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古琴牌子
古琴不是像电脑一样的配置很清楚,好坏一下就能看出来,现在有很多有名的斫琴师,他们的琴是各有风格的,不能说哪个好哪个不好,而且南北有别,南方人最好买南方琴,北方人最好买北方琴,因为温湿度的变化琴产生的变化也不同,至于详细的列表你可以参考一下网络贴吧:古琴吧里第一个帖子有很详细的介绍。
❷ 你的古琴买的是哪家的
对,哪家的不重要,重要的是音色,名家与非名家就是品牌和名牌的区别,民间的斫琴师部一定比名家差,,听说扬州优韵的孔祥田的琴很不错
❸ 古琴的斫琴名家
汉及以前:蔡邕(汉代以前,名琴已现世,然斫琴可考者唯蔡邕)
唐代:四川雷氏一族(三代共九位斫琴大家)吴地张越 蜀中郭亮 吴地沈镣 李勉(皇族)
北宋:朱仁济 马希亮 马希仁 僧仁智 石汝历
南宋:金渊 金公路 陈亨道 严樽 马大夫 梅四言
元代:严古清 施溪云 施谷云 朱致远
明代:万隆 惠祥 南昌涂氏(涂明河、涂嘉彦、涂嘉宾等) 钱塘汪氏(汪舜卿、汪舜臣等)
张氏五修(即张敬修、张季修、张顺修、张睿修、张敏修)
清代:张之洞等
民国时期:杨宗稷 管平湖 徐元白
现代:李明忠 裴金宝 曾成伟 田双琨 王鹏(北京钧天坊)李一凡(夔音堂) 马维衡(扬州广陵派琴家)倪诗韵 单卫林(南风古琴)张玉新
❹ 古琴购买问题
个人觉得,跟斫琴师相对,良材更为重要!一定要用老材!(详见我之前的相关回答)。
当代斫琴的名师,扬州马维衡、西安李明忠,成都曾成伟、北京张建华号称四家,北京王鹏是后起之名师。音色各有千秋,造型、大漆工艺似王鹏更胜一些。不过,王琴的价格也似最高,且槽腹做法是其独创。看过苏州斐金宝论琴材阴阳的文章,很有见地,斫琴也定相当好,且有修复古琴经验。
名师的琴都在数万甚至更高,如不是老材、良材,太可惜。因此首重良材为宜。
以下是网友搜集的国内斫琴师及联系方式,供参考。
北京(按年龄顺序)
田双琨 010——67027106。
孙庆棠 010——87628552 010-84810712 .
张建华 010——13910050280。
王 鹏 010——13701108343。 三四千到五六万
张建华 010-67984775 13910050280 .
王府井书店 010-665599059 书店六层 . 利生体育用品商店 王府井 .
河南:
洛阳 朱振立 13838480894 二三千至万余
郑州 罗苏理 13598037067
李一凡
学琴 韩廷瑶
丁纪园老师0371-3851961
沈阳
学琴 顾泽长
咨询一下大连松风琴社的姜韦老师吧.他是顾老师的弟子.他的电话是:0411...87878069.82972061问问看顾老师的联络方式.
苏州:
裴金宝 0512-65331955
马维衡电话:0514-7874035
成都:
曾成伟 028-6699090 八千到一万左右
何明威 四五万到七八万都有
宋旭峰
厦门:
陈铁禅 0592-8659027
西安:
李明忠 029-----86223644
不知何人20333018
广州
区君虹 02081264498 13622820203 广州华贵路厚福大街17号402
河北唐山
李天桓 13313296983
南京:
徐永坤 025-2600363
扬州
马维衡 0514-7874035 .
张玉新 0514-7242727 ; 13004338135
夏林余 0514-6261993;13952718992
昆明
刘彦忠 13888373100 篆塘路114号
福建
李禹贤87530292。
林友仁 021-64711455
戴树红 021-64710491
❺ 田双琨的古琴如何
好真的不相信就算了
❻ 广州有没有制作古琴的地方, 我想去学作琴,是收费还是拿工资外地有没有好的, 有的话可以去外地学习。
1。炫嘉山房 网站链接我写在参考资料里了
这是部分斫琴过程 希望能对您所有帮助 http://tieba..com/f?kz=828249399 这地儿是收费制的 桐木琴五千一床 几位外地学员就是为了日后开店去学艺的 有湖南的 有四川的 有河北的 如果方便的话 可以过去看看
2。虞田琴斋 也是在北京 虞田琴斋的名声应该是非常响的 琴斋的主人是田双琨 号称是管平湖管先生的开门弟子和关门弟子 但说句良心话 田老师斫制出的古琴水平一般 应该是拿工资制的
3。雷音琴院 雷音琴院在北京香山那边儿 具体的可以自己网络一下 那边儿应该是拿工资制的 雷音琴院院长邵老师是田双琨田老师的徒弟 不过个人认为邵老师斫琴技艺强于田老师
4。钧天坊 这应该是全国最出名的斫琴家王鹏王先生开办的最出名的斫琴工房了 但我和王老师不很熟悉 联系方式在网上很好找 只是不知道王先生是否公开收徒
其实比较推荐1炫嘉山房 这地儿不是为了卖琴而斫琴 所以很多理念和其它地儿不太一样 值得从广州来学习一下 没有时间过去看看也好
❼ 拜托了谁知道古琴大师田双琨现在住哪里
长春街的某个胡同貌似,不过现在已近不做琴了,都是徒弟,那质量。。。
❽ 名家斫制的古琴价位在多少左右
5万的琴已经不错了。有王鹏、田双琨、马维衡、曾成伟等一些大师。主要看喜欢什么音色的了。
❾ 斫琴师的历代斫琴家简介
古琴是中国出现最早的乐器之一,据传最早的斫琴者、古琴的创始人为神农氏,《新论·琴道》中记载:“昔神农氏继宓义而王天下,亦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
据《礼记·乐记》记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可见舜也参与了斫琴的研究。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斫琴技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史传古代四大名琴中的其中两个即产生于这个时期,分别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公的“绕梁”,可惜斫琴者何人已无从考证。
西汉名琴有司马相如的“绿绮”,为古代四大名琴之一,其斫琴者也无从考证。
东汉斫琴师中著名的有曾任长沙太守、著名医学家、《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张仲景,据《古琴疏》记曰:仲景入桐柏山中采药,遇一人求诊,曰:“子之腕有兽脉,何也?”其人实告:“吾乃峄山老猿也。”仲景以囊中丸药与之,一服即愈。明日肩一巨木至,曰:此万年桐也,聊以相报。仲景乃斫为二琴,一曰“古猿”,一曰“万年”。
另外,东汉文学家蔡邕曾斫一琴,名为“焦尾琴”,位列古代四大名琴之一。据《后汉书》记载:“蔡邕泰山行,见焚桐,闻爆声曰:‘此良木也’,取而为琴,是为‘焦尾’。” 后来古琴形制中的“焦尾式”,亦称“宣和式”,即蔡邕所创制。 唐代的斫琴师中名家很多,其中以雷、郭、张、沈四家最为有名。而其中又以雷、张两家最为突出。
四家中“雷”指雷氏。雷氏出于四川,有三代共九位斫琴大家,号称“蜀中九雷”,分别为:雷绍、雷震、雷霄、雷威、雷文、雷俨、雷珏、雷会、雷迅。其中雷绍、雷霄、雷震、雷威、雷俨为第一代,时在唐代开元年间。雷家世代造琴,其中以雷威最为著名,传说他的技艺经世外高人指点、出神入化,《琅寰记》记载:“雷威斫琴不必皆桐,每于大风雪中独往峨嵋,择松杉之优者伐而斫琴,妙过于桐。”说明唐代制琴大师雷威已经开始用杉木制琴了。可见雷氏对于古琴选材已不拘泥于桐木,而喜欢用杉木。桐木琴的缺点是容易变形,杉木则不易变形,能保存千年之久,自雷氏用杉木斫琴之后,至今斫琴师们仍然喜欢用杉木。据苏轼《杂书琴事》所载雷公琴的特点:“其岳不容指,而弦不〔先加反文〕。其声出于两池间。其背微隆,若薤叶然。声欲出而溢,徘徊不去,乃有余韵,其精妙如此。”《琴雅》云:“贞元中,成都雷生所制之琴,精妙无比,弹之者众。”现故宫博物院藏有唐代雷琴“九霄环佩”、“大圣遗音”等。
四家中“张”即指张越,为吴地斫琴家。《琴苑要录·斫琴记》记载;“唐贤取重惟张、雷之琴。雷琴重实,声温劲而雅。张琴坚清,声激越而润。”
四家中“郭”指郭亮,乃蜀中名家,其所斫之琴以清雄厚沉细为特点,《陈氏乐书》记载:“然斫制之妙,蜀称雷霄、郭亮,吴称沈镣、张越,宵、亮清雅沉细,镣、越虚鸣而响亮。”
四家中“沈”指沈镣,是吴地斫琴家。《陈氏乐书》记载:“然斫制之妙,蜀称雷霄、郭亮,吴称沈镣、张越,宵、亮清雅沉细,镣、越虚鸣而响亮。”
唐代另一位皇族斫琴家李勉,字玄卿,其曾祖李元懿是唐高祖李渊的第十三子。史载李勉“好古尚奇”,“妙知音律,能自制琴,又有巧思”。李勉历任开封府尉、监察御史、河南少尹、京兆尹兼河南尹、广州刺史兼岭南节度观察使等职,晚年入朝为相,任吏部上书、平章事。李勉为官清正,为一代良相。李勉善琴,著有《琴徽字议》、《琴记》。其中《琴记》中详细记载了当时的斫琴技艺,是斫琴学方面的重要吏料。百衲琴就是李勉创制的 宋代的斫琴名家很多,北宋有朱仁济、马希亮、马希仁、僧仁智、石汝历等人,南宋金渊、金公路、陈亨道等,后期有严樽、马大夫、梅四言等人。其中石汝历著有《碧落子斫琴法》一书。《碧落子斫琴法》是宋代重要的斫琴学专著,书中记载了古琴因其斫制作过程中的面板、底板的厚薄的比例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音声效果,其书中云:“凡底厚面薄,木浊泛清,大弦顽钝,小弦焦咽。面底俱厚,木泛俱实,韵短声焦。面薄底厚,木虚泛清,利于小弦,不利大弦。面底皆薄,木泛俱虚,其声疾出,声韵飘荡。面底相当,虚实相称,弦木声和。”(注:“木”指的是按音,“泛”指的是泛音,“小弦”即细弦,“大弦”即粗弦)。
元代斫琴名家有严古清、施溪云、施谷云、朱致远等,其中以朱致远最为著名。朱琴的仿制品很多,其拙劣者款识有刻为“朱智远”或“朱制远”者,不值一笑。
明代制琴高手也很多,如万隆、惠祥、南昌涂氏、钱塘汪氏、张氏五修。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张氏五修(即张敬修、张季修、张顺修、张睿修、张敏修)。张岱《陶庵梦忆》极赞张敬修之斫琴技艺,称其“可上下百年,保无敌手”。
南昌涂氏中名家有涂明河、涂嘉彦、涂嘉宾等,其中涂明河最为著名。涂氏之琴,音声洪透,漆灰多用生漆调无名异,有异于别家。
钱塘汪氏,有汪舜卿、汪舜臣等人,其中以汪舜卿最为著名。汪氏之琴、其形厚朴、方整,音色清亮。
清代的文人墨客也有雅爱斫琴者,比如有清一代洋务派重臣张之洞(1837-1909 ,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自号抱冰)。张之洞的母亲朱碧筠老夫人擅长抚琴,张之洞也从小受到影响,他不仅会弹琴,而且能够斫琴,在当时的琴界是很有名的。 民国时期斫琴方面的大家有杨宗稷、管平湖、徐元白。
民国年间的古琴大师杨宗稷(1863-1932,字时百)先生是一位斫琴大师,对斫琴之道造诣颇深,著有《琴粹》四卷、《琴话》四卷、琴谱三卷、琴学随笔二卷、《琴余漫录》二卷、《琴镜》九卷、《琴镜补》二卷、《琴瑟合谱》三卷,《琴学问答》等一卷、《藏琴录》一卷。其后又整理《琴瑟新语》四卷、《琴镜续问》一卷、《琴镜释疑》一卷、《幽兰和声》一卷、及《声律通考详解》一卷,后人合刊为《琴学丛书》。
民国时期至建国初期的另一位古琴大师、斫琴名家是管平湖先生。管平湖(1897—1967,名平,字吉庵,仲康,号平湖,清代名画家管念慈之子),中国著名古琴演奏家、斫琴大师、画家。管平湖先生从小随父学习古琴、绘画,幼年丧父后,琴学师从杨宗稷,绘画师从金绍城。解放前任教于北平京华美术专科学校,解放后受骋于中国民族音乐研究所任副研究员,专门从事于古琴研究整理工作。已成绝响的古谱《广陵散》、《幽兰》经他打谱后,又重放异彩,此外《大胡茄》、《小胡茄》、《获麟操》、《乌夜啼》、《长清》、《短清》、《离骚》、《白雪》等琴曲也是经过管平湖先生打谱整理的。他还撰有《古指法考》一书。关平湖先生最初是在琉璃厂的一元斋学斫琴,后来进一步摸索、研究斫琴技法,其“大扁儿”琴即为管平湖先生自制。 解放后涌现出很多斫琴家,其中徐匡华、孙毓芹、田双琨、王燕喜、孙于涵、叶庭桂等人皆在斫琴领域有较深的造诣。
在斫琴理念方面,当代出现了倾向于创新、改变、改良的革新派,这一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山西的叶庭桂先生等,提倡积极效仿西方乐器的长处,大胆进行斫琴技术层面的创新,但总的来说进展并不顺利,基本还是以遵守古制为主,大多只是在形制上做一些改动罢了,在技术层面做明显改动的成功先例还不多。
另外当代还有倾向于崇尚古制、继承并遵循古代先贤历代相传下来的传统斫琴之道的复古派,复古派斫琴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唐山的王燕喜先生,他提倡严格遵守古制,反对在古琴结构和材料组成上刻意标新立异、无故创新。这从继承古人经验的角度讲,是有一定道理的。
革新派和复古派都各有所长,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讲,斫琴家们对古琴在材料组成和结构、形制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创新或改良的尝试未尝不可,但应慎重,不要轻易丢弃古人的成熟的经验,否则就得不偿失了。
另外,孙于涵是一位既女斫琴家,也是一位古琴大家,这在斫琴史上是难能可贵的。
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古琴及斫琴文化渐渐传到世界各地,相信斫琴界的未来会涌现出更多的新秀,斫琴之道会得到进一步的继承、弘扬和发展。
❿ 想买古琴,是王鹏的还是田双琨的合适呢
两者差距确实非常大,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田琴七八千的,性价比相当于扬州某些一两千不能用来练习的摆设琴。
所以这几年根本没什么知名琴人在用田琴,也许是老人家年纪太大根本做不了琴了,找了些徒弟做又不争气。
而王鹏琴是一流斫琴名师中最便宜的,比田琴是强得太多了,说再多可能有人不信,但你只要直接拿一张田琴到钧天坊一比便知,这种差别是小孩都能听出来的。直接到王鹏位于大兴的钧天坊去选购,可能买到五千的“时习之琴”,八千以上直至数万不等的是二年以上制作工期的传统手工专业、精品和特级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