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城市绿地规划的区位分析图需要什么
3绿地现状与分析
3.1县域绿地生态背景分析
3.l.1地貌类型
3.1.2生态敏感区分析
(l)生态敏感区概念
生态敏感区是指包含一种或几种对于维持环境根本特征及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的地区。对这些地区管理失控或使用不当不仅会造成环境本身的退化或丧失,而且还会引发更大范围内的环境问题。
生态敏感区包括:
1)自然灾害关键地区,包括火灾易发地区、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烘水易发地区等;
2)生态关键地区,包括野生物栖息地,自然生态地区(如独特的生态系统,烘水控制区,水体净化区,水源地,污染控制区等),濒危、乡土物种分布地区,有科研价值的地区等;3)感知与文化地区,包括旷野游惑地区,历史、考古与文化地区等;4)自然资源关键地区,包括农业用地、水资源、采矿区、水材生产区等。也有学者把重要交通干线两侧的控制用地、城区间的永久性控制用地等永久性非建设用地也作为生态敏感区。
(2)生态敏感区分析
按照上述分类,县域的生态敏感区主要包括如下地区:
1)自然灾害关键地区永福庄至大屯西一条隐伏断裂地质区。
2)生态关键地区
3)感知与文化地区
4)建设敏感区
B. 城市详细规划的最终成果
城市详细规划的最终成果应包括:①规划说明书。内容包括详细规划的情况简介,建设地段内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情况分析,规划布置的原则和意图,各项建设的定额指标和技术经济指标及其依据,建设程序和各项工程概算等;②规划地段现状图。按规划设计要求在地形图上分别绘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绿地、管线工程和人防工程等现状;③详细规划总平面图。图上应标明各类用地的界限,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绿化的布置,分清哪些是保留的,哪些是规划的;④道路及竖向规划图。图上应标明道路界线、断面,宽度、坡度、曲线半径、交叉点、转折点的坐标和标高,以及地形的竖向设计处理等;⑤各项工程设施的综合图。图上应标明各项工程的坐标、标高、坡度、管径或截面大小,这些工程相互之间的关系。各种管线可综合在一张图内,也可分专业工程绘制。
C. 修建性详细规划包括哪些怎样理解修建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包括哪些?怎样理解修建性详细规划?
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认为,在现行旅游规划体系中,修建性详细规划是旅游区规划体系中最具体、最细致的一个层次,是联系旅游景区总体规划和施工图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旅游景区规划体系中对规划深度和具体内容较难把握的一个规划阶段。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任务,是在总体规划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对当前要建设的地段,进一步深化和细化,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其主要内容包含如下:
综合现状与建设条件分析。
用地布局。
景观系统规划设计。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旅游服务设施及附属设施系统规划设计。
工程管线系统规划设计。
竖向规划设计。
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系统规划设计。
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要求:
规划设计说明书。
图件,包括综合现状图、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图、道路及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图、工程管网综合规划设计图、竖向规划设计图、鸟瞰或透视等效果图等。图纸比例一般为1/500~1/2000。
D. 什么是绿地规划
绿地规划就是。。。给你讲简单易懂的吧 太专业了你也不懂
绿地规划就是。。。。把绿地规划一下。。。。。
E. 绿地控股深度研究报告
最近房地产行业指数震荡不停,最近房地产行业指数震荡不停,虽有着这样的背景,但依然有不少房地产公司申请上市。对准备购买房地产股票的朋友而言,究竟怎么做才能在众多的上市的房地产公司中去选择好的房地产股呢?我们一起来深入研究一下国内房地产行业中十强之一的公司--绿地控股吧!在开始分析绿地控股股票前,我整理好的房地产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房地产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看
公司介绍:绿地控股是一家规模较大的地产企业集团,在1992年成立,且公司总部设立于上海,公司在A股整体上市,并对香港上市公司进行控股。目前为止已经成立了29年了,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以房地产、基建为主业,消费、金融、健康、科创等产业协同发展"的多元经营格局,发展业务遍及全球五大洲五十多个国家,连续十年入围《财富》全球企业500强。给大家介绍完了绿地控股的公司情况之后,我们来看下绿地控股公司有什么亮点,适不适合我们投资?
亮点一:公司参股银行
公司曾有2亿元的资金给上海农村商业银行投资,拥有该银行总股本4%股权。向锦州银行投入3.75亿元,拥有该银行总共股本3.84%股份。就绿地控股而言,参股银行后,对提升公司的造血功能这件事特别有帮助。银行作为高收益的行业之一,向银行进行参股能够收获到稳定的投资回报。其次,可以“就地取材”,增加了的融资渠道,可以加快公司拿地扩张的步伐。
亮点二:公司整体营业收入有望进一步增长
第一,公司预收账款连续4年都有增长,2021年录得预收账款4337.4亿元,环比增长2.9%,因项目竣工的有序化完成,营业收入规模即将实现扩大化。
第二,公司多元化产业增长态势明显,大基建的开展也促进了公司营业收入规模增长。公司的金融、消费综合产业不断改革创新,持续提升公司发展能力。
亮点三:大消费业务不断突破,贸易港加速布局
公司目前在消费领域不断取得新进展,"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已经覆盖在西安、天津、哈尔滨、济南、海口、贵阳、成都、昆明等10余个城市,并实现了45亿元营收。其中,公司国际贸易业务占27亿元人民币,贸易金额连续突破历史新高。
篇幅是有规定的,与绿地控股股票相关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何止这些,学姐写在这篇研报里了,还不赶紧看一看:【深度研报】绿地控股股票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看
纵使有"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样明确的政策引导,可房地产能进一步调控的空间还是非常局限,目前房地产行业仍旧以稳为主。同时,十九大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的要求,这就意味着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在未来更进一步,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而言,一定会产生深远且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绿地控股长远来看是一家业绩稳定增长的公司,还是很靠谱的!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绿地控股股票未来行情,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绿地控股股票估值是高估还是低估:【免费】测一测绿地控股股票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09-09,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F.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常用的城市园林绿地指标有哪些
规划用地:在土地部门确认的用地范围内,进行总体规划,规划经规划部门批准的用地面积。
建设用地:指在总体规划,避让各类控制线后(如:绿线等)划定的建设用地范围。
绿地面积:指规划建设范围内绿化用地的面积数量。
绿地率:指绿地面积占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
绿化覆盖率:指绿地中绿化植被地面正投影面积占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
人均公共绿地:规划建设用地中,人均占有公园绿地面积(如:居住区内集中绿地可以作为公园绿地部分的面积,除以小区总规划的居住人数)
G. 现有的绿地规划三大指标能否说明城市所有问题
能反映基本问题,但有局限性。
不知你的指标是新指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还是旧指标(绿化覆盖率...)
1.三大指标只反映一个二维平面的绿化,不是真实的三维空间的绿化量。如一片大草坪,一片灌木丛还有一片森林,在绿地率上都是100%,但明显一片森林的生态效应远远高于一片草地。 绿地率有点类似建筑密度,而反映真实强度的是容积率
2.绿化覆盖率也有些问题,它反应的是树冠的正投影,城市道路把行道树种大种密些绿化覆盖率也高,但和同样的公园比明显不同
3.人均绿地面积只是把总量摊到城市所有的人的头上,但不能准确反映出绿地布局是否合理,一些城市内部缺少公共绿地,却经常把城里的不能用的山包包、甩在城郊的绿地纳入总指标体系来提高人均面积,其实居民能感受、能用的绿地很少
H. 居住区绿地规划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合理组织,统一规划。要采取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点线面相结合,以居住区中心花园为中心,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以住宅间绿地为基础,使居住区绿地自成系统,并与城市绿地系统相协调,成为有机的组成部分。(2)因地制宜,节约用地。要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和现状条件,尽量利用劣地坡地洼地和水面作为绿化用地,以节约城市用地。对原有的树木,特别是古树名木应加以保护和利用,以期早日形成绿化面貌。(3)植物为主,注意景观。居住区的绿化,应以植物造园为主,合理布局。植物材料的选择和配置,要结合居住区的绿地的特点,结合居民的能力,力求投资节省,养护管理省工,充分发挥绿地的卫生防护功能。为了居民的休息和景观的需要,适当布置一些园林小品,其风格及手法应朴素简洁统一。
I. 绿地设计规范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前言
为加强对北京地区居住区绿地设计质量技术指导和监督,提高北京地区城市居住区绿化设计质量和水平,依据GB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04-01)、CJJ48-92《公园设计规范》(1993-01-01)、CJJ75-9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8-05-01)、CJJ/T91-2002《园林基本术语标准》(2002-12-01)、《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北京市公园条例》,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城市新建和改建的多层、高层楼居住区和居住小区,包括城市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内的绿化设计。非城市地区的居住区绿化设计可参照执行。
居住用地内地下设施覆土绿化设计和屋顶绿化设计按照相关规范或指导书执行。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丽莉、朱虹。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开放式绿地设计、封闭式绿地设计、和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新建和改建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工程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J85灌工程技术规范
CJJ48-92公园设计规范(1993-01-01)
CJJ75-9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8-05-01)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居住区绿地
在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住用地范围内的绿地和居住区公园。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以及城市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内的绿地。
3.2
开放式绿地
引导居民进入,为居民提供休憩的绿地。一般包括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组团绿地以及按开放式绿地设计的宅间绿地等。
3.3
封闭式(装饰性)绿地
以观赏为主,不引导居民进入,主要用于改善居住区局部生态环境和美化居住环境的绿地。一般包括宅间绿地和建筑基础绿地。
3.4
居住区公园
在城市规划中,按居住区规模建设的,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配套公共绿地。
3.5
小区游园
为一个居住小区配套建设的,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3.6
组团绿地
直接靠近住宅建筑,结合居住建筑组群布置的绿地。具有一定的休憩功能。
3.7
宅间绿地
在居住用地内,住宅建筑之间的绿化用地。通常以封闭式观赏绿地为主。
3.8
建筑基础绿地
在居住区内各种建筑物(构筑物)散水以外,用于建筑基础美化和防护的绿化用地。
3.9
居住区道路
为居住区交通服务,并用于划分和联系居住区内的各个小区的道路。
4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
4.1居住用地内的各种绿地应在居住区规划中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配套,并在居住区详细规划指导下进行规划设计。居住区规划确定的绿化用地应当作为永久性绿地进行建设。必须满足居住区绿地功能,布局合理,方便居民使用。
4.2小区以上规模的居住用地应当首先进行绿地总体规划,确定居住用地内不同绿地的功能和使用性质;划分开放式绿地各种功能区,确定开放式绿地出入口位置等,并协调相关的各种市政设施,如用地内小区道路、各种管线、地上、地下设施及其出入口位置等;进行植物规划和竖向规划。
4.3居住区开放式绿地应设置在小区游园、组团绿地中,可安排儿童游戏场、老人活动区、健身场地等。如居住区规划未设置小区游园,或小区游园、组团绿地的规模满足不了居民使用时,可在具有开放条件的宅间绿地内设置开放式绿地。
4.4组团绿地的面积一般在1000m2以上,宜设置在小区中央,最多有两边与小区主要干道相接。
4.5宅间绿地及建筑基础绿地一般应按封闭式绿地进行设计。宅间绿地宽度应在20m以上。
4.6居住区绿地应以植物造景为主。必须根据居住区内外的环境特征、立地条件,结合景观规划、防护功能等,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进行植物规划,强调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和地方特色。植物种植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原则:
4.6.1适应北京地区气候和该居住区的区域环境条件,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和防护作用的植物。
4.6.2应以改善居住区生态环境为主,不宜大量使用边缘树种、整形色带和冷季型观赏草坪等。
5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
5.1在居住区绿地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开放式绿地或封闭式绿地的设计。绿地设计的内容包括:绿地布局形式、功能分区、景观分析、竖向设计、地形处理、绿地内各类设施的布局和定位、种植设计等,提出种植土壤的改良方案,处理好地上和地下市政设施的关系等。
5.2居住区内如以高层住宅楼为主,则绿地设计应考虑鸟瞰效果。
5.3居住区绿地种植设计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
5.3.1充分保护和利用绿地内现状树木。
5.3.2因地制宜,采取以植物群落为主,乔木、灌木和草坪地被植物相结合的多种植物配置形式。
5.3.3选择寿命较长、病虫害少、无针刺、无落果、无飞絮、无毒、无花粉污染的植物种类。
5.3.4合理确定快、慢长树的比例。慢长树所占比例一般不少于树木总量的40%。
5.3.5合理确定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的种植比例。其中,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种植数量的比例应控制在1:3~1:4之间。
5.3.6在绿地中乔木、灌木的种植面积比例一般应控制在70%,非林下草坪、地被植物种植面积比例宜控制在30%左右。
5.4根据不同绿地的条件和景观要求,在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前提下,可设置适当的园林小品,但不宜过分追求豪华性和怪异性。
5.5绿化用地栽植土壤条件应符合CJJ48-92的有关规定。
5.6居住区绿地内的灌溉系统应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喷灌或滴灌系统,也可安装上水接口灌溉。喷灌设计应符合GBJ85的规定。
5.7绿地范围内一般按地表泾流的方式进行排水设计,雨水一般不宜排入市政雨水管线,提倡雨水回收利用。雨水的利用可采取设置集水设施的方式,如设置地下渗水井等收集雨水并渗入地下。
5.8绿地内乔、灌木的种植位置与建筑及各类地上或地下市政设施的关系,应符合以下规定:
5.8.1乔、灌木栽植位置距各种市政管线的距离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树木距地下管线外缘最小水平距离单位:m
名称新植乔木现状乔木灌木或绿篱外缘
电力电缆1.503.500.50
通讯电缆1.503.500.50
给水管1.502.00--
排水管1.503.00--
排水盲沟1.003.00--
消防笼头1.202.001.20
煤气管道(低中压)1.203.001.00
热力管2.005.002.00
注:乔木与地下管线的距离是指乔木树干基部的外缘与管线外缘的净距离。灌木或绿篱与地下管线的距离是指地表处分蘖枝干中最外的枝干基部的外缘与管线外缘的净距。
5.8.2落叶乔木栽植位置应距离住宅建筑有窗立面5.0m以外,满足住宅建筑对通风、采光的要求。
5.8.3在居住区架空线路下,应种植耐修剪的植物种类。植物与架空电力线路导线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CJJ75-97中表6.1.2的规定。
5.8.4居住区绿化乔灌木与其它基础设施的最小水平距离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乔灌木与其他基础设施的最小水平距离单位:m
设施名称新植乔木现状乔木灌木或绿篱外缘
测量水准点2.002.001.00
地上杆柱2.002.0--
挡土墙1.003.000.50
楼房5.05.001.50
平房2.005.00--
围墙(高度小于2m)1.002.000.75
排水明沟1.001.000.50
注:乔木与地下管线的距离是指乔木树干基部的外缘与管线外缘的净距离。灌木或绿篱与地下管线的距离是指地表处分蘖枝干中最外的枝干基部的外缘与管线外缘的净距。
5.9居住区绿化苗木的规格和质量均应符合国家或本市苗木质量标准的规定,同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5.9.1落叶乔木干径应不小于8cm。
5.9.2常绿乔木高度应不小于3.0m。
5.9.3灌木类不小于三年生。
5.9.4宿根花卉不小于二年生。
5.10居住区绿地内绿化用地应全部用绿色植物覆盖,建筑物的墙体可布置垂直绿化。
6开放式绿地设计
6.1开放式绿地的主要功能是为居民提供休憩空间,美化环境,改善局部生态环境。设计中应妥善处理和解决好这三方面问题。
6.2开放式绿地的总体设计、竖向设计、园路及铺装场地设计、种植设计、园林建筑及其它设施设计等均参照CJJ48-92要求执行。
6.3开放式绿地要根据居住区的特点做好总体设计,同时应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6.3.1根据绿地的规模、位置、周边道路等条件设置功能分区,要满足居民的不同需要,特别是要为老人和儿童的健身锻炼设置相应的活动场地及配套设施。儿童游戏场、健身场地等应远离住宅建筑。
6.3.2绿地出入口和游步道、广场的设置应综合绿地周围的道路系统、人流方向一并考虑,保证居民安全。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
6.3.3绿地中不宜穿行架空线路,必须穿行时,居民密集活动区的设计应避开架空线路。
6.4地形设计可结合自然地形做微地形处理,微地形面积大小和相对高程,必须根据绿地的周边环境、规模和土方基本平衡的原则加以控制。不宜堆砌大规模假山。
6.5绿地内设置景石时,可结合地形作置石、卧石、抱头石等处理,置石量不宜过大。
6.6可结合不同居住区的特点,集中布置适当规模的水景设施。占地面积不宜超过绿地总面积的5%。
6.7园路及铺装场地设计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6.7.1绿地内可布置游步道和小型铺装场地,铺装面积一般控制在20%以内。其位置必须距离住宅建筑的前窗8m~10m以外。
6.7.2绿地内的道路和铺装场地一般采用透水、透气性铺装,栽植树木的铺装场地必须采用透水、透气性铺装材料。
6.7.3绿地内的道路和铺装场地应平整耐磨,应有适宜的粗糙度,并做必要的防滑处理。
6.7.4绿地内主要道路和出入口设计应采取无障碍设计,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6.7.5绿地内的活动场地提倡采取林下铺装的形式。以种植落叶乔木为主,分枝点高度一般应大于2.2m。夏季时的遮荫面积一般应占铺装范围的45%以上。
6.8绿地内建筑物和其它服务设施等的设计以及绿地内各类用地指标,必须按照CJJ48-92要求执行,同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6.8.1小区游园内一般应设置儿童游戏设施和供不同年龄段居民健身锻炼、休憩散步、社交娱乐的铺装场地和供居民使用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园亭、花架、坐椅等。
6.8.2应根据需要设置不同形式的照明系统,一般不设置主要用于景观的夜景照明。
6.8.3绿地内园林小品的设计,应尽量采取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的方式,正确处理好实用、美观和经济的关系。
6.9作为开放式绿地进行设计的宅间绿地除符合CJJ48-92外,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6.9.1以绿化为主,功能上只应满足居民的简单活动和休息,布局灵活,设施合理。不宜安排过多的内容。一般不宜设置游戏、健身设施等。
6.9.2宅间绿地设置的活动休息场地,应有不少于2/3的面积在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
7封闭式绿地设计
7.1封闭式绿地一般包括宅间绿地和建筑基础绿地。主要功能是改善局部生态环境和美化居住环境,原则上不具有为居民提供休憩空间的功能。
7.2封闭式绿地以植物种植为主,发挥降温增湿、安全防护、美化环境的作用。
7.3宅前道路不应在绿地中穿行,应设置在靠近建筑入口一侧,使宅间绿地能够集中布置。
7.4宅间绿地种植的乔、灌木应选择抗逆性强、生态效益明显、管理便利的种类。
7.5建筑基础绿地设计
7.5.1应根据不同朝向和使用性质布置。建筑朝阴面首层住户的窗前,一般宜布置宽度大于2.0m的防护性绿带,宜种植耐荫、抗寒植物。
7.5.2住宅建筑山墙旁基础绿地应根据现状条件,充分考虑夏季防晒和冬季防风的要求,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绿化。
7.5.3所有住宅建筑和公用建筑周边有条件的地方应提倡垂直绿化。
7.5.4居住区用地内高于1.0m的各种隔离围墙或栏杆,提倡进行垂直绿化,宜种植观赏价值较高的攀缘植物。
8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
8.1居住区道路绿化设计
8.1.1道路绿化应选择抗逆性强,生长稳定,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植物种类。
8.1.2有人行步道的道路两侧一般应栽植至少一行以落叶乔木为主的行道树。行道树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8.1.2.1应选择冠大荫浓、树干通直、养护管理便利的落叶乔木。
8.1.2.2行道树的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径为准,株行距应控制在5m~7m之间。
8.1.2.3行道树下也可设计连续绿带,绿带宽度应大于1.2m,植物配置宜采取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的方式。
8.1.3小区内的主要道路,同一路段应有统一的绿化形式;不同路段的绿化形式应有所变化。
8.1.4小区道路转弯处半径15m内要保证视线通透,种植灌木时高度应小于0.6m,其枝叶不应伸入至路面空间内。
8.1.5人行步道全部铺装时所留树池,内径不应小于1.2m×l.2m。
8.1.6居住区内行道树的位置应避免与主要道路路灯和架空线路的位置、高度相互干扰。在特殊情况下应分别采取技术措施。
8.2居住区停车场绿化设计
8.2.1居住区停车场绿化是指居住用地中配套建设的停车场用地内的绿化。
8.2.2居住区停车场绿化包括停车场周边隔离防护绿地和车位间隔绿带,宽度均应大于1.2m。
8.2.3除用于计算居住区绿地率指标的停车场按相关规定执行外,停车场在主要满足停车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应进行充分绿化。
8.2.4应选择高大庇荫落叶乔木形成林荫停车场。
8.2.5停车场的种植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8.2.5.1树木间距应满足车位、通道、转弯、回车半径的要求。
8.2.5.2庇荫乔木分枝点高度的标准:
8.2.5.2.1大、中型汽车停车场应大于4.0m。
8.2.5.2.2小型汽车停车场应大于2.5m。
8.2.5.2.3自行车停车场应大于2.2m。
8.2.5.3停车场内其他种植池宽度应大于1.2m,池壁高度应大于20cm,并应设置保护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