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新的成果有哪些
创新的成果有 产品创新 商业模式创新 管理创新 新技术创新 服务创新 等等。
2. 手工发明的创新成果怎么写
自动浇水器我的家中养有许多花,家人在家的时候浇花还算方便,可是在黄金周期间,全家人外出了,花放在家中,一周没人浇水,旅游回来,花都蔫了,给家人添加了不少烦恼。为此我想发明一个可以自动连续向花浇水的装置。结构:这个自动浇水器的结构如右下图,由小水箱、弯折的粗软管、医用输液软管及滑轮装置(可用废弃的吊瓶输液用的软管等制成)等组成。其中输液软管与水龙头相连接(水龙头水可适当调小些),水流速度由滑轮装置来控制,软管的另一端连接一个较小的储水箱(也可由塑料瓶等改制而成),储水箱上端留一个穿输液软管的小孔,其余部分密封,水箱底部有一个较大的洞,其余部分也密封,一根较粗的软管从此洞穿入,在水箱中弯折。原理及使用方法:把此装置悬挂在需要浇水的花上,水龙头中流出的水通过输液软管滴入下面的小水箱(水流量可控制),当下面小水箱中的水淹没从底部伸入的弯折的软管时,小水箱中的水因为虹吸现象就被全部抽出,从而给花自动浇水一次,如此循环不断。每次的浇水量和浇水频率可由输液软管上的滑轮装置和小水箱的大小来共同控制。如果通过滑轮装置调整好软管中水滴的速度,并选择好水箱的大小,不仅可以实现自动浇水,还可实现定时浇水(如在早晨或傍晚为花浇水)。优点及创新点:经实验,这个自动浇水器效果好,结构简单,成本极其低廉,实用性强,人人均可自制完成,可实现自动浇水和定时浇水,不仅为养花人解决了出门没人浇花的难题,而且还可废物再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备注:如果家中水龙头离花盆位置远,可采取一个法予以解决:即增加一个可密封大水箱,把与水龙头相连的软管改为与大水箱相连,这样当外出时,只要向大水箱中加足量的水,就可实现自动为花浇水的目的。
3. 张克镇的创新成果
首创“生命空间学说”,从人体空间的视角认识生命客观运行规律、人内体结构及生理病理规律,容并将传统中医理论用现代科学方式进行发展与创新。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医学界奉行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仍然存在缺陷,这也是导致目前医学理论不足及诊治方法错误的重要原因,鉴于此,首次创新提出“生命—社会—自然医学”模式和认识生命与疾病规律的“宏科学观”观点。在临床实践方面,将生命空间学说与传统中医理论相结合,建立起更为安全效捷、便于操作的全新针灸模式——“元通针法”,拓展了针灸治疗的理论与临床范围。在中医诊断方面,创新并完善了“尺肤诊断法”,即利用前臂部位的各种变化判断全身疾病,避免了病人因受药物等因素干扰造成脉象诊断的误差,提高了诊断准确率。该诊法曾在2007年全军中医药大比武现场演示,受到高度评价,并获得解放军中医药技
术能手荣誉称号。该诊法也是所有参赛选手中唯一自主创新的成果。
上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为张克镇院长颁发的“军队中医药技术能手”称号奖牌。
上图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议会为张克镇院长颁发的认证与荣誉证书,以表彰院长在促进人类健康与通过传统中医对医学知识进行探索上作出的贡献。
4. 蔡志平的主要创新成果
(1)1988-1991年:率先应用密度矩阵半经典理论于稀土掺杂玻璃单摸光纤中,建立了光谱测定稀土离子掺杂光纤的受激辐射截面技术。
(2)1993-1995年:最早提出解释掺铒光纤激光器中反相自脉动效应和现象的双模耦合波理论。
(3)1994-1996年:在激光二极管(LD)端面泵浦Nd:YVO4和Er:Yb:Kigre薄片激光器中,首次发现泵浦饱和效应(即泵浦自透明效应,参见'四.13'),为LD泵浦薄片激光器的激光基础研究与器件设计提供重要特性,并被法国法国工业大学(Ecole polytechnique)G.Bourdet教授引用发表在Optics Communications. 143, 147-155(1997); Optics Communications. 149, 404-414(1998); 被法国Rouan大学F.Sanchez教授引用:J.Opt.Soc.B,16,2389-2394(1998), Optics Communications 185, 419-430(2000)。这些论文工作都是基于我们所发现的LD泵浦薄片激光晶体中饱和效应的实验结果所开展的。
(4)1996-1999年:发现了LD泵浦薄片激光器中的输出功率双凹陷效应;LD端面泵浦Nd:YVO4薄片激光器实现0.01 mW超低阈值技术;非稳腔热效应补偿技术的关键,实现瓦级Nd:YVO4激光器稳定运行,效率达到70%;至今这些原创性工作由于技术保留原因,未公开发表,有待申请专利。不过,利用部分技术,在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997.5-2000.4)的资助下,我们利用100%国内技术条件,1999年底研制成功500 mW LD泵浦产生8 mW CW倍频蓝光激光器,至今仍为国内先进水平。
(5) 1996-1997年:首次实现LD泵浦Nd:YVO4薄片激光器双偏振3波长同时激射,4波长同时激射。前者被美国(Optics Communications 192, 309-313(2001))和欧洲学者(Optics Communications 185, 419-430(2000))所引用。
(6) 1999-2001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9.1-2001.12)资助下,已在Nd:YAP、Nd:YVO4等双折射激光晶体的吸收-发射偏振光谱的量子理论和光谱技术上取得最新进展,首次建立掺Nd激光材料的受激辐射截面光谱的标定。同时,创新地提出研制并以LD泵浦瓦级1080 nm Nd:YAP全固体激光替代掺Yb双套层光纤激光,来泵浦喇曼光纤放大器和激光器,推进其实用化进程。
(7) 2000-2001年:首次发现1536 nm Er :Yb磷化物玻璃薄片激光器中激光'红移'效应,并以频率上转换理论加以成功解释。
(8) 2000-2001年:利用新的掺铒氟化物玻璃材料:Er:ZBLALiP/ZNBA研制小球微腔,首次产生光通信波段1530-1610 nm多波长等间隔激光激射,激光线宽仅100 KHz,可用于未来高速DWDM光通信系统;同时,首次发现此类小球激光的'红移'效应,可发展为新型点-0.05mm传感器。
5. 张创新的科研成果
1.《中国政治制度史》(上、下册)(二人合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
2.《世界谋略大典·卷一》,海天出版社,1993年4月。
3.《治国谋略学》,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8年12月。
4.《中国古代政府论纲》(第一版),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
5.《中国行政史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
6.《中国古代政府论纲》(修订本),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7.《行政管理学前沿问题专题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
8.《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9.《中国现代政府行政制度比较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10.《中国行政问责制度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 1.《“闯市场”指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9月。
2.《世界经济管理通鉴》(副主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12月。
3.《中国帝王文化名著》,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年11月。
4.《现代管理学概论》,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
5.《美国中学生必读书导读本》(副主编),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4月。
6.《最新公文写作教程》,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1月。
7.《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
8.《现代管理学概论》(修订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2006年7月再次印刷)。
9.《中国当代政府管理模式与方法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 1.《中国现代思想宝库·阶级篇》,吉林人民出版社, l991年12月。
2.《中国文化大网络全书》,主编:朱自强(本人系历史文化名词、学说、学派篇和制度法律篇负责人),长春出版杜,1994年1月。
3.《中国党派百年风云录》,主编:朱建华(本人撰写10篇文章,共计6.5万字),华文出版社,1996年8月。
4.《行政机构透析——中国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研究》,主编:赵宝煦(本人撰写0.4万字),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
5.《办公室工作管理》,主编:房志文(本人撰写6万字),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
6.《办公室管理大纲》,主编:房志文(本人撰写1万字),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
7.《办公室工作管理辅导材料》,主编:房志文(本人撰写4万字),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
8.《公务员必读》,主编:吴文昌(本人撰写2万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9月。 1.《智囊团来历小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年第1期。
2.《金朝致仕制度浅议》,《史学集刊》,1986年第3期。
3.《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简介》,《中国行政管理》,1986年第4期。
4.《中国古代官吏六十致仕始于何时》,《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4期。
5.《古代“致仕”制度浅述》,《政治学研究》,1986年第6期。
6.《中国古代官吏致仕制度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第1期。
7.《中国古代国家元首称谓小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第2期。
8.《简论阿骨打在女真民族形成中的作用》,《北方文物》,1988年第2期。
9.《秦朝选才标准浅议》,《知识与人才》,1988年第5期。
10.《试论战国时期对话的历史作用》,《吉林社会科学》,1988年第5-6期。
11.《社会协商的一种制度——从战国时魏文侯与李克对话谈起》,《知识与人才》,1989年第2期。
12.《简论历史上中国国家元首》,《社会科学探索》,1989年第3期。
13.《企业劳动管理述要》,《劳动世界》,1989年第3期。
14.《五四与民主》,《长春日报·理论版》,1989年5月5日。
15.《发扬“五四”精神,超越“五四”精神》,《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9年增刊。
16.《关于中国古代智囊团的几个问题》,《政治学研究》,1989年第6期。
17.《毛泽东社会调查方法述要》,《吉林日报·理论版》,1990年1月11日。
18.《秦朝人事制度初探》,《社会科学探索》,1990年第2 期。
19.《谈马克思的调查研究方法》,《劳动世界》,1990年第6期。
20.《试论金朝开国者——完颜阿骨打的历史作用》,《社会科学探索》,1990年第3期。
2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比较研究》,《吉林省行政学会论文集》1990年3月。
22.《内外相制,轻重相权——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演变及其影响》,《中国机构与编制》,1990年第9期。
23.《先秦税收浅论》,《吉林税务》1990年第10期。
24.《简论毛泽东的调查方法》,《社会科学探索》,1990年第5期。
25.《中国古代廉洁腐败论》,《立国之本》(论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版。
26.《简论阿骨打在反辽斗争中的作用》,《北方民族》,1991年第1期。
27.《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比较研究》,《行政学刊》,1991年第1期。
28.《朱元璋重儒治天下》,《吉林日报》,1991年2月22日。
29.《两汉税收制度浅议》,《吉林税务》,1991年第2期。
30.《官在得人不在员多——唐朝政府官吏管理》,《中国机构与编制》,1991年第5期。
31.《试论秦汉时期的皇帝制度》,《社会科学探索》,1991年第3期。
32.《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约机制浅论》,《社会科学信息报》,1991年8月25日。
33.《宋朝科举取士方法改革浅析》,《行政学刊》,1991年第3期。
34.《小议上计制》,《地方政治与行政》(武汉),1991年第4期。
35.《简论列宁社会调查中的量化方法》,《社会信息报》,1991年11月25日。
36.《小议册命制》,《人事导报》,1992年第1期。
37.《中国古代廉政史鉴》,《新长征》,1992年第3期。
38.《试论中国奴隶社会国家元首继承制度》,《社会科学探索》,1992年第3期。
39.《颇具特色的唐朝县级政府行政建制》,《中国机构与编制》,1992年第9期。
40.《说辩六术》,《新长征》,1993年第1期。
41.《历史上谋略原则和艺术述论》,《社会科学探索》,1993年第2期。
42.《历史谋略走向世界现代化的轨迹》,《长白论丛》,1993年第2期。
43.《也论“稷下学宫”——兼论中国古代智囊团的产生》,《长白学刊》,1993年第3期。
44.《中国历代行政权力与君主权力制约》,《人大月刊》,1993年第7期。
45.《中国古代行政协调方法初探》,《行政学刊》,1993年第2期。
46.《经济谋略论要》,《经济纵横》,1993年第7期。
47.《秦国官吏选任法简论》,《当代法学》,1993年第4期。
48.《中国古代宰相源头考》,《开创与探索》(论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9.《盛唐州级政府行政编制述介》,《中国机构与编制》,1993年第12期。
50.《中国古代政治谋略论要》,《社会科学探索》,1994年第1期。
51.《再论历史上中国国家元首》,《行政与法》,1994年第1期。
52.《秦朝人事行政论》,《长白学刊》,1994年第2期。
53.《唐朝地方政府行政编制论要》,《史学集刊》,1994年第2期。
54.《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研究综述》,《当代学术信息》,1994年第3期。
55.《中国封建社会地方行政体制比较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2期。
56.《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研究再述》,《社会科学探索》,1996年第1期。
57.《秦汉时期独相制论纲》,《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2期。
58.《“一国两制”是对马克思国家学说的新发展》,《社会科学探索》,1997年第5期。
59.《国外公务员制度概说》,《社会科学探索》,1998年第5期。
60.《唐朝群相发展五段说》,《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2期。
61.《办公室管理职能初探》,《办公室业务》,2001年第2期。
62.《领导本质论》,《政治学论丛》(论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
63.《行政责任制度设计理论原则初探》,《中国政府管理创新》(论文集),《中国行政管理》(增刊)(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
64.《依法问责多元困境》,《社会科学报》,2004年9月2日。
65.《行政责任概念的比较分析》,《行政与法》,2004年第9 期。
66.《公共行政治理模式的理论分析》,《“建设法治政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吉林省建设法治政府理论研讨会,2004年)。
67.《我国官员问责制的初始构建与效能提升》,《探索》2004年第5期。
68.《从行政道德到依法问责——对我国高官问责建制的若干思考》,《福建论坛》,2004年第10期。
69.《从“新制”到“良制”:我国行政问责的制度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70.《关于发展社会保障型民间公益组织的若干思考》,《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71.《行政决策权力体制的效率分析》,《行政与法》,2005年第7期。
72.《亚里士多德的和谐社会思想初探》,《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3期。
73.《行政问责的制度理性——一种基于制度变迁的成本效应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3期。
74.《科学发展观与公正行政》,《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75.《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其治理》,《中州学刊》,2006年第6期。
76. 《社会资本理论与社会公正问题》,《理论探索》,2006年第6期。
77. “三合一”型政府管理模式:现实与理论的解读, 《服务型责任型法制型政府建设文集》, 2006年11月 张创新 叶勇 1.《值得一读的认识社会的专著》,《社会科学探索》,1991年第3期。
2.《社会调查原理和方法重点问题解答》,《自学通讯》,1991年第3期。
3.《教师节谈尊师》,《吉林日报》,1991年9月10日。
4.《一部颇具特色的法史专著——评〈秦国法制建设〉》,社科信息报,1992年4月25日。
5.《公文写作课程教材建设和教学手段现代化的研究与实践》,《创新改革与实践》,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6.《中国政治制度史课程体系创新及其教学内容改革》,《高教研究与实践》,2006年第4期。 1.《社会公平与政府责任研究》(04JZD00017),教育部,教育部重点课题攻关项目,2004.10—2008.10,子项目负责人。
2.《吉林省农村行政管理法制化改革研究》(2005010),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05年度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5.05—2006.05,课题负责人。
3.《中小型城市政府管理模式与方法研究》(357041351408),讷河市人民政府,2004.12—2006.12,课题负责人。
4.《吉林省大型综合性医院管理模式优化研究》(20040163-5),吉林省科技厅,2004.10—2005.12,项目组成员。
5.《中国地方政府学研究》(357062051408),齐齐哈尔市龙河区人民政府,2006.09—2008.09,课题负责人。
6.《中国古代政府研究》(9922018),吉林大学社科处,1999.06—2001.02,课题负责人。
7.《机关公文写作教学课件》,吉林大学教务处,2001.01—2006,第一作者。
8.《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吉林大学教务处,2001.09—2002.12,主编。
9.《中国古代政府论纲》,吉林大学研究生院,2002.05—2003.12,唯一作者。
6. 2019年中国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2019年,国家发展起得了重要成就。主要成就有克隆杂交稻种子、盾构机穿海工程、国际顶尖机场、海射型固体运载火箭发射、高速磁浮试验样车、人造太阳”等。
1 、造福世界 我科学家成功克隆出杂交稻种子
1月,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克剑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建立了水稻无融合生殖体系,成功克隆出杂交稻种子,首次实现杂交稻性状稳定遗传到下一代。该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生物技术》杂志。
4 、超级装备 最聪明盾构机挑战穿海工程
离大连市中心不远,有个梭鱼湾,大连地铁5号线要穿过这个海湾,考虑到巨轮出入,不能架设跨海桥梁,因此采用海底隧道。而这项工程催生出一台超级装备。
1月18日,海宏号盾构机在大连始发,它堪称中国研发的最聪明的盾构机。海宏号盾构机是中国中铁专门为该工程研发、也是世界上现有功能最全的盾构机,核心部件设计全球领先。
5、 时速600公里 国产高速磁浮试验样车下线
“高速磁浮列车”成为2019年点击率颇高的关键词。5月23日,我国首辆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青岛下线,实现了我国在高速磁浮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
6、 中标ITER 中国企业为“人造太阳”装“心脏”
7月16日,中核集团收到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俗称“人造太阳”)组织中标通知书,由中核集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工程)牵头,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等参与,携手法国法马通公司等单位组成国际联合体,以工程总承包形式正式中标在法国建设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TAC1安装标段。
7. 主要进展和创新成果
(1)利用现代冷泉和冷泉碳酸盐的研究思路,研究了黔东地区新元古界南华系下统铁丝坳组冰碛层(相当于Sturtian冰期)之上,大塘坡组底部一套黑色岩系当中的含锰的碳酸盐岩(菱锰矿、含锰白云岩)沉积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冷泉碳酸盐岩:一是通过野外的详细调查和研究,在贵州松桃大塘坡地区南华纪早期冷泉碳酸盐岩中发现了大量的、罕见的含沥青的孔洞构造、气孔构造、底辟构造、帐篷构造、上拱的纹层状构造、渗漏管构造、泥火山等典型的古天然气渗漏构造。其特征与现代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渗漏构造十分相似。另外,在相当于Sturtian冰期沉积的两界河组(南华系最底部)-铁丝坳组含砾碎屑岩中又发现多个层纹状含砾白云岩丘或透镜体,构成了从南华纪两界河早期至大塘坡早期的一个较完整的天然气渗漏沉积系统。二是通过对黔东地区南华系大塘坡组底部黑色含锰岩系中的菱锰矿体、白云岩透镜体进行了碳、氧、硫稳定同位素特征的研究,发现碳稳定同位素表现出强烈的负偏移,一般δ13C同位素负偏达-8‰~-11‰,充填在气孔状菱锰矿石中的沥青碳同位素δ13C值则达-30.98‰。硫同位素表现出明显的正偏移,一般δ34S高达36.9‰~57.8‰,其特征与现代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渗漏,释放与环境突变所形成的冷泉碳酸盐岩的特征十分相似。
(2)建立了新元古代南华纪“大塘坡式”锰矿的天然气渗漏沉积成矿模式,解决了过去锰矿成因解释上生物生成环境与矿床的形成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了“大塘坡式”锰矿成矿理论的创新,从而开拓了该地区乃至整个华南地区“大塘坡式”锰矿找矿视野并指导锰矿成矿预测,取得了重要突破。
(3)对导致Sturtian冰期结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是保存于冰碛层中的天然气水合物突然气化、逸出,引发甲烷等气体大规模释放导致的环境灾害所致。
(4)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拓展了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研究领域和时空范围,对其所导致的成岩成矿作用、环境评价的分析研究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