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博士学位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国家规定,申请博士学位的人员应已获得硕士学位,并在获得硕士学位后工作五年以上(含五年)。申请人应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领域做出成绩,在申请学位的学科领域,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独立发表过四篇以上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或出版过高水平的学术著作,其科研成果获得过省、部级以上奖励。
这些要求都是申请博士学位的基本条件,任何人申请博士学位时,都必须具备。
② 博士研究生入学第一年就完成了毕业所需的发表论文要求是怎样的体验
入学第一年的博士就完成了毕业所要求的论文发表体验就是:再也没有借口推脱导师给安排的“额外”工作了,距离延期不远了。
博士阶段不是满足发两篇小论文就能顺利毕业的,说到底,是要满足导师对你的要求才能顺利毕业。导师对你的要求是什么呢,就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博士圈一直流传这样的话,要想博士毕业早,不多不少刚刚好。什么意思?你博士读的糟糕,发不出文章,想早毕业不可能。你博士读的好,文章发的多,导师能让你早早的跑掉吗?肯定把你留下做项目,继续输出。所以,以为早早的满足毕业要求就能高枕无忧,别天真了。
读博早满足毕业要求,不会出现想象中的那种美好体验,只是会有更多的挑战和更多的要求。当然,对于自我要求高,追求卓越的优秀博士来说,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不是高枕无忧的谋划。
发表论文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
读博士需要有自己的研究成果,对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分享,就是编写发表论文的过程。所以撰写科学论文首先还是自己,要在自己的学术领域有专长,有研究成果。
只要我们的博士研究方向,选择是符合自己的专长,自己有能力在就是自己的研究方向上独立搜集资料,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并且能够通过科学的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见解是正确的。
这样的研究成果,一定可以发表高水平的科学任务,所以撰写科研论文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
③ 考南师大博士,其中科研成果成绩的评定标准是怎样的60分有何要求
南师大比较看重考生的科研成果。科研成绩所占比重超过50%,具体数字可版能各个专业有所不同。
所有权发表的论文按照等级和文章质量进行评分,并且按照上面所说的这个比重计入总分。具体评分规则是:省级期刊60分-70分,核心期刊70分-80分,权威期刊80分-90分。多篇论文的情况下,以最高得分为本人的科研成果分。同等条件下,高等级的论文越多越好。
有过来人经验,手中没有三篇核心,报考南师大是比较吃亏的。
④ 博士期间毫无或几乎无科研成果是一番怎样的体验
大概就是一开组会就肯定被骂得狗血淋头,任何时候在导师都胆战心惊大气不敢出,任何时候讨论到谁谁谁又发表了什么什么文章的时候就不自主地把头埋低点……
⑤ 博士申请条件
一、基础条件
1 、优秀的 GPA
申请美国博士 GPA 最低要在 3.0 以上,想申请到全额奖学金的话, GPA 需要在 3.5 以上。
2 、优秀的 GRE/GMAT/LSAT/MCAT 和 TOEFL 成绩
虽然很多美国大学对入学考试成绩的要求不太高,但是随着申请人数的逐年增长,成绩越高的学生越占有优势,因此大家一定要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认真准备入学考试,争取考出最理想的水平。
TOEFL 考试只为母语为非英语国家的学生而设置,通常需要达到 100 分以上,才比较保险。 GMAT 考试用于申请美国的商学院, LSAT 考试用于申请美国法学院的 J.D. 学位, MCAT 考试用于申请美国的医学院,每所学院对学生的成绩要求各不相同,不过学生的成绩需要超过最低录取分数线 10 分以上才比较保险。
3 、具备高水平的研究能力
美国大学希望将博士生培养成为在研究领域内的最顶尖、最前沿的人才,所以申请者必须要具备很强的、独立自主的科研能力。
美国的博士学习非常辛苦,不仅课业量大,而且每周要交一篇小论文,每月要交一篇大论文,相信对于绝大多数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学生来说,只有每天起早贪黑的搞设计、做实验才可能完成学业任务,科研能力很强的学生或许还轻松些;导师在录取每一名学生前都要对学生的学术能力进行考察,学生要提出自己独到的学术观点,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阅读教授的论文著作,多进行相关的科研实验,才能形成自己的一套学术观点,此外教授还要知晓学生是否在世界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过文章及文章发表的篇数,通过这些来了解学生的科研能力。
二、合理的学校定位
博士申请中,选择院校时,综合排名并不是最重要的,专业排名才是最重要的。因为读博士的目的就是要成为在研究领域内的顶尖人才,所以学校专业的知名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你未来的学术程度,当然越是专业排名靠前的学校越难申请,同学们在选择时还是要慎重考虑。
三、合适的套磁沟通
在申请奖学金时,与导师的沟通至关重要,学生在递交申请材料后,导师如果认为你的背景不错就会主动给你回邮件,在沟通时还是结合专业,从学术上出发,如果你的学术观点让教授很满意的话,应该能申请到全额奖学金。
四、文书材料的亮点突出
个人陈述是充分展现自身优势的平台,但是大家在撰写时也要注意字数不
⑥ 学士 硕士 博士的学术要求区别是什么
区别如下:
学士是高等教育本科阶段授予的学位名称,大体可依学科类别分为理学学士、工学学士、文学学士、社会科学学士等。有些院校会提供衔接学士课程,予副学位课程毕业生升读。
硕士是一个介于学士及博士之间的研究生学位,拥有硕士学位者通常象征具有对其专注、所研究领域的基础的独立的思考能力。在教育方式上,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其中全日制硕士主要通过拥有各高等院校举办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来进行招生,非全日制硕士主要是指在职研究生。在学位划分上,主要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两种。
博士是对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的称呼,同样也可用来称呼已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主要通过具有博士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来进行招生。招收与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单位既有拥有硕士点的高等院校,也有相关科研机构。
⑦ 同济大学博士毕业要求发几篇SCI或者EI,有没有其他什么要求
公开发表1篇学术论文;或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排名前3名)等要求。
申请博士学位者,应以第一作者(包括导师第一作者,申请者为第二作者)或国际学术期刊的通讯作者,且申请人署名单位为同济大学,至少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1篇学术论文。“公开发表的论文”是为在国内外有正式刊号的期刊或有正式刊号的会议论文集。
学位论文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三等奖及以上奖项的(有申请者个人获奖证书,获奖单位署名同济大学),或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排名前3名),相当于前述1篇论文。同等学力申请学位参照此规定执行,申请专业学位者按有关规定执行。
(7)博士学术科研成果要求最低扩展阅读:
同济大学博士毕业的相关要求规定:
1、申请理学、医学学科门类博士学位者,应有1篇论文发表在SCI或SCIE收录期刊源上,或已被SCI或SCIE检索(或有2篇发表在EI收录期刊源上,或被EI检索 )。
2、申请工学学科门类博士学位者,应有1篇论文发表在SCI、SCIE、EI收录期刊源上,或已被SCI、SCIE、EI检索。
3、申请哲学、法学、文学、管理学学科门类,及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者,应有1篇学术论文发表 SSCI、A&HCI、CSSCI 期刊源上,或全国性学科专业指导机构认定的学术期刊上。
⑧ 博士研究生论文发表的要求
复旦大学日前出台规定,从2011年入学的三个院系所开始试点,硕士生无须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博士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文章(原为3篇)即可毕业,一改多年来实行的一定要在核心期刊发文章才能毕业的规定。我想就自己十多年从事研究生培养、多年从事《敦煌学辑刊》编辑的经验,对此发表一点看法。编辑不胜其扰
我的观点是,首先,最好不要将在校期间是否发表学术论文作为研究生毕业的硬性规定;其次,博士生和硕士生不要用统一尺度要求,博士生可以将发表学术论文作为毕业条件之一,硕士生最好不要求发表论文。
硕士生一般研究水平不高,撰写的学术论文多为概论性或者综述性的,很难进入学术圈关于学术前沿问题的探讨,也有许多论文是重复性研究,将他人研究成果进行二次加工后发表者不乏其人。作为期刊编辑不胜其扰。因为,第一,要对很多论文进行甄别,看其是否已经发表过;第二,考察研究成果是否有雷同现象;第三,核查学术观点和论文内容有无抄袭现象。多数人情稿就是从这个层次来的,有些硕士生凑合出一篇论文,害怕发不了,就将导师名字挂上,有些告诉导师,还有很多没有告诉导师,对编辑造成误导,使得他们既担心淹没一个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同时又害怕陷入抄袭门中纠缠不清。学术杂志成博士生培养者
目前各个学校对此标准不一,有权威期刊要求,也有核心期刊要求。兰州大学原先要求必须在权威期刊发表,以历史学为例,就是《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考古学报》,后来增加《中国史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又规定在以上权威期刊发表1篇或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最近又改为,在CSSCI来源期刊各大类的前60%发表3篇或者前30%发表1篇。我认为这是不合理的,实际上无形中将博士生培养权给了各杂志的编辑们。
博士生能否毕业取决于学位论文的撰写水平,而不是发表论文杂志的级别,最好的做法是不要拘泥于级别,在送审博士论文的同时或之前将博士生在校期间的学术成果送审,只要达到标准就可以,甚至一些好的博士学位论文,没有前期发表成果,通过严格的送审程序,照样可以毕业。人才培养是老话题
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取决于导师指导水平、博士生的悟性和单位学术氛围。导师指导水平是第一位的,指导水平不是导师的研究水平,很多专家很优秀,却指导不出像样的博士生,当然,没有水平的导师绝对指导不出优秀的博士。另外,理科的实验室模式不能用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文科导师和博士生的关系只能是师生关系,绝不能像理工科那样是老板和员工的关系,成果也不能混在一起署名。
导师是博士生进入该领域的引路人,导师将以最短的时间引导博士生进入该学科前沿领域,根据学生的研究水平、能力和知识领域制定一个研究课题。导师要善于发掘博士生的潜质,做到身教、言教一致,鼓励优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博士生的悟性和用功程度也是培养关键,没有悟性的博士生很难培养,而有悟性不用功的博士生也培养不出高水平。悟性是博士生创新的基本条件,用功是博士生培养的最低要求。让他们融压力、动力和信心为一体,这样不需要硬性要求,也会产出优秀成果。
⑨ 研究生考博士需要什么条件
研究生考博士需要参加学校的博士研究生考试,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为例,其博士研究生的条件为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已获得国家承认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3、国家承认的应届硕士毕业生。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使用方法:
应在申请人通过全部课程考试后的一年内完成。学位授予单位应指定博士生指导教师对申请人的论文进行必要的指导。申请人提交的博士学位论文,应是在工作实践中由本人独立完成的成果,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以上内容参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⑩ 国家规定博士论文基本上要在多少字以上
国家没有硬性规定博士论文的字数,不同学校所规定的博士生毕业论文的字数要求不同,以河南大学2019年上半年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要求为例:
学位论文主体部分(不包括参考文献)的字数:
自然科学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5万字;文科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8万字;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2万字;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1.5万字。
(10)博士学术科研成果要求最低扩展阅读:
博士论文类型的分类:
1、专题型
这是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
2、论辩型
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
3、综述型
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
4、综合型
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
河南大学研究生院-2019研究生论文学位授予通知
网络-博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