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中国农业专家及成果

中国农业专家及成果

发布时间:2022-01-17 22:13:01

① 中国农业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一、陈云林,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196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第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曾任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1961.09——1966.09,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化学系农药专业学习。

二、钮茂生,男,满族,1939年10月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农田水利系。曾任河北省省长,原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

三、任洪斌,男,汉族,1963年4月23日出生于辽宁省,籍贯吉林双辽,198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7月参加工作,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农机系农机专业毕业,大学本科学历,博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四、石元春,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我国著名土壤学家。1949年毕业于武昌文华中学,当年考入清华大学农学院,后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1953年毕业于该校农学系,1956年土壤农业化学系研究生毕业。曾于1985年担任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1987—1995年任校长。 现为两院院士,《中国农学通报》主编。

五、吴常信,1935年11月15日出生于浙江嵊县,动物遗传育种学家、畜牧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7年吴常信从北京农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陈云林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钮茂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任洪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石元春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吴常信

② 中国除了袁隆平,还有哪些贡献较大的农业专家

谢华安,杂交水稻之母,中国工程院院士。
谢华安,1941年生于闽西地区。1972年冬,他从五七干校被调入福建三明农科所工作。当时,正逢杂交水稻协作攻关组从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抽调农业科技工作者,他幸运地作为福建省协作组成员被派往海南,开始了育种生涯。
根据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理论,1980年冬,谢华安培育出恢复系“明恢63”。第二年,“明恢63”和不育系“珍汕97A”杂交,培育出“汕优63”。“汕优63”成为杂交稻中的明星,谢华安的人生轨迹就此发生巨变。
可以抵抗严重稻瘟病,这是“汕优63”的杀手锏,解决了第一代杂交稻不抗稻瘟病的致命缺陷。此前培育的杂交稻,一旦遇稻瘟病,常常颗粒无收。质量好,适应力强,大面积亩产第一个突破600公斤……集诸多优点于一身,“汕优63”迅速扩张。
1986年,“汕优63”成为全国杂交水稻播种面积最多的种子,并在此后16年连续稳居首位,一口气创下了杂交水稻推广速度、年种植面积、累计种植面积、增产稻谷总量四个全国之最。
中国的水稻生产有过两次飞跃: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选育和推广矮杆品种,70年代选育和推广杂交水稻良种。在第二次飞跃中,在将杂交水稻从实验室大面积推广到全国各地过程中,谢华安的贡献在业内无人不晓。
杂交水稻一度遭到“三不”非议: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此说法一出,《人民日报》随即登载了袁隆平的来信:杂交稻既能高产又能优质,“汕优63”就是最好的例证。
1985年,“汕优63”被评为全国优质籼稻;1987年,“汕优63”获福建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年,“汕优63”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因为“汕优63”,谢华安的职称评定一路顺畅:评副研究员时破格,评研究员时免予论文答辩;因为“汕优63”,他也获得了迅速的职务晋升,从三明农科所所长直接升任福建省农科院院长,一下由副处级跳到正厅级,直到2006年卸任;因为“汕优63”,他当选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因为“汕优63”,他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等称号,是第一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汕优63之后,谢华安还培育过多个杂交水稻品种,但影响力都不及汕优63。
在以谢华安人生经历为主线的报告文学《神农》一书中,谢华安被称为“杂交水稻之母”、“杂交水稻救星”。该书于2000年出版后,福建省农业厅、福建省科协、福建省农科院等单位曾联合举办座谈会,并邀请新华社、中新社、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等19家媒体记者参加,他被树为农业院校和农科单位工作者的学习榜样。

③ 最新农业科技技术或成果. 知道有哪些吗.

2009年3月11日,中国海林城乡集团举行新闻发布会,隆重推出了最新的农业科学技术成果——BGA 土壤调理剂和ATK 植物营养水。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BGA土壤调理剂属土壤调理剂,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林业生产资料。以秸秆、玉米芯、枯枝、落叶、锯末、刨花等有机物为主要原料,通过光量子作用,加入用中国海林城乡集团以物理技术为主的核心技术生产的BGA底料,制成了BGA土壤调理剂。这项科研成果具有改良土壤,治理荒漠.保水抗旱,增强农作物抗病能力,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恢复农作物原生态等功能。能在其它产品无法种植的极端逆境条件下(干旱、严寒、高原、强紫外线、贫瘠、盐碱、重污染、低光照等)使农林作物正常生长,大幅度提高植树成活率和农产品产量;改善农林产品品质,恢复农林产品的天然风貌。完全无公害,无污染,无生物激素,绿色环保,不同于国际市场上各种化肥、农药、叶面肥和生物激素,是世界农林业种植的绿色生产资料。

BGA土壤调理剂,得到了美国沙漠研究所和联合国世界生态委员会等世界权威机构和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关注,通过了以三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为首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委员会的鉴定,并已经获得了中国农业部产品登记【农肥(2004)临字1574号】。该项创新技术成果的应用,为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和农业发展提供了有效技术保障。
BGA 土壤调理剂和ATK 植物营养水的发明者——中国海林城乡集团总裁及发明人张建民先生
中国海林城乡集团董事局主席欧通国先生向记者介绍说,目前,中国海林城乡集团己经在北京建立了BGA 土壤调理剂和ATK 植物营养水研发基地和种植基地,在深圳光明新区投资3亿港元建立ATK 植物营养水生产基地。今年7 月、8月、9 月、10 月,还将在河南、山东、湖北、新疆建立四个BGA 土壤调理剂生产基地。(

④ 中国有哪些农业专家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

1,娄成后(1911-2009),浙江绍兴,我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农业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2,陈凤桐(1897.2.25—1980.10.4),著名农学家,农业科技管理专家,新中国农业科学技术事业的主要开拓者和领导者。河南省内乡县人。3, 阮宇成,上海市人。原籍浙江余姚。生于1918年2月11日,2007年1月22日在杭州逝世,享年90岁。生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茶叶生物化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茶叶学会荣誉理事,中华茶人联谊会顾问,浙江国际茶人之家顾问。 4,王绶(1897—1972),著名的作物育种学家,生物统计学家和农业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高等农业教育,为我国培育了几代农业科技人才;长期从事大豆、 大麦研究,育成了“金大332”大豆、“王氏大麦”(美国定名)等优良品种在生产上应用,对作物田间试验技术也做过系统研究,是我国作物育种学和生物统计学的奠基人之一。5,辛德惠(1931—1999)辽宁开原人,土壤学家、农业生态学家、农业教育家,农田生态工程设计的开拓者之一,泛生态学理论的创立者。

⑤ 中国近代的农业科学家哪几个贡献最大玉米和小麦方面的专家呢

摘要 水稻首选袁隆平,玉米专家程相文,浚单系列人人夸,小麦专家茹振刚,小麦品种矮抗58

⑥ 中国农业方面院士有多少

目前,农业机械工程方面院士有8位。(个人所知道的)

中国工程院汪懋华院士

中国科学院任露泉院士

中国农大曾德超院士(逝世)

中国农大康绍忠院士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赵春江院士

东北农大蒋亦元院士(逝世)

华南农大罗锡文院士

新疆农垦科学院陈学庚院士

⑦ 中国农业科院农业专家都有谁

袁隆平院士!

⑧ 新中国农业方面有哪些成就

农业方面:到1952年底,土改基本完成!到1958nian10月底,全国74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组成2.6万多个人民公社,参加公社的农户有1.2亿户,占全国总农户的99%以上,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但他是严重挫伤农民的积极性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是我国农业又一次大发展,而今,农业税的免除更是为和谐农村的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部

农业技术 早在1956年,广东省的农民育种专家就培育出中国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矮秆籼良种。此后,随着一系列矮秆品种的育成和推广,1965年,我国南方稻区基本上实现籼稻矮秆化,每亩产量由200—2 50公斤提高到300—350公斤。 (9) 90年代,我国农业科技人员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分离克隆出光敏核不育基因,进一步研制出只采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在全国大面积的试种中,表现出高产、优质和多抗等特性,平均每公顷产量可达11250公斤。 (10) 1995年11月,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山东大学生物系联合培育成功世界上第一株抗大麦矮病毒的转基因小麦品种。 (11) 1997年7月,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黄大年和他的科研合作者经过多年攻关,成功地将抗除草剂基因转入水稻,并应用于杂交水稻。 (12) 1997年10月,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郭三堆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双价抗虫棉。 (13) 1998年9月,浙江农业大学核农所教授高明尉等带领课题组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转基因抗螟虫品系克螟稻。 此外,我国在激光育种、辐射诱变育种、太空育种等先进技术领域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⑨ 新中国在农业上的成就

1、在品种培育方面,挖掘出一批优异种质资源及基因,基本完成了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的基因图谱绘制和测序工作,以及猪、牛、羊等动物的基因组测序,建立了中国荷斯坦牛分子育种技术体系。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和80年代以来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农业生产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以1985年与1952年相比,农业总产值从46.5亿元增至368.3亿元;粮食从1582万吨增至4006万吨,大牲畜(年底头数)从2439万头增至4749万头。

3、改革开放初期,农民生产经营活动单一、收入来源单一,农民收入以农业收入为主体、以粮食收入为主体,实物收入占很大比重。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村就业结构的变化和体制改革深化,农民收入来源市场化、多元化和非农化的趋势明显,农民收入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

4、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以乡镇企业为主体、小城镇建设为依托的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各地更加注重农产品加工转化和突出绿色品牌,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业成为乡镇企业发展新亮点。

5、改革开放后,农民获得了自主进行择业和进城务工的权利,非农产业就业人数和比重迅速增长,进城务工农民稳步增加,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和就业呈现新格局。

6、在技术研发方面,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动植物疫情防控和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重大动植物疫病监测预警技术体系趋于完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研发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⑩ 曹泳春是中国农科院的果树营养学教授吗他的研究成果是什么呢

是的
曹泳春,1965年出生,中国农科院教授,果树专家。1990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1995年从事果树营养学研究,一直深入到农业第一线,理论联系实际,在全国南北果区建立了1200多个优质高效示范园。发表论文20余篇,著书有《曹泳春务果论》和《果树营养循环学》。

阅读全文

与中国农业专家及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创造力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866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 浏览:693
专利权的内容有哪几项 浏览:750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表 浏览:294
内地音乐版权 浏览:208
公共卫生服务今后工作计划 浏览:457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小组 浏览: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浏览:519
工商局爱国卫生月及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总结 浏览:942
三兴商标织造有限公司 浏览:657
加强和改进公共服务实施方案 浏览:991
迷你世界创造熔岩号角 浏览:479
爱奇艺激活码有效期 浏览:507
医疗纠纷官司南方周末 浏览:855
公共服务类大楼的物业管理方案 浏览:284
电影版权买卖合同范本 浏览:167
口罩在商标注册属于哪个类目 浏览:25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