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商业计划书
点击这里下载商业计划书
一份完整的商业计划书,需要具备的八个要素:
一.公司介绍
品牌定位:企业的核心定位,一句话,slogan(所谓“一个中心”)
发展历程:从成立到目前的重大里程碑事件
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全景图
组织架构:公司全员组织架构
二.市场分析/行业机会
企业经营业务的市场宏观分析、政策环境分析
行业中表现出什么重大的发展机会?(恰好是企业的切入点)
三.竞争对手分析/核心竞争力
行业格局/竞争对手分析
核心竞争力/差异化优势
四.核心业务体系
核心业务体系:几大板块
核心业务运营模式:产品-供应链-销售,三大体系的业务运营流程
企业亮点:有哪些重大的市场和投资吸引点?
主要客户群体:主要客户在什么领域,有哪些,已经签约客户列表
五.发展愿景/未来计划
从现在到未来3-5年,有怎样的发展愿景
比如A轮、B轮、C轮:开拓多少客户和用户,达到怎样的营收和利润,在哪些领域和行业进行转型、深化或布局
六.创始人及核心团队
创始人简介:创业者学习、重大经历
创始团队简介:COO,CMO,CFO,CSO,销售VP,渠道VP等间接
七.历史业绩表现/未来3年财务预测
1.成立以来到现在的业绩表现:
每年投入资金、营收、利润、毛利润、净利润等
2.财务收入构成比例:
主要订单/合同/收入,组成的百分比分布情况
3.未来3年的业务及财务发展预估
八.本轮融资计划
1.当前估值:
根据营收、利润、用户和客户数量、市场前景、团队实力、商业模式成熟度等综合估值
2.公司股权架构
创始人、合伙人、期权持股平台(核心员工激励)、关键资源或上下游资源合作者或机构、A轮投资者、B轮投资者、C轮投资者等
3.本轮融资计划/未来融资规划
本轮出让股比,融资额度
下一轮融资额度及发展规划,比如未来2-3年
4.本轮募资用途
募资用于: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团队扩张、渠道合作、运营提升等方面的投入资金和比例
② 股权变动的生效条件
股权变动在公司法领域,是指股权归属发生转移的事实状态。任何财产的转让需履行相应的法律程序,股权这一财产权的转让莫不能外。股权法律关系的变动首先需要当事人之间的一种合意,即需要签订股权转让的协议。《合同法》第44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相关的法律中,证券法规定了上市公司的股票转让应当在法律规定的交易场所进行,对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转让场所未作强制规定。相比而言,《公司法》做了较多相关规定。《公司法》第130条规定,公司发行的股票,可以为记名的,也可以为无记名的。公司向发起人、法人发行的股票,应当为记名股票。并应当记载该发起人、法人的名称或姓名,不得另立户名或以代表人姓名记名。《公司法》140条规定, 记名股票,由股东以背书方式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转让;转让后由公司将受让人的姓名或名称及住所记载于股东名册。《公司法》141条,无记名股票的转让,由股东将股票交付给受让人后即发生转让的效力。看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数合同应当采取成立生效主义的原则,股权转让合同亦是。
可见,对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来说,其无法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交易,只能通过私下个别的协议方式交付即可转让。再参照动产物权变动条件,无记名股权的转让只要当事人达成合意,交付即可。而记名股票的股权转让协议本身的生效也不需要办理特殊形式的法律登记手续,只要合意即可,也就是遵守一般合同生效的法定要件。但需注意,《公司法》140条有特别规定:“转让后由公司将受让人的姓名或名称及住所记载于股东名册。”这句表明,记名股票的完满转让状态应该是不仅仅简单反映在背书,还需反映于股东名册。故此,结合物权法、合同法、公司法的规定,按逻辑思维顺序,得出以下分析结论:
1、股权转让合同生效,尚未发生股权变动。即股权转让合同生效的时间与股权转让的生效时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股权转让合同的生效,仅在转让方与受让方之间产生权利义务关系。合同生效,仅是股权变动的基础法律关系。在以合同方式转让股权的场合,合同的成立、生效与股权变动的生效是两种事实状态,表现为不同的法律关系。
2、股权转让协议的签订和“由股东以背书方式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转让”不是一回事,如果当事人之间仅仅签订合同,而未依公司法规定背书,双方仅仅成立了股权变动的基础法律关系,这一关系使得双方负担起变动某一法律关系的义务,但尚未使其变为现实。从法学理论上讲,这时的权利变动关系已经设定,但尚未开始处分。(民法学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理论),所以没有处分行为,怎么可能发生股权的变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仅仅是一种股权变动的期待利益。
3、背书是最关键的,决定性的股东身份变更、股权变动的标志。做出这一结论基于两点:第一,从股票的性质,我们知道他是证权证券,背书后被背书人就是股票的所有人,《公司法》第126条规定,公司的股份采取股票的形式。股票是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股票是证权证券。第二,从公司法法条陈述的语义逻辑和立法者的强调探求得知。《公司法》140条的特别规定:“转让后由公司将受让人的姓名或名称及住所记载于股东名册。”,并且强调“后”,而不是“转让时”或“转让中”等等其他表意词,其主次分明。
如上所述,股权的变动不可能仅以一纸设定期待权的协议为标志来划分,合同行为仅是设定行为,它需要实实在在的处分行为。股权的转让类似于动产的转让关系,需以合同的签订和物的实际交付为变动效力的完成。那么怎么体现交付呢?对记名股票而言,为背书概莫能外。背书使得合同当事人之间的转让行为基本完成,在当事人之间无疑具有决定股权转让的效力。
如物权理论所言,物权行为是处分行为,在这里记名股票的背书行为即处分行为,背书交付是股权变动法律关系的基本完成,也是唯一的完成方式,至此,类似于动产物权的公示公信力也基本产生。公司法规定背书即为转让的体现,可见如果合意达成,略去股权转让合同这一环节,背书即为合意行为的体现,背书完了,也完成了股权转让的主要法律关系,而且因为背书后受让人成为股票的持有人,所以股东身份有据可凭,其一定公示效力得以体现,所以不再是最狭隘的内部法律关系,在纯理论层面上,是有其公信力的。因为最起码了解受让人股东身份的其他第三人都不能否认其股东身份。我们必须承认股票是股东身份的法定凭证,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理解为什么新公司法规定“转让后”,再由公司进行股东名册变更。注意这里用了一个“后”字,说明立法者认为股票的背书已经导致股权的转让了,在事实之“后”,所做的事情只能是对事实的完善,而不可能是对事实进行主体性的定性的关键的主要的环节了。
所以,当受让人合法正当的手持股票表明股东身份时,我们不能够因为我们的习惯和主观意愿,或某些一家之言而先入为主,睁着眼睛说瞎话,否定他的身份!既然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那作为新股东的受让人已经被验明正身了,又为什么不愿肯定股权已经发生了转移呢?那么,请尊重逻辑,尊重事实,那就是股权转让已生效。它的生效条件就是背书,只有这样的结论,从语言逻辑和事理逻辑两方面才是完全符合公司法的立法意旨的。
当然,往往在实践有些不合法的法外现象,比如公司没有发放股票,那么这怎么办呢?我认为这可以从协议来确定其内部的真实转让关系,因为转让人没有股票可供背书,所以只好取其次,签订协议以名心智,只要是真实的意思表示对法律关系的分析有益的,就应确认其效力,当然这里只能明确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真实法律关系,如果涉及第三人,还要以其他法律要件为必要。其中,公司方有过错而致转让人遭受损失,转让人可以向公司追偿。
4、“转让后由公司将受让人的姓名或名称及住所记载于股东名册”,这是对抗要件。
接着上述分析,背书是否是股权转让行为的终结,是否导致无瑕疵的转让效力的产生?或者说背书后进行股权登记对股权转让是不是可有可无了?这些都是同一个问题。显然,上述股权变动的生效,一个不可忽视的弱点是,他的内部性。虽然我们也承认,从纯理论的层面看,它是公信力的,但这与实践是完全不吻合的,没有实际意义。因为背书仅仅是在转让人和受让人之间发生,它自始至终具有封闭性和隐秘性。
比如现实中,当事人先订立转让协议,然后又依公司法的规定背书交付了记名股票,尚未进行股东名册的变更,那么此时这一内部法律关系的确立能否导致股东身份的转移呢?刚才我们已经回答,此时股权转移已在当事人之间生效,并在知晓这一事实的第三人那里产生公示效果。但这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因为,对一个股权的公示而言,仅仅以股票本身体现出来的这种公示公信力和对抗力是不够的。否则人类历史长河中长期积累下来的商业登记制度就会不负责在了!现代公司规模庞大,股东也是频繁变动且老死不相往来,除转让人以外的其他公司股东不可能人人认识,事事躬亲;现代商事交易也频繁广泛,不限地域,与公司进行交易的第三人不可能人人了解,事事细查。所以任何变动只能通过公司的共同簿册反映于外,公示天下,方为绝对化。
从事物的发展逻辑看,记名股票之所以记名,有他记载的理由。股权的特殊性在于其无形性,它较之其他财产权而得天独厚的就是他的流通性和团体增值性。为了维持股权的无形性存在,股权必须把自己的权利状态昭示于天下,其权利变动概莫能外。仅凭私人之间的背书是难解众惑的,新股东也难以参与公司经营依法行使权利。看来,背书还是不能使得股权变动后受让人的股权被公认,遑论无可置疑的,百毒不侵的公信力。必须采取某种方式取信于众,那就是公示。否则,就是不完全的带有瑕疵的权利变动,对交易便捷和安全产生隐患。公司法没有忘记这一点,股东名册的变更登记是股权变动具有公信力和对抗力的另一个必要条件。
结论是,公司股东名册的变更登记才是股权转让协议产生完全的对抗力和公信力的最后要件,否则,其效力是相对的,仅在有限的内部人之间产生公信力和对抗力。它会因为外部公众的不知情而无法有效地行使权利,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但仍需强调,股东名册的变更是增强股权转让公信力的必要条件,也即对抗要件而非生效要件。股权转让的生效仍以背书为足。
5、对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而言,不宜以工商管理登记为股权变动公信力产生的必要条件,因为法无明文规定,不能苛求。原因有二,第一,工商登记历来都是宣示性登记,而非设权性登记。第二,法无明文规定不登记。
③ 是合法转让股权 还是涉嫌倒卖土地
安徽浙商商会会长刘永辉投资房地产酒店,转让股权涉嫌倒卖土地使用权被逮捕入狱
众所周知,房地产行业关系国计民生,有关它的每一项政策、每一个新出台的法规,某部门的新动向,都引发经济震荡,也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在房地产的世界里,法规乱,政策多,博弈繁杂而激烈。
不久前,安徽省无为县传来一个的消息:安徽籍浙商商、温州商会会员刘永辉在安徽省无为县合法投资房地产,却因转让房地产股权涉嫌倒卖土地而被逮捕入狱。全国多家新闻媒体先后收到来自浙江、安徽商会,以及浙商商会、温州商会会员刘永辉的家属等来信,反映了这一事件。来信称其丈夫合法投资涉嫌倒卖土地使用权被逮捕入狱,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招商引资环境,这不能不引起新闻媒体的高度重视。
近日,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周刊》、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等多家媒体记者带着群众反映的问题,纷纷前往无为县采访,就这一事件进行调查。
来龙去脉:诚意感动去投资,资产被侵遭羁押
一个浙商,为何会到无为县去投资,又为何会因投资而遭受牢狱之灾呢?据来信反映:在2008年至2009年期间,安徽省无为县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以及县招商局到温州招商引资,先后与刘永辉商谈28次,要求安徽籍浙商刘永辉到无为县投资兴业。刘永辉被无为县领导的诚意感动,决定前往无为县去投资。
在无为县工商局,记者查阅了安徽无为县鸿日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有关资料,从中了解到,2009年7月22日刘永辉和黄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公开竞标合法取得无为县2009-3号国有土地使用权,该土地占地面积46200m2,其中建设用地39350 m2,该片土地经政府规划,拟建设一座四星级酒店及6栋高层住宅,刘永辉同时向无为县人民政府缴纳了2000万元的项目保证金。
2009年9月,由刘永辉等四人发起,筹资1000万元,注册成立了安徽无为县鸿日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日公司),刘永辉占公司股权55%,刘永辉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公司成立后,鸿日公司向无为县国土局缴纳了土地出让金1485万元,同时鸿日公司与无为县国土局签订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履行了合法手续。
经无为县政府会议决定,以该公司来建设四星级酒店项目。2011年9月16日,该公司依法取得了土地使用权证,2012年1月,公司的6号楼取得房屋预售许可证并开盘销售,其他楼盘也开始销售。
记者了解到,这段期间,公司的股权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公司发起的其他三股东撤资,无为县政府做刘永辉工作,由刘永辉购买另两名股东30%的股权(购买后刘永辉股权为85%)。后刘永辉向徐和财、朱斌二人各转让了22%的股权,公司另一名股东徐肖峰向朱斌转让15%的股权,徐和财又向现股东倪世明转让了自己的22%股权后退出公司,这样,倪世明取得公司股权的22%,朱斌取得公司股权的37%,刘永辉保留公司41%的股权,倪世明为公司总经理,刘永辉因其他地方也有开发项目,不能常驻公司,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倪世明。
公司有关资料显示,2012年3月2日,倪世明利用其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有利条件,用公司的2000 多m2的预期门面房和两套住宅房,以及7000万人民币收购了朱斌的37%的股权。2012年1月17日,公司6号楼开始销售,倪世明将房屋销售的部分款项直接为其个人的巨额高利贷债务进行抵账。截止2012年2月20日止,倪世明已经挪用了公司2700多万元房屋销售款,公司1-5号楼号楼开盘时购房人的购房认筹资金约40余万直接进入了倪世明的个人账户。同时,倪世明让妻子焦玲成为公司监事,并以公司法定代表人刘永辉的名义,在无为县工商银行设立账户,截止到2012年2月20日,已有660多万元购房款进入该账户。
刘永辉发现了倪世明违法犯罪行为后到无为县公安局举报倪世明,由此和倪世明发生严重冲突。无为县公安局对于刘永辉反应的有据可查的问题不仅不立案调查,反而在2012年3月23日以刘永辉涉嫌非法转让为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罪(认定刘转让个人股权就是倒卖公司土地使用权)对刘永辉实施刑事拘留。2012年4月27日,无为县检察院以相同罪名对刘批捕,无为县公安局预审民警明确告知刘永辉,将会把公安机关的侦查时限用完,利用程序,拖延羁押时间,要求刘永辉交出股权转让款。
在无为县公安局,经侦大队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刘永辉的案件县有关领导和公安局高度重视,刘永辉多次向县公安局报案倪世明侵占公司资金,因没有犯罪事实,所以没有立案。
那么,刘永辉为何要转让股权呢?通过来信反映与公司实地调查,记者了解到,2011年6月份,倪世明胁迫刘永辉签订了《债权股权转让协议》,要求刘永辉转让30%的股权,但未按该协议给付刘永辉股权转让的资金。2011年9月18日,倪世明持安徽无为县鸿日置业发展有限公司股东会议纪要,以及假冒刘永辉的签名,到无为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股权变更登记,将刘永辉对该公司持有的30%的股权转让给了自己。
那么,为什么倪世明要如此急迫地需要刘永辉转让股权呢?多份来信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倪世明为了偿还高利贷,想通过土地抵押的方式向银行借款偿还高利贷,所以伪造了法定代表人刘永辉的签名及委托书,欲将公司的土地使用权进行抵押款,但被刘永辉及时制止,现在,刘永辉被羁押后,倪世明成为鸿日公司的控制人,其妻子焦玲也成为鸿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执行董事,公司已经成为倪世明、焦玲夫妇的财产。
记者查阅公司资料时发现,2011年9月18日的有限责任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上的刘永辉签名;同日签名的《无为鸿日置业发展有限公司股东会议纪要》、《章程》;甲方为刘永辉,乙方为倪世明的《股权转让协议书》,其刘永辉的多个签名笔迹,显然都不是出自一人之手。
据了解,在变更刘永辉30%的股权材料中,有许多材料是需要刘永辉亲笔签名的,多种字体的刘永辉签名,为何无为县工商局视而不见,仍可作变更登记?记者不得而知。
专家释疑:股权转让不能认定为倒卖土地使用权,刘永辉在本案中并不存在倒卖土地使用权的情形
刘永辉案件发生后,被逮捕入狱的罪名就是涉嫌倒卖土地使用权,对于在企业内部转让股权是不是倒卖土地使用权?来自浙江商会的信中提出疑问: 投资商刘永辉通过政府组织合法竞拍获得项目土地,项目公司和政府国土局有合法的土地转让合同,缴纳了全部土地出让金,并积极建设开发项目,虽然有转让股权的行为,但都是依据《公司法》的规定依法转让并且工商部门也依法进行了变更登记,并没有丝毫非法转让土地和倒卖土地的行为,这种股权转让的行为在全国都很普遍,全国人大出台的法律和最高法院出具的相关司法解释从没有认定这种股权转让的行为就等同于是非法倒卖土地权的行为,因此,这种股权转让是受法律保护的合法行为,无为县公安局刑拘刘永辉是否合理合法?
关于刘永辉是合法转让股权,还是涉嫌倒卖土地使用权构成犯罪,为此,京城著名的刑法专家(北京大学法学院陈兴良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张明楷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院研究所研究员陈泽宪教授)、物权法和公司法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宪忠教授和陈甦教授)对刘永辉案件进行了专家论证。
经济学、法学意义上的股权转让和土地转让,本来界限是非常明晰的,但虚拟资本的转让,往往意味着实体资本支配权的转移,从而使两者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界限的模糊往往会引发认识的模糊,进而造成操作上的失误。比如,有些人就认为,在股东之间发生股权转让时,其包含的土地使用权也发生了转移,所以应当符合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条件,并办理土地变更登记,缴纳有关土地税费,否则,将会造成土地管理职能缺位,国有土地资产“流失”。照此逻辑,每天都有大量的股权交易,其中国有或国有控股公司不在少数,岂不是每天都在发生国有资产流失?股权交易岂不成了规避法律的手段?上市公司的股票买卖实际就是股权转让,按此逻辑,上市公司就要在每笔股票交易后马上办理土地使用权转让手续,这显然是很荒唐的。从现行法律和理论上澄清这些错误认识,十分必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刘永辉在本案中转让股权的行为不能构成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理由如下:
1、股权和土地使用权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权利,不能混淆。
股权是股东财产,依公司法可以自由转让,土地使用权属于公司财产,不能非法转让。股东财产和公司财产是相互独立的两种财产。
2、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的犯罪对象是土地使用权,而不是公司股权。
作为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罪的犯罪对象的土地使用权,在本案中始终处于公司的控制之下,从未被转让或倒卖;部分股东转让部分股权之前和之后,享有该土地使土地使用权用权的合法主体都是该公司。即本案中涉及的根本没有发生转让和倒卖,更谈不上“非法转让、倒卖”。
3、股权转让不是土地使用权转让。
《公司法》第138条规定:股东持有的股份可以依法转让。《公司法也没有针对特定标的的股权转让的限制。刑法第228条也没有“以股权转让形式出让土地使用权”的禁止性规定。罪刑法定原则作为刑法的基石,必须得到遵守。
4、如果将股权转让认定为构成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将会导致十分荒谬的结论。
如果认为转让股份就是转让土地使用权,那么房地产整个行业都将不能转让股权,亦不能上市,因为转股和上市都是股权的转让和买卖,那势必造成参与者人人都涉嫌犯罪,股市上的房地产公司都应退市出局,其荒谬性是显而易见的。
个中谜团:双方倒卖,罪罚一方,记者采访遭阻挠
在调查了解刘永辉案件中,一些谜团令人费解:
一、来自浙江商会的信中提出疑问:倪世明侵占公司资金数千万元(有帐可查),已构成职务侵占罪,刘永辉多次向公安局报案,为何公安部门不受理?倪世明冒用刘永辉签名非法变更刘永辉30%股权,刘永辉到工商局和公安局举报,两个单位为何置之不理?倪世明有多次威胁刘永辉及其律师的事实,为何县公安局对刘永辉的这些有据可查的举报置之不理?
二、刘永辉所转让的股权,最终是落在倪世明手中,使倪世明成为公司的法定控制人。倪世明是股权转让的实际获利者。如果说刘永辉倒卖了土地使用权有罪,那么倪世明同样参与了倒卖,现在为何刘永辉被逮捕入狱,而倪世明却能安然无事,独享股权的利益呢?
三、刘永辉倒卖土地被羁押,直接影响到当地的投资环境,使外商投资产生顾虑。从创优投资环境考虑,当地政府也应把这个案件告知社会,以正视听。但是,在无为县公安局采访时,公安局政工科就要求记者必须通过无为县委宣传部才能进行采访,而记者要通过这些批准,则往往吃闭门羹。
房地产业的发展,给中国城镇建设带来了历史机遇。改善了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土地出让积累资金,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及时,有力的支持。这是非常伟大的成就。另一方面,城镇房地产业的空前繁荣,吸引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这对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将产生非常深远的正面意义。现刘永辉案件已两次被无为县检察院退回公安局补充侦查,刘永辉也已被羁押近六个月了。
④ A公司完全控股B公司,现想让B公司完全控股A公司,应如何操作人人一
所谓控股就是 a公司占b公司总体股份的51%,那么要想b公司控股a公司,那b公司就必须占a公司的股份51%以上。 B公司就控股a公司了。
⑤ 企业融资都有哪些方式
企业融资的方式包括:
1、银行贷款。
银行是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按资金性质,分为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和专项贷款三类。专项贷款通常有特定的用途,其贷款利率一般比较优惠,贷款分为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票据贴现。
2、股票筹资。
股票具有永久性,无到期日,不需归还,没有还本付息的压力等特点,因而筹资风险较小。股票市场可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同时,股票市场为资产重组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提高企业的整合能力。
3、债券融资。
企业债券,也称公司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表示发债企业和投资人之间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券持有人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但有权按期收回约定的本息。在企业破产清算时,债权人优先于股东享有对企业剩余财产的索取权。企业债券与股票一样,同属有价证券,可以自由转让。
4、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是通过融资与融物的结合,兼具金融与贸易的双重职能,对提高企业的筹资融资效益,推动与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融资租赁有直接购买租赁、售出后回租以及杠杆租赁。此外,还有租赁与补偿贸易相结合、租赁与加工装配相结合、租赁与包销相结合等多种租赁形式。融资租赁业务为企业技术改造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博凯投资采取融资融物相结合的新形式,提高了生产设备和技术的引进速度,还可以节约资金使用,提高资金利用率。
5、海外融资。
企业可供利用的海外融资方式包括国际商业银行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和企业在海外各主要资本市场上的债券、股票融资业务。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1-2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⑥ 是合法转让股权 还是涉嫌倒卖土地
安徽浙商商会会长刘永辉投资房地产酒店,转让股权涉嫌倒卖土地使用权被逮捕入狱。 专家一致认为:刘永辉在本案中转让股权的行为不能构成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理由如下: 1、股权和土地使用权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权利,不能混淆。 股权是股东财产,依公司法可以自由转让,土地使用权属于公司财产,不能非法转让。股东财产和公司财产是相互独立的两种财产。 2、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的犯罪对象是土地使用权,而不是公司股权。 作为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罪的犯罪对象的土地使用权,在本案中始终处于公司的控制之下,从未被转让或倒卖;部分股东转让部分股权之前和之后,享有该土地使土地使用权用权的合法主体都是该公司。即本案中涉及的根本没有发生转让和倒卖,更谈不上“非法转让、倒卖”。 3、股权转让不是土地使用权转让。 《公司法》第138条规定:股东持有的股份可以依法转让。《公司法也没有针对特定标的的股权转让的限制。刑法第228条也没有“以股权转让形式出让土地使用权”的禁止性规定。罪刑法定原则作为刑法的基石,必须得到遵守。 4、如果将股权转让认定为构成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将会导致十分荒谬的结论。 如果认为转让股份就是转让土地使用权,那么房地产整个行业都将不能转让股权,亦不能上市,因为转股和上市都是股权的转让和买卖,那势必造成参与者人人都涉嫌犯罪,股市上的房地产公司都应退市出局,其荒谬性是显而易见的。
⑦ 北京交易所新股申购规则
新三板一级合格投资者可在全国股权转让制度的基层和创新层面交易上市公司股份,并可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交易上市公司股份;新三板的二级合格投资者可以在全国非流通股制度创新层面交易上市公司股票,也可以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交易上市公司股票;新三板上的四类QFII可以交易国有股转换系统和北京证券交易所的优先股。
一、具体规则
将会继续沿用新三板选股层的新制度。总结下来主要变化的是是新三板一级合格投资者可在全国股权转让制度的基层和创新层面交易上市公司股份,并可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交易上市公司股份;新三板的二级合格投资者可以在全国非流通股制度创新层面交易上市公司股票,也可以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交易上市公司股票;.新三板上的四类QFII可以交易国有股转换系统和北京证券交易所的优先股;.作为投资者资金进入门槛,创新层新三委由150万元调整为100万元。当投资者打开交易许可证时,交易许可证的许可证选择层将自动扩展到股票创新层。.BSE开放后,在新三板拥有交易权的投资者有权将BSE股票纳入交易;在BSE开放之前,新三板的一级和二级合格投资者仍然可以按照国家股票转换系统交易选定的股票。
签署申请规则如下:
申请条件:100万+2年经验+进入新三板创新机构(所选楼层已改制为北京证券交易所,个人投资者准入门槛为50万元,证券资产交易权在开盘前20个交易日,具有2年以上证券投资经验)。
注册时间:9:15-11:30 13:00-15:00
认购股份数:100股或其倍数,不超过9999900股。
付款安排:订购时全额付款。
取款:不允许取款。
配售规则:当有效认购总额大于网上发行股数时,按比例计算每位投资者的配售股数,不足100股部分,按照时间优先原则,每位投资者一次配售100股,直至无剩余股票。
重复购买:同一投资者使用多个证券账户购买同一股票,或在首次购买时使用同一证券账户多次购买同一股票。
资金返还:未分配资金在3日内返还。
二、打新股规则
北交所新股申购的规则(主要是新三板精选层)如下:与上海和深圳股票交易所不同,中签规则为“比例配售、时间优先”这是新三板精选层申购新股的一大特点。与上海和深圳股票交易所不同,新三板精选层新股申购不需要提前准备市值,比例配售、时间优先使得人人都有可能中新股,且最少中100股(以100股为一个交易对象),当然在申购过于热情时可能一股也中不到。北交所新股申购需要注意的几点:第一,在北交所开始之前,只开通了北交所交易权限的人不能参加新股申购第二,未来在北交所上市的企业是小型企业,风险比创业板,中小板的都大;第三,北交所股票涨跌停限制为30%,投资者需要充分衡量好自己的风险承受度后再投入交易。
⑧ 如何加强自然人股权换让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关于加强股权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管理的通知
一、股权交易各方在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并完成股权转让交易以后至企业变更股权登记之前,负有纳税义务或代扣代缴义务的转让方或受让方,应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扣缴)申报,并持税务机关开具的股权转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或免税、不征税证明,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股权变更登记手续。
二、股权交易各方已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但未完成股权转让交易的,企业在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股权变更登记时,应填写《个人股东变动情况报告表》(表格式样和联次由各省地税机关自行设计)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三、个人股东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以发生股权变更企业所在地地税机关为主管税务机关。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应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和税款入库手续。主管税务机关应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和《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获取个人股权转让信息,对股权转让涉税事项进行管理、评估和检查,并对其中涉及的税收违法行为依法进行处罚。
四、税务机关应加强对股权转让所得计税依据的评估和审核。对扣缴义务人或纳税人申报的股权转让所得相关资料应认真审核,判断股权转让行为是否符合独立交易原则,是否符合合理性经济行为及实际情况。
对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如平价和低价转让等)且无正当理由的,主管税务机关可参照每股净资产或个人股东享有的股权比例所对应的净资产份额核定。
五、税务机关要建立股权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内部控管机制。税务机关应建立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电子台账,对所辖企业个人股东逐户登记,将个人股东的相关信息录入计算机系统,实施动态管理。税务机关内部各部门分别负责信息获取、评估和审核、税款征缴入库和反馈检查等环节的工作,各部门应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形成完整的管理链条。
六、各地税务机关要高度重视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按照本通知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加强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联系和协作,定期主动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取得股权变更登记信息。要向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发生股权变更的企业做好相关税法及政策的宣传和辅导工作,保证税款及时、足额入库。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顺应网络时代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构建面向人人的“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腾讯众创空间,对于激发亿万群众创造活力,培育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青年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带动扩大就业,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发动机”,具有重要意义。
⑨ 江苏公务员B类是什么题型,都是选择题吗
多是选择题的 但知识面很大 很广,得多看书,做题
⑩ 怎样才可以很有钱!
怎样才能成为有钱人呢?首先是要有强烈的致富欲望,这是打造致富基因的第一步。
其次是要像有钱人那样去思考,有钱人的思维方式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最后,不少有钱人在生活中的小细节同样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他们往往有着独立的价值观,而且也会利用一些小技巧来拓展自己的商业机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往往是一个人个性的体现,也会最终影响到你事业的成败。
时常有人会有这样的疑惑,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同样是个人,有人显达、富有、成功?有人平庸、穷困、失败?看看我们的周边,谁不希望能摆脱贫困成为有钱人,但要达到这一目标对大多数人来说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于是就有许多人把这归咎于命运,也有不少人在暗自感叹机会的不公。
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如此巨大的差异呢?有人说这取决于能力,难道能力是天生的吗?为什么别人的能力很强而你很差呢?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天赋存在差异,但差异很小,你无理由归罪于你的天赋。有人说取决于知识,为什么别人有知识,而你没有知识呢?难道你不具有同等的学习机会吗?而且知识并非是决定人的关键因素。有人说这取决于社会环境,那么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中,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有人说取决于机遇,那为什么生活把机遇赐予别人,而不会给你呢?
一连串的问题会不会让你有所触动,其实造成这一切的还是你自己,成功离你并不遥远,如果你有强烈的致富欲望,并且找对了创业的路径,你为什么不能成为有钱人呢?什么时候起步都不嫌晚,而现在你要做的,就是首先对自己进行一次彻彻底底的改造。
英雄辈出还看今朝
一则创富的传奇故事今天终于又再次在我们身边上演,日前,吸引超过60万香港股民认购的碧桂园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上市首日开盘报7.00港元,持有 95.2亿股碧桂园的25岁大股东杨惠妍一举超过玖龙纸业的董事长张茵成为新一代内地女首富,身价约为666.4亿港元。杨惠妍是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的二女儿,碧桂园公开招股的同时,杨国强把自己的股权转让给了二女儿杨惠妍。
而真正让人心动的还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杨国强,它的经历读来让人热血沸腾。碧桂园1992年发家于广东顺德,主要开发业务集中在广州及珠三角地区,自1999年起,集团每年楼盘销售总金额均超过25亿元。该公司董事长杨国强出生于农民家庭,可以算得上是地产界的“草根”富豪了,也为诸多出身贫寒的年轻人树立了一个绝佳的好榜样。他的事例再次向人们表明了这样一个观点:只要肯奋斗、肯努力,出身并不能阻碍个人的成功。
与此同时如果你留意一下身边,却可以发现我们周边的有钱人正越来越多。从1999年开始,胡润百富榜的排名每年都会将一批中国内地首富之财富展现在人们面前,对此英国人胡润这样评论:“20年前,人们觉得万元户是很了不起的,而现在亿万富翁已经成了人们非常熟悉的概念。”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郑也夫教授这样分析人们关注富人的心理:“排名实际上在向人们透露崇尚财富、追逐财富,从个人财富的积累过程中得到启示的信息。从大众心理分析,人们总是想知道别人有多少财富,因为每个人都需要通过以他人作为参照系来给这个社会分出层次,当然钱是一个指标。”
有钱人的不断增多其实与当前中国经济的大发展不无关联,经济活跃了各种各样的商业机会自然也就多了起来,而一些先知先觉能够抓住机遇的“聪明人”就脱颖而出成了大赢家。这些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的出现,似乎让我们这个时代整整前进了一大步,也唤起了许多普通大众的创富热情,他们在渴望着向有钱人看齐。接下来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就是,究竟拥有多少资产才能称得上是有钱人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真有不小的难度,各个地区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不同,其标准也会有相当大的差异。但一般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有钱人的资产规模至少不应该低于1000万元。
你也可以成为有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