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转让工程款

转让工程款

发布时间:2022-01-07 21:43:06

㈠ 已经转让的工程,如何行使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

《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发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价款。发包人逾期不支付的,除按照建设工程的性质不宜折价、拍卖的以外,承包人可以与发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建设工程的价款就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
由此可见,所谓“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是针对承包人对于发包人而言的,其他工程建设参与方没有这一权利、义务。如果发包人转让建设工程前已经出现逾期不支付的情形,发包人将建设工程的全部债权债务转让给受让人,受让人需要履行原发包人的义务,承包人可以向受让人行使这一权利。否则,承包人只能向原发包人追偿欠款。如果是承包人转让,转让前的全部债权债务由受让人取得,原承包人已经取得的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也一并转移给受让人。如果是承包人转让之后出现发包人逾期不支付的情形,这方面的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当然属于受让人。

㈡ 在转让工程款债券的同时,优先受偿权是否一并转让

引言:在承包商承包工程的时候,有时候可能会无法支付全款,于是会对一些公司发行债券。比如说有一些房企就会这么干,不过这个债券拿在手上又换不来钱,所以有一些人就想把这个工程款债券转让,那么在转让的时候优先受偿权是否可以一并转让呢?

三、总结

其实很多经济活动都是自发出现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要理解合作方以外,也要进行适当的控制。如果发现对方有财务危机的话,就不要随便接受别人的工程款债券。

㈢ 工程款是否可以债权转让

根据民法通则,可以进行债权转让。

㈣ 原施工合同约定不得转让工程款债权,债权转让是否有效

《民法典》第545条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建永律师认为,工程款债权的性质为金钱债权,不属于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的债权,这也是目前的司法判例体现出的主流观点。因此,只要债权不存在法律规定禁止转让的情形(如被法院采取查封、冻结、扣押等强制执行措施),即使原施工合同约定工程款债权不得转让,根据《民法典》第545条之规定,债务人均不得以债权人违反禁止转让条款对抗第三人,且无论第三人是否为善意。因此,即使原施工合同双方约定不得转让工程款债权,债权转让协议仍然有效。

㈤ 建设工程承包人转让其工程款债权,受让人对该建设工程是否享有优先受偿权

建设工程债权转让后,受让人也应享有优先受偿权。建设工程承包人转让其在施工中形成的债权,受让人基于债权的转让而取得工程款债权,因而其应当享有该工程款的优先受偿权。

法定优先权属于担保物权,具有一定的追及效力,其功能是担保工程款优先支付,该权利依附于所担保的工程而存在,即使被担保的工程发生转让,也不影响承包人优先受偿权的行使。

注:去 律师咨询吧【http://tieba..com/f?kw=%C2%C9%CA%A6%D7%C9%D1%AF&fr=index】可以进一步的 具体 寻律师 去问下 弄清楚与确定哦。

㈥ 原施工合同约定不得转让工程款债权,再和别人签订债权转让协议是否无效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相信很多朋友在生活中总是会遇到让自己非常困惑的问题,比如说当自己和原施工合同约定不能够转让工程款债权的时候,在和别人签订在在权转让协议是不是没有作用的?实际上,如果双方已经提前签订过相关的工程款债权相关协议的话,那么如果在签订就是没有效果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如果双方已经原先签订过不得转让工程款债权的话,哪怕后面再和别人签约,这都是没有任何效果的,毕竟先前已经有过相关的协议,而且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这将是作为自己保护自己最有效的法律的用具。

㈦ 工程款转让后是否还具有优先受偿

工程款作为债权进行转让之后,接受债权的一方依然享受原工程款享受的优先受偿权。
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
《合同法》
第八十条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第八十一条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
第二百八十六条发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价款。发包人逾期不支付的,除按照建设工程的性质不宜折价、拍卖的以外,承包人可以与发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建设工程的价款就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

㈧ 建筑工程可以债权债务转让吗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的债权不得转让。理由是:(1)建筑行业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我国法律对建筑施工单位的资质作了严格限定,未取得建筑行业资质的单位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禁止工程转包,如果允许债权转让,对确保工程质量是不利的。(2)此类合同关系具有特殊性。发包人对承包人的特殊信赖才将工程发包给承包人,这种信赖并不完全取决于承包人的资质,合同的转让无疑会破坏这种信赖关系,影响工程质量和发包人的合法利益。(3)本案工程尚未竣工,工程款尚未进行结算,债权尚未确定,不具备转让条件。第二种观点认为,本案合同债权转让并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或者禁止性规定,涉案合同依法可以转让,应认定债权转让有效。本案一、二审判决均认为涉案合同债权可以转让。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理由是:
第一,转让涉案合同债权符合法律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转让效力应区别对待。
合同转让分为债权让与、债务承担和代替履行。法律对承包人的债权让与没有特别限制,故与一般债权让与没有本质区别。而债务承担则往往涉及工程审批、承包人的资质和发包人对受让人的信赖等限制条件,《建筑法》规定工程禁止转包,故不得随意转让合同义务。代替履行是指债权债务一并转让,即由合同的受让人履行全部合同义务,这也会涉及转让合同义务的问题,因此,债权债务一并转让也不允许。本案债权让与的内容并不涉及债务承担问题,依法应当准许。
第二,本案债权转让不损害发包人的利益。通常情况下,债权人既有权要求债务人直接清偿债务,也有权指定债务人向第三人清偿债务。对债务人而言,向第三人清偿债务等于向债权人清偿债务,其法律后果都是消灭债务。本案的诉讼标的主要是工程款,属于劳务报酬的性质。承包人依约完成了工程的土建和主体结构并经验收合格,有权取得相应的工程款。此时合法的债权已经形成,至于将工程款交给承包人还是受让人,本质上并无区别。在双方对工程款数额存有争议的情况下,应以法院委托的鉴定机构确认的数额作为债权数额。合同解除后未履行部分不再履行,如果等到工程全部竣工后再付工程款,对于受让人将是极不公平的。
第三,承包人就债权转让通知了发包人,合同债权转让符合法定条件。依照《合同法》第80条的规定,债权人转让合同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本案中,承包人已经履行了通知义务,债权转让已经生效。

㈨ 工程款未结算能单独转让吗

工程款未结算能转让。法律规定,发包人可以与总承包人订立建设工程合同,也可以分别与勘察人、设计人、施工人订立勘察、设计、施工承包合同。发包人不得将应当由一个承包人完成的建设工程支解成若干部分发包给数个承包人。因此工程款未结算能转让。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七百九十一条
发包人可以与总承包人订立建设工程合同,也可以分别与勘察人、设计人、施工人订立勘察、设计、施工承包合同。发包人不得将应当由一个承包人完成的建设工程支解成若干部分发包给数个承包人。
总承包人或者勘察、设计、施工承包人经发包人同意,可以将自己承包的部分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第三人就其完成的工作成果与总承包人或者勘察、设计、施工承包人向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承包人不得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包给第三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支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第三人。
禁止承包人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承包人自行完成。

㈩ 工程款债权转让,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是否一并转让

最高院认为,工程款债权本质上是可流通转让的财产权,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具有附属工程款债权的担保权利。允许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随主债权一并转让,有利于加速主债权人通过流转的方式实现权利,得到清偿,从根本上有利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设立的目的,保障工程款债权人的利益。

虽然学界对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性质尚存在争议,但对于其属于工程款债权的从权利并无分歧。根据最高院的案例,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可随主债权一并转让,即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并非承包人专属。

阅读全文

与转让工程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
手机我的世界创造模式怎么去天堂 浏览:716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
工商局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浏览:685
创造力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