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必将为发展助力,从中你感悟到了一个什么道理
发展才是硬道理
2. 上海自贸区发展状况如何
2020年,算是上海自贸区设立的第6年,应该说是第7个年头了。其各经济产业领域都实现了快速发展:
自贸区仅占浦东新区1/10的面积,却创造了浦东新区3/4的经济总值;
占上海市1/50的面积,却创造上海市近1/5的产值;
据相关统计,在上海自贸区120.7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2017年实现了13500亿元的外贸进出口总值。
3. 上海自贸区带来哪些新机遇
业内人士认为,上海自贸区方案获批强化了市场对自贸区带来的行业转型升级预期。在此背景下,受益于自贸区以开放促改革的经济发展新格局,物流、地产、商贸等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黄金期。
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是更高层次的自由贸易,比如跨国企业的资金账户管理,金融人才的交流,外资金融业务的管制放开和随之而来的服务技术的引进等,也就是要素贸易的开放。
海通证券分析认为,未来可能出现的货物状态监管等将促进贸易改革,将有助于厂商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消费者可获得价格更低的商品。能吸引各国货物到自贸区集散转口,有助推动自贸区航运物流业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自贸区依赖的港口吞吐量上升,进出口总额上升。这有利于自贸区内的物流和贸易类企业,参股相关公司的园区公司将直接受益。此外,更多类型的公司进入自贸区,极大地丰富自贸区的商贸和产业类型,企业和消费者的增加有助于促进园区公司的商业物业和商品房的销售,利好房地产板块。
伴随新的试点区域逐步扩大,开放促改革的‘制度红利’有望辐射至全国。申银万国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认为,在相关行业中,与自贸区直接相关的贸易、航运、港口、物流、建筑、地产、金融等领域将最为受益。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东认为,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对长三角地区是个突破性的利好,江苏也将获得明显的发展红利。自贸易区将为长三角地区尤其是江苏的企业打开窗口,不但利于出口还能把国际新技术引进来。尤其是江苏的装备制作业、新能源行业等,今后利用好自贸区的窗口优势,有利于引进国际最新的技术。
上海本地制造业相当发达,远胜香港;两翼的苏、浙两省都是制造业发达的省份,腹地的皖、赣、两湖、川、渝等省市制造业和对外贸易也在快速发展,足以为上海货物贸易发展提供长久支持。上海自贸区转口贸易的发展将进而给其两翼和长江沿岸的港口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并带动该区域发达的出口加工业升级。
一位港航业内人士说:上海港已经将长江沿线的众多大港收在旗下,像武汉、九江、江阴、南京、重庆、宁波、连云港等大港,上海港都占有大量股份,所以上海自贸区的开设不仅仅是上海的问题了,而是涉及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利益,涉及到长三流域城市商品的转运、外销、进口等。
重庆商界人士分析说:重庆加工业、国际贸易业、服务业等行业将面临一个新机遇,但金融、物流等行业在短期内将受冲击。
上海自贸区对其它申请成立自由贸易区的地区(包括重庆)而言,短期内的影响是相对负面的。相关产业面临上海自贸区的竞争,或者会损失一些发展的机会。短期内这些地区(包括重庆)的现代金融服务、物流、商业贸易、餐饮旅游等行业可能会受到一些冲击。因此也需提前制定一定的应对措施。当然,重庆企业也有一些利好机会。
4. 上海自贸区变得如何了
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自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设立开始,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作为国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已经在多方面取得了明显突破。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了上海、广东、天津三地自贸区,对政府职能转变、金融改革创新、投资贸易便利化三方面改革的进展和成效进行了深入观察,以期为下一步改革提供更多样本和经验借鉴。
企业的投资信心,同样来自于上海自贸区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
与华领医药研制的小分子化学药不同,勃林格殷格翰的客户都是生物医药研发机构,生物医药生产线成本更高、投入更大。而研发企业大多为以人才为主的轻资产企业,要一下子拿出这么多资金建厂简直不可思议。因此,在这个领域,“卖青苗”现象非常普遍,即研发成果出来后,无法自己生产,只能微利卖掉,眼睁睁看着新药上市后的巨大利润落入他人的腰包。
有了勃林格殷格翰中国生物制药生产基地,这样的现象就可以避免了。“研发机构只需支付委托生产费,就可以使用我们的高质量厂房。”罗家立说。
除了让研发生产对接更为紧密,“药品质量也有了完整的责任人。”沈建华表示,“我们也可以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为龙头,并通过其在药品整个生命周期的全程参与和监管,形成‘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药品监管新模式。”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由上海自贸区推动的制度创新,如今已在全国显现出改革红利。截至今年5月底,国家食药监总局已受理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试点注册申请381例。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主任翁祖亮表示。
在“放”的方面,将重点深化“证照分离”改革,争取将全部市场准入事项和全部441个区级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改革,使备案、告知承诺成为主要的改革方向。第一批116项审批改革成果今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已复制推广到其他自贸试验区,第二批改革也已启动。
在“管”的方面,重点推进落实“双告知、双反馈、双跟踪”许可办理机制和“双随机、双评估、双公示”监管协同机制,争取推广到新区涉及审批监管的所有领域。目前“六个双”已在浦东新区经济领域涉21家监管部门实现全覆盖,年底前实现在108个监管行业、领域全覆盖。
在“服”的方面,重点推进“三全工程”,即企业市场准入“全网通办”、个人社区事务“全区通办”、政府政务信息“全域共享”。如今,104项企业准入区权事项全部实现“全网通办、一次办成”,74项实现“网上全程办理”;基本实现171项个人社区事务全区通办;政务信息将于2020年实现“全域共享”。
“通过政府职能转变,实现放得更活、管得更好、服务更优,是上海自贸区改革的使命所在。”沈建华说,为双创多设路标,不设路障,成为自贸区监管部门的共识。
会越来越好。
5. 如何评价上海自贸区自贸区的战略意义是什么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上海建设自贸区,就是“造香港”,中国再造几个香港,表明中国不仅不怕自由贸易的新趋势,而且将利用自己的独特优势,在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动中,占据有利位置。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日韩自贸区的谈判,也值得关注,虽然中日之间、日韩之间的政治关系都不正常,但日本经济界与政界的有识之士都很清楚,中日韩自贸区对日本经济带来的好处。但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毕竟不完全取决于中国,而上海自贸区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
中国内地,再加上台湾、香港、澳门这三个关税区都与内地有非常紧密的经贸联系,这一巨大的市场,向自贸区的方向发展,其对中国企业、外国企业的吸引力,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可以预期。
6. 上海自贸区发展的如何
上海自贸区发展可以顺应全 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可以开放促进发展,改革。具体可以咨询瑞丰德永的客服。
7. 上海自贸区成立一年,带来了什么
幸运的是,自由贸易区扩大了,广东、福建和天津的自由贸易区陆续挂牌。许多自由贸易区的存在导致了每一个自由贸易区的竞争和学习的存在。
由于竞争关系的存在,所有自由贸易区的创新速度都会更快。而且学习的状态会使每个自贸区很容易移植其他自贸区的创新措施。下一步,上海自贸区将与其他自贸区一道迎来创新高峰。
8. 上海自贸区的性质和意义是什么
上海自贸区是继城镇化之后的,一个新的炒作热点。不过我觉得市场的期望过高了。现在,上海自贸区的相关法律政策逐渐出台,情况逐渐明朗,市场对自贸区的预期很可能会降温。
要政策还是要改革,上海选择改革。政策是各种好处,改革是硬骨头。改革成功了,硬骨头啃下来,会有新的红利。到时,上海将向自贸区靠拢,全国都将向自贸区靠拢。但如果失败了,自贸区和上海其他地方不一致的法律体系,经济环境,就是摆在眼前很麻烦的问题。两套班子,以及中间的衔接,都需要更多资源维护。很可能从经济效益考虑,非常不划算。最后如何融合,能否成功,都是未知数。失败了,成本会很高,即使成功,红利可能也有限。上海市政府的压力很大,大家对硬骨头期望不能太高。
我对这个自贸区还存在很多疑问。新闻说:
新华视点:【4部法律有关规定拟在上海自贸区暂停实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近日获批设立,为解决有关法律规定在试验区内的实施问题,据26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相关决定草案,外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文物保护法4部法律的有关规定,拟在此区域暂停实施,时间为3年。陈菲
我很疑惑,这些与外资有关的企业法停止实施了,那用什么企业法呢?要给外资国民待遇,还得试点吗?文物保护法又和自贸区有什么矛盾呢?想允许外资经营文物拍卖,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吧?为什么不能直接在全国实行呢?
从之前各部委的反对声音看,我本来以为,在自贸区,主要是一些关于金融的法律会停止实施。就我看欧债危机时的感觉,金融体系中的法律是很复杂的,监督管理执法权限等,金融犯罪,还要涉及刑事,得有自己独立的司法系统。自贸区不会使用独立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很复杂,想和其他地方衔接,更是大问题。软制度的建设,不是三、五年能搞成功的。
如果只是汇率自由,利率自由,资金自由流动,其实国内现在已经很接近这个目标了。即使自贸区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可获得的红利也有限。如果是制度方面的彻底改变,其实已经有香港了。是不是可以照搬香港那套呢?或者直接推广香港经验,会不会更好?
9. 上海自贸区的任务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了试验区建设的主要任务措施。
一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推进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先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提高行政透明度,完善投资者权益有效保障机制,实现各类投资主体的公平竞争。
二是扩大投资领域开放。选择金融、航运、商贸、文化等服务领域扩大开放。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改革境外投资管理方式,支持试验区内各类投资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外投资。
三是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培育贸易新型业态和功能,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深化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试点,鼓励企业统筹开展国际国内贸易,实现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提升国际航运服务能级。
四是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加快金融制度创新,建立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促进跨境融资便利化。推动金融服务业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鼓励金融市场产品创新。
五是完善法制保障。各部门要支持试验区深化改革试点,及时解决试点过程中的制度保障问题。上海市要通过地方立法,建立与试点要求相适应的试验区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