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白局研究成果

白局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22-01-07 06:56:33

㈠ 南京博物院简介

南京博物院是我国第一座由国家兴建的国立大型综合博物馆,它坐落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中山门内北侧。

院内草木葱茏,各种石刻文物点缀其间,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

南京博物院有各类藏品类之多,其中新石器时代的“玉串饰”,战国时期的“错金银铜壶”、错银饰青铜牛灯”,东汉的“鎏金镶嵌神兽铜砚盒”,西晋的“青瓷神兽尊”,南朝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砖画,明代的“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等10件藏品为国宝级文物。

(1)白局研究成果扩展阅读:

南京博物院也是众多学校、驻宁部队的素质教育基地,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我们的节日”、“南博元素,我的灵感”等主题活动每年举办近百场;儿童趣味体验室、国内首家残疾人数字体验馆满足了特殊群体的参观需求;

定期邀请金陵剪纸、扬州雕版印刷、宜兴紫砂、秦淮灯彩、南京金箔等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非遗魅力;小剧场和老茶馆安排有木偶剧、杂技、南京白局、苏州评弹等展演。

所有服务或活动均注重对博物馆及藏品的宣传以及公众文物保护意识的提升,让观众特别是青少年在互动中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精髓。

㈡ 南京的地方传统戏剧有哪些

南京白局是南京地区唯一的地方传统戏剧。

南京白局始自明代织锦工人用南京方言演唱俗曲、小调、民歌以自娱,逐步发南京白局展成为曲艺曲种。因演唱者不取报酬,“白唱一局”,故名“白局”。

表演特点:白局的表演有说、唱,偶尔加上身体动作,使用的是地道南京方言,称为“新闻腔”或“数板”。由于新移民的涌入和方言的变迁,有些词和现在通行的南京话也不一样。

比如说“鸭子”读作“呦子”,“大妈”读作“多嬷”。尾音儿化重,跟京味儿化音的区别在于连读而且上扬,象“碟子、碗”,读起来就是很快“的儿窝儿”……用文字来转化语言艺术,太难了。

形成历史:

1、起源农村。

白局是南京地区民间的方言说唱,是南京唯一的古老曲种,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白局形同相声,表演一般一至二人,多至三五人,说的全是南京方言,唱的是俚曲,通俗易懂,韵味淳朴,生动诙谐,是一种极具浓郁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

2、抢救扶植。

解放后,政府对白局进行了抢救扶植,1960年成立了“南京白局剧团”,文革期间解散。1985年由原白局团演员徐春华又重新联络,将一些原白局团的演员、演奏员及社会上的白局票友老艺人,参加省、市、区的汇演活动,所到之处,深受群众喜爱。

3、流入市区。

当百曲从乡村流入市区时,南京拥有20万之众的织锦工人,他们首先接纳了百曲,传统织造云锦为两人一台机器,在辛勤的劳动之中,一个坐在织机上面拽花,一个在织机下面机坎里摔梭开织。

两人一唱一和,说身边的生活,讲稀奇古怪的事物,谈金陵四十八景,也唱江南江北和周边地区的小调,倾吐心中的郁闷,抒发情感,宣泄对封建统治的不满,用土语描摹痛苦的生活。

后来织锦工人这种每唱一次称作“摆一局”的白局,因南京味儿特足,很快赢得了广大市民的青睐,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有的便登上大雅之堂,有的传入澡堂、茶馆各服务行业,分出不取报酬、只享招待的“白局”,和收酬金的职业班“红局”,百曲因其谐音,而被白局所代替。

(2)白局研究成果扩展阅读

南京白局的传承意义

南京白局主要流传于江南一带,群众基础大,历史悠久,因此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南京白局是南京方言的艺术升华,南京方言的精髓都贯穿在白局的说唱艺术之中。

某种程度上是传承南京古方言和古汉语的文化载体,对于现代人学习古汉语的发音、语法具有独特的作用。

南京白局在古代某种程度扮演着当代新闻媒体的作用,甚至其影响要比现代媒体还要深远广泛,是人民了解南京的风俗文化和历史社会的研究的重要信息载体。

第三,白局由于在发展演变中借鉴吸取了扬州清曲和明清俗曲的风格,因此对于研究其他戏曲的文化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白局涉及金陵美景、秦淮美食、历史传说、节庆民俗、方言俚语等南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具金陵地方特色,被誉为南京民间文化网络全书

㈢ 北京有“京剧”,那么南京有什么本土曲艺吗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艺术,例如山东的快书、安徽的黄梅戏,北京的京剧,那么,南京有什么本土的曲艺呢?

南京的艺术形式很多,也很好,如果你逛孔夫子庙的时候,你会看到的,你喜欢南京的曲艺形式吗?你还知道南京的哪些曲艺形式呢?

㈣ 南京白局的艺术抢救

1949年后,人民政府对南京白局进行了抢救扶植。在南京市委关怀下,1960年由市总工会主席夏冰流组织成立了南京白局剧团,意图推陈出新,重新将南京白局搬上舞台。同时把一些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南京白局老艺人请来,一是对传统曲目进行整理,二是请有50多年织龄的老艺人纪鑫山一字一句教徒弟,让白局后继有人,三是从生活出发,编写一些现代题材的新白局曲目。当时白局剧团在原有的“金舵子”、“迥龙”、“数莲花”、“梳妆台”、“满江红”等曲调基础上进行改进丰富,在乐器上又增添撞铃、七星锣等,使得白局器乐更为多采,还创作了《机房苦》、《毛老头配茶壶把儿》、《巧相逢》、《友谊颂》、《母女会》等一批观众喜欢的白局曲目。从1960—1966年,南京白局进入建国后的辉煌时期。香港《三笑》剧组就是在此期间采集到白局的《夸夸调》、《道情调》进行再创作的,片中的大部分曲调都出自南京白局。
1980年代初,南京市秦淮区文化馆召开了一次会议,试图抢救南京白局这一古老剧种,邀请了五位六七十岁高龄的白局艺人(严洪亮、左帮运、吴鸿祥、梁汉成、聂少庭),为他们录音、记谱,随后组织南京白局老艺人专场演出。
1985年由原南京白局剧团演员徐春华又重新联络,将一些原白局团的演员、演奏员及社会上的白局票友老艺人组织起来,参加省、市、区的汇演活动,所到之处,深受群众喜爱。
2003年,政府文化部门邀请了多位南京白局的老艺人在甘家大院进行了为期15天、连续30场的演出。
2004年,南京白局成为“江苏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7年进入江苏省首批非遗保护名录,又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中属于“口头表述传统和表现形式”这一类。
2010年起,徐春华和周慧琴、黄玲玲、何沛四位南京白局当代老艺人虎老雄心在,在南京老城南甘熙故居南京民俗馆进行义演,同时开设南京白局传习学校,由南京白局当代老艺人接收年轻人做徒弟,进行南京白局曲艺的传习传承工作。
近年来,南京市对南京白局的保护传承做了大量工作,成立南京白局研究会、组建白局演出队,逐步收集和整理南京白局的文史资料等。截至2014年,南京市共有白局省级传承人4名、市级传承人3名、区级传承人9名,南京云锦研究所、秦淮区文化馆、北京东路小学分校红太阳小学被确立为白局传习基地。南京市已制定《“南京白局”四年中期(2014—2017)保护与传承实施方案》,将启动南京白局数字化采集保护试点和传承基地建设、传承人培训等工作。

㈤ 南京的历史

南京历史悠久。50万年前,今东郊汤山葫芦洞一带已有被后世称为“南京人”的原始先民活动。3000多年前,沿江河一带已相当密集地分布着被后世称为“湖熟文化”的青铜器时代的居民聚落。公元前571年,楚国在今六合区境设棠邑,置棠邑大夫,是南京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地方建置。

1、公元前541年,吴国在今高淳区境建濑渚夷,因城池坚固,又名“固城”。公元前495年前后,吴国在今主城朝天宫一带开办冶铸铜器的手工作坊,称“冶城”。公元前473年,越灭吴,翌年筑城于秦淮河口,后世称“越城”,是为南京主城区建城之始。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大败越国,占其地建金陵邑,筑城于石头山(今市内清凉山),为南京主城区政区治所建置之始,南京自此得名“金陵”。

2、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改金陵邑为秣陵县。212年,孙权在楚国金陵邑故址石头山筑城,作为驻军和屯粮之所,称石头城;改秣陵为建业,寓意“建立帝王大业”。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后于229年10月迁都建业,是为南京建都之始。1368年,朱元璋在此(时称应天府)称帝建立大明王朝,实行南北两京制,于应天府置南京,是为南京地名之始。

3、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3日,废江宁县、上元县,置南京府。1927年4月18日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定南京为首都,改江宁县主城部分为南京市。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1952年9月,南京与苏南、苏北行政区合并成立江苏省,南京为省会。1990年,南京市为计划单列市,被赋予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1993年,中央撤销省会城市计划单列。1994年2月,中央明确南京为副省级城市。

(5)白局研究成果扩展阅读:

历史上,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代于此立都,后又经南唐、明朝、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建都,南京成为融南北风情于一体的全国性大城市,被誉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1842年,清政府在南京下关江面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与英国政府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宁条约》(《南京条约》)。1937年12月,侵华日军侵占南京,进行长达6个多星期的血腥大屠杀,被害军民30万人以上,牢记历史,勿忘耻辱。

㈥ 南京的历史文化

历史沿革
国父中山先生曾经这样评价过南京:南京为中国古都,在北京之前。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也。历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祸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过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灾,但亦屡屡从瓦砾荒烟中重整繁华。且在中原被异族所占领,汉民族即将遭受灭顶之灾时,通常汉民族都会选择南京休养生息,立志北伐,恢复华夏。大明、民国二次北伐成功;东晋、萧梁、刘宋三番北伐功败垂成。南宋初立,群臣皆议以建康为都以显匡复中原之图,惜宋高宗无意北伐而定行在于杭州,但迫于舆论仍定金陵为行都。即使太平天国以南京为都,亦以驱除异族统治为动员基础和合法性之一。所以南京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故朱偰先生在比较了长安、洛阳、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后,言“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

科教文卫
南京是中国重要的科研和教育基地。现有中科院、高等院校、自然科学研究和开发机构近600家,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各大门类,科研设施先进,科研开发实力雄厚。拥有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代表国家一流学术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百余个,其中国家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拥有体系完善、功能齐全的科技服务网络,其中科技推广、科技信息、科技服务机构百余家。各类科技协会、学会400余个,其中省、市级学会200个。南京拥有科技人员近40万人,在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87人。

㈦ 麻烦介绍下南京的现有环境

去工作的话,要能吃苦的,外地人找工作不容易啊! 准备自己创业要能承受压力的 好玩的地方个人观点:中山陵、大屠杀纪念馆、博物馆这些地方 南京的外地人做生意都很厉害的,大都是小本生意 个人看法,呵呵

㈧ 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一、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江苏省南京市的地方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工序繁杂,经过“装造掏范、障口、掏边、找断头、接头、拽花、摇纬、练梭、抛梭、挖花过管、妆花配色、织造打纬”等十多个步骤,超过百道工序,耗时少则两三个月,多则四五年最终织造出南京云锦。

2006年5月20日,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13。2018年5月15日,该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南京金箔锻制技艺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秦淮灯会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南京白局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南京剪纸

㈨ 有研究南京都市民俗文化的老师吗想请教一下研究南京夫子庙庙会,该怎样研究从那几点着手啊。

告诉你吧,南京夫子庙根本就没有庙会活动。

阅读全文

与白局研究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
手机我的世界创造模式怎么去天堂 浏览:716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
工商局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浏览: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