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欧洲宫廷的爵位分配以及主要职能
在英国5级贵族中,伯爵出现最早。个别学者认为伯爵爵位来自欧洲大陆,至迟在公元900年的法国,伯爵已成为公爵的封臣。但更多的学者认为英国伯爵(Earl)与法国伯爵(Count)并无继承或连带关系;而且英国伯爵称号是5种贵族称号中惟一的英文词,是由古英语eorl转化而来;大约在盎格鲁一撒克逊时代后期,因王权不够强大,英格兰广大地区曾划为几个较大的伯爵管辖区(great earldom)。而伯爵爵位却是在 11世纪初由丹麦国王克努特引进英格兰的。1328年由亨利三世增封玛奇伯爵领地之后,伯爵不必行使地方管理的职责。
英国男爵出现于11世纪。到12世纪初国王大部分高级世俗贵族都被封为男爵。其中少数与王室关系密切、封地较多者又被称做“大男爵”,其地位在伯爵和男爵之间。
很快,大男爵发生分化,显赫者升为伯爵,其余与普通男爵不分伯仲。正因当时男爵在世俗贵族中占了很高比例,以至于“男爵”一词长期作为贵族的集合名词使用。11-14世纪,男爵的封号和封地可通过血缘和婚姻关系传递,但不得随意出售和转让,历代国王也不随意增加或褫夺贵族封号。1387年,理查德二世首次增补男爵爵位,比奥查姆波·德·豪尔特被封为基德敏斯特男爵。以后数百年至今,居于5级贵族之末的男爵始终人数最多。
依次出现的是公爵(Duke)。早在罗马帝国时期,欧洲大陆的公爵称号通常授予守疆拓土、军功卓著的高级指挥官,以后因重大政治变化而中断。几百年后,公爵爵位又见于德国。大约在公元970年,德国皇帝奥托一世初设公爵爵位。不久法国和欧洲大陆其他地区也建立了公国(chy;大公国,Archchy)。在英国,公爵是仅次于国王或亲王的最高级贵族,与作为一国之主的欧洲大陆的“大公爵”(即大公,Archke)有所不同。英国公爵爵位出现很晚。多年里除女王配偶和王子外,其他王亲均不许称王,最高可获公爵爵位。自从1483年建立诺福克公国以后,公爵爵位开始授予王亲以外者,但很少建立公国。而且能获此最高爵位者多是军功显赫的统帅。行政界政务家即使任职多年,政绩昭著,也难获此殊荣。在正规场合公爵也穿深红色的丝绒外套,帽子上镶四条貂皮。其冠冕上有一个金环,上饰8枚红色金叶片。国王则称公爵为“我们真正可信和最为敬爱的伙伴。”
再看侯爵(Marquess,也做Marquis)。到了15世纪,这级爵号稳定地保持了它在贵族爵位中的第二级地位以后,才被贵族们所看重。与其他4个等级的贵族相比,侯爵的数目一向最少。
上院贵族中数子爵资格最浅。子爵称号(Viscount)源于法国,原为郡守,地位在伯爵之下,但有时可能是实力强大的诸侯。在英国,1440年比奥芒特的约翰被封为子爵,位居所有男爵之上。
直到此时,英国5级大贵族方完备成形,成为相对固定的贵族等级制.
❷ 关于宫廷计的...
派系是首领建的,只要首领没有把派系给别人,那么派系首领永远不会换人,派系给人也需要派系密码的,副首领的位置是派系首领给的,只有首领有权把副首领的位置给任何人,首领没取消副首领的职位,别人也是无权取消的,长久不上线也一样,地盘后台更是没有权利。
长老排名在哪里好像是随机的吧。。也跟入派的时间有关系,有可能你入派比其他长老要晚一些可能就排在后面了,如果不是入派时间的关系,那可能就是随机了
❸ 欧洲中世纪时伯爵、宫廷伯爵、行宫伯爵三者有何不同
在英国5级贵族中,伯爵出现最早。个别学者认为伯爵爵位来自欧洲大陆,至迟在公元900年的法国,伯爵已成为公爵的封臣。但更多的学者认为英国伯爵(Earl)与法国伯爵(Count)并无继承或连带关系;而且英国伯爵称号是5种贵族称号中惟一的英文词,是由古英语eorl转化而来;大约在盎格鲁一撒克逊时代后期,因王权不够强大,英格兰广大地区曾划为几个较大的伯爵管辖区(great earldom)。而伯爵爵位却是在 11世纪初由丹麦国王克努特引进英格兰的。11—12世纪中叶之前的伯爵多是镇守一方的诸侯。他们大多是一人治理数郡,所以又被称为“方伯”。诺曼大公威廉侵人英国后,担心他们权势过重,危及王权和国家统一,遂将方伯权力加以分割,移交给他的亲信,每个伯爵的辖区仅限一郡,与国王有着极其明确的封君封臣关系,伯爵倘敢兴兵作乱便会被王军镇压,或受其他贵族制裁。伯爵职权名号可由后代继承,但会因为有的伯爵缺少继承人而使总数有减无增。斯蒂芬在位时,破格加封格奥弗雷·德·曼维尔为艾塞克斯伯爵。14世纪以来,伯爵数目攀升。1307年计有9名。1327年爱德华三世即位时仅余6名,10年后增至12名;爱德华在位晚期增至14名。14世纪20年代之前,伯爵作为高级贵族,是男爵的“天然领导人”,在地方上负有对男爵、骑士的管理责任。但在1327年政治危机[指爱德华三世废黜其母法国伊沙贝拉公主的摄政,登极亲政时,伯爵曾作为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政治群体独立行动,与男爵们的“距离感”突然产生。1328年由亨利三世增封玛奇伯爵领地之后,伯爵不必行使地方管理的职责。
在重大正式场合,伯爵穿着镶有白色毛皮边的深红色丝绒外套,软帽上缝镶着三条貂皮以表明爵位级别,冠冕上有一镀金银圈,上沿饰有8个银球;而国王则称伯爵为其“真正可信可爱的伙伴。”
盎格鲁一撒克逊时代已有男爵一词(Baron),但无男爵爵位,而且词义不够确定。似有“自由者”或“国王的臣仆”之意,但无尊贵的含义。英国男爵出现于11世纪。到12世纪初国王大部分高级世俗贵族都被封为男爵。其中少数与王室关系密切、封地较多者又被称做“大男爵”,其地位在伯爵和男爵之间。很快,大男爵发生分化,显赫者升为伯爵,其余与普通男爵不分伯仲。正因当时男爵在世俗贵族中占了很高比例,以至于“男爵”一词长期作为贵族的集合名词使用。11-14世纪,男爵的封号和封地可通过血缘和婚姻关系传递,但不得随意出售和转让,历代国王也不随意增加或褫夺贵族封号。1387年,理查德二世首次增补男爵爵位,比奥查姆波·德·豪尔特被封为基德敏斯特男爵。以后数百年至今,居于5级贵族之末的男爵始终人数最多。
在正式场合,男爵穿着与伯爵同样的外套,帽子上镶有两条貂皮,冠冕上有一浅色银圈,饰有6个银球。
依次出现的是公爵(Duke)。早在罗马帝国时期,欧洲大陆的公爵称号通常授予守疆拓土、军功卓著的高级指挥官,以后因重大政治变化而中断。几百年后,公爵爵位又见于德国。大约在公元970年,德国皇帝奥托一世初设公爵爵位。不久法国和欧洲大陆其他地区也建立了公国(chy;大公国,Archchy)。在英国,公爵是仅次于国王或亲王的最高级贵族,与作为一国之主的欧洲大陆的“大公爵”(即大公,Archke)有所不同。英国公爵爵位出现很晚。1337年,爱德华三世把康沃尔郡升为公国,将公爵爵号授予年方7岁的“黑太子”爱德华。该王储16岁参加百年战争,锋芒显露;1355年前往法国指挥作战,军功卓著。父王对他赏赐有加,使太子身兼多种称号,如 1343年封为威尔士亲王,1362年加封为阿基坦公爵。为突出公爵特殊地位,以后多年里除女王配偶和王子外,其他王亲均不许称王,最高可获公爵爵位。随后,爱德华三世及其继承人又先后建立了兰开斯特公国(1351年)、克拉伦斯公国(1362年)、约克公国和格洛斯特公国(1385)、赫里福德公国(1397)、贝特福德公国(1413)和萨默塞特公国(1443)等。这些公国的领有人都是王室宗亲,他们得到高级爵位后,在贵族中鹤立鸡群,威势不凡,为以后争夺王权、扰乱朝纲、制造战乱埋下了隐患。自从1483年建立诺福克公国以后,公爵爵位开始授予王亲以外者,但很少建立公国。而且能获此最高爵位者多是军功显赫的统帅。行政界政务家即使任职多年,政绩昭著,也难获此殊荣。在正规场合公爵也穿深红色的丝绒外套,帽子上镶四条貂皮。其冠冕上有一个金环,上饰8枚红色金叶片。国王则称公爵为“我们真正可信和最为敬爱的伙伴。”
再看侯爵(Marquess,也做Marquis)。就词源而言,它是由德文Markgraf[堡侯;边疆殖民地总督;伯爵]演变而来。侯爵原意与“方伯”词义相近,系指统辖一处的封疆大吏。在英格兰,拉丁语“侯爵”一词最初指威尔士边疆的领主。那时只说明他们领地的位置靠近边界,并不说明其地位高于伯爵。1385年涵义变化,第9代牛津伯爵罗伯特·德·维尔被封为都柏林侯爵。1397年,萨默塞特伯爵约翰被封为多西特侯爵和萨默塞特侯爵。侯爵的地位和尊荣程度不甚明确,大约在公爵和伯爵之间,一段时期内不被看重。亨利六世在位期间,约翰·德·比奥福特被国王免去侯爵爵位,下院为此向国王请愿,要求恢复比奥福特的爵位。但他本人却反对乞求国王,并说:“侯爵乃是一个新的荣誉称号,完全不为先人所知。所以,应对此冷漠视之,并不认为接受它是明智之举。”到了15世纪,这级爵号稳定地保持了它在贵族爵位中的第二级地位以后,才被贵族们所看重。与其他4个等级的贵族相比,侯爵的数目一向最少。
在重大场合,候爵也穿红色丝绒外套,帽子上镶有三行半貂皮,冠冕上装一银环,带有四片金叶和四个银球。国王对他的称呼一如对待公爵。
上院贵族中数子爵资格最浅。子爵称号(Viscount)源于法国,原为郡守,地位在伯爵之下,但有时可能是实力强大的诸侯。在英国,1440年比奥芒特的约翰被封为子爵,位居所有男爵之上。子爵帽子上有两行半貂皮,冠冕上加一银环,饰有6个银球。
直到此时,英国5级大贵族方完备成形,成为相对固定的贵族等级制。
在学界,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英国5级贵族是上院的当然成员。史实却非如此简单。在13-15世纪,尽管所有大贵族都拥有出席上院的资格,但每届议会召开前还必须得到盖有国里的国王诏令,否则不可前往开会。自14世纪起,伯爵、子爵、男爵以及公爵之子又称为“勋爵”(lord),后来勋爵也可泛指公爵以下的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其涵义与“显贵”(nobility)一词相近。另外,在英国“贵族”一词始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贵族(aristocracy)源于希腊文和拉丁文。在希腊文中原有“杰出”、“优秀”之意,可以用来指大贵族。但在含义较广泛的拉丁文中,该词除了用指大贵族外,还包括地位较低的自由人,并含有“愚蠢”、“平庸”的贬义,尔后同形异义地转化为英文源,意为服兵役的自由农民。从诺曼征服到近现代,aristocracy用来称呼包括骑士在内的大小贵族。5级贵族形成后,为示区别,又用Peers以及集合名词nobility和Peerage专称上院大贵族。以后,Nobility除用指上院贵族外,有时还泛指政界要员。
与欧洲大陆的西班牙、葡萄牙、瑞典、法兰西等国贵族相比较,英国贵族集团的特点之一,是人数较少。长期以来,贵族称号以及相应的财产权和政治特权只是由爵位领有者本人所拥有,其家属虽为贵族家庭成员,但政治地位接近一般自由民,不得列席上院。贵族爵号和封地按照相当严格的长子继承制传递;若长子早殁,依次由长孙、次子、幼子或其他家庭成员依序递补。若某贵族没有继承人,可根据其遗嘱或生前安排,并经国王和高级法庭批准认可后,由其近亲继承其封号封地。但在多数情况下是被国王收回爵位。通常,英国贵族爵位和封号不可随意转让、出售。历代国王为保持贵族的群体规模和出于其他方面的考虑,大多会适量增补贵族。
某要人一旦获得一种爵位,并非固定不变。若新获显赫军功、政绩卓著或受到国王格外宠爱,可以晋升更高级的爵位,或兼领新爵位。除此之外,贵族联姻也是获取、增添或提高爵位的良好机会和方式。因爵位封地耀眼可人,为社会上不少人所仰慕,所以拥有贵族身份和家产者以及其长系继承人总能轻易得到爱慕者和求婚者。例如兰开斯特王朝的兴建者亨利四世,即位前所拥有的公爵爵位就是由他的母亲布里奇从娘家带来。布里奇是亨利三世的曾外孙女,她除拥有兰开斯特公国外,还拥有德比、林肯和莱斯特的伯爵领地。
英国5级贵族大致定型于13—15世纪。它与中国周初的5级贵族分封制不同。不是在某一特定时刻一次建立起来的,而是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形成,最终成为定制的。
14世纪初,在5级贵族之上的王室贵族中,还出现了一个颇为独特的、专为王储所占有的称号——“威尔士亲王”。该称呼最早为一度统一过全国的威尔士王子利维伦制造出的名号。1282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率领大军与舰队攻打威尔士,利维伦死于非命。两年后,威尔士合并于英格兰,爱德华在1301年把威尔士亲王之头衔加给不列颠王位的继承者。
在政局动荡、战事连绵的中世纪后期,欧洲各封建君主为了使各级贵族在骑士精神的感召下建功立业、效忠国王,除了利用贵族爵位科赐臣下之外,还别出心裁地设立了划分为不同等级名分的勋章勋位,奖赏他们的战功政绩。
在英格兰,最著名的勋位是创立于4世纪中叶的嘉德勋位(the Order of Garter)。据传,爱德华三世设立这个勋位是为了纪念一次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偶然事件。在一次庆祝攻陷加莱城的舞会上,姿态秀美的索尔兹伯里女伯爵落下一只蓝色袜带,被爱德华三世捡起,缠在自己的腿上,旁观者见了哄堂大笑,爱德华斥责他们说:“凡是认为这是坏事的人可耻”。以后这句话成为国王在1449年建立袜带骑士团和颁发勋位的格言,它同蓝色袜带和圣乔治十字架图形一起出现在勋章上,激励武士们在战争——当时主要是百年战争——中蔑视死亡,奋勇厮杀。爱德华本人也是袜带骑士团的成员。他与宠爱的武士围绕圆桌议事,共同进餐,多次主持武士们的比武演技,使已经衰落的骑士精神有所振作。并使嘉德勋位成为以后英国最诱人的贵族勋章。
欧洲大陆贵族来历大致如下:最初有的只是公爵、伯爵和男爵。其中公爵应该是来自戴克里先改革罗马行省以后的省行政或者军事长官,后来被蛮族用来称呼大领主。伯爵则是克洛维王朝的军队指挥官。但因为往往随着军役而授予领地也成了领主。男爵则是对宫廷显贵的尊称。子爵和侯爵是分别作为副伯爵和副公爵而设立的。这些官衔在加洛林时代吞并采邑的过程中也被当成了采邑而继承下来,才慢慢变成爵号的(就像莱茵—巴拉定选侯自己是行宫伯爵但还是皇帝的骥厩总管。勃兰登堡侯爵还是皇帝的御前大臣一样,他们的官衔也成了采邑只是拥有的人太少而没能成为爵号而已)。所以很多拥有领地但没有官衔的贵族,就以领地为头衔。中间加中缀词。翻译过来就是某某地方的某某先生。很多名门包括日后君临半个欧洲的波旁家最初也都是这些没封号的家族里的。
❹ 宫廷心计怎么换萌主
在玩儿宫廷心计这个游戏的过程当中,如果想要换盟主,你就到盟主商店当中,选择你自己喜欢的,替代现在的就可以。
❺ 皇帝驾崩时皇宫会做什么
如汉高祖刘邦。此人出生于沛县一富户家庭,但他自小就不愿老老实实地务农或经商,不事“生产作业”,却“好酒及色”,“多大言,少成事”,常常呼朋引类喝酒吃肉,无钱则赖帐,欠钱不还。为此,他遭到父亲的痛斥,指责他不及乃弟会发家致富。这个流氓习气很浓的刘邦后来得了天下,做了皇帝,仍没有完全摆脱流氓的心理与口吻,竟然对他老父旧事重提,意洋洋地责问其父说:“某业所就孰与仲多?”竟将整个中国作为他的个人产业,“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
如蜀汉昭烈帝刘备。他本是贩草鞋出身的小商贩,史载他“好结交天下豪杰”,实则喜欢混迹江湖。他没有读过什么书,也没有什么学问,却学得“喜怒不形于色”,善于吹嘘自己,一见汉献帝,马上抬出“臣乃中出靖王之后,孝景皇帝膝下玄孙……”,其实毫无“法律根据”,但他却借此取得“皇叔”的政治资本。
如魏武帝曹操。他那“宁叫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的人生哲学,他那狡诈多变的权术与时哭时笑的虚伪做作,他在镇压敌与攻城屠城时的凶残,时时流露出他十足的流氓腔调。
南北朝与五代十国时天下大乱,开国皇帝中流氓无赖出身的就更多了。如南朝陈武帝陈霸先、五代时的梁太祖朱温、汉高祖刘知远、周太祖郭威、前蜀主王建等出身都是市井平民或农民,但都不务正业,有的还结帮进行贩卖私盐等违法活动。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实际上的开国皇帝。此人被史家称为中国历史上难得的好皇帝,但他身上流氓气也不少。他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亲兄李建成与亲弟李元吉,还把建成的五个儿子、元吉的五个儿子也都杀了,把兄弟家的美女、珍宝都据为己有。事后他握父皇唐高祖李渊责难,就一方面陈兵宫外,一方面自己奔到宫内报告父皇,假装悲恸,跪地抱住老父哭喊妈妈,甚至吮吸其父乳头,意在打动父亲追念亡妻而原谅与支持与掌权。
鲁迅说:“中国的开国皇帝都有些流氓气。”――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的。正因为这样,这些取得最后胜利的皇帝们才常常得意地嘲笑安分守己的农民为“愚民”,嘲笑循规蹈矩的知识分子为“书生气”。
[编辑本段]娃娃皇帝
开国皇帝取得了政权,登上了皇位。他是将政权、将天下江山视作他一人的私产的。私产决决不可转让给别人,这就是皇权的不可转让原则。他要占据这个职位到永久。因而皇位们都企求长生不老。但是当死亡仍不可避免地到来时,他们就只得将位传给自己最亲近、最相信的人――儿子。这就是皇位世袭制。即使皇子尚在幼年,甚至还在襁褓之中,也仍然由其继位。这样,中国历上就出现了许多娃娃皇帝。
据统计,中国历史上共有29个娃娃皇帝。最早的是西汉昭帝,公元前86年登上皇位;最晚的是清代最后一个皇帝宣统,公元1909年做了皇帝。这其中年龄最小的首推东汉殇帝刘隆,他刚出生100天,就被拥立为皇帝。其他在10岁以下做皇帝的有:东汉的冲帝和东晋的穆帝2岁;北魏的孝文帝和清朝的宣统帝3岁;清朝的光绪帝4岁;东晋的成帝、北魏的孝明帝、南宋的恭帝5岁;清朝的顺治帝与同治帝6岁;后周的恭帝和元朝的宁宗7岁;西汉的昭帝、东汉的质帝、三国的吴废帝、清代的康熙帝等7人为8岁;西汉的平帝、东魏的孝静帝等4人为9岁;东汉的和帝与三国时的魏废帝等5人为10岁。至于在16岁以下称帝的则不胜枚举了。
娃娃做皇帝,当然不能管理国家大事,总是由太后、外戚或权臣摄政。这些摄政者往往根据自己的政治需要揽权营私,玩弄娃娃皇帝于股掌之上,甚至任意废立诛杀,或取而代之。娃娃皇帝若能活到成年,为收回权力,又往往与摄政者展开死斗争,演成惨剧。这种政治闹剧上演了一出又一出,使皇宫充满了刀光剑影与血腥气。王莽鸩杀汉平帝与末帝、梁冀毒死汉质帝、康熙帝囚禁鳌拜等权臣以及慈禧太后残暴地处置光绪帝等,就是著名的事例。在统治者忙于争夺权力与血腥屠杀时,国家正常的政治经济活动往往中断,人民生活在痛苦与恐怖之中。
[编辑本段]白痴皇帝
如果继承皇位的不是个娃娃,而是个呆傻的白痴,那就成了白痴皇帝。白痴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娃娃皇帝那么多,但为害却更大。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白痴皇帝是西晋惠帝司马衷。他本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嫡次子,由于其兄司马轨早死,他就成了嫡长子,被立为东宫太子。当时,负责教养太子的东宫官员都知道太子是个白痴,但为了维护嫡长子的继承制以及自己未来的帝师地位,便合伙长期对晋武帝陷瞒真相。到晋武帝死,司马衷即位做了皇帝,是为晋惠帝,其白痴真相便再也隐瞒不住了。有一次他出外听到青蛙叫声,便傻乎乎地问侍从:“为官乎?为私乎?”意思是这些青蛙是公家所有是私人所有的?侍从听了哭笑不得,无法回答,只得敷衍道:“在官田为官,在私田为私”。有一次,全国闹饥荒,老百姓没饭吃,饿死无数。这个白痴皇帝听了大臣汇报后,感到很奇怪,竟问待臣说:“老百姓既无饭吃,何不食肉糜?”这荒唐的话语成为千古笑话。王公大臣们知道惠帝是个白痴后,便都心怀不轨起来:争权夺利者有之,结党营私者有之,觊觎皇位者有之。最后终于爆发了骨肉残杀的“八王之乱”,导致“五胡”入侵,天下扰攘,生灵涂炭。惠帝本人在糊糊涂涂做了17年皇帝后,也受尽磨难,被人下毒而死。不久,西晋灭亡。
另一个白痴皇帝是东晋帝司马德宗。他是晋孝武帝的嫡长子,从小又痴又哑,“虽寒暑之变,无以辨也”。痴呆得分不清春夏秋冬。孝武帝生前就知道这个儿子是白痴,但为了维护皇位世袭与嫡长继承制,仍不得不立他为太子。这样,司马德宗于公元397年做了皇帝,是为晋安帝,自然是一位白痴皇帝,根本不能理政,必然导致大权帝落,王公大臣各显神通,把朝政搞得一塌糊涂。最后,这位白痴皇帝被权臣刘裕派人缢死。不久,东晋也就灭亡了。
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白痴皇帝是唐顺宗李诵。他是唐德宗的嫡长子,本聪慧异常,学问过人,但在行宗病逝前四个月,突然中风,变得又痴又哑。唐德宗是一位精明皇帝,但他在发现太子痴哑以后,也无法不让李诵继位。李诵继位,即为唐顺帝,在位仅一年。在这一年中,朝政为王叔文、王?掌握,得到朝臣柳宗元、刘禹锡、韩泰等人支持,进行了著名的“永贞革新”(永贞为顺宗年号)。但因这次革新损害了宦官与藩镇的利益,遭到他们的联合反对。唐顺宗被迫退位当太上皇,皇位由顺宗之子李纯继承,是为唐宪宗。二王与柳、刘诸人自然均遭贬逐。无辜的顺宗也因受到惊吓于次年死去。唐朝政局经历了一次激烈的动荡,宦官专权与藩镇跋扈的局面加剧。
白痴做皇帝,无不使政局动荡,国家多难。这是专制政治的恶果,也是封建社会的悲剧。
[编辑本段]皇帝寿命
超过八十岁的只有五位,即最长寿的清高宗弘历(88)、梁武帝萧衍(85)、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81)、宋高宗赵构(80)和五代吴越武肃王钱□(80)。
超过七十岁的有十位,包括元世祖忽必烈(79)、唐玄宗李隆基(77)、明太祖朱元璋(70)和三国吴大帝孙权(70)等。
超过六十岁的有38位,包括汉武帝刘彻(69)、康熙皇帝(68)、元太祖成吉思汗(65)、隋文帝杨坚(63)和汉高祖刘邦(61)等。
超过五十岁的有60位,包括雍正皇帝(57)、唐太宗李世民(50)等。
40岁到49岁的有55位,包括秦始皇嬴政(49)、宋太祖赵匡胤(49)、南唐后主李煜(41)、清太宗皇太极(41)等。
30岁到39岁的有62位,包括魏文帝曹丕(39)、光绪皇帝(37)、咸丰皇帝(30)等。
20岁到29岁的有50位,包括秦二世嬴胡亥(23)、顺治皇帝(23)等。
10岁到19岁的有28位。
而十岁以下的娃娃皇帝有29位,包括八岁的汉质帝刘缵,六岁的元宁宗、两岁的汉冲帝刘炳和才生下100天就登基、不满周岁就死去的汉殇帝刘隆。
这些未成年就夭折的小皇帝,不可能有所作为。然而,有些皇帝才几岁就登上皇位,一坐就是几十年,而且影响相当深远。
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康熙(61年)和乾隆(60年)。
汉武帝和西夏仁宗都是54年,
西夏崇宗53年。
在位超过40年的有11位,
包括辽圣宗(49年)、明神宗万历帝(48年)、梁武帝(47年)、辽道宗(46年)、元顺帝(46年)、明世宗嘉靖帝(45年)、唐玄宗(44年)、宋仁宗(41年)、宋理宗(40年)和刘备的儿子阿斗、蜀后主刘禅(40年)。
在位超过30年的有19位,
包括:秦始皇(36年)、宋高宗(35年)、宋徽宗(35年)、唐高宗(34年)、光绪皇帝(33年)、道光皇帝(30年)和明太祖朱元璋(30年)等。
在位超过20年的有31位,
包括宋孝宗(27年)、唐太宗(23年)和元太祖成吉思汗(21年)等。
在位10至20年的有103位,
包括辽太宗(20年)、顺治皇帝(18年)、明思宗崇祯帝(17年)、宋太祖(16年)、武则天(15年)、同治皇帝(14年)、南唐李后主(13年)、雍正皇帝(13年)、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13年)和咸丰皇帝(10年)等。
在位不满十年的皇帝超过240位,
其中五年以下的约两百位,
在位九年有6位,
八年有9位,
七年有15位,
六年有18位,
五年有18位,
四年有21位,
三年有29位,
两年有39位,
一年有42位,
不满一年有40位,
在位最短的皇帝是金末帝完颜承麟,从登基到驾崩仅有半天时间。很多皇帝登基时未满周岁,还在吃奶,下面是这些皇帝登上皇位时的年龄统计。
五代十国的楚武穆王马殷,75岁才登基,堪称大器晚成。
武则天66岁才登基;
吴三桂66岁自封周前帝;
三国刘备60岁才登极;
汉高祖刘邦54岁称帝;
袁世凯52岁自封中华帝。
从统计数字看,51岁到60岁称帝者有25位;
41岁到50岁称帝者有45位;
31岁到40岁称帝者有63位;
21岁到30岁称帝者有73位;
11岁到20岁称帝者有93位;
5岁到10岁称帝者有33位,
五岁以下称帝者有11位。30岁以下登基的皇帝共计210位。
康熙七岁登基,做了61年皇帝,68岁驾崩;
宋仁宗八岁登基,做了41年皇帝,53岁殁;
明神宗九岁登基,做了48年皇帝,57岁卒;
秦始皇13岁登基,做了36年皇帝,
49岁死;汉武帝15岁登基,做了54年皇帝,69岁卒。
他们做了一辈子皇帝,整部历史就是皇帝史,然而,更多的是幼年储君一登基便被杀,想长命点还是不要当没有权力的太子,生在帝皇家未必是件好事,分分钟人头落地。每次改朝换代,就是一次血洗宫廷。到底有几位皇帝能善终?
[编辑本段]皇帝的姓氏
(一)刘姓:54个
1西汉:汉高帝刘邦,汉惠帝刘盈,汉少帝刘恭,汉少帝刘弘,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 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昌邑王 刘贺,汉宣帝刘询,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衍,孺子刘婴。
2更始帝 刘玄。
3东汉:汉光武帝 刘秀,汉明帝 刘庄,汉章帝 刘炟,汉和帝 刘肇,汉殇帝 刘隆,汉安帝 刘祜,汉少帝 刘懿,汉顺帝 刘保,汉冲帝 刘炳,汉质帝 刘缵,汉桓帝 刘志,汉灵帝 刘宏,汉后少帝 刘辩,汉献帝 刘协。
4蜀汉:汉昭烈帝 刘备,汉后主 刘禅。
5(汉 前赵):光文帝 刘渊,昭武帝 刘聪,隐帝 刘粲, 刘曜。
6南朝(刘宋):武帝 刘裕,少帝 刘义符, 刘劭,孝武帝 刘骏,前废帝 刘子业,明帝 刘彧,后废帝 刘昱,顺帝 刘淮。
7后汉:高祖 刘知远,隐皇帝 刘承佑
8南汉:高祖 刘岩,殇帝 刘玢,中宗 刘晟,后主 刘鋹
9北汉:世祖 刘旻,睿宗 刘钧,少主 刘继恩,英武帝 刘继元
(二)李姓:48个
1成汉:景帝 李特,武帝 李雄,哀帝 李班,幽公 李期,昭文 李寿,末主 李势
2西凉: 武昭王 李暠,李歆,李恂
3唐朝:唐高祖 李渊,唐太宗 李世民,唐高宗 李治,唐中宗 李显,唐殇帝 李重茂,唐睿宗 李旦,唐玄宗 李隆基,唐肃宗 李亨,唐代宗 李豫,唐德宗 李适,唐顺宗 李诵,唐宪宗 李纯,唐穆宗 李恒,唐敬 宗 李湛,唐文宗 李昂,唐武宗 李炎,唐宣宗 李忱,唐懿宗 李漼,唐僖宗 李儇,唐昭宗 李晔,唐哀帝 李柷
4后唐:庄宗 李存勖,明宗 李亶,闵帝 李从厚,末帝 李从珂
5南唐:烈祖 李升,元宗 李璟,后主 李煜。
6西夏:太祖 李继迁,太宗 李德明,景宗 李元昊,毅宗 李谅祚,惠宗 李秉常,崇宗 李乾顺,仁宗 李仁孝,桓宗 李纯佑,襄宗 李安全,神宗 李遵顼,献宗 李德旺,末帝 李睍
(三)曹姓:6个
曹魏:魏武帝 曹操,魏文帝 曹丕,魏明帝 曹睿,魏邵陵厉公 曹芳,高贵乡公 曹髦,魏元帝 曹奂。
(四)柴姓:2个
后周:柴荣 柴宗训
(五)陈姓:7个
南朝陈:陈高祖 霸先,世祖 蒨,废帝 伯宗,高宗 顼,季帝 叔宝
五胡十六国 陈凉王国 陈安
(六)段姓:2个
1西燕:段随
2北凉:段业
(七)冯姓:2个
北燕:冯跋,冯弘
(八)苻姓:8个
前秦:苻洪,苻健,苻生,苻坚,苻宏,苻丕,苻登,苻崇
(九)郭姓:1个
后周:郭威
(十)吕姓:4个
后凉:懿武帝 吕光,隐王吕绍,灵帝吕纂,建康公吕隆
(十一)孟姓:2个
后蜀:高祖 孟知祥,后主 孟昶
(十二)慕容姓:16个
1前燕:襄公 慕容廆,文明帝 慕容皝,景昭帝 慕容儁,幽帝 慕容暐
2后燕:成武帝 慕容垂,惠愍帝 慕容宝,昭武帝 慕容盛,惠文帝 慕容熙
3西燕:慕容泓,威帝 慕容冲,慕容觊,慕容望,慕容忠,慕容永
4南燕:献武帝 慕容德,末主慕容超
(十三)冉姓:1个
冉魏:冉闵
(十四)武姓:1个
武周:武曌
(十五)石姓:10个
1后赵:明帝 石勒,海阳王 石弘,武帝 石虎,义阳王 石世,新兴王 石遵,石鉴,石祗
2后晋:高祖 石敬瑭,少帝 石重贵
(十六)司马姓:15个
晋朝:武帝 司马炎,惠帝 司马衷,怀帝 司马炽,愍帝 司马邺,元帝 司马睿,明帝 司马绍,成帝 司马衍,康帝 司马岳,穆帝 司马聃,哀帝 司马丕,海西公 司马奕,简文帝 司马昱,孝武帝 司马曜,安帝 司马德宗,恭帝 司马德文
(十七)孙姓:4个:
孙吴:吴大帝 孙权,吴废帝 孙亮,吴景帝 孙休,吴末帝 孙皓
(十八)王姓:9个:
1新:王莽
2前蜀:高祖 王建,后主 王衍
3闽:太祖 王审知,嗣王 王延翰,惠宗 王延钧,康宗 王昶,景宗 王曦,殷帝 王延政
(十九)萧姓:18个
1南齐:高帝 萧道成,武帝 萧赜,郁林王 萧昭业,海陵王 萧昭文,明帝 萧鸾,东昏侯 萧宝卷,和帝 萧宝融
2南梁:武帝 萧衍,临贺王 萧正德,简文帝 萧纲,豫章王 萧栋,武陵王 萧纪,元帝 萧绎,闵帝 萧渊明,敬帝 萧方智
3西梁:宣帝 萧詧,明帝 萧岿,后主 萧琮
4辽:萧太后 萧绰,萧撒葛只
(二十)杨姓:7个
1隋:文帝 杨坚,炀帝 杨广,恭帝 杨侑
2杨吴:太祖 杨行密,烈宗 杨渥,高祖 杨渭,睿帝 杨溥
(二十一)姚姓:3个
后秦:武昭帝 姚苌,文桓帝 姚兴,末主 姚泓
(二十二)秦姓:2个
秦:始皇帝 赵政,二世 胡亥
(二十三)宇文姓:6个
北周:文帝 宇文泰,孝闵帝 宇文觉,明帝 宇文毓,武帝 宇文邕,宣帝 宇文赟,静帝 宇文衍
(二十四)元姓:11个
1北魏:孝文帝 元宏,宣武帝 元恪,孝明帝 元诩,幼主 元钊,孝庄帝 元子攸,长广王 元晔,节闵帝 元恭,安定王 元朗,孝武帝 元修
2东魏:孝静帝 元善见
3西魏:文帝 元宝炬,废帝 元钦
(二十五)赵姓:18个
宋朝:宋太祖 赵匡胤,宋太宗 赵光义,宋真宗 赵恒,宋仁宗 赵祯,宋英宗 赵曙,宋神宗 赵顼,宋哲宗 赵煦,宋徽宗 赵佶,宋钦宗 赵桓,宋高宗 赵构,宋孝宗 赵眘,宋光宗 赵敦,宋宁宗 赵扩,宋理宗 赵昀,宋度宗 赵禥,宋恭帝 赵显,宋端宗 赵昰,赵昺
(二十六)朱姓:19个
1后梁:太祖 朱温,废帝 朱友珪,末帝 朱瑱
2明朝:太祖 朱元璋,惠帝 朱允炆,成祖 朱棣,仁宗 朱高炽,宣宗 朱瞻基,英宗 朱祁镇,代宗 朱祁钰,宪宗 朱见深,孝宗 朱佑樘,武宗 朱厚燳,世宗 朱厚熜,穆宗 朱载垕,神宗 朱翊钧,光宗 朱常洛,熹宗 朱由校,思宗 朱由检
还有几个未汉化的少数民族姓氏
(二十七)爱新觉罗姓:12个
清朝: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逊帝 爱新觉罗溥仪
(二十八)勃儿只斤姓:15个
元朝:太祖 铁木真,太宗 窝阔台,定宗 贵由,宪宗 蒙哥,世祖 忽必烈,成宗 铁穆耳,武宗 海山,仁宗 爱育黎拔力八达,英宗 硕德八剌,泰定帝 也孙铁木儿,天顺帝 阿速吉八,文宗 图帖睦尔,明宗 和世剌,宁宗 懿璘质班,顺帝 妥懽帖睦尔
(二十九)乞伏:4个
西秦:宣烈王 乞伏国仁,武元王 乞伏乾归,文昭王 乞伏炽盘,末主 乞伏慕末
(三十)秃发:3个
南凉:武王 秃发乌孤,康王 秃发利鹿孤,景王 秃发傉檀
(三十一)拓跋:15个
代:拓跋猗卢,拓跋普根,拓跋始生,平文帝 拓跋郁律,惠帝 拓跋贺傉,炀帝 拓跋纥那,烈帝 拓跋翳槐,昭成帝 拓跋什翼犍
北魏:道武帝 拓跋珪,明元帝 拓跋嗣,太武帝 拓跋焘,南安王 拓跋余,文成帝 拓跋浚,献文帝 拓跋弘
西魏:恭帝 拓跋廓
(三十二)完颜:10个
金朝:太祖 完颜阿骨打,太宗 完颜晟,熙宗 完颜亶,海陵王 完颜亮 ,世宗 完颜雍,章宗 完颜璟,卫绍王 完颜永济,宣宗 完颜珣,哀宗 完颜守绪,末帝 完颜承麟
(三十三)耶律姓:13个
辽朝:太祖 耶律阿保机,辽东丹王 耶律倍,太宗 耶律德光,世宗 耶律阮,穆宗 耶律璟,景宗 耶律贤,圣宗 耶律隆绪,兴宗 耶律宗真,道宗 耶律洪基,天祚帝 耶律延禧
西辽:耶律大石,耶律夷列,耶律直鲁古
(三十四)赫连姓:3个
夏:赫连勃勃,赫连昌,赫连定
❻ 韩国虚拟宫廷偶像剧 宫
第一集
仁和14年, 身患重病的老皇帝每况愈下病情越来越严重,皇太后下令让还是高中生的皇太子李信尽快完婚。闻听此讯,信便向与自己暗地里交往的女朋友闽孝琳求婚,但孝琳却把信的求婚当作玩笑拒绝了。
平凡的高中女学生申彩景的家人因替别人担当保人,被连累欠下了巨额债款,此时家里陷入困境。正当全家人愁眉不展时,突然接到从皇室发来的婚约信函。这一突发其来的拟转让除了彩景的全家人又惊又喜,原以为老爷爷吹牛与皇室有婚约的事情是真的。
皇太子信心里早有准备,作为神威皇太子就不会再有自主选择人生的权利,所以不管结婚对象是谁,都必须坦然接受。
彩景极力反对这门婚事,此时一帮逼债的恶人又找上门来,在家中四处贴上了封条……
第二集
彩景因为家境困难,被迫履行了与皇太子的婚约。
本是普通学生的彩景对宫廷生活一无所知,刚到皇宫里,与王室成员的沟通却成了彩景面临的最大难题。将来会成为自己丈夫的皇太子李信对自己的态度也十分冷漠。面对如此冷遇,彩景再感叹后悔为时已晚。
当彩景被封为皇太子妃的新闻被媒体报道后,每天都有成群记者堵在门口要求对彩景进行采访。
律是14年前因交通事故而去世的孝律皇太子的儿子,受迫于妈妈的命令而回到宫中企图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王位。律转入信和彩景上学的艺术高等学校。信将律当作好朋友来招待,但是宫中的皇后却对律的归来忧心忡忡……
第三集
彩景终于无奈接受要成为皇太子妃的事实。从她入宫的那一天起就,她就要开始接受严格的各种皇室教育。从礼仪到婚礼进行顺序等所有一切都要牢牢记在头中。但比起这些冷酷无情的训练来说,自己要嫁给的那个人——信竟然对自己完全漠视毫不关心,这让彩景感到有些心寒。
婚礼大典终于来临了,在皇室各官员和韩国民众的关注下,彩景和信举行了庄重的皇室婚礼。
与此同时,曾经拒绝了信求婚的孝琳也站到了在泰国举行的芭蕾舞比赛的舞台上……
第四集
信和彩景在众人的关注下成为了夫妻。而在婚礼结束后信就和皇室发生了冲突,因为之前作为自己和彩景结婚的条件,信提出了扩大自己的寝宫,减少贴身侍卫的人数等一系列的条件,婚礼一结束,信就迫不及待的让皇室兑现这些承诺。
彩景对信的种种言行毫无兴趣,相反突如其来的皇太子妃的身份和权威却让彩景感觉非常好。虽然是贵为皇太子和皇太子妃,但毕竟学生还是要去上学,婚后不久两个人一起重归校园。一夜间从灰姑娘变成公主的彩景遭到同学们的冷遇,唯一跟她说话的只有转学生律,他是那么亲切……
第五集
清早,彩景按照宫廷礼仪必须遵守的规定向长辈们逐一请安,碰巧遇到律,此时彩景才知道刚刚转到自己班级来的转学生律原来也是皇室成员之一。严格的皇室教育让彩景感到苦不堪言,但是上至老皇帝下至宫中的普通官员都对她的关怀备至,让本来感到十分孤独寂寞的彩景感到一丝温暖,并感受到皇室所特有文化底蕴的魅力。
刚回到韩国的律在与彩景和朋友们的接触中渐渐加深了彼此间的了解。皇太子信的生日即将到来,彩景心里非常期待这天的来临。生日派对上,信的朋友十分不把彩景放在眼里,态度也相当冷傲。足智多谋的孝琳此刻正谋划着如何让彩景当众出丑吃点苦头……
第六集
彩景在律的帮助下,给皇太后心目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彩景以皇太子妃的身份出席了各种活动,凭借自己开朗的性格平易近人的姿态,在民众中也享有极高的人气。彩景渐入佳境,全身心的陶醉于身处的环境中,但信看到喜形于色的彩景,很不友好的劝告她要自重一些,但这番话,彩景完全不理会。
一天皇宫里召开了一场意义颇为重要的大型宴会,意在将皇太子夫妇正式介绍给其他立宪君主制国家的元首……
第七集
当孝琳目睹彩景越来越融入太子妃这个角色时心情非常沉重,危机感时时侵袭着她的内心,昔日里与信两个人甜蜜无忧的往事历历在目,这一切都像尖刀一样扎在孝琳心里,孝琳下定决心一定要从彩景手中夺回曾经本属于自己的信。
自从嫁入宫中之后,彩景还未回家看望过父母,身边的奢华生活并没有抵消彩景对家人的思念。这一天,彩景终于得到皇帝的允许,和皇太子信一起回娘家。回到家中彩景兴高采烈,而突然置身于和皇宫截然不同的环境下使得信显得无所适从,然而对彩景家人来说有皇太子这样身份的女婿才更令他们不知该如何相处才好。
当天夜里,平时水火不容的彩景和信无奈下挤在彩景狭窄的房间中过夜……
第八集
信从彩景家中返回皇宫,面对如此严厉的皇后情不自禁想起了彩景和睦融融一家人的平凡生活,这令信内心深处感到隐隐作痛。
彩景安慰信让他振作起来。在孝琳的极力推荐下彩景和律一起参加了骑马俱乐部,信的朋友们并不知道孝琳的真实意图,对孝琳此举也感到十分纳闷。
信代替身体欠佳的老皇帝出访泰国……
第九集
在信出访泰国期间,彩景在宫中的处境越来越艰难,不仅因弄坏了车子受到责备,而且在学校还要面对同学们流言蜚语,彩景央求律希望他能将自己带到宫外。而此时孝琳追随信也来到了泰国,宫中因彩景的突然失踪闹得天翻地覆。
第十集
信将孝琳送到机场后及时赶到了招待会现场,十分顺利地完成了此次出访泰国的行程。
彩景因没有通报获得允许私自跑出宫外,遭到了关禁闭的处罚。原本对王位没有任何野心的律在看到彩景才宫中受到的待遇后暗下决心一定要争取成为皇帝。
彩景在律的帮助下接待外宾的使命做得非常出色。信从泰国回到宫中,此时彩景正在宫中等待着信的归来……
第十一集
彩景对贴身侍者的劝阻置之不理,仍然坚持独自去练习骑马。在马场彩景偶遇一个陌生的女人,后得知她原来是信的姐姐惠明公主。
当信见到久违的姐姐后非常高兴。面对姐姐如此和颜悦色的信彩景看在眼里,相比与
自己相处时的表现,信简直判若两人。
狗仔队拍到信和孝琳同时现身泰国时的照片,这条新闻被泰国的媒介大肆传播这让皇后非常不高兴。当彩景得知这个事情后觉得自己像个傻瓜一样,自己心焦地等候着信归来可他却同另外一个女人在一起……彩景在学校找到孝琳向她询问事情的来龙去脉,但孝琳却表现得非常蛮横。彩景的情绪非常焦躁,突然晕倒在朋友面前……
第十二集
信宣称自己要舍弃皇太子的身份,这让众人感到十分慌张。
彩景感到虽然跟信近在咫尺,但却不知道信的内心究竟在想些什么,为了拉近与信的距离,讨信的喜欢,彩景非常努力。但彩景发觉越是与信接近,就越能发现更多存在于信周围的孝琳的影子,情急之下彩景和信大吵了一架,哭得十分伤心。
在信言称放弃皇太子地位之后,宫内流传着将要立律为太子的传闻,而此时律的母亲和律也正式搬入宫中。宫中的权势渐渐分成了支持信和支持律的两派,彼此间明争暗斗,而皇后和律的母亲更是为了相互牵制而整天忙于心计。而掌握着任命太子决定大权的皇太后偏偏要在此时带着彩景到济州岛去参加皇室的一个例行仪式。
第十三集
彩景和信陪同太皇太后出游济洲岛,一路上太皇太后因宫中最近频繁发生的突发事件而面色不悦,忧心忡忡。彩景和信为了哄太皇太后开心,二人绞尽脑汁尝试了各种办法。
律一改往日形象,在学校里人气攀升,大受身边同学的欢迎。对律的突然转变,信也
开始有意无意地关注起律。与此同时,皇后因律母子入宫居住一事显得心神不宁。
律的母亲以彩景身为尊贵的皇太子妃却忽略皇太子妃的本分为由,严厉地斥责了彩景。
信与孝琳在泰国的照片被公开后,导致之前便一直流传皇太子夫妻不和的传闻愈演愈烈。皇室为了澄清传闻,便故意安排彩景和信同居一室。彩景被告之要更换房间,毫不知情的彩景直到在另外的房间中看到信后恍然大悟……
第十四集
这一夜,二人经历了不少曲折但总算是相安无事。第二天早上,当律得知彩景与信同居一室的消息后急忙跑来见彩景,当知道二人一夜什么都没有发生后,神色焦急的律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将彩景抱入怀中。信看到二人在自己面前上演的这一幕,言辞中对律表现出明显的敌意。
皇太子夫妻不和的传闻至今都没有平息,彩景的朋友们坚信孝琳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跑去一起指责孝琳。彩景偶然间发现了孝琳的秘密。
有人故意将一张照片放在了彩景能够留意到的地方,当彩景看到相片后似乎遭受到巨大的冲击……当信和律得知彩景不知踪影后,二人焦急地四处寻找……
第十五集
信在宫中的明善堂里找到了暗自神伤的彩景,而信和律两人之间积累许久的矛盾也终于在此时爆发……信对律使用暴力一事在皇室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律的母亲借机宣称绝对不会对此事善罢甘休。皇帝派人叫来信,斥责他鲁莽的行为,但信非但不肯认错,还和皇帝争辩起来。
信和彩景一同在一个公开场合中路面,在众多记者面前两个人装出了一副十分恩爱的样子来。太皇太后为了平息皇室内接二连三的发生的事件,召集全体皇室成员召集在宴会上……
第十六集
信和彩景二人出发去蜜月旅行。孝琳在信处遭到冷遇,她所拥有的只有曾经与信在一起美好日子的回忆。
律的母亲一心要替儿子夺回皇位,在了解到信和孝琳的关系后,决定要好好利用孝琳这个棋子。律的母亲别有用心地对孝琳说了一番话,让本犹豫不决的孝琳坚定了夺回信的决心。因为孝琳的突然出现,彩景和信之间的气氛又变得十分尴尬……
律劝彩景离开信,彩景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是好。皇后察觉到律妈妈的心机,也开始采取行动,一定要保住儿子信的太子地位。此时,有关信的绯闻被全部曝光,皇帝紧急召见信,对他谈起了皇位继承人应有的品行。
第十七集
信一整天不见踪影,彩景因担心信的状况也焦虑了一整天。晚上彩景见到信后对信大发雷霆,责怪信不该将所有的压力都推给自己一个人来抗。信面对如此激动的彩景一句话都没有说,将彩景拥入怀中。信深情地拥着彩景并对她说,即使有一天自己失去了皇太子身份,也请她留在自己身边不要离开。
律向皇太后请求允许皇太子夫妻二人参加自己的生日派对。
第十八集
民众和其他皇室成员质疑信不适合接任皇位的呼声越来越高,甚至连皇帝也开始动摇信是否真的适合做皇太子,或许律才是更适合的人选。
孝琳和信商量着毕业之后的发展方向,当彩景得知信和孝琳相约一同出国之后不禁伤心不已。律此时向彩景表白了自己的心意。信看到彩景和律二人交谈时亲密亲密无间的样子,妒火中烧气愤至极……
第十九集
彩景因在律的生日宴会上发生的事情而感到苦恼,虽然信自感内疚想办法向她道歉,但彩景却无论如何都不肯接受。在信和彩景之间鸿沟越来越加深……
彩景听到自己的妈妈在宫外依仗自己的关系获取了各种利益,接踵而来的负面新闻让
彩景在宫中的生活越发的窘迫。信察觉到彩景的心绪后,特许她回娘家住一晚上。没过多久,皇太后得知了这件事情,便以不守宫中的规矩,擅自行动为由狠狠地训斥了彩景一顿,委曲伤心的彩景当天就又跑出了宫……
第二十集
种种预料不到的事件接连发生,彩景在宫中的处境也变得极其糟糕。固执的彩景说什么也不肯开口向别人求助,还是一副要以一人之力抗住所有困难的架势。原本好心要帮助彩景的信,终于被她的固执所惹怒。信下令修建明善堂,不料,他的此举不但让他和彩景的关系更加恶化,还得罪了包括皇帝,皇后和律在内的绝大大部分人。
皇后不忍看到信被孤立起来的处境,特意召见他,与他促膝长谈。
看到忠与自己梦想的孝琳,信重新定位了对皇太子身份和彩景的位置,决定召开新闻发布会……
第二十一集
皇太子夫妻二人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彩景任性不顾大局的言论虽然信艰难地圆着场,但彩景轻率的行径还是惹怒了包括皇帝在内的所有皇室成员,信对彩景的处境既愤恨又同情。
记者会上发生的事情,有关皇太子妃与律之间的暧昧传言又开始肆虐。律的母亲对此感到十分不安,打算把彩景当做替罪羊,以保全自己的儿子律。
彩景在皇帝面前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请求皇帝原谅自己的卤莽,原本应该站在彩景一边帮她说话的信,此时却对陷入困境的彩景熟视无睹。信皇太子的地位因这次事件也开始动摇。皇帝对律的信任与日俱增, 一日,在皇室成员的聚会上,律向皇室长辈们提议不要再孤立彩景……
第二十二集
即使是违反法律道义的事情,只要忠实于自己的内心也会义无反顾——这是律的做人准则。而对信来说所谓道义就是守护皇室,面对所谓的宿命他却嗤之以鼻,虽然这两个人处世方式,人生经历都完全不一样,但对现在的他们来说,守护一个人却是他们共同的意愿。
彩景不愿意看到任何人因为自己受到伤害,但现实却总与她的初衷背道而驰……
第二十三集
信成了纵火案的最大嫌疑人而几乎被逼到绝境,虽然他再三强调自己是清白的,但所有的证据都对他十分不利。此时,只有彩景深信不疑信是清白的,对信来说,彩景的信任就是莫大的力量。在彩景的安抚下,信逐渐恢复了冷静,沉着地对应各种状况……
律察觉到所谓的纵火案原来是自己妈妈的阴谋。虽然律一再劝阻,但律的妈妈早已被膨胀的野心失去了自控力。
皇室接连发生的事情影响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糟糕,最后甚至涉及到皇室的存亡。彩景一直想让信看一看自己曾经是如何像普通人一样生活的,他们两个人从宫中跑出来,此时他们的身份不是皇太子夫妻,而是一对普通的情侣,他们尽情享受着属于他们两个人的二人世界……
第二十四(大结局)
随着调查的深入,纵火事件的始末也逐渐浮出水面。但还是没有掌握到对信有利的证据。在替信洗清嫌疑的这个阶段,两个人之间的信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牢固。
彩景为了成为与信相般配的太子妃,特意去学习。皇帝表示不管纵火事件的真相如何,只有得到国民尊敬的人才有资格坐上皇位。律的母亲面带微笑,好象已经看到了那只属于自己的最后胜利……
不知何时,彩景以崭新成熟的皇太子妃形象露面,皇后第一次与她以婆媳的立场进行沟通。此时,彩景下决心要振奋起来,为了整个皇室,为了这个也属于自己的家族命运而努力……
❼ 宫廷计组队打副本,怎么把队长转让给别人
队伍里有队长转让选项
❽ 欧洲古代宫廷里的职位
以英国为例,有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
欧洲贵族最初有的只是公爵、伯爵和男爵。其中公爵应该是来自戴克里先改革罗马行省以后的省行政或者军事长官,后来被蛮族用来称呼大领主。
伯爵则是克洛维王朝的军队指挥官。但因为往往随着军役而授予领地也成了领主。男爵则是对宫廷显贵的尊称。子爵和侯爵是分别作为副伯爵和副公爵而设立的。
这些官衔在加洛林时代吞并采邑的过程中也被当成了采邑而继承下来,才慢慢变成爵号的(就像莱茵—巴拉定选侯自己是行宫伯爵但还是皇帝的骥厩总管。
勃兰登堡侯爵还是皇帝的御前大臣一样,他们的官衔也成了采邑只是拥有的人太少而没能成为爵号而已)。所以很多拥有领地但没有官衔的贵族,就以领地为头衔。中间加中缀词。翻译过来就是某某地方的某某先生。
(8)后宫秘史转让扩展阅读:
欧洲古代宫廷官职由欧洲王室组成。欧洲王室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一部分,比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其实实质都是三权分立但是由于国情不同所以在欧洲一些国家会有王室出现。其他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这个组织,比如说美国或者德国等等。
现在的王室一般来说都是一些形象作用,比如英国的女王及其王室成员等等,他们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有一定的外交权等等权利,有时候还可以行使一些法定的否决权等等,但是随着议会国会以及政党的权利的增强等等王室的权力正在渐渐缩小。
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了否认王室,并且建议取消王室制度。很多欧洲公民或者一些政治学家认为现在的王室正在挥霍着纳税人的钱财但是不能有一些实质性的作用,有时候一些礼仪性的场合,总理等也可以行使而不是非王室不可。
而且王室的生活一般比较奢侈,花费高昂,所以是一种浪费。同时,王室制度本身就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当时并不完善所造成的遗留问题,所以应该取消王室制度,这样可以精简机构并且可以节省一大笔费用。
❾ 后宫争斗古装片
《宫心计》(这个不用说了,看名字就知道啦)
《金枝欲孽》————宫斗电视剧中的翘楚,佘诗曼、黎姿、陈豪、林保怡等主演,不需要简介了。整部剧从头到尾都在斗,所有人都斗,太监、宫女、妃子、皇后以及和他们有关系的没一个人,总之,看它就对了。这可是创下高收视率的电视剧哦,口碑也很好。
《大清后宫》————胡静、陈浩民、黄维德、陈秀丽主演,听名字就知道斗得有多厉害了,里边胡静从一个宫女经过精心设计一步步走向权力的顶峰,当然是被逼的。
《母仪天下》,袁立主演。讲述一代后宫之主母仪天下的艰辛路程。看完此剧,我觉得更像一部宏伟大气的史师。女人之间的争斗也能如此精彩。其中不乏美女如云。袁立以精湛的演技,将人物形象演的细腻,到位。由于本部戏年龄跨越幅度较大,更能考验演员演技。全剧共33集,一路看下来内心感慨良多。后宫女人的无奈,悲哀,以及无人了解的政治立场。迫使她们不得不心狠手辣,铲除异己。总之,如果还没看过此剧,请别错过!
《女人天下》、、是韩国的,就写的一个官宦和他的二房生的女儿、叫什么忘了、从小被欺负、于是随着一天天长大、她就立志要出人头地、然后她长大后嫁给了一个官员也做了二房、、后来她和宫里的皇后混熟了、、就和皇后一起和宫里的那些妃嫔们互相勾心斗角、、、然后她就利用这一点一步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至尊红颜》又名《武媚娘传奇》,以武媚娘入宫前后为故事开始,登基为皇为故事结束。其中可爱、机智、活泼、善良;心地纯洁而胸无城府,虽屡遭人暗算却在危难当头时无惧无悔,并为爱而不惜一切代价的少女武媚娘,因为命运的安排,从她被选入宫那天起,经历了种种个人的爱恨情仇,卷入多少宫廷的阴谋,乃至担起家国兴亡的大任,她不想迷失自己。
《美人心计》改编自小说《未央·沉浮》,原著瞬间倾城,由于正执笔改编。描写了风姿妖娆的汉室后宫中,幔帐幕帘之后的美人尔虞我诈、斗智斗勇
新剧:
《倾世皇妃》电视剧改编自人气极高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宫闱权谋之下,女主角在弑杀血腥中沉沦起伏,国仇家恨的倾世之爱。
《后宫·甄嬛传》是一部宫廷情感大戏,更注重描写“后宫女人”的真实情感,剧中“甄嬛”是凝结了千百年来无数后宫女子的缩影,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单纯少女成长为一个善于谋权的深宫妇人,她无数次跌入谷底,几乎不能翻身,最终凭借自己的善良和聪明才智,登峰造极,成为一朝太后。虽风光无限,但看见心上人十七爷死在自己怀里,她终究不过是一千古伤心人罢了。
《唐宫美人天下》(简称:《美人天下》)已经顺利完成前期筹备工作,确定将于11月16日开机。近日,制片方正式曝光了首批演员阵容:张庭、明道携手张晨光、何赛飞等组成强大阵容,演绎唐朝宫廷中的人际纷争。张庭复出扮演武则天,明道则在其中扮演一对孪生兄弟。
《后宫》安以轩、杨怡、冯绍峰主演。杨怡再演奸角
穿越类型:
《宫锁心玉》原名《宫》,由金牌编剧于正创作,和湖南台联办的首部港台内地联手的清朝穿越剧。于2010年7月10日在横店开机拍摄,这是距于正的《大清后宫》之后的又一部讲述清朝历史故事的大戏。此剧以清朝最具话题的“九子夺嫡”为题材,剧中杨幂扮演一个现代少女洛晴川,穿越到清朝,经历古代的宫廷生活,经历一番“宫心计”和男女情爱之后,回到现实中,更加懂得珍惜当下。
《步步惊心》改编自桐华的同名清穿小说。小说2006年出版、改编版权2009年转让,电视剧于2010年5月开始筹拍、2010年12月正式开机拍摄。主演刘诗诗、吴奇隆、郑嘉颖等,由上海唐人电影制作有限公司拍摄制作。
其他的一些有宫斗的:《杨贵妃秘史》《公主嫁到》《刁蛮公主》《孝庄秘史》《汉宫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