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2000字废物利用地小报告,急用!!,
为了实现废物资源化,许多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利用废物的政策和措施,如建立专业化的废物交换和回收机构,从事废物的直接有效应用。废物的处理和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人民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兴建了厕所积肥,印度等亚洲国家,自古以来就有利用粪便和垃圾堆肥的习俗。早在公元前3000至前1000年,古希腊米诺斯文明时期,就有将垃圾埋坑覆土的处理办法;18世纪,苏格兰大城市爱丁堡有将废物收集分类出售再用的记载。进入20世纪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例如100年前,美国80%的人口在农村,而现在80%的人口在城市;我国人口城市化的速度也在急剧加快,乡镇企业的兴起使非农业人口增加了。由于消费水平迅速提高,“三废”排放量日益加大,公害事件日多,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60年代中期以后,环境保护开始受到社会公众和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政府的重视,污染防治和废物利用技术迅速发展,大体形成一系列处理方法,成为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学的重要内容和基础。
7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法国和意大利等,由于废物放置场地紧张,处理费用高昂,石油危机的冲击使资源问题更加突出,日本科技界首先提出了“资源循环”概念,受到国际社会的注意,废物资源化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国家相继制定了有关法规,在立法上也可以看出由过去的消极处置转为积极利用的发展趋势。例如,美国1965年制定了废物处理法,1970年修订成《资源回收法》,1976年又修订为《资源保护再生法》,明确规定各种废物特别是固体废物不准任意弃置,必须作为资源利用起来。为了实现废物资源化,许多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利用废物的政策和措施,如建立专业化的废物交换和回收机构,从事废物的直接有效应用。美国环境保护局80年代初就在全国布置了200个废物交换点,设立了3000个回收中心。
欧洲一些国家自70年代开始至80年代大力发展了跨国的废物交换体系。德国化学工业协会最早着手与邻国奥地利、卢森堡、荷兰、比利时、丹麦等合作,签订了废物交换协议。西欧共同体商工委员会于1978年建立废物交换市场。北欧的瑞典、丹麦、芬兰和挪威建立了北欧废物交换所,促进了废物资源化的发展。
除了这些管理措施外,各国科技界还提出了许多废物利用的工艺,无论废气、废液还是废渣,均可在合适条件下转化为资源。例如城市垃圾中含有的大量有机物,经过分选和加工,可作为煤的辅助燃料,也可经高温分解制取燃料油;某些废液与废料混合,经微生物降解可制取沼气和优质肥料;废烟尘中可回收像锗这样的高价金属材料;废渣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已很普遍。
1972年中国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年6月5日至16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上提出“综合利用,化害为利”的环境保护工作方针,在1973年8月5日至20日北京举行的中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上得到确认,并写入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沿用至今,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实际上早在建国以来,我国从民间到各级政府都很重视废旧物资的综合利用。例如到1995年底,全国县级以上经营再生资源的公司(或称废品公司)有2800个,遍布城乡的回收网点有11.2万个,各种再生资源综合加工利用厂有1500多家,从业人员约73万。从1950年到1995年共回收各种废旧物资1775亿元,回收总量为3.5亿吨,包括冶金、化工、轻工、手工业等各行业的再生原材料,如废钢铁1.65亿吨,旧有色金属487万吨,各类陈旧化工原料1920万吨,废纸6300万吨,还有大量的可直接利用的旧物和身为无价之宝的历史文物。综合利用的效益是相当可观的,仅从1981年到1995年由回收的废渣、废液中提炼出的有色金属即达8.65万吨,产值100亿元;而从含金、银、铂族金属的废弃元件中就提炼出黄金4800千克、白银711吨、铂族金属1990千克。
废物的利用事业的确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人类是不会满足于已有的成果的。通常关于环境保护的思考多侧重于在废物业已产生之后对它们怎么处理,这是一种尾端治理思路,而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提出的是所谓“清洁生产”的新概念。在1990年10月的坎特伯雷(英国)会议上明确了这一概念的内容:清洁生产是对工艺和产品的预防性环境战略,旨在减少生产对人体和环境的风险;对于生产工艺,清洁生产着眼于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消除有毒原材料,并在一切排放物和废物离开工艺前,削减其数量和毒性;对于产品,清洁生产的战略重点是在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即从原材料收集开始到产品的最终处置,要尽量减小负面影响。
发展清洁生产的战略思想,对废物的利用或资源化是一个重大进步,它拓宽了环境保护的视野,促进了变尾端治理为生产全过程各环节的全方位管理。不过这是对新的工艺设计而言,而对地球上已积累的废物,其利用和资源化仍很艰巨,但即使这样,也仍须用清洁生产的思想作指导,以免产生二次污染和新的环境问题。
几乎在清洁生产概念提出的同时,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污染预防法案”,明确提出了预防污染这一概念。它虽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却是一个行动指南,详细说明了污染预防的体系和不同层次。它包括废弃物的清除、处理、回收、减少污染源和杜绝污染源。最后这项“杜绝污染源”代表了污染预防新概念的最终目标。这个法案标志着保护环境的新时期的开始,是继60年代以来化学污染治理的经验教训的产物,它是人们孕育出的一个“新化学婴儿”。90年代以来,这个“婴儿”受到各方的关注并给取了不少动听的名字,如:环境良性化学、原子经济学、对环境友善的化学、绿色化学等。最后美国环保局采用了绿色化学这一名称。1995年3月16日美国克林顿总统宣布制定“绿色化学挑战计划”,以推动各界合作进行化学污染预防和工业生态学研究,鼓励支持重大的创造性的科学技术突破,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化学污染源。这也把废物利用的观念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绿色化学是设计研究没有或只有尽可能小的环境负作用的,在技术上、经济上可行的化学品和化学过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环保局建立了专项基金,资助重要的有实用化前景的绿色化学研究课题。同年,美国还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这是化学化工领域内的惟一总统奖,以表彰在绿色化学研究和开发中有杰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1996年和1997年均有5个项目(优新合成路线、优新反应条件、更安全化合物的设计、小型企业、学术研究)获奖。
绿色化学不但有重大的社会、环境效益,而且是化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它的根本目的是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观点来重新审视和改革现有的整个化学和化工,因此,它是当代化学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无疑,也是废物利用和资源化研究的一个全新课题。
灰尘也有许多的用处,如果没有灰尘.那么许多的美丽的景就根本不可能出现了。
Ⅱ 怎样废物再利用做手工
当扑克已经不能用的时候,扔掉又可惜,你会怎么处理掉它呢?其实我们可以利用废弃的扑克牌折叠手工制作花瓶工艺品。下面和大家分享用扑克牌制作花瓶方法教程。
Ⅲ 废物利用
去抢吧吧你,,0分也让人帮你写论文
Ⅳ 哪些是废物利用的前世今生
(1)古代的废物利用
人类废物的处理和利用着有悠久的历史。我国人民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兴建厕所用来积肥。印度等亚洲国家,自古以来就有利用粪便和垃圾堆肥的习俗。早在公元前3000~公元前1000年,古希腊米诺斯文明时期,就有人应用埋坑覆土的办法处理垃圾。18世纪,苏格兰大城市爱丁堡有将废物收集分类出售再利用的记载。
进入20世纪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美国现在80%的人口在城市。在我国,人口城市化的速度也在急剧加快,乡镇企业的兴起使非农业人口正在迅速增加。由于人们消费水平的迅速提高,“三废”排放量日益加大,公害事件日趋增多,垃圾问题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环境保护开始受到社会公众和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政府的重视,污染防治和废物利用技术迅速发展,大体形成一系列处理方法,成为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学的重要内容和基础。
(2)现代的废物利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法国和意大利等发达国家,由于废物放置场地紧张,处理费用高昂,石油危机的冲击使资源问题更加突出。日本科技界首先提出了“资源循环”概念,受到国际社会的注意,废物资源化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国家相继制定了有关法规,在立法上也可以看出由过去的消极处置转为积极利用的发展趋势。例如,美国1965年制订了《废物处理法》,1970年修订成《资源回收法》,1976年又修订为《资源保护再生法》,明确规定各种废物特别是固体废物不准任意弃置,必须作为资源利用起来。为了实现废物资源化,许多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利用废物的政策和措施,如建立专业化的废物交换和回收机构,从事废物的直接有效应用。美国环境保护局80年代初就在全国布置了200个废物交换点,设立了3000个回收中心。
欧洲一些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80年代大力发展跨国的废物交换体系。德国化学工业协会最早着手与邻国奥地利、卢森堡、荷兰、比利时、丹麦等合作,签订了废物交换协议。西欧共同体商工委员会于1978年建立废物交换市场。北欧的瑞典、丹麦、芬兰和挪威建立了北欧废物交换所,促进了废物资源化的发展。
除了这些管理措施外,各国科技界还提出了许多废物利用的工艺,无论废气、废液还是废渣,均可在合适条件下转化为资源。例如:城市垃圾中含有的大量有机物,经过分选和加工,可作为煤的辅助燃料,也可经高温分解制取燃料油;某些废液与废料混合,经微生物降解可制取沼气和优质肥料;废烟尘中可回收像锗这样的高价金属材料;废渣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已很普遍了。
1972年中国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的“综合利用,化害为利”的环境保护工作方针,于1973年8月5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上得到确认,并写入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沿用至今,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实际上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从民间到各级政府都很重视废旧物资的综合利用。到1995年底,全国县级以上经营再生资源的公司(或称废品公司)有2800个,遍布城乡的回收网点有11.2万个,各种再生资源综合加工利用厂有1500多家,从业人员约73万。1950~1995年共回收各种废旧物资1775亿元,回收总量为3.5亿吨,包括冶金、化工、轻工、手工业等各行业的再生原材料,如废钢铁1.65亿吨,旧有色金属487万吨,各类陈旧化工原料1920万吨,废纸6300万吨,还有大量的可直接利用的旧物和身为无价之宝的历史文物。综合利用的效益是相当可观的,仅1981~1995年,由回收的废渣、废液中提炼出的有色金属达8.65万吨,产值100亿元;而从含金、银、铂族金属的废弃元件中就提炼出黄金4800千克、白银711吨、铂族金属1990千克。
(3)当前的废物利用
废物昨用事业的确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人类不会满足已有的成果。关于环境保护的思考多侧重于在废物业已产生之后怎么对它们处理,这是一种尾端治理思路。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提出“清洁生产”新概念。在1990年10月的坎特伯雷(英国)会议上明确了这一概念的内容:清洁生产是对工艺和产品的预防性环境战略,旨在减少生产对人体和环境的风险;对于和生产工艺,清洁生产着眼于节久原材料和能源,消除有毒原材料,并在一切排放物和废物离开工艺前,削减其数量和毒性;对于产品,清洁生产的战略重点是在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即从原材料收集开始到产品的最终处置,要尽量减小负面影响。
发展清洁生产的战略思想,对废物的利用或资源化是一个重大进步,它拓宽了环境保护的视野,促进了变尾端治理为生产全过程各环节的全言位管理。不过这是对新的工艺设计而言,而对地球上已积累的废物,其利用和资源仍很艰巨,即使这样,也仍然要用清洁生产的思想作指导,以免产生二次污染和新的环境问题。
几乎在清洁生产概念提出的同时,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污染预防案》,明确提出了预防污染这一概念。它虽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却是一个行动指南,详细说明了污染预防体系和不同层次。它包括废弃物的清除、处理、回收、减少污染源和杜绝污染源。最后这项“杜绝污染源”代表了污染预防新概念的最终目标。这个法案标志着保护环境新时期的开始,是继60年代以来化学污染治理的经验教训的产物,是人们孕育出的一个“新化学婴儿”。90年代以来,这个“婴儿”受到各方的关注并被赋予了不少好听的名字,如环境良性化学、绿色化学等。最后,美国环保局采用了绿色化学这一名称。1995年3月1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制订“绿色化学挑战计划”,以推动各界合作进行化学污染预防和工业生态学研究,鼓励支持重大的创造性的科学技术突破,从根本上减少用至杜绝化学污染源,这也把废物利用的观念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绿色化学是设计可研究没有或只有尽可能小的环境负作用的,在技术上、经济上可用的化学品和化学过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环保局建立了专项基金,资助重要的有实用化前景的绿色化学研究课题。同年,美国还设产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这是化学化工领域内唯一的总统奖,以表彰在绿色化学研究和开发中有杰出现献的单位和个人。1996年和1997年均有5个项目(优新合成路线、优新反应条件、更安全化合物的设计、小型企业、学术研究)获奖。
绿色化学不但有重大的社会、环境效益,而且是化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它的根本目的是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观点重新审视和改革现有的整个化学和化工。因此,它是当代化学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无疑也是废物利用和资源化研究的一个全新课题。
Ⅳ 废旧物品大改造我的创意:废旧物品:物品准备:制作过程:成果简介:我的感悟:家长
我女儿幼儿园的亲子运动会就是穿小动物的衣服,都是家长自愿的,为了孩子有个有意义的运动会,难忘的运动会,我们家长还商量很久的,为了孩子其实没那么在乎钱的
Ⅵ 关于废物利用的生活小常识
1、制小喷壶。有些饮料瓶的色彩鲜美,丢弃可惜,可用来做一个很实用的小喷壶。用废瓶子做小喷壶时,只要在瓶子的底部锥些小孔即可。
2、制量杯。有的瓶子(如废弃不用的奶瓶等)上有刻度,只要稍加工,就可利用它来做量标用。
3、使衣物香气袭人。用空的香水瓶、化妆水瓶等不要立即扔掉,把它们的盖打开,放在衣箱或衣柜里,会使衣物变得香气袭人。
4、擀面条。擀面条时,如果一时找不到擀面杖,可用空玻璃瓶代替。用灌有热水的瓶子擀面条,还可以使硬面变软。
5、除领带上的皱纹。打皱了的领带,可以不必用熨斗烫,也能变得既平整又漂亮,只要把领带卷在圆筒状的啤酒瓶上,待第二天早上用时,原来的皱纹就消除了。
6、护手表。将小塑料药瓶剪开,手表放在上面,用圆珠笔画下手表的形状后依样剪下,两边剪出穿表带的长形口子,将表带从口子中穿出,再从表的两端栓柱内通过,戴在手上,既平整、防汗,又不易脱落。
7、制漏斗。用剪刀从可乐空瓶的中部剪断,上部即是一只很实用的漏斗,下部则可作一只水杯用。
8、制筷筒。将玻璃瓶从瓶颈处裹上一圈用酒精或煤油浸过的棉纱,点燃待火将灭时,把瓶子放在冷水中,这样就会整整齐齐地将玻璃瓶切开了。用下半部做筷筒倒也很实用。
9、制风灯。割掉玻璃瓶底,插在竹筒做的灯座里即成。灯座的底上要打几个通风小洞,竹筒的底缘也要开几个缺口,这样把灯放在桌上,空气就能从缺口里进去。
10、制金鱼缸。粗大的玻璃瓶子,可以按照筷筒的方法做个金鱼缸。在下面的瓶塞上,装上一段橡皮管,不把金鱼捞出来,就可以给金鱼换水。
11、制吊灯罩。找一个大的、带瓶盖的、色彩艳丽的空酒瓶(如白兰地酒瓶等),割瓶子打磨光滑。在瓶子里装上吊灯头和灯泡,在原来的瓶盖上钻个孔,让电线穿过,拧上瓶盖。在瓶颈上套8厘米长的彩色塑料管。在瓶子中部贴上一圈金色的贴胶纸,就成了一盏美丽的吊灯了。
12、制洗发器。用塑料瓶可做一个齿形洗发器。将瓶子在其颈下面一点剪成两半,用剪刀修成锯齿形(锯齿尽可能地剪得尖一些)即可。
Ⅶ 关于废物利用
发展余地很大,中国当今很多废物都是扔掉,没有进行二次利用
Ⅷ 废物利用,收集方法
1/三角台历巧利用 可以将多余的或过期的三角桌历,用来收纳手链、项链、耳环、戒指等小饰品,不但摆放整齐,而且取用方便。 准备三角台历、名片盒、棉花或绒布、回形针,接着将项链、首饰挂在台历的活页孔上。如果是单个的坠饰,可穿上回形针来帮忙收纳。 在名片盒铺上绒布或棉花,就可以用来收纳耳环、戒指等小饰品。将名片盒放入台历三角立型处,简单的三角桌历就成为小饰品的收纳处了。 注意:手链、项链要分排挂,以免相互打结。另外两边名片盒也可以收纳回形针、图钉等小文具。 2/牛奶盒巧利用 喝完牛奶或是纸盒包装的饮料,不要把它丢掉,只要洗干净,就可以用它们来放置物品。 因为纸盒的大小一致,摆放也很容易。再加上利用表层特殊的PE塑胶膜,熨烫一下就可以将布粘在表层,装饰也很方便。若是用较长盒身的纸盒当基底,就能做出一排小抽屉,美观又实用。 准备牛奶盒(或饮料盒)、布料、熨斗、剪刀、刀片,接着将牛奶盒纸盒顶部切开,只留下四方形的盒身部分,之后利用熨斗熨烫,即可将布料固定于盒身。 注意:用熨斗使牛奶盒上的PE塑胶膜受热后,就能将布料附着在盒子上,但此方法只限用一次,撕下后再熨烫就无效了。 3/旧报纸充当垃圾袋 用几张旧报纸就可以保持垃圾桶干净。 准备旧报纸、橡皮筋,将报纸摊开,顶部折一折后,翻面。然后将垃圾桶倒放于报纸上,将报纸沿着垃圾桶卷起来,并将一端开口塞向另一端,以增加稳定性。用一条橡皮筋将报纸尾端绑起来,再将报纸往内塞即可。 只要别丢入太多汁液,或是尖锐的物品,这种环保垃圾袋用来丢纸屑、果皮、化妆棉等,都很不错。 报纸还具有可吸水的优点,可以保持垃圾桶干燥,这样就不需再多浪费一个塑胶袋,多出的塑胶袋通通资源回收,这是废物利用的好方法。 4/饼干盒变首饰盒 吃完的月饼盒或是饼干盒,利用里面的间隔可以用来存放首饰,比如耳环、项链等,既一目了然,又方便拿取。 5/旧衣服巧利用 很多人会将不想再穿或不能再穿的衣服扔掉,这样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如果扣子和扣眼完好,可以剪下来备用。做被罩、褥垫、靠背等需要开口的东西时,将剪下来的扣子和扣眼一边缝上一个,不仅利用了旧物又使取装里面的被、垫非常方便。 另外,破衣布可做抹布,也可以拼缝在一起,做冬季马桶上的垫圈,既干净又温暖,还省钱,一举多得。 6/巧手做牛奶盒间隔 为了解决抽屉里总是凌乱不堪这一问题,可以将喝完的牛奶空盒裁开来,放在抽屉里当间隔使用,尤其是大盒的牛奶空盒躺着裁开,用来放筷子、笔等长形物,妙用无比。 7/烟灰可用来除垢 人们都知道肥皂有洗涤效果,殊不知烟灰也具有同样的功效,如果家中有喜欢抽烟的人,不妨废物利用一下,一举两得。 用菜瓜布沾上水,再沾上一点烟灰,在油腻的盘子上刷一刷。用清水清洗,即可使盘子洁白如新。 因为烟灰加水溶解后形成碱性溶液,有分解油污的效果,细小的烟灰颗粒增加摩擦力,更易清洗油污。同理,只要是烧过的草木灰,都有这种效果,如木炭灰。 8/用空奶粉罐自制椅子 空奶粉罐可用来做小椅子,罐中还可放一些小杂物,可谓一举多得。 准备空奶粉罐3罐、瓦楞纸、防护垫、泡棉胶、传真纸轴、美工刀,接着将瓦楞纸裁成与奶粉罐同高,宽度则要能包围起三个奶粉罐。 将奶粉罐集中靠拢,中间插入传真纸轴,用瓦楞纸围住,可用泡棉胶或是胶带固定,做成椅座。然后将防护垫裁成与3个奶粉罐同样大小,再用泡棉胶圈在防护垫四周围边,再裁一圈瓦楞纸贴上,就形成一个盖子,可以盖在椅座上。 注意:若防护垫不够大,可拼贴组合,再裁切。 9/纸轴巧利用 保鲜膜、传真纸用完后的纸轴也有用途。做仰卧起坐时,用它压在小腹上,能帮助消除腹部赘肉,臀部夹紧,由下往上拉,有提臀效果,而放在脚底下踩,就是脚底按摩器了。纸轴还可做衣架。每当冬天来临时,要收藏衣服时就会感到头痛,一般人吊挂衣服都是用铁丝做成的细衣架。这种衣架,衣服挂久了会在两肩处留下类似折过的痕迹,当第二年要拿出来穿时,就必须再清洗、烫过一次,无意间又增加了工作的负担。这种问题便可以利用纸轴衣架来处理。
Ⅸ 502.7万个废弃牛奶盒“变身”环保座椅,废物利用可以避免哪些问题
502.7万个废弃牛奶盒“变身”环保座椅,废物利用可以避免哪些问题?废弃牛奶盒能够重新使用,对于社会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这对于我国环保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给大家具体说一下,朋友们可以参考:
通过上面这些分析,大家都能看到废物利用非常重要,既能够避免生活环境污染,也能够避免出现资源方面的浪费,这对于我国来讲意义非常重大。只要每一个人都有废物利用的好习惯,那么相信我国未来在经济领域,还会取得更大发展。
Ⅹ 废物利用的发展前景
废物的利用事业的确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人类是不会满足于已有的成果的。通常关于环境保护的思考多侧重于在废物业已产生之后对它们怎么处理,这是一种尾端治理思路,而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提出的是所谓“清洁生产”的新概念。在1990年10月的坎特伯雷(英国)会议上明确了这一概念的内容:清洁生产是对工艺和产品的预防性环境战略,旨在减少生产对人体和环境的风险;对于生产工艺,清洁生产着眼于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消除有毒原材料,并在一切排放物和废物离开工艺前,削减其数量和毒性;对于产品,清洁生产的战略重点是在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即从原材料收集开始到产品的最终处置,要尽量减小负面影响。
发展清洁生产的战略思想,对废物的利用或资源化是一个重大进步,它拓宽了环境保护的视野,促进了变尾端治理为生产全过程各环节的全方位管理。不过这是对新的工艺设计而言,而对地球上已积累的废物,其利用和资源化仍很艰巨,但即使这样,也仍须用清洁生产的思想作指导,以免产生二次污染和新的环境问题。
几乎在清洁生产概念提出的同时,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污染预防法案”,明确提出了预防污染这一概念。它虽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却是一个行动指南,详细说明了污染预防的体系和不同层次。它包括废弃物的清除、处理、回收、减少污染源和杜绝污染源。最后这项“杜绝污染源”代表了污染预防新概念的最终目标。这个法案标志着保护环境的新时期的开始,是继60年代以来化学污染治理的经验教训的产物,它是人们孕育出的一个“新化学婴儿”。90年代以来,这个“婴儿”受到各方的关注并给取了不少动听的名字,如:环境良性化学、原子经济学、对环境友善的化学、绿色化学等。最后美国环保局采用了绿色化学这一名称。1995年3月16日美国克林顿总统宣布制定“绿色化学挑战计划”,以推动各界合作进行化学污染预防和工业生态学研究,鼓励支持重大的创造性的科学技术突破,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化学污染源。这也把废物利用的观念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