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项目成果精粹

项目成果精粹

发布时间:2022-01-07 05:35:05

Ⅰ 江苏省教育厅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英文怎么说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精神,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根据“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总体安排,我厅决定启动实施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现制定如下实施法:一、实施目的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二、立项原则1.注重过程参与。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的实施更加注重实践创新研究过程。引导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实验实训、组建实验实训设备、实施实验实训、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2.注重实践创新。鼓励学生结合学科专业,从自身所长与兴趣出发,积极参与实验实践活动,在探索、研究、创新的实践训练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3.注重切实可行。训练计划重点资助思路新颖、目标明确、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可靠的项目。三、资助对象训练项目申请人为全省普通高等学校的本、专科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项目主持人不超过2人。训练项目不限学科专业,根据学生兴趣在一定范围选题。四、选题范围1.有关教师科研与技术开发(服务)课题中的子项目;2.开放实验室、实训或实习基地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与训练项目;3.发明、创作、设计等制作项目;4.专业性研究及创新项目,创业计划与职业规划创新项目;5.社会调查项目;6.其他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五、立项数量建设三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实施体系,省级项目从校级项目中遴选产生,国家项目从省级项目中择优推荐。从2007年至2010年,每年组织一次遴选。以项目管理的形式,资助在校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实训,共资助5000个项目(包括个人项目和团队项目),其中本科3000项,高职高专2000项。六、申报基本条件1.申请人品学兼优,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研究探索精神,善于独立思考,具备基本的科研素质与能力。2.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负责全程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创新训练。鼓励行业、企业一线专家担任指导教师。3.学校能免费提供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所需的实验实训场地和仪器设备,支持学生完成训练项目。4.学校有专人负责组织协调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活动,匹配经费到位,配套扶持政策完善,能够为学生实施训练项目创造良好的环境。5.优先考虑跨学校、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创新团队申报的项目。6.同一学生五年内不能重复申报同一题目的项目。七、组织管理1.项目申报:以学校为单位,从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中择优推荐申报省立项资助项目。2.评审立项:省教育厅在学校申报、专家评审、公示监督的基础上,正式确立省立项项目,同时从中择优遴选推荐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3.过程管理:训练项目由学校具体负责组织管理,项目建设周期为1~2年,个别综合性团队项目建设周期可适当延长1年。省教育厅建立“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网上交流平台”,适时监督项目实施情况,加强学生间的学习交流。4.验收考核:训练项目结束后,由学校组织项目验收,并将验收结果和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成果精粹(每个项目3000字左右)报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将择优汇总,推广宣传。

Ⅱ 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英专生可以写什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精神,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根据“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总体安排,我厅决定启动实施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现制定如下实施办法:一、实施目的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二、立项原则1. 注重过程参与。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的实施更加注重实践创新研究过程。引导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实验实训、组建实验实训设备、实施实验实训、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2. 注重实践创新。鼓励学生结合学科专业,从自身所长与兴趣出发,积极参与实验实践活动,在探索、研究、创新的实践训练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3. 注重切实可行。训练计划重点资助思路新颖、目标明确、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可靠的项目。三、资助对象训练项目申请人为全省普通高等学校的本、专科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项目主持人不超过2人。训练项目不限学科专业,根据学生兴趣在一定范围选题。四、选题范围1. 有关教师科研与技术开发(服务)课题中的子项目;2. 开放实验室、实训或实习基地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与训练项目;3. 发明、创作、设计等制作项目;4. 专业性研究及创新项目,创业计划与职业规划创新项目;5. 社会调查项目;6. 其他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五、立项数量建设三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实施体系,省级项目从校级项目中遴选产生,国家项目从省级项目中择优推荐。从2007年至2010年,每年组织一次遴选。以项目管理的形式,资助在校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实训,共资助5000个项目(包括个人项目和团队项目),其中本科3000项,高职高专2000项。六、申报基本条件1. 申请人品学兼优,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研究探索精神,善于独立思考,具备基本的科研素质与能力。2. 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负责全程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创新训练。鼓励行业、企业一线专家担任指导教师。3. 学校能免费提供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所需的实验实训场地和仪器设备,支持学生完成训练项目。4. 学校有专人负责组织协调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活动,匹配经费到位,配套扶持政策完善,能够为学生实施训练项目创造良好的环境。5. 优先考虑跨学校、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创新团队申报的项目。6. 同一学生五年内不能重复申报同一题目的项目。七、组织管理1.项目申报:以学校为单位,从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中择优推荐申报省立项资助项目。2.评审立项:省教育厅在学校申报、专家评审、公示监督的基础上,正式确立省立项项目,同时从中择优遴选推荐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3.过程管理:训练项目由学校具体负责组织管理,项目建设周期为1~2年,个别综合性团队项目建设周期可适当延长1年。省教育厅建立“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网上交流平台”,适时监督项目实施情况,加强学生间的学习交流。4.验收考核:训练项目结束后,由学校组织项目验收,并将验收结果和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成果精粹(每个项目3000字左右)报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将择优汇总,推广宣传。

Ⅲ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怎么一回事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制定一个创新训练计划能够清晰的反映出你的当前状态,看出你是否能够按时按量的完成计划的内容,能够科学的反映出你的优秀程度

Ⅳ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我只找到个这个,看看对你有没有帮助!(你可以实地去看看,问问啊)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实施办法(试行)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精神,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根据“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总体安排,我厅决定启动实施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现制定如下实施办法:
一、实施目的
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立项原则
1. 注重过程参与。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的实施更加注重实践创新研究过程。引导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实验实训、组建实验实训设备、实施实验实训、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
2. 注重实践创新。鼓励学生结合学科专业,从自身所长与兴趣出发,积极参与实验实践活动,在探索、研究、创新的实践训练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3. 注重切实可行。训练计划重点资助思路新颖、目标明确、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可靠的项目。
三、资助对象
训练项目申请人为全省普通高等学校的本、专科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项目主持人不超过2人。训练项目不限学科专业,根据学生兴趣在一定范围选题。
四、选题范围
1. 有关教师科研与技术开发(服务)课题中的子项目;
2. 开放实验室、实训或实习基地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与训练项目;
3. 发明、创作、设计等制作项目;
4. 专业性研究及创新项目,创业计划与职业规划创新项目;
5. 社会调查项目;
6. 其他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
五、立项数量
建设三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实施体系,省级项目从校级项目中遴选产生,国家项目从省级项目中择优推荐。
从2007年至2010年,每年组织一次遴选。以项目管理的形式,资助在校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实训,共资助5000个项目(包括个人项目和团队项目),其中本科3000项,高职高专2000项。
六、申报基本条件
1. 申请人品学兼优,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研究探索精神,善于独立思考,具备基本的科研素质与能力。
2. 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负责全程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创新训练。鼓励行业、企业一线专家担任指导教师。
3. 学校能免费提供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所需的实验实训场地和仪器设备,支持学生完成训练项目。
4. 学校有专人负责组织协调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活动,匹配经费到位,配套扶持政策完善,能够为学生实施训练项目创造良好的环境。
5. 优先考虑跨学校、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创新团队申报的项目。
6. 同一学生五年内不能重复申报同一题目的项目。
七、组织管理
1.项目申报:以学校为单位,从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中择优推荐申报省立项资助项目。
2.评审立项:省教育厅在学校申报、专家评审、公示监督的基础上,正式确立省立项项目,同时从中择优遴选推荐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3.过程管理:训练项目由学校具体负责组织管理,项目建设周期为1~2年,个别综合性团队项目建设周期可适当延长1年。省教育厅建立“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网上交流平台”,适时监督项目实施情况,加强学生间的学习交流。
4.验收考核:训练项目结束后,由学校组织项目验收,并将验收结果和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成果精粹(每个项目3000字左右)报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将择优汇总,推广宣传。

附件2:
省教育厅关于申报2008年大学生实践创新
训练计划立项项目的通知
苏教高〔2008〕7号
各普通高等学校: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苏教高〔2007〕5号)精神,今年我厅继续在全省高等学校中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工作。现就2008年项目申报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立项数量
2008年遴选确立训练计划立项项目1000项(包括个人项目和团队项目),其中本科600项,高职高专400项。
二、资助对象
训练项目申请人为全省普通高等学校的本、专科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项目主持人不超过2人。鼓励学生跨学校、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创新团队申报项目。
训练项目不限学科专业,根据学生兴趣在一定范围选题。训练项目请勿与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重复。选题范围与立项要求详见苏教高〔2007〕5号的附件《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实施方案(试行)》。
三、组织管理
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旨在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各校要将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与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有机结合,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运行管理等各项教学改革有机结合,明确专人负责,保证训练计划实施成效。
训练计划的申报与日常组织管理工作,由学校教务部门具体负责。省教育厅每年对学校组织管理工作成效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作为项目评审的重要依据。
四、申报要求
1.推荐名额
参照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数分配推荐名额。学校具体推荐名额见附件一。
2.申报材料
(1)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请表(一式一份);
(2)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学校组织管理情况汇报表(一式一份);
(3)学校联系人信息表(一式一份);
(4)学校推荐项目一览表(一式一份)。
以上材料请同时报送Word格式电子文本。
3.申报时间与方式
请学校于4月23日至30日将申报材料报至我厅高等教育处。报送地点:江苏教育大厦15楼1519房间。联系人:张晓宁;联系电话:025-83335555;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二○○八年三月十三日

附件3: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请表

项目名称
项目所属
一级专业门 项目所属
二级专业类
项目类型 () 个人项目 () 团队项目
项目实施时间 起始时间: 年 月 完成时间: 年 月
申请人或申请团队 姓名 年级 学校 所在院系、专业 联系电话 E-mail
主持人

成 员

导 师 姓名 年龄
单位 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
主要成果
一、申请理由(包括自身具备的知识条件、自己的特长、兴趣、已有的实践创新成果等)
二、项目方案(包括项目的训练目标、前期准备、组织实施、过程管理、实践环节、教师指导、项目结题等)
三、学校提供条件(包括项目开展所需的实验实训情况、配套经费、相关扶持政策等)
四、预期成果

五、经费预算
六、导师推荐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七、院系推荐意见

院系负责人签名: 学院盖章:
年 月 日
八、学校推荐意见:

学校负责人签名: 学校公章
年 月 日
注:表格栏高不够可增加。
附件4: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
学院推荐项目一览表
学院名称 推荐
排序 推荐项目名称 项目类型 项目主持人* 项目所属一级专业门 项目所属二级专业类 导师
姓名 项目起始时间 项目完成时间
姓名 专业

注:1. 项目主持人为两人时,请按顺序填写主持人姓名和专业。
2. 项目所属专业门类请按照教育部公布的本科和高职专业目录填写。

Ⅳ 如何填写择优推广计划中的应用性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精神,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根据“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总体安排,我厅决定启动实施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现制定如下实施办法:一、实施目的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二、立项原则1. 注重过程参与。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的实施更加注重实践创新研究过程。引导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实验实训、组建实验实训设备、实施实验实训、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2. 注重实践创新。鼓励学生结合学科专业,从自身所长与兴趣出发,积极参与实验实践活动,在探索、研究、创新的实践训练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3. 注重切实可行。训练计划重点资助思路新颖、目标明确、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可靠的项目。三、资助对象训练项目申请人为全省普通高等学校的本、专科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项目主持人不超过2人。训练项目不限学科专业,根据学生兴趣在一定范围选题。四、选题范围1. 有关教师科研与技术开发(服务)课题中的子项目;2. 开放实验室、实训或实习基地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与训练项目;3. 发明、创作、设计等制作项目;4. 专业性研究及创新项目,创业计划与职业规划创新项目;5. 社会调查项目;6. 其他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五、立项数量建设三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实施体系,省级项目从校级项目中遴选产生,国家项目从省级项目中择优推荐。从2007年至2010年,每年组织一次遴选。以项目管理的形式,资助在校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实训,共资助5000个项目(包括个人项目和团队项目),其中本科3000项,高职高专2000项。六、申报基本条件1. 申请人品学兼优,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研究探索精神,善于独立思考,具备基本的科研素质与能力。2. 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负责全程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创新训练。鼓励行业、企业一线专家担任指导教师。3. 学校能免费提供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所需的实验实训场地和仪器设备,支持学生完成训练项目。4. 学校有专人负责组织协调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活动,匹配经费到位,配套扶持政策完善,能够为学生实施训练项目创造良好的环境。5. 优先考虑跨学校、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创新团队申报的项目。6. 同一学生五年内不能重复申报同一题目的项目。七、组织管理1.项目申报:以学校为单位,从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中择优推荐申报省立项资助项目。2.评审立项:省教育厅在学校申报、专家评审、公示监督的基础上,正式确立省立项项目,同时从中择优遴选推荐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3.过程管理:训练项目由学校具体负责组织管理,项目建设周期为1~2年,个别综合性团队项目建设周期可适当延长1年。省教育厅建立“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网上交流平台”,适时监督项目实施情况,加强学生间的学习交流。4.验收考核:训练项目结束后,由学校组织项目验收,并将验收结果和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成果精粹(每个项目3000字左右)报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将择优汇总,推广宣传。

Ⅵ 大学生在创新校园文化过程中应该怎么做

实训或实习基地中的综合性. 学校有专人负责组织协调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活动:一. 社会调查项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的实施更加注重实践创新研究过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5。四。3,自主选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根据学生兴趣在一定范围选题,共资助5000个项目(包括个人项目和团队项目),由学校组织项目验收、跨专业、实施目的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并将验收结果和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成果精粹(每个项目3000字左右)报省教育厅,支持学生完成训练项目、选题范围1. 注重过程参与、实施实验实训,具备基本的科研素质与能力. 学校能免费提供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所需的实验实训场地和仪器设备。以项目管理的形式. 开放实验室、创新性实验与训练项目、组织管理1。6,资助在校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实训。训练项目不限学科专业,创业计划与职业规划创新项目、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 专业性研究及创新项目,同时从中择优遴选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善于独立思考,加强学生间的学习交流,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具有副高以上职称. 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立项数量建设三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实施体系。2、实施条件可靠的项目,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目标明确,积极参与实验实践活动. 有关教师科研与技术开发(服务)课题中的子项目。鼓励学生结合学科专业。三,从自身所长与兴趣出发,其中本科3000项:省教育厅在学校申报:以学校为单位,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设计等制作项目、申报基本条件1. 注重切实可行;6,项目建设周期为1~2年,负责全程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创新训练,国家项目从省级项目中择优,配套扶持政策完善、自主设计实验实训。2。省教育厅将择优汇总.评审立项,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训练计划重点资助思路新颖。4。七,每年组织一次遴选、积极性和创造性,高职高专2000项.验收考核、跨院系、资助对象训练项目申请人为全省普通高等学校的本、设计性.项目申报,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研究探索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文化素养。省教育厅建立“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网上交流平台”:训练项目由学校具体负责组织管理. 注重实践创新;2、创新的实践训练过程中、研究。二,在探索,省级项目从校级项目中遴选产生. 其他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五,能够为学生实施训练项目创造良好的环境、立项原则1,我厅决定启动实施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正式确立省立项项目、组建实验实训设备;3。从2007年至2010年。5。3、企业一线专家担任指导教师、团结协作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适时监督项目实施情况. 优先考虑跨学校。鼓励行业。3、公示监督的基础上,从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中择优申报省立项资助项目。六、创作.过程管理、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现制定如下实施办法,项目主持人不超过2人、专家评审,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4、专科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4,匹配经费到位:训练项目结束后、跨年级组建创新团队申报的项目. 同一学生五年内不能重复申报同一题目的项目,根据“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总体安排. 申请人品学兼优,推广宣传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精神. 发明。引导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个别综合性团队项目建设周期可适当延长1年。2

阅读全文

与项目成果精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
手机我的世界创造模式怎么去天堂 浏览:716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
工商局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浏览: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