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对购置农机具进行的“三减免、三补贴”的内容是什么
不是对购置农机具实行“三减免、三补贴”,而是“农机具购置补贴”是“三减免、三补贴”其中的一项。您的理解可能有一些偏差。
“三减免三补贴”政策即: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全部免征牧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
具体补贴政策各地不同,给您提供以下文章,仅供参考!
孝南区农机具购置补贴有关规定
农机具购置补贴是国家为鼓励和支持农民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提高农业技术资金装备水平,改善装备结构,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专项资金。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的落实、拨付、分配和监督,农机部门负责编制实施方案、制定补贴机具产品目录和组织开展购机申请、审核、登记、公示等。
补贴对象:本区范围内符合补贴条件的农民(农场职工)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服务组织。
补贴标准:中央资金补贴最高不超过农机具价格的30%。
重点补贴机具:①拖拉机等农业动力机械。②农田作业机具。③粮食及农副产品产后处理机具。④秸杆、饲草加工处理及养殖机械。⑤林特产品生产及加工机械。⑥2006年重点补贴水稻机动插秧机。
补贴程序:由区财政部门和农机部门根据省下达的方案,确定本区资金分配、补贴机具种类和数量、工作进度安排等,上报省财政厅、农业厅。农民在购买农机具时,通过乡镇政府(或农机管理机构)向区农机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提出申请,填写《购机申请表》。区农机部门按每年每户不超过一套(1主3配)的原则,对购机者进行审核,统计核实购机者名单和数量,张榜公布三天无异议后,与购机者签订购机补贴协议,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并上报省农业厅。区农机部门根据购机者的要求,负责向供货方提供身份证和购机协议,按扣除补贴金额后的机具差价交款提货,由供货方提供发票。财政部门根据上级财政部门下达结算清单和供货方提供的补贴款发票,直接与供货方结算补贴资金。
农户享受补贴购买的农机具,原则上两年内不得擅自转卖或转让。农机具补贴资金必须专款专用,遵循公开、公正、农民直接受益的原则。
㈡ 转让洗碗机商标怎么选类别
洗碗机属于第7类,该类别主要包括机器和机床、马达和引擎。
【0701】 - 农业用机械及部件(不包括小农具)
【0702】 - 渔牧业用机械及器具
【0703】 - 伐木、锯木、木材加工及火柴生产用机械及器具
【0704】 - 造纸及加工纸制品工业用机械及器具
【0705】 - 印刷工业用机械及器具
【0706】 - 纤维加工及纺织、针织工业用机械及部件
【0707】 - 印染工业用机械
【0708】 - 制茶工业用机械
【0709】 - 食品业用机械及部件
【0710】 - 酿造、饮料工业用机械
【0711】 - 烟草工业用机构
【0712】 - 皮革工业用机械
【0713】 - 缝纫、制鞋工业用机械
【0714】 - 自行车工业用设备
【0715】 - 陶瓷、砖、瓦制造机械
【0716】 - 工业用雕刻、打标机械
【0717】 - 制电池机械
【0718】 - 日用杂品加工机械
【0719】 - 制搪瓷机械
【0720】 - 制灯光机械
【0721】 - 包装机械(不包括成套设备专用包装机械)
【0722】 - 民用煤加工机械
【0723】 - 厨房用器具(不包括烹调、电气加热设备及厨房手工具):洗碗机070231
【0724】 - 洗衣机
【0725】 - 制药工业用机械及部件
【0726】 - 橡胶、塑料工业机械
【0727】 - 玻璃工业用机械
【0728】 - 化肥设备
【0729】 - 其他化学工业用机械
【0730】 - 地质勘探、采矿、选矿用机械
【0731】 - 冶炼工业用设备
【0732】 - 石油开采、精炼工业用设备
【0733】 - 建筑、铁道、土木工程用机械
【0734】 - 起重运输机械
【0735】 - 锻压设备
【0736】 - 铸造机械
【0737】 - 蒸汽动力设备
【0738】 - 内燃动力设备
【0739】 - 风力、水力动力设备
【0740】 - 制办公用针钉机械
【0741】 - 制钮扣拉链机械
【0742】 - 金属切削机床,切削工具和其他金属加工机械
【0743】 - 非手动的手持工具
【0744】 - 静电、电子工业用设备
【0745】 - 光学工业用设备
【0746】 - 气体分离设备
【0747】 - 喷漆机具
【0748】 - 发电机,非陆地车辆用马达和引擎,马达和引擎零部件
【0749】 - 泵,阀,气体压缩机,风机,液压元件,气动元件
【0750】 - 机器传动用联轴节,传动带及其他机器零部件
【0751】 - 焊接机械
【0752】 - 清洁、废物处理机械
【0753】 - 单一商品
【0754】 - 电镀设备
㈢ 农村个人承包的土地可以转让给本集体农转非人员吗
若该非农人员参与了集体组织生产,生活在该组织,与集体组织发生权利义务关系,则属于集体经济组织人员。
若没有参与集体组织,则不属于。
判断依据:
根据网络中农村集体组织经济组织的定义:它是为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造,在自然乡村范围内,由农民自愿联合,将其各自所有的生产资料(土地、较大型农具、耕畜)投入集体所有,由集体组织农业生产经营,农民进行集体劳动,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农业社会主义经济组织。
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是指在该集体经济组织生产,或生活在该组织,与该集体经济组织发生权利、义务的人。
农村非农人员是指农村人口中除 直接参加农、林、牧、渔生产活动以外的非农业劳动者及其赡(抚)养的人口。
㈣ 个人够买的补贴农机具几年可以转让他人。
一个人可以购置补贴一台主机和3套农具。就是说一个人可以购买1台拖拉机和3台农具。你那个估计能行。农机局也不看户口本和结婚证。只要身份证
㈤ 我刚买一台东方红LX 1000拖拉机,听说太费油农具还没买,我想转让有人要吗
大马力 肯定费油 但是它的效率也高呀,内燃机的耗油量 现在没什么技术上的突破 不论大小 一千瓦小时的耗油量基本上都差不多。问题是适合不适合你的地区。
㈥ 我刚买一台东方红LX 1000拖拉机,听说太费油农具还没买,我想转让有人要吗,
该干活了,还是自己用吧,费油不费油主要是驾驶技术,我们这很多LX1000
㈦ 近代农业工具的变化
编辑词条农业目录农业农业生产的特点生产结构和产量变化相关术语农业污染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的分类农业的英文及解释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艰难的研究历程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艰难的研究历程编辑本段农业农业为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品。农业是人们利用动植物体的生活机能,把自然界的物质和能转化为人类需要的产品的生产部门。现阶段的农业分为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两大类。土地是农业中不可替代的在基本生产资料,劳动对象主要是有生命的动植物,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不一致,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它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粮食、副食品、工业原料、资金和出口物资。农村又是工业品的最大市场和劳动力的来源。以有生命的动植物为主要劳动对象,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取得动植物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农业包括的范围也不同。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或农作物栽培业;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有的经济发达国家,还包括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的前部门和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后部门。现阶段,中国农业包括农业(农作物栽培,包括大田作物和园艺作物的生产)、林业(林木的培育和采伐)、牧业(畜禽饲养)、副业(采集野生植物、捕猎野兽以及农民家庭手工业生产)、渔业(水生动植物的采集、捕捞和养殖)。根据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农业可分为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近代农业指手工工具和畜力农具向机械化农具转变、由劳动者直接经验向近代科学技术转变、由自给自足的生产向商品化生产转变的农业。现代农业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现代生产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农业的根本特点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交织在一起,受生物的生长繁育规律和自然条件的制约,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不一致;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产品大多具有鲜活性,不便运输和储藏,单位产品的价值较低。中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温带,农作物类型和作物栽培制度都不相同,从一年三季、一年二季到一年一季,区域间差异十分显著。按地理、气候条件和栽培制度的不同,可分为热带农业、亚热带农业、温带农业和寒温带农业;从东南沿海到西北高原,随着自然条件和资源类型的变化,又可分为农区农业、半农半牧区农业和牧区农业。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的来源,是社会分工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的前提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也是一切非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都要受到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制约。编辑本段农业生产的特点(1)季节性和周期性(2)地域性编辑本段生产结构和产量变化中国农业的生产结构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但数千年来一直以种植业为主。由于人口多,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粮食生产尤占主要地位。在传统观念中,种植五谷,几乎就是农业生产的同义语。种植业即狭义农业。50年代以后,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等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增长,但它们在农业总产值构成中的比重,总的变化不大。并确定了“决不放松粮食生产,1979年以后由于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1979年以后由于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并确定了“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农村经济从较为单一的经营向多种经营的商品经济转化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等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增长,情况才开始出现引人注目的变化。种植业即狭义农业。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的生产。种植五谷,其具体项目,通常用“十二个字”即粮、棉、油、麻、丝(桑)、茶、糖、菜、烟、果、药、杂来代表。粮食生产尤占主要地位。种植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50年代为80%以上;60年代为75%以上;70年代前期为75%左右,由于人口多,后期为66%左右;80年代中期已降到60%上下。在农作物播种总面积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的比重,1986年农村用电量为586.7亿千瓦小时。从50~70年代始终高达80%左右,其中有9年超过85%;1979年以后适当调整了作物布局。与此相应,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由1978年的18亿亩减少到1986年的16.6亿亩,比重下降到76.9%。但由于亩产量增加,总产量反由30475万吨增至39151.2万吨。1986年粮食总产量的大致构成为:稻谷44%拖拉机的拥有量还微不足道;1986年已有大中型拖拉机86.65万台,小麦23%,50年代初期,玉米18%,薯类6.5%,其他8.5%。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在农作物的总播种面积中一直偏小,冷冻精液和人工授精繁殖体系也已形成。但总的趋势是上升的,从50年代至1978年大体为8~9%;进入80年代后,并通过纯种繁殖和杂交,连续上升至14%左右。从经济作物的不同种类看,1952~1986年间棉花的播种面积在农作物播种总面积中的比重由3.9%减少到3.0%左右,在家畜育种方面,产量则由130.35万吨增加到354万吨,30余年中虽有起伏或停滞,但总的说还是增长较快的。油料包括花生、油菜子和芝麻等的产量起伏很大。对提高产量、改进品质、增加抵抗病虫害的能力等都起了重要作用。1952年的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4%,产量为419.3万吨;此后有升有降。1978年以后又发展很快。1986年的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7.9%;产量1473.8万吨,1949~1979年间,约为1952年的3.5倍。是农业增产的又一重要原因。其他经济作物的发展情况,以1986年的产量与1952年比较,其增长幅度约为:烤烟6倍,中国研制的猪瘟、牛痘、羊痘等疫苗,糖料(甘蔗、甜菜)7倍,气肿疽、牛肺疫、羊痘等传染病和一些寄生虫病也得到有效控制。茶叶6倍,黄红麻5倍,水果18倍。林业40年代末期,林业产值在全国农业总产值中仅占0.7%的微小比重。50年代以后,林业建设有了发展。1986年林业的产值比重增加到5%。但林业生产起伏较大,总的发展速度不快。植物病虫害防治也取得重大成就。30余年来,全国累计造林面积18多亿亩,居世界中等水平。因抚育管理跟不上,每亩耕地平均施用量13千克,实际保存面积不足三分之一;加以采伐多于更新,1985年的森林面积仅为17.3亿亩,1986年化肥用量(折纯量)1930.6万吨,每人平均1.7亩,按有效成分计算,森林覆盖率为12%,且分布很不平衡,但在继续广泛施用人畜粪和绿肥等有机肥料的同时,多集中在东北、西南和浙江、福建等地区。为了改变林业生产与国家和人民需要严重不适应的状况,为中国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1978年以来已采取措施加强林业建设,提高了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从而使抚育管理不断改进,农田基本建设的巨大成就,造林面积和木材产量有所增加,用材林、经济林和防护林的构成也日趋合理。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构成中,畜牧业产值在50~60年代初期所占比重总的呈下降趋势。以后逐渐回升。1952年的畜牧业比重为11.5%,1986年增至21.8%。其占耕地面积的比重约为44.5%,种植业和畜牧业之间的产值比例,则因种植业所占的比重逐步减少,二者的差距有所缩小。大体上50年代初为7:1,80年代中期为3:1。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家畜头数有较大幅度的增加。1986年末的存栏数大牲畜(包括牛、马、驴、骡、骆驼)为11896.1万头(其中役畜约占58%),30余年来,猪为33719.1万头,又使农业技术改造工作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羊为16622.9万头,二靠科学”的方针,分别比1952年增加了55.6%、2.75倍和1.69倍。中共中央确定发展农业“一靠政策,其中猪的数量增加最快。在全世界猪的存栏总数中,以后这一进程因工作的失误发生曲折。中国约占40%。大牲畜则因部分役畜为农业机械所取代,比重有所降低。中国于50年代中期提出农业技术改造任务。此外,家兔和野生动物的饲养利用,大牲畜(年底头数)从2439万头增至4749万头。近年来也有较大发展。但和社会需求相比,以1985年与1952年相比,畜牧业的发展不快,特别是出栏率较低。1986年肉猪的出栏率为77.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羊为31.5%,农牧业生产总的处于相当低的水平。牛仅6.1%。但由于落后的生产关系的束缚,其原因在于饲养方法落后和饲料工业不发达。牛羊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草原建设不相适应。他们的某些独特的传统生产技艺,因此中国肉类产量虽由50年代的300多万吨增加到1986年的2112万吨,牛奶产量由1978年的88万吨增加到1986年的289.9万吨,但按人平均占有量低于一般经济发达的国家。由于肉类产量中猪肉占90%以上,而猪的饲养又集中在农区,因而95%的肉类产自农区,无论农区或牧区畜牧业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除家畜、家禽饲养业以外,以桑蚕和蜜蜂等昆虫为对象的动物生产也有很大发展。特别是养蚕业,但所拥有的草原和森林资源分别约占全国的90%和40%,不仅历史上一贯占有重要地位,至今仍有较高的经济价值。1986年蚕茧产量36.9万吨(其中桑蚕茧产量为33.6万吨),中国国营农场的经营体制已逐步地进行了改革国营农场。比1952年增加近2倍。水产业即渔业。1952年的产值仅占农业总产值的0.3%,1985年为398元,1986年的比重已增至4.1%,而1953~1978年间仅为3.2%;每一农民的年平均纯收入1978年为134元,30余年有了较大的发展。水产品总产量1952年为166.6万吨,按可比价格计算,1986年增至823.6万吨,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增长。提高了近4倍。从水产品的产量构成看,农业中集体经营与承包农户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逐步形成,1986年,海水产品约占57.7%,淡水产品约占42.3%。海水产品中绝大部分来自捕捞,主要是近海捕捞,海水养殖和远洋捕捞尚未得到应有的发展。近年来淡水产品的养殖业则有一定发展。副业中国农业中的副业,在不同时期有不同性质和内容(见农村副业)。60年代以前的副业,是指农民利用业余时间或家庭中的辅助劳力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包括采集、渔猎以及家庭手工业如编织、刺绣等,大多属于自给、半自给性质。又于1956年基本完成了农业合作化,其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约为4%强。至于后来由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举的企业,首先以3年时间完成了土地改革。它们虽在一个时期仍被当作副业,实质上已是相对独立于农业之外的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等,突破了副业的范围;到80年代,又进一步演变成为乡镇企业。编辑本段相关术语农学家、农学、农业科学农村、农民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税、农业补贴农业机械、农具农业生产农业合作社、农工商联合体农场、屯垦农业标准化、农业产业化高效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外向型农业、订单农业粮食、饲料、水果、农产品、水产品、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转基因农药、生物农药肥料、化肥、有机肥农作物、经济作物蔬菜、花卉、种子、植物、植被病虫害、植物保护畜牧业、林业生产资料自给自足、小农经济三农:农业、农民、农村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规模化和集约化。灌溉农业指相对缺水的地方引水灌溉,像黄土高原之类。绿洲农业是沙漠中的农业,水源一般是地下水,像塔里木盆地边上,河谷农业比如湟水谷底的就叫河谷农业。编辑本段农业污染农业所用的药物和化肥虽然对农作物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它一旦流入河流就会造成不好的后果,这就是农业污染。编辑本段农业生产活动特点(一)地域性(二)季节性(三)周期性编辑本段农业的分类(一)按生产对象分类通常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二)按投入多少分类投入少:粗放农业投入多:密集农业(三)按产品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发展中国家)商品农业(发达国家)编辑本段农业的英文及解释agriculture:,feed,ofdomesticatedanimals(livestock)."farming",whilescientists,saidtobeengagedinagriculture.编辑本段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个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名字,他发起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袁隆平,从60年代开始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经过12年的努力,成功培育出了“三系杂交稻”。1976至1987年间,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累计达到11亿亩,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1979年,杂交水稻作为我国第一个农业技术专利转让美国。以后,他又研制出一批比现有三系杂交水稻增产5%—10%的两系品种间杂交组合。如今,我国大江南北的农田普遍种上了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许多国家的专家到中国来取经,印度、越南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引种了杂交水稻。袁隆平的努力,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了贡献。为此,我国政府授予袁隆平“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授予他金质奖章和“杰出的发明家”荣誉称号。国际同行称他为“杂交水稻之父”。编辑本段“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艰难的研究历程1960年袁隆平从一些学报上获悉杂交高粱、杂交玉米、无籽西瓜等,都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生产中。这使袁隆平认识到:遗传学家孟德尔、摩尔根及其追随者们提出的基因分离、自由组合和连锁互换等规律对作物育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于是,袁隆平跳出了无性杂交学说圈,开始进行水稻的有性杂交试验。1960年7月,他在早稻常规品种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与众不同的水稻植株。第二年春天,他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了上年发现的那个“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地地道道的“天然杂交稻”。他想:既然自然界客观存在着“天然杂交稻”,只要我们能探索其中的规律与奥秘,就一定可以按照我们的要求,培育出人工杂交稻来,从而利用其杂交优势,提高水稻的产量。这样,袁隆平从实践及推理中突破了水稻为自花传粉植物而无杂种优势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于是,袁隆平立即把精力转到培育人工杂交水稻这一崭新课题上来。在1964年到1965年两年的水稻开花季节里,他和助手们每天头顶烈日,脚踩烂泥,低头弯腰,终于在稻田里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的植株。经过两个春秋的观察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材料有了较丰富的认识,他根据所积累的科学数据,撰写成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科学通报》上。这是国内第一次论述水稻雄性不育性的论文,不仅详尽叙述水稻雄性不育株的特点,并就当时发现的材料区分为无花粉、花粉败育和部分雄性不育三种类型。从1964年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算起,袁隆平和助手们整整花了6年时间,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仍然没有培育出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100%的不育系来。袁隆平总结了6年来的经验教训,并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不育现象,认识到必须跳出栽培稻的小圈子,重新选用亲本材料,提出利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的新设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袁隆平带领助手李必湖于1970年11月23日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一株雄花败育株,并用广场矮、京引66等品种测交,发现其对野败不育株有保持能力,这就为培育水稻不育系和随后的“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给杂交稻研究带来了新的转机。是将“野败”这一珍贵材料封闭起来,自己关起门来研究,还是发动的科技人员协作攻关呢?在这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上,袁隆平毫不含糊、毫无保留地及时向全国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通报了他们的最新发现,并慷慨地把历尽艰辛才发现的“野败”奉献出来,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1972年,农业部把杂交稻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组成了全国范围的攻关协作网。1973年,广大科技人员在突破“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基础上,选用1000多个品种进行测交筛选,找到了1000多个具有恢复能力的品种。张先程、袁隆平等率先找到了一批以IR24为代表的优势强、花粉量大、恢复度在90%以上的“恢复系”。1973年10月,袁隆平发表了题为《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这是我国水稻育种的一个重大突破。紧接着,他和同事们又相继攻克了杂种“优势关”和“制种关”,为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铺平了道路。九十年代后期,美国学者布朗抛出“中国威胁论”,撰文说到下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到时谁来养活中国,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短缺和动荡危机?这时,袁隆平向世界宣布:“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其实,袁隆平早有此虑。早在1986年,就在其论文《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中提出将杂交稻的育种从选育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发展阶段,即育种程序朝着由繁至简且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从杂种优势水平的利用上分为品种间、亚种间和远缘杂种优势的利用三个发展阶段,即优势利用朝着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根据这一设想,杂交水稻每进入一个新阶段都是一次新突破,都将把水稻产量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1995年8月,袁隆平郑重宣布:我国历经9年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正如袁隆平在育种战略上所设想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确实表现出更好的增产效果,普遍比同期的三系杂交稻每公顷增产750-1500公斤,且米质有了较大的提高。至今,在生产示范中,全国已累计种植两系杂交水稻1800余万亩。目前,国家“863”计划已将培矮系列组合作为两系法杂交水稻先锋组合,加大力度在全国推广。1998年8月,袁隆平又向新的制高点发起冲击。他向朱总理提出选育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课题。朱总理闻讯后非常高兴,当即划拨1000万元予以支持。袁隆平为此深受鼓舞。在海南三亚农场基地,袁隆平率领着一支由全国十多个省、区成员单位参加的协作攻关大军,日夜奋战,攻克了两系法杂交水稻难关。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努力,超级杂交稻在小面积试种获得成功,亩产达到800公斤,并在西南农业大学等地引种成功。目前,超级杂交稻正走向大面积试种推广中。参考文献:?wtp=tt麻烦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