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见证书和公证书的区别
一、法律效力不一样:公证书是由公证处出具的法律文书,见证书是由律师出具的法律文书,公证书的法律效应大于见证书。
二、内容和性质不完全一样:公证书是公证处根据当事人申请,依照事实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作的司法证明书;见证书是律师应当事人的请求,依法对自己亲身所见的法律事实或法律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而制作的法律文书。
三、在法院的作用不完全一样:公证书法院没有权利解除公证,只有采纳与不采纳;见证书法院可以依据具体事实解除其法律效力。
四、国际认可度不一样:公证书在国际事务中也被认可和运用;见证书在国际上很少被采用。
(1)见证公证书扩展阅读
法院没有权利解除公证,撤消公证书只有本公证机构和司法局有权撤消。赠予自己财产与他人,无须他人同意。对依法办理的房屋赠予公证,依法具有法律效力,其证明力高于其他一般书证。
公证书是证明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的可靠的司法证明文书,被广泛地运用在国际交往中。在国际上,公证书得到了广泛的承认,在国外也具有法律证明力,是进行国际间民事、经济交往不可缺少的法律文书。
律师见证的意义在于能够促使当事人认真、严肃地对待所实施的法律行为,增加其责任感,从而保证双方建立的法律关系的合法性、稳定性,而且有利于执行。律师见证书的作用是证明法律事件或法律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
2. 公证书见证书哪个更具有法律效力
公证书是指公证处根据当事人申请,依照事实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作的具有特殊法律效力的司法证明书,是司法文书的一种。
见证书是指律师事务所当事人的请求,指定律师依法对自己亲身所见的法律事实或法律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而制作的法律文书。
也就是说,公证书是由公证处出具的,见证书是由律师所出具的,公证处(公证机构是依法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依法独立行使公证职能、承担民事责任的证明机构)的公证书更具有法律效力。
3. 法律上公证书和见证书有何区别
继承有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遗嘱又有文书遗嘱和口头遗嘱。
文书遗嘱可内以直接由本人书写或者容由别人代写,由别人代写的必须由立遗嘱人签字或者按下手印。文书遗嘱最好经过公证,这样就具备了法律效果。不经过公证,如果当事人对文书存在异议的时候,就需要对文书进行真伪认证。
本提问提供的情况,遗嘱有效。但是,由于没有经过公证,就需要对文书进行认证,来证明这是老人本人的意愿,那就要找到见证人来证明,必须找到那个示标明身份的人,如果找不到那个示标明身份的人,或者子女对文书有异议,可上诉到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来判决。
本案例的启示:
1.遗嘱需要公证,公证后子女等人对遗嘱有异议时,可到公证处找出原始公证进行核对,核对后就具备法律上的强制效果。
2.见证,仍然不能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效果,只能说增加了文书的可信程度。人民法院在判决时,会是一个更强的依据。
4. 律师见证和一般公证有何区别
律师见证和公证是不同的,前者是以营利性为目的,后者是非营利的
5. 公众号迁移不能用律师见证了,找公证处做公证书很麻烦,该怎么办
微信公众号迁移申请函公证是指帐号主体双方共同到公证处现场签署《微信公众号迁移申请函》,由公证处公证员对迁移函进行印鉴公证的过程。
微信公众号迁移申请函公证办理所需材料:
1、申请人双方的身份证明材料原件:
①自然人的身份证件、户口簿(集体户籍的提供本人户口页原件及经过户籍所在单位盖章的首页复印件);
②法人应提交营业执照、公司章程、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公章;
2、微信公众号后台主体信息页面加盖公章(路径:登录账号-设置-公众号设置-主体信息);
3、《微信公众号迁移申请函》;
注意事项:
1.记得带公章,部分公证处需要现场盖章的。
2.每个账号准备两份资料
公证处在线咨询、申办:微信公众号迁移申请函公证
6. 见证人必须用公证书吗
遗嘱见证书不需要公证,只要内容合法,见证人符合法律规定即有效,见证人不得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其他不具有见证能力的人、继承人、受遗赠人、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条
下列人员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其他不具有见证能力的人;
(二)继承人、受遗赠人;
(三)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条
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
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
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
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7. 什么是公证公证与见证有什么区别
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区别:
1、适用的范围不同
前者适用的范围有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而后者适用的范围没有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一般来说只要是法律法规没有禁止的事项都是可以见证的。
2、行为的依据不同
前者是基于法律的规定和当事人的申请(二者缺一不可),而后者是基于当事人的委托和双方的自愿(二者缺一不可);
3、效力不同
尽管两者都是起证明作用的,但前者的证明效力比后者强。
4、行为的主体不同
前者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证明机构,后者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律师事务所。
有效范围:
公证书不仅在国内具有法律效力,而且还具有域外法律效力。因为,公证书是证明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的可靠的司法证明文书,被广泛地运用在国际交往中。
在国际上,公证书得到了广泛的承认,在域外也具有法律证明力,是进行国际间民事、经济交往不可缺少的法律文书。这是公证证据效力在空间上的延伸。
中国公证机关办理下列公证行为:
1、证明合同(契约)、委托、遗嘱等法律行为。
2、证明法律行为以外的法律文书:一切在法律上有效的文书均可公证证明,书面形式的法律行为也是法律文书。
3、证明法律事实:凡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均可公证证明。法律事实分行为和事件两类:行为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事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公证证明法律事实主要是证明法律事件,指的是事实的发生与人们意志无关但可引起一定法律后果的事件,如死亡。
4、证明非争议性事实:某些事实并不一定发生法律后果,但为避免日后可能发生争议,亦得公证证明。如证明某人的住所地或居所地,证明亲属关系。
5、对于追偿债款、物品的文书,认为无疑义的,在该文书上证明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6、证据保全:在当事人提起诉讼之前,出现了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当事人为准备将来进行诉讼的需要,可以申请公证处采取措施,保全证据。
7、保管遗嘱、保管文件。
8、办理与公证行为有关的辅助性工作,代当事人起草申请公证的文书。
9、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和国际惯例办理其他公证行为。
8. 双方签订协议书需要到公证处公证吗需要有见证人吗
如果双方签订协议书,只要合同的内容,是双方真实意愿的表达,那么双方签订内容就生效了,并不是必须要有见证人,或者需要去公 证。
签订合同。
关于签订合同,依据法 律上的规定,签订书面合同的,合同自双方签字或者盖章时成立,合同条款不对等的,并不影响合同成立,但合同成立后可能会被撤销。
合同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合同成立时间】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第三十三条规定,【确认书与合同成立】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等形式订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
第五十四条规定,【可撤销合同】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法 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 诈、胁 迫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法 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法 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二、合同违约责任的种类
1、违约责任:违约责任,是指当事人因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债务时所应承担的责任;
2、预期违约责任:所谓预期违约责任,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至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到来之前,当事人一方向另一方明确表示其将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当事人一方的自身行为或客观事实默示其将不能依约履行合同义务所应承担的责任;
3、缔约过失责任: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因其过错,致使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使对方当事人受到信赖利益损失时,过错方应承担的责任。
9. 见证书和公正书有什么区别吗
首先说明是公证,不是公正。公证是由当事人向公证机关申请,有公证机关见证后进行公证,做出公证书。而公证机构是依法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依法独立行使公证职能、承担民事责任的证明机构,由司法局管理。设立公证机构,由所在地的司法行政部门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按照规定程序批准后,颁发公证机构执业证书。《公证法》规定,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对经公证的以给付为内容并载明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债权文书,债务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适当的,债权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一些法律、行政法规也有强制性规定,要求未经公证的事项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因此,基于公证机关在法律上所赋予的特殊地位,公证的法律效力相对较高。
见证则更多是当时人请其他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律师或其他机构作为见证人,来证明某件事实或行为的真实存在等。常见的就是律师公证和普通的自然人见证。比如代书遗嘱就规定,“为了保证代笔人书写的遗嘱确实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减少纠纷,应由二人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在场见证人和遗嘱人在代书遗嘱上签名”。律师见证是律师应客户的申请,根据见证律师本人亲身所见,以律师事务所的名义依法对具体的法律事实或法律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证明的一种活动。包括(一)各类经济合同的签订与履行行为;(二)企业章程、董事会决议、转股协议等法律文书;(三)继承、赠与、转让、侵害等民事行为;(四)各种委托代理关系等法律关系。
因此,同样是证明的性质,公证是以授权或委托的公权力机关的名义来证明。见证是以律师事务所或其他任何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的名义进行的民间的证明。
10. 公证与见证有什么区别,办理公证需要什么手续
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公证制度是国家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国家预防纠纷、维护法制、巩固法律秩序的一种司法手段。公证机构的证明活动与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诉讼活动不同。前者是在发生民事争议之前,对法律行为和有法律意义的文书、事实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给予认可,借以防止纠纷,减少诉讼。它不能为当事人解决争议;而人民法院的诉讼活动,则是在发生民事权益纠纷并由当事人起诉之后进行的,其目的是作出裁决。公证机构办理的公证行为包括:证明合同、委托、遗嘱等法律行为;证明法律行为以外的法律文书;证明法律事实包括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证明非争议性事实,某些事实不一定发生法律后果,但为避免日后可能发生争议,亦得公证证明;对于追偿债款、物品的文书,在该文书上证明有强制执行的效力;保全证据;保管遗嘱和文件;办理与公证行为有关的辅助性工作,代当事人起草申请公证的文书;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和国际惯例办理其他公证事宜。
简言之,公证具有法律效力,而见证没有。
办理公证的话,带上所需物(约定内容有关的物品所有权证明和双方已经草拟好的协议书)去公证处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