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下列为视距测量成果计算

下列为视距测量成果计算

发布时间:2022-01-10 01:51:56

『壹』 视距测量的观测计算

施测时,如图(3)所示,安置仪器于A点,量出仪器高i,转动照准部瞄准B点视距尺,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的读数M、N、V,计算视距间隔l=M-N。再使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如为竖盘指标自动补偿装置的经纬仪则无此项操作),读取竖盘读数,并计算竖直角α。然后按公式(4)、(5)、(6)用计算器计算出视距、水平距离和高差。

『贰』 视距测量当视线倾斜时如何计算水平距离的高差它们可以达到什么样的精度

摘要

『叁』 关于测量学的题目,如图2.38所示,为一闭合水准路线的图根水准测量观测成果,试计算各水准点的高程。

『肆』 视距测量高程怎么算

看图示,视距测量的原理:

『伍』 当视线倾斜进行视距测量时,水平距离的计算公式是( )。 A.D=KL+C B.D=KLcosα C.D=KLcos2α

当视线倾斜进行视距测量时,水平距离的计算公式是(A)。 A.D=KL+C B.D=KLcosα C.D=KLcos2α

『陆』 经纬仪视距测量平距怎么计算计算公式是什么

经纬仪视距法测距
视距法测距所用的工具是经纬仪和视距尺.利用经纬仪望远镜中十字丝的上下两根短横丝,在视距尺上读得的上下两数之差以及其他一些数据,即可算出安置仪器点到立尺点的水平距离和高差.
一、视距法测距原理
若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条边和一个角为已知,就可以推算出另一条边长,这便是视距法测距的简单工作原理.
二、视距计算公式
(一)视准轴水平时的视距公式
如图,为视距丝间隔,为定角,F为物镜前焦点,f为焦距,s为物镜离仪器中心的距离,为尺间隔,d’为焦点到视距尺的距离,D’为AB之间的水平距离.
由图可以看出:≌,所以有:
,即
因,故有.设,则上式改写为:
C——视距乘常数.制造仪器时,一般将C设计为100.
Q——视距加常数.对于内调焦望远镜,其加常数接近于0,可忽略不计.
(二)视准轴倾斜时的视距公式
1、水平距离公式
若两点高差很大,则不可能用水平视线进行视距测量,必须把望远镜视准轴放在倾斜位置,如尺子仍竖直立着,则视准轴不与尺面垂直,上面推导的公式就不适用了.若要把视距尺与望远镜视准轴垂直,那是办不到的.因此在推导水平距离的公式时,必须导入两项改正:(1)对于视距尺不垂直于视准轴的改正;(2)视线倾斜的改正.水平距离公式为:
其中:δ为竖角.
2、高差公式
其中:i为仪器高,L为目标高.
三、视距法测距的作业方法
1、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对中、整平;
2、量仪器高i(量至厘米);
3、将视距尺立于待测点上,用望远镜瞄准视距尺,分别读出上、下视距丝和中丝读数,再读取竖盘读数,并将所有读得的数据记入视距测量手簿中.
4、根据上、下丝视距读数,算出尺间隔t,把竖盘读数换算为竖角,再计算测站到测点的水平距离和高差.

『柒』 四等水准测量成果的计算方法

测量闭合后,对比测量高程与控制点高程的高差。

差值范围:三等水准为±12√L,四等为±20√L,L为路线长,这里的限差都是指平原地区的。

从已知点A出发,固定点A、B、C中间设置若干个转点。

每测站观测程序为:

(1)后视黑面尺,长水准器气泡居中,读中、下、上丝读数。

(2)前视黑面尺,长水准器气泡居中,读中、下、上丝读数,

(3)前视红面尺,长水准器气泡居中,读中丝读数,

(4)后视红面尺,长水准器气泡居中,读中丝读数。

(7)下列为视距测量成果计算扩展阅读:

水准观测应在标石埋设稳定后进行。两次观测高差较大超限时应重测。当重测结果与原测结果分别比较,其较差均不超过时限值时,应取三次结果数的平均值数。

设备安装过程中,测量时应注意:最好使用一个水准点作为高程起算点。当厂房较大时,可以增设水准点,但其观测精度应提高。

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应符合规定。水准尺上的米间隔平均长与名义长之差应符合规定。

『捌』 工程测量题(试计算水准测量记录成果,用高差法完成以下表格,并写出计算过程)

仪高法是先求视线高程,高差法先求前视和后视的高程差水准测量的原则一、原理利用水准仪建立一条水平视线,并于立在A,B两点的水准尺上截取读数a,b,则两点高差 。若A点高程已知,则 称为后视读数, ——前视读数。二、高程计算法 1、高差法利用高差计算高程的方法, 2、视线高程法利用视线高程计算高程的方法三、连续水准测量当A、B两点高差较大的相距较远时,安置一次仪器不能测定两点间的高差,可在沿A到B的水准路线中间增设ZD,依次连续地在两个立尺点中间安置水准仪来测定各点间的高差,最后取各个测点的代数和。转点的概念定义:起传递高程作用的临时立尺点特点:其上有两个读数临时选点水准仪的使用 1、粗平:调脚螺旋使用水准气泡居中,竖曲船直 2、气泡在左手大拇指移动方向一致 2、瞄准目镜对光 准量、照门、标尺三点一线 物镜对象 3、精平 4、读数 §2 水准测量的方法及成果整理一、水准点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建立的高程控制点(BM)均匀分布在全国各地,起控制高程的作用长期保留设地面标志二、水准路线 1、闭合 2、附合 3、支水准三、水准测量的方法 1、观测程序 2、表格记录计算铅笔记录,不准涂改,不准橡皮檫,不准转抄测站 测点 后视 前视 高差 1 A 1.625 0.628 2 1.784 0.997 0.573 3 0.660 1.211 -0.311 4 1.444 0.971 0.442 B 1.002 5.513 4.181 1.332 四、水准测量的校核 1、测站校核检查一个测站的错误,一个测站只测一次高差,高差是否正确无法知道,对一个测站重复效差的测定, 。变更仪高法双仪器双面尺后红=后黑+K 前丘=前黑+K h丘=h黑 2、计算校核用计算高差的总和检验各站高差计算是否正确。 3、成果校核是水准测量消除错误,提高最后成果精度的重要措施由于测量误差的影响,使水准路线的实测效益与应有值不符,其差值称闭合差。闭合差=观测值-理论值(真值、高精度值)闭合: 附合: 支水准: 容许误差:计算所得高差闭合差 应在规定的容许范围内,认为精度合格, 普通水准测量

『玖』 视距测量

视距测量是根据几何光学原理用简便的方法间接测出两点间的距离和高差。当视线水平时,视距测量测得的是水平距离;如果视线是倾斜的,为了求得水平距离,还应测出竖直角。有了竖直角,又可以求得测站至测点的高差。所以说,视距测量是一种能同时测得两点之间的距离和高差的简捷而受地形限制少的方法。其精度虽不及直接量距和其他较精密的量距方法,但能满足测定碎部点的精度要求,因此广泛应用于碎部测量中。

普通视距测量一般是应用望远镜上装有视距丝的经纬仪、平板仪等配合视距尺来进行。

一、普通视距测量原理及公式

因目前使用的望远镜多为内调焦望远镜(即在封闭的镜筒内增设了一个凹透镜,调焦时只移动此凹透镜便可),故以下讨论的均以内调焦望远镜的视距公式为基本公式。

1.视准轴水平时的视距公式

对于内调焦望远镜,它的物镜系统是由物镜L1和调焦透镜L2两部分组成(图8-1),当标尺R在不同的距离时,为使它的像落在十字丝平面上,必须移动L2。因此,物镜系统的焦距是在发生变化的。下面就图8-1所示的情况,即视准轴水平且与视距尺R垂直时的情况,讨论内调焦望远镜的视距公式。

图8-1 内调焦望远镜

图8-1是其成像图,凸透镜L1为物镜,F1为其焦点,凹透镜L2是调焦透镜,其焦点为F2,,L3为十字丝平面,仪器中心至视距尺的平距为D。则

D=Kl+c (8-1)

式中:l——两视距丝在视距尺上的间隔;

K——为仪器设计时的乘常数,K=100;

c——为仪器设计时的加常数,c=0。

D=100l (8-2)

这便是视线水平时求平距的公式。

2.视准轴倾斜时的视距公式

图8-2 斜视视距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地面是高低起伏的,所以往往要使视准轴倾斜才能读取尺间隔,如图8-2。由于视准轴不垂直于竖立的视距尺,故上述公式不适用。

设想通过尺子C点有一根倾斜尺子与倾斜视准轴相垂直,如图8-2所示,两视距丝在该尺上截于M′,N′,这样,就可按公式(8-2)计算斜距D′,即

D′=kl′=100l′

式中:l′——两视距丝在倾斜尺子上的尺间隔。

然后,再根据D′和竖直角算出平距D。但实际观测的视距间隔是竖立的尺间隔l,而非l′,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出l与l′间的关系。由于过视距丝的两条光线的夹角φ很小,约为34′,故可把∠CM′M和∠CN′N视为直角,而∠M′CM=∠N′CN=a(a为竖角)。由图可得

M′C=MCcosα

N′C=NCcosα

M′N′=M′C+N′C=MCcosα+NCcosα=MNcosα

而M′N′=l′,MN=l,故l′=lcos2α。

尺子M′N′是设想与倾斜视准轴相垂直的,因而有斜距D′为

D′=Kl′=Klcosα

D=D′cosα=Klcos2α (8-3)

这便是视准轴倾斜时求平距的公式。

3.视距法求高差的公式

从图8-2知

h=h′+i-v

h′=D′sinα

用D′=Klcosα代入得

建筑工程测量

建筑工程测量

上式为视准轴倾斜时求高差的公式。

当α=0时,可得

h=i-v (8-6)

上式为视准轴水平时求高差的公式。

【例8-1】设i=1.42m,v=1.53m,l=1.38m,α=10°和α=-10°,求D,h。

解:根据公式(8-3)和(8-4),当α=-10°时,有

D=D′cosα=Klcos2α=100×1.38×cos210°=133.84m

建筑工程测量

当α=-10°时,则

D=D′cosα=Klcos2α=100×1.38×cos210°=133.84m

建筑工程测量

【例8-2】设i=v=1.42m,l=0.98m,α=4°30′,求D,h。

解:根据公式(8-3)和(8-4)

D=D′cosα=Klcos2α=100×0.98×cos24°30′=97.40m

建筑工程测量

二、视距测量的观测步骤

在测站上需要观测i,v,l,α四个量。观测步骤如下:

1)量i,测站上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用皮尺量取仪器高i(仪器横轴中心至地面桩顶的铅垂距离),精度至cm;

2)对v,望远镜照准待测点竖立的标尺,使中丝对准i值,即i=v,也可以对准任一值;

3)求l,读取下、上丝在标尺上的读数,估读至mm,两数相减求出视距间隔值l;

4)算α,转动竖盘水准管微动螺旋,使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读取竖盘读数,计算α。

在同一个测站上,如果还需要观测其他的点,则可重复上述2),3),4)步的观测。

观测时应注意以下各点:

1)观测前,应校正竖盘指标差不超过±1′;

2)照准时,严格消除视差;

3)视距丝读数不宜过小,且快速读出上下丝读数,以减小标尺不稳和大气折光的影响;

4)标尺应竖直,当视线的倾角为30°时,标尺倾斜2°,则所测距离的相对误差仅为1/80,在山区测量时,最好使用装有水准器的标尺;

5)选择成像稳定、透明度高的天气观测;

6)观测精度要求较高时,l,α应取盘左盘右观测的平均值,并测定仪器的实际K值。

视距测量的计算方法,一般采用计算器直接按视距公式进行。也可采用按视距公式编制的视距表进行查算,用时可参照表中的有关说明。

『拾』 简述视线倾斜时视距测量的计算公式,并说明公式各符号的含义

k是比例系数,通常是100,
a是十字丝上丝的读数
b是十字丝下丝的读数
α是仰角或者俯角
公式是L=K(a-b)cos²α

阅读全文

与下列为视距测量成果计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
手机我的世界创造模式怎么去天堂 浏览:716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
工商局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浏览:685
创造力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866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 浏览:693
专利权的内容有哪几项 浏览: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