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古代西亚人创造的文明成就有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P28页的辨识早期文明异同表格中的第二行古代西亚,文化是根据月亮圆缺变化规律,编制太阳历;七天一星期的制度。 则答案选B 望采纳 谢谢
㈡ 上古西亚出现过那些文明古国请列举它们的文明成就
古代西亚最早的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这广大的地区,先后出现过许多大大小小的国家。古代两河流域南部,是西亚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的地区。公元前3000年前后,在这里相继出现十几个城市国家(城邦)。
大约于公元前2340年建立的阿卡德王国是两河流域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统一的集权制国家。
经乌尔第三王朝(约公元前2011~前2003年),到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时代(约公元前1792~前1750年),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已趋于完备,奴隶制社会进入鼎盛时期。
古巴比伦王国衰落后,小亚的赫梯、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各商业城邦以及巴勒斯坦的以色列和犹太王国,相继进入自己的繁荣昌盛时期,在历史上产生过相当的影响。
公元前八世纪,亚述帝国第一次将西亚的大部分置于自己的版图之内。
继起的新巴比伦王国统治时期(即迦勒底王朝,公元前626~前538年),两河流域的奴隶制经济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后来,波斯帝国(公元前538~前330年)兴起,征服了整个西亚、埃及以及其他地区,建立了横跨亚、非、欧的大帝国。这些国家都在这片土地上兴起、繁盛、交流和灭亡。
(2)故西亚文明的主要成果扩展阅读:
帕提亚,古代西亚强国,因其王族出自阿萨西斯家族,故古代中国史籍译称安息。约公元前 3世纪早期,游牧民族达赫人的一支——帕尔尼部落从今锡尔河流域迁徙到塞琉古帝国的帕提亚行省。
公元前247年,该部落首领阿萨西斯一世乘当地总督自立之机建国,以尼萨(今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为都城,建立帕提亚王国的阿萨西斯王朝。
阿萨西斯王朝立国后的近一个世纪里,帕提亚人偏居于帕提亚行省一隅之地。但此后,帕提亚人随着塞琉古帝国的衰弱而借机四处扩张。到公元前 90年时,帕提亚王国西以幼发拉底河为界,与塞琉古/罗马对峙;东北与康居和大月氏相接;
东南占有坎大哈,远抵印度边境,成为西亚首屈一指的大国。由于帕提亚王国是横贯亚洲大陆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经济上因过境贸易而得到好处。为此,帕提亚王国与古代中国一直保持友好关系。
公元前115年,汉朝遣使至帕提亚王国东境,途中遇上该国国王米特拉达梯二世率东征塞人得胜归来的2万大军,汉使遂误以为是其国王亲自前来迎接。但在西方,帕提亚王国则需先后应付塞琉古和不断东扩的罗马帝国。
由于帕提亚王国是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其行政制度和军事组织带有浓厚的游牧色彩。帕提亚国内组织松散,按罗马地理学家老普林尼和伊西多尔的记载,帕提亚整个国家由18个附属国及19个行省组成;
其中较大的附属国有奥斯洛尼、阿狄亚贝尼、阿特洛帕特尼、米底、哈特里尼、查拉塞尼、埃勒迈斯、波西斯、卡尔马尼亚、赫卡尼亚、马尔吉亚纳、阿里亚和印度-帕提亚。在阿萨西斯王朝直接控制的地域内,由于贵族和地方势力的影响,国王并不能独断专行。
由于祖先出身落后的游牧民族,帕提亚人多接近希腊文化,其统治阶层一度使用希腊文,欣赏希腊戏剧,崇尚希腊风俗。该国最终于公元 224年被波斯人的萨珊王朝攻灭。
㈢ 古代西亚出现过哪些文明古国!并列举文明成就
古巴比伦
㈣ 古西亚沿用至今的文明成就有哪些
一,楔形文字.据称以色列的希伯来文就是楔形文字的一个变种,以色列复国后将其“复活”是世界上最难的文字;二,由公元7世纪生活在两河流域的阿拉伯帝国推广的“阿拉伯数字”(印度人发明)和十进制至今世界各地仍在沿用;
㈤ 古西亚文明简介
古代西亚是人类社会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古代西亚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过相当重要的影响。
一、文字
古代西亚最大的文化成就之一是楔形文字的发明。早在乌鲁克文化期(公元前3500—前3100),苏美尔人就创造了图画式的文字。这种文字是建立在象形原则基础上的,一符一义。如(头),(太阳)(水)等。
苏美尔人用粘土制成的半干的泥板作为书写材料,主要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杆、骨棒或木棒当笔。书写好后,任其自然风干,有的用火烘干。由于落笔处印痕较为深宽,提笔处较为细狭,形状很像木楔,故称之为楔形文字。楔形的象形字大概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
苏美尔语里同音字很多,这种语言现象在文字中的反映就是同音异义(亦异形)字的大量存在,这可谓是楔形文字的一大特点。另一特点是一字多义多音,如犁字除表示“犁”外,还有“耕耘”、“耕作者”的意思,这后二者显然是前者意义的引申。为了消除一字多义在文字使用上可能造成的混淆,人们发明了“限定符号”。这种符号本身不读音,它的功能只在于为读者(不是听者)提示它限定的字的意义。
早期的苏美尔文字都是表意字,或按西方人的说法是表词字。到了讲塞姆语的阿卡德人那里,苏美尔的表意字发生了质的变化:除一部分字兼作表意字外,所有的字都变成了音节符号。阿卡德人还给许多音节符号增添了新的音值。从此以后,楔形文字具备了可以准确或比较准确地表达语言的功能。
楔形文字后来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所接受,并作了一些增补,使之能够记录所有复杂的语言。以后埃兰人、赫梯人、胡里特人、米丹尼人、乌拉尔图人都结合各自语言的需要,对这种文字略韪谋涠?
作为音节的楔形符号数目虽不到600个,但每个符号最少也有一两个字义,平均代表四五个音节,加以塞姆语语法规则复杂,学习起来困难很大。公元前75年,楔形文字最终退出历史舞台,逐渐被人遗忘了。19世纪初,德国学者格罗铁芬开始解读楔形文字,取得一定成就。19世纪中叶,楔形文字终被解读,诞生了亚述学。亚述学是研究两河流域及其附近地区使用楔形文字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历史和文化的学科。亚述学的诞生,打开了西亚历史上许多奥秘的大门。
二、文学 在西亚,两河流域的文学作品产生较早,对后世的影响也比较大。
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学最早源于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早在苏美尔时代便产生了神话传说、史诗、寓言等作品,它对后来整个西亚地区文学艺术的发展都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吉尔伽美什史诗》共包括12首史诗,每首诗大约300行左右,分别刻写在12块泥板上。史诗主要描写被神化了的乌鲁克王吉尔伽美什(1/3是神,1/3是人)的事迹。史诗叙述吉尔伽美什要乌鲁克居民修筑城墙。人民不堪繁重的劳役,祈求天神安努对他加以节制。安努洞察了这一切,就创造了一个野人恩吉与吉尔伽美什进行较量。两位英雄经过猛烈的决斗,不分胜负,最后言归于好,结为密友,并开始为乌鲁克人民消除祸害,建立了许多功勋。
留传下来的苏美尔文学作品中还有一些是寓言,以动物为题材,旨在讽刺剥削阶级的恶劣品质,如以狗赴宴专找骨头的寓言讽刺了贪婪,以狡狼捕杀羊群分赃多得的寓言讽刺了狡诈。这些作品情趣幽默,寓意深刻。
在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学作品中,也有一些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的优秀作品,如古巴比伦时期的《咏受难的诚实的人的诗》,叙述一个诚实正直的人,对视是和国王十分虔诚和敬畏,尽量做了神和国王所乐意的许多事情后,仍然不断遭受痛苦的折磨。
古巴比伦时期的另一篇散文作品《主人与奴隶的对话》描写主人与奴隶就12个问题进行了简短的对话。真实奴隶对主人的一切贪婪欲望都表示附和,主人每说出要作某事,奴隶表示赞同并说出理由,后来主人说不作某事,奴隶表示赞同并说出不作的理由。
三、天文学和数学
为了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对天象进行观察。历法则是在观察天文的基础上编制起来的。早在苏美尔阿卡德时代,两河流域的人们就在观察月亮运行规律的基础上编制了太阴历。他们把两次新月出现的期间作为一个月,这样每月就包括29或30天。他们又以12个月为1年(6个29天的月,6个30天的月),每年包括354天。这样每年就比太阳年(365日5时48分46秒)短11天多的时间,必须置闰月加以调整。最初置闰是凭经验进行的,有的年份加一个,有的年份加两个,在乌尔第三王朝时期还有过一年加了三个闰月的现象。
天文学的发展必须有数学的基础。兴修水利、丈量土地、测量容积、修建城市和制造器皿等等也需要数学知识。因此,古巴比伦在数学方面得到很大的发展。巴比伦人曾采用十进位和六十进位的双重记数法。他们用六十进位法计算时间和圆周,例如将圆周分为360度,这个方法至今还在世界各国通用。他们还开始推行数字位置的原则,同一数字在数的联系中所占位置不同,其值亦不同。位置值原则使他们能用较少的数码来书写巨大的数目,这在数学上是一个重要的贡献。
巴比伦数学家不仅掌握了算术四则和分数的演算,而且是代数学的奠基者,他们能求出平方根与立方根,能解出有三个未知数的方程式。在巴比伦的碑石中曾发展过乘法表、平方表和立方表。在几何学方面,他们已能运用商高定理(勾2+股2=弦2)。为了计算不规则形状的田地面积,他们把它分成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许多块,分别计算,然后得出总和。巴比伦人还推算出圆周率为3(埃及数学家求出派为3.16),并且在立体几何学上解决了像测量截顶角锥体体积等问题。
四、建筑和雕刻
公元前400年代中期,在苏美尔地区已出现了城市和神庙的建筑。塔庙是苏美尔建筑的基本形制,苏美尔各城邦都把塔庙作为城市建筑的中心。塔庙是用土砖筑成的供神殿堂,奠于层级的土台之上。到乌尔第三王朝时,代表当时建筑技术成就的建筑物是乌尔大塔庙,完成于公元前22世纪左右,遗址至今犹存地面。乌尔大塔庙由四级上塔组成,底层62.5米,宽43米。各层表面用烧砖,内层用生砖的土坯彻成,各级塔门都筑成园屋顶拱门。这种建筑技法日后成为两河流域建筑共有的特色,普遍用于神庙和宫殿建筑。乌尔大塔高的正面设有宏伟的梯道,可直达最上层的神殿。四级土塔表面砖色不同,最下层呈黑色,代表阴间,第二层呈红色,代表人间,第三层呈青色,代表天堂,最上层呈白色,代表太阳。各层地面都种有奇花异草。除了塔庙之外,还有王官、陵墓等建筑,王宫也建于高大的台基上。
在雕刻艺术方面,苏美尔阿卡德时期的雕刻作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古朴风格。如著名的《鹫碑》(图见前),是拉格什王战胜温玛城的纪念碑,这块石碑以浮雕表现拉格什王率领步兵前进,刻划出拉格什士兵队列整齐,士气高昂的情景,古朴之中亦富于生气。
古巴比伦王国时期的《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柱头浮雕,表现汉谟拉比虔诚地站在端坐的太阳神沙马什面前,接受王权标的场面(图见前)。雕刻艺术手法熟练,线条刚劲、朴实,配以刻工精细的碑文,成为古巴比伦最重要的一件艺术文物。
属于公元前8世纪的科尔萨巴德的亚述王宫,是萨尔贡二世时修建的。它是亚述诸王宫中得到比较充分发掘的一座,王宫建筑在城中央的砖铺的高大平台上,象是一座堡垒,高14米,占地约130立方米。全部王宫建筑拥有210间厅堂和30个院庭,砖彻为主。
新巴比伦时代,建筑艺术发展到最高水平。以巴比伦城、神庙和王宫为代表,标志着这一时期建筑的突出成就。巴比伦城和王宫建得更加壮丽。这一时期最有名的建筑是王宫里的“空中花园”。
另外,新巴比伦时期的浮雕艺术以彩色琉璃砖镶成的图案最为壮观。例如,巴比伦城的伊丝塔尔城门上和塔楼墙上,琉璃砖镶嵌着白色野牛、金黄色的蛇首龙浮雕,共575处。牛在巴比伦宗教里是天神阿塔的形象:蛇首龙与中国龙的形象完全不同,它是蛇首兽身,前肢为狮足,后肢为鹰爪,是巴比伦主神马尔都克的象征。整个浮雕画面黄白相间,充分表现了王宫的那种威严肃穆气氛。
波斯帝国的建筑在吸取两河流域和埃及的后果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建筑物一般都筑在高大的石台基上。居鲁士的墓就是建在六层石台基上的一座石屋。波斯王宫(图见前)也都建在高大的石台基上。王宫的台基和墙壁上常用石浮雕作为装饰,也有以琉璃砖镶成的图案作墙壁的装饰的。波斯王宫中的殿堂往往有许多高大的石柱。从这些王宫的遗址还可以看出当时建筑的宏伟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㈥ 古希腊文明的主要成果有哪几方面的成就
古希腊文明的主要成果有:哲学方面、文学方面、建筑方面、科学技术方面、音乐方面等等。
一、哲学方面:
西方哲学的历史从古希腊开始,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有很多,而且分属不同的流派:
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家: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毕达哥拉斯、以弗所的赫拉克利特、色诺芬尼、苏格拉底、巴门尼德。
其他爱利亚学派的哲学家:留基伯、德谟克利特
原子论者:普罗泰戈拉
智者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等
二、文学方面:
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世界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英雄时代”,又称“荷马时代”,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荷马史诗》是西方文学史上最早的正式的书面文学作品。史诗包括两部,分别是《伊利亚特》(一译《伊利昂纪》)和《奥德赛》(一译《奥德修纪》)。
三、建筑方面:
在建筑方面,古希腊人的遗产可以认为有两个主题。一个是希腊建筑所包含的形象模型。第二个方面就是希腊人对建筑的本质看法。现存的建筑物遗址,如神庙、剧场、竞技场都深深地反映了古希腊人的艺术趣味。
其最突出的建筑语汇――建筑中的四种柱式,陶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式柱式,和女郎雕像柱式,令古希腊建筑留下了独特且不朽的丰姿。
四、科学技术方面:
古希腊最著名的数学家丢番图,被誉为代数学鼻祖;阿波罗尼奥斯,圆锥曲线的研究;欧几里德,著有《几何原本》,奠下了以后欧洲数学的基础;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多个定理,包括勾股定理,并发现无理数;阿基米德,带动几何发展,善用穷举法、趋近观念(十分接近现代的微积分)。
五、音乐方面:
希腊从神话时代开始,就对音乐与艺术极为重视。从公元前3200至前1200年的“爱琴文化”时期,那时人们的音乐生活,多是用歌唱和乐器演奏相伴的歌舞或舞蹈。人类自埃及、美索不达亚进入希腊时代后,音乐开始有了科学化的研究。
希腊使用最广的是利拉琴,据说著名的盲诗人荷马曾经用利拉琴伴奏,演唱他的两大叙事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这一时期,诗人莎孚(SAPPHO,公元前十世纪,热情奔放的女诗人)开始活跃,继而进入叙事诗的最繁盛期。
古希腊的音乐剧很繁荣,著名的悲剧作家与作品,如埃斯库罗斯的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利斯的《俄狄浦斯》和欧里庇得斯的《伊斐姬妮在陶里德》、《伊斐姬妮在奥里德》;著名的喜剧作家与作品,如阿里斯托芬(公元前450年—前388年)的《阿卡奈人》等等。
(6)故西亚文明的主要成果扩展阅读:
古希腊人还提出了自己的关于生命起源于自然界的假说。泰勒斯认为万物出自水便是这种假说的最初代表,而现代科学已证明生命是由地球的原始水圈孕育出来的。
到亚里斯多德时代,亚里斯多德和他的学生对生物进行了极深入的研究,他们对动物进行解剖、分类,准确描述了动植物的形态,提出生物的层次思想,认为生物有高低差别,可以排成从低到高的阶梯,人是自然界最高级的动物,是一朵其它生命均向其看齐的“自然花”,由此,生物学从他们的研究中真正诞生。
㈦ 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成果有哪些
文明成果
一、古巴比伦:
1、世界最早的人类文明——两河城邦文明(6500年前~6000年前)。
2、世界最早的文字——苏美尔人楔形文字(5200年前)。
3、世界最早的城市——耶路撒冷附近的耶利哥城(8000年~1万年前);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8000年~1万年前)。
4、世界最早的冶炼实践——两河流域城邦金银矿石冶炼实验(7000年前)。
5、世界最早的青铜冶炼技术——两河流域城邦青铜冶炼术(6000年前)。
6、世界最早的铁器文明——赫梯文明(3500年前)。
7、世界最早的历法——苏美尔人太阴(月)历(具体时间不详,早于埃及太阳历;有说法认为其有5000年历史)。
8、世界最早的系统宗教——犹太教(4000年前,与印度教并列)。
(7)故西亚文明的主要成果扩展阅读:
一、定义:
四大文明古国,是广泛流传于中国国内的关于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统称,国际上对此尚有争议。分别是古巴比伦(位于西亚,今伊拉克)、古埃及(位于北非,今埃及)、古印度(位于南亚,地域范围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和中国(位于东亚,今中华人民共和国)。
四大文明古国实际上对应着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分别是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印度、中国这四个大型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而稍后的爱琴文明未被包含其中。
四大古文明的意义并不在时间的先后,而在于它们是后来诸多文明的发源地,对其所在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四大文明是原生文明,而其他文明属于派生文明,深受临近地区原生文明的影响。
二、定义来源:
梁启超在其写于1900年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认为“地球上古文明祖国有四: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
三、国际认可:
《世界文明史》(美国威廉·麦克高希)称“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中国、古希腊是世界上的五大文明发源地”。
《全球通史》(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中提及:“中东、印度、中国和欧洲这四块地区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这些文明使欧亚大陆成为起重大作用的世界历史中心地区。
更明确地说,中东的文明中心包括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及伊朗高原;古中国的文明中心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欧洲的文明中心在地中海北岸地区——这一地区从米诺斯文化时期至中世纪末期,一直在经济和文化上占有明显的优势。应该说明,这里所说的欧洲包括北非。”而在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观点里,中东文明即包括了尼罗河文明和两河文明。
日本NHK电视台的大型纪录片《世界四大文明》也认为中国、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印度为世界四大古文明。
英国BBC广播公司的大型记录片《文明的轨迹》里,将黄河、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称作世界四大古文明。
㈧ 犹太人的文明成就。古代西亚!
是最早的
古代文明
发祥地之一,它被
里海
,黑海,地中海和
波斯湾
所包围,这些海湾构成了它的天然屏障。
㈨ 列举亚非四大文明古国及它们的文明成果分别是什么
古代四大文明古国指的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古埃及位于非洲,古巴比伦位于亚洲西部,古印度位于亚洲南部,古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其中位于非洲的古埃及主要文明成果有金字塔、象形文字,位于西亚的古巴比伦主要文明成果有《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古印度的文明成果是佛教和种姓制度,古代中国的文明成果是青铜器、甲骨文.
故答案为:
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古埃及;位于非洲的古埃及主要文明成果有金字塔、象形文字,位于西亚的古巴比伦主要文明成果有《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古印度的文明成果是佛教和种姓制度,古代中国的文明成果是青铜器、甲骨文.
㈩ 古西亚文明简介
第一段就已经够字数了:
西亚最早的文明为两河文明,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Mesopotamia culture),苏美尔文明(Sumerian culture),是指在两河流域间的新月沃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所发展出来的文明。
这一带远古时期居住着许多种族,是干旱区域,但下游土地肥沃,很早就发展了灌溉网络,形成以许多城市为中心的农业社会。这个文明的中心大概在现在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带,北部古称亚述,南部为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亚北部叫阿卡德,南部为苏美尔。
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文化发展最早的地区,为世界发明了第一种文字——楔形文字,建造了第一个城市,编制了第一种法律,发明了第一个制陶器的陶轮,制定了第一个七天的周期,第一个阐述了上帝以七天创造世界和大洪水的神话。至今为世界留下了大量的远古文字记载材料(泥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