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哪些证书,考下之后国家会给补贴额度是多少
其实很多证书,只要考下了国家都会给补贴:
建筑类:建造师、造价工程师(一级与二级的额度不同)、消防工程师、安全工程师
医卫类:执业医师、执业药师
财经类:中级会计师、中级经济师
教资类:教师资格证
且在各地,官方都有相应规定,比如近期济南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就公布了2020年度职业技能提升补贴公示名单(技术类第116批),其中以上种类的职业资格证书,都可以领取1500到2000元的补贴。
大家也应该知道,职称直接关系到待遇,不过考下这几类类证书、聘任上职称后,至于能多拿多少钱,有时候不是政府决定的,”放管服“的指示精神下,职称评审是由用人单位自主决定的。因此同一职称,在不同单位、地区,所能享受的待遇可能不大一致,具体还是要看情况。
同时要提醒大家,考下这些证书所能享受到的待遇越来越好,不光证明了证书含金量的提升,其考试难度也越来越高,相信参加过考试的老考生都已经体会到了,因此早做打算更为明智。
㈡ 职业资格补贴怎么领取
各省市职业资格补贴的领取条件和流程有所差异。以山东省为例,领取职业资格补贴专必须满属足的条件有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且该证书位列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之中;就业并缴纳社会保险三年以上;必须是在职期间领取。
在青岛市参加失业保险的企业职工,登录青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门户网站,办理网上申请。其他市参加失业保险的企业职工,到当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服务大厅实施手工办理业务。其他城市请关注该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官方网站。
㈢ 职称证书的怎么办理领津贴
不要想太多,你考是你自己的事,单位聘了才会有补贴。
㈣ 考什么证可以领补贴,在哪边领
可以,得满足条件。
申领初级会计职称技能提升补贴的条件: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企业职工,可申领技能提升补贴:
(一)依法参加失业保险,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36个月(含36个月)以上的。
(二)自2017年1月1日起取得初级(五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
注意,是必须同时符合2017年1月1日之前取得的证书能申领,在这之前取得的证书应该都不能算数,这个政策一方面是为了鼓励企业职工长期参加失业保险,另一方面是为了调动职工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
(4)证书领津贴扩展阅读
第一步,职工应在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核发之日起12个月,到本人失业保险参保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申领技能提升补贴;
第二步,失业保险经办机构通过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联网查询、与失业保险参保信息比对等方式进行审核;
第三步,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规定程序对申请审核通过后,应直接将补贴资金发放至申请人本人的个人银行账户或社会保障卡。
注意取得证书后,要在核发之日起12个月到相关机构申领补贴,进一步说明了,在2017年1月1日前取得的证书不符合申领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失业保险支持参保职工提升职业技能有关问题的通知
㈤ 为什么考到国职证书可以领取补贴去哪里领取
考取国家健身教练的证书是可以领取补贴的,这是国家的补贴政策。我们学院是国职授权培训基地。国职培训课程包含:健身教练肌肉训练方法、运动解剖学、肌肉训练方法实践等内容。
㈥ 专业资格证书,可领取福利津贴是否需要和工作岗位挂钩的
补贴、津贴是否抄需要缴纳袭个人所得税,需要根据其性质决定:(1)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收入需要征税;(2)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不征税。下列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1)生子女补贴;(2)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庭成员的副食补贴;(3)儿补助费;(4)旅费津贴、误餐补助(指按财政部门规定,个人因公在城区、郊区工作,不能在工作单位或返回就餐,确实需要在外就餐的,根据实际误餐顿数,按规定的标准发给的误餐费)。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㈦ 职业证书补贴如何申领
各省市职业资格补贴的领取条件和流程有所差异。以山东省为例,领取职业资格补贴必须满足的条件有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且该证书位列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之中;就业并缴纳社会保险三年以上;必须是在职期间领取。
简介:
1、职工应在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核发之日起12个月内,到本人失业保险参保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申领技能提升补贴。
2、失业保险经办机构通过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联网查询、与失业保险参保信息比对等方式进行审核。
3、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规定程序对申请审核通过后,应直接将补贴资金发放至申请人本人的个人银行账户或社会保障卡。
技能提升补贴申请、审核的具体程序和操作办法,由各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本着方便、快捷、安全、审慎的原则制定,并主动向社会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