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民国时期的结婚证上的一段话.出自谁的诗句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不是谁的诗句,,就是结婚证上的
㈡ 觉得民国的结婚证书真好看 ,想用这个当模板做结婚请柬
我也好喜欢啊,楼主做成请柬没有啊,求分享
㈢ 中国不同年代的结婚证,比现在的结婚证怎么样
以前的结婚证就像一张大奖状一样,红红的一张纸,后来改来一个证书样式,但是手写的,再后来变革成打印的证书。
㈣ 百年前的婚书长什么样子结婚证是如何演变的
在清朝的时候婚书就像是奏章一样,里面罗列了很多东西比如双方的生辰八字还有家乡籍贯这些简单的信息,有的还会有女方陪嫁都会一一的写的清清楚楚。后来再到民国时期婚书就像我们以前小时候那个奖状一样形式的,再到后来新中国成立以后结婚证是像团员证一样,双方的名字加上盖章,后来渐渐的就成为了我们这个时期的两个小红本本。总体来说我觉得现在的结婚证是越来越能直观的体现它的作用,以前的是更加注重那种形式和情怀。他们所表达的意思不同,带来的效果不同,但是意思是一样的。
㈤ 民国时期的结婚证的内容
这个是订婚证吧
双方姓名、地区、年龄、生辰。
今由XXX,XXX先生执柯并得双方家长同意玉成佳偶缔结良缘于民国XX年X月X日在上海XX路XX号订婚喜今日赤绳系定珠联璧合卜他年白头永偕桂馥兰馨此证
订婚人、介绍人、主婚人、证明人
年月日
㈥ 中国哪几年变更过结婚证书,就是哪几年出过新版的结婚证
这个变得多了,数都数不过来,以前没有全国统一制式这种概念,不同地方都有不同的结婚证,关键只看盖的章而已。我国目前的结婚证式样是04年起用的。
㈦ 抗战时期结婚有证书吗
二、五、八、团即男25岁以上、八年军龄、八年党龄、团职干部、35岁以上营职干部符合一项条件就行
㈧ 中国50年代至今不同时期结婚典礼有哪些变化
1951年,北京市第十四区农民袁荣和本区杨淑英在新婚姻法的保障下举行了正式结婚典礼。1952年,湖南省醴陵县白兔潭村农民全裕盛(中)和孙桂华(右)向区政府登记结婚,司法干部把结婚证书递给他们。1953年,北京西单区贯彻婚姻法委员会召开街道宣传婚姻法群众大会。这是和睦家庭中的许德贵老大爷对大家讲他过去打骂子女的情形。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骑兵通讯班班长董世贵和河北省劳动模范高桂珍在朝鲜前线某地举行结婚典礼。1957年,辽宁沈阳风动工具厂的工人鞠复海(新郎)和俞凤仙(新娘)在婚礼仪式上接受朋友们的祝贺。1959年,北京一对青年工人的婚礼。他们收到的彩礼全是日用品。1975年,浙江省桐乡县坝桥大队农民社员俞阿良送他的儿子俞新元到女方张建华家结婚安家。1979年,共青团武汉市委为59对青年男女举行集体结婚典礼,并向他们赠送了纪念品。1981年,在首都的一辆公共汽车上,新娘吴树润在新郎李长乐陪同下,换乘三次公共汽车由女家到男家举行婚礼。1990年,那个年代,用自行车接新娘曾经一度成为流行的结婚方式。2005年,北京的一对新人,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2017年一场婚礼现场,中国60年间结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能说哪个时代更好,只要有纯纯的幸福就是好的。
㈨ 五十多年前的结婚证书能查得到吗
如果你说网上
那肯定查不到
不过户籍地有信息登录
户口本也会有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