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资产转让如何计算收入
财产转让收入是以个人每次转让财产取得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的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那么,企业中的这部分所得额是如何进行计算的呢?
企业中的财产转让收入的会计处理: 于企业来说,财产转让收入主要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转让固定资产应取得的收入,另一部分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以及其他财产所取得的收入。因此,关于财产转让收入稽查的问题分两部分进行论述。 1.转让固定资产的稽查 企业转让固定资产的行为,主要通过“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营业外收入”以及“营业外支出”等科目进行会计处理。 在转让固定资产时,首先应当结转设备净值: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其次,支付在转让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第三,当收到转让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最后,结转转让收益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从上面的四组会计分录中,我们应当看出在固定资产转让过程中,固定资产净值、清理费用应在“固定资产清理”的借方归集,转让后收回的价款、或者残值收入等应在贷方归集,当贷方余额大于借方余额时,说明固定资产的转让有净收益,作为应税收入计入“营业外收入”,反之计入“营业外支出”。有些不需要清理而直接转让的固定资产,为了在实务上全面反映固定资产整体减少状况,准确体现计税收入,也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 在稽查企业转让固定资产收入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固定资产明细账的贷方发生额,累计折旧表中所列内容,以及和营业外收入明细账贷方发生额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通过审查企业报送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表,发现问题。 会计报表的分析主要通过固定资产净值期末数与期初数有无较大变化来进行。如果企业本年度未新增固定资产,而固定资产净值的减少额大于累计折旧的增加额,则说明企业的固定资产有所减少,应进一步查实减少固定资产是否在“营业外收入”有所反映。 另外,除了通过对账簿的审查以外,还应该进行实地盘点,随机抽查部分固定资产,确定账实是否相符,从而发现转让固定资产的行为。 上面的文字就一部分内容对进行了解析,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也比较复杂,但是都是注册会计师中的重要知识点,希望大家可以多多阅读,慢慢的进行理解,懂得在考试中怎么应用。
B. 什么是资产转让
所谓资产转让,是指资产所有者为更有效地使用其资产而对部分资产进行调剂处理等经营管理活动。
资产转让意义和作用
资产转让是改善经营,提高整体资产产出能力的客观需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资产产出能力不仅取决于对资产的合理利用,而且取决于资产的优化配置。通过市场组织,适时地调剂和处理陈旧、老化和报废的资产以及因技术进步和产品、工艺调整而闲置不需用的资产,可以减少资产损失,盘活资产存量,优化资产结构,从而提高资产的总体产出效益。 从宏观经济管理的角度积极推进资产转让活动的开展,也有利于调整社会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推动资产存量在流动中实现优化配置,从而形成社会资产总量的集约化经营效益。
[编辑本段]资产转让的形式
(1)有偿转让 资产作为能够给所有者带来预期收益的特殊财产,只有通过市场,按照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的原则,实行有偿转让,才能实现其合理的价值补偿。因此,资产的有偿转让是商品经济条件下资产转让的基本原则。 (2)无偿划拨 资产的无偿划拨是计划经济体制下资产存量流动的一种特殊现象,一般发生在同一所有制的国营企业之间,是行政控制下的资产有计划转移。根据《国营企业固定资产实行有偿调拨的试行办法》,属于下列情况的固定资产,仍可以实行无偿划拨: ①因管理体制、组织机构调整,企业或企业的一部分改变隶属关系的; ②工业改组中企业合并、分设,或生产车间隶属关系改变,部分设备在企业之间进行调整的; ③支援新建工业基础,人员或建制变动,设备随着转移的; ④经国家特殊批准无偿调拨的。
[编辑本段]资产转让的类别
资产转让包括有形资产转让和无形资产转让。 (1)有形资产转让 有形资产转让包括企业产权和公司股权的转让。根据交易的内容,可以分为部分产权转让、部分股权转让和整体产权转让、整体股权转让。根据转让的份额大小,又可以分为控股权转让和非控股权转让。 (2)无形资产转让 无形资产转让,包括经营权、品牌使用权、项目开发权、设施冠名权、土地使用权、排污权等。
C. 转让资产,需要满足哪些基本条
有偿转让
资产来作为能够给源所有者带来预期收益的特殊财产,只有通过市场,按照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的原则,实行有偿转让,才能实现其合理的价值补偿。因此,资产的有偿转让是商品经济条件下资产转让的基本原则。
无偿划拨
资产的无偿划拨是计划经济体制下资产存量流动的一种特殊现象,一般发生在同一所有制的国营企业之间,是行政控制下的资产有计划转移。根据《国营企业固定资产实行有偿调拨的试行办法》,属于下列情况的固定资产,仍可以实行无偿划拨:
因管理体制、组织机构调整,企业或企业的一部分改变隶属关系的;
工业改组中企业合并、分设,或生产车间隶属关系改变,部分设备在企业之间进行调整的;
支援新建工业基础,人员或建制变动,设备随着转移的;
经国家特殊批准无偿调拨的。
D. 公司法转让主要财产问题有哪些
一、有限责任公司转让主要财产时,反对股东享有股份回购请求权,但却未规定何为主要财产、公司转让主要财产是否需要股东会决议等;
二、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的转让由公司章程规定,对于重大资产的界定及转让的决议机关、决议程序等并未明文规定,而我国公司章程大多只是《公司法》的翻版;
三、上市公司一年内出售重大资产超过公司资产总额30%的由股东大会特别决议通过,但是以占公司资产总额的30%作为判定标准,可能导致遗漏未达到资产总额30%却对公司至关重要的财产转让,也可能过度干预超过资产总额30%的日常交易。可见,我国公司立法对于财产和资产的概念、主要财产的界定,并无明确规定,仅有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的界定标准也不科学,公司转让主要财产是否需要履行股东(大)会特别决议程序不同类型公司规定不同。
四、司法实践中,对于财产和资产概念的使用往往不加以区分,对于主要财产的界定有参照上市公司重大资产界定标准的,也有借鉴域外常规经营过程外、实质性影响公司设立目的及公司存续等判断标准综合考量质与量两方面因素的,但是鲜有关于公司转让主要财产需要什么机关决议、需要履行什么决议程序的争议。对于类似我国公司法上转让主要财产的行为,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应的制度规定。
E. 股权转让,资产转让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股权转让协议是当事人以转让股权为目的而达成的关于出让方交付股权并收取价金,受内让方支付价金容得到股权的意思表示。股权转让是一种物权变动行为,股权转让后,股东基于股东地位而对公司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全部同时移转于受让人,受让人因此成为公司的股东,取得股东权。资产转让是指针对具体某部分资产或者全部资产进行转让,仅仅属于财产上的处分。还有就是资产转让,应缴纳营业税,股权转让的话,则不需缴纳营业税。
F. 股权转让与资产转让的区别
股权转让与资产转让的区别:
1、转让的客体内容不同;
2、转让的来源不同;
3、转让的主体范围不同;
4、法律规定的股权转让与资产转让的其他区别。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一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G. 转让固定资产的问题
1.
出售时
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收到对方的款﹐给对方开发票。月底计提税金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2.
从帐面转出固定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金额=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借﹕累计折旧(金额=累计折旧帐面余额)
贷﹕固定资产(金额=固定资产帐面原值)
问题是﹕当初计提折旧时﹐预留了10%的残值﹐现在未提足折旧﹐中途出售转出﹐贷方固定资产金额是固定资产原值有问题吗﹖
没有问题的。这样做,是为了把此固定资产全额从帐上调整出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还要单独核算的。
这时的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余额=(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销项税)-出售额
(1)如果清理后余额为借方,是净损失时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2)如果清理后余额为贷方,是净收益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出售固定资产,假设没有其他影响固定资产变化的因素,当月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原值数额变小了。
这种固定资产原值数额的变化不需要报告税务局。你的这些业务,会在税务申报表中反映出来,不需要单独报告。
H. 股权转让,资产转让,产权转让,三个概念的区别是什么
产权交易是指财产所有者以产权为商品而进行的一种市场经营活动。
按交易主体版之间的组织形式分,有六种权形式:兼并、承包、租赁、
拍卖、股份转让、资产转让。
股权转让是指股东(转让方)与他人(受让方)
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发生的股权转移契约行为。
资产转让是指一定经济主体依法对待定经济客体(资产)所有、
使用、处分权进行让与的行为。
I. 股权转让和资产转让有什么不同
股权转让与资产转让的区别是,股权转让的权利属于股东,而资产转让的权利属于公司。股权是股东享有股东权利的依据,其表现形式可以是股票,而资产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公司的机器设备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一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