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2011年重大科技成果

2011年重大科技成果

发布时间:2022-01-14 21:29:14

⑴ 2011年世界十大科技成就是什么

这是网络到的,呵呵
1.英国发明超薄“纳米片”制备方法。英国牛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明出通用快捷的纳米片制备方法,能够将多种材料制成只有一层原子的超薄纳米片。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上报告说,只要将具有层状结构的原材料置于某些溶剂中,然后利用超声波对之进行振荡,就可以使这些材料分解成只有一层原子的纳米片。实验显示,氮化硼、二硫化钼、二硫化钨等物质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制成纳米片。本次研究所发明的方法简单快捷、成本低廉且产量高,有望在工业中大规模制备纳米片材料。纳米片可以制成各种薄膜,根据原材料性质的不同而用于诸多领域,如用于生产半导体和下一代电子器件等。本次研究将可能为这些工业领域带来革命性进步。

2.最大太阳能飞机首次跨国飞行成功。瑞士制造的世界最大的太阳能飞机——“太阳驱动”号5月13日在飞行12小时59分后,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降落,飞行距离630公里,成功完成首次跨国飞行。 “太阳驱动”号翼展长度为63.4米,机翼上覆盖着太阳能电池板,为飞机上总重达400公斤的4个蓄电池充电。“太阳驱动”号自身重量约1600公斤,仅相当于一辆小货车。这次飞行平均时速50公里,最高时速达70公里,平均飞行高度1828米,最高达到3600米。太阳能飞机可充当空中观测和通信平台,其独特之处在于当气象条件允许时,这种飞机可源源不断地获取太阳能,长时间在某一空域盘旋工作。

3.科学家成功“抓住”反物质原子长达一千秒。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6月5日在英国《自然·物理》杂志上报告说,他们成功地将反氢原子“抓住”长达一千秒的时间,也就是超过16分钟,这有利于对反物质性质进行精确研究。科学家在论文中说,他们在这一轮研究中,先后用磁场陷阱抓住了112个反氢原子,时间从1/5秒到一千秒不等。分析还显示,这次抓住的反氢原子大多数处于基态,也就是能量最低、最稳定的状态。这有可能是人类迄今首次制造出的基态反物质原子。如果能让反物质原子在基态存在10分钟到30分钟,就可以满足大多数实验的需要。

4.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束生物激光。美国波士顿市哈佛医学院的物理学家Malte Gather和Seok-Hyun Yun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束生物激光。这种生物激光的关键是绿色荧光蛋白(GFP)。研究人员将一些产生了GFP的细胞置于两面镜子之间——它们的距离仅仅相当于一个细胞的宽度,即只有约20微米。为了发出激光,细胞中的GFP需要被另一束激光——约1毫微焦耳的低能蓝光脉冲所激发。虽然这种激光很微弱,但能被清晰地探测到,而用于生成激光的这个细胞仍然存活。科学家推测,这种生物激光能够在新型传感器或光基治疗中找到应用,例如,这种激光的使用通过使已有药物产生反应从而杀死癌细胞。

5.美国研制成功反激光器。美国耶鲁大学的科研人员2月17日在《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研制成功一种反激光器,进入这一装置的激光光束将彼此干涉进而互相抵消。该装置在未来的量子计算机等领域具有潜在用途。研究者介绍说,传统激光器吸收电能,并在非常窄的频率范围内释放光。反激光器则吸收激光光束,最终释放热能,这些热能很容易转化为电能。此外,传统激光器利用“增益介质”,比如半导体物质来产生聚焦光束,而反激光器则利用硅作为“损耗介质”来捕获激光光束。这一装置最明显的应用是高能计算机领域,还可以用作随意开关的光学开关,相关技术也会在放射学领域派上用场。

6.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11月26日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的探测器主要用于探索火星过去或现在是否存在适宜生命生存的环境。“好奇”号个头与小 汽车 相当,重约900公斤,是2004年登陆火星的“机遇”号和“勇气”号火星车的5倍多,长度约为它们的两倍。以核燃料钚提供动力的“好奇”号携带的探测设备更多、更先进,在火星表面的连续行驶能力也更强。经过约5.6亿英里(约合9亿公里)的旅程后,它预计于2012年8月6日在火星着陆,展开为期一个火星年(约687个地球日)的探测。

7.晶体中量子纠缠态信息存储成功。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科学家和德国科学家合作首次成功在一种特殊晶体中存入光量子纠缠态的编码信息,该项研究成果是量子网络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让量子网络成为现实。目前的网络通信,信息是通过光脉冲在光纤中传输实现的。传输的信息可存储在计算机硬盘里以备使用。而量子网络与光纤网络的传输原理相似,但传输载体却非使用光脉冲。在量子通信中,也需要存储和提取数据信息。量子网络的一大优势是可以保护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第三方截取。

8.中外科学家完成马铃薯基因组测序。14个国家的29个机构联合成立“国际马铃薯基因组测序协作组”,其中包括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经过6年艰苦努力,该协作组发现,马铃薯基因组包含约3.9万个基因,几乎是人类基因数量的两倍。这项研究成果刊登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并成为最重要的封面论文。论文通信作者之一、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黄三文博士说,有了全基因组序列图,将加速马铃薯新品种的培育,原本需要10年至12年的育种过程将有望缩短至5年左右。此外,它还将有助于培育抗病、高营养、高产等优良特性的马铃薯新品种。中国在这项国际合作项目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9.日本研制出世界最快计算机。日本IT业巨头富士通公司和日本理化研究所共同宣布已经在神户合作开发出一款运算速度可以达到每秒1.051万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这款新型超级计算机名为“京”,这是全球首款运算速度越过1万万亿次大关的“超级运算机器”。“京”采用864座机柜,连接超过8.8万块CPU,这些处理器经过设计能够进行联合运算。富士通此次并未给出“京”的耗电量水平数据,但是根据它在今年6月份达到每秒1000万亿次运算水平的时候,其实测功率约为9.89兆瓦,也就是大约每年989万美元的用电费用。

10.荷兰制造出世界最小的分子“电动车”。这是一个结构特殊的分子,它也有四个“轮子”,当接收到电流时就向前“行驶”,不过,它“行驶”的距离要以纳米来计算。《自然》杂志封面报道了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等机构的这项成果。他们合成的这个分子在中间有一根“主轴”,前后两端各有两个类似轮子的结构。如果用特别小的探针碰一下这个分子,为之提供电流,四个“轮子”就会开始旋转,驱动整个分子前行。在铜板表面对这辆“电动车”进行的测试显示,如果施加10次电流,它可以前进6纳米。这种分子“电动车”将来可用于许多微观领域,比如把微量药物送达人体所需要的地点。

⑵ 2011年中国科技成就

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成功对接,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完整太空对接技术的国家;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创下5188米下潜记录,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在全球70%以上海洋深处作业的能力;
“神威蓝光”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全部采用自主研制芯片,凸显了我国在系统架构、信息传导和低耗能技术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标志着我国超级计算机技术全面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⑶ 2011中国重要成就

1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提高。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国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财政收入从3.16万亿元增加到8.31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前沿科技实现重大突破。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2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全面进步。城镇新增就业5771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7%和8.9%;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3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去年对外贸易总额达到2.97万亿美元,开放型经济水平快速提升。
4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我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
这些辉煌成就,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展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极大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将激励我们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奋勇前进。

⑷ 列举2011年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方面的重大成就

政治:十一届四次人大会议胜利召开通过十二五规划纲要,全国隆重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召开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经济: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健康的发展。2011年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47.32万亿元,增长9.2%。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我国的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到36421亿美元。社会商品零售品总额增长到18.39万亿元。外汇储备2011年为31811亿美元。 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稳定提高,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2011年达到21810元和6977元。我国的粮食产粮2011年为5.71亿吨。棉花2011年为660万吨。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的基础设施得到加强。
文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入进行,文化艺术团体改制转型加快,文艺院团活力大大增强。国家对公共文化的投入大力加强。国家博物馆改造工程完成,一大批新文化场馆对外开放。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获得重大突破。皮影戏申遗成功。
科技:2011年1月11日,歼-20试飞成功 体现中国航空工业巨大进步;7月21日,我国首座快中子反应堆成功实现并网发电。2011年9月底,中国人建立空间站的脚步开始了,天宫一号飞行器成功发射。2011年11月,神州八号宇宙飞船与天宫一号胜利完成交会对接。我国自主研制的水下机器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破5000米深度纪录。

⑸ 2011-2012世界重大科技成就快呀

2011-2012世界重大科技成就
生命科学与医学
1.抗疟抗癌疫苗研发获突破
全球每年约有78万人被疟疾夺去性命。经过24年研究,英国科学家发现一种抗疟疫苗,在非洲7个国家进行的第三阶段功效试验今年终于被证实非常成功,对5—17个月婴儿的有效率约为56%。预计该疫苗最早于2015年进入市场。
12月,科学家研制出一种能够对抗70%致命癌症的疫苗,能使乳腺癌肿块缩小80%。

2.人体器官组织再生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3月,美国研究人员成功制造出人的尿道。医生将其植入病人体内后,这根体外培育的尿道真的开始正常工作了。
4月初,日本研究人员利用实验鼠的胚胎干细胞人工培育出视网膜的雏形结构,这是迄今人工培育出的最为复杂的生理组织。
4月中旬,英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利用人的羊水和动物的胚胎细胞培育出人体肾脏。这一突破有望让需要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按需培育出自己的器官,在移植手术中规避排斥反应风险。

3.12月上旬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尽管人类的智商存在上限,但最新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表明,可以通过传递信号改变一些人的大脑活跃模式,“诱使”知识经过视觉皮质。未来在学习一项新技能时,人只需坐在电脑显示器前等待把该技术“下载”到大脑里即可。

天体物理
4.发现太阳系外有宜居行星
今年多国科学家借助最先进的天文测量技术,对20万个星系进行了观测。通过运用两种不同方法,对以前的暗物质观测结果进行了验证,确认了暗能量推动宇宙加速膨胀的事实。
12月,美国科学家利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证实在距离地球600光年的一个恒星系中有颗代号为“开普勒—22b”的宜居行星,其半径约为地球的2.4倍,绕恒星运行的周期约为290个地球日。这是人类首次在与太阳系类似的恒星系统中发现宜居行星,也是迄今发现的最小且最适于表面存在液态水的行星。

信息技术

5.毫米级计算系统原型问世
2月,美国科学家研制出可供青光眼病人使用的植入式眼压监测器,这是世界首个完整的毫米级计算系统原型。一般认为,毫米级计算系统是未来电子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将推动普适计算的发展。5月,德国科学家成功地将单个光子的量子状态写入一个铷原子中,并在180微秒后将其读出,首次证明了采用一种可控方式量子信息也能在单个原子和光子之间交换。单原子量子存储的前景不可估量,有望助力科学家设计出功能强大的量子计算机。
5月,美国科学家使用石墨烯研制的调制器大幅提高了数据包的传输速度,实现超快数据通讯。制作调制器的石墨烯用量非常少,一支铅笔提供的石墨烯,足以制造出10亿个光调制器。未来,使用石墨烯调制器,消费者只需几秒就能将整部3D高清电影下载到智能手机上。
目前传感器的设计都很复杂,常常依赖单个纳米结构,而且必须在特定的温度或压力下才能工作。11月,美国科学家利用石墨烯泡沫研制出一种邮票大小的新型传感器。它操作简单且具独特电性,灵敏度是现有最好设备的10倍,能够用于精确追踪空气中的化学物质。

能源技术

研制出新一代太阳能电池

7.3月,美国科学家设计出一种新型纳米储氢复合材料,该材料在常温下就能快速吸收和释放氢气,而且在吸收和释放氢气的循环中金属镁不会氧化。
太阳能电池一般都由高品质硅晶体制成,因制造成本高而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10月,新加坡科学家将一种独特的纳米结构置于非晶硅制成的太阳能电池的表面,研制出转化效率高、成本低的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有助于推进太阳能电池的普及。
11月公布的研究表明,太阳能电池释放光子的效率越高,其能源转化效率和提供的电压就越高。外部荧光是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达到理论最大值的关键。美国科学家用砷化镓制造出最高转化效率达28.4%的薄膜太阳能电池,这种电池不仅打破了此前的转化效率,其成本也低于其他太阳能电池。
低能耗的电控光源是下一代光学系统的关键。11月,美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能以每秒100亿比特速度传输数据的超快纳米级发光二极管,它比以激光为基础的系统能耗更低,可达到目前最高效设备能源效率的2000—4000倍。

基础科学

8.发现新型反物质
2—3月间,科学家借助相对论性重离子对撞机,先后发现“反超氚”和“反氦—4”。“反超氚”是“反氦—4”出现前最重的反物质,也是首个含有反夸克的粒子。观测数据表明,宇宙中“反氦—4”并不多,在宇宙中观测到“反氦—4”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据预测,下一个可能“现身”的更重反物质将是“反锂—6”。此外,4月升空的阿尔法磁谱仪肩负着寻找宇宙反物质的重要使命。如果能找到存在反物质的区域,就能解决长期困扰科学家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何可见的宇宙主要由物质而不是反物质组成。
5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将实验捕获的309个反氢原子保持了1000秒,为进一步研究反物质属性铺平了道路。

⑹ 中国近几年的航天重大科技成就

1·2011年9月29日21时25分45秒,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版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权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开启了我国空间实验室的“处女航”。

⑺ 2011年获得国家级奖励的科技成果多少项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分为:
(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二)国家自然科学奖;
(三)国家技术发明奖;
(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2011年国家科技奖励公告见此此网址:http://www.most.gov.cn/ztzl/gjkxjsjldh/国家科技部网站

⑻ 2011年重大科技成就有哪些

1、我国研制成功曙光—2000Ⅱ超级服务器。每秒可进行1100亿次运算,达到90年代末期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是国家863计划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重大成果。(人民日报1月29日)

2、我国自发光材料研发走在世界前列。其发光强度和持续时间比硫化物高30倍以上。(2月23日)

3、6月28日发射成功并正确进入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的“航天清华一号”微小卫星运行状况良好。它填补了我国微小卫星研制和我国赴境外发射航天器产品的空白,标志着我国微小卫星研制取得重大突破。(7月8日)
4,株洲诞生时速305公里电力机车。其动力车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总体的高集成化模块结构等十项国际先进水平的设计理念。(9月4日)
5,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10月31日凌晨0时02分在西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6,我首台类人型机器人亮相。有人类外观特征,可模拟人类行走与基本操作.

⑼ 新中国科技成就大事年表

1、两弹一星

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有原子弹的国家;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

2、神州五号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

它于2003年10月15日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将航天员杨利伟及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

这个飞船标志着中国成为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的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它标志着我国在航天技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3、神舟七号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988毫秒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神七上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

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能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

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

4、量子通讯卫星

2016年8月,中国科学家将发射世界首颗“量子卫星”,这有朝一日或许有助于建立一个极其安全的全球通信网络。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被正式命名为“墨子号”。

2016年8月16日,中国造量子卫星发射成功!

2016年8月16日01时40分,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导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墨子号”是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中首批确定立项研制的4颗科学实验卫星之一,它的成功发射和在轨运行,不仅将助力于我国广域量子通信网络的构建,服务于国家信息安全,还将开展对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的空间尺度实验检验,加深人类对量子力学自身的理解。

5、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017年11月5日,中国第三代导航卫星顺利升空,它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建造“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018年8月25日7时52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五、三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

北京时间19日晚22时07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37、38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中国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第13、14颗组网卫星。

在这两颗北斗导航卫星上,还首次装载了国际搜救组织标准设备,将为全球用户提供遇险报警及定位服务。

2019年5月17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四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两弹一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量子通讯卫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神舟五号飞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神舟七号

阅读全文

与2011年重大科技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
手机我的世界创造模式怎么去天堂 浏览:716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
工商局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浏览:685
创造力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866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 浏览:693
专利权的内容有哪几项 浏览: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