功献媚之人,所有的人或事都围绕着他转动,以他的好恶为好恶,以他的是非为是非。年月深久,他就像一个上了瘾的吸毒者,奉承和献媚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每一刻都离不开歌功颂德。
当他失去了王位、权势,历尽磨难,却因而恢复了人性,他临终的悲鸣不是为当初他迷恋的宣赫的声势、帝王的威严,而是为了当初被他驱逐出宫受到他诅咒的小女儿,但他却不能从她的长眠中唤回她那颗洋溢着仁爱的热
『捌』 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所要表现的是什么主题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是其四大悲剧之一。故事来源于英国的一个古老传说,故事本身大约发生在8世纪左右。后在英国编成了许多戏剧,现存的戏剧除莎士比亚外,还有一个更早的无名氏作品,一般认为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是改编此剧而创作的。故事讲述了年事已高的国王李尔王退位后,被大女儿和二女儿赶到荒郊野外,成为法兰西皇后的三女儿率军救父,却被杀死,李尔王伤心地死在她身旁。
blob.png
作品主题
伦理思想
从权力角度考察《李尔王》中的伦理思想,对李尔王分封国土的举动也不能给予彻底的否定。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认为李尔王分封国土的情节不可信,但是却忽略了中外历代统治者尤其重视继承权问题。在家天下的思想支配下,李尔王在没有儿子继承王位的情况下,考虑自己百年以后的权力继承问题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从亲情的角度考虑,准备将国土分给自己的三个女儿也是他的唯一选择。在家天下的君主政权统治下,这样的分封是无可指责的,也是君王企求自己家族的统治千秋万代的唯一最佳选探,即通过父权与王权的双重作用,保证统治者继承权的延续。
在李尔王的意识里,作为君王,这个国家的一切都是属于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尔王的分封是合理的,其中不包含任何不正义的行为。而柯苔莉亚以道德的名义不赞成李尔所要求的花言巧语,虽然其中没有任何欺诈和抢劫的意愿,但是,在李尔看来,反对一方的柯苔莉亚的“真话。对他的权威构成了不可饶恕的挑战,她不但得不到她所应该得到的一份应有的财产(国土),而且被李尔视为是“非正义“、“非道德”的举动,在李尔一方借助了君王的伦理,同时,在柯苔莉亚一方也借助了道德伦理的力量,而最后,大多读者是倾向于后者的。
权力欲望
从拥有到失落、被剥夺,到最终的放弃,李尔完成了他由一个至尊的王者沦落为绝望的贸者的蜕变。在这个过程中,生存是因为他相信自己还有“拥有”的可能和希望,他无情剥夺了考狄利亚的缓承权,他相信他还拥有其他两个女儿的忠诚和爱戴;他毅然离开里樱的塌地,他相信他还拥有高纳里尔的爱,被高纳里尔逐出城堡后他在暴风雨的荒原上无所顾忌煌诅咒呼啸,他相信他还拥有呼唤自然的威力来报复这无情世间的力量。但是,当他终于意识到他已经一无所有的时模,那种支撑他精神和心灵的柱子便袭然倒塌,疯癫也成为李尔无可逃脱的宿命。
可以说,李尔王疯癫的根本原因是曾经“拥有权力”这现实以及由此带来的虚荣和欲望。他曾经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个权力使他被奉承和谄媚所包围.而这种气氛中人往往趋向于“不受自己的秘密性质的控制,而成为世界表象一切诱惑肉体和灵魂的事物的牺牲品。”在头上那顶王冠的光芒的笼罩下,任性成为李尔性格的主要特征。
『玖』 李尔王的创作背景是怎样的
《李尔王》背景:由于从事戏剧创作和演出的工作在当时还属于不入流的低级职业,因此现存有关莎士比亚的生平资料极少,这使得有些人甚至开始怀疑是否真有莎士比亚这一人物的存在。有人推测出这些剧作可能是培根所写,支持这种说法的有马克·吐温和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等。还有人认为这些作品都是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一位才子马洛所作,可惜一直未能找到确切的证据。因此,有关这些作品著者的具体真相,恐怕还有待于研究的继续深入。然而无论如何,莎士比亚的作品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在西方世界,一般人家必备的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就是《莎士比亚全集》。1984年选举世界十名伟大作家时,莎士比亚名列第一。这些都说明莎士比亚是有史以来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他被誉为“奥林匹亚山上的宙斯”。英国还有句谚语说:“宁可不要一百个印度,也不能没有莎士比亚。”由此可见莎士比亚的影响力。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上首屈一指的代表,他创造的戏剧人物丰富多变,各有风采,剧情生动,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直到今天,只要有莎士比亚的剧目上演,观众必然会如潮水般拥入剧场。而且莎士比亚还是一名出色的语言大师,语言既有口语的活泼,又有散文的轻快和诗歌的优美,其中还蕴涵着深刻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