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取得了那些外交成就
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了基本的胜利,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及对中国建设的支援,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有利国际因素。当时国际的格局是两大阵营尖锐对立,社会主义阵营呈现出比资本主义阵营明显的优势。一方面,战后的苏联迅速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苏联的综合国力在很短的时间里得到恢复和发展,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苏联从整体上支持新中国各方面的建设事业,在国际上支持新中国,这就使原本在革命战争年代就得到过苏联援助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苏联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敬和向往。另一方面,一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心中采取军事上侵略威胁,经济上封锁禁运,并在国际事物中采取敌对立场。
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和中国的具体情况,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作为新中国外交工作的“三大政策”,以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形象,并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建设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一、“另起炉灶”
是指新中国不继承旧中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外交关系。新中国不成热国民党时代的任何外国外交和外交国建立的外国政府,都必须符合一定的原则和条件,重新办理建交事宜。
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是指不急于同西方大国建立外交关系,因为西方帝国主义长期敌视中国人民,不可能很快就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新中国,所以西方大国承认新中国、新中国和西方国家广泛建交将会是较晚的事情。中国人民要充分利用未与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之前的这段时间,把帝国主义在中国100多年来的特权、势力和影响彻底清除干净,然后在新的基础上与他们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三、“一边倒”
就是新中国要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大消弱了欧洲的帝国主义国家,美帝国主义成为世界上的头号强国,与此同时,在东欧出现了一大批新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世界形成一个全新的格局——世界社会主义和世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对峙。面对两大阵营尖锐对立的世界格局。
新中国外交工作“三大政策”的实现,荡涤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旧貌,一个崭新的中国屹立在世界人民的面前。从此,新中国将遵循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同一切平等待我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发展经济文化友好往来,反对帝国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再次,要与周边国家建立睦邻友好伙伴关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有计划,有步骤地与周边国家解决有争议的领土、领海问题;积极寻求对外交往途径,开展亚太多边外交,促使中国与邻国之间的互相信任和共同发展,加强地区经济和安全问题的沟通与协调。
三大政策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声望不断提高,中国已成为举足轻生的力量,正在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表现为以下几点:
(1)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建国第一里就有25年国家承认了新中国,并同其中的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2)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
(3)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地位参加,并发挥了积极作用。
(4)1955年亚非国家在万隆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粉碎了帝国主义阻挠、破坏会议的阴谋,使亚非会议圆满成功,中国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更多的亚非国家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5)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恢复,中国从此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6)中美、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在国际上形成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7)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在国际上被广泛接受,特别是促进了第三世界国家间的团结与合作。
中国暂居为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8%-9.5%/年),中国体育代表团在2004年的雅典[url/]奥运会上,夺得32块金牌,位居奖牌榜第二位,军事战争上:七次战役基本全胜。对越、对苏、对印、对美等。军事科技上:核弹爆炸成功、火箭卫星上天、神6上天、龙芯的开发研制等等。 其余科技上:很多华裔获得诺贝尔奖,中国科学家在某些高科技领域的研究水平领先世界,但基础科技水平还是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 政治地位上:联合国五大常委之一,随着国力的壮大,中国在国际上地位也越来越高。 经济上: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渐渐地使全国人民都富裕起来(还没有最终完成)。 社会文化上:虽然教育体制不对,但比建国前水平高了不知多少倍,各种文艺水平越办越高,渐渐地在国际上站稳脚跟。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世博会也在中国举办。 影视文化上:这个我就不用多说了吧,国内影视制作水平的提高有目共睹啊,10年前哪儿有这么多丰富的电视节目可看呢?艺术水平也在提高。民间艺术也在保护。体育上:中国的成就太辉煌了,已经连续几届人类奥运会名列前三甲了,中国的优势项目称霸全人类。最近的刘翔、姚明还有冰上项目更是牛比,在全世界都有巨大影响力。逐渐举办世界级别各大体育赛事:奥运会、F1、亚洲会等等非常多。 疆土上:收复香港、澳门。
总之,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始终是我国外交工作的基本立足点,也是我国借以发挥大国影响,推动多极化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与战略选择。广大发展中国家是世界政治经济舞台的一支重要力量,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关系,在未来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下具有战略意义,这不仅有利于我们巩固与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谊,促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且有利于为我国开展国际经贸合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双边贸易和投资的发展,促进中国和世界经济的繁荣。
❷ 建国初期,新中国的外交取得哪些成果
建国第一年,抄我国就与苏袭联、东欧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2)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4——7月,参加日内瓦会议(瑞士)。作用: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新局面发挥积极了作用。
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印度尼西亚)。影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首脑会议。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形成“万隆精神”。
❸ 20世纪50-70年代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有哪些
在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代表权,中日建交,专中美建交。
从新中国成立属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新中国外交的奠基时期,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外交成果.其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同.
20世纪70年代,在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世界局势的变化,主要有三点,一是美苏争霸出现苏攻美守的态势;二是西欧、日本成为美国的有力竞争对手;三是广大亚非拉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也就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是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时期.这一时期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中国适应新的形势,对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作出重大调整,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❹ 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外交成就有哪些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先是周恩来总理于1953年12月底在会见来访的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内的。1955年,于万隆容会议,中国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五项原则内容是: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3、1957年,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坚决主张一切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恩来总理出访亚洲、非洲和欧洲14个国家时,提出了中国经济援助的八项原则,把五项原则扩展到经济领域。
4、1974年,邓小平同志在联大特别会议上再次强调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关系都应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1988年,邓小平同志又率先明确提出以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
5、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❺ 新中国外交有哪些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政府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多边外交能力,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一、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中期的外交
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实践:1、建国的第一年,与苏联、东欧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作用:为恢复 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积极参与国际活动:(1)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2)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4年4——7月,参加日内瓦会议(瑞士)。作用: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新局面发挥积极了作用。
4、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印度尼西亚)。影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首脑会议。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形成“万隆精神”。
影响: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间的理解和信任,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二、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
背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实践:1、中美关系的改善:(1)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与周恩来总理会谈。(2)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3)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意义:中美两国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与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4、1971年10月25日,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影响:我国外交工作出现了新局面。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
背景:国际形势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
实践:1、1996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
2、2001年,中、俄、哈、吉、塔和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影响: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它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3、2001年,中国成功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海APEC会议)会议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通过了《上海共识》。影响: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4、2001年11月,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这个组织的决定。影响:中国终于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性贸易组织的成员。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影响: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❻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1、建国第一年,与苏联等国建交。
2、积极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中国代表团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起了重要作用。
4、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5、20世纪90年代,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加强了与俄罗斯等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6、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关系随之也正常化。
新中国外交的特点:
这一时期的外交战略可简单地概括为“一边倒”,即与苏联结成全面的政治、经济、军事同盟,同社会主义阵营的其他国家一道开展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阵营斗争,这也决定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学习苏联。
“一边倒”战略奠定了新中国外交第一个十年的基本格局,确定了这个时期中国在东西方冷战中的地位与作用。“东方压倒西风”的论断,即世界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影响着当时中国外交的整体走向。
❼ 近十年来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
二零零年:第27届悉尼奥运 会,中国金牌数位居第三,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厦门特大版走私案首批案件一权审公开宣判。
2000年3月,“网络泡沫”破灭
二零零一年:中国北京 获得2008年第29届奥运 会主办权。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二零零二年:上海市获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办权。
北京 网吧纵火惨案导致网吧被全面查禁。
二零零四年:我国在雅典奥运 会上获得32枚金牌,63枚奖牌,实现历史性突破。
禽流感肆虐亚洲10个国家和地区。
二零零五年:人民币采取弹性汇率机制。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
二零零六年:青藏铁路全线铺通。
中国大陆农民离别有2600年历史的“皇粮国税”。
二零零七年:香港回归10周年。
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我国改革实行近十年的“黄金周”休假制度。
二零零八年:北京 成功举办奥运 会,中国51金首登金牌榜首。
全国众志成城抗冻灾。
四川汶川5·12强烈地震。
金融风暴席卷全球。
❽ 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上取得的重大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政府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多边外交能力,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一、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中期的外交
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实践:1、建国的第一年,与苏联、东欧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作用:为恢复 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积极参与国际活动:(1)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2)1954 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4年4——7月,参加日内瓦会议(瑞士)。作用: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新局面发挥积极了作用。
4、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印度尼西亚)。影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首脑会议。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形成“万隆精神”。
影响: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间的理解和信任,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二、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
背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实践:1、中美关系的改善:(1)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与周恩来总理会谈。(2)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3)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意义:中美两国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与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4、1971年10月25日,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影响:我国外交工作出现了新局面。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
背景:国际形势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
实践:1、1996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
2、2001年,中、俄、哈、吉、塔和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影响: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它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3、2001年,中国成功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海APEC会议)会议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通过了《上海共识》。影响: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4、2001年11月,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这个组织的决定。影响:中国终于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性贸易组织的成员。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影响: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有哪些成就
第一,科学判断形势,从根本上调整外交战略。邓小平同志对国际形势和时代主题作出新的科学判断,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问题,世界大战并非不可避免和迫在眉睫。这为我们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对外政策的一系列重大调整提供了条件。
第二,提出独立自主和不结盟,改善和发展同各主要大国的关系。调整联合一切力量制衡苏联的“一条线”战略,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以意识形态定亲疏。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两国各领域交流与合作稳步发展。逐步缓和同苏联的关系,于1989年5月实现了中苏关系正常化。同日本、西欧及东欧国家的务实合作有了长足发展。
第三,妥善处理同邻国的历史遗留问题,促进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改善和发展。调整对东南亚国家的政策,注意严格区分党际关系与国家关系,使我国同东南亚国家的双边关系有了很大改善。提出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五点方针,同印度恢复高级互访和边界谈判。
第四,推动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务实合作。提出“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经济合作四原则,开展形式多样的经济合作,使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有了更深厚的经济基础。
第五,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作用,扩大国际影响。积极参与柬埔寨问题的政治解决进程,为缓和东南亚地区紧张局势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阿富汗问题的解决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第六,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推进祖国统一大业。1982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按“一国两制”原则收回香港。经过艰苦谈判,中国政府于1984年12月和1987年4月,分别与英国和葡萄牙政府就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签署联合声明。
(9)国与周边国家外交取得了哪些成果扩展阅读:
中国取得成就的原因:
第一,坚持党对外交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外交工作所取得的一切成绩,都是历代中央领导集体英明决策、精心指挥的结果。
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们在外交理论和实践上取得的重大成就,都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结果。
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们在外交理论和实践上取得的重大成就,都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结果。
第四,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我们秉承外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宗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自觉从国内建设和发展需要出发开展外交工作,努力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互信协作的安全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
第五,坚持开展全方位外交。同发达国家加强对话,深化合作,妥善处理分歧,推动相互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积极开展区域合作。
参考资料:杨洁篪撰文论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成就与经验-人民网
❿ 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外交成就有哪些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
国庆到了,回想新中国成立版57年来的外交成就权,真的是令人瞩目。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进一步树立主持正义和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第二, 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全面发展。
第三, 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取得长足发展。
第四, 与西方发达国家关系呈现新的发展态势。
第五, 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六, 开展睦邻外交打破西方制裁。
第七, 和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第八, 致力于发展新型大国关系。
第九, 稳定周边,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合作。
第十, 积极拓展多边外交树立大国形象。
经过几十年的外交努力,我国已基本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工作格局。我们坚信,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外交事业将会取得更伟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