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土地确权成果

土地确权成果

发布时间:2022-01-13 02:57:11

① 土地确权是什么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是指对家庭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和其他承包方式承包的土地确权登记颁证。
家庭承包土地的确权登记颁证,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规定,由区县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对家庭农户承包土地的地块、面积、空间位置等信息及其变动情况记载于登记簿,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以进一步明确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各项权益。这是此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重点。
其他承包方式承包的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家庭承包以外的其他承包经营土地的地块、面积、空间位置等信息及其变动情况记载于登记簿,经区县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予以确认土地承包的权益。其他承包方式承包的土地确权登记颁证需由当事人提出申请,经县级土地承包管理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进行严格审核后,符合法律规定的,可参照家庭承包经营方式予以登记颁证。对境外企业、组织和个人租赁农村集体土地的,暂时不予登记。

②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哪些测绘成果

山东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结束后,应提交以下成果资料:

文字成果
1、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及数据库建设技术设计书
2、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及数据库建设工作报告
3、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及数据库建设技术报告
4、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及数据库建设质量检查报告

图件成果
1、地籍图分幅接合表
2、村庄地籍图
3、宗地图

调查及登记表册成果
1、土地权属面积统计表:包括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未确权登记宗地(含有争议宗地)及国有土地权属面积统计表(县、乡、村三级)。
2、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汇总表:包括村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汇总表、村辖区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汇总表。
3、土地登记资料成果:土地登记申请表及有关权源文件,土地登记审批表,土地登记申请审核情况公告(存根和照片),土地登记卡、归户卡、土地证书签收簿,宗地图(界线相邻各方签字盖章)、坐标册等资料。

数据成果
1、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原始记录
2、控制点及界址点成果表
3、面积成果表、面积统计表、面积计算的原始资料
4、宗地面积汇总表
5、村庄土地分类面积统计表

数据库成果
农村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地籍调查数据、登记数据等。

③ 什么是土地确权

您好:
土地确权是指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确认、确定,简称确权,也是依照法律、政策的规定确定某一范围内的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的隶属关系和他项权利的内容。
每宗地的土地权需要经过土地登记申请、地籍调查、核属审核、登记注册、颁发土地证书等土地登记程序,才能得到最后的确认和确定。确权的狭义含义是指在土地登记过程中的权属审核阶段对土地权属的来源、权属性质的确认。根据中国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确认、确定的有关规定和当前土地管理实践的要求,确权也是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包括制定和完善确定土地权属方面的法规和政策,处理土地权属争议和办理土地权属的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等。土地权属确定的原则有依法原则、充分考虑历史背景的原则、土地所有权的单向流动原则。
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
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农办(农工部、农委、农工委、农牧办)、财政厅(局)、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财务局、农业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
一、明确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范围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是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使用权等土地权利的确权登记发证。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包括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要覆盖到全部农村范围内的集体土地,包括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农用地和未利用地,不得遗漏。
二、依法依规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登记办法》、《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等有关法律政策文件以及地方性法规、规章的规定,本着尊重历史、注重现实、有利生产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原则,在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以及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基础上,依法有序开展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依据的文件资料包括:人民政府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处理决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调解书;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当事人之间依法达成的协议;履行指界程序形成的地籍调查表、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等地籍调查成果;法律、法规等规定的其他文件等。
三、加快农村地籍调查工作
各地应以“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为原则,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等相关技术规定和标准,充分利用全国土地调查等已有成果,以大比例尺地籍调查成果为基础,查清农村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面积和用途(地类)等,按照统一的宗地编码模式,形成完善的地籍调查成果,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提供依据。同时,要注意做好变更地籍调查及变更登记,保持地籍成果的现势性。
凡有条件的地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地籍调查应采用解析法实测界址点坐标并计算宗地面积;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为基础,核实并确定权属界线,对界址走向进行详细描述,采用图上量算或数据库计算的方法计算宗地面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图和地籍图比例尺不小于1:10000。牧区等特殊地区在报经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同意后,地籍图比例尺可以放宽至1:50000。
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籍调查,应采用解析法实测界址点坐标和计算宗地面积,宗地图和地籍图比例尺不小于1:2000。使用勘丈法等其他方法已发证的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在变更登记时,应采用解析法重新测量并计算宗地面积。
四、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到每个具有所有权的农民集体
确定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遵循“主体平等”和“村民自治”的原则,按照乡(镇)、村和村民小组农民集体三类所有权主体,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到每个具有所有权的农民集体。凡是村民小组(原生产队)土地权属界线存在的,土地应确认给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发证到村民小组农民集体;对于村民小组(原生产队)土地权属界线不存在、并得到绝大多数村民认可的,应本着尊重历史、承认现实的原则,对这部分土地承认现状,明确由村农民集体所有;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所有权应依法确认给乡(镇)农民集体。
属于村民小组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由其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小组依法申请登记并持有土地权利证书。对于村民小组组织机构不健全的,可以由村民委员会代为申请登记、保管土地权利证书。
涉及依法“合村并组”的,“合村并组”后土地所有权主体保持不变的,所有权仍然确权给原农民集体;“合村并组”后土地所有权主体发生变化、并得到绝大多数村民认可的,履行集体土地所有权变更的法定程序后,按照变化后的主体确定集体土地所有权,并在土地登记簿和土地证书上备注各原农民集体的土地面积。
涉及依法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的,原则上应维持原有土地权属不变;依法调整土地的,按照调整协议确定集体土地权利归属,并依法及时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
对于“撤村建居”后,未征收的原集体土地,只调查统计,不登记发证。调查统计时在新建单位名称后载明原农民集体名称。
在土地登记簿的“权利人”和土地证书的“土地所有权人”一栏,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按“хх组(村、乡)农民集体”填写。
五、依法明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代表
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受本农民集体成员的委托行使所有权;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没有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乡(镇)集体土地所有权由乡(镇)政府代管。在办理土地确权登记手续时,由农民集体所有权主体代表申请办理。
集体经济组织的具体要求和形式,可以由各省(区、市)根据本地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依法确定。
六、严格规范确认宅基地使用权主体
宅基地使用权应该按照当地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面积标准,依法确认给本农民集体成员。非本农民集体的农民,因地质灾害防治、新农村建设、移民安置等集中迁建,在符合当地规划的前提下,经本农民集体大多数成员同意并经有权机关批准异地建房的,可按规定确权登记发证。已拥有一处宅基地的本农民集体成员、非本农民集体成员的农村或城镇居民,因继承房屋占用农村宅基地的,可按规定登记发证,在《集体土地使用证》记事栏应注记“该权利人为本农民集体原成员住宅的合法继承人”。非农业户口居民(含华侨)原在农村合法取得的宅基地及房屋,房屋产权没有变化的,经该农民集体出具证明并公告无异议的,可依法办理土地登记,在《集体土地使用证》记事栏应注记“该权利人为非本农民集体成员”。
对于没有权属来源证明的宅基地,应当查明土地历史使用情况和现状,由村委会出具证明并公告30天无异议,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县级人民政府审定,属于合法使用的,确定宅基地使用权。
七、按照不同的历史阶段对超面积的宅基地进行确权登记发证
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前,农村村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在《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后至今未扩大用地面积的,可以按现有实际使用面积进行确权登记;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起至1987年《土地管理法》实施时止,农村村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超过当地规定的面积标准的,超过部分按当时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处理后,可以按实际使用面积进行确权登记;1987年《土地管理法》实施后,农村村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超过当地规定的面积标准的,按照实际批准面积进行确权登记。其面积超过各地规定标准的,可在土地登记簿和土地权利证书记事栏内注明超过标准的面积,待以后分户建房或现有房屋拆迁、改建、翻建、政府依法实施规划重新建设时,按有关规定作出处理,并按照各地规定的面积标准重新进行确权登记。
八、认真做好集体建设用地的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村委会办公室、医疗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和公共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及其他经依法批准用于非住宅建设的集体土地,应当依法进行确权登记发证,确认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将集体土地使用权依法确认到每个权利主体。凡依法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的单位或个人应申请确权登记。
对于没有权属来源证明的集体建设用地,应查明土地历史使用情况和现状,认定合法使用的,由村委会出具证明并公告30天无异议的,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批,确权登记发证。
九、妥善处理农村违法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问题
违法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必须依法依规处理后方可登记。对于违法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应当查明土地历史使用情况和现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村镇规划以及有关用地政策的,依法补办用地批准手续后,进行登记发证。
十、严格规范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行为
结合全国土地登记规范化检查工作,全面加强土地登记规范化建设。严格禁止搞虚假土地登记,严格禁止对违法用地未经依法处理就登记发证。对于借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或者擅自通过“村改居”等方式非经法定征收程序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非法出让或出租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等违法用地,不得登记发证。对于不依法依规进行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或登记不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十一、加强土地权属争议调处
各地要从机构建设、队伍建设、经费保障、规范程序等各方面,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健全土地权属争议调处机制,妥善处理农村集体土地权属争议。
十二、规范完善已有土地登记资料
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全面核查整理和完善已有土地登记资料。凡是已经登记发证的宗地缺失资料以及不规范的,尽快补正完善;对于发现登记错误的,及时予以更正。各地要做好农村集体土地登记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保证登记资料的全面、完整和规范。各地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和标准,统一规范管理土地登记资料。
十三、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登记信息化
要参照《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1015—2007)等技术标准,积极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登记数据库建设,进一步完善地籍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稳步推进全国土地登记信息动态监管查询系统建设,提升土地监管能力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为参与宏观调控提供支撑,有效发挥土地登记成果资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各省(区、市)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细化制定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的具体工作程序和政策。

④ 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确权登记发证成果中各类用地的权属,例如村委会的权属

土地确权,当然是真的。
土地确权就是类似于地籍调查,查清出农村集体土地的权利人、权利面积等相关信息,并颁发相应的权利证书。
根据《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号文件记载:
1、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重要意义
①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
②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提高土地管理和利用水平的客观需要;
③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迫切需要。
2、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强化成果应用
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把全国范围内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确认到每个具有所有权的集体经济组织,做到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全覆盖。
①完善相关政策,围绕地籍调查、土地确权、争议调处、登记发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创新办法,细化和完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政策。严禁通过土地登记将违法违规用地合法化;
②加快地籍调查,严格按照地籍调查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调查工作,查清农村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面积和用途等基本情况;
③加强争议调处,建立土地权属争议调处信息库,及时掌握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权属争议动态,有效化解争议;
④凡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没有确认到具有所有权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应当确认到具有所有权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已经登记发证的宗地缺失档案资料以及不规范的,尽快补正完善;已经登记的宗地测量精度不够的,及时进行修补测;对于发现登记错误的,及时予以更正;
⑤把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同地籍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加快确权登记发证的同时,一并将地籍档案数字化,实现确权登记发证成果的信息化管理;
⑥土地权利证书要发放到权利人手中,严禁以统一保管等名义扣留、延缓发放土地权利证书。

⑤ 土地确权是科技成果推广吗

土地确权是落实国务院的土地政策,巩固土地承包制的成果,不是科技成果推广。
可以利用科技手段,例如卫星地图,航空遥感,航拍,无人机拍摄等等,最基础的是地面三角测量仪边界测定。

⑥ 土地确权公示情况报告怎么写

土地权属证明不是个人有权利写的,需要土地管理部门登记。自己写的无效。单位的话参考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上的内容写就行了,把使用权人、土地位置、土地面积、土地四至、使用权取得方式和使用年限写明白盖上土地局的章就行了。根据土地性质的划分,可分为国家享有所有权土地和集体享有所有权土地。所以,对应的依法享有土地使用权的权利人所持有的权属证书为别为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与集体土地使用权证。当然了区别是在证书内容记载里有所区别的。还有就是对应上述两种权属证书依法抵押后,所取得的他项权利证书。其也应划作权属证书范畴,区别其使用者为抵押权人而已。
土地确权申请书应该交到县级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就是县国土资源管理局,简称国土局。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是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使用权等土地权利的确权登记发证。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包括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要覆盖到全部农村范围内的集体土地,包括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农用地和未利用地,不得遗漏。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依据的文件资料包括:人民政府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处理决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调解书;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当事人之间依法达成的协议;履行指界程序形成的地籍调查表、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等地籍调查成果;法律、法规等规定的其他文件等。

⑦ 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土地确权的规定

一、明确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范围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是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使用权等土地权利的确权登记发证。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包括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要覆盖到全部农村范围内的集体土地,包括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农用地和未利用地,不得遗漏。

二、依法依规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登记办法》、《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等有关法律政策文件以及地方性法规、规章的规定,本着尊重历史、注重现实、有利生产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原则,在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以及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基础上,依法有序开展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三、加快农村地籍调查工作。各地应以“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为原则,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等相关技术规定和标准。

四、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到每个具有所有权的农民集体。确定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遵循“主体平等”和“村民自治”的原则,按照乡(镇)、村和村民小组农民集体三类所有权主体,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到每个具有所有权的农民集体。

五、依法明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代表。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受本农民集体成员的委托行使所有权;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

(7)土地确权成果扩展阅读:

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分为两种,一种是国有土地所有权,主要是城镇范围内的土地;一种是集体土地所有权,主要是农村范围内的土地。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登记发证工作总的来说,做的是不错的。这次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要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民宅基地使用权等三权的登记发证工作。

土地确权的五项原则:

一是依法依规原则。

二是便民高效原则。

三是因地制宜原则。允许各地根据自身的经济、社会、技术条件和工作基础,在满足维护农民土地权益和管理需要的前提下,进一步细化政策,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

四是急需优先原则。

五是全面覆盖原则。即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应覆盖到全部农村集体土地,包括林地、草地等。

参考资料

中国农业部官网-《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

⑧ 土地确权后会怎样,

您好,
第一:农村土地的价值问题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加快,不少乡村发展的都很不错,也已经有不少的企业开始入驻到农村。而且,以后农村的集体经营建设用地将和国有用地同价同权,这就意味着农村的土地价值上涨,农民现在手中的承包地、宅基地未来将会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所以,农村土地的价值上升毋庸置疑,农民朋友对此不必担心。
第二:土地资源的浪费问题
现如今,不少农民都不愿意再继续种地,农产品的价格真的是伤透了农民朋友们的心。就拿今年的玉米来说吧,一亩地玉米的产量差不多有900~1000斤,而今年大多数地区的玉米价格都在0.7元-0.9元,农民辛辛苦苦一季最后却只挣了几百元,反倒不如外出打工,虽然辛苦一些,但是能够赚得更多一些。
如此一来,多数的农民会选择外出务工,致使不少土地闲置,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显然,这样的现象不是我们大家愿意看到的,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
第三:农村土地的流转问题
对于土地流转,不同的人也会持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有的农民担心农产品市场价格低迷,承包者不能够如约付清土地流转费用;还有的农民担心土地流转之后土地被滥用,发放的粮食补贴领取不到等等。总之,就目前而言,农村的土地流转市场是问题一大堆。
不过,有农业专家表示,未来土地流转将会是一大趋势,从整体来看还是利于大弊的。如果能够在短期内解决土地闲置、撂荒的问题,土地流转还是能够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

⑨ 土地确权怎么确权

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流程:

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后收集农户户口本复印件、户主身份证复印件、土地台账、老土地证等资料,用于后期的基础表格核对。

一、入户调查

测绘公司对乡镇人员、村组工作人员进行入户调查表格填写培训,村组工作人员填写表格,村组人员、乡镇人员、测绘公司技术人员分别审核填写完成的表格。

1、入户调查指导

测绘公司技术员指导《同一地块承包农户登记表》、 《户主表》、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信息申报表》3张表格的填写。

2、入户调查资料审核

村组工作人员、乡镇人员、测绘公司技术员对工作人员所填表格进行审核,对错误信息予以修改。

对于作业小组进场时入户调查资料已经填写好,校验表格时发现表格错误量过大,当地农业主管部门、村组不愿意配合修改、重填的,灵活改变作业思路,不完全依赖表格,以图为主,直接在图上按要求指认地块,最终根据图重新填写表格,农户最终确认。

验收要求:

同一地块承包农户登记表:

1) 每个大地块儿一张表格(或多张),不同地块儿严禁出现在同一张表格

2) 排序方向必须写,且表格中各个农户土地的填写顺序与该方向一致

3) 地块儿名称必须写,且各地块儿名称要统一(一个地块儿不能出现两个名称)

4) 面积必须写(合同面积)

5) 四至必须完整,且逻辑关系符合同一地块表上的排序方向

6) 大地块中夹杂村组的机动地或集体地,也应该按顺序填写所属、面积、四至

l户主表:

1) 人均面积必须填写

2) 户主姓名必须与身份证姓名一致

3) 户主表的目的是查漏补缺、建立检索目录、为农户建立顺序码

l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信息申报表:

1) 户主不能为已故人员,且必须为有地人员

2) 户主身份证必须为二代18位身份号,且必填,家庭其他成员身份证号有则填无则不填

3) 凡填在表中的家庭成员即为分配了土地的成员,与户主关系、必须填写

4) 地块名称必须填写

5) 合同面积必须填写

6) 四至必须填写,且完整

二、影像图获取,工作底图制作及打印

当地农业部门与测绘单位一同到省农业厅领取作业区电子版影像数据、国土提供的行政区界线数据(行政区界线最低到村一级),测绘公司技术人员制作工作底图。由于各地区影像图质量不一,所有我们有时候需要航飞模糊的卫星图地区。

1、测绘公司根据行政区界线,利用地理信息软件制作村图并打印。(村图制作参考比例1:2000,满足组界识别勾画为宜)

2、测绘公司将打印好的村图下发到村组,各组工作人员指认组界并勾画

3、测绘公司技术员根据画好的组界制作组图并打印(组图制作参考比例1:500,满足小地块勾画为宜)

验收标准:图幅名称、技术公司署名、指北针,制图人、比例尺等信息完整。

三、地块指认

镇街及村组工作人员逐户逐地块在工作底图上指认小地块,测绘公司在小地块中填写相对应的农户信息,编写地块编码。

1、地块指认指导

技术员将打印好的组图拿到村组,在村组工作人员的协同下到实地逐户逐地块对农户的地块进行指认勾画。先用红笔将大地块边界勾画清楚,再用黑笔将大地块内农户的小地块按照《同一地块承包农户登记表》的顺序依次勾画清楚,并在小地块内填写农户户主姓名(与身份证姓名一致),合同面积、地块编码等信息;最后一个大地块勾画完成后在大地块内将组名称、大地块名称(与同一地块表一致)标注清楚,按上述顺序逐个大地块标注。

2、地块指认审核

将小组内标注好的工作底图对比入户调查阶段填写的《同一地块承包农户登记表》,校对图表信息是否一致,要求表上所填的地块在图上全部按顺序出现,同时图上所画地块在表上都有登记,不一致的地方及时核实修改。

地块指认工作过程中对于确实需要下地勘查的,政府、乡镇、村组因担心矛盾而拒绝下地的,必须由对方开具证明材料,严禁私自妥协。

四、一轮公示

村组工作人员将入户调查阶段所填表格及地块指认完成的工作底图张贴在村组公示栏内,通知农户前来确认图表信息是否正确属实。

1.对于存在错误的,统一上报村组,联系技术人员统一修改,修改后再次确认。

2.公示期间农户确认图和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信息申报表、同一地块承包农户登记表)的信息,确认无误后,相关人员在这两张表要签字的地方,签字和按指纹。

3.公示完成后技术员开始填写《承包地块调查表》,要求一个小地块一张表,以下信息:发包方编码、承包方、图幅编号、地块编码、地块名称、合同面积、四至、土地用途、地力等级、土地利用类型、是否基本农田、本地块指界人、调查员等信息如实依据图表进行填写,同时界址点编号必须与我公司土地确权C/S建库软件生成的编号一致。该表格必须在二轮公示之前完成相应的填写工作。

4.村组一轮公示完成后,技术员要对收上来的草图进行严格验收。

验收标准:核心标准:“图表一致、信息属实”。

具体如下:

1) 大地块的地块名称、村组名要标注清楚;农户小地块的面积、地块编码、农户姓名要标注准确清楚。

2) 确保大地块、小地块的边界线段闭合。(大地块边界用粗笔勾画,农户小地块边界用细笔勾画,组与组的界限用红笔勾画)。

3) 严禁贴纸处理。

4) 确保图表一致(以同一地块表为基础,校对航拍图上标注的信息,若两者不一致,向村组核实,完善图表)。

5) 出现空白地块要标明实际情况(集体地、承包地、外村地等)。

五、基础数据录入、内业抠图

乡镇数据录入人员将一轮公示完成的入户调查表格数据按照模板录入EXCEL表格。同时,测绘公司技术人员对一轮公示完成的工作底图进行矢量化处理(抠图)。

验收标准:核心标准“抠出来的图与一轮公示图一致,不准多地、不准少地”。

(验收对象:镇街技术员对抠图人员)

具体如下:

1) 在抠图过程中遇到大地块抠图面积与合同面积相差超过10%的,必须到实地勘查,核实实际情况,严禁私自处理。

2) 抠图中遇到地块编码不完整的按照现有的编码进行内业处理,并在相应的FARMER字段里注明相应的农户户主姓名。

3) 对于抠图过程中遇到空白地块,先将周围地块如实处理,再将此地块抠出,并在FARMER字段里注明“空白地块”。

4) 进行内业软件勾绘大地块时,严禁私自放大边界和缩小边界,以及移动大地块的某一条边界。

六、数据匹配、导入系统、二轮公示图制作及打印、申报表打印

本环节由测绘公司处理、发现错误信息时镇街及村组配合

1、将录好的EXCEL数据与矢量化完成的shapeflie文件进行数据匹配。

2、利用匹配好的数据按要求制作二轮公示图并打印(参考比例1:800)

3、同时数据导入系统,生成申报表并打印。

验收标准,具体如下:

1、公示图必须以组为单位出图,特殊情况上报项目部等待批复处理。

2、公示图的图幅名称、土地承包信息详情、大地块名称等必要信息必须准确、符合格式标准。

(1)图幅名称、制作人姓名、监管站署名、公司署名:字体大小根据幅宽适宜即可。

(2)土地承包信息详情、大地块名称:字体80

(3)农户信息标注:字体14。

3、标注信息必须转化为注记,并将注记存档处理。

4、大地块内农户地块信息必须完整、准确(农户户主姓名、实测面积),在出图比例尺标准下保证任意地块内的标注信息清晰可见。

(1)二轮公示面积必须为实测面积(即图解实测面积)

(2)制作公示图时,面积小于1亩的,LANDTABLE一列可能会缺0显示,(例:0.5亩, 显示.5亩),处理后加0显示,严禁缺0显示。

(3)特殊小地块将注记放大至出图比例尺下清晰可辩为止。

(4)集体地显示机体地名称,但土地承包信息详情中地块总数和总面积不计算集体 地的部分。

5、在达到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保证公示图的美观。

6、申报表上本组人均应分地一栏严禁出现空白或0亩的情况。

七、二轮公示

测绘公司将打印好的二轮公示图以及申报表(一式四份)提供给村组工作人员,将其张贴在村组公示栏内,村组工作人员通知农户前来确认图表信息是否正确属实。

1.农户对公示内容无异议的,在公示图及申报表相应位置签字按手印,同时签署《公示无异议声明书》,对于存在错误的,统一上报村组,联系技术人员统一修改,修改后再次确认。

2.将每户一张或多张的《承包地块调查表》交给农户确认信息并完善本地块指界人,调查员和审核人分别由技术员和包村干部填写。

八、修改错误数据,提单打证

测绘公司参照二轮公示完成的资料,对村组内错误数据进行核实修改,技术员将正确的数据汇交,提单打印经营权证书。

九、颁发证书

1、打印好的证书,由相关部门加盖公章后,统一下发的到乡镇相关部门,村民集中到乡镇办理领证手续。

2、领取证书前需携带户主身份证复印件、填写户主声明书、委托书、确认承包地块示意图,上述资料填写完成后,在证书领取花名册上签字领取证书。

十、归档管理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是指确权登记颁证过程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数据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文件材料,包括领导讲话、会议材料、会议纪要、会议记录,农村土地承包合同 、登记薄,以村组为单位的公示图、承包地块公示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信息申报表、户主声明书、委托书、公示无异议声明书等。这些资料是对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查考的凭证,也是确权登记颁证成果的历史记录。各地要按各地相关规定,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资料保存管理。

阅读全文

与土地确权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
手机我的世界创造模式怎么去天堂 浏览:716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
工商局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浏览:685
创造力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866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 浏览:693
专利权的内容有哪几项 浏览: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