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认识活动及其成果

认识活动及其成果

发布时间:2022-01-20 06:39:14

Ⅰ 认知包括哪些方面

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和语言等。

具体来说,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开始于感觉与知觉。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识,如感觉到颜色、明暗、声调、香臭、粗细、软硬等。而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的认识,如看到一面红旗、听到一阵嘈杂的人声、摸到一件轻柔的毛衣等。

人们通过感知觉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刺激物停止作用之后,并没有马上消失,它还保留在人们的头脑中,并在需要时能再现出来。这种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就叫记忆。

人不仅能直接感知个别、具体的事物,认识事物的表面联系和关系,还能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间接、概括地认识事物,揭露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形成对事物的概念,进行推理和判断,解决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是思维。

(1)认识活动及其成果扩展阅读:

认知的过程:

亦称“认知历程”。(1)传统上指认识过程,指人脑以感知、记忆、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特性及其关系的心理过程。(2)皮亚杰学派用语,指通过对原有的认知结构(图式)对刺激物进行同化和顺应达到平衡的过程。

这是结构主义认知心理学的观点。(3)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用语,指个体接受、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信息的过程。它通常由感知系统(接受信息)、记忆系统(信息编码、贮存和提取)、控制系统(监督执行决定)、反应系统(控制信息输出)等4种成分构成的模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认知

Ⅱ 法学是以什么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

答案:法律抄现象
1、法学是以袭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
2、 从法律部门的划分的角度,法学体系被划分为宪法学、行政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等;从认识论的角度,法学划分为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理论法学综合研究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应用法学主要是研究国内法和国际法的内容和结构,以及他们的制定、解释和适用。
3、 价值分析方法就是通过认知和评价社会现象的价值属性,从而揭示、批判或确证一定社会价值或理想的方法。包括价值认知和价值评价。价值分析方法之所以是法学的基本方法,就在于法学的一个基本任务是揭示法的应然状态或价值属性,即回答法应该是怎么样。
4、 实证研究方法是在价值中立(价值祛除)的条件

Ⅲ 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起点:

实践是认识的起点和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承认并十分重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首先,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与动物的本能活动,它是受意识支配的,实践的这种本质特性决定它离不开认识的指导。

其次,认识活动及其成果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活动方式和发展规律,它一经形成,便能反作用于实践。

再次,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许多反面:认识可以是主体了解、把握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性,指导主体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去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

2、实践与认识相互促进:

认识可以是主体在实践活动前,既能符合客观实际的目标、方案、步骤和措施、对实践活动做出预测和规划,认识可以使主体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

指导主体选择实现目的的最佳行为方式;认识可以指导主体将局部经验上升为理论;

认识还可以使主体实现对自身的认识,并自觉调整自己的活动,以适应改造客体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与认识的统一,强调二者的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

3、推动发展:

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4、条件上:

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一方面,实践的发展不断揭示客观世界的越来越多的特性,为解决认识上的新课题积累越来越丰富的经验材料;另一方面,实践又提供日益完备的物质手段,不断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

5、主客体一致: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人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在头脑中重建客体模型,并根据这个客体模型推导出应当具有的未知性质,然后再用实践加以检验,当理论预言与对客体的实践结果一致时,就证明头脑中精神地重建的客体模型与客体自身相一致。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大家手笔:认识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

Ⅳ 观察认识活动的过程分几个阶段

教学过程是实现教育目标,实施课程的核心活动。只有优化的教学活动过程,才能充分实现教育目标。要全面实现教育目标,必须认真研究教学过程,弄清它的基本要素,基本规律和基本阶段,进而为科学地制定教学原则,确定教学方法,全面组织教学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认识基础。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一)心理准备阶段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需要有心理上的准备。如果学生头脑中的兴奋中心还没有向将要进行的教学活动转移或接近,或者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题毫无兴趣,似乎是强加于他的苦差使,则学生还没有作好心理准备,那么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教学活动是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的。故心理准备阶段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的阶段。
心理准备主要是引起学生对即将进行的教学活动的兴趣和求知欲,创设一种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认知兴趣。
(二)感知知识阶段
感知知识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事物(物体、现象等)进行观看、触摸等,从而获得必要的感性经验,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的基础。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尽量出示实物、呈现事情发生发展过程,模拟有关现场,为学生感知创造机会与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途径和形式是多方面的,可概括为如下两个方面:(1)直接途径。即让学生直接知觉和观察,如利用教学参观、做与实际条件相类似的实验,以及对从自然界中取回的材料进行直接感知。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的观察方法,让他们尽可能地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使知觉活动成为自觉积极的心理过程,这不仅使感知更完善、确切,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2)间接途径。是指教师利用语言文字及各科形象化的直观教具,对学生所要学的教材进行生动的叙述和描绘,启发学生联想,使学的记忆表象得以重现,并按照语言的描绘加以改组,从而形成新事物的表象,这同样具有直观作用。有经验的教师,总是要通过自己的讲述,帮助学生阅读课本,获得语言感知,同时又使学生通过课本的文字和插图获得感知。通过多种感官的感知,能提高感知效果。这种间接途径有它的作用,但毕竟不是对现实的知觉,因而所引起的表象不够真切、完整和稳定。所以,教学应该把直接感知和间接感知结合起来,互相补充,效果更好。
表象在学生意识中的发展不是单独进行的,常常与思维加工联系在一起,而且学生的认识不应该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需要上升到概念。
(三)理解知识阶段
学生怎样才能形成科学的概念,真正理解教材呢?概念的形成是学生认识上的飞跃,是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了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开展思维活动。进行思维活动经常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基本的是分析、综合和判断、推理。分析就是将对象的各种因素进行区分,从而分出它的各个组成因素,加以认识;综合是对组成客体的各种因素之间联结成整体的各种关系的研究。概念的形成需要感性材料做基础,但也离不开过去已有的经验和概念。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精选典型材料。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旧经验,往往不科学,如“0”就是没有意义了,要注意改造,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理解教材,形成概念,是个积极思维过程,也是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的思维活动方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巩固知识阶段
巩固是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牢固地保持在记忆中,这是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特点所决定的。学生学习书本知识,间接经验,易受遗忘规律所制约,因为巩固知识是大脑皮层上暂时神经联系的不断强化,如果不抓巩固工作,暂时联系得不到强化,就会产生遗忘。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不巩固,就不能进一步领会和掌握新知识,而且只有当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今后才能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因此,巩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是必要的。
(五)运用知识阶段
即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各种课业中,用实践检验知识,通过反复的练习活动使所学的知识形成技能技巧。这个阶段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练习素材,练习题目不要过难,也不要过易,过难不利于学生建立学习信心,过易会使学生感到没意思。练习的数量也不要过大,避免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转化为技能,技巧,使其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加深对所学教材的理解和记忆。运用知识,也是认识上的一次更重要、更高一级的飞跃。因为这是在各种条件下,要求学生再现、重新组合、灵活运用知识,特别有利于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检查和评价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来获得反馈信息:(1)通过学生的表现获得反馈信息。教师的每一活动,都会引起学生的反应,通过他们的表情、精神状态或其他活动,教师可以了解他们对讲课的态度,判断效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改进教学;(2)通过提问获得反馈信息。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反映他们对知识接受、理解和应用的情况,也是反馈的一种形式;(3)通过检查书面作业,测验和考试获得反馈信息。通过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能有效地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学生智力发展的水平和学习态度。因此,必须要求学生能坚持进行自我检查,获得反馈,反馈愈及时,反馈的信息愈多,就愈能使教和学及时得到改进。
评定,是以学生的作业、测验和考试为根据的,及时、公正的评定,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是教师教学效果的检查,以便改进教师的教和指导学生的学;通过师生双方对学习效果的评定,还可以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这样,师生共同努力,就能提高教学质量。

Ⅳ 认识活动、实践活动、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

一、三者的作用不同:

1、认识活动的作用:认识活动的作用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思维活动。

2、实践活动的作用: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3、思维方式的作用:思维方式是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它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思维方式表面上具非物质性和物质性。这种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的交相影响,“无生有,有生无”,就能够构成思维方式演进发展的矛盾运动。

二、三者的概述不同:

1、认识活动的概述:从广义上讲,认识包含人的所有认知活动,即为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语言的理解和产生等心理现象的统称。

2、实践活动的概述: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

3、思维方式的概述:思考问题的根本方法,包括线性思维方式与非线性思维方式两大类型。形式逻辑是线性思维方式,对称逻辑属于非线性思维方式。

三、三者的意义不同:

1、认识活动的意义:主体的日常行为可以分解为思维、认识、实践三种具体形式;主体具有的行为需要和能力也可以分解为思维、认识、实践三种具体的行为需要和能力。主体是思维、认识和实践的主导者和实行者,主体具有思维、认识、实践的需要和能力。

2、实践活动的意义: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因而,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

3、思维方式的意义:思维方式又与语言密切相关,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语言又促使思维方式得以形成和发展。语言是思维的主要工具。

Ⅵ 实践在认识活动中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1、作用:

在实践和认识之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地位: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为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手段和条件,如经验资料、实验仪器和工具等。

人们正是在实践的推动下,不断打破认识上的旧框框,突破头脑中的旧思想,引起认识上的新飞跃,从而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前进。



(6)认识活动及其成果扩展阅读:

社会关系表示人们之间基于实践的“共同活动”及其活动方式,社会关系是人类实践的活动方式,实践本身也是一种社会关系,一种根本性的社会关系。

人类实践必须具有某种形式,所以说,社会关系不过是人的现实的实践活动同时不可缺少的形式和构成。这种社会关系的形式既内生于实践活动,又成其为内在构成,并是其内在属性。

只是我们在研究人类实践活动时,才从内容与形式的不同角度去研究它,但不等于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形式似乎是外在于、先在于实践的,社会关系诸形式的本质只能存在于实践活动之中,其实质是指人类实践活动本身。

Ⅶ 人的认知的基本活动有哪些

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即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心理活动。它由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认知要素组成。注意是伴随在心理活动中的心理特征。
人们获得知识或运用知识的过程开始于感觉与知觉。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识,如感觉到颜色、明暗、声调、美丑、粗细、软硬等。而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的认识,如看到一面红旗、听到一阵嘈杂的人声、摸到一件轻软的毛衣等。这时候我们所认识到的已经不再是事物的个别属性或特性,而是事物的联系与关系了。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
感觉
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起点,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比如物体的颜色、形状、声音等)进行直接反映的过程。感觉分为外部感觉(视、听、味、嗅、触觉)和内部感觉(平衡觉、运动觉、机体觉)。其中视听提供的外部信息占人们所获信息的80~90%。因此,组织在开展公关活动时,就必须充分考虑公众的视听感觉,对色彩的应用,视觉效果的处理,乐音的安排,以求活动效果达到更为满意。
知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综合反映。是较为复杂的心理现象,是大脑对不同感觉信息进行综合加工的结果。(知觉以感觉为前提,但它不是感觉的简单的集合,而是在综合了多种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整体映象)
思维
是客观事物的一般属性和内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过程。它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一般规律。并且,通过语言活动,人们把自己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与别人进行交流,接受别人的经验。另外,人们还具有想象的活动,这是凭借在头脑中保存的具体形象来进行的。

Ⅷ 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活动方式和发展规律。怎么理解

每种理论都有成立的条件和范围,否则必为谬论!

Ⅸ 实践在认识活动中地位和作用是什么考试网

一、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实践和认识之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地位: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的内容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准确把握对象的属性、本质和规律,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以这种认识指导人的实践活动。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产生的。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就知识的本源来说,任何知识都不能离开直接经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事事都必须去直接经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个人的多数知识还是来自于间接经验,是从书本和传授中得来的。

然而,“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从根本上说,实践是认识的源头活水。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不仅要努力学习,而且要潜心实践。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人类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人类的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发展之根本。

此外,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还表现为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手段和条件,如经验资料、实验仪器和工具等。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实践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人们正是在实践的推动下,不断打破认识上的旧框框,突破头脑中的旧思想,引起认识上的新飞跃,从而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前进。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人们通过实践获得认识,不是“猎奇”或“雅兴”,不是为认识而认识,其最终目的是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自然科学的不断创新,目的是推动技术的更大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物质财富,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人文社会科学的不断创新,目的是认识社会,认识人类自身,改造社会,建设精神文明,创造精神财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真理不是自封的。“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也就是说,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既不能从认识本身得到证实,也不能从认识对象中得到回答,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验证。

Ⅹ 人的认识活动的基本要素

一、知识点提示

1)知识点出处:该知识点出自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第一节第1、2 个知识点

2)地位分析:该部分知识点在马哲中处于认识论部分,属于本章的重要知识点。

3)命题思路:结合真题及该知识点的特点,可以以选择题或分析题的方式命题。

4)重要程度分析:认识论历来都是研究生考试考查的重点,而这两个知识点又属于认识论的基础,因此要深入理解认识论的其他内容,必须掌握好这节课讲解的内容。

5)难度指数分析:如果从单选题的角度命题,难度会小一些;如果从多选题和分析题的角度命题,难度会大一些。

二、知识点详解

1)知识点导入:辩证唯物主义不仅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揭示了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认识论就是研究认识的本质和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它以前的认识论的本质区别是: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使认识论成为真正科学的认识论。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2)内容分析: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认识论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与旧认识论(主要指唯心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本质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反映论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它主张,认识本质上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自觉地把反映论原则作为自己认识论的前提。先验论否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主张认识先于客观事物而存在,先于实践经验而存在。认识上存在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一条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另一条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

(2)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的可知论,反对一切不可知论,并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可知性问题上的局限性。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实践。

(3)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区别。辩证唯物主义坚持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主张认识本质上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旧唯物主义离开实践来考察反映过程,主张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简单的摹写和机械的反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机械性、直观性,把反映论发展为能动的反映论。

2、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马克思认识论首先考察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认为劳动在认识的发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因为:

1)劳动实践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认识活动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劳动实践要求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提供客体信息和认识工具。

2)劳动实践促进了人脑的发展,产生了人特有的认识结构和图式,形成了人的认识能力。

3)劳动实践促使了人的交往、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使抽象思维成为可能,并使人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

3、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它是在实践基础上反映和创造的统一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反映论共同原则。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和创造性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不是主体对客体的消极、简单的摹写和反映,而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活动。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既有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更有主体对客体的作用。①在反映过程中,主体能动地选择加工和改造感性材料,创造出概念和理论体系,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提出创造性的预见;②主体根据实践需要,能动地创造出未来世界的蓝图、计划、方案等等;③主体认识能动地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创造出世界上本来没有的事物。

3)认识是反映和创造的辩证统一。反映是在创造过程中实现的,直观的反映不可能做到创造;创造不是无中生有的臆造,而以反映为前提和基础;创造本身也是反映,是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是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反映。反映和创造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4、认识的结构

人的认识活动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认识主体、认识客体、认识工具。认识的这三个要素与我们在第二章第三节里所学的实践的主体、客体和手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要正确地揭示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必须先弄清楚认识的主体、客体、工具的含义。

1、认识主体

所谓认识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并从事认识活动的人。所谓认识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并从事认识活动的人。它有三个特点:第一,认识主体必须以实践主体为基础。在人类社会形成的初期,或者在人们的日常活动中,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混为一体,专门的认识活动尚未从实践活动中分化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认识主体直接就是实践主体。在认识活动特别是科学认识活动从实践活动中分化出来以后, 认识主体也仍然以整个社会的实践主体为基础。没有实践主体,认识主体就失去了生存基础 、认识课题和认识条件,也就不成其为认识主体。第二,认识结构和精神素质是认识主体的本质规定。只有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并从事一定认识活动的主体才是认识主体,如果不从事认识活动严格来说不能称其为主体,如果不具备认识能力也不能称其为认识主体。认识活动中需要一定的认识结构才可能进行认识活动,认识结构包括思维方式、科学知识 、价值观念等方面,它是在主体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但它一旦建立起来就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框架或模式。人的认识活动总是表现为在原有的认识模式上去延伸并运用于将要认识的客体,主体的认识结构不同,对客体的理解也就会出现差异。同时,认识主体的其他精神素质,即情感和意志,以及信念、理想、习惯、本能等各种非理性的心理因素,对认识也有重大作用,处在逆境的人的认识与处在顺境的人的认识会出现不同的认识结果。这些心理素质对人的认识能力的发挥和运用,起着导向、选择、激发和调节等等作用。这就是说,认识主体往往自觉或不完全自觉地按自己的观点、方法和标准,去认识客体、解释客体,使对客体的理解带上认识主体的烙印,从而使得对同一对象的理解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就是由主体的认识结构和精神素质造成的。不仅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同一客体的认识会有差异,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环境和不同的自身状态下,对同一对象的认识也会有不同。这些都表明,认识结构和精神素质构成了认识主体的本质规定。第三,信息联系的范围和信息交流的能力,是认识主体社会性的突出体现。因为实践是社会性的,所以认识活动也是社会性的,实践主体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社会联系和交往能力上,而认识主体的社会性则集中体现在交流的范围和能力上。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它通过语言、文字、符号等形式进行联系和交流,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出现,大大加强了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范围,信息的交流是在瞬间完成的

2、认识客体

所谓认识的客体,是指主体认识活动所指向的事物。客体按照它自身的性质不同,可区分为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认识的客体也有三个特点:第一,认识客体以实践客体为基础。实践的水平决定着认识的水平,实践的范围决定着认识的范围,实践发展到了什么程度认识才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说,物质世界中哪些事物能成为认识的客体,什么时候能成为认识的客体,决定于主体的实践活动及其发展水平。第二,在认识活动中接受主体的观念改造,是认识客体的本质特点。认识客体是人的活动的改造对象,在认识活动中,客体的作为对象性而存在,但要进行认识,必须对客体进行观念的改造,首先形成观念上的认识。因为认识活动的直接目的只在于从观念上再现客体,或者为实践结果设定理想模型,因而对认识客体的改造只是一种观念的改造。从一定意义上说,认识过程就是将客观对象(客体)转化为观念,而这些观念才是认识活动操作的直接对象。当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也需要从多方面实际地变革认识客体,但实际变革的直接目的仍然在于观念的改造。第三,可知性和不可穷尽性是认识客体历史性的客观依据。同实践客体一样,认识客体具有历史性。所谓历史性是指不同的历史时代有着不同的认识对象。而且不同的社会实践会有着不同的认识对象。随着实践范围的不断扩大,原先没有发现的认识客体会不断加入到人的认识领域中来。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化生产的发展,更是空前地扩张了认识客体的范围。客观事物之所以能不断地转化为认识的客体,还在于世界本身的可知性和不可穷尽性。世界上只存在着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而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事物;而无论何种事物,又总是包含着无限多的属性或方面。就可能性来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以成为认识的客体,都能够为人所认识;而就现实性来说,进入人的认识活动的客体又总是历史的、有限的,主体对它的认识也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一个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3、认识工具

认识工具是指把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联系和沟通起来的中介系统。认识工具也是在实践基础逐渐发展的,原始人只凭着简单的语言,粗糙的工具进行认识,可以说他们没有专门的认识工具,实践的手段同时也是认识工具。随着实践活动的发展和认识活动的独立化,从实践手段中逐渐分化出专门进行认识活动的工具,而在现代则发展成为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认识工具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物质工具。它包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工具也包括作为感官延伸的感知工具和作为大脑延伸的思维工具,如各种观测和实验仪器、计算器和计算机及其网络等。二是观念工具。包括以观念形态存在的感知形式和思维框架,如社会通行的时空观念、范畴体系、逻辑规则和思维方式等。三是语言工具。包括自然语言系统和人工语言系统,前者诸如各个民族的民族语言、生活中的日常语言等,后者诸如各种计算机语言以及为达到特定目的而人为创造的人工语言。

总之,认识活动是一个认识主体、认识客体、认识工具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认识主体是首要的能动的;认识客体是客观制约性要素;而认识工具则是二者的中介,则是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发展的客观标志,体现着不同时代人们认识活动的不同方式。

3)知识拓展: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阅读全文

与认识活动及其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内地音乐版权 浏览:208
公共卫生服务今后工作计划 浏览:457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小组 浏览: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浏览:519
工商局爱国卫生月及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总结 浏览:942
三兴商标织造有限公司 浏览:657
加强和改进公共服务实施方案 浏览:991
迷你世界创造熔岩号角 浏览:479
爱奇艺激活码有效期 浏览:507
医疗纠纷官司南方周末 浏览:855
公共服务类大楼的物业管理方案 浏览:284
电影版权买卖合同范本 浏览:167
口罩在商标注册属于哪个类目 浏览:25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
穂康投诉 浏览:146
嘉兴万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34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浏览: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浏览: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