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张培田的科研成果
(1)《中国法文化散论》,150千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2)《中西近代法文化冲突》,是我国系统全面研究中外法律文化冲突的第一部专著,计180千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出版,国家图书室收藏。
(3)《中国检察制度考论》,是我国系统全面研究检察制度演进发展及其规律的第一部,计281千字,中国检察出版社1997年6月出版,国家图书馆收藏。
(4)《法与司法的演进及改革考论》,计260千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 (1)《新中国检察审判制度演进研究》一书(`96学院优秀科研成果著作类一等奖),系与雷铣合著,本人单独完成第一章至第九章的全部,计377千字,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国家图书馆收藏。
(2)《中国狱政法律问题研究》一书(国家“八五”社科项目暨中华社科基金项目),系与郭成伟等合著,本人单独完成第一章第一至第三节、第六章及第七章,计50千字,1995年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
(3)《司法教育的考察与比较》(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项目),副主编,80%作者,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 1、“峨眉鞠氏宗祠碑”,《峨眉文史》第五辑,第168---169页。
2、“我国古代用法律保护文物的史实考述”,《四川文物》1987年第四期,第55---57转54页。
3、“四川的东汉崖墓”,《上海文化艺术报》1988年5月20日,第四版。
4、“论元杂剧与元代法制”,《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1990年第2期,第79---88页。
5、“建国以来中国古代法制史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1989年第12期,第1---8页。
6、“中国传统法文化的价值”,《人民日报(海外版)》1991年12月3日第2版。
7、“我国古代对宝器的珍藏和保护”,《中国文物报》1991年9月15日第3版。
8、“招标投标法律文件的编制及审查”,《法制日报》1993年4月25日第3版。
9“银行贷款担保的法律意义及种类”,《法制日报》1993年5月2日第3版。
10、“涉外贸易合同的承诺生效时间及其风险”,《法制日报》1992年1月27日第3版。
11、“我国古代治吏惩贪得失谈”,《中国检察报》1991年12月5日第3版。
12、“邱氏鼠药案”,《中国检察报》1993年2月24日第4版。
13、“先秦的债考论”,《中原文物》1991年第4期。
14、“中国近代新刑法体系建构及刑事立法冲突”,《中央检察官管理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第41---48页。
15、“新发现的清末京师城市管理法规研究”(上下),《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94年第2(第78---83页)、第3期(第76---80页)。
16、“中国清末诉讼审判机制转变及其曲折”(上下),《中央检察官管理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第4期。
17、“澳大利亚司法考察”,《中央检察官管理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第61---69页。
18、“中国司法传统评析”,《中央检察官管理学院学报》,1996年增刊,第69---73页。
19、“晚清社会法文化观念的冲突演变”的学术论文(`96学院优秀科研成果论文类一等奖),计19千字,1995年第1期发表于国家古籍整理规划小组主办、张岱年先生主编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国家一级杂志。
20、 “法文化继承与现代化的几点思考”,《研究生法学》,1990年第2期,第55---59页。
21、“官当制度考论”,《研究生法学》,1989年第2期,第75---78转第19页。
22、“论中国封建法文化的结构、渊源体系及其运行规律”,《研究生法学》,1992年第1期,第69---74页。
23、“中国法文化近代化变革的历史经验与教训”,《研究生法学》,1992年第2期,第72---75页。
24、“司法审判民主化选择的理论与实践(一)(二)”,《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57---65页)、第2期(第34---44页)。
25、“检察制度本源刍探”,《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年第5期,第106---120页。
26、“检察制度在中国的形成”,《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3期,第113---120页。
27、“民国检察制度的演变”,《澳门检察》2001年6月第2期,第34---53页。
28、“中国不能再乱说不”,《(日)联合新报》,1998年4月23日,第7版。
29、“宋菊如、于恩英案件的法律问题”,《(日)联合新报》,1998年6月18日,第22版。
30、“一党专制、党在国上与中国的现代化”,《(日)联合新报》,1998年7月2日,第7版。
31、“日本的反腐败与中国的反腐败”,《(日)联合新报》,1998年7月16日,第6版。
32、“中国民主制度选择的几个问题(一)(二)”,《(日)联合新报》,1998年8月6日,第6、第7版;8月13日第6、第7版。
33、“中国司法考试制度建构的思考”,《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第130---136页。
34、“中国司法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法律人才与司法改革——中日法学家的对话》,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第139---151页。
35、“中国宪政必由之路——乡村基层民主宪政建设刍议”,《宪法论坛(第一卷)》,中国民航出版社,2003年,第299---306页。
36、“日本对清末刑事制度改革的影响”的学术论文,已译成日文,计25千字,收于《日中文化交流丛书—法律制度》一书,1997年1月由日本大修馆书店出版。
37、“The Report on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in China”,22千字,1998年5月在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犯罪防止研究所第109期学术论会上发表交流。
38、“司法审判民主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二),3万余字;学院学报2000年第1、第2期。
39、“检察在中国百年的命运”,《检察实践》2000年第3期。
40、“中国の检察制度”,日文,日本早稻田大学《比较法学》第32卷第1号(通卷第62号),1998年。
41、The Corruption of Chinese prison staff and its effects on Criminal Re—ecation,发表于国际矫正学术交流年会1995,澳大利亚,霍巴特。
42、“中国现行宪政问题及修宪改革的方向”,(日)《联合新报》,1998年7月9日第7版。
43、“中国检察制度的创建与日本法律家”,(日)《日中法律家交流协会报》,1998年3月15日,第19号第32---36页。
44、“中国的检察制度”,(日)早稻田大学比较法研究所机关志《比较法学》,1998年7月,第32卷第1号(通卷第62号),第315—327页。
45、 “中国检察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检察理论研究集粹》,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第二届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年会优秀论文奖(本届未设一、二、三等奖)。
46.“清末预备立宪的史实考论”,与陈金全教授合作,《湘潭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47.“新中国审判制度曲折发展的史实考析”,《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48.“先秦债及其法律调整的源流探索”,与陈金全教授合作,《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49.“先秦时期债流转的史实探析”,与陈金全教授合作,《法学研究》,2005年第2期。
50.“先秦儒家信的思想初探”,与车才洪合作,《政法论丛》,2005年第6期。
51.“陪审制和参审制的考察与比较”,《西南民族大学(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② 三大理论成果,,,两条特色道路,,分别指什么 简答
三大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两条特色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崭新道路。这条道路的艰辛开创,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结果,也是解放思想的结果。
③ 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伟大进程中,产生了两大优秀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党的七大和党的十五大分别确立了这两大理论在党内的指导思想地位。这两大优秀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其思想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④ 成果有哪些理论方面的创新
要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以推动国防和科学发展为主题内,以加快转变战容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全面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以推动国防和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的重大战略思想,明确了建设发展的总纲和必由之路。贯彻主题主线是全军的重大政治任务和长期战略任务
就是要使走科学发展之路,就是要按照建设信息化、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推进我军由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使信息化成为战斗力的倍增器,充分发挥信息能力在战斗力生成中的主导作用。这一重大战略思想
⑤ 张穹的代表性成果
(一)刑事法相关
1、《论我国刑法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第6期,获《中国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
2、《论资产阶级刑事政策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趋势》,1985年《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3、《论经济承包活动中贪污罪的认定》1988年《现代法学》第3期;
4、《切实加强检察理论和法律政策研究工作》,《中国刑事法杂志》1996年第2期;
5、《严格执行刑诉法,推动检察工作全面发展》,《政法论坛》1996年第4期;
6、《全面正确履行检察职责,维护和促进司法公正》,《时代潮》1998年第10期;
7、《刑事法律监督是中国刑事法治建设的重要保障》,《中国刑事法杂志》1998年第1期;
8、《关于执法思想的思考》,《人民检察》1998年第9期;
9、《刑事法制的重要发展与进步》,1996年4月4日《检察日报》;
10、《严格执法 推进依法治国》,1996年《求是》杂志第23期;
11、《论预防、消除执法中的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1997年《理论与思考》杂志第6期;
12、《建立举报制度刍议》,1998年《人民检察》第7期;
13、《欺诈与腐败》,1999年《中共中央党校报告选》第16期;
14、《当代检察机关的架构》,1999年5月29日《检察日报》;
15、《当代检察官的职权》,1999年6月2日《检察日报》;
16、《当代检察官的价值取向》,1999年《人民检察》第3期;
17、《论执法者的价值取向》,1999年《人民检察》第5期;
18、《关于研究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几个问题的理性思考》,2000年4月24日《检察日报》;
19、《关于侦查监督工作的职责和任务》,《检察日报》2000年9月22日刊;
20、《21世纪反腐败的六个战略重点》,《检察日报》2001年3月20日刊;
21、《关于“严打”整治斗争中的法律适用问题》,《检察日报》2001年7月24日刊;
22、《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检察理论创新》,《检察日报》2002年1月29日刊;
23、《充分运用法律监督职能》,《人民公安报》2002年1月23日刊。
24、《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成功之作——评〈中国刑法实用〉》,《人民检察》2002年第6期。
25、《关于检察改革中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2003年《人民检察》第7期;
(二)经济、行政法律类
26、“坚持制度创新 加强依法行政 保护农民利益 促进经济发展——在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顺德试点总结研讨会上的讲话”,载《国土资源通讯》2003年第12期。
27、《立法执法都要抓》,《中国财经报》2005年5月13日刊。
28、.《深入贯彻会计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2005年《会计研究》第5期。
29、《中国直销市场将渐进开放》,2006年《知识经济(中国直销)》第1期;
30、《公司法律体系渐趋完善》,中国证券报, 2006-05-15
31、《法制机构要切实负起责任》,《农民日报》, 2006-07-19;
32、《完善制度、加大宣传,深入实施海域法》,《中国海洋报》,2007-01-12;
33、《完善配套制度,做好海洋法制工作》,2007年《海洋开发与管理》第1期;
34、《特许经营与连锁经营》,《法制日报》,2007-03-04;
35、《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制度延承和发展》,《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04-05;
36、《我国反商业贿赂立法的问题及完善》,《法制日报》, 2007-09-16;
37、《消除对反垄断法的四种忧虑》,2007年《中国经济周刊》第38期。
38、《农业法制越来越人性化、现代化》,《农民日报》,2008-11-15;
39、《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2008年《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
40、《让改革动力在国土资源事业中永存》,《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01-06;
41、《建设法治政府是我国政府建设的必然选择》,2009年《行政管理改革》第2期。
42、《法治政府建设是政府自身建设的根本》,2009年《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
43、《贯彻落实<反垄断法> 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2009年《行政管理改革》第4期;
44、 《法治政府的基本内涵》,2009年《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第5期
45、《拆迁立法还要破五大难题》,《江苏经济报》,2010-03-10;
46、《少数民族地区法官检察官短缺问题仍然严重》,《民主与法制时报》,2010-10-25;
47、《旅游业监管体制的几个问题》,《中国旅游报》,2011-06-01。 1.著《检察官手册》,1987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著《经济犯罪的定罪与量刑》,1988年法律出版社;
3.主编《中国经济犯罪罪行论》,1989年大地出版社;
4.著《检察制度比较研究》,1990年中国检察出版社;
5.著《毛泽东刑事法律思想初探》,1991年中国检察出版社;
6.主编《职务犯罪概论》,1991年中国检察出版社;
7.主编《刑事诉讼理论与实务》,1997年法律出版社;
8.主编《刑法适用手册》,1998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9.主编《新刑法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1998年中国检察出版社;
10.主编《中国刑法教程》,1998年中国检查出版社;
11.主编《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精释》, 2000年中国检察出版社;
12.主编《公诉问题研究》,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2000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
13.主编《新公司法修订研究报告》(上下册), 2005年中国法制出版社;
14.主编《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读本》,2008年人民出版社;
15.专著《反垄断理论研究》,2008年中国法制出版社;
16.著《权力制约与反腐倡廉》,2009年3月中国方正出版社。
⑥ 韩旭的主要学术成果
(一)独著(4部)
1.《被追诉人取证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刑事诉讼的观念变革与制度创新》,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
3.《刑事诉讼热点问题专题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检察官客观义务论》,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二)合著(2部)
1.《中国刑事证据规则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11年版。
2.《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程序保障机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1.《被告人与律师之间的辩护冲突及其解决机制》,发表于《法学研究》2010年第6期。(法学类权威核心)
2.《新<律师法>实施后的律师刑事取证问题》,发表于《法学》2008年第8期。 (CSSCI)
3.《完善我国刑事见证制度立法的思考》,发表于《法商研究》2008年第6期。 (CSSCI)
4.《刑事诉讼中被追诉人及其家属证据知悉权研究》,发表于《现代法学》2009年第4期。 (CSSCI)
5.《精神病人强制医疗诉讼程序的构建》,发表于《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年第6期。 (CSSCI)
6. 《刑事诉讼中“线人”作证问题研究》,发表于《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3期。(CSSCI)
7.《检察长列席法院审判委员会制度之检讨》,发表于《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CSSCI)
8. 《律师辩护意见被采纳难的多视角透视——以法院裁判为视角》,发表于《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CSSCI)
9.《辩护律师被驱逐出庭的程序法理思考》,发表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13年第1期。(CSSCI)
10.《检察官客观义务:从理论预设走向制度实践》,发表于《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第3期。(CSSCI)
11.《法庭内的正义如何实现——评最高法院新刑诉法司法解释中有关法庭纪律的规定》,发表于《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青年论坛专号。(CSSCI)
12.《论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模式的转型》,发表于《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CSSCI)
13.《新刑事诉讼法中检察官客观义务研究》,发表于《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2年秋季卷。(CSSCI)
14.《检察官履行客观义务的程序保障——基于新刑事诉讼法实施的考量》,发表于《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CSSCI)
15.《刑事见证及其法律效力研究——诉讼证明中一个被忽视的问题》,发表于《证据科学》2010年第2期。(CSSSI)
16.《辩护律师对当事人以外被羁押人的调查取证问题》,发表于《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北大核心)
17.《辩护律师会见通信权规定的进步与不足——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之规定》,发表于《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北大核心)
18.《限制权利抑或扩张权力——对新《刑事诉讼法》“两高”司法解释若干规定之质疑》,发表于《法学论坛》2014年第1期。(CSSCI) 1.《律师辩护意见为何难以被采纳》(独著),人大报刊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8年第8期全文转载。
2.《新<律师法>实施后的律师刑事取证问题》(独著),人大报刊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8年第12期全文转载,并被2008年11月29日《光明日报》理论版“论点摘编”转载。
3.《完善我国刑事见证制度立法的思考》(独著),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9年第4期全文转载。
4.《辩护律师会见通信权规定的进步与不足——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之规定》(独著),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2年第2期全文转载。
5.《辨认笔录证据能力问题研究——以新刑事诉讼法为中心的分析》(独著),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2年第9期全文转载。 1.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后律师辩护问题实证研究》(一般项目,2012年立项,在研)。
2.主持中国法学会部级研究课题《新刑诉法中技术侦查措施的法律规制研究》(2012年立项,正在结项)。
3.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中国检察官客观义务研究》(2010年立项,结项鉴定为“优秀”)。
4.主持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2013年立项,在研)。
⑦ 什么是理论成果
指人们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取得了一系列建设成果。
理论是指人们关于事物知识的理解和专论述。成属果指学习、工作、劳动上的成效和成绩。
在某一活动领域中通过概念作家的联系进行逻辑思维,管理,联系客观实际,推演出正确的概念,形成原理,经过对众多事物的短期或者长期的实践观察和大脑思维的总结,对某一事物过程中的关键因素的提取而形成的一套简化的描述事物演变过程的模型,称理论成果。
(7)检察理论优秀成果扩展阅读:
理论成果示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建立在党长期奋斗基础上的,是由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使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党和国家的长期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
⑧ 怎样写检察调研文章
二、调研基本的方法
文无定法。调研工作没有固定的模式,但以下基本的方法还是应该坚持的。
1、厚积薄发。调研的难点在思想而不在文字,要写好调研文章,绝不是一天两天能一蹴而就的,必须有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有些人面对一个调研题目苦思冥想,就是不知道写啥,原因是“肚里无货”,没有思想、没有观点,只有直观的感受,缺乏理性的认识,头脑中混沌一片,自然不知道写什么。文学作品是进行艺术的加工,要求精骛八极、神游万里,理论调研虽然是讲道理,要求集中论述,但同样要有深厚的知识积累,不断积淀自己的文化素养。要想做“专家”应该首先是个“杂家”,单纯地会背诵或掌握一些法条是写不好调研文章的。要事事关心,积累各方面的知识,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全面学习法学基础理论,与检察业务紧密相关的法理知识深入掌握,共性方面的、基础性的法学理论也要学习。既要掌握当今的,也在了解古代的,既要掌握中国的,还有适当涉足国外尤其是西方的法学理论。(2)、要掌握一定的法学思想,尤其是法哲学知识,这是实务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的重要桥梁和必经台阶。法哲学是对基础问题深入思考后的结论,于调研极有益。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译名著系列中,许多论著很值一读,如贝卡利亚的《论犯罪与刑罚》,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等。(3)、要学习一些逻辑学、社会学、系统论、信息论等一些科学知识。(4)、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调研人员必须学习国家的大政方针,学习党的一些重要文件,清楚基本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强烈的政治意识。实践中我们一些干警写调研,法条很熟,再难的案子也知道怎么办,但调研文章就是写不出来个一二三来,不知道说什么话写什么东西。原因是自己知识面太窄、知识结构太单,无法做到高境界的融会贯通、旁征博引,甚至把一个简单的道理讲清楚也显得捉襟见肘、困难重重。积淀一个全面的、厚实的文化底子,并不是每篇文章都能必然地用上,这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如农人种田,只有肥沃的土地上才能长出好收成,贫瘠、板结的干土梁,无法结出累累硕果。教育上有一句行话:“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首先要有一桶水。”此例亦可适用于调研工作:“要写出1000字的好稿子,至少要有一万字、十万字、甚至百万字的知识积淀。”此之谓厚积而薄发也。
2、调查研究。调研从字面上讲就是调查研究,其实这四个字也应该成为调研工作最基本的方法。如前所述,检察机关从事的理论研究准确地讲应该是检察应用研究,反映检察情况,分析检察工作,解决检察问题。故我们的调研,必须真实地、实事求是地就检察实务工作开展研讨。
怎样进行实务研究呢?必须牢牢地扎根于现实基础之上,用事实来说话。完成一个调研课题,不要坐在办公室凭空想象,这种想当然的调研方法,内容流入空洞,认识、分析很难有深度,工作对策也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时即使能自圆其说,但说服力是不会很强的。写任何一篇成功的调研文章,必须进行认真的实践准备,就课题中涉及的相关问题,深入到工作一线,了解具体、真实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议论。如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的质量问题,到底高与不高不能坐在办公室凭空想象,实事求是地到办案部门去调查了解一番,调查一下近几年来本院共立了多少这样的案件,撤了几件,捕了几件,诉了几件,判了几件,有罪判决几件,无罪几件,实体刑几件,缓刑几件,实体刑中三年以上几件,三年以下几件等,只有全面掌握了真实情况,才能有感而发,写出来的东西才有针对性和说服力。再如有些文章谈检察机关经费保障问题,是多是少都不应妄下结论,而是深入实际调查一下,全院总经费是多少,人头经费多少,办公经费多少,用于办案的多少,缺口有多少等都掌握了,写出来的东西有事实基础,才能令人信服。为此,提倡两种比较重要的调研方法。
一是采访式调研。调研人员如果情况不清楚,就主动地到业务部门去,找办案干警座谈、询问,了解情况,记者通过采访才能写出好稿子,采访得越深、越细,稿件质量才可能越高。写调研文章虽不一定背个话筒,但如果涉及到具体情况或具体情况不清时,就有必要躬身采访一回,把具体情况必须摸清楚。前面讲调研人员的脸皮要厚一些,也包含了这层意思。
二是用数字写调研。在所有的论证方式里面,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因为其他的评述,语言再雄辩也是认识性的、主观性的,读者可接受也可拒绝,而只有数字是最客观的,确凿无疑的数字一摆,本身就能说明问题。经常见到一些质量较高的调研文章,列举出了许多确凿无疑的数字,言之凿凿,非常有说服力。有些好的文章从头到尾用一组组确凿的数字来论证,如北大教授、著名国情咨讯专家胡鞍钢的文章,数字感就非常强。反观我们的调研文章,数字论证做得很不够,文章从头到尾讲了一大串空头道理,但就是缺乏一些真实的具体的数字情况。本来可以用数字说明的,经常用一些“有些”、“部分”、“少数”、“近半数”、“大约”等模糊语言代过,看不到具体情况。这种现象,一种原因是工作懒惰不愿下功夫去了解掌握具体的数字情况,写到相关情况就是用一些模糊的词语一笔代过;另一种情况是缺乏这一方面的意识,没有“数字感”,这种有力的论证武器有意无意地放弃或忘掉了。我们迎来了一个数字化的信息时代,生活在一个数字社会里,每个人几乎都变成了一个数据库。希望大家在检察调研的写作方面,增强数字意识,用数字来写调研。当然,用数字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观点,数字要为观点服务,要变为论据,不能简单地堆砌在那里。
3、联合搞调研。调研不能单兵作战,更不能孤军奋战。尤其是写一篇成功的调研文章,必须借助集体的力量,运用集体的智慧来完成。毕竟,一个人的认识总是有局限性的,即使在专职调研岗位上工作,视野也总是有限的,要突破这些局限,使调研工作从这些狭隘的思路和视角中走出来,必须整合力量,进行各种形式的联合,发挥检察机关不同岗位、不同人群的资源优势,不断提升调研的整体效能。
一是与业务部门联合搞调研。就某一调研课题,调研人员与相关业务部门相互联系、沟通,业务部门就相关问题的工作情况提供真实的信息资料,包括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希望采取的对策等,发挥其在实践方面的优势。调研人员则充分发挥自己在理论方面的优势,着力进行理论上的纵深分析和全面拓展,两种优势互相结合、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有助于理论和实践充分地结合。提高调研文章的针对性和说服力。这种联合可以共同署名,也可以课题组名义刊发,版权共享,皆大欢喜,而乐而不为。
二是调研人员之间相互联合。人的认识总是有差异性的,对同一问题总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使同一层面的调研人员,对某一课题也总会从不同的视角去洞察、分析、认识,得出不同的结论。故调研人员应该改变各自为战、封闭割裂的工作状态,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以进行智慧的共享。就同一调研课题,同一个院、或不同院的数名调研骨干联合起来,共同进行研究和文稿撰写,通过联合,发挥众人所长,避免重复研究,调研人员互相之间也是个学习、提高的过程,受益极多。开展这种调研,课题制是个非常有用的方法。就某一重要的问题,抽选数名调研人员组成课题组,由一人任组长,统筹规划,各成员分别负责一个问题或一个研究侧面,最后形成一份全面、有深度的调研文章。近年来,高检院不断注重检察理论研究的课题化,每年给各地分配调研课题,省院也给各地市分配有年度调研课题,课题化研究是检察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也是调研工作出成果的有益途径。
4、调研→转化→再调研。调研的目的是什么?不管直接目的有多少,其根本目的总是要为检察业务服务的。这种服务,必须要以调研成果的转化来体现。也即调研中提出的思路、对策实践工作要积极借鉴、运用,调研中分析到的问题和不足,实践中力争不再重犯,使调研真正为办案工作起到指导、服务作用。实践中,我们的调研是一种怎样的状况呢?不少同志的调研停泊在自己写、自己读、自己收藏的“自闭”层次。即自己关在房间写,读者是自己,最后即使发表了,也是剪辑下来自己收藏,对业务工作几乎起不到什么指导作用。这种工作模式,影响了调研人员的工作热情,也不利于质量的提高。调研要充分发挥对业务工作的指导作用,必须形成动态的、螺旋上升的工作态势,就调研工作来讲,应该形成一个动态发展的工作过程,即:
调研→转化→再调研
这种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调研,积极地分析、研究工作问题,撰写调研材料;二是转化,一项调研成果(具体讲就是一篇调研文章)出来后,积极地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促其转化;三是再调研,经过转化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不足或漏洞,在此基础上再完善、再补充,写出更深入、针对性更强的调研文章。这三个过程,不是横向、平面的重复,而是纵向、深入地提高,真正体现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哲学观点,是一种科学的调研方法。
倡导“调研→转化→再调研”的调研方法,是因为调研只有考虑到转化问题,才能提高其针对性,发挥其本身的价值,因为有用才受人关注。只有在转化中再调研,才能发现深层次的问题,才能提出更科学更实用的真知灼见,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深度,才会受到实践的欢迎,如果每一个论题都按这样的过程做,都能下这样的功夫,一定能写出有质量、有份量的调研文章。
5、大众化调研。调研工作的发展,首先要有量的积累,只有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有质的飞跃,要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实践中,许多干警喜欢办案也会办案,但就是怕动笔,怕写文章。即使写些东西,通讯宣传类的写得多,而调研类的写得很少,调研工作常常推给文字综合人员当作任务来完成。改变这种倾向,调研工作必须走大众化的路子。所谓大众化调研,就是调研要成为各部门共同完成、广大干警广泛参与的共性职能工作,而不是一两个文字综合人员的固定差事。要实现调研的大众化,必须改变调研工作曲高和寡的窘况,不能让人觉得是阳春白雪,因畏难而不敢参与。目前对绝大多数的检察干警来说,从事调研文章写作的思想认识、逻辑思维、语言文字等基本能力是过关的,缺的只是工作的热情和勇气。走大众化调研的路子,一是院里在工作部署上,将这项工作作为一项共性职能,成为每个部门都应承担的责任。二是要组织动员越来越多的干警参与这项工作,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点旺人气。三是每一个干警克服畏难情绪,大胆地尝试、参与这项工作。每个人都能写好调研,首先要敢写,爱拼才会赢,只有写出数量,才能提高质量。
近年来我市在这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涌现出了一支稳定的、不断壮大的调研骨干队伍,但实事求是地讲,参与率还不是非常高,有些院还只是三、五个人在搞调研,有些调研骨干也只是列入了名单,写文章很少或不写文章,没有实质意义上的工作。有个别院只注重个别骨干人员的培养,不注重面上工作,一旦人事变动就产生断层,恢复过来要一定时间,最后实质上对工作造成损失。
6、广泛涉猎资料。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和主要趋势。理论调研作为前瞻性的工作,必须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优势,适应信息社会的各种特征,通过信息的广泛运用提升调研工作质量。
(1)、广泛运用资料。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社会上出现了各种便捷、丰富的信息载体,如网络、报纸、杂志、广播等。检察信息的传播也日益丰富、便捷。尤其是基层调研工作,前几年只能看到非常有限的一两种刊物,现在媒介形式非常丰富,鼠标一点各种信息资料尽收眼底,又新鲜又全面,为调研工作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物质条件。
理论工作具有鲜明的前瞻性和独到性,必须站得高、看得远。为此,要求作者必须广泛地涉猎资料,只有广泛地占有资料,思考才能有深度。只有全面地把握情况,才能知道对某一问题理论界有没有研究?已经提出了哪些观点?还有没有新的问题和思路?有时自己不去把握或把握不全面,辛辛苦苦撰写出一篇调研文章,结果一看这个问题刊物早已登过了,白白做了许多无用功。同时,基层调研有很多局限性,我们接触的案件就那么几类,遇到的问题比较有限,因而如果单纯凭经验或工作实践搞调研,我们的视角将是比较狭窄的,和高层的、专业性的理论研究人员相比,我们只是井底之蛙。所以,我们必须非常广泛地涉猎各方面资料,读名家大家的新作,掌握理论发展的前沿动态,通过资料的补充,来弥补实践性的狭隘和理论上的先天不足。这一点和我们倡导的实务性研究不矛盾,只有广泛吸纳理论观点提高理论素养,研究实践问题才能得心应手,也才能写出深度文章,论文才具有科学性、可行性。2004年我市在中国和澳大利亚人权保护研讨会交流一篇论文,全文只有4000字,但写作过程中,查阅的各种资料不下二十万字,作的资料摘录就有近两万字,仅查阅相关资料就用去了两个多星期时间。
(2)、科学运用资料。对资料既要有使用的意识,也要有合理的方法。实践中,不少同志撰写调研文章下了很大功夫,查阅了很多的有关资料,但是写出来的调研文章并不成功,原因是在两个方面出现了偏差。
一是忽略了原创性。前文一再强调,搞理论研究一定要注重原创性。不管论述的是什么问题,一定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想,要有个性特征,而不是别人的观点整理或重复。但是在调研报送中,经常发现一些调研稿件查阅了很多资料最后变成了罗列了很多资料,只是把理论界对某一问题的相关论述摘抄整理到一块,既没有分析比较,也没有更深层次的拓进,变成别人观点的简单罗列,看不到属于自己的东西。
二是不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理论成果都凝聚着他人的心血,我们在坦然使用的时候,一定要给予足够的尊重。现在各学术刊物要求越来越严,要求引用别人的观点一定要注明原创者和出处,一些学术性很强的刊物编稿时,看到论文引用别人观点但不注明出处,就视为形式不规范直接不进入编辑的视野。实践中,基层干警报送的论文大多不引用专业资料,有些即使引用也不规范,用一些笼统的话如“有专家认为……”、“有人提出……”、“有观点认为……”等,这种情况下应尽可能地讲清楚,是谁的观点,在哪篇文章或哪本著作中,哪个版本,哪个出版社,哪一页等,不管用夹注、脚注还是尾注,一定列举清楚。(近年来许多理论刊物一般要求用尾注。)这样做,既体现了对别人的尊重,也使得内容很严谨,增强了文章的证明力。
7、反复修改。文章是改出来的,必须反复锤炼,反复修改。有些感情渲泄性的文学作品还可一气呵成,理论性很强的调研文章,必须不断思考、不断修改,要字斟句酌,反复锤炼,非是觉得成熟就不要脱手,千万不能把粗制滥糙的东西投出去,这既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也体现了一种严谨、细致的文风。
修改,既注重大的思想、观点以及论证过程的修改,使思想、观点严谨、科学,不容差错;同时,要注重字句的修改,再好的观点,字句上不注重修饰、表达,也可能使你的论证大打折扣。编辑最反感错别字,不只是增加了编辑的工作量,关键是反映了作者草率、应付的工作态度。有不少文章观点本来不错,但是因为错别字太多,编辑只好舍弃。
修改的方法可以灵活一些,不一定靠自己集中修改。“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自己写得再精彩的文章,也必有疏漏,自己看不出来,因为思维已经形成定势,看得越多定势越强,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这时候,不妨请别人来看,不必羞怯和遮掩,不管是比你水平高的还是稍逊一些的,相信都能给你提出有益的意见或建议。如果领导有空,不妨请领导来把把关,不要想着领导们日理万机不一定有精力研究文章的写作技巧,任何情况下,领导总有他的超人之处,总是站得比我们高,领导的修改或指点,也会使我们的文章增色不少。
第二种方法是“冷处理”。一篇文章,如果集中思考的时间太长,也会形成思维定势,每看一遍都将顺着过去的思路走下去,很难发现新的问题。这时候,就不要集中重复,而应采取“冷处理”办法,先放下做些其他的事,把思想转移开这个问题,想想其他的事,过两三天后,再重新回到这个问题上来。这时重新阅读、思考,便会有新的认识。
第三种是对比修改。实践中有些同志费尽心思写稿,梦寐以求发稿,一旦稿子被刊用,就陶醉在个人的名字中,认为万事大吉,什么也不再去想了。这种认识,不但偏离了调研的根本宗旨,也放弃了非常有益的学习机会。任何刊物,编辑的水平总会比作者高,尤其是层次越高,编辑水平就会越高。基于这种因素,强烈建议各位作者,稿件一旦刊登后,一定不能束之高搁,认为万事吉祥。非常必要的做法是把自己的原稿找出来,与刊登稿逐字逐句逐标点地对比,看一看编辑都改了哪些地方,是怎样改的。如果你细细地对比一下,一定会叹服编辑就是改得高明,这种修改,每个句子,每个字词,甚至每个标点符号都有其高明之处,对它们的对比和思考,将会给你带来极为有益的营养。如我市某作者投送了一篇稿子,《检察日报》作修改后予以刊登,原稿和刊登稿进行对比,我们会发现许多“神来之笔”,细细揣摩,你会深为叹服。
原稿如下:
领导干部要做一个透明的人领导者
领导干部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一个透明的人是非常重要的。
一是要有透明的工作方法。在工作的决策和实施中,严格按规定的制度和程序办事,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工作原则,集思广益,认真听取并广泛吸纳群众的意见,对于人事、财务、工程建设等群众关心注的焦点问题在许可的范围内努力进行做到透明化的工作,扩大群众对决策的知情权和监督力度。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避免“暗箱操作”,积极实行施政过程中的阳光作业,交给群众交一个份明白账、放心账。这样既可以有效地减少群众的猜疑和不信任,也能更好地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也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
二是要有透明的工作作风。作为领导干部,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真正树立“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公仆本色。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身体力行,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凡事先从自己做起。要敢于公开自己的有关情况,个人的财产和经济状况应该让群众有所了解,自己的亲属、子女、配偶的职业、收入、工作等情况等也应该如实向组织如实报告,让群众知悉。一句话,要让群众相信自己,自己就要畅敞开心扉,让群众了解自己、欢迎自己。千万不能跟成克杰那样,装模作样地说:“一想到广西还有一千多万人没有脱离贫困,我就连觉也睡不着”,暗地里却声色犬马、贪赃纳贿。毕竟,假面具永远只能戴一时,用一时,管一时。
三是要有透明的思想境界。作一个透明的领导干部,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敢于透明自己的世界观和思想境界,自己是怎么想的,世界观是怎么改造的,自己的人生追求是什么,对待金钱、权力的观点和态度是什么,这些思想意识的东西都应该透明。千万不能会上讲的是一套、文件上念的是一套,心里想的、私下里做的却是另一套。要把真实的思想展现出来,就要有正气、公心、服务意识,善于用自己用透明的精神境界感召属下,吸引群众,这样才能产生巨大的工作向心力。中国有句古话:“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一个人只要心胸开阔,不污不暗,把个人的心声展现出来完全是可行的,这样做也能形成一种精神上的感召力和人格上的魅力。领导干部应该有这样的勇气。
透明的另一面是虚伪,现在如今有不少虚伪化的干部太多,他们工作中“暗箱操作”、作风上表里不一、做起事来言行不一致同,思想上搞两种面孔,这是群众最厌恶的,也是最伤群众感情的,这种虚伪的作风的后果只能使干部自己与群众的关系越来越疏淡,距离越来越远。
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我们学习的这些领导干部的楷模都是一个属于透明的人领导者。群众很容易地看到了他们的心里去内心世界,他们也很容易地走到了入群众的心里来。相反,干部队伍中的害群之马,成克杰、胡长清等都是虚伪的人,他们讲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给群众说的是一套,私下里自己搞的又是一套,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他们灵魂里中污秽的成分太多,他们不愿意也不敢把自己的心扉敞开,最终被群众所唾弃,自己也身败名裂遗臭史册成为干部队伍中的害群之马。(此处另起一段)领导干部要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真正代表群众的利益,就要勇于做一个透明的人。
注:黑体字是编辑加上的,方框划掉的是编辑删除的。
修改要细,不能粗枝大叶,观点要正确、新颖,在一些遣词造句等问题上也要反复推敲,不能得过且过,否则,将可能养成习惯最后形成一种不良的文风,小节的不注意将可能影响整篇文章的质量。如我市与《中国检察论坛》协办期间,曾向该刊寄送过一篇稿件,但因字词等小节问题的不注意,编辑予以严厉批评,并把修改稿专门寄了过来,要求引以为戒。修改的字词分别是:
盲然不觉→茫然不觉 然实践中→然而实践中
抵毁→诋毁 唯此→惟此 切近→贴近 祈望→期望
冷竣→冷峻 骄养了执法人员的无情→娇纵了执法人员的无情
推衍→推演 勿宁说是→毋宁说是 渺视→藐视
心理定势→心理定式 缘于前苏联→源于前苏联
一种根蒂化思想→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 精准程度→精确程度
(注:左边为原稿用字,右边为编辑修改用字)
修改之后,主编石京学在原稿中写下这样几句话:
这只是我初步修改,就发现许多错误,请各位在以下校对时对错误再加修正,严加把关。请寄作者一阅。怎么能出现如此之多的错字,写出一些字典、词典中都没有的词语,尽管准予发表,亦应对此学术态度予以警示。
之所以在用词方面出现上述问题,主要原因是作者的语言基本功不扎实,一些常见的字词使用不准确,许多误用养成了习惯,导致语言规范问题出现。同时,有些作者追求一些“文绉绉”的感觉,把一些文言文的用法用到了论文写作中,或者不正确地对语言进行缩略,自己不觉得,但读者会觉得很不舒服。这样的问题,论文写作中也要引以为戒。
⑨ 蔡彦敏的获奖
1.主持的法学教育改革项目《诊所式法律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获中山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独著论文《中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检察担当》获检察日报2011年度全国检察基础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3.独著论文《人民法院行使民事审判权若干问题思考》获中国法学会全国首届中青年诉讼法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4.独著论文《从O.J辛普森案件评析美国诉讼制度》获中国法学会全国第三届中青年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类三等奖;
5.主讲的民事诉讼法课程被评为中山大学优秀重点课程。
⑩ 于朝的著作
1.《司法会计学基础》,1991年山东省出版局批准内部发行,独著。该书标志着“二元”司法会计理论模式的创立。
2.《司法会计学》,1995年山西经济出版社,独著。济南市政府软科学课题《司法会计学科体系研究》成果,被选作全国培训教材,山东省优秀法学成果二等奖;
3.《司法会计学概论》,2001年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于朝、庞兼兵、肖琼,被选作全国培训教材、大学教材;
4.《司法会计学(修订版)》,2004年中国检察出版社,独著。山东省优秀法学成果二等奖。被选作全国培训教材、大学教材。
5.《司法会计学(第三版)》,2008年中国检察出版社,独著。被选作全国培训教材、大学教材、考研参考书。
6.《反贪查账实务与技巧》, 2009年中国检察出版社,于朝、庞兼兵。
参编21世纪普通高等教育法学精品教材《司法鉴定学》,霍宪丹主编,2010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司法会计鉴定结论的审查判断》,1988年《山东检察》第10期,独著。
《司法会计若干问题的研究》,独著,获1992年全国检察系统司法会计工作研讨会学术论文唯一一等奖。
《贪污≠所有权转移》,1994年《山东检察》第12期,独著。
《经济罪案的立案标准》,1996年《政法论丛》第6期,独著。
《法医学文证检验与法医学文证审查辨义》,1997年警官教育出版社,独著。
《关于贪污案件鉴定中如何表述司法会计鉴定结论若干问题的探讨》,1998年《检察理论研究》第1期,独著。
《利用电算划单方虚列账户发生额1例》,1999年《刑事技术》第1期,独著。
《司法会计鉴定结论与“所有权转移”问题》,2000年《人民检察》第11期,于朝、江一山,该刊物优秀论文奖。
《证券从业人员透支炒股的定罪问题》,2000年 《当代检察官》第12期,于朝、刘旭东。
《财务会计资料证据的证明力问题》,2001年,中国检察出版社,独著。
《论公安机关开展司法会计技术工作的几个问题》,2002年《公安大学学报》第4期,肖琼、于朝
《防治国有资产流失的两个法律问题》2003年《山东法学》增刊,独著。
《股票投资损益鉴定的几个问题》,2003年《人民检察》第5期,独著。
《检察机关如果应对贪污贿赂洗钱问题》,2003年,独著,济南市首届检察理论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字是谁写的问题”应当由谁判定》,2004年中国工人出版社,独著。
《我国司法会计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2005年《中国司法鉴定》增刊,独著。
《“法务会计”折射社科学术界浮夸风》,2006年《时代中国》11期。
《司法会计鉴定风险及其防范》,2006年《中国司法鉴定》第1期,独著。
《论我国司法会计理论体系的设计》,2006年首届全国司法会计理论与实务研讨会,独著。
《中国司法会计学的创立与发展》,2009年,第二届证据理论及科学国际研讨会;2010年《新会计》第十一期,独著。
《试述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拓展——职务犯罪防控机制评估》,2009年,独著,获山东省检察院学术研讨会论文二等奖。
《舞弊审计理论与司法会计理论的分野》,2009年《中国司法鉴定》第6期,独著。
《关于制定司法会计业务规范的理论探讨》,2009年中国世代经济出版社,独著。
《法学专业司法会计课程教学研究》,2009年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独著。
《司法会计鉴定证据规则》,2009年中国世代经济出版社,韩斌、于朝、丁杰。
《司法会计专业学科建设问题》,2011年4月,第四届全过司法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独著。
《对司法鉴定基本概念的几点思考》,2011年7月,第三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独著。
《司法会计鉴定理论体系之研究》,2012年《会计之友》第一期,独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