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的重大科技成就有哪些
1、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因其超大的建筑规模、空前的施工难度以及顶尖的建造技术而闻名世界;大桥项目总设计师是孟凡超,总工程师是苏权科,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是林鸣。
2、复兴号动车组列车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是中国标准动车组的中文命名,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
3、射电望远镜FAST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简称FAST。
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工程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天眼”工程由主动反射面系统、馈源支撑系统、测量与控制系统、接收机与终端及观测基地等几大部分构成。
『贰』 中国的科技10个成就有哪些
2019中国十大科技成就:
1、1月3日,嫦娥四号首次登陆月背。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
2、5月23日,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样车下线。
5月23日10时50分,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青岛下线,这标志着我国在高速磁浮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3、6月6日,5G商用牌照正式发放。
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这意味着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
4、8月9日,华为发布操作系统:鸿蒙。
鸿蒙系统(HarmonyOS)是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OS,可按需扩展,实现更广泛的系统安全,主要用于物联网,特点是低时延,甚至可到毫秒级乃至亚毫秒级。
5、8月17日,捷龙一号首飞成功。
8月17日12时11分,捷龙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龙”系列商业运载火箭登上历史舞台。
6、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
大兴国际机场占地面积达到140万平方米,有着世界规模最大单体航站楼、世界施工难度最高航站楼、世界最大隔震支座航站楼和世界最大无结构缝一体化航站楼。
7、9月25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贯通。
全桥共计228个桥墩,钢结构用量124万吨,混凝土用量294万方,其用钢量和混凝土总方量是迄今为止国内外桥梁之最,大桥贯通也意味着未来“京台高铁”的关键节点建成。
8、9月30日,±1100千伏特高压之流工程通电。
“新疆准东-安徽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全长3324千米,共有铁塔6079基,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9、10月1日,东风-41核导弹首次公开亮相。
东风-41是我国现役导弹中射程最远的型号,总长16.5米,略超东风31-a, 1.5万公里的射程也超过美国LGM-30“民兵”(1.3万公里)和俄罗斯RT-2PM2“白杨M”(1.1万公里)。
10、11月28日,发现迄今最大黑洞。
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发布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继峰、张昊彤研究团队的这项重大发现,这颗7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远超理论预言的质量上限,颠覆了人们对恒星级黑洞形成的认知。
『叁』 中国的科技成就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10月1日成立。
中国于1964年10月首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中国于1967年06月首颗氢弹试爆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中国于1978年实现改革开放。
中国于昆明在1999年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
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中国大型诗词书籍《中国当代诗人词家代表作大观》2006年出版。
中国沈阳在2006年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
中国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许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嫦娥一号(CE-1)”发射成功。
中国于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在四川汶川、北川等地发生了里氏震级8.0级,矩震级7.9级的“5·12汶川大地震”。
中国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悼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遇难同胞。并且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中国于2008年在北京举行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至8月24日举行)和残奥会(于2008年9月6日至9月17日举行),并以51金、21银、28铜首次位列奥运会金牌榜首位。中国体育代表团在1984至2008年的奥运会上,共夺得金牌一百六十三块。
『肆』 中国的科技成果有哪些
古代:四大发明
现代:“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我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有; 1、激光技术。我国激光技术世界第一,领先全世界15年。 2、超级稻及其他农作物杂交技术。超级稻被世界成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3、陶瓷技术。陶瓷技术是我国传统的领先技术。 4、反卫星武器技术。我国已经发明寄生星多年。现在开始向菲律宾的一颗商业卫星部署寄生星。寄生星只有中国才有,世界任何国家都没有研制出来。是我国镇国之宝。 5、建桥技术。我国是造桥王国,有“世界桥梁博物馆”的美称。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桥,也是世界跨度最大的桥。 6、高原铁路建设技术。青藏铁路是世界高原铁路技术难度最大的技术。 7、巨型水电站建设技术。我国建设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代表世界水电技术的最高水平。 8、排灌机技术。安装在骆马湖的抽水机直径8米,计划再安装直径12米的机器。代表世界最高水平。 9、智能机器人技术。我国的水下螃蟹系统,是世界独有的。 10、汽垫船是我国发明的。当时为了保密,没有向全世界公布。 11、打水井技术。我国在西北能打世界最深的水井。 12、丝绸技术。丝绸是我国的传统技术。现在仍然世界领先。 13、治理沙漠技术。我国治理沙漠技术世界领先。 14、防治人畜瘟疫技术。我国在50--60年代已经基本消灭人畜瘟疫,当时和现在都是世界最高水平。 15、防治SAS病技术。我国防治SAS病技术世界第一水平。 还有一些小科技就不提了。
『伍』 中国的科技成果有哪些
1、全球首对体细胞克隆猴姐妹“中中”“华华”诞生
2018年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宣布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诞生;12月5日第二个克隆猴“华华”诞生。多年来,与人类相近的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一直没有解决,成为世界性难题。该成果标志中国率先开启了以体细胞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新时代,实现了我国在非人灵长类研究领域由国际“并跑”到“领跑”的转变。
2、“慧眼”卫星填补我国空间X射线探测卫星空白
2018年1月30日,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其进入科学成果产出的新阶段。据介绍,“慧眼”卫星已多次参加了国际空间和地面的联测,获得了银道面扫描巡天、黑洞、中子星、太阳耀发等的大量观测数据,发布了30多个伽马射线暴的观测结果,直接测量到了目前最强的中子星磁场回旋吸收线,完成了国内最高精度的脉冲星导航试验。
3、我国科学家实现全球首例人类肺脏再生
从患者支气管刷取出的几十个干细胞,在体外扩增数千万倍之后,被移植到患者肺部的病灶部位;经过3至6个月的增殖、迁移和分化,这些干细胞逐渐形成了新的肺泡和支气管结构,进而完成了对患者肺部损伤组织的修复替代——同济大学医学院左为教授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利用成年人体肺干细胞移植技术,在临床上成功实现了人类肺脏再生。
4、“3010份水稻基因组计划”揭示水稻遗传信息密码
2018年4月25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长文刊登了“3010份水稻基因组计划”研究成果。研究人员用新一代基因组测序技术和高性能计算机平台,对这些水稻种质资源进行了大规模基因组重测序和大数据分析,解析了水稻种群基因组多样性本质。
5、“天鲲号”海试成功中国疏浚事业迈向深蓝
“天鲲号”于2018年6月8日-11日进行海上试航,期间,“天鲲号”完成多项考验,如航速测定、停船试验、回转试验、抛锚试验、操舵装置试验、船舶动力系统功能试验及其他辅助系统功能试验。除了航行时需要进行慢车、停车、全回转、溺水救生等一系列紧急动作外,还要对雷达、电罗经、磁罗经等助航辅助设备进行调试校正,返航后开始为后期挖泥试验做准备。
『陆』 我国科技成果有哪些
中国近年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10月27日,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升天;
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成功升天;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成功升天。
(6)国内科技成果扩展阅读:
科技成果转化率
与美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对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强调带有一定的“中国特色”。之所以国内仍在强调“科技成果转化率”,是由两个因素促成的:一是很多项目在立项时没有考虑项目的商业化前景,或者一开始觉得有商业化价值,但在项目实施之后发现没有商业化价值;二是一些项目尽管有商业化前景,但大学、研究所没有动力去推行,致使转化率低。
中国对“转化率”的强调,恰恰说明中国的科研不是面向市场的。中国的科研依靠国拨经费,所以会特别强调要转化。
国外特点
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并不存在成果转化方面的问题。因为他们的科技成果本身就是面向市场的,科研成果研发出来就直接面向生产线,否则对于作为科研投资主体的企业来说,资金就“打水漂”了。
中国科技研发投入快速增加,2011年超过一万亿,占GDP的1.98%,但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效率低,大量的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应用技术的问题十分突出。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