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编录方法
【钻探原始地质编录】是对钻探取得的岩矿心进行观察,并对观察过程及揭示的地质现象进行真实、准确的记录,地质编录过程应随钻孔施工进度在钻探施工现场及时进行,在预计见矿的位置,编录人要及时跟踪指导,确保钻探质量。在编录前,编录人员应详细检查回次进尺、孔深校正、弯曲度测量、简易水文观察等原始数据是否齐全、准确。此外,编录人员还需对样品采样数据、送样数据、分析结果数据进行详细记录、检查、整理。最后,编录人员还需重点做好钻孔资料整理,编制钻孔柱状图。可见,在整个钻探地质编录过程中,需采集、整理的数据较多,不仅包含地质编录人员自己记录、检查、整理的数据,还包含工程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记录的各类原始班报表。
㈡ cryptographic sevice是什么意思
Cryptographic Services 服务提供计算机的密钥管理服务。Cryptographic Services 实际上由三种不同的管理服务组成:
• 编录数据库服务。此服务添加、删除和查找目录文件,这些文件用于对操作系统中的所有文件进行签名。Windows 文件保护 (WFP)、驱动程序签名和安装都使用此服务来验证签名文件。在安装期间无法停止此服务。如果服务在安装之后停止,它将根据需要再启动。
• 受保护的根服务。此服务添加和删除受信根证书颁发机构的证书。该服务可在显示的服务消息框中提供证书名称和指纹。如果单击“确定”,证书将添加至或从受信任的根颁发机构的当前列表中删除。只有“本地系统”帐户有列表的写入权限。如果此服务停止,当前用户将无法添加或删除受信任的根证书颁发机构证书。
• 密钥服务。此服务允许管理员以本地计算机帐户的名义注册证书。该服务提供注册所需的若干功能:枚举可用证书颁发机构、枚举可用计算机模板,在本地计算机上下文中创建并提交证书请求的能力,等等。只有管理员可使用本地计算机帐户身份进行注册。密钥服务还允许管理员为计算机远程安装个人信息交换 (PFX) 文件。如果此服务停止,自动注册将无法自动获取默认的计算机证书集。
Cryptographic Services 服务在默认情况下已启用并自动启动。如果该服务停止,前面段落中提到的管理服务将无法正常运行。
㈢ 哪里有招聘编录员的
现在专门搞编录的老汉子少,大都是学生,所以第一次直接找老师介绍是最好,自己搞个半年混个脸熟自然就有私人老板或者单位联系你了,到时候不想搞都烦死你
㈣ 岩土勘察野外编录员主要是做什么的需要掌握哪方面的知识求学长学
从事野外编录真的很少遇到你这样的情况,一般都是勘察结束当天就给结算了。如果不能马上结算,起码给你打个条子吧,还是以后尽量注意吧,找些信用好的单位或个人。
㈤ 编录流程
【钻探数字地质编录】的实质是按照原始编录数据表的要求完成各类数据的采集,其主要编录流程如图6.2所示。
按照该地质编录流程,在【钻探地质编录】功能模块(图6.3)中,用户可逐个调用右键【菜单栏】或【工具栏】中的菜单项,执行相应的功能,即可开展钻探数字地质编录任务。
第1步:新建钻探工程
首先利用【钻探工程管理】新建工程,之后利用【钻探工程管理】对工程信息进行管理与维护,如图6.4所示。在该对话框中录入工程的基本信息后,单击【添加】即可新建一个钻探工程(J11-1ZK0801)。
第2步:钻探数据交换
首先利用【钻探数据交换】将新建工程(J11-1ZK0801)导出到平板电脑中,并在野外完成数据采集,之后再利用该功能将工程数据导回到笔记本电脑中,从而实现数据交换,如图6.5所示。若利用笔记本电脑采集数据,则可跳过该步骤。
图6.1 钻探地质编录自动成图
图6.2 钻探地质编录流程
图6.3 钻探地质编录菜单栏及工具栏
图6.4 坑探工程管理
第3步:回次记录
主要利用【钻探回次管理】对话框(图6.6)对钻探回次进行管理与维护,填入回次记录后,点击【添加】图标按钮,即可添加一个回次(到序排列)。
图6.5 钻探数据交换
图6.6 钻探回次管理
第4步:孔深验证
主要利用【钻孔孔深验证】对话框(图6.7)对孔深验证记录进行管理与维护,录入孔深验证数据后,点击【添加】图标按钮,即可添加当前孔深验证记录。
第5步:斜度测量
主要利用【钻探测斜管理】(斜度测量)对话框实现对钻孔测斜数据的管理与维护,根据工程进度,适时将钻孔测斜数据录入数据库,如图6.8所示。
第6步:斜度校正
主要利用【钻探测斜管理】(斜度校正)对话框实现对钻孔测斜数据的校正,按照测斜次序依次对测斜数据进行校正,如图6.9所示。
第7步:岩层分层
首先,在【钻探编录菜单】(图6.3)中点击【钻探岩层管理】菜单项,弹出如图6.10所示的对话框,之后在对话框中依次录入工程揭露岩层的分层数据,并点击【添加】图标按钮,完成岩层分层。
图6.7 孔深验证管理
图6.8 钻探测斜管理(斜度测量)
图6.9 钻探测斜管理(斜度校正)
首先,在【钻探岩层管理】对话框(图6.10)中选择一个岩层,并点击【岩性描述】标签页,可切换到如图6.11所示的对话框。岩性结构化数据,以及岩性描述内容可直接录入,也可通过调用岩性库,实现岩性快速录入。
图6.10 钻探岩层管理(岩层分层)
图6.11 钻探岩层管理(岩性描述)
接着,在图6.11所示的对话框中点击【选择】图标按钮,即可调出如图6.12所示的【矿区岩性库管理】对话框。
之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已建立的岩性(破碎蚀变千枚岩),并点击【选择】图标按钮,则【矿区岩性库管理】对话框自动关闭,同时将选择的岩性内容自动填充到如图6.11所示的对话框中,以方便用户进行岩性描述。
最后,对当前的岩性描述内容进行修改与补充完善,并点击【修改】按钮即可将数据存入数据库。后续的岩性二次描述内容,换行描述即可。
第9步:样品采集
首先,在【钻探编录菜单】(图6.3)中点击【钻探样品管理】菜单项,弹出如图6.13所示的【钻探样品管理】对话框。
图6.12 矿区岩性库管理
图6.13 钻探样品管理(样品登记)
钻探样品采集分【样品登记】与【现场采样】两种方式,二者之间的数据换算关系正好相反。其中:【样品登记】主要用于在室内对样品数据进行录入,依据样品理论采样位置来计算样品在岩心上的实际量取数据;【现场采样】主要用于在野外现场采样时对样品数据进行录入,依据样品在岩心上的实测数据来计算样品的理论采样位置。现场采样对话框如图6.14所示。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种样品采集方式,在该对话框中依次录入当前工程的全部样品,并点击【添加】按钮,完成全部样品数据的采集。样品【厚度换算】主要在室内数据整理时完成,如图6.15所示。
样品【分析结果】主要在【送样批次管理】(第8章)中进行批量录入,这里只能对样品分析结果进行浏览,如图6.16所示。
第10步:影像采集
在【钻探编录菜单】(图6.3)中点击【钻探影像管理】菜单项,弹出如图6.17所示的【钻探影像管理】对话框,填写影像资料基本信息后,点击【导入】功能按钮,选择并导入相应的影像文件,之后点击【添加】图标按钮,将数据存入数据库,完成影像数据采集。
图6.14 钻探样品管理(现场采样)
图6.15 钻探样品管理(厚度换算)
图6.16 钻探样品管理(分析结果)
图6.17 钻探影像管理
第11步:水文观测
在【钻探编录菜单】(图6.3)中点击【简易水文观测】菜单项,即可弹出【简易水文观测】对话框。进行工程水文观测时,需主要开展【水位观测】和【冲洗液观测】两项内容。
【水位观测】主要用于实现对水位观测数据的管理与维护,用户根据实际数据填写水位观测记录,如图6.18所示。
图6.18 简易水文观测(水位)
【冲洗液观测】主要用于实现对冲洗液观测数据的管理与维护,用户根据实际数据填写冲洗液观测记录,如图6.19所示。
第12步:封孔记录
在【钻探编录菜单】(图6.3)中点击【钻孔封孔管理】菜单项,即可弹出【钻孔封孔管理】对话框,如图6.20所示。根据实际封孔情况,分别记录钻孔起止位置、封孔材料、用量、封孔要求,以及地质与水文情况等内容。
图6.19 简易水文观测(冲洗液)
图6.20 钻孔封孔管理
第13步:钻孔结构管理
在【钻探编录菜单】(图6.3)中点击【钻孔结构管理】菜单项,即可弹出【钻孔结构管理】对话框,如图6.21所示。该功能主要用来录入钻孔结构,这些数据可用于自动绘制钻孔柱状图中的钻孔结构。
第14步:遗留物件管理
在【钻探编录菜单】(图6.3)中点击【遗留物件管理】菜单项,即可弹出【遗留物件管理】对话框,如图6.22所示,该功能主要用于记录遗留物件。
第15步:任务派遣管理
在【钻探编录菜单】(图6.3)中点击【遗留物件管理】菜单项,即可弹出【任务派遣管理】对话框,如图6.23所示。
首先,在对话框中选择相应的文档,录入选定的任务派遣单,并点击【编辑】功能按钮,即可调用WORD程序打开对应的文档模板,如图6.24所示。
图6.21 钻孔孔径管理
图6.22 钻孔孔径管理
图6.23 钻探任务派遣
图6.24 调用WORD 打开任务派遣单
之后,在该文档模板中补充完善并保存所填写的内容;
最后,将任务派遣单打印输出,并由相关责任人签字后存档保存。
第16步:绘制柱状图
在【钻探编录菜单】(图6.3)中点击【编录与柱状图】菜单项,即可弹出【钻探地质编录与钻孔柱状图成图】对话框。该对话框中主要包括【回次表设置】、【岩层表设置】、【样品表设置】和【其他表设置】四个标签控件,分别用来浏览相应数据,并设置各自的表头参数,如图6.25~图6.28所示。
在【钻探地质编录与钻孔柱状图】对话框中,用户选择制图比例尺后,直接单击【绘图】功能按钮,即可自动绘制钻探地质编录或钻孔柱状图。其中,表头设置通常在每个矿区设置一次即可。
第17步:填充岩性花纹
后续岩性花纹填充主要利用MAPGIS或SECTION 软件来完成。
第18步:钻探地质小结
在【钻探编录菜单】(图6.3)中点击【钻探地质小结】菜单项,即可弹出如图6.29所示的【钻探地质小结】对话框。
图6.25 钻探地质编录与钻孔柱状图对话框(回.次表设置)
图6.26 钻探地质编录与钻孔柱状图对话框(岩层表设置)
图6.27 钻探地质编录与钻孔柱状图对话框(样品表设置)
图6.28 钻探地质编录与钻孔柱状图对话框(其他表设置)
图6.29 钻探地质小结
第19步:钻探质量验收
在【钻探编录菜单】(图6.3)中点击【钻探质量验收】菜单项,即可弹出【钻探质量验收】对话框。该对话框中主要包括【岩矿心采取率】、【孔深—弯曲度】、【水文—班报】、【封孔—其他】和【钻孔质量验收】五个标签控件。
【岩矿心采取率】对话框如图6.30所示,主要用于对岩矿心采取率指标进行考核。程序自动统计岩矿心采取率,据此对岩矿心采取率进行质量评定。
图6.30 钻探质量验收(岩矿心采取率)
【孔深—弯曲度】对话框如图6.31所示,主要用于对钻孔孔深验证与钻孔弯曲度指标进行考核。程序自动统计孔深验证与弯曲度校正的实测次数,编录人员输入应测次数后,依据超差情况,对孔深验证与弯曲度测量情况进行质量评定。
【水文—班报】对话框如图6.32所示,主要用于对钻探简易水文观测与原始班报表指标进行考核。程序自动统计简易水文观测次数,编录人员录入简易水文观测应测次数,以及原始班报表、岩心签和残留岩心的记录次数与合格次数,依据各项指标的合格率,分别对简易水文观测与原始班报表进行质量评定。
图6.31 钻探质量验收(孔深—弯曲度)
图6.32 钻探质量验收(水文—班报)
【封孔—其他】对话框如图6.33所示,主要用于对钻孔封孔、钻孔结构和孔内遗留物件等指标情况进行考核与质量评定。
图6.33 钻探质量验收(水文—班报)
【钻孔质量验收】对话框如图6.34所示,主要用于对钻探岩矿心采取率、斜度测量、孔深验证、简易水文观测、原始班报表、封孔记录等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定与验收。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填写矿区、地质、工程,以及单位验收意见。
图6.34 钻探质量验收(钻孔质量验收)
第20步:钻探资料检查
钻探数据采集完成后,既可利用【数字地质编录系统】中,也可利用【地质报表输出系统】对原始数据进行检查,对于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及时进行修改,并做好检查记录。在【钻探编录菜单】(图6.3)中点击【钻探资料检查】菜单项,弹出如图6.35所示的【钻探资料检查】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录入相应的检查记录,点击【添加】即可。
图6.35 钻探资料检查
第21步:钻探资料验收
在【钻探编录菜单】(图6.3)中点击【钻探资料检查】菜单项,可弹出如图6.36所示【钻探资料验收】对话框。室内数据整理完毕之后,需对工程全部原始资料进行检查验收,并利用该功能填写钻探原始资料检查验收情况。
图6.36 钻探资料验收
至此,完成了整个钻探地质编录流程。在实际工作中,钻探工程施工周期相对较长,编录人员需随时跟踪指导,及时开展地质编录任务,确保钻探质量。这种情况下,需在野外不断重复第3步到第11步之间的操作。
㈥ 原始地质编录的概念与内容
1. 原始地质编录的基本概念
地质人员到现场对各种探、采工程所揭露的矿体及各种地质现象进行仔细观察,并用图表和文字将矿体特征和各种地质现象如实素描和记录下来的整套工作,称原始地质编录工作。它是收集第一手地质资料的基本的方法。所收集的资料是编制各种综合地质图件的基础,是进行综合研究的前提,也是评价矿床的重要依据。原始地质编录具体包括地质测量、实测剖面、坑探工程地质编录和钻孔地质编录。
2. 原始地质编录的基本内容
原始地质编录包括现场编录和整理两部分。①现场编录,指在野外现场,编录人员用适当的信息记录手段,保留下来的宏观和微观地质现象的记录; ②整理,指在室内,编录人员根据野外测量结果和采集的标本、样品的鉴定及测试数据,对现场编录的内容进行修正、补充、制图、制表、整饰和归档的过程。
㈦ 武汉工程地质编录员证怎么补办
摘要 如果你的施工员Z丢失,可以在县级建设机关申请补发,填写补发申请表,然后由县级建设机关逐级上报,在省级建设机关补发即可。
㈧ 铁路勘查编录员是干什么的
铁路勘察编录员的工作就是勘察这些铁路的正常使用,一般信箱这种必须要边路的,这样才可以
㈨ 岩土勘察编录员
编录员每天必须到工地,对工人做好技术安全交底。对钻出的岩心及时规范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